994 resultados para 210-1277A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通过对沈阳清•昭陵、清•福陵和千山风景区树木年轮气候学考察和取样,共采集了103株古油松样本的树芯和轮盘。依据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的规范做法建立了3地区的STD, RES, ARS三种类型的树轮宽度年表9个。并分析了不同采样点树木年轮所反映的气候信息,在此基础上重建了该区域近300年来的气候变化,开展了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比研究,以探讨沈阳地区近3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规律和机制: (1)古油松年表与冬季和初春低温的关系较明显,1月的低温最显著,3种年表与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的相关性均较显著。水汽压、相对湿度在入冬前、生长后期和易发生春旱的5-6月份对年轮宽度的影响表现突出。蒸发是上年全年、当年全年和当年绝大部分月份对油松生长起负效应的因素,其中5月最明显,但1、2月的蒸发量与油松当年的年轮宽度表现出正相关。油松年表的窄轮和窄化突变佐证了1650年以来的35次主要的旱灾年历史记录和59次干旱记录。 (2)本研究成功地检验了沈阳地区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对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太平洋十年震荡和全球气温变化的响应。年轮宽度与这些影响因子均存在共同的周期变化和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年轮宽度对过去太阳活动和地磁的活动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且是多种抑、促效应的复合。所有结果表明沈阳城市古油松适于监测极度的诸如El Niño (La Niña)事件的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环境异常。 (3)本研究重建了沈阳地区1710-2004年12-1月的极端最低温,并指出其主要低温波动期,高温波动期;重建了沈阳地区1780-2004年1-6月的降水量,并统计了降水量反映的偏湿年份,,偏干年份;同时,分别重建了沈阳地区1780-2004年的年均水汽压、年蒸发量和年均相对湿度,并指出各重建结果所表征的旱涝年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被冠层标量源汇分布和垂直通量的估算一直是生物圈-大气圈交换过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植被-大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数值模拟对区域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动观测系统获得的大量气象数据和标量梯度数据,对林冠结构和林冠内/上的湍流统计量特征进行了详细模拟分析,为构建标量源汇反演模型提供了基础。探讨了大气热层结条件下林冠内上的显热与大气之间的交换特征;并提出在欧拉模型中增加浮力项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力项对显热通量收支的作用明显,而且提高了欧拉模型对长时间序列数据模拟的能力。以Raupach提出的局地近场理论为依据,耦合垂直速度标准差和拉格朗日时间尺度,建立林冠内标量源汇强度和平均浓度廓线之间的关系;利用拉格朗日反演模型提出了通过林冠标量浓度梯度直接计算林冠内的标量源汇强度进而推算标量通量的方法;并对林冠内/上的水汽、显热和CO2的源汇和通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拉格朗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水汽和显热的源/汇强度及其通量随高度的变化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都在80%以上,模型对长时间数据序列的模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拉格朗日模型能准确稳定地模拟出林冠与大气间CO2交换特征,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为89%;比较拉格朗日模型与欧拉模型,结果显示欧拉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林内叶片和树干的呼吸作用,而拉格朗日模型则更有利于模拟地表土壤呼吸和林下低矮植被的光合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废水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研究是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开发低浓度小城镇废水构筑湿地可持续自养脱氮新工艺,提高脱氮效率,减少占地面积,论文在对构筑湿地自养脱氮前置部分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法国东部Evieu构筑湿地污水处理场对传统脱氮工艺及改进用于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非饱和层(25cm)与饱和层(55cm)结合的湿地床与60cm深度的水平流构筑湿地床组合工艺,进行着完全不同于传统垂直流构筑湿地硝化与水平流构筑湿地反硝化的脱氮反应。氮平衡分析表明,这一脱氮过程是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的脱氮反应。经分子生物学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鉴定,证明了传统的垂直流构筑湿地以好氧氨氧化细菌为主,但厌氧氨氧化细菌与之共存;而在改进的湿地床及后续水平流湿地床低氧环境则是以厌氧氨氧化细菌为主。论文首次为构筑湿地系统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提供了可行的实验证据。实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构筑湿地可通过合理设计促进自养脱氮反应实现;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VF1-1+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66.3%,VF1-3+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9.4%,而改进后的VF1-2+HF3-2总氮平均去除率为71.0%;含有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反应的工艺提高了总氮去除率; 2. 构筑湿地自养脱氮反应过程不排斥异养反硝化作用存在,两者协同进行脱氮,脱氮效果稳定;而全程硝化的出水在水平流构筑湿地进行传统反硝化脱氮的同时,会存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使出水的氨氮浓度增加; 3. 构筑湿地具有较好的蓄积培养厌氧氨氧化细菌的能力,在19.7℃的进水水温条件下启动反应装置,运行培养100天即观察到所需要的生物体颜色呈棕红色;调整pH至适宜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范围6.81-7.18;控制氧化还原电位Eh值在-148.34至120.18mV;反应装置进水的氨饱和,并且稳定进水水力负荷在构筑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范围内以及为避免外环境因素如降雨量过大等对反应装置造成的冲击,设置缓冲装置等,是构筑湿地实现自养脱氮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 4. 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5天的水平流构筑湿地HF3-3更适合传统反硝化脱氮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并不能使厌氧氨氧化工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采用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为减少构筑湿地占地面积提供了可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东北黑土高有机质含量和巨大而连续的耕作带使它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程度的加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黑土健康质量逐渐下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导致黑土健康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东北黑土重金属污染初步调查,确定黑土分布地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类型、来源、污染趋势和分布状况,分析污染黑土中重金属形态、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等特点。结果表明:黑土环境中,镉、铅、锌的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镉是对土壤健康危害最大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重金属在这些区域中生物有效性高,工业排放和污水灌溉是其重要来源;而在农区耕作土壤中磷肥的长期施用是造成土壤中镉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黑土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类型—镉,对其在土壤中导致污染发生的主要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形态、生物有效性和吸附-解吸过程等方面阐述了镉在土壤环境中的主要化学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有机农药交互作用的响应。研究表明,外源镉离子进入土壤后能很快被吸附,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使交换态镉容易向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被土壤吸附的镉离子有一部分被解吸下来,这也使形态转化呈一个互为可逆的过程。由于黑土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镉离子在黑土中的吸附和转化趋势明显强于棕壤。乙草胺的加入能加强这种吸附作用和转化趋势,而敌敌畏的作用则增加了吸附态镉离子释放的风险。镉和乙草胺复合污染条件下对生物的毒性呈拮抗作用。 最后,采用化学固定修复的方法,对镉污染黑土进行健康调控研究。通过重金属溶出、形态转化、生物毒性和微观构像等实验评估的结果表明,一种富含H2PO4-、HCO3-和CO32-等配位体的人工合成固定剂对镉污染黑土具有一定的修复潜力。对污染程度较低的重金属面源污染耕作土壤的调控,化学固定化修复在时间和成本等方面显示其修复的优越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岷江上游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尺度、复合型生态过渡带,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它不但影响当地和岷江下游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而且影响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在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在强烈的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下,该区域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研究影响景观变化的自然、社会因子,制定以生态系统可持续为目标的景观管理决策,从而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需求。本论文通过对岷江上游农、林、草复合景观诸多因子的研究,通过NetWaver和CDP(Criterium DecisionPlus)平台,分别建立基于模糊逻辑的景观评价知识库和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景观管理决策模型,实现了岷江上游3种不同目标的景观管理决策预案。本论文取得了如下结论: (1). 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岷江上游景观以草地为基质,森林以及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草地类型影响到整个景观格局的生态过程,包括物质的传输与能量的流动。 (2). 通过建立人类活动强度这一可定量化测度的指标,分析了研究区森林、草地、耕地三种主要景观类型的格局变化,结果显示,人类活动视为信息熵输入,其强度大小对景观类型所起的作用不同,正确引导和控制一定范围、一定强度的人类活动可以实现景观的恢复。 (3). 基于NetWeaver系统,设计景观评价模糊知识库,对研究区进行了景观综合评价,整个流域除了四个子流域支持程度为低或者非常低外,其余子流域支持程度较好,景观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水平较高。评价的结果为景观管理预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4). 综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三个子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三层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可持续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22(理想值为1),反映出景观可持续能力差,实施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制订可持续管理预案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5). 通过CDP(Criterium DecisionPlus)平台,综合所有对景观管理有潜在影响的因素,构建景观管理的决策模型,设计了三个基于不同管理目标的决策预案;并对所设计的管理预案进行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灵敏度分析和因子贡献量分析,验证了预案模型的鲁棒性(robustness);最后,结合生态系统管理系统EMDS(Ecosystem Management Decision System)和ARC/GIS的环境实现预案空间表达,并对决策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论文的研究结果是研究区实施景观管理规划的关键性参考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林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生态干扰因子,通过改变森林景观的组成与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进而影响森林景观生态功能的发挥。火后森林景观结构变化及其生态功能的恢复,不仅是森林经营管理所关注的关键内容,也是景观生态学与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的过火区为研究区,利用TM数据、森林资源清查图件资料,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以GIS为核心技术,利用空间代时间、空间分析和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对研究区1987年火烧前与2000年的景观格局与主要生态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了多尺度的研究,并探讨了影响森林景观恢复的主要因子,旨在为火干扰后的森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① 从较大尺度上看,整个火烧迹地景观已基本恢复,植被生长状况良好。与未火烧区相比,针叶林所占比重降低,混交林比重升高,阔叶林的比重变化不大,沼泽面积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显示,森林景观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演替的过渡阶段。沼泽面积的增加应引起重视,应采取相应对策以防止森林的逆行演替。NDVI 值的等级分布显示,针叶林在火烧区的生长状况不如未火烧区,而阔叶林的生长状况则好于未火烧区,这主要是由于喜阳的阔叶林更能适应了火后环境所致。 ② 中等尺度上,森林景观总体格局的破碎化程度明显增加;针叶树种仍是森林景观的基质树种。森林景观质量得到了初步恢复,但由于恢复时间尚短,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为主,无统计蓄积量的林地比重大幅增加,而郁闭度等级也下降了一位。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火烧强度、更新类型、海拔以及地形因子(坡度、坡位、坡向)对森林郁闭度的恢复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海拔与火烧强度影响较大,坡位与坡向影响微弱。其中,海拔梯度与郁闭度恢复状况呈正相关,即海拔越高,恢复越好,这可能与火干扰强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有关;而火烧强度与郁闭度恢复则呈显著负相关。 ③ 研究区的森林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了基本恢复,平均水平略有提高。从调节能力的等级构成来看,由于恢复时间较短,具有较高调节能力的林地比例仍然较低。湿地面积由火烧前的11544 hm2增加到2000年的20498 hm2,增幅达77.56%;湿地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湿地格局由分散趋向于集中连片分布。将森林水文调节能力分布图与湿地分布变化图叠加发现,95 %以上的新增湿地来源于火前水文调节能力较低的地区,火烧后立地条件的恶化,随着水分截流能力的进一步下降,加之缺乏有效的植被蒸腾作用,使这部分地区演变为湿地。 ④ 通过将火前条件相似的火烧区与未火烧区的冻土活动层厚度进行T检验后发现,两者的均值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火烧区平均厚度为102.6 cm,而未火烧区仅为61.9 cm。冻土活动层的变化又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冻土融化可能导致低洼地区积水形成新生沼泽,从而改变森林植被的演替方向。 ⑤ 野生动物(以紫貂为例)的适宜生境的规模与质量远未恢复到火前水平,其生存条件不容乐观。火烧区适宜生境的面积比重从火前的37%下降为2000年的29%,而未火烧区仅下降6%。火烧区适宜生境和最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幅度不大,而未火烧区则明显降低,降幅达68%和82%,1987年火后采伐集中于未火烧区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相反,火烧区的勉强适宜和中等适宜生境面积明显减少,而未火烧区则有较大幅度增加。火烧区与未火烧区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均明显加剧。可见,林火干扰与人类活动均对动物生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Cd和豆磺隆是黑土区比较典型的两种化学污染物,通过开展水-土界面Cd迁移试验、根-土界面Cd吸附-解吸试验、根-土界面Cd化学形态变化动力学试验及Cd-豆磺隆联合胁迫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试验,对Cd在Cd-豆磺隆污染黑土多介质界面过程及化学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黑土区Cd和豆磺隆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pH对水-土界面Cd扩散和吸附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一般是在酸性条件下,比较有利于Cd在水-土界面的迁移,在碱性条件下,其迁移能力明显降低。豆磺隆影响水-土界面Cd迁移行为,且对水-土界面和土-水界面Cd迁移行为产生影响的结果不同。 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分别是描述根-土界面Cd吸附和解吸的最优动力学方程。根-土界面Cd吸附量大于非根-土界面Cd吸附量,而解吸时的情况与此相反。豆磺隆对Cd的吸附和解吸都表现出抑制作用。 小麦体内Cd积累量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豆磺隆抑制Cd的吸收,Cd-豆磺隆在小麦体吸Cd过程中表现出拮抗效应。根-土界面各层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可向可交换态Cd转化,且这种转化趋势由根中心区向根外区减弱,而向残留态Cd转化的趋势加强,近根层的可交换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是小麦能直接利用的两种Cd形态。Cd-豆磺隆复合污染对脲酶表现出拮抗效应,而对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则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冶炼厂土壤和张士灌区土壤为研究目标,以污染土壤中镉、铅、锌、铜四种重金属离子为主要的修复目标,有针对性的筛选出柠檬酸和酒石酸作为淋洗剂,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考察了两种有机酸在振荡淋洗条件下和土柱淋洗条件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通过板栗内皮吸附的方法,成功实现淋洗废液的再生和回用。 振荡淋洗条件下,柠檬酸对冶炼厂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Cd89.1%、 Pb26.8%、Zn41.7%、Cu14.2%;对张士灌区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9%Cd,32.9%Pb,40.7%Cu,13.6%Zn;酒石酸对冶炼厂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7.9%Cd,15.7%Pb,40.6%Zn,13.9%Cu;对张士灌区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3.5%Cd,43.6%Pb,41.4%Cu,21%Zn。 土柱淋洗条件下,柠檬酸淋洗能去除冶炼厂土壤中91.3%Cd,11.1%Pb,39.2%Zn,11.1%Cu;酒石酸淋洗能去除88.0%Cd,9.5%Pb,35.6%Zn,10.9%Cu。 形态分级的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淋洗条件下,两种有机酸均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并能显著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不明显。 板栗内皮两次连续吸附能去除有机酸淋洗废液中90%以上的重金属离子,实现有机酸溶液的再生。再生后的有机酸溶液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与原有机酸溶液相似。 柠檬酸和酒石酸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有机酸,淋洗,重金属,形态,再生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过去近百年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的过程中,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更显突出。各种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区在未来百年内的升温将更加急剧。东北地区的森林在过去的百年内已经遭受了气候变暖、自然和人类干扰的三重压力,森林的质量已经急剧下降,数量也大大减少。未来剧烈的气候变化将会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以整个东北地区的森林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种数学方法和统计模型,分析过去40年以及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探讨了东北地区目前的森林植被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森林建群种以及目前占优势的落叶松属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以此为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基础信息。 通过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过去40年中,区域的气候朝温暖和干旱化方向发展。1966-1970是最为寒冷的5年,而1969年是最寒冷的年份;2001-2003是最为炎热的3年。降水的变化具有以下的规律:南部的多雨期出现的比北部早,东部的多雨期比西部的早。而在未来100年,东北的气温会持续上升,2050年气温平均上升2.7℃左右,2100年达到6℃左右。升温具有如下特点:南部增温幅度比北部小,东部的增温幅度比西部小。降水的变化在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2050年,东部和西部的降水减少,而北部和南部则增加;2100年,东部、东北部和南部的降水减少,而西部的降水增加。 (2)用典范对应分析对目前的植被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同时检验了样方大小以及样带的走向对排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区域尺度上,沿小兴安岭走向设置的样带1是一条海拔和温度的综合梯度带,样带的东南部气温较高,海拔较低,西北部正好相反。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等)分布于样带西北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红松等)分布于东南部。 沿大兴安岭走向设置的样带2是一条降水、温度和海拔的综合梯度带,样带西南部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海拔也较高,而东北部的环境条件则相反。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等)分布样带东北部,温带针叶林(油松等)落叶阔叶林(榆树疏林等)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样带西南部。 沿长白山脉走向设置的样带3森林类型最为丰富,体现了海拔和温度的综合梯度,海拔梯度的方向与样带走向近于垂直,样带西南部的温度较高。寒温带针叶林(臭冷杉林、鱼鳞云杉林等)分布于样带北部;温带针叶林(油松、赤松等)和阔叶林(辽东栎林、麻栎林等)分布于样带南部。 在景观尺度上,设置于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样带是一条海拔、温度和降水的综合样带;设置于丰林自然保护区的样带1是一条海拔和坡度的样带。大尺度上的排序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植被和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样方的大小和样带的走向都会影响到排序的结果。双序图中的物种在环境梯度上的位置是相对的,需要和该样方具体的环境值域结合起来解释物种的环境分布。同一条样带以不同的方式取样时,狭布种的排序结果会发生变化,而广布种的排序的结果变化不大。 (3)在考虑2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和6个土壤因子的基础上,用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预测三种气候变化方案-HADCM2SUL、CGCM1和CGCM2-对东北森林建群种未来潜在空间分布的影响。 (a)HADCM2SUL方案: 气温上升3.5℃,降水增加30.7%; (b)CGCM1方案: 气温上升5.2℃,降水增加25.1%, (c)CGCM2方案: 气温上升3.33~7.17℃,降水变幅-66~115mm, 本文所采用的HADCM2SUL和CGCM1气候变化方案是它们的全球平均值。而CGCM2是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的气候变化方案。结果表明,除了山杨的潜在分布不受影响之外,其他建群种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的方向以及程度依气候变暖方案的不同而不同: HADCM2SUL方案下,兴安落叶松潜在分布面积急剧减少,云杉、冷杉和白桦开始减少,红松、长白落叶松和蒙古栎增加。 CGCM1方案下,兴安落叶松几乎消失,云冷杉急剧减少、白桦,红松减少、长白落叶松和蒙古栎仍然增加。 CGCM2方案下,兴安落叶松、云冷杉和红松完全消失,长白落叶松大量减少,蒙古栎和白桦的存在概率减少。 (4)在考虑2个气候因子和3个地形因子的基础上,用权重证据法(Weight Of Evidence,WOE)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落叶松属三个树种的潜在分布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的生境是三者之中最为寒冷和干旱的,长白落叶松倾向于温暖湿润的环境,华北落叶松则趋向于温暖以及较干旱的环境。CGCM2气候变化方案下,兴安落叶松潜在分布区将完全退出东北;长白落叶松潜在分布区将从目前的长白山地区向北迁移到小兴安岭南部以及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的大部分地区;而目前位于大兴安岭最南端的华北落叶松则可能迁移到大兴安岭中段的乌兰浩特附近山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一年生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能促进植物种群的进化,也是利用种子进行植被更新恢复实践的科学基础。本文以科尔沁沙地西部乌兰敖都地区多种一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和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种子在生产、脱落、传播、休眠和萌发等生活史过程中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 22种一年生植物以生产大量的小粒种子来达到最大的繁殖目的;近圆形小粒种子易于被风媒传播,种子重量大或偏离圆形或有附属物的种子易于被动物或人类传播。(2) 11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表现为冒险对策,11种一年生植物会通过降低种子萌发数量或推迟萌发时间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来分摊风险,表现为躲避风险的萌发对策;降雨量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素。(3) 多种一年生植物种子是沙丘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上一年生植物植株的主要来源;多种一年生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形成混合型的短期持久种子库,即3月份以瞬间萌发种子库为主,9月份则以非瞬间萌发种子库为主。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探讨了科尔沁沙地一年生植物种子生态适应机制相关性及其与植被过程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研究,初步阐明土壤线虫群落随人工林种植年限的变化,以及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季节和垂直分布特征,揭示线虫作为沙地土壤恢复状况的指示作用。土壤线虫数量、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随着小叶锦鸡儿人工林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春季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线虫、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数量、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MI)在不同年限人工林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数量峰值出现在春季。土壤线虫总数在0~10cm土层数量较高。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在土壤0~10 cm或0~20cm数量较多。不同年限人工林的土壤线虫组成与多样性在季节和土壤深度分布特征存在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春季5年人工林、10年人工林、22年人工林和天然林壤线虫群落有明显差异。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捕食杂食性线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pH和EC和CEC 极显著正相关。线虫群落组成结构的变化可以指示沙地土壤的恢复状况。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显示:露地菜田改为蔬菜温室后,由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温室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及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均显著高于露地菜田。在温室土壤中,随着温室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及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均呈增加的趋势。露地菜田与温室土壤中不同营养类群线虫的相对丰度均为: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线虫;但温室土壤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高于露地菜田,而植物寄生线虫、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线虫的相对丰度均低于露地菜田。露地菜田改为蔬菜温室后,土壤线虫生态指数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均显著降低,线虫种类的丰度下降,土壤线虫群落趋向单一化,但这一变化随着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说明随着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线虫群落对温室土壤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对土壤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在东北地区广泛栽培,然而,其林下天然更新不良,究其原因却鲜见相关报道。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间伐强度和地面处理的播种实验,分析影响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长白落叶松林内生境和天然更新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经营管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落叶松种子雨在林缘1次扩散距离一般不超过1.5倍树高,其强度与林分结构和结实年份有关。种子雨中有活力的种子仅占总体的30%。土壤种子库的种子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翌年8月,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几乎全部丧失了活力,这表明落叶松种子不能在地面形成连续的种子库; (2)结实的落叶松人工林内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出土,一般其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少于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片。幼苗4月份就开始出土,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多数幼苗消失。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自身更新的幼树,只有在光照充足、地被物少与土壤较湿润的林地能见到; (3)落叶松幼苗出土株数与间伐强度无关,但却受到地面处理的影响,保护的裸地有最高的出土率,而没有保护的裸地出土率最少,这表明裸地及保护有利于落叶松种子出土; (4)长白落叶松幼苗存活率、存活时间和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而较多的地被物不利于幼苗存活和生长,这些表明光照强度和地被物限制长白落叶松幼苗存活和生长。另外,霜冻、降雨集中和连续的高温天气也影响幼苗存活; (5)间伐后,幼苗幼树总数增加,并使更多的幼苗进入幼树层,且增加的百分率与间伐强度呈正相关(p<0.05);落叶松林内天然更新的阳性树种比阴性树种对间伐响应更明显,其中,对间伐响应最明显的树种是黄波罗。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农田耕作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撂荒地和免耕玉米地土壤线虫总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撂荒地土壤线虫总数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玉米地和免耕玉米地。撂荒地、常规耕作和免耕玉米地土壤线虫优势营养类群均为植物寄生线虫,而捕食-杂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占线虫总数的比例相对较低。 本研究共观测到土壤线虫44个属,撂荒地、常规耕作和免耕玉米地分别观测到41、39和34个属。撂荒地线虫优势属为Helicotylenchus和Paratylenchus;常规耕作玉米地优势属为Pratylenchus、Helicotylenchu和Arobeloides;免耕玉米地优势属为Pratylenchus、Helicotylenchus和Filenchus。 常规耕作玉米地土壤食真菌线虫与食细菌线虫的比值(F/B)显著高于撂荒地和免耕玉米地,优势度(λ)显著低于撂荒地和免耕玉米地。撂荒地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和免耕玉米地,撂荒地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显著低于常规耕作玉米地和免耕玉米地。常规耕作玉米地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免耕玉米地。 以富集指数(EI)和结构指数(SI)为基础的土壤线虫区系分析表明,撂荒地受到人为干扰较轻,食物网结构较稳定;常规耕作玉米地食物网结构受到人为干扰较重;免耕玉米地介于二者之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开顶箱法分别控制CO2、O3浓度,在CO2、O3浓度升高及其二者相互作用条件下,分析沈阳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油松、银杏活性氧水平,抗氧化系统活性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动态变化,揭示城市油松、银杏抗氧化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1. 在短期(60天)内CO2浓度倍增(700µmol mol-1)使油松、银杏超氧自由基(O2-.) 产生速率与过氧化氢(H2O2)含量减少,而抗坏血酸(AS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GR)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与对照相比,大多数测定显示出显著差别。植株抗氧化能力增强,对活性氧清除能力提高。但长期(70天以上)CO2浓度倍增处理则使试验结果发生逆转。 2. 高浓度O3(80nmol mol-1)使O2-. 产生速率提高,H2O2 含量增加,MDA含量也随之增加。ASA含量与SOD、APX及GR活性在高浓度臭氧熏蒸的前期升高,但随着臭氧暴露时间的延长ASA含量与保护酶活性均变得低于对照。因此,在高浓度臭氧熏蒸的前期(30天以内),抗氧化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身的活性适应环境变化。但连续的高浓度臭氧胁迫导致活性氧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在试验后期, 虽然肉眼可见的伤害尚未观察到,但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油松、银杏的抗氧化系统已经不能抵抗长期臭氧胁迫所带来的氧化伤害。 3. 高浓度O3熏蒸初期,经倍增浓度CO2预处理的油松、银杏O2-.产生速率与H2O2含量,SOD、APX、MDAR、GR活性与自然O3浓度条件下植株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浓度CO2预处理银杏、油松对O3的抵抗能力增强。但随着高O3曝露时间的延长,O2-.产生速率与H2O2含量增加,SOD、APX、MDAR与GR活性低于对照,而且(经高CO2预处理后移入自然CO2、O3浓度中的植株)之差异逐渐增大,在试验末期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表明高CO2诱导油松、银杏产生的对O3胁迫的高抗性是不稳定的。 4.高浓度O3预处理(50天)使油松、银杏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下降,已如前述。将经高浓度O3预处理的油松、银杏分别置入倍增浓度CO2与自然CO2环境中,随后的20天高CO2处理使活性氧水平低于自然CO2环境,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自然CO2环境。这表明倍增CO2浓度能有效的恢复高浓度O3处理对油松、银杏的氧化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