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resultados para 1 Corinthians 12:4-13
Resumo:
本文叙述了2.4-二甲基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的鉴定。测定了Gd(2.4-GH_(11))_3的单晶结构,此外还合成了(2.4-GH_(11)K.TMEDA及K_2C_8H_8·3THF并也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在所合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属于C=C双键的吸收峰,表明分子中配位体以η~5形式的大π键体系与稀土金属离子结合,在Ln(2.4-GH_(11))_2Cl·TMF和Ln(2.4-GH_(11))Cl_2·GH_THF的红外光谱中,于1060波数附近出现一强而宽的吸收峰,即化合物中有四氢呋喃分子络合。化合物的室温NMR谱有四个吸收峰,2.4-二甲基戊二烯配位体可能为η~5平面∪或W构型。化合物的水解'H-NMR谱与质谱都证实水解产物为2.4-二甲基-1.3-戊二烯。它是-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水解所得的唯一产物,它表明化合物中的配位体确为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2.4-GH_(11))_2Cl·TMDA配合物晶体结构是应用低温X-射线衍射技术用Nicolet R_3 M/E型四园衍射仪LT-1低温装置并利用重原子法测定的最小二乘法精修至收敛时的一致性因子R=0.055. Rw=0.057。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22(4)A, b=9.242(3)A, c=15.956(5)A. β=106.70(3)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呈平面∪构型。钾离子与四甲基乙二胺二啮体结合形成的络合阳离子和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相间排列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分子。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明显分为中间与外端C-C键两组。外端组C-C键双性质较强键长较短。表明C3具有负电荷的共振杂化体贡献较大。分子中K-C键最短的是K-C(1.5)。而不是具有较多负电荷的C3-K键。这可能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K_2C_8H_8·3THF的晶体结构是采用与前者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它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63(3)A, b=13.157(4)A, c=9.443A, α=87.51(2)°, β=114.93(2)°, γ=76.81(2)°. V=1111.6A, R=0.051. 晶体中负二价的环辛四烯阴离呈平面构型,具有中心对称性,两侧与两中心对称相关的钾离子连接,相邻的非等效的钾离子间通过两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相连接,从而形成了无限链状结构的分子。环辛四烯反映了Huckel的4n+2芳香性规则。该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以桥键形式与两个钾离子同时连接。而这种形式的桥键在其它化合物中似还未发现。Go(2.4-GH_(11))_3的晶体结构亦是采用与前述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其晶体为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2.541A, b=12.853A, c=8.432A, α=91.44°, β=108.61°, γ=117.97°, V=112.54A~3. 结构测定表明,Gd(2.4-GH_(11))_3分子具有C_3h对称性。三个配位体阴离了的九个带负电荷的碳原子近似以三帽三角棱柱形式与钆离子配位。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亦分为而组。外端C-C键较中间C-C键强,键长较短,亦表明C3具有较多的负电荷。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本身近似呈平面∪构型。C2,C4偏离由C1 C3 C5三碳原子构成的平面0.067A。方向上远离中心钆离子。可能在此以离子性为主的化合物中,钆离子与不带电荷的C2 C4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排斥性质。与Nd(2.4-GH_(11))_3不同的是,在Gd(2.4-GH_(11))_3分子中,Gd-(C(1,5)键最短,而不是Gd-C(3)键。这可能是由于钆离子的半径较小,化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较大所致。
Resumo:
Many B cell epitopes within p24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were identified, while most of them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murine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acting with overlapping peptides of p24. Therefore these epitopes may not represent the actual epitopes recognized by the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immune responses of 67 HIV-1 positive sera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to five peptides on p24 of HIV-1 and one of HIV-2 were analyzed. All of 67 sera did not recognize peptide GA-12 on HIV-1 and peptide AG-23 on HIV-2, which indicated that GA-12 was not human B cell epitope and AG-23 did not cross-react with HIV-1 positive serum. Except 13 sera (19.4%), all remaining sera did not recognize peptides NI-15, DR-16, DC-22 and PS-18,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four peptides represented B cell linear epitopes of HIV-1 p24 in some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but not the immuno-dominant epitopes in most individual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05;2(4):289-293.
Resumo:
2003 年3 月到2006 年3 月,我们对世界上了解最少的鹤类,也是唯一一种越冬和繁 殖都在高原湿地内进行的鹤类——黑颈鹤(Grus nigrcollis)东部种群的野外繁殖生态、越冬 生态和迁徙路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研究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03 年3 月到2005 年6 月,在黑颈鹤的繁殖地点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2°29′-102°59′E, 33°25′-34°00′N)进行,对在若尔盖湿地内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种群现状,繁殖习 性,繁殖季节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利用及牛羊放牧活动对黑颈鹤栖息地利用的影响,繁殖黑 颈鹤鸟巢及筑巢栖息地选择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从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黑颈鹤东部种群重要的越冬地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103o14’55”—103o18’38”E, 27º18’38”—27o28’42”N)进行,对越冬黑颈鹤的越冬习性,栖息 地选择利用,白昼时间行为分配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2005 年2 月-3 月、2006 年3 月,在云南省大山包保护区和贵州省草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8 只黑颈鹤佩戴卫 星发射器,第一次在中国利用卫星技术来跟踪候鸟的迁徙,对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的迁徙 路线进行求证和新的探索,并利用卫星数据进行黑颈鹤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活动特点的分 析。 在2004 年5 月围绕整个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现 状调查中,共统计到黑颈鹤320 只和巢6 个,112 只黑颈鹤(35%)和5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 区内,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水域和沼泽面积较大的两块核心区内,208 只黑颈鹤(65%)和1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区外,主要分布在黄河、白河沿线地区,其中在白河和黄河交界的地 区,记录有163 只黑颈鹤;本次调查中,黑颈鹤利用最多的是在黄河和白河交界处的农 地,其次是沼泽和河岸地带,最少的是草甸和退化草甸;不论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 外,湿地生境都体现了黑颈鹤在栖息地选择时的重要性;在花湖繁殖地,黑颈鹤繁殖种群 和巢在3 年内呈现下降和减少的趋势,湿地面积的缩小和退化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繁殖习性:根据繁殖期间产卵,幼鹤出壳等事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将整个繁殖季节划分 为繁殖前期(到达之日到5 月12 日),繁殖中期(5 月13 日到6 月18 日)和繁殖后期(6 月19 日到离开)。黑颈鹤3 月下旬即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点花湖,首先到达的是带有幼鹤的繁 殖家庭鹤,之后才是集群鹤,这种返回的过程持续到5 月初。在繁殖前期,黑颈鹤种群数 量经历一个增加的过程,在此期间,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较低(27),繁殖黑颈鹤先后经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较为明显的节律性,这可能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辐射和热量的不 均匀分布)有关。 2003 年4 月1 日到10 月13 日,在花湖对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选择和放牧活动对黑颈鹤 取食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区域内,按照从湖心向外的方向,将黑颈鹤繁殖期 间所使用的生境划分为4 种类型,即:湖心沼泽,浅水沼泽,草甸和退化草甸。繁殖期 间,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利用的强度并非一致。湖心沼泽和湖岸沼泽是整个繁殖季节黑颈 鹤青睐的栖息地,是黑颈鹤筑巢和休息的地点,草甸和退化草甸是黑颈鹤主要的取食地 点,但在整个季节内都不是黑颈鹤青睐的栖息地类型,虽然在繁殖后期,在草甸和退化草 甸上活动的黑颈鹤明显增加。在有牛羊放牧时,大多数的繁殖鹤(49.7%)选择在距离湖边 100m 内的区域活动,而非繁殖鹤则主要在0-100m 区域(33.3%)和>400m 的区域(28.1%) 活动,在牛羊集中活动的200-400m 区域,两种鹤都选择避开,牛羊离开繁殖地点后, 黑颈鹤有向远离湖边方向扩散的趋势,多数的繁殖鹤(54.9%)和非繁殖鹤(52.3%)都在 >400m 的区域活动,虽然距离水面的距离在繁殖鹤活动地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但 过度放牧的牛羊的确压缩了繁殖鹤和非繁殖鹤的活动空间。因此,在繁殖地来说,减少沼 泽区域的开发,对特定区域放牧活动的控制,加强沼泽生境的恢复,是保证黑颈鹤成功繁 殖的关键。 2003 年5 月到2005 年6 月,在若尔盖湿地内找到黑颈鹤的巢21 个。黑颈鹤的巢有3 种,分别是芦苇巢(3 个)、地上巢(14 个)和泥堆巢(4 个),地上巢巢参数最小,芦苇巢的巢 参数最大;所有的巢都分布在湿地环境中,包括湖泊,沼泽和河流三种栖息地,巢在这些 栖息地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湖泊中分布的巢最多,湖泊是黑颈鹤筑巢首选的栖息地, 但每年在此类生境中筑巢的黑颈鹤正在减少,黑颈鹤选择避开利用沼泽区域作为筑巢的栖 息地,黑颈鹤对河流区域的利用按照获得性进行;筑巢栖息地周围1 米外的草高和巢的暴 露与否、巢距离水面的距离和巢所在草岛的面积、巢周围的水深成为影响巢址选择的三个 主要生态因子,反映了隐蔽度、筑巢栖息地的质量和到达巢的难易程度是黑颈鹤选择巢址 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微生境中,巢的参数不同,湖泊中的巢参数最大,湖泊中的巢比沼 泽中的巢更长、更宽和更高,而巢周围的水深差距不明显,湖泊中的巢要比河流中的巢短 径大,巢周的水深要比河流中的巢要稍浅,但巢长径和巢高差异不显著,沼泽和河流环境 中的巢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巢周围有一定的水深是巢址选择时最为基本的条件;与其他 地区黑颈鹤的巢比较,若尔盖湿地中的巢要更小,但巢周围的水深要更深,这可能与不同 地点的植被、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人为干扰强度有关;若尔盖湿地内黑颈鹤巢栖息地的选择是黑颈鹤对正在变化中栖息地的妥协结果,保留有适宜于繁殖的小面积沼泽区域对黑颈 鹤的繁殖也很重要。 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的生态进行研究。我们 将整个越冬季节划分为越冬早期(10 月-12 月),越冬中期(1 月-2 月)和越冬后期(3 月-4 月)。保护区内黑颈鹤利用的栖息地划分为4 种类型,即:浅水生境,沼泽区域,草甸和 耕地。首先到达越冬地的仍然是家庭鹤,其次是集群鹤。大山包是黑颈鹤春季迁徙和秋季 迁徙的迁徙中转站,迁徙的高峰在12 月和3 月出现,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在春季迁徙时 经过大山包,并在此停留8 天。大山包也是黑颈鹤的越冬地点,有大约900 只的黑颈鹤在 此越冬。黑颈鹤的配对主要发生在越冬中期,黑颈鹤家庭的解体(Family breakup)发生在繁 殖后期的3 月和4 月间,成鹤以放弃幼鹤离开越冬地而达到家庭的解体。整个越冬季节, 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的利用强度并不是一致的。湿地(浅水区域和沼泽)是黑颈鹤整个冬天 青睐的生境(除了越冬后期对水域区域利用低外),而耕地是越冬早期和越冬中期黑颈鹤的 主要取食地点,在越冬后期,草甸则成为黑颈鹤的主要取食地点。在整个冬天,幼鹤将 72.2%的时间用在取食,将6.8%的时间用在警戒,将18.6%的时间用在修整行为上,用在 其它行为上的时间为2.4%,而成鹤用在这些行为上的时间分配是63.9%,11%,22.8%和 2.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鹤减少取食的时间,与之对应而增加了修整行为的比例,而 幼鹤的各行为变化没有规律性。是否具有越冬经验和不同的生态需求导致了成鹤和幼鹤的 不同时间分配。正是由于具有越冬经验,成鹤能够有效地调整不同行为的分配,幼鹤虽然 没有越冬经验,但在成鹤的照顾下,幼鹤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取食,成鹤和幼鹤采取了不同 的越冬策略。正是具有越冬经验,成鹤的白昼行为分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取食行为 在早晚各自有一个取食峰值,而修整行为在中午最高等,而由于缺乏越冬经验和行为受到 成鹤的影响较大,幼鹤的行为节律规律性不是很强。 2005 年2-3 月和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和贵州草海给8 只黑颈鹤放置了卫星发射器 以确定这两个地点的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和新的繁殖地点。东部越冬种群的黑颈鹤迁徙时间 2-4 天,中途停歇3-4 个点,迁徙平均距离为622 公里,黑颈鹤迁徙时首先飞越金沙 江,向北偏西方向穿过和停歇于四川省的凉山山脉,到达凉山、邛崃山和大雪山脉交界的 地方,然后沿着大渡河河谷向北迁徙,到达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 潘县,以及甘肃省玛曲县的若尔盖湿地内。与1993 年环志证实的迁徙路线比较,黑颈鹤 迁徙时明显避开了海拔较低、人口稠密的四川盆地,选择了沿着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 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飞行,沿着大渡河河谷进行迁徙。2 只黑颈鹤的信号在大渡河河谷区域消失,这个地点对于黑颈鹤的迁徙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到达繁殖地后,黑颈鹤的活动 范围在5 月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小,在8 月份活动范围减小到最小,之后,活动面积又 逐渐增大,并在迁徙前达到最高。在繁殖地,黑颈鹤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不到2km,隔 日的活动范围也不超过3km,结果提示在若尔盖湿地内可能还有更多的黑颈鹤活动。编 号为55984 的黑颈鹤在2005 年11 月和2006 年3 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 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在草海环志的64311 在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度过繁殖季节 后又成功返回草海越冬,而64310 在大山包越冬,在若尔盖湿地内度过夏季,在2006 年 11 月又返回草海越冬,其余两只黑颈鹤返回大山包越冬,结果证实1、黑颈鹤迁徙路线、 繁殖地和越冬地选择的稳定性,2、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存在交流。
Resumo:
从 2002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98°20' ~ 98°59'E,28°48' ~ 29°40'N)对小昌都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98°35'00" ~ 98°40'00"E,29°14'24" ~ 29°16'42"N)(210 只左右)的生境及其利用形式、食 性、活动时间分配、过夜树及过夜地选择、雄-婴照料和繁殖季节作了重点研究, 并对保护区内的猴群分布、种群数量、保护状态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等作了一般 性的考查研究。 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存在3 个黑白仰鼻猴群,数量至少有300 只。从北到南 分别是执娜群、小昌都群和米拉卡群,其中执娜群(29°22',98°28'),是黑白仰 鼻猴最北分布群。猴群栖息范围中,人类的经济活动频繁。由于活动范围位于或 接近藏传佛教的神山,小昌都和执娜猴群保护最好,这两群之间存在生境走廊。 米拉卡猴群保护状态较差,主要是偷猎现象还没有杜绝。对过去20 年的农牧业 统计资料及藏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综合分析发现:在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尽 管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但猴群与人类和谐共存是可能的。 小昌都猴群全年白天用49%的时间取食,20%的时间移动,18%的时间休 息,13%的时间作其他的活动。在6-8 月,猴群日间表现出明显的三个取食高峰, 两个休息高峰。在11-1 月,猴群有两个取食高峰,一个休息高峰,或者休息高 峰根本不明显(12 月)。尽管环境温度和食物组成等也会影响时间预算,但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白天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小昌都猴群年家域为21.25 km2,且主要在3800 – 4250 米的针叶林中活动。 食物好的季节,猴群日移动距离长,日活动范围大;食物差的季节,则相反。秋 -冬季(10-12 月)由于取食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活动的海拔高 度高于其它季节;冬季(1-4 月)活动范围最低。猴群并不避免在人类间伐过的 次生针叶林中活动。小生境的使用强度与在此生境中过夜的次数有关。 小昌都猴群的食物以松萝为主。全年的食物组成: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松萝 82.1%,芽和叶12.1%,花、果实或种子占1.1%,无脊椎动物占0.6%,树皮、 树根、树胶,草等占4.2%;接近猴群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观察,松萝50.8%, 芽和叶28.5%,花、果实或种子占7.1%,无脊椎动物占6.5%,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7.1%。根据动物在不同林层分布百分比整合后得到接近真实的食物 构成:松萝75.4%,芽和叶15.7%,花、果实或种子占2.9%,无脊椎动物占2.4%, 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3.9%。猴群在夏季(6-8 月)会下地翻开小石块,取 食无脊椎动物。冬季(1-4 月)会取食至少6 种树皮和2-3 种干草。 基于避免捕食、安全、舒适、体温调节的考虑,小昌都猴群选择高大、底枝 高、底枝长以及层数多的树过夜,并在背风、阳坡和海拔低的过夜地过夜。在过 夜地的选择中,存在着阳坡和海拔高度的权衡决策。 小昌都猴群个体不同林层的分布:77.5%在树上,6.0%在灌丛,16.5%在地 上。成年雄猴和青年猴倾向于在地上活动。在地上活动时又倾向于移动,休息和 其他活动少。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避免被捕食是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 在小昌都猴群中,婴猴受到雄猴照料时间百分比(percent time of infant care, PTIC)为17.2±3.3,其中身体接触(BC)、接近(IP)和监护(G)照料的时 间百分比分别为0.6±0.5、5.8±1.2 和10.8±3.8。G 照料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 在8 月和3 月。雌猴总PTIC 为69.3±6.9,其中BC、IP 和G 的时间分别为42.0 ±8.6、21.6±5.3 和5.7±3.8。最低BC 和最高G 照料同时出现在3 月。对雄猴, (1)总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明显高于能量压力低的季节;(2)G 照料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也要比能量压力低的季节高;(3)BC 和IP 照料在两个季节 之间没有区别。对于雌猴,(1)总PTIC 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 低;(2)G 照料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高,而BC 照料在高能量 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低;(3)IP 照料在两个季节之间没有区别。这种 高强度的雄婴照料,特别是托儿所的照料方式,是由这种环境下过高的能量压力 所引起的。 小昌都群为严格季节性出生且出生季节在2 月初到3 月中旬之间,时间跨度 45 天,属脉冲型。这种格局是光周期、温度、食物等环境因子综合调控的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小昌都群的行为和生态特点,除具备疣猴一般特点 外,还具有地点特殊性,是自然环境如光照、温度、食物供给季节变化和生物环 境如捕食压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是能量摄入和损耗之间以 及它们和安全之间的权衡结果,体现了猴群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sumo:
本研究克隆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pstⅠ-B、pstⅠ-C、pstⅠ-J三个片段,测序分析了pstⅠ-B、pstⅠ-C片段全序列及pstⅠ-J片段一端序列。ApNPV pstⅠ-C片段长6663 bp,包括9个完整ORF及2个不完整ORF;ApNPV pstⅠ-B片段长7406 bp,包括5个完整ORF及2个不完整ORF。ApNPV pstⅠ-J片段末端测定的954 bp序列包括lef-12完整序列及p47和gta部分序列。本研究共鉴定21个ApNPV ORF序列,其中20个属首次报道,占ApNPV已报道基因数的50%。编码ORF同源性分析及克隆片断ORF组成、基因排列顺序分析表明ApNPV与鳞翅目NPV第Ⅰ类群中的OpMNPV、CfMNPV、CfDefNPV、EppoNPV关系较近。 本研究克隆了ApNPV B-ORF6L、ptp-1、ptp-2及lef-12 四个基因,并对这四个基因在柞蚕蛹体内的表达进行了转录分析,结果表明:ApNPV ptp-1、lef-12是早期基因,B-ORF6L、ptp-2是晚期基因。本研究将ApNPV B-ORF6L、ptp-2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TP-2原核表达分子量与预测分子量相符,B-ORF6L融合表达分子量较预测的分子量偏大。以原核表达的B-ORF6L、PTP-2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作了B-ORF6L和PTP-2蛋白兔多克隆抗血清。ApNPV蛋白组分印迹分析表明:B-ORF6L参与包涵体膜及ODV结构组成,是ApNPV结构蛋白;PTP-2不参病毒结构组成。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杆状病毒分为4个大的类群,ApNPV属于鳞翅目NPV第Ⅰ类群,与OpMNPV、CfMNPV、CfDefNPV、EppoNPV关系较近,与AcMNPV、RoMNPV、BmNPV关系稍远。
Resumo:
土壤碳循环过程是目前全球碳源碳汇研究的核心,目前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杉木人工林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由于近几十年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大地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来源、分解和释放动态的区分量化,结合13C标记示踪试验,开展了杉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平衡影响的研究,为土壤碳平衡和转化机理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⑴估算了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的周转状况,研究发现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更新较慢。土壤碳年输入量、形成量、转化量、输出量和贮存量分别为2.79 t hm-2、1.58 t hm-2、2.04 t hm-2、4.57 t hm-2、113.21 t hm-2。其中在土壤碳年排放量中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凋落物层呼吸碳分别占土壤碳总排放量的50.6%、26.0%、23.1%。 ⑵计算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平衡的贡献。不同器官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矿化释放碳量和进入土壤碳库量均随着凋落物易分解性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各器官凋落物分解以CO2-C释放最多,以微生物量碳存在的量次之,以可溶性碳存在的量最少。年均温16.5 ℃条件下培养100天,分别来自于叶、枝、细根、粗根有机碳的13.81%、9.26%、5.74%、4.62%被矿化释放,占总CO2-C释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7%、37.2%、31.9%、29.0%。同时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3.05%、3.26%、2.24%、1.84%存在于土壤微生物碳库,占总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分别为12.9%、14.3%、10.5%、8.8%;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0.62%、0.62%、0.31%、0.24%存在于可溶性有机碳库,占总可溶性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99%、4.10%、2.13%、1.73%。 ⑶不同器官凋落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碳排放的激发效应不同,叶、枝、细根、粗根加入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依次为6.6%、7.0%、2.2%、2.8%。并且土壤风干-湿润过程影响了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土壤风干-湿润使起始矿化底物库增大,培养初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升,同时土壤原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凋落物碳的利用以及凋落物对可溶性有机碳的贡献下降。 ⑷凋落物碳在不同轻组密度组分中的分布不同,但各器官凋落物间无明显差异,均为中等密度自由轻组最多,其次为最小密度自由轻组,最少为闭蓄轻组。室外培养224天,结果表明叶、枝、细根、粗根凋落物在各密度组分中的分配情况为:<1.0 g cm-3自由轻组中16.5~19.1%,1.0~1.8 g cm-3自由轻组中56.8~65.2%,闭蓄轻组中残留5.7~6.9%,其余的9.9~21.0%被矿化损失。研究还表明,凋落物粉碎添加方式能改变其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倾向于向较重的密度组分中分布而被保护起来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Resumo:
用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和水花(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草本植物作对比,通过叶片离体实验、温室盆栽实验、田间小区实验和大田推广实验,并结合室内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的抗热、抗冻和抗盐特性和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此外,还探讨了矮化香根草和促进香根草分蘖的可能性;提出了香根草生态工程的思想,阐述了香根草生态工程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效果;通过对国内野生香根草资源的调查和标本鉴定,指出了过去对这个种的错误描述,提出了保护野生香根草资源和香根草湿地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离体叶片电解质渗漏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高温、冻害、干旱的抵抗力依次为香根草 > 百喜草 > 水花生,特别是在胁迫程度高、幅度大或胁迫时间长时,香根草所表现出的强抗逆性更加明显。香根草有比百喜草和水花生更强的适应能力。2.叶片电导率的实验结果显示,香根草、水花生和百喜草对盐胁迫的反应相差不明显,但盆栽实验则显示出较大差异,抗盐能力明显表现为香根草 > 水花生 > 百喜草。导致3种植物生物量下降10%的EC_(se)值分别为6.4、5.1和4.3 dS m~(-1);导致生物量下降50%的EC_(se)分别为20.9、16.2和11.5 dS m~(-1)。在抗盐等级划分上,香根草和水花生属抗盐植物种类,百喜草属中度抗盐种类。总的来说,3种植物都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抗盐特性。以上结果还表明考察植物的抗盐性时必须用整株做为实验材料,离体叶片或组织培养所得到的结果不能作为植物抗盐能力的标准。3.植物体内Na~+和Cl~-含量随土壤盐度水平升高而升高,而茎叶中的Na~+和Cl~-又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物量、叶面积、株高等。这表明盐度对3种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当明显,且植物体的Na~+和Cl~-很可能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然而,叶片光合色素受Na~+或Cl~-的影响不甚明显,而且在Na~+和Cl~-的浓度不高时色素含量还随茎叶中Na~+和Cl~-的浓度升高而显现增加趋势,即使Na~+和Cl~-的浓度较高时,光合色素下降的幅度也远不及生物量的大。这可能由于光合作用是被“反馈抑制”,而不是直接被Na~+或Cl~-抑制。4.3种植物表现出完全不同抗盐机理。香根草表现出拒盐特性,而且将所吸收的盐分的大部分(尤其是Na~+)滞留在根系内:水花生表现为稀盐特性,即当植株体内含盐量增加时,其水分含量亦增加,并趋向肉质化;百喜草有较强的吸盐能力,并可能通过盐腺泌出体内高浓度的盐分且通过加速老叶死亡来排除过多的盐。5.广州市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经过人工净化后仍未 达到排放标准,对植物产生毒害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须作进一步净化,并建议开展生物净化来辅助物理和化学净化。6.在被观测的4种植物中,风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在高浓度和低浓度2种污水中均被毒害致死;百喜草在高浓度的渗滤液中不能存活,在低浓度中受严重伤害;水花生在高浓度污水中受较重伤害,但在低浓度形成庞大生物体,这可能是污水的“富营养化”所致;香根草在这2种污水中亦受伤害,但受害程度为4种植物中最轻。总的来说,它们的抗污能力和去污效果表现为香根草 > 水花生 > 百喜草 > 风眼莲。7.在污水中表现相对较好的2种植物中,水花生对低浓度污水的净化效果总体上好于香根草,尤其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香根草,但香根草对高浓度污水中的7种“污物”的净化效果均优于水花生,且对低浓度污水中的磷与COD的净化亦优于水花生。在被观测的7种水质指标中,植物对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净化率在77%~91%之间。此外,香根草对磷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净化能力,净化率高达70%以上。香根草和水花生可分别作为高、低2种浓度垃圾污水的净化植物来辅助净化污水。8.香根草虽不是水生植物,但能在水中生长。用香根草作为污水的净化植物时须用支撑物将其固定;香根草和水花生都生长迅速,生物体高大,因此用它们净化被污染的环境时,还应适时对其地上部分进行剪割以保证新生的植株体能不断地吸收水中“污物”,使它们都能成为“超级生物累积器”。但是,任何单一植物对污水或污物的净化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对垃圾污水产生好的净化效果,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将香根草、水花生等多种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种植在污水中。9.植物通过吸收来去除“污物”的能力是很有限的。香根草和水花生对污水中N、P、Cl~-的吸收量只占净化量的一部分,和原液中N、P、Cl~-的含量相比,吸收量所占的比例更低。植物净化系统中的去污方式除根系的吸收作用外,还有根系的吸附、元素的沉降、固结和挥发、水体中微小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等,即是通过根系微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来达到净化目的。10.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的株高生长、分蘖速度和抽穗开花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但不同的药剂种类和浓度所产生的影响相差甚远。低浓度的延缓剂不仅不抑制香根草的株高生长,而且还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高浓度虽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也只是短期的,一般不超过2个月。延缓剂对分蘖的形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持续3个月左右。3种延缓剂中,以低浓度的B9促进分蘖的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出50%。不同的延缓剂对香根草抽穗扬花的影响表现不同,PP333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CCC和B9-尤其是B9-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总的来说,B9对香根草矮化、促进分蘖和抑制开花方面产生的效果要好于CCC和PP333。11.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的作用效果与对一般作物的作用效果相差较远,这可能是香根草的抗性较强,延缓剂对它的影响不明显所致。总的来说,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株高生长的抑制效果不理想。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12.公路滑坡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阻塞,而且危及到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常规治理公路滑坡的手段是采取砌石墙的工程措施,这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缺乏生态效益,也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应用香根草生态工程(The Vetiver Eco-engineering)对滑坡路段进行综合治理,能产生良好护坡固土效果,而且所需成本仅为机械工程的12%~18%。香根草生态工程是指以香根草为主要或核心草种,同时与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一进行有机搭配,并在需要时辅以一定的工程措施,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的植物生态工程措施。13.为了使香根草生态工程尽快生效,应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香根草应等高密植,注意施肥,前期不要被遮光;所搭配的植物应该是抗逆性强,乔、灌、草、藤结合起来,并注意在香根草带中间适当种植一些生长迅速、抗瘠能力强、覆盖效果好的草本植物,这不仅能使坡面更稳固,而且能变得更美观。总之,香根草生态工程在公路护坡方面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相当明显的,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4.一般认为,香根草原产印度,然而,中国亦有天然的香根草群落分布。早在70多年前就在海南发现野生的香根草种,1957年又在广东吴川发现一片面积达6000多hm~2的湿生性的天然香根草群落。40年来,这片珍贵的热带湿地遭到严重破坏,香根草的面积和密度都大幅度下降。对此,笔者建议尽快在当地划一块自然保护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香根草资源,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为研究热带湿地和草原提供理想基地,并为研究香根草的起源、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理想素材。15.过去的文献一直把广东吴川这片湿地中的野生香根草种认为是V. nigritana,但本文的标本鉴定认为它并不是V. nigritana或其它种,而是V. zizanioides。不过,引种栽培观测和RAPD技术研究都表明,这一野生种和普通的栽培种属于同一个种的不同生态型或基因型,而导致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野生种生长在长年渍水或干湿交替的环境所致。16.目前对香根草的起源和系统演化知之甚少,香根草属的系统分类还很不完善,有 关香根草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抗性机理等诸多方面都还不太清楚或很不清楚。因此,对 香根草这一神奇植物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总之,香根草这一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对盐、碱、酸、瘦、冷、热、早、涝都表现出了较强抗性,在水土流失防治、退化生境恢复、污染环境净化、贫瘠土壤改良、农田小气候改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好效果。香根草无愧是一种神奇之草。然而,要真正将香根草生态工程在我国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开来,还需要做较多的工作,这包括更深一步的科学研究、更广泛的宣传、培训与示范、更充分的资源利用与经济创收等。
Resumo:
新疆野生果树种类独特,起源古老,栽培果树种质资源丰富,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39770085)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特别支持费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查阅,本研究以全新疆范围内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一伊犁、塔城地区为重点区域(重点考察面积约30000km~2),进行了行程12,000km的野外考察、标本和样品采集,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首次在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水平三个层次上,比较系统地对新疆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较系统全面地研究报道了新疆境内的野生果树种类,计有105种,含变种和亚种(不包括半野生果树、野生果树近缘种)。其中,蔷薇科野生果树为主要类群,有13属50种,占新疆野生果树总属的46.4%,总种数的47.6%:蔷薇科、忍冬科、虎耳草科以及小檗科四个大科含17属80种,占新疆野生果树总科数33.3%,总属数的60.7%,总种数的77.6%,显示出该四科的野生果树在新疆野生果树区系组成中的重要地位。2.新疆野生果树不但物种丰富,而且种类独特,其分布与新疆的地理、气候等生态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呈现出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的分布格局。其中,北疆的野生果树种类多达92种,占新疆野生果树总种数的87.6%,而南疆仅有28种,占26.6%。受降水条件的影响,新疆山地与平原野生果树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十分明显,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中仅有野生果树18种,而天山山区的就多达81种。这进一步证明,高海拔的山地是干旱区中的“湿岛”,有利于多数中生性的野生果树的分布和生长。几大山系中,以天山山区的野生果树种类最为丰富。3.伊犁和塔城两地区是我国落叶阔叶野果林分布面积最大,富有代表性的地区,但是果树林呈不连续分布。落叶阔叶野果林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以及阿克苏三个地区的十四个县市范围内。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APGIS软件首次分别绘制1:1,500,000比例尺的新疆伊犁地区和塔城地区野果林分布图,以及1:1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新疆及中亚部分国家野果林分布图。4.新疆野生果树林类型相对单调和贫乏,这主要与该区的地理与生态气候因子有关。据初步研究结果,新疆野生果树林可划分为:寒性落叶针叶林、典型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荒漠落叶阔叶灌丛和荒漠落叶阔叶小灌丛、半灌丛五种植被亚型。对主要的野生果树林的种群结构分析表明,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明显地影响着种群的年龄结构,使种群更新困难。5.以不同性状为指标的新疆野苹果地理和生境居群特征测定和聚类分析表明,叶片性状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花粉、果实以及过氧化物酶分析显示出新疆野苹果丰富的种下变异,这种变异与居群所在的环境条件并没有明显的对应性,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6. 昆虫及菌类是野果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伊犁地区新源县交托海野果林区的昆虫进行了调查和标本采集,初步鉴定出昆虫11目,62科,178种。调查还表明,新疆野生果树已有病害31种,为害严重的病虫害8种。7. 由于新疆野生果树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野果林分布范围缩减、面积下降,物种减少,有的濒临灭绝状态,必须引起重视。通过本项研究,提出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及对策:(1)加强新疆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2)应及早建立新疆新源野苹果林自然保护区和霍城大西沟野生樱桃李白然保护区;(3)保育和开发利用并重,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做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综合开发;(4)自然资源的获取应严格纳入到政府的管理范围之中。
Resumo: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植物病害,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并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领域。本论文采用土壤预处理等特殊方法,从长白山不同高度的土壤中筛选出1068株放线菌。通过对峙培养法和杯碟法,筛选出D1-1等10株对蔬菜病害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离体叶片实验中发现D2-4发酵液对黄瓜、辣椒、番茄等蔬菜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水和常用化学农药作为空白和药物对照,对D2-4发酵液进行了盆栽实验,结果对番茄灰霉、辣椒根腐和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65%、63.27%、65.04%,初步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了DZ-4菌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考察了培养时间、接种量、菌龄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黄豆饼粉1.10%、葡萄糖2.71%、蔗糖1.00%、NaCl0.10%、酵母膏0.10%、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6.61。最佳发酵时间为96h左右,培养20~24h的种子液以7%的接种量转接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经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液抑菌活性达到了6588 u/m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3678 u/ml)活性提高了79.12%。经发酵液的预处理、离子交换层析、吸附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等步骤,对D2-4抗生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通过纸层析、纸电泳等试验最后确定该农用抗生素为弱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对D2-4抗生素纯品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理化性质的研究。
Resumo:
A 1 kW-class arcjet thruster was ¯red in a vacuum chamber at a pressure of 18 Pa. A gas mixture of H2 : N2 = 2.8 : 1.5 in volume at a total °ow rate of 4.3 slm was used as the propellant with an input power ¯xed at 860 W. The time-dependent thrust, nozzle temperature and inlet pressure of the propellant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nozzle temperature the thrust decreased and various losses increased.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se effects are discussed.
Resumo:
链霉菌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放线菌,绝大多数的抗生素都由该类细菌产生。毛壳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丝状真菌,从中也发现有很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活性物质。因此本论文对两株链霉菌的活性成分及一株金毛壳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 1.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358)液态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RK955A (1)、Nigericin(2)、Elaiophylin(3)。以青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的抗菌活性测定表明,三者均具有较强抗菌活性。 2.通过抗肿瘤体外活性筛选模型筛选得到得到一株链霉属土壤放线菌,从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苯乙酰胺(4)、苯丙酰胺(5)、肉桂酰胺(6)、3-(N-(甲酰胺基)乙酰基)吲哚(7)、鸟苷磷酸(8)、鸟苷(9)。 3.从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s)的固态培养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将其鉴定为:金毛壳菌素A(10)、金毛壳菌素B(11)、Eugenetin(12)、Eugenitol(13)、Chaetoquadrin A(14)、Chaetoquadrin B(15)、Chaetoquadrin G(16)、Chaetoquadrin H(17)、Chaetochromin A(18)、Sterigmatocystin(19)、O-methylsterigmatocystin(20)、3β-羟基-麦角甾-5,7,22-三烯(21)和过氧麦角甾醇(22)。 4.综述了聚醚类抗生素的结构、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 The genus Streptomyces (Actinomycetes) is an important group of microbe. Most antibiotics known nowdays are discovered from species of Streptomyces. The fungi of the genus Chaetomium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various kind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diverse bioactivitie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m. Thus,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two strains of Streptomyces and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Chaetomium aureus were investigated. 1. Thre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They are identified to be elaiophylin (1), nigericin (2), and antibiotic RK955A (3)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oscopic data. Compounds 1-3 possess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cocus aureus. 2.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ct of the fermented broth of a strain of Actinomycetes could inhibit some tumor cel lines. Separation of the bioactive fraction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six compounds.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to be phenylacetamide (4), phenylpropylamide (5), trans-cinnamamide (6), 3- (N- (formylmethyl) acetamide) indole (7), guanylicacid (8), and guanosine (9). 3. From the fermented broth of Chaetomium aureus, 13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were determined to be chaetomiumycin A (10), chaetomiumycin B (11), eugenetin (12), eugenitol (13), chaetoquadrin A (14), chaetoquadrin B (15), chaetoquadrin G (16), chaetoquadrin H (17), chaetochromin A (18), sterigmatocystin (19), O-methylsterigmatocystin (20), 3β-hydroxyergosta-5, 7, 22-triene (21) and peroxy-ergosterol (22). Compounds 10 and 11 are new ones. 4. Structure, bio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s of polyether antibiotics were reviewed.
Resumo:
首次从野桂花(Osmanthus yunnanensis Fr. P. S. Green)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通过色谱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20为新化合物。基于波谱数据它们被鉴定为(E)-阿魏酸二十烷基酯(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齐墩果酸(4)、7-oxo-β-sitosterol(5)、乙酰齐墩果酸(6)、(6′-O-palmitoyl)-sitosterol 3-O-β-D-glucoside(7)、rotundioic acid(8)、地榆糖甙Ⅱ(9)、27-O-(E)-对羟基肉桂酰-28-齐墩果酸(10)、27-O-(Z)-对羟基肉桂酰-28-齐墩果酸(11)、hycandinic acid ester(12)、绿原酸丁酯(13)、4,5-二咖啡酰奎尼酸丁酯(14)、4,5-dihydroxyprenyl caffeate(15)、28-O-β-D-glucopyranosyl rotundioic acid (16)、4-(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 (aohada-glycoside C, 17)、 4-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 (aohada-glycoside A, 18)、β-胡萝卜甙(19)以及3-[O-β-D-(6-O-咖啡酰吡喃葡萄糖)]-甲基-2-烯-γ-内酯 (20)。化合物13、14、15和17有较强的α-葡萄糖甙酶抑制活性。当浓度为1 mg/ml时,它们对α-葡萄糖甙酶的抑制分别为61.5%、95.5%、72.1%、62.6%,活性高于阿卡波糖。 综述了木犀属植物化学成分及1993年以来苯丙素甙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进展。 Twenty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aerial parts of Osmanthus yunnanensis Fr. P. S. Green by chromatography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E)-ferulic acid eicosyl ester (1), β-sitosterol (2), lupenol (3), oleanolic acid (4), 7-oxo-β-sitosterol (5), acetyloleanolic acid (6), (6′-O-palmitoyl)-sitosterol 3-O-β-D-glucoside (7), rotundioic acid (8), ziyu glycosideⅡ (9), 3β-hydroxy-27-p-(E)-coumaroyloxy-olean-12-en-28-oic acid (10), 3β-hydroxy-27-p-(Z)-coumaroyloxyolean-12-en-28-oic acid (11), hycandinic acid ester (12), chlorogenic acid butyl ester (13), 4,5-di-O-caffeoylquinic acid butyl ester (14), 4,5-dihydroxyprenyl caffeate (15), 28-O-β-D-glucopyranosyl rotundioic acid (16), 4-(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 (aohada- glycoside C, 17), 4-β-D-glucopyranosyloxy-5-hydroxyprenyl caffeate (aohada- glycoside A, 18), β-daucosterol(19) and 3-[O-β-D-(6-O-caffeoylglucopyranosyl)]- methyl-2-en-γ-lactone (20). Compound 20 is a new one. Compounds 13, 14, 15 and 17 inhibit α-glucosidase with corresponding inhibitory rate of 61.5%, 95.5%, 72.1% and 62.6% at a concentration of 1 mg/ml, higher than acarbose. The chemical studies on Osmanthus genus and bioactivities of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were summarized.
Resumo:
本文对禄春安息香(Styrax macranthus)种子和攀援孔药花(Porandra scanden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获得30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 从禄春安息香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鉴定为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 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furan-5-yl] propanoate (1) 和去甲氧基-egonol-龙胆双糖甙 (2);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3,4-二氧亚甲基苯基)-5-甲酰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 (3)、egonol (4)、去甲氧基-egonol (5)、去甲基-egonol (6)、egonol-葡萄糖甙 (7)、egonol-龙胆双糖甙 (8)、egonol-龙胆三糖甙 (9)、豆甾醇 (10)、二十四烷酸 1-甘油酯 (11) 和胡萝卜甙 (12)。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2具有促进雌激素E2合成的作用。 从攀援孔药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2S,3S,4R)-2-[(2R)-2-羟基-二十一烷酰基氨基]-二十一烷-1,3,4-三醇 (13)、(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14)、胡萝卜甙 (12)、β-谷甾醇 (15)、(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16)、6β-羟基-豆甾-4-烯-3-酮 (17)、十六烷酸 1-甘油酯 (18)、桦木酸 (19)、大黄素 (20)、二十二烷酸 1-甘油酯 (21)、对羟基苯甲醛 (22)、十七烷酸 1-甘油酯 (23)、金色酰胺醇乙酸酯(24)、十九烷酸 1-甘油酯 (25)、棕榈酸 (26)、(E)-p-香豆酸 (27)、(22E,24S)-24-麦角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 (28)、2-去氧-β-蜕皮激素 (29)和auranamide (30)。 综述了近十年来发现的2-芳基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的结构特征、来源、生物活性和化学全合成。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and the whole plants of Porandra scanden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hirty compounds, two of which were new ones. Two new 2-aryl benzofuran derivatives,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 furan-5-yl]propanoate (1) and demethoxy egonol gentiobiosid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together with 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 benzofuran-5-carbaldehyde (3), egonol (4), demethoxy egonol (5), demethyl egonol (6), egonol glucoside (7), egonol gentiobioside (8), egonol gentiotrioside (9), stigmasterol (10), 2,3-dihydroxypropyl tetracosoate (11), and daucosterol (12). In vitro test, compound 2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estrogen E2. Nine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Porandra scande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2S,3S,4R)-2-[(2R)-2-hydroxy-heneicosanoylamino]-1,3,4- heneicosanetriol (13),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14), daucosterol (15), β-sitosterol (12),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 3β-ol (16), 6β-hydroxylstigmast-4-en-3-one (17), 1-glycerol-1-hexadecoate (18), betulinic acid (19), emodin (20), 1-glycerol-1-docosoate (21), p-hydroxybenzaldehyde (22), 1-glycerol-1-heptadecoate (23), aurantiamide acetate (24), 1-glycerol-1- nonadecoate (25), palmatic acid (26), (E)-p-coumaric acid (27), (22E,24S)- 24-metbylcb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28), 2-deoxycrustecdysone (29), and auranamide (30). The characteristic, natural resource, bioactivity, an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2-aryl benzofurans were reviewed.
Resumo:
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Arn.)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性味苦、凉,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散风止痛,主治膀胱炎、头痛。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表明,袋花忍冬(Lonicera saccata Rehd.)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为明确钮子瓜的药用物质基础和袋花忍冬中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成分,首次对两个植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1. 从钮子瓜95%乙醇提取物中主要通过色谱方法首次分离了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基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2)、胡萝卜苷(3)、swertish (4)、苯甲酸(5)、水杨酸(6)、loliolide (7)、胸腺嘧啶(8)、尿嘧啶(9)、(23Z)-9,19-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0)、(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大豆脑苷Ⅰ(13)和(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其中化合物4为一黄酮碳苷,具有旋转异构现象,有止痛作用;化合物6具有抗炎、镇痛、减热的活性,它们可能是钮子瓜药用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2. 从袋花忍冬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6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苷(3)、(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E-p-coumaryl behenate (15)、谷甾醇(16)、2,6-dihydroxyhumula-3(12), 7(13),9(E)-triene (17)、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 (18)、二十四烷酸 (19)、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 (20)、乌苏酸 (21)、柚皮素 (22)、木犀草素 (23)、柏双黄酮(24)咖啡酸 (25)、洋芹素(26)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27)。其中木犀草素(23)和咖啡酸(25)含量较高,它们为抑制ACE活性的成分。 3.综述了黄酮碳苷的旋转异构现象。 Zehneria maysorensis is a folk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ystitis and headache. The ethyl acetate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Lonicera saccata showed obvious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vitro. To reveal their active constitutent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chemically study.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Zehneria maysroensis four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to be (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1),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2), daucosterol (3), swertish (4), benzoic acid (5), salicylic acid (6), loliolide (7), thymine (8), uracil (9), (23Z)-9,19-cycloart-23-ene-3β,25-diol (10),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 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soya-cerebroside (13) and (22E,24S)-24-methyl-5α-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14). Compound 4, a C-glycosylflavone, showed a very interesting rotational isomerism. Compounds 4 and 6 may b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Zehneria maysorensis considering their sedative and anti-inflammation activity, respectively.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Lonicera saccata, six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identified to be daucosterol (3), (20S,22E,24R)-5α,8α-epidioxy- ergosta-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E-p-coumaryl behenate (15), β-sitosterol (16), 2,6-dihydroxyhumula-3(12),7(13),9(E)-triene (17), cycloart-25-ene-3β,24ξ-diol (18), tetracosanoic acid (19), methyl 2,4-dihydroxy- 3,6-dimethylbenzoate (20), ursolic acid (21), naringenin (22), luteolin (23), cupressuflavone (24), caffeic acid (25), apigenin (26) and luteolin-7-O-β-D- glucopyranoside (27). Luteolin (23) and caffeic acid (25) were the ACE inhibitory active constituents. Rotational isomerism for C-glycosylflavonoid was re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