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resultados para Jugurthine War, 111-105 B.C.
Resumo:
稻属(OrvzaL.)是禾本科(Poaceae)中的重要植物类群,包含20多个野生种和两个栽培种,共有十个基因组类型,即A,B,C,E,F,G,BC,CD,HJ和HK,蕴藏了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考虑到该属现存物种中的多倍体都是由二倍体杂交起源的,因此,弄清二倍体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对于正确理解整个稻属的进化历史至关重要,同时也为稻属及其近缘类群的进化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学研究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基础。迄今,对稻属各基因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特别是对A、B和C基因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稻属基部类群的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来自不同二倍体基因组的6个稻属物种为研究对象,以近缘属Leersia中的L,tisserantti作外类群,通过对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序列数据的详尽分析,探讨了稻属二倍体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问题,基因树与基因树之间冲突的机理,以及利用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序列做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已完成的水稻两亚种(O.sativaL.ssp. indica和O.sativaL.ssp.japonica)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并扩增出遍布核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142个单拷贝核基因片段。通过对全部基因位点的合并分析,我们得到了一棵有完全分辨并得到显著统计支持的系统树。分别提取各基因的外显子区、内含子区和第三密码子进行合并建树时发现,除了合并外显子区的MP分析以外,所得系统树的树形均不变,说明这棵树基本上不会因为选取基因组不同区域或碱基位点而改变,尽管不同区域或碱基位点受到不同的选择约束力。以基因为单位进行放回式抽样也强烈支持合并建树的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育估计并没有受到少数特殊基因的支配。为了考察基因组内物种取样对建树的影响,我们增加了2个A基因组物种以及C基因组的另外两个物种,随机选取其中的62个基因位点进行扩增和测序(增加的O.sativa的序列来自BGI-RIS数据库)。将全部II个物种62个基因位点的序列合并建树分析,得到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均未改变。我们进一步评估了合并数据的系统误差,结果发现,合并数据的系统发育重建也未受到系统误差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所得到的系统树反映了类群真实的进化关系。 为了深入探讨以往研究中出现相互矛盾的系统发育关系的原因,我们对142个基因位点分别做了单独的建树分析,并用系统发育网络方法分析了数据中基因之间系统发育信息矛盾的集中位置及其矛盾程度。基于单基因的建树分析及系统误差分析,我们排除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直接造成基因之间信息冲突的可能性。基于溯祖理论( Coalescence theory)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稻属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世代间隔较短的连续分化事件,由于祖先居群较大引起基因的谱系分选,进而使得在利用现有物种基因序列来重建这些分化事件时基因树不能正确反映物种树,且呈现出基因组水平的基因树冲突现象。这两次间隔较短的连续分化事件分别对应了稻属中两次物种快速分化过程,整个稻属基因组的多样性几乎都是在这两次物种快速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随机抽样分析表明,需要大量的分子序列数据才能正确分辨稻属二倍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关系(若取95%的概率,则至少需要120个基因或50kb的随机碱基位点)。本研究用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合并数据克服了谱系分选对构建系统树所带来的“噪音”,在存在广泛单基因系统发育信息矛盾的前提下获得了对物种树的正确估计,这充分证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在解决快速分化类群的进化关系问题中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本文所采用的142个核基因,我们初步探讨了利用多基因序列数据构建系统树时如何进行模型选择和插入缺失编码等问题,并评估了数据缺失对基因组水平系统发育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合并数据而言,混合模型比单一模型能更好的拟合数据的进化模式;找到合并数据中异质性的根源并做出适当的数据分割是成功运用混合模型的关键;某些模型成分在提高模型对数据的适合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要考虑位点之间以及谱系之间的突变速率异质性。我们认为,在设置模型时,最复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把握数据中最重要的进化特征远比简单的增加模型的复杂度重要。插入缺失的编码分析表明,编码后显著增加了对A基因组和B基因组聚为一枝的支持,但对稻属基部类群的分辨状况改善不明显。另外,我们通过去除数据缺失比例较大的类群来降低数据缺 失对系统发育推断的影响,结果所得的系统发育关系不变,支持率也仅有极微小的变化,说明基因组水平的多基因数据由于具有丰富的系统发育信息,因而对数据缺失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
Resumo:
藻胆体在低浓度磷酸缓冲溶液中发生解离,我们通过藻胆体在解离过程中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研究藻胆体中藻胆蛋白之间的光能传递. 1.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藻胆体在0.9M磷酸缓冲溶液中较稳定,其77K荧光发射光谱中只有一个荧光峰F686,属于别藻蓝蛋白-B的荧光峰。当藻胆体在低浓度缓冲溶液中时,荧光峰除了686nm,还出现F648和F666肩,而且F648先于F666肩出现.这说明C-藻蓝蛋白(F'648)所捕获的光能已不能全部传给别藻蓝蛋白-B,并说明藻蓝蛋白与别藻蓝蛋白之间的断裂先于别藻蓝蛋白与别藻蓝蛋白-B之间的断裂。当进一步解离时,主峰仍位于648nm,次峰位于686nm.而666nm荧光肩消失,说明C-藻蓝蛋白所捕获的光能已不能传给别藻蓝蛋白,但能传给别藻蓝蛋白-B.我们因此提出在该藻胆体中藻胆蛋白之间的光能传递途径如下: C一藻红蛋白一C-藻蓝蛋白一别藻蓝蛋白_-别藻蓝蛋白-B 在藻胆体的结构方面,我们提出一部分C-藻蓝蛋白与别藻蓝蛋白相连接,另一部分与别藻蓝蛋白-B相连接. 2.聚球藻( 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 625)藻胆体在0.6M,0.3M和0.1M磷酸缓冲液中解离时,其77K荧光光谱中只出现别藻蓝蛋白-B(F'684)和C-藻蓝蛋白(F655)的荧光峰消长变化,没有出现别藻蓝蛋白(F666)的荧光,我们为此提出在该藻胆体中光能从C-藻蓝蛋白传给别藻蓝蛋白-B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传给别藻蓝蛋白-B,另一是传递给别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B的复合物,此复合物在0.lM到0,6M磷酸缓冲液中比较稳定.即: c-藻红蛋白→c—藻蓝蛋白—①别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B复合物、②别藻蓝蛋白-B
Resumo:
本文通过棕榈藤茎13属50余种的比较解剖观察,系统地比较了棕榈藤茎的解剖特征,评价其在各种棕榈藤茎鉴别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棕榈藤茎属一级的鉴定问题。除此之外,还讨论了棕榈藤茎的解剖特征与地理分布、系统分类和演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应用棕榈藤茎的解剖特征,可以区分到属(见分属检索表),但鉴定到种仍较困难。对棕榈藤茎的鉴定有重要价值的特征有:后生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的数目,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的类型,表皮细胞表面观的形状及排列样式,表皮细胞表面有无反射体等,对棕榈藤茎的鉴定有辅助意义的特征有:韧皮部中筛管和伴胞的排列方式,针晶囊的多少和大小等。 (2)依据表皮细胞的形状、排列样式和反射体的有无,可将棕榈藤茎的表皮细胞分为以下5种类型和3种亚型:1.针叶藤型:表皮细胞为长方形,细胞交错排列成砖墙状(如Plectocomia, Laccosperma, Retispatha, Plectocomiopsis).2.黄藤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的四边形,细胞排列成斜向网状(如Daemonorops)。3.省藤型:A亚型:表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排列成网状,表皮表面有反射体,气孔平列型或四轮列型。B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型,细胞交错排列如砖墙状,细胞长轴平行于茎轴,孔梭形四轮列型。C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形,细胸垂周壁呈波浪形,细胞交错排列如砖墙状,细胞长轴平行于茎轴。4.Eremospatha型:表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排列成网状,表皮表面无反射体,气孔平列型或四轮列型。5.Calsopatha型:表皮细胞近四边形,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网状,细胞长轴几乎垂直于茎轴。表皮表面无反射体。 (3)对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 Hance)茎纤维的成熟模式研究表明,纤维细胞壁的加厚可持续3年以上时间,但在细胞壁加厚的早期和末基匀较缓慢,细胞壁加厚的顺序通常由藤茎的基部向基本向顶部,藤茎的外部向内部以及纤维鞘的内部向外部。 (4)产于西部非洲棕榈藤的种类,其茎的结构特征明显地不同于分布在东南亚的种类,如前者的表皮层表面一般覆盖着膜质,而后者表面常覆盖一层硅质。另外,典型的双后生木质部导管仅见于西部非洲的种类。 (5)棕榈藤茎的后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为单的平直穿孔板,管间纹孔式为对列式,直径大等于,故属进化类型。而棕榈藤茎韧皮部的演化趋势为:单韧皮部较原始,双韧皮部较进化。 (6)从棕榈藤的生长性看,直立棕榈藤的导管直径较爬行棕榈藤的大小,这可能与自立棕榈藤茎需要更大的机械支持力有关。 (7)通过对棕榈藤茎的结构研究,支持Uhl和Dansfield(1987)对棕榈藤的分类处理,即:将Calamus, Calospatha Ceratolobus, Daemonorops, Pogonotium, Retispatha放在Calamnieae亚族中;另将Korthalsia与Myrialepis, Plectocomia, Plectocomiopsis分别置于Metroxylinae和Plectocomiinae亚族中。
Resumo:
一. 小麦相关基因ver203F cDNA全序列克隆与功能分析 根据本实验室通过差异筛选技术克隆到的与春化相关的基因cDNA verc203的序列,设计PCR 5’端PCR引物,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策略,得到春化相关基因ver203基因的同源基因ver203F cDNA的3’端序列,长度为1,197bp。Northern分析表明ver203F全长约为1.5 kb,且其表达具有春化处理的特异性。根据3’RACE克隆的ver203F 3 ’端核苷酸序列设计了3’端PCR引物,利用5’RACE克隆到该基因的5’端片段,经DNASIS核酸分析软件分析将5’45RACE和3’RACE DNA序列拼接合并,得到ver203F全长cDNA,从TdT加尾5’末端到poly A全长为1,561 bp,5’端起始密码子ATG上游非编码区-1~-192共了192bp,终止密码子TGA到poly A的非编码区有253bp,cDNA编码区全长1,119 bp,推测编码373氨基酸残基。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检索表明该基因序列(GenBank/EMBL/DDBJ:AB012013)与大麦茉莉酸诱导基因有部分同源性。因上推测该基因在调控开花过程中可能参与茉莉酸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ver203F作用的发挥可能需要其它蛋白的参与,或ver203F本身就是一个受体蛋白。 为了研究ver203F基因的功能,将通过3’RACE克隆到的ver203F 3’端序到分别构建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片法以及农杆菌介导的真空转化法分别转化小麦、烟草和拟南芥菜。获得转基因植株后,PCR、DNA Dob Blot、Southern Blot分析以及GUS活性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并得到表达。在获得的小麦、烟草和拟南芥菜转基因植株中,它们开花时间都相应地推迟,表明正常植物体内该基因在控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中起作用。ver203F可以影响小麦和拟南茶菜花序的发育,首先无论正义还是反义都使得花序的发育受到抑制,在小麦中表现为顶部小穗退化,在拟南芥菜中表现为顶花。其次在转化正义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菜中,观察到产生的顶花为对称的两朵或以对称的两朵顶花基部为生长点长出丛生花,这种对称花的麦型小麦小穗中小花的表型相类似,说明ver203F基因可能在小麦小花的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 春化相关基因ver17在开花过程中功能的分析 以春化处理冬小麦(京冬1号)幼苗cDNA为材料,通过减法杂交与差异筛选得到春化相关cDNA克隆verc17。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包含CaMV 35S启动子的pBI221为载体,将ver17cDNA片段分别从两个方向插入pBI221的BamH I-Sma I, Xba I-BamH I间,构建正义和反义表达质粒:p17S和p17X,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对T0和T1两代转基因小麦的观察发现,在转化反义基因p17X的转基因小麦首先表现为抽穗推迟,其次穗的顶部和基部小穗严重退化,另外还发现转化反义基因的小麦败育现象严重(主要是花粉败育),因此推测ver17基困能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a.春化诱导型表达;b.促进植物开花;c.促进穗顶端和基部花的发育,减少其退化;d.影响雄蕊的发育。
Resumo:
The growth of red sea urchins (Strongylocentrotus franciscanus) was modeled by using tag-recapture data from northern California. Red sea urchins (n=211) ranging in test diameter from 7 to 131 mm were examined for changes in size over one year. We used the function Jt+1 = Jt + f(Jt) to model growth, in which Jt is the jaw size (mm) at tagging, and Jt+1 is the jaw size one year later. The function f(Jt), represents one of six deterministic models: logistic dose response, Gaussian, Tanaka, Ricker, Richards, and von Bertalanffy with 3, 3, 3, 2, 3, and 2 minimization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We found that three measures of goodness of fi t ranked the models similarly, in the order given. The results from these six models indicate that red sea urchins are slow growing animals (mean of 7.2 ±1.3 years to enter the fishery). We show that poor model selection or data from a limited range of urchin sizes (or both) produces erroneous growth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years-to-fishery estimates.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growth dominated spatial variation at shallow and deep sites (F=0.246, n=199, P=0.62). We summarize the six models using a composite growth curve of jaw size, J, as a function of time, t: J = A(B – e–Ct) + Dt, in which each model is distinguished by the constants A, B, C, and D. We suggest that this composite model ha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other six models and could be broadly applied. Given the robustness of our results regarding the number of years to enter the fishery, this information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future fishery management plans for red sea urchins in northern California.
Resumo:
由于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很低,造成生产上成本过高,限制了青蒿素的应用。因此找到青蒿素含量的影响因子,并利用这些因子提高青蒿素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青蒿有性生殖过程和生殖结构能够为青蒿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青蒿高产株系001的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丛生芽的方法得到无性克隆系s.,利用s.进行了青蒿素含量影响因子的研究。发现在Hoagland培养液中添加0. 44mg/L浓度的ZriS04.7H20,5.72 mg/L的HB03,0.32 mg/L的CuS04.5H20或者5uLmol/L的茉莉酸甲酯时能够明显提高青蒿素含量。 一些试验结果表明青蒿素含量不但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而且和青蒿自身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青蒿素含量在营养生长阶段随着青蒿的生长而逐步提高,当每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一16.5小时,青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青蒿素含量短日照处理的第9-18天最高,而这一阶段也恰好是青蒿花蕾出现和发育的时期,此后青蒿素含量持续变低。青蒿素在青蒿植株不同器官中含量不同,其中叶片青蒿素含量最高,花蕾中也较高,但茎中含量极低。在不同部位的叶片中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中部叶片》下部叶片》上部叶片。青蒿植株不同部位器官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可能和这些部位腺毛数量的差异有关。 遗传差异是导致青蒿各个植株间青蒿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对青蒿素低产(02卜1,021-5)高产02卜18, 02卜19, 021-20)的五个青蒿株系进行了RAPD研究,以中间型产量02卜g和02卜d两个株系作对照。用OPRON公司的A,B,c,D,K五组100条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OPA15 (5' TTCCGAACCC 3')能在所有高产株系中扩增到一条lOOObp的条带,而在低产株系中则扩增不到这条带。这个条带很可能是高产青蒿株系特有的条带( OPA151000),并有可能作为高产株系的分子标记。 利用整体透明和石蜡切片技术对青蒿的生殖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蒿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大约2—3mm。两性花10-30朵,单层花冠合生,开放时顶端5裂,内有5枚聚合雄蕊。一枚雌蕊,柱头两裂。单性雌花10-18朵,花冠舌状,雄蕊退化。两种花都是子房下位,单室倒生型胚珠。 雌配子体的的发育过程,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四分体中合点端的一个发育成具功能的大孢子,其它三个分解掉,胚囊发育成单核胚囊。然后通过三次有丝分裂经过二核胚囊、四核胚囊阶段发育到八核胚囊,最后形成七细胞、八核胚囊。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组成卵器分布在珠孔端,而三个反足细胞分布在合点端。 小孢子母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四分体中的小孢子释放出来后发育成单核花粉,单核花粉经过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和三核花粉。
Resumo:
第一部分 水稻E类MADS-box 基因在花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MADS-box 基因是一个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花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对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金鱼草和矮牵牛遗传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了花发育的ABCDE模型。该模型认为:A、B、C、D、E代表了5类功能不同的花器官特征基因,单独或联合控制花器官的发育。A类基因控制萼片的发育;A、B和E类基因控制花瓣的发育;B、C和E类基因控制雄蕊的发育;C和E类基因控制心皮的发育;D类基因控制胚珠的发育;A和C类基因相互抑制。在这5类基因中,E类基因的功能较为复杂,它不仅是花器官特征基因,而且具有花分生组织决定性(Floral meristem determinency)。在单子叶植物中,E类基因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分化。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的模式植物,水稻中至少有5个E类基因,分别是OsMADS1、OsMADS5、OsMADS7、OsMADS8和OsMADS34,在这5个E类基因中,除了对OsMADS1基因有较深入的研究外,对其它几个E类基因的功能了解甚少。我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对双子叶植物中E类基因的研究结果,以OsMADS8基因为出发点,利用组织原位杂交,RNAi技术对水稻中的E类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OsMADS8/7基因早在花序枝梗分生组织原基就有转录,随着小穗的生长发育,逐渐集中在小穗分生组织原基,小花分生组织原基,浆片、雄蕊和心皮中表达;在胚珠形成时,内外珠被有很强的杂交信号,而且在幼胚和胚乳中也有表达。OsMADS5在幼花时期,四轮花器官均有表达,在小穗发育后期及受精后的表达方式与OsMADS8/7基因相同。OsMADS8基因被抑制后,转基因植株没有任何表型变化,说明很可能有其它E类基因弥补了OsMADS8基因的功能缺失;当同时抑制其它E类基因的表达时,转基因植株抽穗期明显延长,四轮花器官的发育均受到影响:稃片类似叶片状;浆片转变为稃片类的结构;雄蕊没有花粉;心皮具有了稃片的特点;没有胚珠结构的形成,同时失去了花分生组织决定性,在心皮的部位产生了新的花器官或花分生组织逆转为花序分生组织。说明水稻四轮花器官及胚珠的正常发育需要E类基因的参与,但其功能与双子叶植物如拟南芥,西红柿、矮牵牛等直系同源基因相比已经发生变化;水稻中的E类基因在维持花分生组织特征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对抽穗期有影响。 第二部分 玉米MADS-box基因ZAG2转录调控区的研究 基因的时空表达受基因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及其反式作用因子调控。顺式作用元件由位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区域和位置不确定的增强子区域组成。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开启至关重要。MADS-box 基因编码一类控制花器官发育的转录因子,在花的发育过程中顺序表达。MADS-box 基因突变,花器官发生同源异型转换。研究MADS-box 基因的调控序列可以进一步揭示影响基因时空表达的内外因素。ZAG2是玉米MADS-box 基因中的D类基因,控制胚珠的发育,在胚珠和心皮的内表面特异表达。ZAG2基因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我们从玉米基因组分离到了ZAG2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3040bp的序列,并利用5’-RACE方法鉴定出了转录起始点的位置。序列比较发现,在 5’-UTR内有一个1299bp的内含子,这个内含子可能对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因此构建了两个与GUS基因融合的表达载体:一个是pZAG2-1::GUS,包括翻译起始点以上所有的调控序列;另一个是pZAG2-2::GUS,去掉了5’-UTR中的内含子序列,转化水稻。结果这两个构建都没有使GUS基因在正确的位置表达。pZAG2-1::GUS构建在心皮基部类似花托的部位及稃片顶端着色,pZAG2-2::GUS构建在内外稃片沿稃脉的部位有很强的着色,说明翻译起始点上游的调控序列不足以使基因正常表达。两个构建着色方式不同,可能pZAG2-1::GUS构建在5’-UTR部分含有抑制ZAG2基因在稃片表达的顺式元件,或者启用了在5’-UTR中的转录起始点,因为在5’-UTR的内含子中也有一个很典型的TATA-box。我们推测,在ZAG2基因编码区的第一内含子可能存在另外一些使基因正常表达的增强元件,需要进一步的序列缺失实验加以验证。
Resumo:
观赏向日葵作为一种新型花卉,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而花色作为向日葵的重要观赏性状之一,对其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从向日葵花色多样性、花色遗传规律、花色与虫媒传粉的关系及其对向日葵花色遗传的影响做了分析和讨论,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仪对向日葵的花色做了归类总结,并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向日葵的花青苷成分做了分析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向日葵色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黄色系和红色系,其中红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小;而黄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大,可以再细分为橙黄色和柠檬黄色两个亚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9份向日葵舌状花瓣中的花青苷大概有9种(A、B、C、D、E、F、G、H、I),这9种花青苷并不是在所有39份样品中都出现,且红色系向日葵中花青苷的种类较多。花青苷G在红色系和黄色系向日葵中均被检出。对红色向日葵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苷元,其糖苷类型主要是和葡萄糖、鼠李糖和/或阿拉伯糖结合;而在纯黄色的向日葵中通过多级质谱分析未检测到这些花青苷,说明矢车菊类花青苷是红色向日葵舌状花红色形成的化学基础。
Resumo: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Labeo rohita fingerlings in an indoor static fish rearing water system of glass made aquaria. Five experimental diets A, B, C, D and E were formulated containing 33% dietary protein level in five treatments each having two replicates containing 12 fingerlings of mean total initial weight of 13.00±0.2g. Sixty days of feeding trial in this experiment showed that fish fed on diet 'A' containing fish meal and diet 'E' containing mixed plant sources protei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st and lowest growth respectively.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rowth was found in fish fed on diets C and D containing meat and bone meal, and mix of animal protein source diet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pparent protein digestibility (APD) of diets 'A' and 'E' had significantly best and least values respectively. Food conversion ratio (FCR)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ranged between 1.37 to 2.17 and 1.38 to 2.18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observed FCR and PER diets 'A' and 'E'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st and lowest growth respectively.
Resumo:
定点突变技术可以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者插入,从而改变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因而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对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域。 植物体光系统II的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b)具有多种功能,在自然界不同日光光强下分别执行捕获、传递光能或将过度激发能非光化学耗散的功能。最新的近原子分辨率LHCIIb晶体结构揭示出在LHCIIb穿膜螺旋B/C间的环区具有复杂的超二级结构,其中一个新发现就是在此环区靠近穿膜螺旋C的区域中存在一个反平行股的结构,其功能不明。为了研究此反平行链对于LHCIIb复合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意义,我们将了这一区域的3个氨基酸(Val119、His120、Ser123)分别定点突变成Phe、Leu和Gly,并研究了这三个定点突变对LHCIIb结构和功能上的影响。结果如下:1,CD光谱揭示出该反平行链对于调节新黄质及其附近色素群的构象十分重要。虽然这三个突变只造成很少的新黄质丢失(V119F, 0.09; S123G, 0.17; and H120L, 0.26),但是却使色素构象发生了巨大变化。2,将S123突变成G导致复合物对光破坏更加敏感并且更易于聚集,在介质酸化后复合物的荧光淬灭更加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段反平行链对于调节LHCIIb色素构象以及控制LHCIIb聚集体形成和叶绿素荧光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结构为基础的计算设计方法与定向进化相结合是蛋白质工程的一个发展方向。最近,通过计算设计已成功地向蛋白质引入了新的催化活性、提高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设计了酶的催化活性位点、改变了酶的底物特异性等. 目前还没有见到有研究定向地,以理性方式对LHCIIb进行蛋白质设计。我们使用蛋白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RosettaDesign鉴定出一个可以显著提高LHCIIb光、热稳定性的定点突变I124L,并且突变体的的结构和功能与野生型无异。这是首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提高LHCIIb稳定性的研究。
Resumo:
本文研究了10个大豆品种在吸胀期对冷害的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1)依据对低温反应的差异,各品种可归为三种类型:a)冷敏感型,低温处理使其各种萌发指标大幅度下降;b)抗冷型,低温处理使其各种萌发指标下降很小;c)中抗型,介于两者之间。 (2)低温导致的冷敏感品种的ATP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抗冷型的。 (3)抗冷品种脱氢酶活性高,且低温导致的下降幅度小;而冷敏感品种则相反。 (4)抗冷性越强,SOD活性越高,MDA含量越低,且低温导致的MDA含量的升高也越小。 (5)除个别品种外,低温导致的敏感品种的电导率升高大于抗冷型的。 (6)低温处理下,抗性品种的胚根细胞仍具有较高的ATPase活性,含有大量液泡和内质网;而冷敏感品种不仅ATPase活性低,且只有蛋白体和拟脂体,未见到液泡和内质网。 依据以上结果,提出了大豆吸胀冷害的可能机制:低温下质膜修复与重建、ATP迅速产生及一些酶的活化的受阻可能是大豆吸胀冷害的原初反应,由此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紊乱,以致于萌发缓慢,活力降低。 我们建议萌发生理测定、ATP含量测定及电导实验可用做大豆抗冷性的评价。
Resumo:
La corriente de Malvinas corre de sur a norte sobre el borde del talud que marca el fin de la plataforma continental patagónica (océano Atlántico sudoccidental), a lo largo de unos 1800 kilómetros. Su presencia da lugar a una zona del mar con muy rica diversidad biológica y ecológica, lo que incluye pesquerías de importancia económica regional. Los datos satelitales permiten avanzar el estudio del mar patagónico en una zona en que las aguas de la plataforma continental cambian de temperatura por efecto de la corriente fría de Malvinas, lo que influye notablemente sobre la vida marina. Este artículo de divulgación científica incluye información sobre frentes oceánicos del Mar Argentino, datos satelitales y detección de ramas y frentes térmicos, la ecología de las especies marinas, finalizando con lecturas suger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