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resultados para 9-1-1 calls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确立蒺藜及其相关药物心脑舒通的质量标准为目的对蒺藜中甾体皂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前人已分出20种甾体皂甙的基础上,我们又从中发现10种甾体皂甙,其中9种为新化合物,丰富了蒺藜的化学基础内容,对确立蒺藜及其相关药物的质量标准和弄清蒺藜药物的作用机理有较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 探索出一套植物中甾体皂甙系统分离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蒺藜果实依次经水提、乙醇沉淀、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脱色树脂、反复硅胶柱层析和HPLC,可使其中甾体皂甙得到系统全面的分离,并且保持了甾体皂甙的原有存在形态。我们发现蒺藜果实中有不少于40种的呋甾皂甙,而茎叶中的数量更多,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分离出其中的10种,其余留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同时还对蒺藜果实和茎叶中甾体皂甙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果实中甾体皂甙集中在极性较大的部位而茎叶中分布则比较均匀。2 根据显色反应和谱学方法,尤其是NMR,我们确定了分得的10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II为从蒺藜中首次分出,其余为新化合物。以上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过程表明~(13)C NMR是确定中等分子量甾体皂甙的有效手段。由于皂甙的甙元和糖链之间除连接部位外~(13)C化学位移影响不大,可分别进行归属。但文献报道的~(13)C NMR数据归属尚有一些不确之处,尤其是糖链部分谱峰的归属,这在通过比较确定新化合物结构时应加以注意。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合成出12种β-二酮化合物:1-(4-硝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1)、1-(3-硝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2)、1-(4-胺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3)、1-(3-胺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4)、1-(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5)、1-(3-马来酰亚胺基苯基)-3-苯基-1,3-丙二酮(6)、1,3-双(3一硝基苯基)-1,3-丙二酮(7)、1-(3-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1,3-丙二酮(8)、1,3-双(4-硝基苯基)-1,3-丙二酮(9);1,3-双(3-氨基苯基)-1,3-丙二酮(10)、1-(3-氨基苯基)-3-(4-氨基苯基)-1,3-丙二酮(11)、1,3-双(4-氨基苯基)-1,3-丙二酮(12)。12种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多种光谱表征方法得到证实。采用定量~1H和~(13)C-NMR方法测定了化合物5-12酮式、烯醇式异构体的含量;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平衡常数;以及化合物5、6、8、lO烯醇式异构体的相对百分比。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比较了取代基位置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化合物5和6为单体,成功地制备出侧链含有B-二酮结构的2种马来酰亚胺均聚物。聚合研究结果表明间位取代的单体聚合速率明显大于对位取代的单体。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均聚物侧链的B-二酮基团主要以其烯醇式的形式存在,但是由于琥珀酰亚胺的共轭效应小于马来酰亚胺的共轭效应,因此均聚物的酮式异构体含量较之单体相对增大。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虽然均聚物酮式异构体含量较高,但受大分子结构的影响,其荧光强度较小分子类似物有所降低。均聚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间位取代的均聚物较之对位取代的均聚物表现出较高的热性能。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乙烯基正丁醚(BVE)、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4-乙烯基吡啶(VPy)、1-乙烯基咪唑(VI)为第二单体,分别同化合物5和6共聚合成功地制备出十一种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共聚合研究结果表明,依第二单体的不同,部分共聚物表现出典型的交替共聚物性质,如第二单体为St、PPy和VI。当第二单体含有强质子受体性能的基团,如吡啶基和咪唑基时,同β-二酮基团的烯醇式存在大分子链内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这种分子内氢键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共聚物荧光性能的增强。此外,所有共聚物在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基础上,平均分子量均有相当大的提高,共聚物数均分子量最高者可达十几万。与此同时,共聚物的溶解性能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所有共聚物均可溶于氯仿、丙酮、四氢呋喃等溶剂。根据共聚微分方程,采用斜率截距法分别测定了十一组共聚体系的竞聚率。进而应用Alfrey-Price方程,求得的单体5和6的Q值和e值。单体5的平均Q和e值分别为1.08和1.94;单体6的平均Q和e值分别为1.05和1.69。以二胺单体10、11和12同多种二酐经由聚酰胺酸热或化学环化首次成功地合成出二十几种主链含有β-二酮结构的聚酰亚胺。粘度实验表明,由3种二胺合成的聚酰胺酸分子量都不高在0.30-1.09dL/g之间变化。比较3种二胺单体与相同二酐制备的聚酰胺酸分子量,其的大小次序为:10 > 11 > 12。溶解性实验表明由含有柔性桥联基团,如O,C(CF_3)_2,SO_2和C(CH_3)_2基团的二酐制备的聚酰亚胺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其中,同一种二酐与3种二胺单体制备的聚酰亚胺的溶解性的大小次序为:10 > 11 > 12。所得聚酰亚胺均表现出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200℃以上,和热分解温度,如10%热失重温度于氮气和空气氛下均在400℃以上。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多数聚酰亚胺为非晶聚合物,但是依二胺和二酐结构的不同,部分聚酰亚胺形态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性。比较含3种二胺单体的聚酰亚胺膜性能,以含二胺单体10的聚酰亚胺膜性能最佳。拉伸实验结果给出其断裂伸长率在2-6%之间;抗张强度在29-72Mpa之间;杨氏模量在1414-2111Mpa之间。二胺的活性取决于氨基的电子给予性,而氨基的电子给予性与氨基质子和直接联于氨基的碳原子化学位移密切相关。因此,由其化学位移的大小可推断出二胺的活性。根据NMR测得的二胺的氨基质子或直接联于氨基的碳原子化学位移,二胺活性的大小次序为:10 > 11 > 12。二胺结构对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主要来自二胺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或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二胺的线性越差,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越好;而二胺分子的对称性越好、刚性越强,聚酰亚胺的Tg越高。因此,比较三种二胺的结构,不难得出含3种二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溶解性大小次序为:10 > 11 > 12,而含3种二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Tg大小次序为:12 > 11 > 10。以上推论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在成功地合成出主、侧链含β-二酮结构高性能聚合物的基础上,我们对β-二酮聚合物的光化学和配位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β-二酮聚合物的光化学性质研究表明,由于大分子结构的影响聚合物光酮化过程的暗反应变得非常之缓慢,因此,光酮化过程很难趋于平衡。聚合物与二乙烯基苯的光加成交联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聚合物与二乙烯基苯发生了光加成交联反应。以β-二酮聚合物作为配体兼载体同四氯化钛配合反应,成功地制备出聚合物负载过渡金属钛配合物催化剂。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分析表明钛与聚合物配体存在多种配位形式。所得催化剂同MAO组成的催化体系可有效催化乙烯的配位聚合反应,在铝钛比仅为200时,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可达3.9 * 10~5g/molTi·h。由于多种配位形式导致的多催化活性中心,因此,所得聚乙烯具有较宽的结晶熔融温度范围。该催化体系同样可有效催化苯乙烯的间同聚合。本体聚合铝钛比为200时,其聚合活性为5.2 * 104g/molTi·h。所得聚苯乙烯熔点温度达263 ℃,为典型的间同聚苯乙烯。以化合物5或6为配体,合成出三种三元稀土离子铕配合物单体。以上述三种配合物单体同MMA或St共聚制备出三种稀土聚合物配合物。考察了聚合物配合物荧光强度与其结构和铕含量的关系。所得聚合物配合物均为白色粉末,易溶于常用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和四氢呋喃等。采用溶液浇铸法或旋转涂膜法,可方便地制备成无色透明薄膜。在紫外光激发下,薄膜发出特征的红色稀土离子铕的荧光。遗憾的是,在我们试图将聚合物配合物用于电致发光研究中,没有获得成功。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是以提高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和热稳定性为目的,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具有电子传输性能和热稳定性1,3,4-噁二唑和1,2,4-三唑为构造单元,采用Wittig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1,3,4-噁二唑和1,2,4-三唑的发光聚合物,在载流子平衡和实现红、绿、蓝三基色发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合成了一系列含1,2,4-三唑单元和三芳胺单元的PPV型电致发光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空穴传输单元对发光聚合物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聚合物都具有比较高的玻璃化转变和热分解温度,其中由于联苯二胺中含有刚性联苯结构,使得含联苯二胺结构的聚合物较其它发光聚合物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由于联苯结构的空间位阻效应,减小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态和薄膜态的光致发光峰位符合的很好。2.对所合成含1,2,4-三唑和三芳胺的发光聚合物进行了电致发光性能表征。研究了不同器件结构对发光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器件发光波长都在515-530nm之间。单层结构器件工TO/Polymer/Mg:Ag启动电压在6-9伏之间。发光亮度只有45 cd/m左右。双层结构工TO/Polymer/PBD/Mg:Ag发光亮度在100 cd/m~2左右,启动电压与单层器件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尽管在聚合物中引入了拉电子的三唑基团,但聚合物依然表现为空穴传输为主,这是由于三芳胺基团空穴迁移率比三唑的电子迁移率高;而且三芳胺单元和三唑基单元在聚合物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三芳胺高的原因。3.我们首次合成了4-苯基-3,5-二(4一氯甲基苯基)-1,2,4-三唑化合物。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论文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适合反应的合成路线,采用氯苯做溶剂,过氧化苯甲酞做引发剂,硫酞氯为反应试剂。合成的产物收率高,而且容易分离;采用三丁基磷盐为聚合单体,合成出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并且聚合物基本上是以反式烯烃双键为主。4.以合成蓝色发光聚合物为目的。合成了二种1,2,4-三唑和联咔吟(咔哇)共聚的即V型蓝色发光聚合物和一种含有1,2,4-三唑的PPP型蓝色发光聚合物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将1,2,4-三唑引入到电致发光聚合物中,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的Tg,与相类似结构的蓝色发光聚合物相比,其热性能改善明显。聚合物的发光波长都在450pm左右,是比较纯正的蓝色发光。5.合成了有1,2,4一三唑(1,3,4一噁二唑)和不同MEH-PPV单元长度的发光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的MEH-PPV单元长度对发光波长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H-PPV单元长度增加时,发光波长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有向MEH-PPV接近的趋势。而且,由于聚合物中1,2,4-三唑中4位氮原子被苯环取代后提高了杂环的稳定性。在相同的MEH-PPV单元长度时,聚合物主链为1,2,4-三唑结构比聚合物主链是1,3,理一噁二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6. 含1,2,4-三唑单元和三个单元长度MEH-PPV单元的发光聚合物的单层器件(ITO/Polymer/Mg:Ag)发光亮度为320cd/m~2。同MEH-PPV的单层EL器件相比,在相同的制备工艺条件下,聚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佩件的发光亮度比MEH-PPV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高20%。7.研究表明1,3,4-噁二唑单元和1,2,4一三唑单元嵌入到MEH-PPV主链后,它们并不像脂肪柔性链那样完全中断了聚合物共扼性的延伸,1,3,4一噁二唑单元和1,2,4一三唑单元依然是聚合物的共扼成分,只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论文降低了聚合物的有效共辘程度;并且由于1,2,4一三唑单元空间结构特性使得聚合物有效共扼程度比1,3,4一噁二唑单元降低的更多。8.合成了含有1,3,4一噁二唑单元和不同发光中心的小分子发光材料,我们发现带烷氧基取代的发光小分子发光颜色向长波方向移动。而带有联苯结构的发光小分子发光颜色向短波长方向移动。9.发光小分子的紫外吸收峰与1,3,4-噁二唑单元的发光峰位存在着非常大的重叠,当用1,3,4-噁二唑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激发发光材料时,1,3,4-噁二唑所发出的光能够被共扼的发光小分子吸收,存在着能量转移的现象。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稀溶液或难分离体系中有价物质的提取、富集成为化工分离学科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寻找新型、高效、清洁的工艺流程成为分离科学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在稀土矿中常含有许多过渡金属杂质,如锌、镉、铁、钻、镍等等,因此研究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高效分离成为必然,这也是我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器中HEH/EHP (P50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衫、锌及锅的传质动力学,比较了聚偏氟乙烯膜和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共聚物膜这两种膜材料的稳定性能,建立了界面反应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萃取剂不同氨化度对锌、福传质系数的影响。认为氨化p507不能提高锌、福的传质系数,却能提高稀土的传质系数,利用这一性质,就可能实现锌、镉与稀土离子的分离。这一研究为新型膜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石出。2.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器中硫代有机磷酸萃取剂Cyanex302在硫酸介质中萃取分离锌、镉、铁、钻、镍和铺的传质动力学,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获得了膜器中金属离子的传质模型及机理,同时采用膜器串联实现了锌、铺及锌、镉混合物的分离。3.研究了盐酸体系中伯胺1923与中性有机磷酸萃取剂Cyanex923和Cyanex925对ZnCl,和CdCl_2的协同萃取机理,用斜率法、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并用皿谱加以证实。对于Zn的萃取,可能是由于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单一中性萃取剂对Zn2+的萃取有如下的关系:Cyanex923>Cyanex925,整个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是Cyanex923>Cyanex925。然而,根据协萃系数R=D 最大/D_(中合)来判定协萃效应的大小,则有如下的关系:Cyanex923<Cyanex925。这就说明了如果单一萃取剂的萃取越高,则协萃效应就越小。对于Cd的萃取,协同效应的大小为:Cyanex923>Cyanex925。另外还求得了协萃反应平衡常数和协萃配合物生成反应平衡常数以及热力学函数值。且随温度增加,分配比减小,说明协萃体系为放热反应。对于同一协萃体系,不同金属离子的协萃效应的大小为Zn>Cd。这一研究为提高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分离效率具有实际意义。4.研究了萃取剂的界面性质,考察了萃取剂伯胺N1923, Cyanex923、Cyanex925及Cyanex302单独存在以及混合存在时与不同水相(含金属离子的和不含金属离子的)的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根据Gibbs等温吸附方程,得到了界面超量,求出萃取剂分子在界面上的表观横截面积A_i以及使界面达到饱和所需体相最低的萃取剂浓度(C_(min))。结果表明伯胺盐的加入增加了Cyanex923呢Cyanex925的界面活性,提高了金属离子的分配效率。这对进一步研究其萃取动力学有指导意义。5.通过静态法研究了Cyanex302萃淋树脂在硫酸介质中吸萃Fe(III)、Zn(II)、Co(II)、Ni(II)的性能,考察了振荡时间、料液酸度、实验温度等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L-Cyanex302吸萃Fe(III)、Zn(II)、Co(u)、Ni(II)的能力有如下的顺序:Zn(II)>Fe(III)>>Co(II)>Ni(II)。Fe(III)、Co(II)、Ni(II)及Zn(II)的半萃pH值依次为1.6、3.8、5.9、1.3。这说明通过控制水相的酸度,就有可能实现这些金属离子间的分离,这对于分离具有实际的意义。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氧化反应,特别是烃类的选择氧化,在石油化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目标产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泼性,所以很难在高转化率条件下获得高选择性的氧化产物。因此对于催化研究者来说,如何控制深度氧化,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始终是选择氧化,特别是烃类选择氧化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磷酸盐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制备条件简单方便,原料价格低廉,而且其催化活性位区域易于与大分子反应等优点。其中磷酸钒、磷酸铁及其它过渡金属磷酸盐既具有氧化一还原性又有良好的表面酸性,在烃类等选择氧化反应中已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因而,研究磷酸钒、磷酸铁等磷酸盐催化剂在选择氧化中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在几个方面的工作研究了磷酸盐催化剂在气相选择氧化中的催化作用。探讨了过渡金属对层状磷酸钒的修饰,并以它们为催化剂前驱体,以甲苯气相选择氧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过渡金属修饰对磷酸钒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简单的方法直接合成了一个新的乙酞丙酮铜插层的层状磷酸钒,并用XRD、FTIR、ICP-MS、TGA和HR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合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u(acac)」0.5?VOH0.5PO4?0.5H2O。利用十二烷基胺通过简单直接的方法合成了中孔层状磷酸钒,并用XRD、FTIR?ICP一MS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所合成的化合物主体磷酸钒为VOHPO4,十二烷基胺在VOHPo4的结构中通过与主体HPo4中的一H形成RNH3+和与VoHPO4层内的V=O形成氢键(V=O…H2NR)构成双层排列结构。利用烷基胺形成中孔层状结构的方法引入过渡金属钻和镍进入磷酸钒。以合成铜、钻和镍修饰的磷酸钒为前驱体,经焙烧后得到催化剂,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反应的结果表明,铜、钻和镍的修饰促进了磷酸钒的催化性能,提高了苯甲醛的选择性。发现了控制气相选择氧化产物选择性的新途径。以磷酸钒为催化剂,在环己烷、环己烯气相氧化反应中,通过在原料中加入醋酸改变了反应产物的分布,抑制了中间产物的深度氧化,可获得高选择性的目标产物。在反应温度450℃,当醋酸与环己烷、环己烯摩尔比为12.9:1和12.1:1时,分别获得了100%选择性的不稳定中间产物环己烯和1,3-环己二烯。研究了不同磷酸钒相对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表明在醋酸体存在条件下,催化性能顺序为:QI一OPO4>aII-VOPO4>pVOPO4>(VO)2P2O7。发现催化剂表面酸性强度不同和醋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同,表面酸性越强;抗醋酸能力越强,活性中心与醋酸作用越弱,未与醋酸相互作用的活性中心数目越多,因此催化活性相对越高。同时,研究了不同载体对环己烯氧化脱氢的影响,比表面积越大,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不利于获得高选择性的1,3-环己二烯;碱性载体有利于1,3-环己二烯的生成,但易于与醋酸反应而使催化剂失活。提出了醋酸在环己烷和环己烯氧化脱氢中作用机制:醋酸优于环己烷(烯)吸附在VPO催化剂表面活性位,这将导致在反应物吸附活性位周围几乎没有相邻的活性中心。即加入醋酸使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孤立的活性位,有利于中间物种不被继续氧化。利用上面的方法,以磷酸铁和磷酸钒为催化剂,实现了对甲酚气相选择氧化,获得100%选择性的对轻基苯甲醇、对经基苯甲醛和/或对轻基苯甲酸的混合物。与磷酸钒相比较,磷酸铁催化剂更温和,得到主要产物为对轻基苯甲醇和对经基苯甲醛;而磷酸钒催化剂更易产生深度氧化的产物对经基苯甲酸。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表面酸性和氧化一还原性能的不同引起的。以磷酸铁、磷酸铜和磷酸秘为催化剂,探索了苯甲醇的气相选择氧化。研究了不同Fe(II)/Fe(III)比磷酸铁的催化活性。对于磷酸铁、磷酸铜和磷酸秘催化剂,最佳苯甲醛收率分别是在反应温度320℃、275℃和325℃,苯甲醛选择性分别为92.3%、97.1%、92.6%,相应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6.5%、60.9%和98.6%。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首次合成了Lar_xSr_xFe_yCor_yO_3(x、y:0.1、0.3、0.5、0.7、0.9)系列化合物和Lar_xBa_xFe_yCor_yO_3(x、y:0.1、0.3、0.5、0.7、0.9)系列化合物,并对其结构,电性及气敏性质进行了研究。关于ABO_3型稀土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研究,文献上报道比较混乱,不同的人在进行结构研究中采用不同的结构基元得到了不同的晶型和相应的晶胞参数。本文根据上述化合物的X射线谱图,对其进行指标化,得到了上述两系列化合物为主方晶系结构,晶胞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Y = 0.7时,化合物Lar_xSr_xFe_(0.7)Co_(0.3)O_3的晶胞参数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化合物Lar_xBa_xFe_(0.7)Co_(0.3)O_3的晶胞参数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在X = 0.3时,上述两条系列化合物的晶胞参数均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对以上两系列化合物所表现出的结构变化规律,我们用起决定作用的离子半径大小进行了解释。针对上述两系列化合物,我们研究了它们的电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系列化合物,在Y = 0.7时,其室温电阻率均随X在 0 < x < 0.5内增大而减小。在0.5 < x < 1内随X值增大而增大。在X = 0.5时的两个化合物具有最小的室温电阻率。在此方面,其电阻率变化规律与LarxMxBO_3(M:Ca、 Sr、 Ba、 B:Fe Co)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相似。在X = 0.3时,上述两系列化合物的室温电阻率均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上述两系列化合物所表现出的室温电阻率变化规律可以运用C. Zener的双交换模型加以解释,同时,低温电阻率测定表明:上述两系列化合物在温度100-263K内,表现半导体性质。液氮温度下它们不具有超导性。除以上研究之外,我们针对Lar_xSr_xFe_yCor_yO_3 (X = 0.3、 Y:0.1、0.5、 0.9, Y = 0.7, X:0.1、 0.9)系列化合物初步地进行了气敏性研究。结果为:化合物La_(0.7)Sr_(0.3)Fe_yCor_yO_3 (Y:0.1、 0.5、 0.9)都不同程度地对乙醇、石油醚、 乙炔、烟具有气敏性,它们对乙醇的气敏响应时间约为1分钟,而对石油醚、乙炔和烟的气敏响应时间要用5分钟左右,在上述化合物中,La_(0.7)Sr_(0.3)Fe_(0.5)Co_(0.5)O_3化合物表现出最强的对乙醇、石油醚、乙炔的气敏性。对化合物La_(0.7)Sr_(0.3)Fe_(0.5)Co_(0.5)O_3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乙醇气氛下,化合物La_(0.7)Sr_(0.3)Fe_(0.5)Co_(0.5)O_3在工作电流I_(Dn) = 0.20A时具有最佳的气敏数应。工作电流高于或低于此值都将导致其气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La_(0.7)Sr_(0.3)Fe_(0.5)Co_(0.5)O_3 > La_(0.7)Sr_(0.3)Fe_(0.9)Co_(0.1)O_3 > La_(0.7)Sr_(0.3)Fe_(0.1)Co_(0.9)O_3对化合物Lar_xSr_xFe_(0.7)Co_(0.3)O_3 (X:0.1、 0.9)的气敏性研究表明:它们只对乙醇和烟具有气敏性。对上述两种气氛的气敏响应时间为5分钟。上述两种化合物中,La_(0.1)Sr_(0.9)Fe_(0.7)Co_(0.3)O_3气敏效应最强。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是当今光化学、光生物学和光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六十年代染料激光器出现以后,人们很快就将这一原理应用研究染料激光器的工作物质。选择适当的混合染料溶液作为染料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可以提高某些染料的激光输出能量或扩展激光波长覆盖范围,这已成为分子间能量转移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阐述分子间能量转移的基本理论并对混合染料体系的选择及其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另外,对研究过程中,他人工作改采用的实验手段也进行了概述,特别对荧光寿命的测量讨论得较为仔细。实验中我们着重研究了R6G/Red B、R6G/NB两个二元体系和C440/C540/Saf.~(-1)、C440/Fl.Na/Saf.~(-1)以及R6G/Red B/Ox725三个三元混合染料体系。实验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混合染料溶液的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激光输出性能。激发源波长始终固定在337.1nm。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多是在英国Applied Photophysics公司生产的SP-70型纳秒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量的。这套仪器的设置从激发、探测以至最后的数据处理(微机处理)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更为主要的是采用了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这一新的测量方法,真有较高的时间分辨本领,为染料分子的短寿命测量提供了重复性极好的可靠数据。并且由于这套仪器的信噪比大,能够测出高浓度溶液情况下的荧光光谱,而一般地荧光光谱仪却很难探测。激光调谐范围的测量是在QJD-9型染料激光器上进行的,光路结构安排合理,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激光强度的测量是采用了通用的光路结构测量混合染料溶液的超辐射模式的激光输出。下面是我们的实验结果。1.R6G/Red B、R6G/NB二元混合染料体系。通过测量R6G/Red B混合染料溶液的荧光光谱,了解到给体R6G有较强的能量转移给受体Red B。又通过荧光寿命的测量,表明溶液浓度达到~10~(-3) mol.L~(-1)时,分子间的能量转移主要是共振转移,且符合Stern-Volmer关系。由此我们进行了一定量讨论,计算了不同浓度溶液中给体与受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激光性能的测量表明这一体系具有较大的激光强度输出,且通过改变给体、受体浓度可扩展调谐范围。对于R6G/NB,我们做了类似的研究。但与R6G/Red B不同的是,R6G/NB始终是双峰。激光性能测量表明此体系可以扩展调谐范围,且可改善NB的激光输出,降低泵浦阈值。2.C440/C540/Saf.-T、C440/Fl.Na/Saf.-T及R6G/Red B/Ox725三元体系。C440/C540/Saf.-T混合染料溶液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三种染料分子之间有较强的能量转移发生,且与溶液浓度配比适当时,可以同时获得三个不同波段处的荧光发射,从而可望扩展波长调谐范围。见图1。对于C440/Fl.Na/Saf.-T混合溶液,我们主要是采用光谱手段,对能量转移过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C440/Fl.Na之间以辐射转移为主要机制,Fl.Na/Saf.-T之间在波度稍大时,发生共振转移的可能性较强。另外对能量转移过程进行了一些定量的讨论。计算求得C440/Fl.Na的临距离R_o = 47.5A,小于Fl.Na/Saf.-T的临界距离R_o = 59.0A,因而后者发生共振转移的可能性较大。R6G/Red B/Ox725体系与前两体系相比是向长波长方向扩展了。激光性能的测量表明,此体系可以作为染料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实验结果还表明三种染料混合以后的激光性能比Red B/Ox725二组份混合的效果好得多。R6G/Red B/Ox725的超辐射是图2所示。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合成了LaBa_2Cu_(3-x)Sn_xO_(6.5) + x (x = 0.2; 0.5; 0.7; 1.0; 1.2; 1.5; 1.7; 2.0; 2.2; 2.5; 2.7; 3.0)系列,2aBaCu_(2-x)Sn_xO_(4.5) + x (x = 0; 0.2; 0.5; 0.7; 1.0; 1.2; 1.5; 1.7; 2.0)系列和La_3Cu_(3-x)Sn_xO_(7.5) + x (x = 0.5; 1.0; 1.5; 2.0; 2.2; 2.5; 2.7)系列等二十八个新复合氧化物。这三个系列二十八个新复合氧化物直至目前为止,文献上未见过报道。我们通过x-ray粉末衍射图分析了它们的结构,肯定了它们是新的单一化合物,计算了它们的晶胞参数并确定它们的所属晶系。元素化学分析表明,所有这些化合物均可用原始计算配比化学式表示。干湿两种合成方法所合成的结构相同。对于这三个系列二十八个瓣复合氧化物,我们选用LaBa_2-Cu_(3-x)Sn_xO_(6.5) = x (x = 0.5;1.0;1.5;2.0;2.5),LaBaCu_(2-x)Sn_xO_(4.5) = x(x = 0.5; 1.0; 1.5;2.0), La_3Cu_(3-x)Sn_xO_(7.5) + x (x = 0.5; 1.0; 1.5; 2.0; 2.5)等十四个化合物,对它们的低温,高温和高湿下的电阻率和导电类型进行了测试,绘得了它们的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曲线。在一定温度下,一个系列内的化合物电阻率随锡的分子含量增加而增大。La_3Cu_(3-x)Sn_xO_(7.5) = x系统人物的电阻率明显大于其它二个系列相应化合物的电阻率。所有化合物在液氮至室温温区内,基本上呈半导体导电类型。在高温以上温区,当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之前,化合物呈本导体导电类型达到一定温度之后,当金属导电类型所有新复合氧化物在高温均属P型半导体。本文还研究了这三个系列化合物和将它们掺入二氧化锡中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所有这类化合物和将它们掺入二氧化锡中作为添加剂做成的气敏材料,除LaBa_2Cu_(1.5)Sn_(1.5)O_8掺入SnO_2做成的气敏材料外,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做成的气敏元件对氧化性和还原性气体均无或只有很差的气敏性。LaBa_2Cu_(1.5)Sn_(1.5)O_8作为添加剂掺入SnO_2中(摩尔比0.2:0.8; 0.1:0.9)所制得的气敏文件对高浓度(1%-10%)的一氧化碳,液化气和煤气具有很好的气敏线性响应,当加热电流为300mA时,酒精,汽油和石油醚等还原性气体基本上无干扰。实验表明当摩尔比为0.1:0.9时,材料的气敏性能最佳,但重现性较差,当摩尔比为0.2:0.8时,气敏性稍低,但重现性较好。本文还合成了La_xBa_(1-x)SnO_3(x = 0; 0.05; 0.10; 0.15, 0.20)系列化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所属晶系。从结构上分析我们认该系列化合物相互之间为置换固溶体。其晶胞参数随镧的加入量增加而减小。该系列均属几型半导体材料。我们利用该系列材料进行了过敏性研究。结果表明。由La_(0.1)Ba_(0.9)SnO_3制得的高热式气敏器件对低浓度酒精(<1000 ppm)有很好的气敏线性响应。在加热电流为250 mA时,基本上排除了煤气,一氧化碳,液化气和汽油等可燃性气体的干扰。但香烟烟雾对器件检测酒精有一定的影响。La_(0.1)Ba_(0.9)SnO_3气敏材料多添加1%而制得的器件,机械强度达到很好的效果,器件对酒精的灵敏度有降低,而响应浓度区间宽度增加近一倍,选择性几乎不变。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实验重现性。该系列的其它化合物在本实验条件下所制得的器件对可燃性气体的敏感性较差。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蟾蛛(Bufo andrewski)皮肤活性组份的研究,构建了缥蛛皮肤cDNA文库,检测了蟾蛛皮肤分泌液中多种生物活性,进一步纯化得到了四个新的生物活性蛋白:溶菌酶、抗爱滋病毒蛋白以及两个丝氨酸蛋粼酶抑制剂,并,简述如下;I、第三章报导了我们从蟾蛛皮肤分泌液中分离得到的一个谊薇酚犷杰女呱BA一娜"zym")·BA一lvs"Zym"经5DS一PAGE检测为一条带,其分子量约为巧k珍。·它是一个高效的溶菌酶,每毫克蛋白的溶菌活性为2.7xl护俪ts,还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laj,匆褚ococcusau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邵ichiacoli)生长,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6拼M和84并M。使用PCR筛选法,我们从蟾蛛皮肤c溯A文库中克隆得到编码BA一lyso即me的cDNA序列。BA一lysozymeN末端测序和肤质量图谱确认了蛋白和基因的网一性。它的蛋白全序列与鸡溶菌酶的相似性为5氏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与其最相似的是来源于海龟的溶菌酶。11、第四章介绍了我们从蟋蛛皮肤分泌液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抗lllV蛋白,命名为BAS一AH。BAS一AH是一个分子量为63kD。的单链蛋白,每摩尔蛋白质含有0.89摩尔血红素辅基。BAS一AH对人T淋巴细胞系CS166细胞的毒性(CCS。)为9.5尽M。BAs一AH具有较强的抗HIV活性,它对HIV感染和复制具有剂量依赖抑制效应,其选择指数(CCso/Ecs。)分别为14.4和11.4·BAS一麟J也能抑制HIV的逆转录酶,其1C5()为L32冬以。BAs一AH的N末端氨基酸为NA以KADvIGKIsILLGQDI』slvAAM,与己知的抗Hlv蛋白没有同源性·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新的抗川v蛋自。BAs一AH没有检测到抗菌活性、蛋自酶水解活性、胰蛋自酶抑制剂活性、L一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班、第五伞报导了我们通过离子交换、分子筛和反向层析,从蟾赊皮肤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BATI。BATI是一个单链糖蛋自·其分子量为22kD。。它是吵~个热稳定的竞争性的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胰蛋自酶·其抑制常数凡为14nM。B灯I对凝血酶、弹性蛋白酶以及糜蛋白酶都没有抑制作用。BATI的N末端序列为El犯ITD,不同于其它物种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W、第六章介绍了蟾蛛皮肤分泌液中纯化得到的另外一个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baserpin)。与上述BATI不同的是,basel咖n不可逆地抑制多种蛋白酶。它是一个分子量约为60kDa的单链糖蛋白,除了能抑制胰蛋白酶,还能有效抑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它抑制上述三种酶的二级反应常数(编)分别为4.6x1护M一,s一l、8.9》1护M一15一I以及6.8xl护M一ls一l。BaserPin是第一个来源于两栖类皮肤的不可逆抑制剂,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HTQYPDILIAKPxDK,与其它物种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不同。本论文综述了蟾蛛皮肤中的活性组份,报导了我们近年来研究蟾蛛皮肤活性蛋白与多肤的进展,分四章详细介绍了蟾蛛皮肤中纯化得到的四个活性蛋白。BA一lysozyme是两栖类动物中第一个得到蛋白质全序列的溶菌酶,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生长;BA象AH是一个含血红素辅基的抗HIV蛋白,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功能证明它是一个新的抗病毒蛋白。根据所鉴定的性质判断,BATI和bos仰in分别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其中,base印in是第一个从两栖类皮肤中分离得到的不可逆抑制剂。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2003年3月到2006年5月期间,在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24°21′N, 100°42′E)对一个黑长臂猿种群进行了研究。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主要研究了 3个群体的鸣叫行为。2005年3月一个群体被习惯化,随后对其进行了14个月的连 续观察。在此期间,主要对食性、时间分配、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过夜地及过夜 树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资料将有助于了解黑长臂猿对其高海拔、高纬 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栖息地的适应性,并且对了解长臂猿独特的社会结构具有重 要意义。另外,本研究结合获得的行为生态方面的数据,通过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对大寨子种群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护建议。 黑长臂猿叫声在所有长臂猿中频率最高。成年雄性能发出boom、简单重复 音节和调节音节;成年雌性只能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两者互 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配对个体很少单独鸣叫,青年个体经常会加入二 重唱。同一群内两个成年雌性多数时候一起鸣叫。配对个体平均两天鸣叫一次 (53%),每次鸣叫平均持续时间12.9 分钟,雌性激动鸣叫4.6 次,激动鸣叫的 平均时间间隔为115 秒,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半小时和日出后3 小时之间。 通过对相邻群体间鸣叫行为的分析,结果发现相邻群体倾向于不在同一天鸣叫, 如果同一天鸣叫,鸣叫的时间间隔显著长于不在同一天鸣叫的时间间隔,这些结 果不支持鸣叫具有调节群体空间距离的功能(inter-group spacing)的假说。雄性 倾向选择一个区域内最高的树进行鸣叫,这可能是为了声音的远距离传播。另外 雄性对鸣叫树的选择也兼顾了安全因素。通过比较鸣叫前后个体间的距离,黑长 臂猿的鸣叫具有群内通讯的功能,鸣叫后个体间的距离显著短于鸣叫前的距离。 虽然鸣叫树的分布与食物斑块的分布在不同海拔段和不同网格内都呈现出了高 度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黑长臂猿在食物斑块附近进行鸣叫就是为了对食物资源 进行防御。 利用扫描法对研究群体的食性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群体共 取食77 种植物和至少6 种动物,其中10 种重要食物占到取食比例的76.7%。在 10396 次确定食物类别的记录中,除无花果外的其它果实占25.5%,藤子叶和芽占21.0%,树叶和芽占19.2%,无花果占18.6%,花占9.1%,寄生植物的叶占6.3%, 另外其它食物占0.3%。黑长臂猿的食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其 它长臂猿相比,黑长臂猿的食性更加广泛。虽然黑长臂猿进食叶(藤子的叶和芽、 树叶和芽、寄生植物的叶)的比例稍多于进食果实(无花果和其它果实)的比例, 但当果实丰富时,它们仍然优先选择果实。 黑长臂猿平均在日出后33 分钟离开过夜树,在日落前128 分钟进入过夜树, 平均每天活动518 分钟。活动期间,黑长臂猿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达到40.0%, 其次是取食28.7%,排在第三的是移动19.8%,排在第四的是觅食占到6.1%,鸣 叫占2.6%,玩耍和其它活动一共占活动时间的2.8%。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日变 化和季节性变化。食物和温度因素是影响黑长臂猿时间分配季节性变化的最主要 的原因。 群体一共利用129 个1 公顷的网格,如果包含在活动路线内的空隙,活动范 围达到151 公顷,主要由3 个大的山沟组成。黑长臂猿平均每天移动1391 米, 进入9 个网格,连续两天倾向于利用家域中的同一条山沟。群体平均每月仅利用 家域的19%~50%,集中利用家域中的小部分区域,除2 月份外群体总是选择利 用原始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食物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有 关、并且与该群生活地区的地形有关。 黑长臂猿喜欢选择高大的,生长在陡坡上的树过夜,群体一般形成4 个不同 的小单元过夜(青年个体与成年雄性睡在一起,两个成年雌性与未独立的婴猿分 别睡在一起,亚成年雄性单独过夜),过夜时总是快速进入过夜树,然后立即安 静下来,利用很多棵不同的过夜树,并且间隔很长时间后才重复利用,这些行为 都是为了避免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群体喜欢在山坡上过夜,并且在冬天喜欢选 择在长有寄生植物的大树枝上过夜,这些行为可能与研究地点冬天的低气温有 关。此外,过夜树的选择可能兼顾舒适和方便寻找食物的功能。 通过获得的生态学资料,结合近缘种生态学参数,利用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 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 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 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 只成年雄性和1 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a 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 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 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 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 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 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 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鰋鮡鱼类共包括9 属43 种(亚种),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 (Sisoridae)鰋鮡亚科(Glyptosternae)中鰋鮡族(Tribe Glyptosternini)的鰋鮡 亚族(Subtribe Glyptosternina)。鰋鮡鱼类形态上的共同特征为:无胸吸着器,胸、 腹鳍水平展开,第一根鳍条完全分节或在外缘生出许多软骨细条,被外表皮所裹, 在腹面看到的是许多与分节或软骨细条大致对应的横纹皱褶。鰋鮡鱼类集中分布 于青藏高原周边的水系中,部分属种向西分布到了中亚地区的阿姆河上游,是适 应山区急流环境的一群鱼类。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鰋鮡鱼类为一单系类群, 它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直接的关系。鰋鮡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 可以为青藏高原隆升的年代、幅度和形式提供间接的证据,其系统发育树的拓扑 结构也直接反映了东喜马拉雅地区诸水系的形成与演变。 本研究对鰋鮡鱼类9 属进行了系统整理。1. 发现并描述了异齿鰋属 (Oreoglanis)两新种,分别为分布于景东无量山(澜沧江水系)的景东异齿鰋 (O. jingdongensis)和分布于怒江水系南景河和南滚河的无斑异齿鰋(O. immaculatus)。认为分布于中国的异齿鰋属鱼类均属于尖须异齿鰋种组(O. siamensis species group)。指出区分异齿鰋属两个种组:尖须异齿鰋种组和细尾 异齿鰋种组(O. delacouri species group)的特征是下唇中部是否具有中央缺刻, 尾型的差别(新月型尾或凹型尾)不能用来区分两个种组,给出了异齿鰋属的检 索表,并绘制了异齿鰋属鱼类分布图。2. 对鮡属(Pareuchiloglanis)鱼类进行了 系统整理,通过外部形态度量性状的比较,认为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曾经被鉴 定为扁头鮡(P. kamengensis)的标本,应属于大鳍鮡(P. macropterus),扁头鮡 和大鳍鮡之间的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腹鳍前长的不同。前者的腹鳍前长为体长的 53.2-64.9%,后者的腹鳍前长均不达体长的50%。3. 通过比较金沙江水系分布的 5 种鮡属鱼类,中华鮡(P. sinensis)、前臀鮡(P. anteanalis)、壮体鮡(P. robusta)、 四川鮡(P. sichuanensis)和天全鮡(P. tianquanensis),认为天全鮡和四川鮡之 间分布水系重叠,外部形态亦无差别,天全鮡很可能为四川鮡的同物异名。给出 了鮡属鱼类的系统检索表,并绘制了鮡属鱼类分布图。利用分子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鰋鮡鱼类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测定了6 属 15 种鰋鮡鱼类和鮡科中非鰋鮡鱼类4 属7 种共28 个体的线粒体Cyt b 基因部分 片段和全序列(1138 bp),结合从GenBank 下载的相关类群相同的基因序列,以 魾属(Bagarius)的巨魾(B. yarrelli),纹胸鮡属(Glyptothorax)的穴形纹胸鮡 (G. cavia)、亮背纹胸鮡(G. dorsalis)、扎那纹胸鮡(G. zainaensis),福建纹胸 鮡(G. fukiensis fukiensis)、海南纹胸鮡(G. fukiensis hainanensis),黑鮡属(Gagata) 的长丝黑鮡(G. dolichonema)以及褶鮡属(Pseudecheneis)的黄斑褶鮡(P. sulcatus) 和无斑褶鮡(P. immaculatus)作为外类群,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简约 法(maximum pasimony, MP)和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 NJ)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 1. 鰋鮡鱼类为一单系类群,并且与褶鮡属互为姐妹群关系; 2. 原鮡属、鰋属和凿齿鮡属是鰋鮡鱼类的三个基部类群; 3. 异齿鰋属构成为一个单系群,大鳍异齿鰋最早从该属的基部分化出来; 4. 石爬鮡属构成一个单系,并与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的中华鮡+前臀鮡构成姐妹 群,黄石爬鮡和青石爬鮡的单倍型相互交错;显示两个物种的分类是不合适的, 而是同一水系不同支流种群之间梯度变异的例子,依据本次研究所得出的三个分 支图,结合青石爬鮡自西至东分布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等 的分布格局以及形态特征的分布,显示形态特征的分布变化有以下趋势:自西至 东,腹鳍位置逐渐前移;颌须渐趋缩短;胸鳍趋向发达、伸达腹鳍起点。这些变 化趋势是同一水系不同支流种群之间梯度变异的极好例子; 5. 分布于澜沧江以西(包括澜沧江)水系的鮡属鱼类(扁头鮡、细尾鮡、短鳍 鮡)与分布于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的拟鰋属鱼类构成为一支,并且二者共同与 分布于元江上游(红河水系)的大孔鮡构成为单系。其中,短体拟鰋和拟鰋互为 姐妹种;而扁头鮡和短鳍鮡也互为姐妹种;细尾鮡的系统地位则尚不能确定; 6. 无论在MP 树、贝叶斯树还是NJ 树中,石爬鮡属、鮡属、拟鰋属和异齿鰋属 构成一个单系,并且支持率达到了100%。 7. 鰋属位于鰋鮡鱼类的基部,是较早就从鰋鮡鱼类祖先中演化出来的一个类群, 鰋类的口吸盘是一个趋同性状,是在急流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性状,在 鰋类各属中不是同源特征; 8. 鮡属鱼类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分布于金沙江流域的鮡属鱼类与同流域分布的石爬鮡属鱼类聚成一支;澜沧江及其以西水系分布的鮡属鱼类与同流域分布的拟 鰋属鱼类聚成一支,之后这两支又同异齿鰋属共同构成为一个大支。 结合鰋鮡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支图对其动物地理学进行研究。鰋鮡鱼类是由类 似纹胸鮡属(Glyptothorax)鱼类的祖先演化而来,鰋属(Exostoma)和凿齿鮡 属(Glaridoglanis)是较早就从从类似原鮡的祖先中演化出来,鮡属、石爬鮡属、 拟鰋属和异齿鰋属这一大支由类似原鮡的祖先演化而来。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等 重大地理隔离事件发生之前,类似于现生的原鮡属鱼类已经广布喜马拉雅山脉东 西两侧。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等重大地理隔离事件发生后,鰋鮡鱼类在相同的地 理隔离下独自演化为现在的分布格局。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7 年9 月5 日至11 月5 日和2008 年9 月3 日至11 月7 日期间,主要利用灯光诱捕,对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金山丫口(23°57′N, 101°30′E)夜间迁徙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同时记录网捕鸟类的时序和几种主要鸟类的迁徙时序。分析各种因子(地理、温度、湿度、雾天、风向、风力以及月相周期)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2 年期间共网捕鸟类7943 只,129 种,分别属于14 目23 科。雀形目鸟类占总网捕数量的58.9%。网捕数量超过1%的科共10 个科。网捕数量占总网捕数量1%以上的共14 种。其中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红喉歌鸲Luscinia calliope 三者的数量超过网捕鸟类总数的5%。所有网捕鸟类中,东洋型鸟类占最多共54 种,占41.85%。 2 年期间网捕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2.60989,均匀度指数J 为0.29063,优势度指数C 为 0.22503,G-F 指数为0.71366。2007 年的优势指数C 和G-F 指数较2008 年高,但2008 年的 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较2007 年高。红尾伯劳是造成两年多样性测度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云南省不同“打雀山”夜间捕获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地理和气候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2 年工作期间将观察时间平均分为早期(9 月3 日至9 月24 日)、中期(9 月25 日至10 月16 日)、晚期(10 月17 日至11 月8 日)三个时期。早期网捕鸟类数量最多5263 只,多样性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中期记录的种类最多86 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中期最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红尾伯劳的数量尤其突出。单独分析2007 年和2008 年各时期,除了2007 年晚期种类最多67 种以外,其余变化都与2 年总体一致。每个时期都有部分鸟类数量达到高峰,而也有部分鸟类数量处在低谷期。飞经哀牢山金山丫口的秋季夜间迁徙鸟类开始迁徙的时间大致在8 月中旬,结束在11 月下旬。每种鸟类的迁徙持续时间不一致,其中迁徙持续时间超过30 天的鸟有36 种。同种鸟类不同年份迁徙时间不一致。夜间每个时段捕获数量和种类有差异,在夜间20:00-22:00 和凌晨04:00-06:00 捕获数量和种类较多。24:00-02:00 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最少。调查结果显示不是所有鸟类都是整夜迁徙,夜间开始迁徙较早的鸟类清晨也停止迁徙较早,夜间开始迁徙较晚的鸟类清晨停止迁徙较晚。除红喉歌鸲以外的4 种鸟,它们的迁徙时间是从9 月前至11 月后。红尾伯劳、小杜鹃以及大杜鹃的迁徙高峰期是9 月上旬至9 月中旬。厚嘴苇莺Acrocephalus aedon 的迁徙高峰期为 9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红喉歌鸲的迁徙时间是9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后,迁徙高峰期为整个 10 月。5 个优势种都是整夜迁徙,不过每种鸟的迁徙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不一致。红尾伯劳、小杜鹃、大杜鹃在20:00-22:00 捕获数量最多;红喉歌鸲、厚嘴苇莺在凌晨04:00-06:00 捕获数量最多。红尾伯劳、红喉歌鸲、大杜鹃在24:00-02:00 捕获数量最少;厚嘴苇莺在22:00-24:00 捕获数量最少;小杜鹃在凌晨02:00-04:00 捕获数量最少。对5 个优势种在各迁徙时期的体重进行分析,采用双样本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表明:红喉歌鸲和小杜鹃早中晚期的体重差异极为显著(P<0.01)。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NA)表明:小杜鹃早中晚期的体重变化极其显著(P<0.01)。进一步采用双样本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小杜鹃晚期体重与早期和中期体重差异都极其著(P<0.01),早期与中期的体量没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3 个优势种各时期体量差异不显著(P>0.01)。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因素较多。地理特点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和数量的重要因素。风向和风力对夜间网捕数量和种类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风向对其影响比风力大,西南风时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雾天对夜间网捕数量和种类影响极其显著(P<0.01),大雾天气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月相周期对夜间网捕数量及其种类的影响极其显著 (P<0.01),新月和残月期间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温湿度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影响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光也是捕获夜间鸟类的必要条件。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量子阱混杂的材料集成技术制备并联分布反馈激光器和Y形波导耦合器集成的新型光电器件.两个并联分布反馈激光器的激射模式在频率上稍有差别,这两束不同频率的激光在Y形波导耦合器拍频产生光学微波信号.分别独立调节注入到两个激光器的电流大小,可以得到从13GHz到42GHz连续可调的光学微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