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resultados para 327.561
Resumo:
植物根系分泌物包含多种功能次生物质,其中化感物质是具有重要生理生化功能的一类物质,这些化感物质释放到根际,能够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现已发现,根系是化感物质进入环境的重要通道。因此,研究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结了根分泌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化感效应,论述了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与根系分泌化感物质之间的关系。此外,根系分泌化感物质的研究手段对于所取得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其中根分泌物收集系统(CRETS)是收集根分泌化感物质的常用而且可行的方法之一。对于根分泌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有多种,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分离方法。还重点列举了一些作物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土壤生物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阐明了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在土壤中所起的重要化感作用。根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与前沿课题,自然条件下原位收集鉴定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等诸多问题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
Resumo:
光合细菌N9281在家禽饲养与池塘养鱼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薛德林胡江春王书锦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刘军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谭国相1前言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一类古老的水生、水圈微生物,由于其能...
Resumo:
生态足迹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统计年鉴和林业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延边林区1996~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小,而人均生态盈余逐年增长。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递减,同西部地区相当,而明显高于东部。人均林地生态足迹变化平稳,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林地生产足迹和林地出口足迹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0.341和0.327 hm2.人-1,降幅分别为46.32%和54.94%。延边区域和林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量和资源利用率,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Resumo:
以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Zhongmain No.2 3)为供试材料 ,探讨了在充分供水-水分胁迫 -复水的处理过程中 ,短期不同遮光水平对棉花光合特性及其气孔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处理过程中 ,所有不同遮光水平的棉花叶片对短期遮光具有相似的基本响应规律 :短期遮光使净光合速率迅速降低 ,气孔导度减少 ,但减少速率缓慢 ;遮阳网去掉后 ,叶片气孔重新开放速率和光合恢复被延迟。水分胁迫期间 ,所有遮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 ,但净光合速率均较低 ,光合及其气孔响应受到严重限制 ,遮光 75%受到的影响大于遮光 40 %的处理。复水后水分胁迫带来的残留影响仍然存在 ,结果使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水分处理过程中最低 ,遮光 75%的处理尤为明显。上述表明 ,土壤水分与短期遮光对棉花光合及其气孔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
Resumo:
以纸坊沟流域多年土地利用监测数据为基础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到 1 999年底 ,农业、林业、牧业用地面积比例分别为 1 6.9%、34.0 %、36.8%。人均基本农田由 1 975年 0 .0 5 4 7hm2 ,增到 1 999年的 0 .2 0 33hm2 ,坡耕地大幅度减少 ,粮食平均产量也由 1 975年的 5 61 kg/hm2 ,增到 1 999年的 2 31 9kg/hm2 ,流域林草有效覆盖率达到 5 7.4% ,植物种类和数量得到增加。走上了农林牧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轨道
Resumo:
土壤氧化还原酶是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重要酶类,参与土壤中为数众多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以及土壤肥力变化密切相关.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常用来阐明其催化过程的特性、酶的本质属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土壤氧化还原酶动力学特征对探讨其来源、性质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调控多种营养元素参与的反应过程有重要意义.文中概述了土壤氧化还原酶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土壤氧化还原酶催化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Resumo: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E1-毛边滑锈伞(Hebeloma mesophaeusm)、E2-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ns)、E3-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floccopus)和E4-丝膜菌(Cortinarius russus)对沈抚灌区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白蜡不同组合双接种及混合接种中,以混合接种对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比对照提高23.6%;其次为双接种中的E1E3和E2E4组合,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1.0%和12.7%。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可促进白蜡生长,尤其可明显提高其根生物量,增加侧根数,接种E1E3、E2E4和混合菌使白蜡侧根数分别增加了100%、67%和81%。相关分析表明,石油烃降解率与白蜡的侧根数呈显著相关,可能是其降解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Resumo: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方法,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型绿洲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1987年和1998年的遥感数据,深入研究了70年代中后期以来干旱区绿洲LUCC的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1)遥感和GIS在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数据获取和空间分析方面是一种非常强大而有效的技术手段;(2)通过建立绿洲LUCC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研究绿洲土地LUCC的过程和趋势,如变化的双向性、单向性、正向性和反向性,变化的涨势或落势等,在三工河流域绿洲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Resumo:
在景观尺度上,从绿洲景观多样性、景观廊道的复杂性以及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绿洲景观稳定性的内涵,并对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进行实例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1)人工绿洲景观的稳定需要绿洲景观的多样性逐渐降低和景观廊道的复杂性增加;但天然绿洲的稳定需要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景观廊道的复杂性。(2)人工绿洲景观稳定性还可从绿洲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分析,绿洲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投入大量负熵的结果,投入的负熵越多,绿洲土地利用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绿洲从低级的亚稳定状态不断向高级稳定态发展,从而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但人类
Resumo: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
Resumo:
本论文由两个单元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对中国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分布、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变化做了系统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是对中国齿颚卷叶象甲科(Rhynchitidae)的绿卷象族的分类系统及生物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轿子雪山是距离昆明最近的自然保护区,并是少数著名的低纬度高海拔雪山之一。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影响着整个昆明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对于此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及多样性方面研究至今仍缺乏。作者于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对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进行了进一步摸底调查,并以地表甲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共获得昆虫标本3725头,分别隶属于14目76科385种。经物种鉴定及对记录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得到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12目72科327种。2,通过对4种典型微环境样地(草地、灌丛、林地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三次跟踪连续调查,共获得标本2451头,分别隶属于24科。其中步甲科(Carabidae)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2.10%;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其次,占12.77% 。可能由于海拔、气温等因素影响,该地区昆虫活动高峰期较短。3,通过对4种典型微生态环境中地表甲虫的生物多样性的比较,表明不同生境内甲虫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动态变化,在不同生境片区内甲虫存在迁移活动,甲虫多在灌丛中越冬,并随季节及食物源迁移。卷叶象甲绿卷象族(Byctiscini)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齿颚卷象科(Rhynchitidae)。以其独特的繁育后代方式——筑造多叶摇篮而闻名。其主要危害杨、苹果、梨、桦、盐肤木等许多重要经济树木。本文根据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和对现有昆虫标本的检视,对中国齿鄂卷象科(Rhynchitidae)的绿卷象族昆虫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系统学研究。共记述了绿卷象族卷叶象甲5属(Byctiscus、Aspidobyctiscus、Byctiscidius、Listrobyctiscus、Baikovius)43种,其中包括1中国新纪录种(Byctiscu regularis)。作者对本族昆虫的生物学及地理分布做了概括性描述,结果显示此族昆虫以东洋区为多数(48.84%),古北区其次(34.88%),东洋-古北共有种则占9.30%。此外,根据文献记述及标本检视,纠正一处物种记录错误,并针对部分物种编写了检索表。
Resumo:
By selecting polyfluorene as the polymer host, choosing 2,1,3-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 moieties as the red dopant units and covalently attaching 0.3 mol% of the dopant units to the side chain of the polymer host, we developed a novel series of red 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s of dopant/host system with molecular dispersion feature. Their EL spectra exhibited predominant red emission from the dopant units because of the energy transfer and charge trapping from the polymer backbone to the dopant units.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of the polymers could be tuned by modifying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dopant un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