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resultados para Cp violation
Resumo:
Mixed phase carbon-diamond films which consist of small grain diamond in an a:C matrix were deposited on polished Si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CH4 Ar plasma CVD deposition process. Ellipsometry, surface profilo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spectrophotometry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se films. Film thicknesses were typically 50-100 nm with a surface roughness of ± 30 A ̊ over centimetre length scans. SEM analysis showed the films were smooth and pinhole free. The Si substrate was etched using backside masking and a directional etch to give taut carbon-diamond membranes on a Si grid.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membranes. Band gap control was achieved by varying the dc bias of the deposition process. Band gaps of 1.2 eV to 4.0 eV were achieved in these membranes. A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the compressive stress in the films, which can range from 0.02 to 7.5 GPa has been employed. This has allowed the fabrication of thin, low stress, high band gap membranes that are extremely tough and chemically inert. Such carbon-diamond membranes seem promising for applications as windows in analytical instruments. © 1992.
Resumo:
稻属(OryzaL.)是禾本科稻族(Oryzeae)中最大,也是分布最广的属,由于其包括亚洲栽培稻这一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对该属各方面的研究都相当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也是如此。然而,由于该属分布跨及亚、非、美、澳各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材料不易得到,故研究常缺乏系统性,属和属内一些种的界限仍然存在争议,属下组间特别是几个孤立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一直不很清楚,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也很有限。为此,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目前稻属各分类系统,指出了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和存在分歧,同时对稻属系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通过l7种野生稻的核型分析和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在稻属尝试性的应用,从染色体水平探讨了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的关系以及稻属内物种间的关系;通过对lO个属28种稻族植物cp DNA上的trnK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分析,并综合其它证据,对稻属与近缘属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主要的结论如下: 一、 17种野生稻核型研究表明: 1)所有种的间期核属染色中心型(chromocentertype),染色中心较少或多,形状规则或不规则,散布于全核;前期染色体固缩特性属于近基型(proximal type),2)Sect.Oryza所有种的核型很相似,均为n=5m+5sm+2t,其中第四对和第十对为st染色体,第十对为随体染色体,Sect. Brachyantha和SeCt. Padia的核型与前者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随体染色体的位置和染色体的大小。0. brachyantha的核型特点并不支持将该种置于Sect. Oryza的观点。 对携带BC和CD基因组的四个种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组成并非是二倍体染色体组成的叠加,说明其形成后发生了二倍化的分化,综合各方面证据, 我们支持携带BC基因组的两个四倍体种属双系起源, 而携带CD基因组的四倍体之起源与亚洲携带C基因组的物种有关的观点。3)对国内8个居群的药用野生稻(0.officinalis)核型研究表明,所有居群均为二倍体,未发现以前学者所报道的四倍体类型。药用野生稻为一多型种,通过初步的形态学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斯里兰卡分布的根茎野生稻O.rhizomatis很可能是药用野生稻这一多型种适应于季节性干旱环境的一个生态型。4)以前学者认为稻属可能源于x一5的次级多倍化,我们不支持这一观点,从整个稻族所有属以及近缘的稻亚科其它三族的染色体基数来考虑,我们认为其祖先类群更可能的染色体基数为x-6。 二、原位杂交结果:1)确定了13个种的45s rDNA的位点数,其中所有携带A基因组的物种除亚洲栽培稻和O_ rufipogon之位点数有1和2的分化外,其余种皆为一个位点;B基因组也含一个位点,C基因组的两个种各含3个位点, BC基因组的两个种均具三个位点,E基因组含二个位点,携带CD基因组的稻种分别携带3和5个位点,其中位点有大小之分;2)利用C基因组作探针,B基因组作封阻DNA,在四倍体CD(O.latifolia)的染色体制片中确立了带C基因组的染色体。 三、用PCR-RFLP技术对稻族lO个属28个种的trnK基因的酶切位点变异进行了分析,发现:(1) trnK基因PCR扩增产物长度约为2575bp,没有明显的长度变异,l7种内切酶处理,共得到72个酶切位点,占整个trnk基因全长的13.98%,72个酶切位点中52个为突变位点,33个为信息位点,利用52个突变位点,构建了28个种的树系图。(2)分支分析表明,稻族的lO个属共分为两组,一组为O.ryza和Porteresia,一组为其余的8个属;该结果明显不同于经典的族内划分。根据稻族各属现在的分布格局,认为稻族是禾本科早期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类群,由于生境的相似,趋同演化和网状进化事件可能比较频繁,稻族的亚族划分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Porteresia coarctata, Rhynchoryza subulata,Leersia perieri三种以前曾被置于稻属,根据分支图,后两种位于分枝图的第二支,与稻属各种分化较大,而P.coarctata与稻属聚在一起,说明两者在锻汰基因的变异式样是相似的。综合各方面资料,我们认为P. coarctata可能是稻属适应于海滩耐盐环境的一个特化的类群。 (3)稻属的Sect. 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Oryza与Ser.Latifolia仅在一个酶切位点上有差异,说明其间关系非常密切,Sect. Padia中的两个系Ser. Meyerianae和Ser.Ridleyianae与Sect.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 Oryza与Ser. Latifolia有明显分化,两个孤立类群O brachytrntha f770.scl71echteri与Ser. Ridleyi聚在一起。 这一结果与Vaughan(1994)将两孤立种和O.ridteyi复合体同置于其系统中的Sect. Ridleyanae是吻合的。
Resumo:
Here we demonstrate a novel application that employs the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of conducting polymers (CP) to modulate the detection window of a CP based biosensor under electrical stimuli. The detection window can be modulated by electrochemically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swelling of the CP associated with ion transport in and out of the polymer. We show that the modulation in the detection window of a caffeine imprinted polypyrrole biosensor, and by extension other CP based biosensor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is mechanism. Such dynamic modulation in the detection window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biosensors, wher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can be dynamically optimized for a specific test solution.
Resumo:
苔藓是高等植物(有胚植物或陆地植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但种类却丰富多样,其形态和生长环境的多样化程度高于蕨类和裸子植物,且对极端环境的忍耐力更强,分布范围也更广。“特有”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相对广布而言,当一个类群的分布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时即为特有现象。“东亚特有”是指分布范围主要局限于中国,朝鲜,日本和蒙古等,向北可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数可分布至中国南部相邻地区的植物类群。东亚地区主要以温带植物区系为主,但也包含一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还因为第四纪以来受冰川活动影响较少,因此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东亚地区也是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中心之一,这里有较多的特有成分。在我国总共分布有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35属,其中苔类5属,藓类30属。长期以来,特有成分始终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不仅是因为其在植物地理学上的重要性,还因为特有类群中包含了孓遗类群,往往系统位置比较关键,此外,大部分特有类群对人为干扰比较敏感,对其保护就愈加重要,因为它在这个地区的消失就意味着一个类群的灭绝。 我国对苔藓植物东亚特有类群已有较好的认识,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我们期望通过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开展对东亚特有苔藓属的研究,逐步揭开特有属植物的神秘面纱,最终在系统树上找到它们各自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总共得到十一个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新鲜材料。在实验室中我们对这十一个特有属叶绿体和核的六个基因(叶绿体atpB, rbcL, cp-SSU, cp-LSU 和核18S,26S rDNA)进行了测序,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来自苔藓植物106个属上述六个基因的联合矩阵,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学分析。本文所选十一个特有属中除三个苔类属和一个线齿藓类的属之外,其它七个特有属都属于侧蒴藓类。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侧蒴藓类中灰藓目被认为是起源自一次快速辐射演化,灰藓目各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科的范围都很难确定。即便本实验测序一万多bp,这一支之内的关系仍不能解决。 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线齿藓类的树发藓属(Microdendron)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我们用最大简约法分析了金发藓目15属,33种的18S, rbcL和trnL-F序列的联合矩阵。对树发藓属的微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特有属在属级水平是不成立的,它仅是小金发藓属的一个种。此结果支持将这个东亚特有属降为种的等级。此外,本文还对囊绒苔属(Trichocoleopsis)和新绒苔属(Neotrichocolea)的系统位置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我们分别分析了一个苔类植物57属的四基因(cp-SSU, cp-LSU, atpB and rbcL)矩阵和一个苔类植物24属的九基因(cp-SSU, cp-LSU, atpB, psbA, rps4, rbcL, 18S, 26S and nad5)联合矩阵,结果显示囊绒苔属和新绒苔属互为姐妹群关系,而毛叶苔属(Ptilidium)又是它们二者的姐妹群。研究结果支持了囊绒苔属和新绒苔属组成新绒苔科(Neotrichocoleaceae),而不同于前人的观点:将上述两属放置于毛叶苔科(Ptilidiaceae)、绒苔科(Trichocoleaceae)或多囊苔科(Lepidolaenaceae)。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特有属和毛叶苔属组成的一支位于叶苔类(Leafy liverwort)中“Leafy I”和“Leafy II”两大支之间,但这一支确切的系统位置没有解决,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本文还利用GenBank中的数据对东亚特有属日鳞苔属(Nipponolejeunea)和耳坠苔属(Ascidiota)(未获得实验材料)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上放在细鳞苔科的日鳞苔属与毛耳苔科的毛耳苔属(Jubula)为姐妹群关系,建议将日鳞苔属置于毛耳苔科;耳坠苔属是光萼苔科的成员,属的分类等级是合理的。 最后本文利用罚分似然法,选取多个化石作为标定点,对来自苔藓植物主要类群及其它陆地植物共115个类群5个基因(atpB, rbcL, cp-SSU, cp-LSU, 18S)的矩阵进行了分子钟的分析,初步估算11个东亚特有属的分化时间。
Resumo:
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管作为运输精子到胚珠的载体,它的生长具有高度极性化,并且要依赖于微丝。由于花粉管本身所具的特性,它已经成为研究细胞相互识别、胞内和胞外信号的模式系统。本文为了研究微丝在白杄(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我们应用不同浓度的微丝聚合抑制剂Latrunculin B (LATB) 处理花粉管,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丝聚合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低浓度下的LATB能使花粉管中的微丝严重解聚,且抑制其顶端生长。 我们进一步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手段,分析了白杄花粉管微丝解聚后蛋白质的表达图谱。通过双向电泳分离出500个左右考马斯亮兰染色的蛋白质斑点,经过软件分析发现,其中大部分蛋白质的表达量未发生变化,而只有110个蛋白斑点有较大变化。将这些蛋白斑点从胶上切下酶解后用于质谱鉴定,最终鉴定出35个蛋白,其中有18个为上调蛋白,17个下调蛋白。根据其主要功能,通常可分为碳水化合物代谢、胁迫反应、信号和细胞扩展等几类。我们发现由于微丝解聚引起的能量代谢水平降低,可能与依赖于信号传导的微丝重组过程相关。此外,当LATB浓度增加到50 nM时,与细胞壁多糖合成相关的两个蛋白,如reversibly glycosylated polypeptide和type IIIa membrane protein cp-wap13几乎不表达,这说明当微丝聚合完全被抑制后,依赖于微丝的分泌系统也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相应蛋白质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壁成分合成的减少。细胞骨架蛋白actin的下调,进一步说明微丝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起着提供或支持的一种机制,也就是能调节信号介导的花粉管生长,并使其在特定的时期到达特定的部位,从而完成植物的受精作用。
Resumo:
近年来,利用酵母拮抗菌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已经成为果实采后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生物拮抗菌制剂的防病效果远不如化学药剂稳定。由于生物拮抗菌是活体,生活力和生防效力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商品化制剂的剂型加工、销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往往影响酵母拮抗菌的生活力和抑病能力,成为酵母拮抗菌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应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将酵母拮抗菌和其它化学物质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拮抗菌的生防效力。另外,增加酵母拮抗菌对逆境条件的耐受力也是增加或稳定其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海藻糖与酵母拮抗菌生活力和生防效力的关系,通过生理手段提高了酵母拮抗菌内源海藻糖的含量,同时探讨了在多种逆境条件下内源海藻糖含量对酵母拮抗菌生活力和生防效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以1 %海藻糖作为碳源培养酵母拮抗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可以提高其内源海藻糖含量。在in vitro试验中,提高内源海藻糖含量可以提高C. laurentii在低温(1 ºC)、气调(1 ºC,5 % O2,5 % CO2)条件下的生活力;在in vivo试验中,提高C. laurentii内源海藻糖含量可以提高其在苹果果实伤口上的种群密度和对苹果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内源海藻糖的积累还能提高C. laurentii冷冻干燥后的生活力,海藻糖对酵母细胞质膜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 2. 以1 %海藻糖作为碳源能提高酵母拮抗菌Rhodotorula glutinis的内源海藻糖含量。内源海藻糖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C. laurentii和R. glutinis在慢速冷冻处理中的生活力。同时,海藻糖作为外源保护剂可以明显提高两种酵母拮抗菌在冷冻干燥处理后的生活力。在快速冷冻、慢速冷冻和冷冻干燥处理中,提高酵母拮抗菌的内源海藻糖含量并使用海藻糖作为外源保护剂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力。同时,这种内、外源保护因子的综合作用也可以提高两种拮抗菌在苹果果实伤口上的种群密度和对苹果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3. 脱脂牛奶和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可以提高C. laurentii冷冻干燥后在常温(25 ºC)和低温(4 ºC)保存过程中的生活力。脱脂牛奶和糖保护剂的复合使用对C. laurentii的保护效果高于其单独使用的效果。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碳源进行筛选,发现柠檬酸作为碳源对C. laurentii内源海藻糖的积累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当使用相同的保护剂或保护剂组合时,高内源海藻糖含量的酵母拮抗菌生活力更强。当冷冻干燥前使用半乳糖 + 脱脂牛奶作为保护剂时,高内源海藻糖含量的C. laurentii在4 ºC保存90 天后对苹果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和与新鲜培养的酵母拮抗菌相当。 4. 酵母拮抗菌C. laurentii冷冻干燥后在常温(25 ºC)保存期间,细胞生活力下降,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同时与抗氧化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增加,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下降。提高内源海藻糖含量和/或使用外源保护剂(5 %脱脂牛奶 + 10 %葡萄糖)可以减缓上述指标下降或上升的速度。内、外源因子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对拮抗菌细胞的保护作用。 5. 利用褐藻酸钠制成的含酵母拮抗菌的胶球在干燥后能有效的保持C. laurentii的生活力。在3种不同粘度的褐藻酸钠中,0.5 % 3500 cp的褐藻酸钠表现出较好的保护效果。内源海藻糖的积累可以提高干胶球中C. laurentii的生活力,作为外源保护剂的4种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海藻糖)中只有海藻糖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提高C. laurentii的生活力,其它3种糖反而降低了C. laurentii的生活力。
Resumo:
顽拗性种子在分类上分布广泛。由于顽拗性种子贮藏特性极为特殊,对脱水和低温均十分敏感,易受损伤,所以种子寿命很短,因此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顽拗性种子的保存一直被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至今仍难以找到顽拗性种子的适宜贮藏条件,或该类种子保存通行的方法,仅推测长期保存顽拗性种子种质资源最有前途的方式是超低温保存,顽拗性种子资源保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本文试图使用分子运动性预测顽拗性种子离体胚轴的适宜贮藏条件。选用壳斗科植物麻栎种子为实验材料。应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和自旋标记技术,以硝基氧探针CP为标记物,检测到室温下麻栎种子离体胚轴脱水过程中分子运动性的变化。含水量0.7 g H2O/g DW至0.64 g H2O/g DW范围是细胞质粘度的转折区域,低于这个含水量区域,细胞质粘度骤然上升,推测这个区域是室温下保存离体胚轴的适宜含水量下限。 通过变温电子顺磁测定,找到离体胚轴含水量在0.43 g H2O/g DW至1.02 g H2O/g DW范围内,分子运动性的临界温度和玻璃态相变温度所在区间。根据分子运动性随温度变化规律,预测含水量为0.69 g H2O/g DW的麻栎种子离体胚轴适宜贮藏温度约为-50 ℃。 根据EPR实验结果,将胚轴脱水,并根据实验条件选择不同温度进行低温贮藏验证实验,应用颜色观测法和TTC存活力鉴定法,初步验证分子运动性理论可以应用在顽拗性种子离体胚轴的低温贮藏研究中。 本研究说明顽拗性种子资源的保存有可能通过离体胚轴的低温贮藏实现,用分子运动性预测低温贮藏的适宜条件,很可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数。
Resumo:
种子贮藏稳定性对于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贮藏的最新理论为玻璃态理论,该理论认为种子的玻璃化有利于种子的长期贮藏。当种子处于玻璃态时,玻璃化物质的高度粘滞性降低了种子细胞内分子流动性,阻止了细胞质中分子的扩散,从而减少老化过程中细胞结构的损伤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延缓种子老化劣变反应速率,延长贮藏寿命。评价玻璃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当种子贮藏于玻璃化温度或以下10℃~30℃范围内时,种子具有最佳的贮藏稳定性。因此,检测种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种子的长期有效贮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研究将差示量热扫描技术(DSC)与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技术(EPR)应用于杜仲种子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的研究。在DSC方法中,选用4.4%~31.6%含水量范围的杜仲种胚分别进行了DSC图谱扫描。EPR方法选用3-羧基-2,2,5,5-四甲基吡咯烷-1-氧(3-carboxy-2,2,5,5-tetramethylpyrrolidine-1-oxyl,CP)和2,2,6,6-四甲基哌啶(4-hydroxy-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TEMPO)作为探针标记杜仲种胚, 利用EPR技术测定不同含水量杜仲种胚的分子运动,通过对EPR图谱参数的分析计算,最终确定不同含水量杜仲种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DSC实验结果显示,含水量为22.3%、28.0%、31.6%的杜仲种胚在0℃ 左右出现了一个水的熔融峰。该熔融峰的面积代表了自由水含量的多少,随着种胚含水量的降低该熔融峰面积减小。4.4%~31.6%含水量范围的杜仲种胚在-28℃左右还出现了一个熔融峰,推测此峰为杜仲种胚中某类物质熔融所形成的熔融峰。然而在此曲线上我们未观察到标志玻璃化转变的“台阶”出现。 CP-EPR实验的结果表明,利用EPR测定得到含水量为4.4%~11.6%的杜仲种胚在-110℃~20℃温度范围内,同一含水量的杜仲种胚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高含水量的种胚比低含水量种胚的分子运动速率快。通过CP-EPR波谱两外缘峰最大距离(2Azz)的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含水量为4.4%、5.7%、8.6%、10.3%、11.6%杜仲种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约为44℃、25℃、4℃、-31℃、-43℃。可以把测定的杜仲种胚的这几个含水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杜仲种子贮藏相结合,用于指导杜仲种子的贮藏。 TEMPO-EPR实验测定分析得到含水量为2.1%、3.4%、4.8%、8.3%、11.2% 的杜仲种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1℃、-18℃、-24℃、-20℃、-27℃,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水量升高其变化的规律不明显,这与CP-EPR实验测得的结果有着较明显的差别。通过分析,认为对于脂质含量较高的杜仲种胚,随着含水量的降低,作为标记化合物的TEMPO随着脱水进入脂相,从而不能真实反映出不同含水量种胚的分子运动情况。与TEMPO标记相比,CP标记可能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不同含水量杜仲种胚细胞质分子运动的情况,根据其分子运动情况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准确。
Resumo:
一、实验证明了Cd H、Mg“在小麦类囊体膜上色素蛋白复合体的解聚和再聚合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二阶阳离子对激发能在光系统间的分配调节作用,可能不能仅仅用“静电现象”(Barber(1980))去解释。分析表明,在Ca2+作用下与PSII内周天线CP-47,GP-43多肽结合的L H C II和LHClb是来自间质膜区的PS I系统的。从PSI迁移到P S II的捕光色素蛋白,增加了PSII的捕光截面,从而促进了激发能有利于PsII分配。 二、Ca2*、Mg2+对小麦和菠菜类囊体膜光谱性质的影响有所差异。Ca2+对小麦类囊体膜光谱性质的影响还可以随着介质中Ca2+的消除而消除。同小麦类囊体膜相比,菠菜PSII以及LHCII更为集中在基粒区域,这可能是菠菜类囊体膜强Fv以及高F888/F735,F89H/F735比值的原因。因此,Ca2+,HgH对激发能在光系统间分配的调节作用是依赖于光系统间激发能及天线色素蛋白的分配状况的。 三、对菠菜叶中分离的PSII-RC: D1-D2-cyt b55g复合物进行的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这一复合物可能具有F681和F684两种波长的低温荧光发射,但它们通常并不是同时存在,而是取决于Ca-670与Ca-680 Chla分子的相对含量的。PSII-RC内周无线GP-47,GP-43多肽的存在是D1-D2-cyt b559复合物低温荧光发射红移的原因;而D1一D2cyt b559复合物的不稳定性则与其低温荧光发射的蓝移现象有关。 从蕹菜叶中分离的Dl—D2-cyt b559复合物的F 381低温荧光发射也是由其相对含量较高的C.i-6 7 0 Chla分子的存在决定的。对蕹菜D 1一D 2-cyt b559复合物中的分析还表明,F 681的低温荧光发射直接来源于Di/D2复合物,而415nm处相对较强的吸收,则可能主要是与Pheo的存在有关的。 四、多肽分析与光谱分析的对照表明,CP-26内周天线多肽可能是PSII中F695低温荧光发射的真正来源。 五、实验分析了蔗糖密度离心分离的LHClI和PSI颗粒。结果排除了CP-27多肽(以及CP,一2 5,GP-47,CP -4 3多肽)具有F695低温荧光发射的可能,因此支持了CP-26多肽是PSII中F695低荧光发射来源的看法。对PsI颗粒的分析表明,P700的存在可能是与PSI-RC中较大的Sub-I亚基相联系的。 六、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提出了PSI,PSII在类囊体膜上的结构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Resumo:
1.水分胁迫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轻度及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的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水分胁迫下,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降低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叶肉细胞光 合能力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光合量子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磷酸化活力及羧化效率下降所致。 2.水分胁迫降低了小麦叶片的可变荧光产量、可变荧光淬灭速率、荧光上升互补面积,叶绿体的室温荧光产量、可变荧光产量以及DCMU作用下的小麦叶片及叶绿体的可变荧光产量,表明光系统Ⅱ受到了伤害。光系统Ⅱ氧化侧的人工电子供体(DPC) 能部分恢复受抑制的叶绿体可变荧光和光系统II的电子传递速率,说明水分胁迫对光系统Ⅱ的损伤不仅位于氧化侧,也可能在反应中心上。 3.水分胁迫抑制了激发能向PSII的传递;降低了Mg2+对叶绿体可变荧光及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分配的调节能力。水分胁迫使PS II内外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CPa和LHCⅡ)和PSⅠ叶绿素a蛋白复合体(CPⅠ、CPⅠa和CPⅠb)含量下降,其中以LHCⅡ降低幅度最大。从类囊体膜多肽分析结果,发现25KD多肽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其含量显著降低。 4.水分供应充分及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高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严重水分胁迫则削弱了高氮营养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使高氮营养水稻叶片在严重水分胁迫下的光合速率反而比低氮营养叶片低,这可能与严重水分胁迫下,高氮叶片水势、气孔导度、光合羧化效率、光合量子产量及RuBP再生速率比低氮叶片有更大的下降有关。两种氮素营养水平下,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均提高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严重水分胁迫则使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但始终是高氨营养水稻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低氮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