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 resultados para Biomembranen, 5-Azido-2-Nitrobenzoesäurechlorid, Glykolipopolymer, Goldoberfläche, Photofixierung, Lipiddoppelschicht
Resumo:
Teeth of 71 estuarine dolphins (Sotalia guianensis) incidentally caught on the coast of Paraná State, southern Brazil, were used to estimate age. The oldest male and female dolphins were 29 and 30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ean distance from the neonatal line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growth layer group (GLG) was 622.4 ±19.1 μm (n=48). One or two accessory layer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neonatal line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GLG. One of the accessory layers, which was not always present, was located at a mean of 248.9 ±32.6 μm (n=25) from the neonatal lin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remains uncertain.The other layer, located at a mean of 419.6 ±44.6 μm (n=54) from the neonatal line, was always present and was first observed between 6.7 and 10.3 months of age. This accessory layer could be a record of weaning in this dolphin. Although no differences in age estimat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eeth sectioned in the anterior-posterior and buccal-lingual planes, we recommend sectioning the teeth in the buccal-lingual plane in order to obtain on-center sections more easily. We also recommend not using teeth from the most anterior part of the mandibles for age estimation. The number of GLGs counted in those teeth was 50%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GLGs counted in the teeth from the median part of the mandible of the same animal.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as found between the total lengths of adult male and female estuarine dolphins, we observed that males exhibited a second growth spurt around five years of age. This growth spurt would require that separate growth curves be calculated for the sexes. The asymptotic length (TL∞), k, and t0 obtained by the von Bertalanffy growth model were 177.3 cm, 0.66, and –1.23, respectively, for females and 159.6 cm, 2.02, and –0.38, respectively, for males up to five years, and 186.4 cm, 0.53 and –1.40, respectively, for males older than five years. The total weight (TW)/total length (TL) equations obtained for male and female estuarine dolphins were TW = 3.156 × 10−6 × TL 3.2836 (r=0.96), and TW = 8.974 × 10−5 × TL 2.6182 (r=0.95), respectively.
Resumo:
一、棕色固氮菌突变种DJ35固氮酶钼铁蛋白的纯化、体外重组及结晶研究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DJ35的菌体破碎后,所得的未经加热的粗提物经DEAE Cellulose 52柱层析后得到部分纯的钼铁蛋白(ΔnifE Av1)和铁蛋白(Av2)。部分纯的ΔnifE Av1再经Sephacryl S-300和Q-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进一步纯化,便首次得到SDS凝胶电泳检测为基本纯的ΔnifE Av1。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ΔnifE Av1具有与野生型棕色固氮菌钼铁蛋白(OP Av1)相同的亚基种类和组成(α2β2)。质子还原活性测定表明,在与Av2进行活性互补时ΔnifE Av1不具有明显的质子还原活性,而与从OP Av1抽提出的FeMoco抽提液保温后便可与Av2实现活性互补。这表明,ΔnifE Av1是一种缺失FeMoco的钼铁蛋白。 将ΔnifE Av1用过量的邻菲啰啉(o-phenanthroline)厌氧处理并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后,便得到部分丢失Fe的ΔnifE Av1©。在同时存在Av2和MgATP发生系统的条件下,ΔnifE Av1©, 而不是处理前的ΔnifE Av1,可为由KMnO4或Na2CrO4、高柠檬酸铁、Na2S、Na2S2O4 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含Mn或含Cr重组液(RS-Mn或RS-Cr)显著激活,但在缺少MgATP或Av2的条件下,RS-Mn和RS-Cr则不能激活ΔnifE Av1©。这就表明,RS-Mn和RS-Cr对ΔnifE Av1©的激活都需要邻菲啰啉的预处理及Av2和MgATP的同时存在。从分别缺失nifZ和nifB点突变的固氮菌突变种DJ194和UW45中纯化得到的钼铁蛋白,ΔnifZ Av1和NifB- Av1,经邻菲啰啉厌氧处理并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后,也分别得到部分丢失Fe的ΔnifZ Av1©和NifB- Av1©。与ΔnifE Av1©一样,这两种蛋白在Av2和MgATP同时存在时也可被RS-Cr和含Mo重组液(RS-Mo)明显激活。 为获得可供X-射线衍射的ΔnifE Av1的大单晶,对组成蛋白质沉淀剂的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缓冲液的pH值、结晶方法及蛋白样品的批次、浓度等结晶条件进行了大量优化研究。首次获得了ΔnifE Av1的深棕色短斜四棱柱晶体,并对其蛋白组成进行了鉴定。 二、铬铁蛋白中残存的棕色固氮菌细菌铁蛋白的晶体生长及鉴定 从无钼、无氨而含铬的固氮培养基中生长的棕色固氮菌突变种UW3中纯化得到了部分纯的CrFe蛋白。在试图培养CrFe蛋白大晶体时发现,棕色晶体和砖红色晶体可同时或单独出现。SDS-和厌氧天然-PAGE皆表明,棕色晶体主要由与Av1类似大小的亚基(~60 kD)组成,而砖红色晶体则主要由~20 kD亚基组成。Western-blotting表明只有~60 kD亚基可与OP Av1的抗体发生反应,而~20 kD亚基则无这种反应。在部分纯的CrFe蛋白中,~20 kD的蛋白含量远低于~60 kD蛋白的含量,表明由这种小亚基组成的蛋白只是CrFe蛋白中的一种污染蛋白。用3,5-二氨基苯甲酸染色的天然电泳表明,形成砖红色和棕色晶体的蛋白是迁移率不同的两种含铁蛋白。质谱分析表明,该晶体蛋白为棕色固氮菌的细菌铁蛋白(AvBF)。分辨率为2.34 Å的X-射线衍射结果也表明,砖红色晶体属于H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124.965 Å, b= 124.965 Å 和 c = 287.406 Å。首次完成的结构解析也表明,这种砖红色晶体确为24聚体的AvBF。 关键词:棕色固氮菌突变种DJ35和UW3; ΔnifE Av1; 铬铁蛋白; 细菌铁蛋白; 纯化和特性; 体外激活组装; 晶体生长及组成鉴定
Resumo:
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隶属禾本科赖草属,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重要建群种之一。羊草是牧草之王,是我国比较有优势的战略性生物资源,对我国北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育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过度放牧等不利影响,加之羊草本身固有的“三低”问题(即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已对羊草生物多样性维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限制了我国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改良及沙化治理的步伐。因此,如何通过细胞、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手段改良羊草、快速评价和创造新的种质;如何加快育种进程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如下结果: 1. 建立了羊草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并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影响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为激素配比和基因型。将3~5mm的幼穗接种到含有2,4-D 0~5.0mg/L的N6基本培养基上,随着2,4-D浓度的变化,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最高诱导率为93.21%(基因型C6)、最低为33.35%(吉生1号);愈伤组织在N6(大)+B5(微)+KT1.0mg/L+BA1.0mg/L的培养基上可以分化出芽,并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羊草基因型W4不同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其生长、褐化死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分化培养过程中,不同幼穗的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9.24%,最低分化率为5.26%。 2. 对来自同一基因型不同幼穗的愈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研究。采用DDRT-PCR技术对其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技术显示差异片段。将得到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得到两个差异片段序列,经过序列分析表明,其中一个片段是与水稻翻译延伸因子eEF-1基因高度同源;另一差异片段与水稻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高度同源。 3. 建立了羊草遗传转化方法。在获得羊草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因枪法对羊草两个基因型进行转抗除草剂基因(PAT)的研究。对分别来自基因型W4和C3的愈伤组织各1430和1850块进行转化。在附加1.0mg/L PPT的培养基上进行一系列的筛选培养,共获得了23株再生苗,经过生根筛选培养,得到5株抗性苗,3株来自基因型W4,2株来自基因型C3。对5株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 检测,得到2株阳性苗,均来自基因型W4,对阳性植株经过无性繁殖得到的无性系进行PCR检测及Basta耐受性鉴定,外源基因可以在其无性系稳定遗传并表达,无性系除对Basta具有抗性外,其表型特征与对照无明显区别。
Resumo: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为菊科凤毛菊属植物,是名贵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为解决雪莲资源匮乏,本文开展了利用水母雪莲毛状根培养生产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 在1/2MS液体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理化因子对水母雪莲毛状根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氮源总浓度(包括NH4+和NO3-)为30 mmol/L;NH4+/NO3-比例为5:25;2 %蔗糖和3 %葡萄糖组合;0.5 mg/L GA3和0.5 mg/L IBA;pH 5.8;18 h/d的光照(光强为3500 Lux);24℃;摇床转速为100 rpm的条件有利于毛状根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在此培养条件下,经过21 d的培养毛状根生长量达到12.8 g/L(DW),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量为1922 mg/L,即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占毛状根干重的15 %,约为野生水母雪莲植株干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25倍。 用MJ和SA两种诱导子分别处理水母雪莲的毛状根,适宜条件下它们均能使毛状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得到提高。实验发现,在水母雪莲毛状根培养过程中,MJ抑制其生长,但提高了黄酮类化合物在毛状根中的百分含量;SA降低了黄酮类化合物在毛状根中的百分含量,但促进其生长。诱导子的作用效果与诱导子的浓度和添加时间有关。在延迟期后期添加浓度为0.02 mmol/L的MJ时黄酮类化合物产量达到 849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34.1 %;在指数生长期中期添加浓度为0.03 mmol/L的SA时,黄酮类化合物产量达到968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52.9 %。在指数生长期前期同时添加浓度为0.02 mmol/L的MJ 和0.03 mmol/L的SA,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为1125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77.7 %。 另外采取热水、碱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水母雪莲毛状根多糖。进一步用α-萘酚—浓硫酸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得水母雪莲毛状根中水溶性多糖与碱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为2.453 %和3.391 % 。
Resumo:
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OsRAA1在玉米泛素启动子驱动下组成型表达,可以抑制水稻初生根的生长,促进不定根的形成,形成不同程度螺旋状的初生根,根的向地性反应减缓,这些表型和野生型水稻用生长素处理的表型类似,而且OsRAA1基因的转录受生长素诱导,这些结果表明OsRAA1可能参与了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但这些表型产生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在水稻中,茉莉酸在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多为生理实验的报道;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生长素信号转导和茉莉酸信号转导可能都受26S蛋白酶体的调控。由此我们推测茉莉酸在根的发育过程中可能也起着同样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在超表达OsRAA1水稻基础上旨在克隆新基因,并对新基因功能进行研究,以探讨茉莉酸在水稻根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并对生长素和茉莉酸信号转导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运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在超表达OsRAA1水稻背景下发现了受体激酶家族DUF26的一个成员明显下调,我们命名为OsRMC(Oryza sativa Root Meander and Curling,AAL87185),Western杂交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结果。 OsRMC位于4号染色体,信息学分析表明只有一个拷贝,没有内含子,ORF阅读框为777bp,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7.9 kDa,等电点(pI)为5.01。对该蛋白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含有2个C-X8-C-X2-C基序(Cys-rich repeat, CRR)即半胱氨酸富集区,其中第四个半胱氨酸残基不保守,该基序会形成二硫键,编码两个未知功能的DUF26(Domain Unknown Function 26)结构域。OsRMC由一个信号肽和两个CRR区组成,但没有跨膜区和激酶区。RT-PCR显示OsRMC可能是组成型表达的基因;亚细胞实验表明OsRMC是膜定位的蛋白。Western blot显示OsRMC受茉莉酸诱导表达,受生长素的抑制。 RNAiOsRMC转基因水稻在暗处培养时,抑制了初生根的生长,使侧根数目减少,但促进了不定根的生长和数目的增加;第二叶鞘变短,这些表型和前人报道的外源茉莉酸处理野生型的表型一致。转基因对生长素信号转导和合成没有影响,但初生根和第二叶鞘对外源茉莉酸更加敏感,说明RNAiOsRMC转基因水稻可能增强了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分析转基因水稻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部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根中受茉莉酸信号转导特异诱导的病原相关基因RSOsPR10的表达明显增多,而JAmyb和OsNDPK1的表达没有变化,证实转基因增强了茉莉酸信号转导其中的一个路径;进一步分析茉莉酸合成途径12-OXO-PDA(12-氧代-顺,顺-10,15-植物二烯酸)还原酶基因OsOPR的表达发现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别,说明转基因可能没有影响体内的茉莉酸合成途径。RNAiOsRMC转基因水稻的初生根比野生型的更容易发生弯曲,实验表明培养过程中茉莉酸和背触反应(negative thigmotropism)共同作用使转基因的初生根更容易发生卷曲,而光信号会增强卷曲程度。但RNAiOsRMC转基因水稻并没有影响根的向地性,暗示RNAiOsRMC转基因可能增强了根的回旋运动或(和)背触反应,从而促进了根的弯曲和卷曲。这些结果证明OsRMC参与的茉莉酸信号转导过程在水稻根的发育、弯曲和卷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超表达OsRAA1和RNAiOsRMC转基因水稻的分析,说明水稻中存在着生长素信号转导促进茉莉酸信号转导的途径。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认为,OsRAA1调控了受体激酶家族DUF26的一个成员OsRMC,使其表达量降低,该过程增强了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确认了受体激酶家族DUF26的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证实了OsRMC调控的茉莉酸信号转导在水稻根系发育、根弯曲和卷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证明水稻中存在着生长素信号转导促进茉莉酸信号转导的途径,为完善各种植物激素调控水稻根系发育的网络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Resumo: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和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l. et Kir.)是我国珍稀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清热解毒、止痉镇痛、敛伤、消肿及治疗热病、风湿等多种功效。雪莲的主要药用成份为紫丁香甙(Syringin)、芦丁(Rutin)、高车前素(Hispidulin)和Jaceosidin等苯基丙酸类(phenylpropanoid)和黄酮类(flavonoids)物质。最新的药理研究表明,上述物质还具有抗菌消炎、保肝降压、延缓衰老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等重要的研发价值。 雪莲生境恶劣,生长缓慢,人工引种困难,加上长期掠夺性采挖,已使雪莲处于灭绝的边缘。为了保存国家珍稀植物品种,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临床上对雪莲药物的需求,本研究在雪莲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应用诱导子添加技术和毛状根培养技术对雪莲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物质进行调控,并对雪莲MYB类转录因子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开发野生雪莲替代产品、缩短雪莲药用成份的生产周期奠定了基础。另外,分析了野生雪莲和雪莲培养物中主要生物活性成份的种类及含量,为今后雪莲药理药效研究及品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雪莲黄酮的产量,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细胞培养水平上,通过添加茉莉酸甲酯(MJ),对雪莲黄酮类物质的代谢进行调控。研究了诱导子的添加时间、添加浓度对水母雪莲红色系悬浮细胞的生物量和总黄酮产量的影响。发现在细胞培养的指数期(第9天)添加5.0 µmol/L的MJ,可以使总黄酮产量提高2.4倍(1134.5 ± 63.86 mg/L),而雪莲细胞干重(dw)仅比对照提高23.8 %(20.4 ±0.27 g/L)。另外,细胞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分析表明,MJ添加后PAL活性的增加与雪莲总黄酮含量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 在器官培养水平上,对雪莲毛状根的诱导频率及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预培养2天的新疆雪莲根段外植体,毛状根的诱导效率可达到83 %。毛状根的冠瘿碱检测、PCR和Southern分析表明,Ri质粒中的T-DNA已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以新疆雪莲毛状根为外植体,能够容易地获得再生芽。在含有1.0 mg/L 6-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其再生频率高达91 ± 5.9 %,是其正常根的2.4倍。而水母雪莲在该培养条件下,仅有少量的畸形芽出现。进而对毛状根的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激素附加的MS液体培养基中,新疆雪莲的HR1601根系在一个培养周期内(32 天),其生物量能够达到接种量的16倍,而紫丁香甙含量(43.5 ± 1.13 mg/g dw)能够达到野生雪莲的83倍。从而显示了雪莲毛状根培养体系的优良特性。 在基因水平上,对雪莲黄酮类物质代谢调控的研究已经展开。玉米P基因编码的Myb类转录因子能够调节黄酮类物质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根据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雪莲细胞培养物中获得了SmP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SmP基因与烟草中涉及苯丙素类物质代谢途径的LBM 1、LBM 3和MybAS 1基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66 %、60 %和61 %。因此为了研究雪莲SmP基因的功能,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并与先前构建好的反义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烟草,分析了转基因植株的形态特征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其中,约有30 %转反义SmP基因的株系表现叶片皱缩、叶脉紊乱、主侧脉角度缩小、叶片、花瓣失去对称性以及花粉败育等性状。 另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雪莲提取工艺的条件,并对雪莲细胞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温度对雪莲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而分批多次提取比一次性浸提,能够收到较好的提取效果。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荐在60 ℃水浴条件下,采用50 %乙醇对雪莲样品连续浸提2次的方案。对雪莲提取物的纯化研究表明,雪莲成份复杂,仅依靠单一的分离手段,往往难以奏效。另外,野生雪莲及雪莲培养物中生物活性成份的比色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C-ESI-MS(Liquid Chromota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分析表明,传统的NaNO2-AlCl3 法测定雪莲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偏高,不利于雪莲黄酮的实验室研究分析与今后工业化生产的质量监控。而AlCl3 法的显色反应较为特异,今后有望取代NaNO2-AlCl3 法,作为雪莲类药材品质评价的标准。而HPLC-DAD结合LC-ESI-MS可以对雪莲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份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分析,从而解决了由于缺乏相应的雪莲化合物标准品而难以对雪莲中的成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比较的难题。最后综合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对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花素类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雪莲细胞中至少含有7种花色素类物质,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甙及其衍生物、天竺葵素糖甙衍生物和芍药色素糖甙衍生物。
Resumo:
砷是一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毒元素,在地表的含量本来很低。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活动的增加导致砷污染日趋严重。土壤和水体中的砷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超富集能力来清除或减低污染的新型环境生物技术。植物修复的实际应用依赖于超富集植物的发现和超富集机制的阐明,特别是砷解毒过程(砷的吸收、还原和区域化)的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中砷解毒机制的阐明将为砷污染的植物修复及新型工程植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本论文以蜈蚣草为试材,针对蜈蚣草的砷解毒机制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 1.以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为材料,建立了一个适于研究蜈蚣草砷吸收和解毒机制的新系统—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首次证明蜈蚣草愈伤组织与其孢子体及配子体一样具有对砷的抗性和砷超富集的能力。 2.以蜈蚣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比较亚砷酸盐、砷酸盐和二甲基胂酸盐对蜈蚣草和拟南芥植物毒性的差异,表明砷的还原可能是蜈蚣草对砷解毒的重要机制之一而砷的甲基化对蜈蚣草的砷解毒作用甚微。 3.以蜈蚣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对砷在蜈蚣草愈伤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首次直接证明植物液泡对砷具有非常明显的区隔化作用。暗示区隔化作用在蜈蚣草对砷的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通过测定蜈蚣草愈伤组织对不同化学态的砷处理下抗氧化物质的变化发现酸溶性巯基在蜈蚣草砷解毒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以蜈蚣草愈伤组织为材料,发现磷和砷的吸收在高浓度范围下(﹥0.2 mM)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对蜈蚣草高亲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PvPHT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则表明PvPHT参与了蜈蚣草对磷和砷的吸收过程。
Resumo:
以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叶片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以NaCl作为选择因子,从愈伤组织直接筛选。在选择培养基上,大部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在一些褐化死亡的愈伤组织周围有少量新的细胞团生长,挑选生长存活状况好的细胞团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每3周继代一次,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细胞团。以普通愈伤为对照,发现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耐盐愈伤的相对生长率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而普通愈伤对照几乎停止生长,说明耐盐愈伤具有相对稳定的耐盐性。在蛋白水平上,耐盐愈伤与对照愈伤差异明显,SDS-PAGE分析显示:耐盐愈伤比对照多出一条34 KD大小的蛋白带,且30 KD,18 KD左右的蛋白带明显上调。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盐愈伤脯氨酸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愈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对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 NaCl处理前后,耐盐愈伤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结果说明耐盐愈伤一方面通过积累蛋白和其他小分子有机溶质的方式调节其渗透平衡,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盐分造成的次级伤害。 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芽,之后将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经4个月得到了12株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耐盐植株叶片宽大、叶柄粗短、叶表面覆盖白色细毛,根粗壮较短,花茎中部具有2 cm左右的苞叶。RAPD和SDS-PAGE检测表明,耐盐植株与对照植株在DNA及蛋白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1.5% NaCl处理后,与普通再生植株相比,耐盐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为显著,而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耐盐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为耐1.5% NaCl药蒲公英变异体,这些耐盐变异体有望成为抗盐耐海水蔬菜家族的新成员。同时,这些耐盐变异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具有更高的医用商业价值。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变异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Resumo:
作者广泛收集了近二十年来我国森林生物量生产力、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凋落物现存量、年凋落量、凋落物分解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国内外土壤呼吸的相关资料,把森林作为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从生物自身循环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森林在全球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 1、基于上述资料,采用林业部规划院1989-1993年的最新统计的我国不同森林类型的面积(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台湾省未计入),估算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包括植被、土壤和凋落物层三个分室,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为281.16 * 10~8吨,其中植被碳库为62.00 * 10~8吨,占总碳库的22.2%;土壤碳库为210.23 * 10~8吨,占总碳库的74.6%;凋落物层的碳贮量为8.92 * 10~8吨,占总量的3.2%。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落叶松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针叶和针阔混交林、阔叶红松林、热带林、樟子松林,前5类森林碳贮量占总贮量的87%,是我国森林主要的碳库。 2、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各个分室的碳密度特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t/ha,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07t/ha,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碳密度约是植被碳密度3.4倍,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随纬度升高而增加,作者根据所选117个样本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水热因子的模拟方程;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8.21t/ha,随水热因子的改善而减小。这些结果为研制森林生态系统仿真模型提供了基础。 3、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平衡通量,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源与碳汇作初步评价,为减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中表现为碳汇,年通量为4.80 * 10~8吨C/年。基本规律是随纬度的升高,即从热带向寒带,碳汇功能下降,这取决于系统碳收支的各个通量之间的动态平衡;阔叶林的固碳能力大于针叶林。 4、初步评价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我国生物物质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人口呼吸每所释放的总碳量为9.87 * 10~8吨/年,而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其中的48.7%。
Resumo:
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在东灵山地区存在于多种林分中,并成为辽东栎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种。本文以植物种群构件理论为基础,对辽东栎的种子、幼苗、幼树和成体四个阶段不同侧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和试验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果: 1. 种子库统计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种子散落总密度为123个m~2。(2)土壤种子库存在时间约100天左右,种子密度最高时为42.7个/m~2。(3)土壤种子库输出途径主要有死亡后腐烂、发芽、动物当场取食和搬运,其中动物搬运是影响种子库动态的最重要因子。(4)动物搬运和取食是影响种子命运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的影响,辽东栎能够完成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5)被啮齿动物贮藏的种子大多被取食,极少存活;(6)地表覆盖物能减少动物搬运、取食的影响,但对成苗效果不明显。 2. 干旱处理和模拟去叶试验的结果表明:(1)干旱将显著降低单叶面积、叶面积比和叶比重,从而也显著降低了单株生物量,但根比重却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2)去叶显著提高了单株叶数、叶面积比和叶比重,尽管单株生物量只稍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辽东栎幼苗在去叶后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 3. 芽的命运调查发现:(1)辽东栎的芽或保持休眠状态,或死亡后脱落,或分化为营养枝、雄花枝、雄花序、雌花枝和两花枝等;(2)不同生境中芽的命运不同,生活在林窗中的幼树上的芽分化为具有生殖功能的枝条的比例高于郁闭林中的幼树,而与成熟个体接近;(3)同一个体内部,上层芽分化为生殖枝的比例明显大于中、下层;(4)芽的命运与枝长关系密切,长枝上的芽分化为生殖枝的可能性较大;(5)结实枝的平均枝长、枝上平均叶数都明显高于非结实枝。 4. 构型分析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的辽东栎个体的分枝格局不同:幼苗阶段,高生长显著,枝条伸长较快,但分枝率低;幼树阶段,分枝率显著小于成株阶段;但上层枝条的平均枝节倾角大于其它两阶段,上层枝条的长度也大于成株阶段;成株阶段,冠幅迅速扩展,分枝率较前两时期显著增加,同时顶端优势减弱,引起休眠芽萌生苗的发生。(2)不同生境的辽东栎个体分枝格局也有较大差异:混交林中的辽栎个体多生活在林隙中,同灌丛中的个体相比,枝冠窄小,枝倾角较大,第一枝级枝条(上层)较长,但分枝率较小叶面积指数较低;枝、叶的方位角,叶倾角(上层)在不同生境中未发生显著变化。 5. 叶群体统计表明:(1)不同个体,同一个体内部不同层次,叶数量动态趋势都基本一致。现叶期和叶落半衰期很短,现叶方式为爆发型;(2)不同个体间叶期差异很大,暗示在辽东栎种群内部或许存在有强烈的遗传分化。 6. 对叶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测定发现:(1)辽东栎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趋势:即在叶生长早期增加很快,其后渐渐降低,叶长度、面积约在六月初达极大值,叶干重稍后达极大值;(2)净光合速率在整个生生季里随叶的生长发育是先上升,至七月中旬达极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而暗呼吸速率除在落叶前有微弱上升外,一直都处在下降状态;(3)叶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具“午休”现象,可能由高温和强光照引起;(4)叶的形成初期,碳的输入较高,展叶后约十天左右,输入输出达到平衡;碳输出在七月中旬达极大值,随后下降。可见:(5)叶的光合能力与叶的生长发育状况有密切关系。 7. 对叶养分季节动态的测定表明:(1)N、P、K、Ca、Mg、Fe等6种元素的浓度和贮量在叶的生活史中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N、P、K等3种元素的浓度在展叶初期下降很快,随后逐渐下降的,但贮量是在7月下旬达到最大值;(2)Ca浓度和贮量整个生长季中一直保持上升趋势,Mg的季节变化无一定规律;(3)N、P、K、Mg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收,其中N、P的回收率分别为67%和,Ca、Fe在叶中有所积累。 对栎属植物养分动态的比较分析表明:(1)落叶植物成熟叶中的N浓度显著高于常绿植物,但N、P的回收率与成熟叶中的浓度无明显相关性;(2)栎属植物的成熟叶和落叶中的N、P浓度间呈显著相关。
Resumo: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N2O、CO2和CH4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改进后的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内蒙古半干旱原N2O、CO2和CH4交换通量的具体应用。就用此观测系统,于1998年5月至2000年2月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主要人类活动(放牧、家垦)对N2O、CO2和CH4交换通量强度及季节变化的影响,同时对水分、地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主要温室气体N2O、CO2和CH4通量观测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是观测内蒙古半干旱草原N2O、CO2和CH4交换通量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后的观测系统其准确性和再现性基本可以满足研究要求,但箱法的局限性也导致对CO2及不同牧压下草原N2O通量的观测很难得到客观准确的结果。 农垦对内蒙古草甸草原N2O、CO2和CH4通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农垦显著增大了草甸草原N2O排放通量,但对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无显著影响;在植物生长旺期之前,农垦对草甸草原CO2排放通量无显著影响,在植物生长旺期及之后的小麦成熟期,农垦明显增大了CO2的排放。农垦还使得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农垦对CH4通量的强度及季节变化均无显著影响。 连续两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研究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CO2和CH4通量的影响应结合水分条件来考虑。不同牧压下冷蒿-小禾草草原CO2排放能量受水分条件的显著影响,水分条件改变了CO2通量的季节变化。丰水年CO2排放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正常年份放牧强度对CO2排放通量强度无显著影响。两年的观测均发现不同的放牧强度对CO2通量的季节变化没有影响;土壤-植被系统吸收CH4的能力在不同放牧强度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放牧率下年际间CH4通量变化很大,正常年份比丰水年吸收通量大。同时分析了温度与不同放牧强度草原CH4通量的关系,认为影响放牧条件下冷蒿-不禾草草原CH4吸收通量的主要因子是地表以下10cm土壤温度。
Resumo:
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是一个多层次生态过渡带。沙地柏系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Sabina)常绿灌木,是毛乌素沙地中唯一的天然常绿灌木,也是一种具代表性的木本克隆植物。由于沙地柏起源古老、对半干旱沙地的适应性较强,因而吸引了许多中外研究者。本文的目的是初步探讨沙地柏对变化环境的反应。 第2章探讨沙地柏的叶结构与功能随性别、叶型、生长型和生境的变化。(1)沙地柏雌性植株的叶片厚度、失水系数、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雄性植株,而前者的微管束宽度显著小于后者。(2)鳞叶的表皮厚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针叶,而针叶的组织密度、失水系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Ci/Ca显著大于鳞叶。(3)匍匐茎的最大光合速率、最大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表皮细胞长度和微管束大小都显著大于起立茎,而光饱和点、水分利用效率恰好相反。水分饱和亏缺不受生长型的影响。(4)叶片的比叶面积、结构特征、失水系数、气体交换和资源利用效率均受生境类型的显著影响。(5)沙地柏叶结构与功能具有许多普遍性特征,例如,光合曲线为双峰型、具有午休现象,最大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随叶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第3章探讨沙地柏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水分资源的共享。(1)地下部分生物量投资、根密度、根面积指数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减小,这种格局有利于减缓沙地柏植株地下部分对水分资源的竞争,从而经济、长时间地利用有限水分资源。(2)根系深度系数、最大根系深度、含50%或90%根系生物量或表面积的根系深度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增大。这些结果指示,沙地柏根系通过增加深度以补偿土壤水分可利用性的降低。(3)根系生物量和表面积分布与土壤现有水分含量的有关性随生境发生变化。(4)根系分布特征既可能记载了植物生境中水分状况的变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群落动态提供证据。(5)沙地柏根系具有共享水分资源的潜力。 第4章分析沙地柏对养分贫瘠的沙地环境的适应策略。(1)土壤养分并不随土壤水分不可利用性的梯度变化而成梯度变化。(2)叶重比随土壤干旱度增加而增大,地下部分投资比例却相反。(3)N、P、K在叶中分配比随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而增大,而在根中的分配恰好相反。(4)N、P利用效率随土壤养分含量减少降低,重吸收效率却相反;K利用效率和重吸收效率、Ca、Mg利用效率均随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而增大。(5)沙地柏植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养分内循环的贡献恰好相反,这指示沙地柏植株对养分内循环的贡献可能存在一种权衡。(6)根系分布对不同养分异质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对水平和垂直剖面上异质性的影响也不相同。 第5章研究沙地柏种群的繁殖和更新特征。(1)根原基是沙地柏进行营养繁殖的结构基础,它反映营养繁殖能力的潜在大小,受性别、生长型、生境和植株大小级的显著影响;由根原基转化而来的不定根可吸收充足的土壤资源供给萌生分株代谢需要,因此定居分株能够独立维持。(2)雌株的繁殖分配显著大于雄株,但繁殖效率恰好相反;生长型、生境和植株大小级对繁殖分配、繁殖效率和种子产生有明显影响。(3)沙地柏同时具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这为种群更新提供了两种方式。由于可供分配的资源有限,两种繁殖方式各有利弊,因此两者间可能存在权衡。(4)根原基数量、繁殖分配、繁殖效率和种子产生随生境变化。这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沙地柏种群繁殖特征具有潜在影响。(5)种子质量差、种子萌发率低和幼苗存活率低是制约沙地柏种群有性更新的三个“瓶颈”。(6)沙地柏营养繁殖力强、萌生苗存活率高,这使自然条件下沙地柏种群以无性更新为主。 第6章探讨沙地柏群落的发生和演替。(1)沙地柏系古北极成分,起源古老,天然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带。(2)沙地柏群落的发生方式有两种,即滩地发生和固定沙地发生,但以前者为主。(3)由于毛乌素沙地的干扰频繁,因而沙地柏群落的发展具有多种途径。 第7章探讨切断匍匐茎和除叶干扰对沙地柏生理和生长特征的影响。(1)切断匍匐茎对沙地柏子株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这批示天然压条形成的定居子株能够独立维持。(2)切断匍匐茎对子株气体交换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而显著影响其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特征。(3)除叶干扰通过改变生理指标峰值出现时间从而影响沙地柏生理动态。(4)除叶干扰(尤其是除部分老叶)具有补偿效应,可以促进当年生枝生长和生物量积累。(5)干扰效应受干扰方式、干扰强度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因此干扰效应多种多样。(6)不同生理、生长指标对模拟干扰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第8章探讨模拟降雨变化对沙地柏实生苗生理和生长特征的影响。(1)水分变化显著影响沙地柏实生苗的气体交换特征,对所测荧光特征的影响均不显著。这种影响差异指示水分变化主要影响样片的表观性生理特征,而对光系统II的内在本质基本无影响。(2)水分变化显著影响实生苗的水分特征和水分构筑特征。两类特征的变化趋势表明,随施水量增加,沙地柏实生苗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3)水分变化显著影响生物量分配,而对形态和生产力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根系对水分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叶和茎,地下部分生物量投资随水分可利用性提高而增大。
Resumo: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草场,又是东北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生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致使草地出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尤其是草地盐渍化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当地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是导致草地原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对草地的过度使用,如过度放牧和割草等则是导致草地快速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而且引起草地群落发生次生演替过程。在典型的次生演替过程中,常常可以出现羊革(Aneurolepidium chinense)群落、羊草和一虎尾草(Aneurotepidium chinense&Chloris virgata)群落、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等演替阶段。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过程模型,来模拟草地的生态学过程机理以及人类过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模型包括5个部分:1)主要气候因子的模拟,2)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3)土壤盐碱化动态的模拟,4)草地群落生长的模拟,5)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以下将对各个部分分别描述a 在气候因子模拟子模型中,给出了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气候园子的种类,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解析法计算太阳辐射,包括平地和坡地的理论可照时间,天文辐射日总量以及总辐射量。利用改进后的Penman式,模拟了全国的潜在蒸散量,与900多个气象站点的水面蒸发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很好。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将土壤水分动力学模型与水分平衡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土壤水分动态的物理过程模型。模型以ld为步长,可以模拟多种土壤质地的水分动态。利用松嫩平原4中典型土壤(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栗钙土、碱化盐土、草甸碱土)1997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效果根理想。 在水盐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物理过程模型,来模拟土壤盐碱化动态。模型以ld为步长,适合于模拟异质性强的多层土壤水盐动态。模拟了1997年羊草及碱蓬群落下的土壤盐分、碱化度、pH值动态,并与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可以反映土壤盐分和碱化的季节变化规律。 模型将气候要素、土壤湿度、土壤盐分浓度、碱化度和pH值作为影响草地群落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土壤水分动态和盐碱化动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过程模型来模拟以羊草(A.chinense)、虎尾草(C.virgata)、星星草(Puccinellialenuiflora)和碱蓬(S. glauca)为建群种的4种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枯死生物量变化动态。利用吉林省长岭的气候资料和实验资料,模拟了1991年土壤湿度动态,1991年4种群落土壤盐分、碱化度和pH值变化动态,以及1991年4种群落生长动态,并分另fj利用实验资料进行了验证,模拟效果非常理想。 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对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水分动态、盐碱化动态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对群落演替和生长的可能影响。模型选择不放牧、轻牧、重牧、过牧、极牧5种放牧强度,利用模型每15天将地上生物量分别去除0%. 25%、50%、75%和90%,并且相应改变了土壤导水特性来模拟不同的放牧强度。模拟结果表明,重牧、过牧、极牧下土壤湿度显著降低,但在轻牧下土壤温度略有上升。在不放牧时,土壤以脱盐、脱碱过程为主,而轻牧下脱盐、脱碱过程则会变缓:重牧、过牧、极牧下则以盐碱化为主。.不放牧时羊草群落一直占优势,而轻牧下则被羊草一虎尾草群落替代:虎尾草可以忍受轻的盐碱,因此在重牧F取代羊草群落成为优势种;在过牧和极牧下,土壤盐碱化非常迅速,最终只有碱蓬可以忍受强度的盐碱,这时草地变为碱蓬群落或光碱斑。不放牧下草地群落生长良好,生物量最大;轻牧下,草地群落生物量保持在中等水平;而重牧、过牧、极牧下草地生物量迅速减少。通过将每年收割的生物量进行累加,可以发现轻牧下收获的生物量总量是最大的,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收获的生物量迅速减少,如果同时考虑到适口性的问题,则可以发现轻牧下可 以收获最多的生物量,而过牧和极牧下只能收获极少的适口性非常差的碱蓬。 模拟结果表明,过牧是导致松嫩草地次生盐碱化最重要的原因,它不仅造成草地土壤的退化,而且加速了草地群落的次生演替。适宜的放牧强度对于保护草地免受退化,保持较高的草地生产力水平至关重要。而过牧不仅降低了草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破坏了草地环境,引起草地的迅速退化。
Resumo: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中国西北部沙漠的流动及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优势种灌木。瘦果小而轻;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瘦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其种子的种皮与果皮愈合,果皮外层为很厚的粘液层,其粘液层在遇湿后迅速吸水膨胀,其重量增至原来的589倍。在自然生境中,粘液物质将沙粒粘附于瘦果的周围,使瘦果的重量发生变化。瘦果能长时间在水上漂浮,粘液物质有助于种子的萌发和苗的发育。白沙蒿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瘦果,其种子具有不同的萌发速率但最终达到相同的萌发率。瘦果的粘液物质对白沙蒿种子的传播与萌发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白沙蒿种子为需光种子,种子在光下萌发而在暗中受到抑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0 C,在100 C和300 C萌发速率和萌发率都很低,萌发在50 C受到抑制。种子在沙中被埋越深,其萌发速率和萌发率就越低。在沙平面下2厘米或更深层沙土下出苗率为零。但是,当将种子上层沙土移走,只保留0.5厘米沙土覆盖种子,这些种子的萌发率达到原先就位于沙土下0.5厘米的种子的萌发率,但是后者的萌发速率较高。土壤水分含量越高,从1. 7%到14. 7%,其萌发就越快。土壤水分含量从19.4%起,种子的萌发受到了延迟,苗的发育受到了抑制。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loo C,亚适宜温度为15-20 0C。从200C起,温度越高,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0.2 molL的NaCl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 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盐溶液中处理9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不同浓度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要比蒸馏水中的低,表明NaCl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梭梭的种子为短命种子,在自然状态下,种子的含水量为8.5%,寿命约为10个月。将梭梭种子含水量降至2. 5%和1.4%,其耐贮藏力增强。经过500 C下5天和10天的人工加速老化后,超干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与对照相比,超干种子萌发率、根长及活力指数等均显著提高。较低的电导率和较高的脱氢酶活性,说明种子在超干处理后表现出了膜系统的完整性和较高的种子生活力。超干处理既能显著提高梭梭种子的耐贮性,也能有效保持种质的稳定性,是梭梭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上广泛分布的重要固沙植物。沙柳叶片的光合速率呈现出双峰型的日动态变化,在午后14点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蒸腾在午后15点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早晨9点后保持在2.5 μmol C02.mmol-l H20左右。叶片水分亏缺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从早晨开始,叶片水分亏缺逐渐增强,在18时达到最大值。比较生长季节的不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表明,春末的光照强度和气温比夏末高,但土壤水分含量则相反。沙柳在春末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是夏末的79%和72.4%,表明水分亏缺是影响沙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Resumo:
气候在大尺度上决定着植被的分布、结构和组成,植被结构和生理状态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植被的反射率、粗糙度以及水分通量进而影响气候,这样形成了气候一植被的相互作用。在植被一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功能型是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它可以在详尽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理特征的同时,有效削减植被的复杂性。植物功能型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以及陆面过程模型和动态全球植被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我国植被-气候的相互作用和区域尺度的全球变化研究,还需要一套特定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 本论文根据我国植被生态学和植被分类的研究背景,结合植被.气候相互作用和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一套适宜于中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划分方案。首先,根据中国植被和气候特征,筛选并确定了影响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理属性以及植被分布的6个关键的植物功能特征:然后,根据这6个特征,对植物进行功能型划分,得到了29类植物功能型:再根据我国植被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选定了其中的18类作为我国的植物功能型。这套功能型包括了7类‘树’功能型,6类‘灌木’功能型和5类‘草’功能型,其中含有4类高寒植物功能型,专门用于描述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并根据需要设置了2类‘裸地,功能型。 根据我国气候一植被分布定量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BIOME1和Box体系的研究结果,选定7个环境变量作为限制我国植物功能型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最冷月平均气温、最暖月平均气温、大于50C的有效生长积温、大于OºC的有效生长积温、Priestley-Taylor系数(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的比值)、降水量、最暖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采用半峰宽法初步确定每个植物功能型的环境限定因子取值范围。并根据这套植物功能型及其环境参数建立了适宜于我国的生物群区体系,从而得到了我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the Chinese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Biomes,CNPB)。 为了验证这套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将BIOME1和中国的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体系(CNPB)对中国植被在当前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分布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套体系可以更有效地模拟中国植被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分布,特别是对青藏高原植被描述的详细程度有实质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