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resultados para 2006-06-B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安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天然放射性辐射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性物质存在于各类物质中,包括空气、水源和土壤等。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又是最危险的环境影响因素。为了生存和健康不仅需要了解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而且需要了解辐射污染。 天然放射性辐射环境与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青岛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以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的大规模侵入岩体,大多数母岩为富含铀、钍的花岗岩。本论文选择青岛地区做为放射性的研究区,该花岗岩地区与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强度的关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论文在大量密集测量地表岩石、土壤γ总量、土壤中238U、232Th 、40K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基础上,分析了天然放射性辐射环境与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 分析了环境中氡的来源及迁移机制,给出了氡的运移理论模型,指出了环境中氡的危害及其土壤中的分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分别从内照射和外照射的角度,将土壤中238U (226Ra) 、232Th 、40K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γ能量谱、环境中的氡浓度和直接测量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相结合,首次对青岛地区的辐射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可为奥运和青岛市长远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中的238U含量低于全国及世界平均值,土壤中232Th含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均值含量的1.1和1.5倍, 土壤中40K含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均值含量的2.43和2.44倍,因此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高于全国(81.5nGy•h-1)和世界(80 nGy•h-1)约1.2倍。通过能谱估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实际测量值近似相等。研究区的年有效剂量为0.83 mSv,低于世界平均年有效外部照射的剂量限值1.0mSv,外照射指数和内照射指数均小于1,该区的等效镭浓度Raeq均值为197 Bq•kg-1,低于建议最大容许值370 Bq•kg-1,基于以上的各类指标均在世界均值或容许值范围内,可以认为该区的外照射水平属于安全辐射范畴。 222Rn浓度对人体内部照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评价辐射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经典的氡在空气中的扩散和对流的理论模式,通过研究区内的土壤中铀的含量推算出离地面1米高的空气中的氡的浓度,并且分析了土壤中的氡浓度与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U、Th、K的含量的关系。研究区的土壤氡浓度总体平均值为5887Bq/m3,与全球土壤氡浓度的平均值7400 Bq/m3相比属于土壤氡浓度正常地区。由于青岛市区土壤覆盖层很薄,地表储气条件较差,造成土壤氡逸散。因此除区内土壤氡浓度几处偏高区以的其他区域,甚至断裂带上他和其他区域的土壤氡浓度也普遍偏低。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青岛市区大气中氡浓度所导致的居民室外吸入氡子体所产生的年均人有效剂量估算结果是0.94mSv/a。这与联合国辐射防护委员会公布世界平均本底值1.2mSv/a相比,此值在正常范围内。 这个地区虽然大面积出露富含放射性物质的花岗岩,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钍、钾)也较高,但是因为铀含量不高,另外本区临海,一年四季的风速较大,因此本地区室外和室内空气中氡浓度不高。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本区的辐射环境属于安全区域,适于人类生活。 本论文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有:首次在大量密集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对青岛地区的辐射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在数据采集方面,采用直接就地测量,跟其他调查方法比,采样密度大,数据量大。从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从外照射和内照射的角度,采用了多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方式来评价本区的辐射环境质量,详实可信;引入GIS技术,和放射性评价相结合,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放射性核素和氡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的关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根据1999年-2007年间7个航次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资料,探讨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特征,主要包括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等,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为评价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及鱼类补充资源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三峡工程蓄水前春季(1999年5月和2001年5月)共捕获11540个鱼类浮游生物隶属11目18科32种,其中凤鲚(Coilia mys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白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松江鲈(Trachidermis fasciatus)为优势种;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三个类群:①以凤鲚为优势种的河口群组,②以松江鲈和白氏银汉鱼为优势种的沿岸群组,③以鳀和六丝矛尾鰕虎鱼为优势种的近海群组;盐度、深度、溶解氧和悬浮体是影响这一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2.三峡工程蓄水后春季长江口的环境因子总体分布格局没有改变,部分环境因子表现出数量上的差异:溶解氧含量偏低,COD平均值下降,pH值显著上升,盐度升高,河道水域和口门附近悬浮体下降,长江口鱼类生物群聚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三峡工程蓄水后春季(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共采获的25种鱼类浮游生物,总丰度(1 070个)仅为蓄水前(11 540)的10%,4种优势种白氏银汉鱼、凤鲚、松江鲈和鳀贡献了总丰度的94.57%;蓄水后影响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盐度和悬浮体,蓄水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聚类型(河口型、沿岸型和近海型)与蓄水前一致,但沿岸型空间分布区域明显减少,近海型分布区域向河口方向扩展。长江口环境因子中,盐度和悬浮体是蓄水前后鱼类浮游生物群聚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春季四次调查共记录鱼类浮游生物39种,生态类型包括淡水、半咸水、沿岸和近海。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包括鯷、凤鲚、白氏银汉鱼、松江鲈和六丝矛尾鰕虎鱼,2004年和2007年鯷、凤鲚优势地位有所下降。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年度间差异显著,以2004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1999和2001年相异性最高,鯷和凤鲚种群数量变动对其群落变异的贡献率最大,群落相似性以2004和2007年最高,达71.17%。与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下降。1999—2007年间,长江口发生了一系列环境环境条件变化,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干扰带来了长江口鱼类生物群落结构变异。 4.2007年四个航次(春、夏、秋、冬)共捕获鱼类浮游生物6,463个, 隶属12目28科45种, 以鳀科丰度最高, 占总丰度的76.5%。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包括4种生态类型: 淡水型(2种), 半咸水型(14种), 沿岸型(10种)和近海型(16种)。其中, 近海型物种个体数量最多, 占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总丰度的74.55%。鳀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 对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丰度贡献最大。鱼类浮游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白氏银汉鱼在春季占绝对优势, 鳀是夏季优势度最高的种类, 秋季除鳀外, 前颌间银鱼(Hemisalanx prognathus)成为优势种; 鱼类浮游生物丰度高度集中在优势种上, 各季节优势种对总丰度贡献超过89%。群落物种数量、丰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 在夏季最高, 春季和秋季次之, 冬季最低。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群落格局在空间上分为三个不同的群组:河口、沿岸、外海,并且这种分布随长江冲淡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盐度是影响决定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子,而温度则是影响其季节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此外,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也是影响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间变化的重要因子。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制备了一种镁包铝型的复合牺牲阳极,外层成分为镁-铝-锌-锰,内层成分为铝-锌-铟-镉。初期由外层镁阳极对被保护结构体进行保护,在不增加阳极数量的情况下,其所提供的电流可满足钢结构初期对保护电流的需求。镁阳极消耗殆尽时,钢结构所需保护电流密度已经很小,内层铝阳极或锌阳极开始释放电流,对钢结构实施长期、稳定的保护。 对所用的铝阳极和镁阳极分别进行了恒电流电化学测试和自放电电化学测试。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对两种的结合界面进行了性能研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结合界面的形貌特征进行了观察。通过研究发现: 在铝阳极和镁阳极的结合部位,由于镁液的浇铸而使成分发生了变化,铝阳极表面有镁的渗透,使得表面部分的活性高于内部,因此对不会影响复合阳极的放电连续性。 内层铝阳极和外层镁阳极结合紧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时,没有发现裂纹或狭缝。 与铝阳极相比,镁阳极具有更负的电位,因此其驱动电压更大,相同阴、阳极面积比例时,其所能提供的保护电流远大于铝阳极所提供的保护电流 通过理论计算表明,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这种复合牺牲阳极,可节省30%左右的传统铝阳极用量,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针对目前海浪同化中没有适合东中国海区的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缺乏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的应用的现状,设计了东中国海区域海浪同化系统。首先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各种资料同化方法,指出各种同化方法的实质都是一种滤波过程,并选取最优插值方法(Optimal Interpolation,OI)和EnKF方法开展同化试验,动力模式选取WAVEWATCH III,观测资料为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观测波高。然后用观测法研究了模式预报误差协方差的统计性质,指出误差相关距离尺度在3°至6°之间。最后用22001号浮标观测资料验证了两个同化系统2000年8月的有效波高计算值,结果表明OI方案的同化系统对有效波高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9.0%,系统运行稳定,可应用于业务化部门;EnKF方案的同化系统在集合样本数为50的情况下,对有效波高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6.0%,用EnKF方法同化有效波高是可行的。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海洋鱼类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发展。然而,许多养殖鱼类的品质如抗病力、口味等与野生种类相比大为降低。饵料对于鱼类品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浮游动物,特别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桡足类是野生鱼类的天然活饵料。哪些桡足类适于作养殖饵料,如何获得、从何处获得桡足类,人工培养是否可行,能否通过加入桡足类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是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工作。 开展有潜在开发价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培养的基础研究,进而开展大量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生态学参数。 本论文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之间,在胶州湾采集不同的桡足类种类,通过室内比较培养实验,选定双刺纺锤水蚤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研究培养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水体增殖培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对与其生活策略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筛选: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年不同季节共采集11 种桡足类,在室内自然温度、自然海水(盐度30-32)下长时间培养,粗略筛选出能够经受实验室人工养殖水体生活的种类有: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对上述种类的成体和子代幼体分别测定其对不同盐度、温度的耐受能力。培养结果表明:18℃室温下,强额拟哲水蚤幼体在盐度20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11天;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在培养温度低于20℃时,只能存活10天;25℃室温下,当盐度低于20时,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存活时间不超过9天,子代的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太平洋真宽水蚤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培养,幼体在不同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不适宜长期培养;双刺纺锤水蚤在全年8-24℃的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保持了24-85%的存活率,雌体和子代在盐度10-35的范围内都能存活,最终结果表明双刺纺锤水蚤是其中最适宜进行人工培养的种类。 繁殖: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培养条件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成体培养,亚心型扁藻对雌体存活有利,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亚心型扁藻在高温条件下的饵料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肋骨条藻,中肋骨条藻对产卵有利,二者混合优势互补;预饥饿处理的双刺纺锤水蚤恢复到最高产卵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一直保持较低的产卵率;该种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15-20℃;在10-25℃温度范围内的平均产卵率差异并不显著。 生长及发育:对双刺纺锤水蚤幼体培养条件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中,微绿球藻是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粒径小( 4 m)的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不能保证双刺纺锤水蚤后期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阶段,22℃以下采用微绿球藻 + 亚心型扁藻 + 中肋骨条藻的食物搭配,22℃以上需加入粒径在4m左右的等鞭金藻。 世代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实验,证明在相同饵料的情况下,温度对双刺纺锤水蚤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5-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在温度条件为15、18、20、22、25℃下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5.5, 18.5, 13, 11.5, 9.5天。 群体培养:研究了适宜的微藻饵料种类搭配比例以及总饵料浓度对种群日均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按含碳量2:1:1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达到最高增殖率的混合饵料浓度范围在1.0-4.0 μg C ml-1之间;25℃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等鞭金藻按含碳量2:1:1:2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日均增殖率在混合饵料总浓度为1.0 μg C ml-1 时最高,低于和高于此浓度都会降低日增值率。 度夏机制:针对野外大面调查发现双刺纺锤水蚤在高温季节的胶州湾内仍然存在的事实(传统观点认为该种在夏季从水体中消失,通过休眠卵度夏),本论文从基础生态学研究出发,根据胶州湾夏季的温度和叶绿素浓度资料,设计实验研究了高温和饵料浓度对成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发现,饵料浓度对高温下雌体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15g Chla l-1浓度下的雌体在28℃都可以保持产卵状态,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在50%以上;各处理中的卵都很快孵化,并保持了60%以上的孵化率;高浓度组15 g Chla l-1和10 g Chla l-1,无节幼体都能发育至成体,低浓度5 g Chla l-1处理组中,28℃下,不能发育至桡足阶段,而25℃下也只能发育至C4期。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双刺纺锤水蚤产生休眠卵。在胶州湾自然环境中发现该种全年存在。胶州湾中的双刺纺锤水蚤在夏季能够在不产生休眠卵的情况下安全度夏。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我国养殖的三大经济海藻之一,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裙带菜的配子体发育过程及雌配子分泌的雌诱激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为研究裙带菜的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为裙带菜的人工育苗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首先对裙带菜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培养条件为17 ℃,光暗周期12:12 h,光强40~60 µmolm-2s-1的条件下,对雌雄配子体分别进行单独发育和混合发育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雌雄配子体分开单独进行发育培养时,雌配子体能形成成熟的卵囊并完成排卵,雄配子体虽然能够形成成熟的精囊,但并不排精。而当雌雄配子体进行混和发育培养时,虽然雄配子体精囊的成熟明显早于卵囊,但只有雌配子体的卵排出后,雄配子体才发生大量的排精现象。此外,实验还观察到雌配子体在排卵过程中受到光的干扰会引起卵的脱落。卵排出后,三天不受精,也会发生从卵囊脱落的现象;而且,脱落的卵和未脱落的卵都会再生细胞壁并呈营养生长。 其次,本文对裙带菜雌诱激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刚排出的雌配子分泌了一种或几种易挥发的物质,这种或这几种物质能够促进精子释放并吸引精子向其游动,完成受精作用。另外,本文对影响雌诱激素分泌的培养时间和培养的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光周期等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找到雌诱激素分泌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在发育培养6~8天时检测到雌诱激素活性,最佳的温度条件为19 ℃,光强在40~160 µmolm-2s-1都检测到雌诱激素活性,最佳的光暗周期为12:12 h。 最后,本文尝试了裙带菜配子体雌诱激素的提取与分析研究实验。采取了溶剂提取和闭环系统提取两种方法对裙带菜雌诱激素进行提取,用气质联用仪器对提取的物质进行分析。两种提取方法都没有提取到相关的雌诱激素类物质。 总之,本文研究了裙带菜的配子体发育过程及雌配子分泌的雌诱激素的一些相关问题。在配子体发育过程研究中,对雌雄配子体分别进行单独发育和混合发育研究;对雌诱激素在有性生殖过程的作用的研究中,将不同发育程度的雌配子体加入到成熟的雄配子体中,观察研究雄配子体的变化;在影响雌诱激素分泌的环境条件的研究中,选择设置了不同的温度、光强和光周期。在裙带菜雌诱激素的提取与分析研究中,尝试了溶剂提取和闭环系统提取两种方法,用气质联用仪器进行分析。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弧下地幔楔是俯冲板片物质向地表折返的必经之地,对地幔楔橄榄岩的研究是研究“俯冲工厂”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为了深入了解俯冲作用对弧下地幔楔橄榄岩的影响,本文对马里亚纳岛弧南部前缘的橄榄岩进行了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根据矿物组成将这些橄榄岩分为两组:含辉石的Group1和不含辉石的Group2。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橄榄岩是弧下地幔楔高度部分熔融的残余,并叠加后期含水流体-橄榄岩的相互作用。全岩组成和矿物组成均表明马里亚纳岛弧南部前缘橄榄岩经历了比深海橄榄岩更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并且,与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相比,单斜辉石的亏损程度更高,暗示后期含水流体的渗入引起了马里亚纳岛弧南部前缘橄榄岩的局部熔融。后期含水流体-橄榄岩的相互作用使马里亚纳弧下地幔楔发生Ca、Na的相对富集;并使单斜辉石在发生局部熔融的同时发生LILE和LREE以及Zr的相对富集;还明显改变了尖晶石的矿物组成;同时导致角闪石、斜方辉石等新的矿物相的形成。含水流体-橄榄岩相互作用下角闪石的形成是一个受温度影响的长期过程,早期高温条件下形成的角闪石还参与了橄榄岩的局部含水熔融作用。含水流体普遍富含Al、Ca和Na,对各种微量元素的溶载能力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相对低的HREE和HFSE溶载能力暗示其源于俯冲板片的脱水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AFLP和微卫星标记,以凡纳滨对虾F1全同胞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凡纳滨对虾的雌性和雄性遗传连锁图谱并对生长相关性状体长和体重进行了QTL分析。利用经过筛选的108对AFLP引物组合,对亲本和94个子代个体进行了分离分析。共得到2041个多态AFLP标记(1:1分离)。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0个多态片段。有826个AFLP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40.5%, P<0.05)。所筛选的100个微卫星标记中有30个在家系中有作图信息,分别有24个和20个位点可以用于母本和父本的作图。对父母本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BGBP),脂多糖和葡聚糖结合蛋白(LGBP)和蜕皮抑制激素(MIH)等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得到一些可用于构建连锁图谱的SNP标记。 对所有的分离标记进行了连锁分析,分别绘制了凡纳滨对虾的雌性和雄性连锁图谱。雌性连锁图谱的框架图有319个遗传标记组成,分布于45个连锁群,其中AFLP标记300个,微卫星位点18个,性别标记一个,连锁群长度从29.5cM到260.0cM, 每个连锁群含4-16个标记。图谱长度为4134.4 cM, 各连锁群平均图距在7.6到25.9 cM之间,总平均图距为15.1 cM。有267个标记(含14个微卫星)整合到雄性框架图上。 雄性框架图也含45个连锁群,长度从14.2cM到161.1cM, 图谱长度为3220.9 cM, 各连锁群平均图距在4.1到25.5 cM之间,总平均图距为14.5 cM。 作图群体所有个体的性别均作为标记整合到雌雄分离信息中,在94个F1个体中,54个为雌虾,40个是雄虾。在雌性图谱第29连连锁群上,性别与三个微卫星标记紧密连锁(v1f148, v145f120, v95f166), 图距分别为6.6, 8.6 和8.6cM, 相应LOD值分别为17.8 14.3 和 16.4。 与雌性图相对应的是,雄性图谱未发现任何与性别连锁的标记。推测凡纳滨对虾的性别决定机制可能是ZW型,其中雌性为异配性别。 体长和体重均显示出连续变异的特点,显示这些与生长相关的性状都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或多基因遗传。体重和体长符合正态分布且两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01),Pearson 相关系数为0.95。在凡纳滨对虾雌性图谱和雄性图谱上,共定位了6个与体长和体重等生长性状相关的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从15.1%到21.3%。共检测到3个与体长相关的QTL,包括两个正向效应的QTL和一个负向的QTL,分别定位到雌性的第6连锁群和雄性的第4和11 连锁群上。体重也检测到3个QTL,其中一个QTL加性效应是正向的,分别位于雌性的第6和7连锁群及雄性的第11连锁群上。QTL主要集中在雌性图谱的Fc6和Fc7及雄性图的Mc4和Mc11上。体长和体重的QTL定位结果中各有两个是十分相似的,其相邻的标记位点完全一样,只是相应的LOD值略有差异,还各存在两性状特异的一个QTL。大多QTL与相邻标记之间的距离只有0.1cM(仅Wfc7的距离较大),为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分子标记筛选、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为我们下一步从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QTL精细定位和比较基因作图打下基础,并最终推动凡纳滨对虾的遗传改良。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选择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两个不同发育阶段(孢子体和配子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孢子体与配子体的类囊体膜上分离到具有高放氧活性的PSII复合物。配子体PSII复合物的放氧活性为2269.77±152.94 μmolO2/chl(mg).h,孢子体PSII复合物的放氧活性为2256.33±141.81 μmolO2/chl(mg).h。对分离到的PSII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放氧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孢子体和配子体的PSII复合物,在4℃条件下保存比-80℃下放氧活性高,稳定性高。配子体跟孢子体比较,在-80℃保存条件下第六天就已经没有放氧活性,而此时-80℃下孢子体PSII复合物仍然具有放氧活性。同时对4℃下保存的PSII复合物进行分子筛柱层析,室温吸收光谱测定以及放氧活性测定,发现随着放氧活性逐渐降低的同时,蛋白大分子有聚合现象。室温吸收光谱表明经过长期的保存,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偏移,同时叶绿素易降解成为脱镁叶绿素。分别测定了配子体与孢子体PSII复合物的SDS-PAGE电泳蛋白条带的氨基酸序列,配子体PSII复合物经过SDS-PAGE电泳后的蛋白条带,经过质谱测定,鉴定出CP-47、D2、D1蛋白。孢子体PSII复合物,经过SDS-PAGE电泳后的蛋白条带,经过质谱分析鉴定出CP-47、CP-43、D2、D1蛋白。CP-47, CP-43蛋为PSII反应中心叶绿素P680的脱辅基蛋白,D1 与D2蛋白为PSII的反应中心蛋白。对纯化的PSII复合物,并首次采用单颗粒技术分析比较其形态结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的PSII复合物为二聚体,颗粒大小约为13nm×7.8nm,经过计算总分子量约为500kDa,但是孢子体与配子体的PSII复合物在形态上有轻微差别,配子PSII复合物要略宽于孢子体复合物,孢子体PSII复合物周边棱角形较配子体明显。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寄生亚目是甲壳动物等足目10个亚目中唯一完全寄生的类群。成体是甲壳类的寄生生物,多附生于十足目的鳃室内或腹部,吸食寄主体液。大多数为海生种。由于其特殊的寄生生活方式,寄生亚目的外部形态变化很大,新物种的分化和形成使这一类群的种类多样度较高。鳃虱类的寄生使寄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很大影响,寄主难以达到性成熟进行繁殖。鳃虱类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身体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鉴定的困难。与等足目的其它亚目相比,我国对寄生亚目的研究很少,黄海、东海的报道几乎为空白,南海的报道也仅限于国外学者对香港,台湾及其邻近海域鳃虱科的研究。因此亟需对我国海域寄生等足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类学及地理分布研究。 本文研究的标本均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的寄生亚目标本,采集地包括了我国南北各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广阔的南海海域。通过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以及中国科学院西沙群岛生物调查和南沙群岛海域综合调查,全国沿海的调查采集,获得了大量的鳃虱科标本。本文应用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方法,结合电镜扫描技术对现有的所有鳃虱科标本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 寄生亚目现有的11科中,鳃虱科所包括的种类最多,也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科。该科共记录约630种,分别隶属于10个亚科157属。本文记录了中国海域鳃虱类7亚科43属(发现2新属,19属为中国海首次记录),87种(39新种,1新亚种,3个未定种)。其中黄渤海20种,东海27种,南海为52种,2种在3个海区均有分布,从数量上看,南海的种类明显多于黄渤海、东海,这说明中国鳃虱科区系以暖水性种为主。 本文对87种进行了翔实的描记,提供了雌性和雄性的外形图和主要鉴定特征图,给出了一些较小的雄性个体的扫描电镜图片,总结了亚科和亚科内属的特征,并附了检索表,修订了中国已报道寄生亚目的中文名称。 本研究是我国首次对寄生亚目鳃虱科的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将改变我国在寄生亚目鳃虱科研究方面的薄弱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此类动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河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决口、改道频繁,1996年人工改道至清8出汊入海,使人工干预河口演变、延长河口流路使用年限成为可能。伴随着黄河入海水沙条件的变化,河海动力状况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入海泥沙在河口的输移、沉积分布和三角洲海岸的形态必将表现出新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依据现场水文泥沙观测资料、遥感影像和黄河口滨海区水深数据等,借助遥感图像处理技术、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河口泥沙异重流力学计算,分析了黄河口清8出汊新河口海岸线的动态变化、河口泥沙异重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河口沉积的影响和清水沟流路新老口门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河口改道初期,因水沙条件和河道的影响,河口淤积速度较快,随后几年因入海水沙逐渐减少和下游河段出现长期断流,黄河三角洲出现造陆负增长,到1999年人工统一调水后,一段时间内基本维持了口门的淤蚀动态平衡。但近几年来,河口周围又持续遭受冲刷,近岸海滩侵蚀严重。至2000年新河口泥沙净淤积10.28亿t,小于径流来沙量。由于新口门河道北偏转,受两侧潮流的作用,使得泥沙大部分淤积在口门前方,部分向河口两侧输移,且向北输移量大于向南,入海泥沙在河口沉积的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 入海泥沙以异重流的形式运移较频繁,泥沙异重流的空间分布与水下三角洲泥沙堆积体、河口沙嘴的形态存在明显相关,1996年黄河清8出汊以来,泥沙异重流的发生演变、与潮流周期的关系,以及流速的变化都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真菌因其代谢可以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近来已经有许多关于海洋生物内生真菌的生理活性次生代谢的报道,为寻找发现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对一株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和一株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 毛壳霉属海藻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系从青岛近海采集的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e Grev中分离得到。红树林内生真菌Fs系从采自中国南海红树林植物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中分离得到。对这两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发酵培养,对真菌培养物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用甲醇和乙酸乙脂进行提取。将提取液经减压蒸干后经HPLC检测,两部分基本相同,合并进行化学分离。 对发酵提取物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重结晶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EI-MS、FAB-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HMBC等),结合甲醇解等化学转化方法鉴定了其中4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Chaetomium sp分离鉴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EN1 (命名为Chaetopyranin)、EN2 (命名为Chaetofuranin)。从Fs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Fs1。 对大部分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化合物EN1对3株细胞系SMMC-7721, HMEC和A-549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8.5, 15.4, 39.1 μg/mL。同时一些已知化合物特别是苯甲醛类衍生物对A-549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这些在以前文献中未见报道。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陆源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近海养殖废水对海洋的污染日趋加重,近岸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日益严重,有害赤潮暴发的频率和规模都有逐渐增加之势。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大型海藻与赤潮生物间的营养竞争因为其综合效益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研究了大型海藻龙须菜分别与涵盖了甲藻、针胞藻和硅藻在内的5种赤潮微藻之间营养竞争的情况,结果发现由于龙须菜对环境中营养盐的竞争利用,导致了共培养体系中的各目标微藻的生长增殖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常见的赤潮微藻——锥状斯氏藻为目标微藻,详细研究了其与龙须菜营养竞争的情况以及二者的营养吸收动力学,结果发现当起始生物量比相对较低时,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细胞密度的下降是因为龙须菜竞争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O3-;当起始生物量比相对较高时,除去营养竞争之外尚存在其他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龙须菜主要通过细胞直接接触来抑制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营养吸收动力学参数显示,锥状斯氏藻对硝酸盐的最大吸收速率高于龙须菜,而且前者可以更好的适应低硝酸盐环境,龙须菜从共培养体系中胜出是因为其储存营养盐的能力更强,因此能够适应贫营养环境。而龙须菜通过竞争吸收利用环境中的营养盐,使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储存于体内的营养盐含量降低,这是共培养时后者的生长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培养液起始氮磷比以及半连续培养条件下龙须菜与锥状斯氏藻的竞争情况,结果发现当磷限制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可以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他情况下龙须菜则对锥状斯氏藻表现出抑制作用,当氮磷比为Redfield值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影响最小,这可能因为锥状斯氏藻最适合生长的氮磷比也为16:1。半连续培养时,当培养液起始硝酸盐浓度为10μmol•L-1,龙须菜起始密度为0.2gFW•L-1时,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余条件下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起始营养盐条件不同时,当起始硝酸盐浓度为50μmol•L-1时龙须菜的抑制作用与起始生物量比的相关性更明显,这可能由于相对锥状斯氏藻,龙须菜更适于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环境。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旨在分析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柱样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以磁学参数的测量为手段,了解沉积物中所含磁性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其成因和意义,探讨研究区沉积物磁性矿物的来源,以及其所反映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提供环境磁学方面的证据。 对研究区内七个柱样进行了古地磁测试,通过系统的交变退磁,得到特征磁磁倾角,据此进行磁极性期和事件划分,通过与标准极性年表比对,发现大多数柱样有清晰的高斯正极性期/松山反极性期界限,能显示到松山反极性期,并可识别出哈拉米洛正极性事件,大体判定柱样沉积物底界的年龄。根据岩芯极性带界线产出深度,参照极性年代表推算了柱样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 柱样磁化率值不高,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表现出一定的韵律性,相邻柱样的曲线特征也具有相似性。对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F090102柱样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测量了天然剩磁倾角、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并进行了热磁分析。识别出松山反极性期内的哈拉米洛和奥都威正极性事件。对磁学参数及其有关比值的研究发现,岩芯磁性矿物以低矫顽力磁铁矿为主,含有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热磁分析发现,柱样顶段和底段沉积物除了主要的磁铁矿,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钛磁铁矿,而中间部分冷却曲线位于加热曲线下方,居里点在550℃左右,可能是钛铁矿,并含有较多的富铁相钛赤铁矿。柱样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是陆源碎屑成因,岩芯底段受到海底火山作用的影响。根据磁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将岩芯分为三段,反映出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河三角洲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地面沉降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研究在黄河三角洲防灾减灾、土地利用、河口河道治理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收集了黄河三角洲地区1956年、1967年、1980年和1995年四个时期的1:5万地形图,提取高程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展开了相应的空间分析,得到各个时间段内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速率图,通过对各沉降速率图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文章继而分析了引发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三个主要诱导因子、它们在影响范围、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内各诱导因子在引发地面沉降方面所发挥作用的主次。随后,在列举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之后,归纳总结了防治地面沉降及其引发灾害的对策。最后,基于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费时费力,提出利用InSAR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的设想,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