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 resultados para SW-CMM
Resumo:
利用平皿计数法和其他传统方法,研究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以及它们与污水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不相同;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下行流池发挥了主要作用;构建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污水中的KN以及CODCr的去除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活动是它们去除的主要途径;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与TSS以及TP的去除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TSS和TP的去除有其他途径.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构建湿地处理污水提供了依据.
Resumo:
国家自然基金 (3 0 1 70 72 6) ; 863项目 (2 0 0 1AA62 0 60 3 ) ; 中国科学院项目 (STZ 0 0 1 3和KSCX2 SW 3 0 2 ) ; 中 国科学院创新项目 (2 2 0 3 1 3 )的资助
Resumo:
分不同时间 ,收集经人工感染了蛙病毒的样蛙 ,取其心、肺、肾、肠、脾、肝六种组织 ,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在感染了病毒 3d、9d、1 1d后的幼蛙这六种组织中 ,由表及里观察到了深色的阳性信号 ,从而测定了病毒在入侵组织中的存在部位。其中 ,肺和肠组织中阳性信号最强 ,呈灶性分布 ,其余四种组织中的阳性信号则呈散在分布。在未注射病毒的幼蛙阴性对照组六种组织中没有检测到阳性信号。
Resumo: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SCX2 SW 1 0 2 0 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3992 5 0 0 7); 武汉市晨光计划 ( 2 0 0 2 5 0 0 1 0 35 ); 湖北省重点项目; 欧洲联盟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Resumo:
对深圳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淡水种类占绝对优势 ,藻类5门32属45种 ,其中硅藻12属18种 ,绿藻1属15种 ,蓝藻7属10种 ,裸藻、金藻各1属1种 ;浮游动物共计37种 ,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14种 ,枝角类2种 ,桡足类8种 ,浮游幼虫及其它4种 ;底栖动物20种 ,分别为环节动物的多毛类7种 ,寡毛类2种 ,软体动物8种 ,甲壳动物2种 ,鱼类1种。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数量和分布的特征是 :藻类细胞密度为2.4×106~1.4×107个/L
Resumo:
构建湿地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 ,由于其具有建造、运行和日常管理费用低廉 ,处理效果稳定 ,且适用面广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与揭示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及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 :1不同类型湿地基质酶活性不同 ,甚至不同月份的酶活性也不相同。2不同深度基质中的酶活性是不相同的。 3基质磷酸酶的活性与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总磷 ( TP)、无机磷 ( IP)以及化学需氧量 ( CODCr)的
Resumo:
测定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不同 ,不同月份之间也有差异。根区磷酸酶活性与总磷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 ;而脲酶活性与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呈显著相关 ,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BOD5及CODCr的去除率无显著相关性。
Resumo:
利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去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在处理DBP浓度为 9 84mg·l- 1的进水实验中 ,显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方式 ,为湿地微生物活动制造了更有利的生境 .系统基质对DBP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以DBP为碳源的细菌和真菌对DBP的降解起了主要作用 ;处理系统下行流池具有较高的微生物丰度 ,是DBP降解的主要场所 .植物在构建湿地系统去除DBP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有利于D
Resumo:
初步讨论了武汉东湖不同工作站中紫外光敏感磷 (UVSP)与可酶解磷 (PHP)的季节变化以及间隙水中二者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APA)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 间隙水中PHP与UVSP的存在 ,说明湖泊沉积物亦为间接有效的磷库 紫外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间隙水中o P的浓度 ,却明显抑制溶解态碱性磷酸酶 (APase)的活性 ,这一结果未能支持UVSP释放o P的过程仍遵从酶促机制的假说 .
Resumo:
鲤科是世界鱼类中最大的科,有210余属2010种.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需要筛选合适的DNA标记.将S7核糖体蛋白基因用作遗传标记进行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长度为602bp的胭脂鱼以及长度为655~859bp的16种鲤科鱼类的S7基因内含子1序列.序列排列得到925个排列位点,其中信息位点499个,占全部位点的54%.结果表明,鲤科鱼类S7基因内含子1序列具有丰富的信息位点,并且在亲缘关系不同的物种间存在显著的序列差异.基于S7基因内含子1序列的NJ(neighbor-joining
Resumo:
以量子化学PM3算法计算得到的 12个量子化学参数作为分子结构描述符 ,运用偏最小二乘分析 ,首次建立 2 3种PC DD F水溶解度 (logSW)的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模型 .PCDD F的SW 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 ;随着其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 (Elumo)的增大而增大 ,推测PCDD F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Resumo:
As a means of characterizing the diffusion parameters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mposites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frame, the potential use of short term tests on epoxy films to predict the long-term behavior is investigated.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literatur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Fickian and anomalous diffusion models to describe solution uptake in epoxi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ing exposure conditions on the diffusion in epoxies,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 of solution type and temperature, are explo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where the solution uptake in desiccated (D) or undesiccated (U) thin films of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poxy matrix subjected to water (W), salt water (SW), or alkali concrete pore solution (CPS) at either 20 or 60°C, are also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solu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diffusion behavior at 20°C and that the mass uptake profile was anomalous. Exposure to 60°C accelerated the initial diffusion behavior and appeared to raise the level of saturation. In spite of the accelerated approach, conclusive values of uptake at saturation remained elusive even at an exposure period of 5 years. This finding questions the viability of using short-term thin film results to predict the long-term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FRP materials.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