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 resultados para Sclerolobium paniculatum var. rubiginosum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翠雀属Delphinium L.是毛茛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有300-400 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记载翠雀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尤以西南横断山区种类最为丰富。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察,本文对我国特别是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主要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根的形态、叶的分裂程度、植株尤其是花序轴和花梗被毛与否以及毛被类型、小苞片的形状和位置、退化雄蕊的颜色、上萼片的形状、心皮数目和种子形态特征是比较可靠的分类性状。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往往较小,即使是通常比较稳定的分类性状有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同一性状对于不同等级分类群的划分和在不同分类群中的分类价值常不一样。在具体的分类处理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利用较多的分类学性状或性状组合。 根据上述对我国翠雀属植物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式样的理解,本文主要对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及其邻近一些地区的翠雀属植物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将42 种和22 变种降为异名,提出2 新组合(毛梗黑水翠雀D. potaninii var. mollipes (W. T. Wang) Q. Yuan & Q. E. Yang 和腺毛康定翠雀D. tatsienense var. pseudomosoynense (W. T. Wang) Q. E. Yang & Q. Yuan),澄清了直距翠雀D. tenii Lévl. 的名实问题和Munz 等学者对我国翠雀属植物标本的鉴定错误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有关翠雀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的混乱; 另有两种( 硕片翠雀D. grandilimbum W. T. Wang & M. J. Warnock 和永宁翠雀D. yongningense W. T. Wang & M. J. Warnock)因未见到模式标本,故暂存疑。本文讨论到的我国翠雀属植物共有87 种、10 变种。 为了在染色体水平上了解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和分化,同时增加对整个翠雀族tribe Delphineae Warming 植物染色体进化的理解,本文报道了我国主要采自该地区的乌头属Aconitum L. 30 种、1 变种共40 个居群和翠雀属 48 种、3 变种共87 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30 种、1 变种乌头属植物和 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发现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为二倍体(2n = 2x=16),1 种(黄毛翠雀D. chrysotrichum Finet & Gagnep.)为四倍体(2n = 4x =32),1种(螺距翠雀D. spirocentrum Hand.-Mazz.)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细胞型,3 种(宽距翠雀D. beesianum W. W. Smith、裂瓣翠雀D. mosoynense Franch.和康定翠雀 D. tatsienense Franch.)的个别居群有B 染色体出现。这表明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主要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可能由于核型直向选择(karyotypic orthoselection)的结果,我国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属内相当一致,属内核型分化不如乌头属中明显,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种类如短距翠雀 D. forrestii Diels 和毛翠雀D. trichophorum Franch.的核型与其他多年生种类的核型相比并无明显区别。尽管如此,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在属内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多年生种类中,大理翠雀群(D. taliense group)的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intrachromosomal asymmetry) 程度较高,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 (interchromosomal asymmetry)程度偏低;一年生种类与多年生种类相比,我国唯一的一年生种还亮草D. anthriscifolium Hance 染色体之间不对称性最高,该种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程度在翠雀族中也偏高,因此就其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而言,在翠雀属乃至整个翠雀族中最高,而地中海分布的一年生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明显增强,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在翠雀族中最低。这种核型分化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意义尚不清楚,以后需进一步研究。与乌头属相比,翠雀属植物的染色体通常较小,核型中st 染色体明显增多(可达6 对),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 虽然乌头属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 Lycoctonum (DC.) Peterm.的二倍体种类也一般具有较多的st 染色体(4 对),但这些st 染色体比乌头亚属Aconitum L. subgen. Aconitum和露蕊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 Gymnaconitum (Stapf) Rapaics 植物核型中相对应的m 或 sm 染色体以及翠雀属和飞燕草属Consolida (DC.) S. F. Gray 植物中相对应的st 或偶尔出现的sm 染色体要大。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牛扁亚属中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展喙乌头A. novoluridum Munz 的核型具有较多而且较大的sm 染色体,所以我们认为展喙乌头的核型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那些核型中具有较多st 染色体的牛扁亚属植物应当是该亚属中在核型上已比较特化的种类。这一结果不支持前人提出的乌头属植物的核型有从st 染色体进化到m 或sm 染色体的趋势的观点。就整个翠雀族而言,从现有资料看,其核型的进化趋势应当为:(1) 染色体从大进化到小, 从m 或sm 染色体进化到st 染色体;(2) 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即核型的二型性从多年生的牛扁亚属植物到翠雀属植物的一年生的还亮草亚属Delphinium subgen. Delphinium 而愈趋明显。翠雀族植物核型的进化方向与整个毛茛科核型的进化方向看来是一致的,即都向核型不对称性增强的方向进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丁香属隶属于木犀科,分布于东南欧和东亚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是丁香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植物志》(61卷,1992)记录了我国野生丁香种类16种;《Flora of China》(15卷,1996)记录了中国原产丁香种类16种,并认为全世界大约有20种。丁香属属下分类等级划分分歧较大,很多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花叶丁香、四川丁香等种类是根据栽培植物描述的,没有指定模式标本,给分类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丁香属很多分类群的性状变异非常复杂,仅根据有限的标本很难做出合理的分类处理。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和标本,同时进行野外居群取样和性状观察,对各类群的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分类价值,并运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为各类群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结合性状分析和地理分布等证据,做出分类处理。 作者查阅了国内外16个标本馆的近2000份标本,其中模式标本约70份。对我国12个省市的40余个居群进行了取样和观察,采集标本500余份,涉及了《中国植物志》61卷收录的除了藏南丁香以外的所有类群。通过对9个复合体的40余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叶片类型、叶柄长度、花序着生类型、花冠大小、花丝长度、花药颜色在不同类群间差异明显,可以用作划分种的依据;叶片形状、叶片毛被、花序轴毛被、花冠管形状等性状在有些复合体内的居群间呈现连续的变异,只能用作种下等级(亚种)的划分;叶片大小、花序轴形状、花药着生在花冠的位置、蒴果是否被皮孔等性状在不同复合体的居群间呈现间断或连续的变异,视不同情况可以用作种间或种下等级的划分依据,或作种内变异处理;而叶脉、花色、花萼齿裂、花冠裂片形状等性状在居群间差异不大,不适合用作分类依据。 在性状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丁香属划分为2组2系12种13亚种,其中短花冠管组有1种3亚种;长花冠管组的顶生花序系有5种5亚种,侧生花序系有6种5亚种,并指定了各组和系的模式种;编制了属下各组、系、种和亚种划分的检索表,对12种13亚种进行了形态描述、标本引证,给出了地理分布图和生境,并提出了分类处理依据。文中对巧玲花、皱叶丁香、红丁香和云南丁香等复合体内的一些分类群进行了归并,做出4个新组合:S. pubescens ‘Meyer’、S. villosa subsp. wolfii、S. yunnanensis subsp. sweginzowii和S. yunnanensis subsp. tomentella,处理了11个新异名(S. fauriei H. Lév.、S. julianae C. K. Schneid.、S. meyeri var. spontanea M. C. Chang、S. pinetorum W. W. Sm.、S. wardii W. W. Sm.、S. oblata var. donaldii R. B. Clark et J. L. Fiala、S. afghanica C. K. Schneid.、S. protolaciniata P. S. Green et M. C. Chang、S. tibetica P. Y. Bai、S. reflexa C. K. Schneid. 、S. wilsonii C. K. Schneid.)。作者指定了3种4亚种(S. reticulata subsp. reticulata、 S.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S. pubescens subsp. microphylla、S. oblata subsp. dilatata的后选模式,并对其它10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文中还提出了分类处理原则,对我国丁 香属的分布及各地方植物志的记载进行了评述,并对丁香属的分布格局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作者还对13个分类群的16号材料进行了染色体观察,发现除了毛丁香有染色体2n=48外,其它均为2n=46,其中朝阳丁香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对小叶巧玲花不同异名(包括小叶蓝丁香、小叶巧玲花与小叶蓝丁香的杂交种)的材料进行染色体观察时,发现它们之间差异很小,进一步佐证了作者将其合并的合理性。另外野生的花叶丁香(华丁香)与栽培的花叶丁香在染色体数目上也无差异,支持了作者认为二者为同物异名的观点。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对葛属(Pueraria DC.)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及植物地理学研究,重点分析了小叶、托叶、花序及花的形态变异规律。首次发现葛属生长习性和种皮纹饰特征在组的划分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支持前人运用托叶着生方式、花序类型及每节簇生花的数目等特征划分组的观点。首次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葛属植物14种1变种叶表皮性状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观察,发现葛属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式样以及气孔大小有一定分类学意义,为葛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了新资料。首次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葛属10种1变种和2个外类群广西土黄芪Nogra guangxiensis C. F. Wei和琼豆Teyleria koordersii (Backer ex Koord.-Schum.) Backer的种皮纹饰特征,发现葛属的种皮纹饰有网纹型、断棱型、复网纹型和锐棱型等4种类型,他们与托叶的着生方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托叶背着的类群为网纹型,其中采自中国和越南不同居群的山野葛Pueraria montana (Lour.) Merr.种皮次级纹饰有差别,这显示山野葛分化比较活跃。托叶基着的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大花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 var. javanica (Benth.) Baker、苦葛P. peduncularis (Graham ex Benth.) Benth.以及云南野葛P. yunnanensis Franch.的种皮纹饰为断棱形,小花野葛P. stricta Kurz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喜玛拉雅葛藤P. wallichii DC.种皮纹饰为锐棱型。依据种皮纹饰推断,喜玛拉雅葛藤最原始,黄毛葛藤P. calycina Franch.最进化,与形态学特征演化方向相吻合。广西土黄芪种皮纹饰为网纹型,琼豆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表明它们与葛属亲缘关系较近。这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相吻合。本文首次运用广义线形模型(GL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葛属现有地理分布、潜在分布及50年后潜在分布进行了分析。所预测的潜在分布范围与观察到的地理分布范围一致,说明对特化的气候忍耐性是限制葛属物种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降水和海拔高度对葛属地理分布限制作用比较大。未来潜在分布预测显示葛属有向南、北扩散的趋势。 作者在研究了四千余份腊叶标本及野外形态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叶表皮及种皮纹饰资料,确认葛属分为3组,共19种3变种。其中,对Sect. Breviramulae Maesen ex Z. F. Le & X. Y. Zhu进行了合格发表,运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种皮纹饰资料恢复了云南野葛种的地位,并为其指定了后选模式,P. pulcherrima (Koord.-Schum.) Merr. ex Koord.-Schum.正确的学名为P. sericans Schum.,对4个名称进行了归并。本文还给出了组和种的检索表、葛属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及模式标本照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从传粉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野外观察、室内测定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的两种蜜源植物羊柴(Hedysarum leave)和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 sinensis)的开花物候、花生物学特性、传粉昆虫行为以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自然居群中,存在着开白色花和紫红色花的两种羊柴植株,其中白色花植株仅占5.5±1.56%左右。白色花和紫红色花植株的花期存在明显的重叠,白色花植株的花期集中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而紫红色花植株的花期从7月中旬持续到9月中旬。在整个花期内,单个白色花植株的生产的总花数为125±11.33朵,明显少于紫红色花植株的372±30.38朵,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 2. 羊柴白色花和紫红色花的单花花粉量、胚珠数和P/O值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单花开放的整个过程中,白色花的花蜜分泌量显著地高于紫红色花,但白色花和紫红色花的花蜜糖分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即都具有两个花蜜浓度高峰值。 3. 羊柴白色花植株稳定且访花频率较高的传粉者是散熊蜂、白脸条蜂和意大利蜂,而紫红色花植株稳定且访花频率较高的传粉者有散熊蜂、白脸条蜂、意大利蜂和海切叶蜂。传粉昆虫在白色花上的单花停留时间比紫红色花的稍长,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4. 羊柴白色花植株和紫红色花植株自花授粉的结实率(白色花:4.31±0.34%;紫红色花:4.58±0.53%),相对于人工异花授粉的结实率(白色花:19.77±2.31%;紫红色花:21.03±3.02%)较低。自然结实率(白色花:25.93±2.30%;紫红色花:25.24±1.61%)没有显著性差异(F=0.25;P=0.80)。此外,羊柴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 5. 角蒿花期从7月中旬持续到9月初,单花开放时间为5-9h;单花花粉量为18816.27±326.70、在花开放后3-4h时,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71.98±1.23%,胚珠数为180.80±5.30,P/O值为104.7。在花开放后3-4h时,花蜜量达到最大值1.41±0.35ul。角蒿的传粉昆虫仅有散熊蜂和四条无垫蜂。在花开放过程中,花粉活力动态和花蜜分泌动态都与传粉昆虫的行为不吻合。 6. 角蒿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均无显著差异。自然结实率为85.93±1.63%,显著地低于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但是,自花授粉、人工异花授粉及自然对照的结籽率无显著差异。在开放传粉的情况下,被去雄的花结实率仅为48.90±5.37%,说明昆虫传粉仅贡献一部分结实率。角蒿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钻地风属(Schizophragma Siebold & Zucc.)和冠盖藤属(Pileostegia Hook. f. & Thomson)隶属于虎耳草科绣球花亚科绣球花族植物,分布于东亚。本论文对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研究:重点分析了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确定了二属的性状变异范围;在光学显微镜下,对钻地风属中6种5变种和冠盖藤属中2种共130份材料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并对二属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苞片存在与否、不育花存在与否、花瓣顶端是否联合、蒴果和种子的形状、叶片质地、生长习性、表皮细胞垂周壁加厚与否、气孔器分布、类型、气孔大小、保卫细胞轮廓、外拱盖是否双层、二级脉、三级脉、高级脉及网眼等特征在属的水平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这些性状特征支持将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作为两个独立的属处理。根据形态性状及叶脉序特征推测,冠盖藤属较原始,钻地风属较进化。在钻地风属中,叶片毛被的有无及类型、叶片形状和叶缘的形状等特征可作为可靠的分种依据;叶表皮特征在种及种下等级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叶脉序多呈现环节曲行羽状脉式样,二级脉具分枝,在种间存在细微差别。根据形态性状及叶脉序特征推测,厚叶钻地风S. crassum Hand.-Mazz.和白背钻地风S. hypoglaucum Rehder可能为钻地风属中较原始的类群,秦榛钻地风S. corylifolium Chun和绣球钻地风S. hydrangeoides Siebold & Zucc.可能较进化。在冠盖藤属中,叶片毛被的有无及类型、叶片形状等特征可作为可靠的分种依据;该属中叶表皮特征相似,2个种间叶表皮特征无差异;叶脉序多呈现环节曲行羽状脉式样,二级脉无分枝,在种间差异极小。 作者在研究了近2000份腊叶标本的基础上,结合叶表皮特征和叶脉序特征,认为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为两个独立的属。首次对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进行了世界性的分类学修订,确认钻地风属含7个种、5个变种,冠盖藤属含2个种。对钻地风属中的5个名称和冠盖藤属中的2个名称进行了归并;为钻地风属中的1个名称和冠盖藤属中的2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发现被命名为维西钻地风S. crassum Hand.-Mazz. var. hsitaoianum (Chun) C. F. Wei的类群其正确名称为S. crassum Hand.-Mazz. var. ellipticum J. Anthony;恢复了变种小粉绿钻地风S. integrifolium Oliv. var. minus Rehder;重新界定了白背钻地风和小粉绿钻地风的变异范围,澄清了中国文献中记载的粉绿钻地风S. integrifolium Oliv. var. glaucescens Rehder长期存在的名实混乱问题。本论文对各个分类群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并附分布资料及地理分布图。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报道却很少。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鸟巢兰属和对叶兰属的三种花结构十分相似的植物(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小叶对叶兰Listera smithii以及花叶对叶兰L. puberula var. maculata)的传粉生态学研究,首次在国内报道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中蚂蚁参与的传粉现象,并探讨了蚂蚁参与的传粉系统中蚂蚁传粉的特点、传粉效率、蚂蚁活动特点与防止自花授粉的关系、以及蚂蚁传粉的作用等问题。同时通过蚂蚁参与传粉的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以及没有蚂蚁参与传粉的小叶对叶兰的生境对比,初步分析了蚂蚁参与传粉的生境条件。 黄龙沟内小叶对叶兰、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居群水平的花期分别可持续27 d、40 d和50 d,大量开花期(~60%)分别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8月。这3种植物都具暴露的花蜜,花蜜位于唇瓣中央不明显蜜槽内,花蜜量很小。访问小叶对叶兰的昆虫非常少,2005年和2007年均没有观察到传粉者。在2005年,姬蜂和瘿蜂为花叶对叶兰主要传粉者。在2007年,蚂蚁(包括细胸蚁和立毛蚁)分别是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最主要的传粉者,其单花访问次数、携粉次数以及授粉次数分别在这2种植物的所有访问昆虫中是最高的。蚂蚁沿唇瓣蜜槽取食花蜜,到达唇瓣基部后,在高山鸟巢兰上,一般情况下蚂蚁头部不能接触到蕊喙先端,只有当蚂蚁头部向上抬起,才能触碰到蕊喙,花粉团通过蕊喙先端释放的粘滴粘在蚂蚁头部最顶端;而在花叶对叶兰上,只要蚂蚁在唇瓣基部活动就可以触碰到蕊喙,花粉团粘在蚂蚁头部的前额处。当小叶对叶兰、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的蕊喙先端被触碰后,立即向下运动盖住柱头,分别约9 h、21 h和23 h重新抬起至药帽位置。蕊喙的这种运动可以避免因蚂蚁的重复访问而引起自花授粉的发生。繁育系统实验表明,这3种植物是自交亲和的,但必须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自然条件下,小叶对叶兰的自然结实率在2005和2007年分别为18.03%和14.42%,花叶对叶兰在2005和2007年分别为17.05%和43.20%,高山鸟巢兰在2007年为19.77%。 细胸蚁和立毛蚁在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上的访问频率差异不大,前者略低于后者,但高山鸟巢兰的结实率却远低于花叶对叶兰。这主要是由于高山鸟巢兰与细胸蚁和立毛蚁之间形态上的不完全适应,而花叶对叶兰与2种蚂蚁之间形态上却较为适应的缘故。虽然2007年2种蚂蚁是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最有效的传粉者,但这种传粉关系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独特生态环境中出现的。生境干旱可能是导致蚂蚁访花和传粉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初步表明当环境变化导致原有的主要传粉者缺失时,蚂蚁可以起到补充传粉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考古学(Archaeobotany)是植物学与考古学的交叉生长点,主要借助植物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与先民相生相伴的植物遗存,探讨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新疆的许多重要遗址处于环境干燥的荒漠戈壁地区。大量植物遗存在特殊的气候环境中保存完好,为我们考证当地先民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历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本研究对对吐鲁番洋海墓地以及和田山普拉墓地出土的部份植物遗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1)对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2300年前的葡萄藤进行了解剖学验证,并证明了该葡萄藤应属于栽培葡萄(Vitis vinifera L.)。研究结果改写了农学及史学界传统认为我国葡萄栽培始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的说法,并将我国最早栽培葡萄的时间向前提了200年左右。 2)对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大量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种子进行了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刺山柑种子与大麻果实、小枝条及破碎的叶片贮存于陶罐中,二者均有药用价值。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我们认为2800年前的古洋海人已经认识并利用刺山柑的药用价值。这是在我国,也是中亚地区东部首次发现的刺山柑植物遗存。 3)新疆洛甫山普拉墓地有三串薏苡总苞制成的项链出土。我们对出土的薏苡遗存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发现其来自于薏苡的原变种(Coix lacryma-jobi var. lacryma-jobi L.)。上述现象说明,古代山普拉先民已经认识并使用薏苡的装饰价值。并且,当地的薏苡文化可能伴随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 我们对上述重要遗址中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精细研究,并从植物学的角度证明了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为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提供了佐证;充分认识了古代先民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方式,发扬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积极发挥植物学研究的优势,充份利用了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及分类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植物遗存,推动了我国植物考古学的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茛科(Ranunculaceae )铁线莲属(Clematis L.)长瓣铁线莲组(Sect. Atragene) 植物全世界约有14-18 种,我国约有6 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高山上。该组植物由于外部形态变异大,种间或种下划分十分困难,目前已发表的种及种下分类群名称多达130 余个,名称使用较为混乱,组内系统关系尚存争议。本文通过文献考证、标本研究、野外观察及形态性状统计分析的综合研究,对长瓣铁线莲组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结果如下: 1、性状分析 深入研究了1000 余号该组植物标本的形态性状变异式样、范围及其相关性,发现复叶类型、小叶大小、萼片毛被和质地、萼片脉突出与否、退化雄蕊长度等是较为稳定的分种性状。生长习性、萼片颜色、萼片边缘是否具短绒毛带、退化雄蕊形状等对种下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分类学处理 1)根据该组植物的萼片和退化雄蕊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建立了5 个新系:Ser. 1. Occidentales、Ser. 2. Alpinae、Ser. 3. Koreanae 、Ser.4. Tomentosae 和Ser. 5. Macropetalae 。 2)对长期以来分类上争议很大,且分类十分困难的类群作出以下新的处理:把C. sibirica 和C. ochotensis 作为C. alpina 的亚种;把日本的C. fusijamana 和C. fauriei 降级为半钟铁线莲C. alpina ssp. ochotensis 的变种;把伊犁铁线莲C. iliensis 降级为西伯利亚铁线莲C. alpina ssp. sibirica 的变种;把C. chiisanensis 降级为朝鲜铁线莲C. koreana 的变种;把紫红花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punicoflora 和石生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rupestris 处理为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的异名;把C. dianae 归并入白色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albiflora;支持长白铁线莲C. nobilis 作为一个独立的种。此外,还新指定了5 个名称的后选模式;纠正了前人对中国C. subtriternata 的鉴定错误。 3)确认该组植物有9 种2 亚种和9 变种(包括3 新等级),给出了各个分类群详细的文献引证、描述、生境、地理分布、标本引证和外部形态图,并编写了组下分系和分种检索表。认为亚洲东北部是本组植物分布的多样性中心。 3、形态性状演化趋势和各系的亲缘关系 探讨了该组植物形态性状演化的趋势和新建立的5 个系的亲缘关系,提出:退化雄蕊可能由外部雄蕊演化而来,并沿两条路线演化发展:其一是退化雄蕊伸长,与萼片近等长或长于萼片,顶端渐狭,呈披针形;其二是退化雄蕊不伸长,与雄蕊近等长,上部加宽,顶端由钝形、圆形发展至微凹,呈匙形。萼片演化的趋势可能由质地薄到质地厚,萼片脉由不凸出到3 条脉凸出。由此推测北美洲类群Ser. Occidentales 可能是本组的原始类群;Ser. Macropetalae 可能是退化雄蕊在第一条演化路线上最进化的类群;Ser. Alpinae 和Ser. Koreanae 之间亲缘关系较近;Ser. Tomentosae 的系统位置尚未确定。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秦岭苔类植物的区系研究,第二部分是中国剪叶苔属Herbertus的分类学修订。 秦岭位于我国的中部,东经104º30´~112º52´,北纬32º50´~34º45´N,约76 500 km2。它主要位于陕西省的南部地区,并包括了河南、甘肃和湖北的部分县、市。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海拔3 767米。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也是我国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 本研究包含了对自19世纪开始对秦岭苔藓植物的主要采集活动的回顾,和截止2008年以来对秦岭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报道的总结和分析,且首次给出了一份秦岭地区详细的苔类植物的名录,并包括了各个种在秦岭地区的详细分布。根据目前的研究,现已知秦岭的苔类植物有226种(包括种下单位,以下同),其中角苔纲1科3属6种,苔纲30科59属220种;提出了1个新异名:Radula constricta Steph.被处理为Radula lindenbergiana Gottsche var. atypa Massalongo的异名;并提出了1个新组合Metzgeria pubescens var. kinabaluensis (Kuwah) F.X. Li & Y. Jia;发现秦岭新分布的苔类有78种。根据种数,秦岭地区苔类的优势科为光萼苔科(34种),其次为耳叶苔科(23种),裂叶苔科(23种)和羽苔科(19种)。 通过对这些种地理成分的统计,发现秦岭苔类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5.05%;其次是东亚成分占到31.78%,这两种地理成分在秦岭占了很大比例,高达66.83%。热带成分相对较少,有22种,占到10.29%。对于苔类来说,中国特有成分在秦岭地区较多,已知有34种,占到15.89%。说明秦岭地区苔类地理成分以温带为主,热带成分占少量比例,且秦岭地区的特有性也比较高。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剪叶苔属Herbertus S. Gray的分类学修订。剪叶苔属隶属于剪叶苔科,是一个古老而自然的类群,广泛分布于热带和南北温带地区。剪叶苔属植物由于其叶横生或近于横生,侧叶2裂,腹叶2裂或部分不对称3裂,并具假肋,叶细胞具大的三角体而明显区别于苔类的其它属。虽然这个属的概念比较清楚,但在属内种间的划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是苔类中分类较混乱的一个类群。剪叶苔属种的概念多基于叶片形态,包括裂瓣的顶端细胞和假肋的形态及叶基盘边缘附属物的形态。但这些形态特征具很大的可塑性,性状不稳定,造成该属种的概念很模糊。目前全世界剪叶苔属约100余种。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尚不确定,《中国苔藓志》中报道了中国有25种l亚种,但Juslen在2006年对亚洲剪叶苔属的修订中,提到中国分布的仅有6种。二者的研究中都存在有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对有些种还有争议;且他们的研究中引证的标本都很少,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本研究着手于中国的剪叶苔属,从模式标本入手,从模式标本入手,结合对前人文献中引证标本的查阅,并检视了全国各大标本馆收藏的大量该属的普通标本,对于分类归并上有争议的种,采用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实验性的研究,对中国的剪叶苔属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分类学修订。期望通过本研究,明确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东亚乃至世界剪叶苔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一份翔实的资料。共查阅了剪叶苔属26个种的模式标本,并检视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和深圳仙湖植物园馆藏的大量该属植物标本,约600余份。 通过本研究,提出2个新异名:将H. buchii Juslén和H. longispinus var calvs Massalongo处理为H. dicranus (Taylor) Trevis.;将樱井剪叶苔H. sakuraii (Warnst.) S. Hatt.(原并入H. dicranus)和H. minimus Horik.(原并入H. dicranus)重新提出;发现1个中国新分布:H. setigerus (Steph.) H. A. Mill.;确认中国的剪叶苔属17种1亚种:剪叶苔H. aduncus (Dicks.) Gray,剪叶苔纤细亚种H. aduncus subsp. tenuis (A. Evans) H. A. Mill.et E. B. Bohrer,H. armitanus (Steph.) H. A. Mill.,南亚剪叶苔H. ceylanicus (Steph.) Abeyw.,长角剪叶苔H. dicranus (Taylor) Trevis.,高氏剪叶苔H. gaochienii Fu,广东剪叶苔H. guangdongii P.J. Lin & Piippo,卵叶剪叶苔H. herpocladioides Scott. et. Miller,红枝剪叶苔H. huerlimannii Miller,细指剪叶苔H. kurzii (Steph.) H. A. Mill.,长肋剪叶苔H. longifissus Steph.,长刺剪叶苔H. longispinus Jack et Steph.,H. minimus Horik.,长茎剪叶苔H. parisii (Steph.) H. A. Mill.,多枝剪叶苔H. ramosus (Steph.) H. A. Mill.,樱井剪叶苔H. sakuraii (Warnst.) S. Hatt.,短叶剪叶苔H. sendtneri (Nees) Lindb.和H. setigerus (Steph.) H. A. Mill.。本研究还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H. armitanus、长角剪叶苔H. dicranus和多枝剪叶苔H. ramosus的孢子形态。对于剪叶苔属的修订,还需要更多模式标本的借阅,随着研究深入,剪叶苔属的种类可能会有大量的减少,中国剪叶苔属的种类也将会有一定的减少。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4-5天龄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下胚轴游离原生质体,经纯化后培养在简化的KMsP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分裂形成了细胞团;同时,对影响外源DNA导入子叶和下胚轴原生质体后瞬间表达强度的若干因素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这些因素包括转化介质中二价阳离子的种类和浓度、PEG溶液的浓度以及PEG溶液的pH值, 为进一步进行原生质体水平上的细胞遗传转化创造了条件。 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材料,进行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在建立了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组织培养的高频率植株再生系统的基础上,用携带有双元载体质粒的根癌农杆菌(Asrobacterium,tumefaciens)A208sE感染青花菜子叶和下胚轴,对根癌农杆菌的感染过程以及影响抗性芽分化频率的诸多因素作了详细研究,再生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完整转化植株。Dot Blot分析表明NPTⅡ酶活性的存在;以pROA93经EcoRI /HindⅢ酶切产生的gus基因片段(约2.6Kb)为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并且得到了表达。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理论和育种实践上都很值得研究。应用这种变异进行筛选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生产上有广泛意义的细胞突变体。但对于无性系变异发生的机理,人们虽然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一直未能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有些解释仍然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些解释中,利用转座子活化进行解释是最使人感兴趣的一种,也是较有说服力的一种。我们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无性系变异发生与转座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烟草黑胫病细胞突变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转座因子的转活性进行分析,通常采用标记基因的表型检测。本实验用农杆菌双元载体pSLJ721(Ac∷GUS)转化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然后对转基因烟草的愈伤组织进行GUS酶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通过GUS活性变化来分析转座活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增强转座子的活性。间接证明转座子活化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原因之. 本论文实验方面的另一部分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烟草抗黑茎病研究上的应用。烟草黑茎病是由烟草致病疫霉引起的一种烟草主要病害。首先从云南地区黑胫病病区分离、纯化黑胫病(Phytophythora parasitica via. Nicotina)病原菌,同时利用红花大金元为实验对象,以组织培养中自然发生的元性系变异为基础,以50%以及80%的黑胫病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黑胫病毒素的烟草株系,用离体叶片法和茎部接种法进一步鉴定其对黑胫病病菌的抗性。最后进行田间检测以期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抗黑胫病细胞突变体。另外我们还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技术,对选择到的九个抗病株系和六株对照的DNA进行分析。在使用的70种随机引物中,共有57个引物产生可检测扩增产物,产生306条搁增带,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数为51条,突变体的平均RAPD条带变异率为1.85%,其中有两个RAPD条带(CYA-17-100和Sangon03-350)为突变体所特有,可初步判断为抗黑胫病的RAPD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植株叶片水溶性蛋白SDS电泳观察到一些条带的变异,但没有找到突变体特异的共同条带。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是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生物学基础”中的子课题“中国濒危特有动、植物保护生物学及种群生存力分析”的一部分。本文研究了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各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其天然分布,群落类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植株生长规律,种群生物量结构及变化规律,元素化学成份,种群年龄结构,数量统计及生存力分析等。 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分布区是连续的,其变种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Dode) wanger)的分布区存在间断;珙桐群落可依优势种不同分为多种类型,但都属于亚热带中山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类型;群落区系成份复杂,地理成份以北温带及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无论在不同群落中还是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属集群分布:植株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种群生物量随群落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种群增长规律符合Logistic增长;种群年龄结构稳定,但实生苗的匮乏对种群更新不利: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y I型。对影响种群生存力的因素分析表明,主要的因素有系统压力和环境因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龙门河地区地处湖北省的西部,神农架的南坡,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对其植物与植物群落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龙门河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60科724属1737种,其中种了植物140科692属共1686种。其植物区系有显著的温带性,温带分布属共380属,占总属数的54.9%,这可能和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海拔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还具有古老性,特有属丰富特点,且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 龙门河地区的植被共划分三个自然植被型共16个群系。在高海拔地区保存有较原始的落叶阔叶林,低海拔地区多为人为破坏后的次生类型。这些植被类型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呈现较有规律的分布,依照其垂直分布的情况,可以将该地区植被划为三个带,即常绿阔叶林带低于海拔900(-13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位于海拔900(-1300)-600m之间;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1600(-1300)-2200m之间,无针叶林带在龙门河地区分布。应用TWINSPAN和DCA程序对各调查样地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说明,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环境因子明显相关,但排序轴不能用海拔等单个的因子来解释。对各群落乔木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比后发现,各种指数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及不同海拔高度上没有明显的规律,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混淆了群落成分及结构的结果。 锐齿槲栎林是神农架地区一种重要的落叶阔叶林,其分布广泛,保存较好。通过对锐齿槲栎种群大小结构的研究发现,中等大小的锐齿槲栎个体数量较多,幼苗与幼树的数量在不同样地间变化很大,其大小结构分布图中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锐齿槲栎种群多呈现聚集分布,不同的尺度下其聚集程序不同。在大多数尺度下,幼苗幼树的聚集程度比相同尺度下成体的聚集程序高。幼苗更新是锐齿槲栎更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幼苗的出现与林窗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锐齿槲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同于种内与种间竞争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幼树的死亡。正是由于林窗形成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才使锐齿槲栎幼树得以进入群落上层。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神农架地区广泛分布的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的种群和群落学特征、干扰历史、更新策略、生物量、生产量及元素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米心水青冈林是神农架地区山地垂直分布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学特征为:(1)建群种明显,该区域主要有2种类型,即米心水青冈林和米心水青冈、锐齿槲栎林;(2)群落结构简单,但物种组成丰富,在6600m~2样地中出现高等植物(不含苔藓植物)77科150属271种,组成种类以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虎耳草科、樟科、杜鹃花科和壳斗科为主;(3)群落乔木层(占重要值的12%)和灌木层(占盖度的15%)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4)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70.89%)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地面芽植物(15.50%)和地下芽植物(12.92%)。 2 米心水青冈是多主干的树种,萌枝现象普遍,但萌枝数量不同地点差异较大。通过萌枝产生的枝群体平均密度为257 ± 99.3n•hm~(-2)。枝群体的年龄结构表现为“幼龄个体数目较多型”和“中国年龄阶段数目较多型”,并且有较多的枝群体表现出一致的年龄结构。从整个群落米心水青冈的年龄结构来看,表现出发展型种群的特点。枝群体的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9丛米心水青冈完整的年轮分析结果表明,它们萌枝的时间不是边疆的,而与森林的受干扰有关。根据83个圆盘和生长锥芯资料,米心水青冈在萌枝后成长为乔木层或林冠层的过程中,径向生长表现为5种模式。这是丛株内竞争的结果。萌枝在米心水青冈林的维持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3 锐齿槲栎林是神农架地区山地垂地分布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学特征为:(1)建群种明显,该区域主要有2种类型,即锐齿槲栎林和锐齿槲栎、米心水青冈林;(2)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和暖温带的落叶栎林有较大差异;(3)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不仅具有典型的温带科属,还有典型亚热带分布的科属,组成种类主要以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虎耳草科、山茱萸科、杜鹃花科、壳斗科和樟科;(4)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66.32%)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地面芽(23.51%)和地下芽(9.47%)植物。 4 通过样地调查、树干解析及直径分析法,对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受压和释压历史及更新策略进行了研究。米心水青冈直径生长表现为5种模式。而锐齿槲栎只表现为2种模式。85.9 ± 6.9%的米心水青冈有过受压过程,平均受压2.1 ± 0.8次,平均受压时间为47 ± 24.1a,最长受压时间73a,平均释压次数为1.6 ± 0.7次,平均释压时间为23 ± 21.5a,而60.83%的锐齿槲栎都均有1次受压。平均受压时间为19 ± 14a,受压后没有表现出释压过程。结合高生长和径向生长,认为米心水青冈是耐阴树种,它的更新策略是在林下形成苗性萌枝,在有林窗形成时释压生长进入乔木层;而锐齿槲栎是不耐阴树种,它的更新策略是通过产生大量种子,当有大的林窗时,幼苗在林窗内生长逐步进入乔木层。 5 神农架地区102-130a成熟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251.31-358.63T•hm~(-2)之间,平均为288.70 ± 48.30T•~(-2),20-60a锐齿槲栎林群落生物量在134.85-301.20T•hm~(-2),平均为231.60 ± 78.10T•hm~(-2)。虽然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植物组成很丰富,但二种类型森林生物量的95%以上集中在乔木层。乔木层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优势种中。在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58.67%-96.37%不等,同样锐齿槲栎林前5种植物占群落生物量的68.13%-95.26%。常绿植物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较大,米心水青冈林中占2.85-18.70%,锐齿槲栎林中一般常绿植物占0.8-9.98%,只有1个锐齿槲栎林样地常绿植物(主要是粉白杜鹃)占乔木层生物量的44.04%。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根冠比为0.27 ± 0.05,锐齿槲栎林为0.21 ± 0.06。神农架地区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成熟的欧洲水青冈林及日本的水青冈林生物量范围之内,而锐齿槲栎林生物量远远大于我国温带落叶栎林的生物量。 6 神农架地区102-130a米心水青冈林生产量范围在1857-2786g•m~(-2)•a~(-1),平均为2330 ± 397 g•m~(-2)•a~(-1)。20-60a锐齿槲栎林的生产量范围在1319-2521 g•m~(-2)•a~(-1),平均为1930 ± 498 g•m~(-2)•a~(-1)。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乔木层生产量占群落总生产量的95%以上,乔木层各器官生产量大小顺序为叶> 树干> 枝和根,其中叶生产量占乔木层的一半以上,达53.87 ± 2.72%(米心水青冈林)和57.31 ± 6.23%(锐齿槲栎林)。在乔木层生产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平均占乔木层总生产量的81.03 ± 13.94%(米心水青冈林,范围在62.75%-92.66%)和84.23 ± 9.68%(锐齿槲栎林,范围在68.54-95.11%)。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群落地下部分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1.29 ± 1.02%和9.22 ± 2.72。和我国其它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相比。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生产量是较高的,和亚热带绿阔叶林生产量接近,但在器官分配上两者差异较大。 7 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土壤均呈酸性。其中锐齿槲栎林地土壤酸性更强。土壤元素特征表现为Al>C>K>Mg>Ca>N>S、P的特点,富铝化作用明显。8种元素在群落优势植物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N、P、K、Ca、Mg基本上是以叶片含量最高,树干或根中最低。仅从叶片来看,元素特征表现为C>Ca、N>K>Mg>S>P、Al。优势植物的C/N和C/P显著高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植物。8种元素在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中积累量分别为147.09 ± 25.60和116.00 ± 37.63 Mg hm~(-2)a~(-1),其中97%以上积累在群落乔木层。两种森林类型各元素的积累量都表现为C>Ca, N> K> Mg> P> S> Al的特点。米心水青风林和锐齿槲栎林8种元素的年存留量分别为6263 ± 90.8和5946 ±246 kg hm~(-2)a~(-1),其中N、P、K、Ca、Mg 5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存留量分别为179.7 ± 18.2和169.4 ± 23.5kg hm~(-2) a~(-1)。两种森林类型各元素的存留量都表现为C> N> Ca> K> Mg> S> P> 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摘要 神农架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相对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是该地区落叶阔叶林重要的建群种之一,是其山地植被垂直带上的一个重要类型,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影响锐齿槲栎种群更新的一些重要因素以及探讨了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锐齿槲栎种子雨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间种子雨的密度差别很大。树木的不同空间方位及种子的不同性状(被昆虫侵害、未发育成熟和有活力)在种子雨密度上的差异都极其显著。但在所研究的距离范围内(2-6m),与母株的距离对种子雨的密度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样地中的种子雨空间分布与幼苗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实验中还发现,被昆虫侵害的种子较早下落,种子雨与落叶时间的不同步性有利于锐齿槲栎幼苗的建成。锐齿槲栎种群的结实存在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其结实周期约为2年。 动物对种子的散布与传播是影响锐齿槲栎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在研究小型啮齿目动物对锐齿槲栎种子传播影响的实验中,用样方内布置铁夹的方法共捕获8种小型啮齿目动物,隶属3科、4属。实验结果还证明,不同林型和不同时间段(种子下落高峰期和种子基本落完时期)内小型啮齿目动物的捕食活动规律不同,林下灌木层类型对动物取食橡子和搬运距离也有一定的影响。 光对锐齿槲栎幼苗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槲栎在林窗及林下都有大量的幼苗,而其幼树却很少。坡向对锐齿槲栎种群的更新有重要影响,光照好的东南坡上的更新情况明显比光照较少的西北坡好。光照梯度处理实验证明,光照强度影响锐齿槲栎幼苗的资源分配方式和比例,一定的遮荫环境更有利于锐齿槲栎幼苗的生长。 米心水青冈林(Fagus engleriana)和锐齿槲栎林在神农架地区广泛分布,两者分布的海拔范围比较相近,并形成一定面积的混交林。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以及对苗木光合作用与资源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树种具有不同的光利用策略,米心水青冈比较耐荫,林下更新较好,而锐齿槲栎林下更新不良,在光照较好的林窗下及次生裸地上更易更新。 神农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较早的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保护区的建立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着种种威胁。通过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当地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人类活动的干扰使景观破碎化呈增加趋势,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建议加快制定有关保护区管理的法律;建立国家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推动实施社区共管;加强科研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协作;发展特色经济;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