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8 resultados para 1,25-dihydroxyvitamin D-3
Resumo:
The title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Yb(NO3)3 (12-crown-4) with 1, 10-phenanthiroline (hereafter phen) in acetone. It crystallized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BAR with a = 10.095(5), b = 17.415(4), c = 8.710(2) angstrom; alpha = 92.45(2), beta = 115.83(3), gamma = 74.08(3)degrees and D(c), = 1.85 g cm-3; Z = 2. The metal ion in this complex is nine-coordinated to three bidentate nitrate ions, two nitrogen atoms of a phen and a water molecule. The crown ligand is hydrogen bonded to the coordination water molecule. The symmetry change of the crown ether is also discussed.
HOST-GUEST INTERACTIONS OF THIAMINE WITH ANIONS - CRYSTAL-STRUCTURE OF THIAMINE IODIDE SESQUIHYDRATE
Resumo: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iamine iodide sesquihydrat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as a host-guest model for coenzyme-substrate interactions. The asymmetric unit contains two chemical units. Both the thiamine molecules A and B, which are crystallographically independent, assume the usual F conformation and have a disordered hydroxyethyl side chain. An iodide anion (or a water molecule) bridges the pyrimidine and thiazolium rings of molecule A (or B) by forming a hydrogen bond with the amino group and an electrostatic contact with the thiazolium ring to stabilize the molecular conformation. In the crystal the thiamine molecules self-associate to form a pipe-like polymeric structure, in which four thiamine hosts surround an iodide guest and hold it through C(2)-H...I hydrogen bonds and thiazolium...I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Crystal data: C12H17N4OS+.I- . 1.5 H2O, monoclinic, P2(1)/c, a = 12.585(2), b = 25.303(5), c = 12.030(2) angstrom, beta = 115.15(1)degrees, V = 3468(1) angtrom3, Z = 8, D(c) = 1.606 g cm-3, R = 0.045 for 3328 observed reflections.
Resumo:
[NH3(CH2)10NH3][ZnCl4], M(r) = 381.51, triclinic, P1BAR, a = 7.296 (1), b = 10.110 (3), c = 12.814 (4) angstrom, alpha = 90.84 (2), beta = 101.17 (2), gamma = 92.52 (2)-degrees, V = 926.13 angstrom 3, Z = 2, D(x) = 1.37 Mg m-3, lambda(Mo K-alpha) = 0.71073 angstrom, mu = 1.925 mm-1, F(000) = 396, T = 298 K, final R = 0.070 for 1237 unique reflections [I > 3-sigma(I)].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layers of inorganic ions sandwiched between layers formed by the paraffinic chains.
Resumo:
[Zn(C12H8N2)2(H2O)2]SO4.6H2O, M(r) = 665.98, triclinic, P1BAR, a = 10.070 (4), b = 12.280 (3), c = 13.358 (2) angstrom, alpha = 109.12 (2), beta = 92.58 (2), gamma = 110.85 (2)-degrees, V = 1433.9 (7) angstrom 3, Z = 2, D(x) = 1.54 g cm-3, lambda(Mo K-alpha) = 0.71069 angstrom, mu = 10.1 cm-1, F(000) = 692, T = 293 K, R = 0.044 for 3985 observed reflections. The Zn atom is 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by four N atoms from two 1,10-phenanthroline (phen) ligand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The intermolecular ring-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en ligands occur in two forms: infinite chains and discrete dimers. Hydrogen bonds further stabilize the structure.
Resumo:
The reaction of GdCl3 with 1 equiv of NaC5Me5 generates a neutral complex C5Me5GdCl2(THF)3 and a novel complex {Na(mu-2-THF)[(C5Me5)Gd(THF)]2(mu-2-Cl)3(mu-3-Cl)2}2.6THF whixh recrystallizes from THF in triclinic, the space group P1BAR with unit cell dimentions of a 12.183(4), b 13.638(6), c 17.883(7) angstrom, alpha-110.38(3), beta-94.04(3), gamma-99.44(3)-degrees, V 2721.20 angstrom-3 and D(calc) 1.43 g cm-3 for Z = 1. Least-squares refinement of 2170 observed reflections led to a final R value of 0.047. The title complex consists of two Na(mu-2-THF)[(C5Me5)Gd(THF)]2(mu-3-Cl)3(mu-3-Cl)2 units bridged together via two mu-2-THF to Na coordination. Each Gd ion is surrounded by one C5Me5 ligand, two mu-3-Cl, two mu-2-Cl and one THF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arrangement with average Gd-C(ring) 2.686(33), Gd-mu-2-Cl 2.724(7), Gd-mu-3-Cl 2.832(8) and Gd-O 2.407(11) angstrom. The sodium ion coordinates to two bridging THF, two mu-2-Cl and two mu-3-Cl to form a distorted octahedron with average Na-mu-2-O, Na-mu-2-Cl and Na-mu-3-Cl of 2.411(21), 2.807(15) and 2.845(12) angstrom, respectively.
Resumo:
由D-甘露醇出发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手性1,6-双膦:1,6-双(二苯膦基)-2,3,4,5-二亚(艹卡)基-D-甘露醇和1,6-双(二苯膦基)-3,4-亚(艹卡)基-2,5-亚甲基-D-甘露醇。 以这两种手性配位体的Rh(Ⅰ)配合物为催化剂用于α-乙酰氨基肉桂酸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但都未观察到对映选择性,而且由第一种配位体参加的反应,也未显示氢化活性,对此本文也作了初步的说明。
Resumo: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PY3) was isolated from the hot water extract of the red algae Porphyra yezoensis by successive column chromatographies over DEAE-cellulose and Sephadex G-200. PY3 with an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1.8x10(5) was demonstrated to be composed of galactose (Gal), 3,6-anhydrogalactose (3,6-AnGal), 6-OSO3-galactose (6-OSO3-Gal) and xylose (Xyl) in an approximate molar ratio of 25 : 15, 10, 1. In view of Smith degradation and methyl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evidence including those of IR, GC, GC-MS, and H-1 and C-13 NMR, the most probable repeating unit of PY3 could be proposed as [(1-->3)beta -D-Gal(1 --> 4)alpha -L-3,6-AnGal](3)-[(1 --> 3)beta -D-Gal(1 --> 4)alpha -L-6-OSO3-Gal](2) with a xylose moiety at the C-6 of one of every twenty-five beta -D-Gal residues. To our knowledge, PY3 was shown to be the first porphyran possessing occasional xylose branches.
Resumo:
针对目前刺参养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种质、环境和产品品质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本论文从刺参的自身防御和内分泌机制入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环境胁迫与细胞免疫和应激激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从生理和分子的角度对刺参的夏眠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海参的免疫体系、生态免疫学研究进展、当前夏眠机理的研究状况和刺参夏眠的基础研究。对刺参生态免疫及其夏眠机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2. 研究了温度(0、8、16、24、32℃)和盐度(20、25、35)的急性胁迫(72h)作用对刺参免疫指标的影响。刺参体腔液内几种免疫酶类活性受升温胁迫影响显著;而降温胁迫的影响并不显著。高盐胁迫可使刺参体腔液细胞吞噬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变化,而对髓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活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从这几种免疫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温度胁迫对刺参的影响要强于盐度胁迫,且高温胁迫的影响要强于低温胁迫。 3. 研究了温度(8、16、24℃)、盐度(20、25、35)和露空等急性胁迫(24h)作用对刺参体腔液儿茶酚胺类激素含量的影响。急性温度胁迫能够显著影响刺参体腔液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而盐度和露空胁迫对刺参体腔液肾上腺素含量、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以及多巴胺含量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4. 完成了刺参体腔液几种酶类变化的周年测定(2006年7月到2007年6月)。一年内刺参体腔液内几种酶类变化的转折点为9月份,10月份,1月份,2月份,4月份和5月份。刺参体腔液内几种酶类活性变化与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并不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因此推测这些显著变化并不是单一温度、盐度等因素作用的结果,还可能与刺参生长、繁殖及其它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 5. 开展了夏眠期间刺参免疫指标的现场研究(2006年7月到11月)。在此期间刺参体腔液细胞总数显著下降;刺参体腔液内免疫相关酶类均在8月份、9月份达到最高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均在8月下旬和11月下旬显著升高,而多巴胺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刺参完全进入夏眠的8、9月份,体腔液内各项免疫指标也都具有显著变化,说明夏眠对刺参机体的免疫状态产生影响。 6. 探讨了刺参夏眠前后肠道基因表达的差异(2007年7月至12月)。抑制消减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接头连接效率大于50%,说明连接效率较高。消减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消减后进行cDNA保守序列扩增比未消减落后约10个循环才能明显看到扩增产物,说明对共同序列的消减效率比较高。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符合技术要求的夏眠刺参与未夏眠刺参肠道抑制消减杂交基因文库。
Resumo:
于1999年5-6月间在实验室内对暖温性底层鱼类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进行了自受精卵开始到早期仔鱼的发育生态学实验。褐牙鲆和大黄鱼的培育温度分别为17.4±0.3 ℃和23.2±0.3 ℃,盐度均为31±0.2‰,遮光静养。通过测定其受精卵细胞的干重、湿重、卵黄和油球体积以及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氨排泄率、铵离子含量、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总脂、脂肪酸等参数的变化(大黄鱼仅限于卵黄和油球体积、耗氧率、氨排泄率、铵离子含量、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化代谢和能量代谢特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鱼类发育能量学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1.在受精卵分裂和胚体发育中,褐牙鲆和大黄鱼均呈现明显的铵离子累积现象,其间产生的氨一部分排到环境中,另一部分在卵中积累,孵化时随着卵膜的破裂而排出,导致氨排泄率出现一个峰值。2.游离氨基酸是早期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能源物质,分别构成了褐牙鲆能量代谢的35%和大黄鱼能量代谢的28%。此外,在受精卵发育阶段,游离氨基酸还被用来合成蛋白质,所以在受精卵发育阶段,蛋白质非但不减少,还会有明显的增加。3.在孵化前后,伴随着卵膜的破裂和卵周液的流失,干重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减少。4.卵黄囊期仔鱼早期阶段,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这说明还有一部分的游离氨基酸被合成了蛋白质。其后,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蛋白质也已被用做能源物质。5.褐牙鲆受精卵中最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DHA和EPA,二者合计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6%。比较油球体和总脂含量的变化特征,不难发现脂肪酸主要是位于油球中。这说明来自油球的脂类是褐牙鲆仔鱼在这个阶段的主要能源物质,来自油球的中性脂肪NL的脂肪酸FA是从孵化到开口这段时间主要的能源物质。磷脂PL的脂肪酸FA只是被很少的利用(为中性脂肪NL的30%)。6.游离氨基酸FAA是褐牙鲆与大黄鱼在受精发育阶段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而在孵化后来自油球的中性脂肪NL的脂肪酸NLFA被用做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则是在开口之前就用做能源物质,但其作用还不是很大。主要能源物质的转变可以从氮熵NQ的变化看出来,氮熵呈现一种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但就整个早期发育阶段来说,无氮的脂类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分解的主要中性脂肪酸是那些含量最丰富的种类,而与他们的饱和度无关。7.褐牙鲆从卵受精后8小时到仔鱼开口,能够将卵黄消耗的焓的59.7%转化为生长(P),有43.6%因代谢而散失,还有极少部分0.4%因排汇而丢失。有一定的实验误差在里面。8.褐牙鲆是适温较低的暖温性底层鱼类,卵子较小,发育时水温较低,发育较慢;大黄鱼是适温较高的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卵子较大,发育时水温较高,发育较快,所以褐牙鲆与大黄鱼在早期发育阶段所采取的能量对策是不一样的。褐牙鲆游离氨基酸占总的能量代谢的35%,而大黄鱼只占28%,相对而言,暖水性鱼类比暖温性鱼类更为依赖脂类,氨基酸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一些。9.依据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得出: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主要能源物质变化和能量代谢牲征有物种特异性。对于含一个油球的鱼类来说,基于脂肪的能量代谢是重要的;而对于不含油球的鱼类来说,氨基酸的作用更为重要一些。这些研究对于仔鱼在开口时营养成分的确定及满足、死亡率以及生活史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Resumo:
应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法和脂肪酸标志分析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贝藻混养系统中滤食性贝类的食物来源,评估了大型藻类对混养系统及滤食性贝类的物质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综述了典型生态系统中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各自的生态学地位和作用,大型藻类与滤食性贝类不仅在水体营养盐方面存在互利关系,二者在物质循环与收支方面同样具有耦合性,大型藻类提供的颗粒态有机质可以为滤食性贝类提供饵料来源。 2.总结了稳定同位素比值法和脂肪酸标志法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来源及食物网分析中的应用,并建立了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规程。 3.分析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系统中海带碎屑形成及释放不同阶段的生态学特征,评估了碎屑对扇贝的饵料贡献。海带在6周内释放了自身约27%的碳;碎屑形成及释放过程中C:N比值显著下降,同时伴随着旺盛的细菌降解,碎屑中也发现有大量硅藻类和原生动物存在。稳定同位素分析证实海带碎屑是混养期间扇贝的主要食物来源。 4.查明了春季胶州湾潮间带自然分布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和湾内浅海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可能食物来源。湾内栉孔扇贝饵料组成中浮游硅藻类为最主要部分,同时混杂有陆源有机质和细菌类物质;潮间带自然生长的牡蛎和贻贝饵料组成中,浮游植物占86.2-89.0%,种类组成中除硅藻外还包括一定比例的金藻和甲藻类;潮间带繁盛的孔石莼Ulva pertusa藻床为两种贝类提供了8.7-11.0%的补充食物来源。 5.揭示了桑沟湾贝藻混养海区春、夏季栉孔扇贝饵料来源组成情况及其季节变化,评估了海带养殖区碎屑碳量季节变化及海带来源碳对扇贝组织碳的贡献。结果表明,湾内贝藻混养区碎屑碳量为75.52-265.19 μg l-1,其在水体总颗粒态有机碳中的比例为25.6-73.8%。海带来源碎屑碳对栉孔扇贝组织碳的贡献比例为14.1-42.8%,且与水体碎屑碳比例的季节变化存在极显著相关性(F=0.992, P=0.004)。5月份湾外海带养殖区水体碎屑碳量为110.12-144.71 μg l-1,显著高于湾内无海带区(75.52 μg l-1),湾外养殖的扇贝组织中海带来源碳比例为22.0-24.1%,显著高于湾内单养区扇贝(9.6%)。估算结果表明,桑沟湾每年收获的6967吨(总湿重)栉孔扇贝中,海带提供了约57.1吨碳,换算为海带干物质为219.6吨。脂肪酸标志分析结果表明,2月份至8月份硅藻类在扇贝饵料组成中比例逐渐下降,而细菌类比例逐渐升高。整个采样期间,EPA/DHA比例较低,说明扇贝饵料组成中可能包括高DHA含量的组分。
Resumo:
在进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夏牙鲆(P. dentatus)的杂交及回交的基础上,利用染色体计数、AFLP、线粒体DNA和核基因部分序列等分析方法对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和回交子代进行遗传学研究,探讨了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不对称的遗传学基础及其生殖隔离现象,主要结果如下: 1. 褐牙鲆和夏牙鲆正反交的活力是不对称的,褐牙鲆♀×夏牙鲆♂的正交杂种活力正常,能够正常存活、生长和发育,而反交夏牙鲆♀×褐牙鲆♂的杂种体态畸形,孵出后不久死亡。染色体计数发现正交个体的染色体核型与父母本一致,均为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而反交杂种比亲本缺失了两条染色体,仅为4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这表明反交杂种为非整倍体。进一步利用AFLP方法对遗传物质从亲本到子代的传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遗传物质的传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几乎所有亲本的AFLP位点(97.71%)均传递到正交子代。然而,仅有86.64%的AFLP位点从亲本传递到反交子代,反交子代中亲本位点的丢失比例显著高于正交子代和亲本种内交配子代的比例 ( P < 0.05),这可能与反交杂种染色体丢失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杂交组中的偏分离标记高于对照组,尽管经2检验发现其差异并不显著 (P > 0.05)。 2. 对于可以成活的正交杂种进行培育达到性成熟后,利用褐牙鲆和夏牙鲆的精液分别与雌性杂交鲆的卵子进行母本回交实验。通过统计受精率、孵化率及杂交适合度值(CFM,受精率和孵化率相乘获得的结果)评估褐牙鲆和夏牙鲆的杂交可适度,结果表明正交及各回交组中的CFM值均显著低于褐牙鲆自交(P < 0.05)。同时,利用AFLP对回交子代基因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回交中不仅存在亲本位点的丢失(褐牙鲆回交子代-回交1, 3.96%; 夏牙鲆回交子代-回交2, 6.03%)的现象,也存在非亲位点(回交1, 5.63%; 回交2, 3.28%)的现象。而且,两回交组合分别有27.40%和31.18%的AFLP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 3. 利用线粒体DNA 16S rDNA、COⅠ基因及核基因rag1的部分序列对正反交及回交子代的线粒体及核DNA的传承进行分析,发现正反交子代的16S rDNA和线粒体DNA片段的同源性和母本一致,各回交组中16S rDNA和COⅠ基因片段与褐牙鲆的同源性较高 (98%),这表明褐牙鲆和夏牙鲆杂交及回交遵循母性遗传规律。但在回交子代中发现16S rDNA和COⅠ基因具有多种单倍型。褐牙鲆和夏牙鲆的rag1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在正交子代中发现rag1多种单倍型。 4. 进一步利用线粒体DNA的16S rDNA、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对8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计算了其种间的遗传距离。根据这几种鲆鲽鱼的杂交是否可行的试验结果,评价种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可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这8种鲆鲽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可适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r2 = 0.805,P < 0.01),即种间遗传分化越大,杂交成功的可能性越小,这表明鲆鲽鱼类中可能存在物种进化的不亲和钟 (Incompatibility clock)。
Resumo:
大地电磁(MT)方法是一种新发展的地球物理技术,近十年已被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海底电磁场的调查,旨在获得海底的电性结构。基于自1990年3月10至1990年3月22日在中日全用KX90-1航次以一海底电位磁力计(OBEM)于31°52.47'N, 129°7.17'E,水深884米处所取得的电磁场资料,通过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得到一维大地电磁的测深结果,首次确定了冲绳海槽北部的电性结构如下:层位(向下) 电阻率(欧姆·米) 厚度(千米) 1 0.3 3 2 5000 20 3 0.6 4 4 5000 13 5 100 100 基底 2 ∞,根据已知的冲绳海槽及周转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于所研究地区从以上的电性结构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莫霍面埋深或地壳厚度约为27千料;2、岩石圈厚度约40千米;3、软流圈厚度约100千米;4、壳内高导层是由于岩石的熔融或部分熔融;5、热流值大致在60-100毫瓦/米~2。
Resumo: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曾为沿海各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自1997年以来,陆续爆发的病害问题给扇贝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认为培育抗病性强的扇贝优良品种是解决病害问题的根本途径。由于传统的育种方法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对良种的迫切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分子手段加快抗病品种的培育步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是成功应用于动物育种中的分子手段之一,但由于缺乏与抗病性状相关的标记,MAS目前还无法在软体动物中得到应用。因此,寻找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是在软体动物中发展MAS的关键。 本研究利用鳗弧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对栉孔扇贝进行攻毒感染实验,初步得到敏感群体和抗病群体后采用PCR、PCR-RFLP、Bi-PASA PCR等方法研究了CfLysG、CfC1qDC和CfLITAF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抗性的关系。 研究发现,栉孔扇贝CfLysG的基因序列中共有10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29个插入/缺失(I/D)多态性位点。有17个多态性位点位于启动子区域,选择其中的-753 I/D、-391A/G和-284I/D多态性进行检测,发现这三个位点的基因型在敏感群体和抗病群体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753 ID基因型和-284 ID基因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高于在敏感群体中的频率,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91 AG基因型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敏感群体(P=0.007),表明-391 AG基因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为验证这一相关性,对-391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扇贝进行攻毒感染实验。统计发现,具有-391 AA基因型的扇贝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具有-391 AG基因型的扇贝(P=0.001),进一步证实了CfLysG基因-391 AG基因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CfLysG基因的外显子共有3处SNP,其中仅第三外显子上的+3473 A/C为非同义突变。统计分析表明,+3473位点不同基因型在敏感群体中的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在抗病群体中则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3473 AA基因型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在敏感群体中的频率(P=0.022),表明+3473 AA基因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CfLysG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96 I/D和+487 I/D两处大片段的I/D多态性。统计发现,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在敏感群体和抗病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其中+96 DD基因型和+487 ID基因型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均略高于在敏感群体中的频率,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这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无显著相关性。对CfLysG基因各多态性位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各位点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提示有单体型的存在。对19种频率>1%的单体型在敏感群体及抗病群体中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753 I/-391 G/-284 I/+96 I/+487 D/+3473 A单体型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敏感群体(P=0.044),表明该单体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 在栉孔扇贝CfC1qDC基因cDNA序列上共发现14处SNP。对+423 T/C多态性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抗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423位点各基因型在敏感群体和抗病群体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423 TT基因型在抗病群体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在敏感群体中的频率(P=0.005),表明+423 TT基因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 在栉孔扇贝CfLITAF基因cDNA序列中共发现3处SNP及1处I/D多态性。对+145 I/D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所有敏感个体及抗病个体中均同时存在+145 位点所有等位基因,表明+145位点多态性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不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栉孔扇贝CfLysG基因-391 AG基因型、+3473 AA基因型、-753 I/-391 G/-284 I/+96 I/+487 D/+3473 A单体型以及CfC1qDC基因+423 TT基因型与栉孔扇贝对鳗弧菌的抗性显著相关,提示它们可作为与栉孔扇贝抗病相关的候选分子标记应用于贝类抗病育种中,为贝类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此外,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的发现还有利于加深对扇贝发病机理的理解,并有助于发掘预防及治疗贝类疾病的新方法。
Resumo:
海洋锋面既是各种物理过程,如环流、上升流、混合等的结果,也是这些物理过程的指标,还是影响流场结构、海洋热量和动量交换、海气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化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海洋锋面研究还与海洋产业活动,如海洋渔业、环境保护、海洋倾废等密切相关,也是军事海洋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海洋锋面的研究也成为物理海洋学和海洋交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研究以中国东部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锋面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动力机制及对相应过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1985~2002年AVHRR Pathfinder的卫星海表面温度数据为基础,辅以POM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模式验证和动力机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全面描述了中国东部近海锋面分布和变化的总体特征,又深入研究了三个典型锋面,即南黄海西部沿岸锋面、黄海暖流源区陆架锋面和东海黑潮陆坡锋面的具体特点,结果如下: 1,中国东部近海温度锋面分布状况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锋面丰富,形状规则,位置稳定,可以明确区分出14条沿岸流锋面和暖流锋面。春季及夏初,锋区分布范围广,没有规则的锋面形态,也没有固定的发生区域,不能明确分辨出具体锋面,锋区大体按黑潮流域—长江河口沿岸区域—南黄海区域的方向和渤海—北黄海—南黄海的方向转移。夏季在沿岸区域产生潮汐锋,秋季则很少有锋面出现。对于冬季锋面的位置来讲,沿岸锋面的年际变化小,暖流锋面的年际变化大;受地形限制的锋面年际变化小,脱离地形控制的锋面年际变化大。 2,冬季山东半岛南部(即南黄海西部)温度锋面的完整形态为“N”形,东、西两部分平行岸线和等深线,中间部分跨越等深线。表层以下的黄海沿岸流和黄海暖流及分支是此锋面生成和维持的直接原因:南下沿岸流与北上的黄海暖流形成了锋面的东部部分,反气旋性回流的沿岸流与被沿岸流挟入南黄海西部的黄海暖流暖水及进入南黄海西部的黄海暖流分支形成了锋面的中部和西部部分。通过强烈的垂直混合,此锋面形态特征从表层以下传播到表层。沿岸流和暖流的强弱会影响此锋面的位置,锋面的形成会反过来影响上述流态。冬季风是维持相关环流和锋面结构的间接原因。 3,暖舌西移和双暖舌温度结构是冬季南黄海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黄海暖流源区暖舌南北两侧形成的双锋面是南黄海锋面结构的主要特征,这两条锋面有时也可在西端连为一体,形成环绕黄海暖水舌前锋区的弧形锋面。南侧锋面大致沿长江浅滩边缘,北侧锋面大致呈东西走向,横跨黄海海槽入口,在此锋面的阻挡下,黄海暖舌无法沿海槽中央北上,在两锋面之间沿着黄海海槽西侧进入黄海。统计结果表明,北侧锋面的位置、强度变化,是驱使暖舌沿海槽西侧进入黄海、并控制其西移程度的主要因素。当北侧锋面偏南或强度大时,暖舌西移程度大,当两条锋面间隔距离大时,暖舌的西移程度弱,暖舌主体北侵的程度就越大,双暖舌结构越不明显。源区黄海暖流的东西向质量和热量输运,黄海内部的风应力等通过影响锋面的位置和强度而间接影响暖舌西移程度。黄海暖舌甚至黄海暖流的起源值得进一步探讨。 4,东海黑潮锋在台湾岛东北部和九州岛西南部的平均经向位置之间存在着反位相的年际变化规律。长期观测资料和数值试验结果都表明,进入东海的黑潮流量的改变能够导致黑潮锋面位置在两地反位相的变化:当黑潮流量增大时,黑潮在台湾岛东北部的向陆架入侵减小,锋面向南偏移,而同时黑潮在九州岛西南部的向陆架入侵增大,锋面向北偏移;冬季风应力在台湾岛东北部以东北风为主,在九州岛西南部以西北风为主。当风应力增大时,黑潮锋面在台湾岛东北部向西北偏移,在九州岛西南部向西南方向偏移。黑潮流轴位置的改变也可能是导致反位相变化的原因。位涡输运方程中的地形和斜压联合效应项以及风应力项(主要是Ekman输运)在两地的不同表现可能是控制这种变化的机制。
Resumo:
为弄清胁迫条件对盐藻β-胡萝卜素异构体累积的影响,寻找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适宜条件。我们以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Teodoresco,简称盐藻)为实验材料,利用海水,卤水和苦卤水为培养液,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或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藻体培养,1-2周后,收集藻体,计算细胞数目,提取色素,萃取色素,旋转蒸干,柱层析提纯,分光比色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首次研究了盐度、氮、磷、温度对盐藻β-胡萝卜素异构体累积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光对异构体累积的影响。并且系统地研究了盐度、温度、光强、氮、磷、铁、碳、气体、苦卤水等对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上述实验获得一系列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为大规模生产性养殖打下了理论基础。其中部分结果属国内外首次报道:1.盐藻至少可以积累六种β-胡萝卜素异构体。2.氮浓度降低有利于β-胡萝卜素顺式异构体累积,其中对总顺式异构体累积来说,1mM KNO_3较为适宜。3.磷浓度降低有利于总顺式异构体的累积,其中以0.1mM KH_2PO_4较为适宜。4.温度适当升高有利于总顺式异构体的累积。5.盐度增高不利于总顺式异构体的累积,而有利于全反式异构体的累积。6.盐藻累积β-胡萝卜素越多,藻体越能忍耐高温胁迫。大量累积β-胡萝卜素的藻体能耐48.5 ℃ 2小时而不死亡。恒温对细胞生长不利。7.藻液中通入空气不利于细胞生长,也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8.也可以利用苦卤水养殖盐藻。卤水中加入苦卤水后细胞生长加快,但β-胡萝卜素在细胞内的累积量降低。若培养液中加苦卤水占18.5%或75%培养效果较为理想。在获得上述实验结果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各种胁迫因子对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及其顺式异构体累积影响的一览表。并设计出三种模式:1>有利于细胞生长的模式,2>有利于β-胡萝卜素累积的模式,3>有利于顺式异构体累积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