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 resultados para 179-1107
Resumo:
Report of Opening Session (p. 1). Report of Governing Council (p. 15). Report of the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p. 65). Reports of Science Board and Committees: Science Board Inter-Sessional Meeting (p. 83); Science Board (p. 93);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Committee (p. 105); Fishery Science Committee (p. 117); Mar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mmittee (p. 129);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d Climate Committee (p. 139); Technical Committee on Data Exchange (p. 145); Technical Committee on Monitoring (p. 153). Reports of Sections, Working and Study Groups: Section on Carbon and Climate (p. 161); Section on Ecology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North Pacific (p. 167); Working Group 19 on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 Pacific (p. 173); Working Group 20 on Evalu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p. 179); Working Group 21 on Non-indigenous Aquatic Species (p. 183); Study Group to Develop a Strategy for GOOS (p. 193); Study Group on Ecosystem Status Reporting (p. 203); Study Group on Marine Aquaculture and Ranching in the PICES Region (p. 213); Study Group on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PICES and Non-member Countries (p. 225). Reports of the Climate Change and Carrying Capacity Program: Implementation Panel on the CCCC Program (p. 229); CFAME Task Team (p. 235); MODEL Task Team (p. 241). Reports of Advisory Panels: Advisory Panel for a CREAMS/PICES Program in East Asian Marginal Seas (p. 249); Advisory Panel on Continuous Plankton Recorder Survey in the North Pacific (p. 253); Advisory Panel on Iron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in the Subarctic Pacific Ocean (p. 255); Advisory Panel on Marine Birds and Mammals (p. 261); Advisory Panel on Micronekton Sampling Inter-calibration Experiment (p. 265). 2007 Review of PICES Publication Program (p. 269). Guidelines for PICES Temporary Expert Groups (p. 297). Summary of Scientific Sessions and Workshops (p. 313). Report of the ICES/PICES Conference for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p. 355). Membership (p. 367). Participants (p. 387). PICES Acronyms (p. 413). Acronyms (p. 415).
Resumo:
We experimentally show that a hybrid-integrated Mach-Zehnder switch with a high performance gate profile allows retiming of optical signals with an accuracy of 500-700fs even if the input timing jitter is increased to 3ps. © 2004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sumo:
晚第三纪是云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段,本论文以晚第三纪晚中新世(吕合)、晚上新世(羊邑和龙陵)地层中的孢粉为研究对象,结合同层位大化石植物证据,参照现代植被,恢复了云南三个化石出产地区的古植被垂直分布景观,并定性地描述了古气候;同时运用共存分析方法(The Co-existence Approach)定量化地重建了三个地区的古气候参数值;初步推测了沉积地可能的古海拔。 吕合晚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含52个孢粉类型,隶属38科,其中25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73.1%,裸子植物占11.5%,蕨类植物占15.4%。 吕合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反映该地区在沉积时期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特征,沉积地附近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包括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石栎属和漆树科等植物,以及多种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成分;林中混生少量针叶树(如松属和杉科等);林内蕨类植物较少;距沉积地较远的海拔较高的地区分布由铁杉属、冷杉属、雪松属和云杉属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 吕合地区晚中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13.3-20.9℃,最热月均温:22.5-27.5℃,最冷月均温:2.5-12.6℃,年较差:12.1-24.8℃,年降雨量:803.6-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9.4-281.9mm,最小月降雨量:10.2-18.5mm。 羊邑晚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含52个孢粉类型,隶属32科,其中36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61.5%,裸子植物占9.6%,蕨类植物占25.0%,藻类植物占3.9%。 羊邑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反映在沉积时期该地区的植被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特征。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沉积地附近,以壳斗科的石栎属、青冈属和栲属为主,混生漆树科、桃金娘科、蓼科、大戟科和金缕梅科的枫香属等植物,林内蕨类植物丰富;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距沉积地较远海拔较高的山地,主要包括松属,铁杉属,罗汉松属和一些阔叶植物类群;云杉林、冷杉林和铁杉林分布在更高海拔的地区。 根据植物群的组成推测羊邑沉积地的古海拔不高于2000m。 羊邑地区晚上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13.3-20.9℃,最热月均温:22.5-27.5℃,最冷月均温:1.9-12.6℃,年较差:12.3-25.8℃,年降雨量:797.5-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2.4-249.6mm,最小月降雨量:7.2-12.7mm。 龙陵晚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含86个孢粉类型,隶属61科,其中45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69.0%,裸子植物占4.6%,蕨类植物占24.1%,藻类植物占2.3%。 龙陵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沉积地区的植被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特征。沉积地附近分布有湿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主,混生杜鹃花科、藤黄科、漆树科和无患子科等植物,林内蕨类植物丰富;在距沉积地较远的高海拔的山地上分布有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铁杉属植物为主。 龙陵地区晚上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 18.6-22.1℃,最热月均温:22.8-27.5℃,最冷月均温:9.7-15.1℃,年较差:12.3-18.1℃,年降雨量:815.8-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2.4-249.6mm,最小月降雨量:9.8-11.3mm。 综合吕合、羊邑和龙陵孢粉植物群新研究资料和云南地区已有的第三纪孢粉学资料,云南地区晚第三纪时期孢粉植物群组成相对稳定,均已经反映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垂直分布的植被景观,具有湿润的山地亚热带气候特点。与我国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相比,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上,云南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变化不如北方显著;与我国南方其它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相比,虽然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均表现出不明显,但云南地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更为丰富。
Resumo:
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经历了一系列的冷暖交替,呈现总体变冷的趋势。对该时期不同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今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中新世是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定量重建山东山旺中新世气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与东亚新近纪气候演变的一个关键环节。 将化石植物作为气候代用指标,用于研究过去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广为国际科学界接纳。国际上,定量研究第三纪气候的植物学方法按照不同原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其各自代表分别为基于化石的现存最近亲缘类群生态适应度推演古气候参数值的共存分析法(Coexistence Approch, CA )和基于叶片形态特征与气候相关关系的叶缘分析(Leaf Margin Analysis, LMA )与气候叶片多变量程序(Climate Leaf Analysis Multivariate Program, CLAMP)。两大主流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前人运用两大主流方法对山旺中新世植物群相同地层,同套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LMA 和CLAMP 所估测年均温数值要显著低于CA 所估测的数值。其差异的原因既可能是LMA 和CLAMP 由于埋藏因素的影响造成估测值偏低,也可能由于CA 数据库数据主要来自于欧洲和北美而缺乏东亚的资料所致。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分布区叠加分析(Overlapping Distribution Analysis, ODA )对山旺中新世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ODA 采用最近亲缘类群在叠加区间的气候参数来重建化石植物所生活的当时当地的气候。其详细步骤如下:1. 鉴定化石植物和认定它们的最近亲缘类群(尽量到种级水平)。2. 调查这些最近亲缘类群的分布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数据)。某些类群可能会有不止一个最近亲缘类群,须将这些最近亲缘类群的分布数据合并。3. 对分布数据分析,得出包含最多类群的最大叠加区间。4. 调查在最大叠加区间中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5. 按照公式(1)和(2)来转换年均温数据TU=T0 - (HU -H0)×Γ (1); TL=T0 - (HL -H0)×Γ (2) 其中HU (m) 是海拔叠加区间的上界; HL (m) 是海拔叠加区间的下界; H0 (m) 气象站的实测海拔; T0 (ºC) 气象站的实测年均温; TU (ºC) 在海拔叠加区间气温的下界; TL (ºC) 在海拔叠加区间气温的上界; 系数Γ 为大气垂直直减率,年均温为0.5ºC/100m,最冷月均温为 0.45ºC/100m,最热月均温为 0.6ºC/100m。同样的方法,在海拔叠加范围内最冷月均温与最热月均温范围也可以确定,而降水量则采用气象台站的原始数据。6. 在这些转换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年较差和年平均降水量波动范围。 ODA 分析结果表明:山旺中新世时期年均温为10.9-14.5oC,年较差为21.1-22.7oC,最冷月均温为-0.5-3.3oC,最热月均温为21.9-25.0oC,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3-1880.0mm 。同时本论文还定量恢复了山旺硅藻土矿各层的古气候参数,其所估测的古气候参数数值与CLAMP 和LMA 的结果一致,而与CA 不同。对山旺气候参数的恢复表明,虽然其中新世年均温与现在相似,但最冷月均温要高于现在。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是选择同一个研究地点(山东山旺),依据同一套数据(化石植物的类群资料),采用国际上以不同原理为基础的主流方法,同时加入我们自己提出的新方法,进行的古气候重建,对所获得气候参数值进行对比和验证,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
Resumo:
本文研究了花椒和野花椒的无融合生殖过程,比较了在栽培和野生情况下这两种植物胚胎发育的异同,并根据观察结果,讨论了珠心胚现象的作用和意义。 花椒与野花椒的胚囊发育类型均属蓼型,成熟胚囊都表现退化的状态。 栽培的花椒没有雄花,胚乳自发产生,发育类型为核型。胚为珠心胚,其原始细胞在胚乳游离核时期表现出特化的状态。珠心胚要推近到胚乳中完成其发育和分化的过程。多胚现象是花椒种子发育中的普遍特征,但多数只有一个胚成熟。发现有个别起源于合点端的珠心胚形成并发育成熟。 野花椒的花粉不论从光镜还是电镜水平上都证明是发育正常的。人工授粉试验表明,其化粉能在柱头上萌发,并长出花粉管直达胚囊。但卵管在花粉管长入胚珠之前已表现出解体状态,中央细胞中已分裂形成胚乳游离核。所以不发生双受精,胚乳可能由两个极核各自分裂或只由其中一个极核单独分裂形成。种子多数只有一个珠心胚发育成熟。 珠心胚现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对于双受精过程受到限制的植物来说,是一种取代育有性过程进行种子繁殖的有效手段。
Resumo:
本文研究了毛乌素沙地6个不同生态环境的柠条群体和1个锡盟草原站的小叶锦鸡儿群体的同工酶和种子蛋白的遗传变异。利用Brown等(/975)同工酶遗传分析方法对同工酶和种子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运用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分析测定了锦鸡儿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l) Brown同工酶遗传分析的方法适合于柠条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2用LAP酶对柠条群体进行了精细的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的异交性。GST=D.134,即大部分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部,小部分的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柠条群体的繁育系统与水分胁迫有关。随着生境变旱,繁育系统有向近交变化的趋势。 (3) Brown同工酶遗传分析方法也可以运用于种子蛋白遗传分析,柠条种子蛋白各亚基的遗传是孟德尔方式。 (4)由种子蛋白变异所统计测定的柠条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l81(Nei指数)或0.179(Shannon指数,Kongkiatngam改进)。群体变异水平按表型多样性依次为人工毛条群体>锡盟群体>滩地群体>硬梁群体>软梁群体>丘下群体>丘上群体。按遗传多样性依次为人工毛条群体>软梁群体>锡盟群体>滩地群体和硬梁群体>丘上群体>丘下群体。群体间基因流水平Nm>/,遗传距离D<0.1。 还试验对玉兰、合欢、紫藤、绿豆几种植物种子蛋白变异的遗传分析。最后对同工酶,种子蛋白遗传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