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 resultados para 9-77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稻属(Oryza L.)隶属于禾本科(Gramineae)Ehrhartoideae亚科的稻族(Oryzeae),包括两个栽培种(亚洲栽培稻O. 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和大约20多个野生种,广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和南美洲。药用野生稻复合体(O. officinalis complex)是稻属中最大、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复合体,共包括9个种,含有5种染色体组类型(B、C、BC、CD 和E)。作为栽培稻品质改良的重要基因库,药用野生稻复合体在稻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相似的形态和重叠的地理分布使部分物种的分类和鉴定一直较为困难;种内染色体组构成和倍性的不同更增加了分类鉴定的复杂性。这种情况阻碍了对这些野生稻遗传优势的有效利用。另外,由于物种间断分布和缺乏明确的二倍体亲本等原因,药用野生稻复合体内的异源多倍体起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细胞核乙醇脱氢酶基因(Adh)和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叶绿体matK 基因、trnL 内含子和trnL-trnF 基因间隔区、核基因Adh和GPA1以及核糖体DNA ITS片段等序列比较的方法,对药用野生稻复合体中染色体组和物种的鉴定、种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异源多倍体CCDD物种的起源和多倍体ITS的分子进化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利用核Adh 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了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基因库的64份药用野生稻复合体的样品。结果证明,所有O. rhizomatis样品都是含C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所有O. minuta样品都是含BC 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但是,种子库中鉴定为O. officinalis、O. punctata和O. eichingeri的样品中,同时都发现了含C染色体组的二倍体和含BC染色体组的四倍体。四倍体的O. officinalis只在印度分布,而且曾被描述为另一个种O. malampuzhaensis。 四倍体的O. punctata,也被一些学者称为O. schweinfurthiana,被发现和其二倍体一样分布广泛。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曾被作为O. officinalis 四倍体的样品实际上是含有CD染色体组的物种O. latifolia。我们的结果增进了对国际水稻研究所种子库中部分野生稻样品染色体组构成的理解, 纠正了以往对药用野生稻复合体样品的错误鉴定,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这部分资源提供了种质编目的重要基础。 2. 对稻属中代表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含CD染色体组的11个样品(包括77个克隆)的ITS片段进行了测序。基于这些ITS序列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提出一个快速而可靠的区分稻属CD 染色体组物种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利用通用引物扩增ITS 片段;(2)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I和/或DraⅢ消化PCR扩增产物;(3)用1%的琼脂糖胶电泳并根据消化产物的片段长度多态性来区分不同物种。 3. 利用包括两个叶绿体片段(matK和 trnL-trnF)、n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三个核基因(Adh1、Adh2和GPA1)的同源序列分析,探讨了药用野生稻复合体中二倍体物种和它们所代表的染色体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独立和合并的基因系统发育树都显示了一致的结果,即C染色体组和B染色体组的亲缘关系要比它们和E染色体组的近。三个含C染色体组的二倍体中,O. officinalis 和O. rhizomatis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O. eichingeri种内,尽管基于多基因的数据支持来自斯里兰卡的样品和来自非洲的样品聚成一个分支,但是较低的支持率表明, 两个地区的样品之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分化。 4. 稻属中含CD染色体组的物种特产于拉丁美洲,包括O. alta、 O. grandiglumis 和O. latifolia。由于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类型、相似的形态特征和重叠的地理分布,这3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另外,因为美洲大陆上没有含C和D染色体组的二倍体物种存在,对这些含CD染色体组物种的可能起源也有不同的假设被提出。使这个问题更具挑战性的是,尽管开展了世界范围的收集,至今仍没有找到含D 染色体组的二倍体物种。在本研究中,代表含C、CD和E染色体组以及含G染色体组的外类群共7个物种,共15份样品的2个叶绿体片段(matK和trnL-trnF)和3个核基因(Adh1,Adh2 和 GPA1)部分片段被测序。基于简约法、距离法和最大似然法的系统发育分析都充分支持含CD染色体组的物种起源于一次杂交事件的推论,并且显示,在物种形成时,含C染色体组的物种(O. officinalis 或O. rhizomatis 而非O. eichingeri)可能承担了母本,而含E染色体组的物种(O. australiensis)则可能承担了父本。另外,CCDD物种间非常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非常大的分歧存在于 O. latifolia 和其它两个种(O. alta和O. grandiglumis)之间,这个结果倾向于将后两个种处理为同种或同种下不同分类群。 5. 基于178个克隆序列比较,探讨了ITS在稻属多倍体中的致同进化及其系统学意义。研究发现稻属异源四倍体的ITS存在不同形式的进化方式:首先,非洲BBCC四倍体O. eichingeri和O. punctata 的ITS片段同时保留了双亲拷贝,而且系统发育研究表明,二倍体的O. eichingeri和O. punctata 可能是这两个四倍体的直接祖先;其次,亚洲四倍体O. malampuzhaensis和O. minuta 的ITS仅定向保留母本ITS拷贝;另外,美洲CCDD四倍体的ITS序列发生了双向致同进化,即O. alta和O. grandiglumis的ITS位点一致化成C染色体组类型,而O. latifolia一致化成 D/E 染色体组类型。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利用ITS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特别是涉及异源多倍体时必须慎重。 6. 利用栽培稻的微卫星引物,对含B/C染色体组的6个物种,157个体的SSR位点进行扩增。结果在这些亲缘关系稍远的野生稻中得到7个SSR位点,其中5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比较BB、CC和BBCC物种SSR位点的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多态位点百分率P和期望杂合度He ,3项指标发现,四倍体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要高于二倍体物种;二倍体物种内部,O. officnalis的遗传变异最大。另外,以遗传相关性为标准,讨论了B/C染色体组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推测了现存二倍体物种和4个BBCC四倍体物种的遗传关系。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报道却很少。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鸟巢兰属和对叶兰属的三种花结构十分相似的植物(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小叶对叶兰Listera smithii以及花叶对叶兰L. puberula var. maculata)的传粉生态学研究,首次在国内报道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中蚂蚁参与的传粉现象,并探讨了蚂蚁参与的传粉系统中蚂蚁传粉的特点、传粉效率、蚂蚁活动特点与防止自花授粉的关系、以及蚂蚁传粉的作用等问题。同时通过蚂蚁参与传粉的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以及没有蚂蚁参与传粉的小叶对叶兰的生境对比,初步分析了蚂蚁参与传粉的生境条件。 黄龙沟内小叶对叶兰、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居群水平的花期分别可持续27 d、40 d和50 d,大量开花期(~60%)分别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8月。这3种植物都具暴露的花蜜,花蜜位于唇瓣中央不明显蜜槽内,花蜜量很小。访问小叶对叶兰的昆虫非常少,2005年和2007年均没有观察到传粉者。在2005年,姬蜂和瘿蜂为花叶对叶兰主要传粉者。在2007年,蚂蚁(包括细胸蚁和立毛蚁)分别是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最主要的传粉者,其单花访问次数、携粉次数以及授粉次数分别在这2种植物的所有访问昆虫中是最高的。蚂蚁沿唇瓣蜜槽取食花蜜,到达唇瓣基部后,在高山鸟巢兰上,一般情况下蚂蚁头部不能接触到蕊喙先端,只有当蚂蚁头部向上抬起,才能触碰到蕊喙,花粉团通过蕊喙先端释放的粘滴粘在蚂蚁头部最顶端;而在花叶对叶兰上,只要蚂蚁在唇瓣基部活动就可以触碰到蕊喙,花粉团粘在蚂蚁头部的前额处。当小叶对叶兰、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的蕊喙先端被触碰后,立即向下运动盖住柱头,分别约9 h、21 h和23 h重新抬起至药帽位置。蕊喙的这种运动可以避免因蚂蚁的重复访问而引起自花授粉的发生。繁育系统实验表明,这3种植物是自交亲和的,但必须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自然条件下,小叶对叶兰的自然结实率在2005和2007年分别为18.03%和14.42%,花叶对叶兰在2005和2007年分别为17.05%和43.20%,高山鸟巢兰在2007年为19.77%。 细胸蚁和立毛蚁在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上的访问频率差异不大,前者略低于后者,但高山鸟巢兰的结实率却远低于花叶对叶兰。这主要是由于高山鸟巢兰与细胸蚁和立毛蚁之间形态上的不完全适应,而花叶对叶兰与2种蚂蚁之间形态上却较为适应的缘故。虽然2007年2种蚂蚁是高山鸟巢兰和花叶对叶兰最有效的传粉者,但这种传粉关系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独特生态环境中出现的。生境干旱可能是导致蚂蚁访花和传粉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初步表明当环境变化导致原有的主要传粉者缺失时,蚂蚁可以起到补充传粉的作用。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Reef fish distributions are patchy in time and space with some coral reef habitats supporting higher densities (i.e., aggregations) of fish than others.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fish aggregations (particularly during spawning events) are often top priorities for coastal managers. However, the rapid mapping of these aggregations using conventional survey methods (e.g., non-technical SCUBA diving and remotely operated cameras) are limited by depth, visibility and time. Acoustic sensors (i.e., splitbeam and multibeam echosounders) are not constrained by these same limitations, and were used to concurrently map and quantify the location, density and size of reef fish along with seafloor structure in two, separate locations in the U.S. Virgin Islands. Reef fish aggregations were documented along the shelf edge, an ecologically important ecotone in the region. Fish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o body siz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benthic seascape were modeled in one area using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These models were validated in a second area to test thei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in locations where fish have not been mapped. Models predicting the density of large fish (≥29 cm) performed well (i.e., AUC = 0.77). Water depth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pth were the most influential predictors at two spatial scales (100 and 300 m). Models of small (≤11 cm) and medium (12–28 cm) fish performed poorly (i.e., AUC = 0.49 to 0.68) due to the high prevalence (45–79%) of smaller fish in both locations, and the unequal prevalence of smaller fish in the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reas. Integrating acoustic sensors with spatial modeling offers a new and reliable approach to rapidly identify fish aggregations and to predict the density large fish in un-surveyed locations. This integrative approach will help coastal managers to prioritize sites, and focus their limited resources on areas that may be of higher conservation value.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克隆青蒿素生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研究关键酶基因对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调控规律,是打破青蒿素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大幅度提高青蒿素含量,最终达到利用植物生物技术工业化生产青蒿素的目的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基于此目的,开展了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工作。 用RACE方法从青蒿高产株系001中克隆了一个新的1886bp的全长倍半萜合酶cDNA。克隆的倍半萜合酶氨基酸序列与烟草马兜铃烯合酶、莨菪岩兰螺旋二烯合酶、棉花杜松烯合酶的一致性分别为39%,38%和41%;与青蒿柏木脑合酶、紫穗槐二烯合酶和一个推测的倍半萜合酶克隆cASC125的一致性为50%,48%和59%。cDNA编码区序列被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但过量表达的蛋白主要是以不溶性蛋白形式存在。RT-PCR分析表明此基因在茎、叶和花中表达,在根中没有表达。 用RT/PCR方法从青蒿高产株系001中克隆了amorpha-4, 11-diene合酶cDNA。将该cDNA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d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过量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AMS基因在青蒿基因组中至少有3个拷贝。AMS基因组DNA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包含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RT/PCR分析表明AMS基因在叶片、茎和花中表达,而在根中没有表达。 用RACE方法首次从青蒿中克隆了一个1539 bp全长鲨烯合酶cDNA。青蒿鲨烯合酶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烟草、人类、酵母鲨烯合酶的一致性分别为70%、77%、44%、39%。青蒿鲨烯合酶基因组DNA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全长的或C末端截短的鲨烯合酶cDNA被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但在含有全长的鲨烯合酶cDNA的大肠杆菌中并没有观察到预期大小的鲨烯合酶表达,而C末端截短30个疏水氨基酸的鲨烯合酶可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为菊科凤毛菊属植物,是名贵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为解决雪莲资源匮乏,本文开展了利用水母雪莲毛状根培养生产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 在1/2MS液体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理化因子对水母雪莲毛状根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氮源总浓度(包括NH4+和NO3-)为30 mmol/L;NH4+/NO3-比例为5:25;2 %蔗糖和3 %葡萄糖组合;0.5 mg/L GA3和0.5 mg/L IBA;pH 5.8;18 h/d的光照(光强为3500 Lux);24℃;摇床转速为100 rpm的条件有利于毛状根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在此培养条件下,经过21 d的培养毛状根生长量达到12.8 g/L(DW),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量为1922 mg/L,即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占毛状根干重的15 %,约为野生水母雪莲植株干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25倍。 用MJ和SA两种诱导子分别处理水母雪莲的毛状根,适宜条件下它们均能使毛状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得到提高。实验发现,在水母雪莲毛状根培养过程中,MJ抑制其生长,但提高了黄酮类化合物在毛状根中的百分含量;SA降低了黄酮类化合物在毛状根中的百分含量,但促进其生长。诱导子的作用效果与诱导子的浓度和添加时间有关。在延迟期后期添加浓度为0.02 mmol/L的MJ时黄酮类化合物产量达到 849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34.1 %;在指数生长期中期添加浓度为0.03 mmol/L的SA时,黄酮类化合物产量达到968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52.9 %。在指数生长期前期同时添加浓度为0.02 mmol/L的MJ 和0.03 mmol/L的SA,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为1125 mg/L,比对照(633 mg/L)提高77.7 %。 另外采取热水、碱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水母雪莲毛状根多糖。进一步用α-萘酚—浓硫酸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得水母雪莲毛状根中水溶性多糖与碱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为2.453 %和3.391 % 。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神农架地区广泛分布的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的种群和群落学特征、干扰历史、更新策略、生物量、生产量及元素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米心水青冈林是神农架地区山地垂直分布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学特征为:(1)建群种明显,该区域主要有2种类型,即米心水青冈林和米心水青冈、锐齿槲栎林;(2)群落结构简单,但物种组成丰富,在6600m~2样地中出现高等植物(不含苔藓植物)77科150属271种,组成种类以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虎耳草科、樟科、杜鹃花科和壳斗科为主;(3)群落乔木层(占重要值的12%)和灌木层(占盖度的15%)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4)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70.89%)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地面芽植物(15.50%)和地下芽植物(12.92%)。 2 米心水青冈是多主干的树种,萌枝现象普遍,但萌枝数量不同地点差异较大。通过萌枝产生的枝群体平均密度为257 ± 99.3n•hm~(-2)。枝群体的年龄结构表现为“幼龄个体数目较多型”和“中国年龄阶段数目较多型”,并且有较多的枝群体表现出一致的年龄结构。从整个群落米心水青冈的年龄结构来看,表现出发展型种群的特点。枝群体的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9丛米心水青冈完整的年轮分析结果表明,它们萌枝的时间不是边疆的,而与森林的受干扰有关。根据83个圆盘和生长锥芯资料,米心水青冈在萌枝后成长为乔木层或林冠层的过程中,径向生长表现为5种模式。这是丛株内竞争的结果。萌枝在米心水青冈林的维持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3 锐齿槲栎林是神农架地区山地垂地分布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学特征为:(1)建群种明显,该区域主要有2种类型,即锐齿槲栎林和锐齿槲栎、米心水青冈林;(2)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和暖温带的落叶栎林有较大差异;(3)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不仅具有典型的温带科属,还有典型亚热带分布的科属,组成种类主要以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虎耳草科、山茱萸科、杜鹃花科、壳斗科和樟科;(4)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66.32%)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地面芽(23.51%)和地下芽(9.47%)植物。 4 通过样地调查、树干解析及直径分析法,对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受压和释压历史及更新策略进行了研究。米心水青冈直径生长表现为5种模式。而锐齿槲栎只表现为2种模式。85.9 ± 6.9%的米心水青冈有过受压过程,平均受压2.1 ± 0.8次,平均受压时间为47 ± 24.1a,最长受压时间73a,平均释压次数为1.6 ± 0.7次,平均释压时间为23 ± 21.5a,而60.83%的锐齿槲栎都均有1次受压。平均受压时间为19 ± 14a,受压后没有表现出释压过程。结合高生长和径向生长,认为米心水青冈是耐阴树种,它的更新策略是在林下形成苗性萌枝,在有林窗形成时释压生长进入乔木层;而锐齿槲栎是不耐阴树种,它的更新策略是通过产生大量种子,当有大的林窗时,幼苗在林窗内生长逐步进入乔木层。 5 神农架地区102-130a成熟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251.31-358.63T•hm~(-2)之间,平均为288.70 ± 48.30T•~(-2),20-60a锐齿槲栎林群落生物量在134.85-301.20T•hm~(-2),平均为231.60 ± 78.10T•hm~(-2)。虽然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植物组成很丰富,但二种类型森林生物量的95%以上集中在乔木层。乔木层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优势种中。在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58.67%-96.37%不等,同样锐齿槲栎林前5种植物占群落生物量的68.13%-95.26%。常绿植物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较大,米心水青冈林中占2.85-18.70%,锐齿槲栎林中一般常绿植物占0.8-9.98%,只有1个锐齿槲栎林样地常绿植物(主要是粉白杜鹃)占乔木层生物量的44.04%。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根冠比为0.27 ± 0.05,锐齿槲栎林为0.21 ± 0.06。神农架地区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成熟的欧洲水青冈林及日本的水青冈林生物量范围之内,而锐齿槲栎林生物量远远大于我国温带落叶栎林的生物量。 6 神农架地区102-130a米心水青冈林生产量范围在1857-2786g•m~(-2)•a~(-1),平均为2330 ± 397 g•m~(-2)•a~(-1)。20-60a锐齿槲栎林的生产量范围在1319-2521 g•m~(-2)•a~(-1),平均为1930 ± 498 g•m~(-2)•a~(-1)。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乔木层生产量占群落总生产量的95%以上,乔木层各器官生产量大小顺序为叶> 树干> 枝和根,其中叶生产量占乔木层的一半以上,达53.87 ± 2.72%(米心水青冈林)和57.31 ± 6.23%(锐齿槲栎林)。在乔木层生产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平均占乔木层总生产量的81.03 ± 13.94%(米心水青冈林,范围在62.75%-92.66%)和84.23 ± 9.68%(锐齿槲栎林,范围在68.54-95.11%)。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群落地下部分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1.29 ± 1.02%和9.22 ± 2.72。和我国其它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相比。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生产量是较高的,和亚热带绿阔叶林生产量接近,但在器官分配上两者差异较大。 7 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土壤均呈酸性。其中锐齿槲栎林地土壤酸性更强。土壤元素特征表现为Al>C>K>Mg>Ca>N>S、P的特点,富铝化作用明显。8种元素在群落优势植物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N、P、K、Ca、Mg基本上是以叶片含量最高,树干或根中最低。仅从叶片来看,元素特征表现为C>Ca、N>K>Mg>S>P、Al。优势植物的C/N和C/P显著高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植物。8种元素在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中积累量分别为147.09 ± 25.60和116.00 ± 37.63 Mg hm~(-2)a~(-1),其中97%以上积累在群落乔木层。两种森林类型各元素的积累量都表现为C>Ca, N> K> Mg> P> S> Al的特点。米心水青风林和锐齿槲栎林8种元素的年存留量分别为6263 ± 90.8和5946 ±246 kg hm~(-2)a~(-1),其中N、P、K、Ca、Mg 5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存留量分别为179.7 ± 18.2和169.4 ± 23.5kg hm~(-2) a~(-1)。两种森林类型各元素的存留量都表现为C> N> Ca> K> Mg> S> P> A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十二大沙漠之一,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向亚湿润区过渡地带,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土地利用,结合当地脆弱的环境生态特征,引起了严重的现代荒漠化过程,是我国北方荒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本文着重从自然和人文学科密切合作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利用多年实地观测数据资料,考察了毛乌素沙地四种主要草地类型代表性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响应气候因子波动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逐月回归模型,揭示出如下规律:①各种气候因子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同一类型不同生长阶段草地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②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上,对生物量形成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差异:③在植物生长期内,每个生长阶段的生物量都对后一时期的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的连续性对于生物量的形成和积累是重要的;④在植物的凋枯期,各种气候因子基本上都不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⑤水分因子对毛乌素沙地几乎各种类型草地的生物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毛乌素沙地降水状况在不同年份的显著波动对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仅直接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方法和后果。 2. 在考察毛乌素沙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中,利用逐月动态回归建模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累积气候因子回归建模方法。逐月回归模型与累积回归模型的比较显示,逐月动态回归模型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可以提供累积回归模型无法揭示的作用规律;②模拟更加精确;③可以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范围。 3. 利用风速、降水和潜在蒸发等气象记录资料,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气候因子影响沙尘暴频率的作用模型,定量地考察了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气候因素是导致毛乌素沙地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原因,在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可以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总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83.6%,乌审旗77.5%,河南82.4%,鄂托克旗79.8%,新街73.1%,伊金霍洛旗82%。 4. 在定量考察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对影响沙尘暴频率格局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定量分离,研究表明:人为影响因素对对沙尘暴发生起次要作用,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16.4%,乌审旗22.5%,河南17.6%,鄂托克旗20.2%,新街26.9%,伊金霍洛旗18%。 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作用的定量分离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性:①从方位上说,呈现自东向中、西部递减的梯度:②从地点上说,城镇附近人为影响作用远高于农村地区;③从土地利用方式上说,农垦种植业区域高于畜牧业区域。 5. 在实地观测基础上,建立了裸露沙面和植被覆盖沙面风蚀输沙率模型,定量考察了植被覆盖率与风蚀输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可以保护地表土壤使风蚀在大多数条件下不致发生;当覆盖率达到40%,可以使风蚀输沙大为减少;而当植被覆盖率低于10%,植被覆盖基本不能对地表土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6. 应用植被覆盖地表风蚀输沙率模型,考察了沙地不同风速条件下植被有效覆盖率。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多年气象记录,沙地最大风速在20m/s左右,这样的风速条件下,保证风蚀不致发生的植被有效覆盖率为65%左右;在沙地常见的大风风速14-16m/s下,植被有效覆盖率大致为50-55%;对于沙地一般的中等风速l0-12m/s.植被有效覆盖率为40%。植被覆盖对风蚀的影响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植被覆盖使沙粒起动风速发生了增大效应,研究表明:与裸露沙面沙粒起动风速4.5m/s对照,7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5.4m/s;6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2.1m/s;4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8.Om/s;而在10%植被覆盖条件下,起动风速为5.Om/s,改变量很小,说明植被覆盖的保护作用极其有限。 7. 基于野外实地观测,比较了沙地五种常见植物种和二种人工防护材料防风效应上的差异。研究表明,防风效应由高到低的次序是,沙蒿>芨芨草>杨柴和牛心朴子>沙障>栅栏>旱柳;就乔、灌、草和人工材料而言,防风效应的次序是,灌木植被>草本植被>人工材料>乔木植被。植物和人工防护材料降低风速的比率与风速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植物种或人工材料,降低风速比率都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降低风速效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降低。 8. 通过不同植物种防风效应的比较研究,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态建设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建设中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选取防风固沙效应好的植物种类;②应该考虑植物水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实行适地适树;③植物防护效应应该与当地风蚀气候在时间上较好地匹配,在春季等风蚀严重季节,植被覆盖应该具有较好的防风效应。 9. 在现实中,各种影响风蚀的因素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将风蚀影响因素分解为风速、湿润度和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蚀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和沙丘活动性指数定量模型。湿润程度低、风速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是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湿润程度高、风速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是风蚀最弱的地区;在其他地区,风蚀状况根据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10. 利用风蚀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沙丘活动性指数模型,从空间、时间、植被类型变化角度,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风蚀变化状况。得到如下结论:①随着空间变化,风速、降水等气候因素也随之存在差异,导致沙丘活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是,西北部鄂托克旗沙丘活动性最高,乌审旗次之,其他几个站差别不太显著,这是由各地降水、气温、沙粒粒径等因素共同决定;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候、植被生长等方面的状况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沙丘活动性发生变化,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秋季最低:③随着沙丘植被覆盖类型的变化,沙丘活动性也发生显著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乔木覆盖沙丘活动性>草本植物覆盖沙丘>灌木覆盖沙丘。 11. 在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实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农牧民一政府一环境科学家这三个社会群体对土地利用的立场和影响作用力上的差异,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现实中不可持续土地利用行为发生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 12.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别利用产出一费用分析法和过程影响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定量模型。产出一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农垦种植业,还是草地畜牧业,农牧民从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只能获得较低下的经济收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下且不断处于波动之中的农牧业产品物价,二是沉重的农牧业税收。 13. 将影响农牧业产出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方面:土地面积(牲畜头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和利用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的影响作用模型。研究表明:环境状况指数每增加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26%;管理水平因子每提高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12.7%;农牧业经济收益最优的土地利用强度在0.4左右,在此之前,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经济收益随之增大,而在此之后,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大,经济收益逐渐降低,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0.9左右时,呈现负的经济收益。 14. 毛乌素沙地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从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的调整两条途径同时入手,二者缺一不可。通过改进和应用节水灌溉、风能光能利用、生物增产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应用免耕或浅耕技术,尽量减轻土地利用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通过栽培、速生技术,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和速度。而通过税收、物价政策的调整,尽可能地提高农牧民经济收益增长的速度,减轻土地利用压力;通过政府与人民之间对话和合作机制的建立,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的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通过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完善,调动农牧民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5. 实现毛乌素沙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在于这样几个方面:①建立和完善政府及其管理部门与人民之间有效的对话和合作机制,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②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制订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特征的发展模式;③降低农牧业税收、稳定并提高农牧业产品的物价,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减轻土地利用压力;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⑥努力改进节水灌溉技术、生物增产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的科技水平:⑦改进环境保护和植被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