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 resultados para 2003-10-B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海洋鱼类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发展。然而,许多养殖鱼类的品质如抗病力、口味等与野生种类相比大为降低。饵料对于鱼类品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浮游动物,特别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桡足类是野生鱼类的天然活饵料。哪些桡足类适于作养殖饵料,如何获得、从何处获得桡足类,人工培养是否可行,能否通过加入桡足类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是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工作。 开展有潜在开发价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培养的基础研究,进而开展大量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生态学参数。 本论文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之间,在胶州湾采集不同的桡足类种类,通过室内比较培养实验,选定双刺纺锤水蚤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研究培养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水体增殖培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对与其生活策略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筛选: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年不同季节共采集11 种桡足类,在室内自然温度、自然海水(盐度30-32)下长时间培养,粗略筛选出能够经受实验室人工养殖水体生活的种类有: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对上述种类的成体和子代幼体分别测定其对不同盐度、温度的耐受能力。培养结果表明:18℃室温下,强额拟哲水蚤幼体在盐度20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11天;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在培养温度低于20℃时,只能存活10天;25℃室温下,当盐度低于20时,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存活时间不超过9天,子代的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太平洋真宽水蚤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培养,幼体在不同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不适宜长期培养;双刺纺锤水蚤在全年8-24℃的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保持了24-85%的存活率,雌体和子代在盐度10-35的范围内都能存活,最终结果表明双刺纺锤水蚤是其中最适宜进行人工培养的种类。 繁殖: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培养条件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成体培养,亚心型扁藻对雌体存活有利,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亚心型扁藻在高温条件下的饵料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肋骨条藻,中肋骨条藻对产卵有利,二者混合优势互补;预饥饿处理的双刺纺锤水蚤恢复到最高产卵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一直保持较低的产卵率;该种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15-20℃;在10-25℃温度范围内的平均产卵率差异并不显著。 生长及发育:对双刺纺锤水蚤幼体培养条件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中,微绿球藻是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粒径小( 4 m)的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不能保证双刺纺锤水蚤后期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阶段,22℃以下采用微绿球藻 + 亚心型扁藻 + 中肋骨条藻的食物搭配,22℃以上需加入粒径在4m左右的等鞭金藻。 世代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实验,证明在相同饵料的情况下,温度对双刺纺锤水蚤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5-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在温度条件为15、18、20、22、25℃下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5.5, 18.5, 13, 11.5, 9.5天。 群体培养:研究了适宜的微藻饵料种类搭配比例以及总饵料浓度对种群日均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按含碳量2:1:1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达到最高增殖率的混合饵料浓度范围在1.0-4.0 μg C ml-1之间;25℃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等鞭金藻按含碳量2:1:1:2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日均增殖率在混合饵料总浓度为1.0 μg C ml-1 时最高,低于和高于此浓度都会降低日增值率。 度夏机制:针对野外大面调查发现双刺纺锤水蚤在高温季节的胶州湾内仍然存在的事实(传统观点认为该种在夏季从水体中消失,通过休眠卵度夏),本论文从基础生态学研究出发,根据胶州湾夏季的温度和叶绿素浓度资料,设计实验研究了高温和饵料浓度对成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发现,饵料浓度对高温下雌体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15g Chla l-1浓度下的雌体在28℃都可以保持产卵状态,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在50%以上;各处理中的卵都很快孵化,并保持了60%以上的孵化率;高浓度组15 g Chla l-1和10 g Chla l-1,无节幼体都能发育至成体,低浓度5 g Chla l-1处理组中,28℃下,不能发育至桡足阶段,而25℃下也只能发育至C4期。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双刺纺锤水蚤产生休眠卵。在胶州湾自然环境中发现该种全年存在。胶州湾中的双刺纺锤水蚤在夏季能够在不产生休眠卵的情况下安全度夏。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ew brominated phenylpropylaldehyde and its dimethyl acetal together with a new natural brominated phenol were isolated from Rhodomela confervoides. Their structrues were elucidated as 2-methyl-3-(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propylaldehyde, 2-methyl-3-(2,3-dibromo-4,5-dihydroxyphenyl) propylaldehyde dimethyl acetal and 3-bromo-4,5-dihydr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ncluding IR, HRFABMS, ID and 2DNMR experiments.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食物中含10%和20%蛋白质的条件下,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了单宁酸对根田鼠食物摄入量和蛋白质消化率的作用。食物蛋白质含量为10%时,第1-5天,单宁酸对根田鼠食物摄入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自第6天,其作用不明显,以3%和6%单宁酸处理的根田鼠,其食物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2%和47.67%;在食物蛋白质含量为20%的条件下,单宁酸对根田鼠的食物摄入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作用。上述结果验证了植物次生化合物能抑制植食性小哺乳动物食摄入量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假设。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传统藏药材波棱瓜中1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波棱瓜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u、Fe、Zn、Mn、Co、Ni、Cr、Se等含量较高;对西藏地区不同产地的波棱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作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提示在选用药材时,应重视其产地。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西宁市35例分娩孕妇血液、脐血及胎盘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母血中铁元素含量低于脐血中的含量,并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 0.01);胎盘中铁的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正常分娩孕妇胎盘中的含量。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青海地道中药材“西宁大黄”,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定期采集了青海西宁及邻近地区两年生种植大黄叶,分析测试了其矿物质元素,为西宁大黄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种植大黄叶中矿物质营养元素的协同性以及有效蓄积对大黄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钠元素在大黄叶中的有效蓄积以及环境中水分的及时补给对种植大黄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黄土-古土壤系列在中国北方第四纪古环境演变的成功恢复,对中国南方红土所记录的古环境和全球变化信息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然而,纵观最近10多年来对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结论尚难以令人满意,从成因机理上未能给予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在风化壳形成机理的认识、风化壳剖面记载环境变化的历史、红土-沉积旋回所反映的古气候变迁、红土和黄土的古环境记录的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测定是矿床研究和对比的基础。然而近几年来,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矿床采用不同的定年方法得出了相差十分悬殊的成岩成矿年龄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此,笔者在分析了不同定年方法适用性的同时,强调了在金矿定年中要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重视不同地质体与成矿的先后关系,确定标志性地质体,选择合适的定年方法,测定标志性地质体和矿体的成岩成矿年代,使成岩成矿年代互为限定,得到高质量的年代学数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贵州红枫湖10月叶绿素a(chla)和NO3^-含量均比7月明显降低。利用氮同位素等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量的降低是由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引起的。chla含量的降低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降解(硝化)所致,而NO3^- 含量的降低则是缺氧季节湖泊沉积物表层反硝化作用的结果。缺氧季节表层水体仍然能发生较强烈的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分别发生在热分层湖泊的上层和沉积物表层。反硝化作用不仅消耗大量的NO3^-,而且还造成了一定量的有机质降解(有机碳作为电子受体)。据估算,在红枫湖后五测点和大坝测点,总有机碳在沉积成岩前分别降解了78%和68%。其中由硝化作用引起的总有机质降解量分别为35.8%和25.9%,而反硝化作用则分别为13.4%和9.2%.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讨论了铁离子浓度为10-2 ~ 10-5 mol/kg的Fe2(SO4)3和FeCl3酸性溶液中毒砂和As(Ⅲ)的稳定性. 实验研究显示: (1) 在所述实验条件下毒砂是不稳定的, 它的氧化程度随Fe3+浓度和反应温度升高及pH降低而增加; (2) 毒砂氧化时释放的砷以As(Ⅲ)的含水氧化物为主; (3) 在FeCl3 溶液中, 毒砂和As(Ⅲ)向As(Ⅴ)的氧化速度比在Fe2 (SO4)3溶液中快; (4) As(Ⅲ)的稳定性随氧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随Cl-浓度的增加及光照而降低.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大多数国家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场所,也常常成为一些有毒有害元素的最终归宿地。很多含汞的废弃产品,如荧光灯管、电池、水银温度计、压力计、电开关、恒温器等,在缺乏分类回收的情况下,大多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并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场这一特殊场合,汞可以通过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或不同途径的结合而向大气释放,并且还可能在填埋场内形成毒性很高的甲基形态汞而释放到大气中。国外对垃圾的焚烧处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汞污染,但是目前对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研究在国内外还不多见,我国几乎还是空白。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的生产大国,我国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超过1.5亿吨,占世界的1/4以上,且近九成是以填埋法进行处理的,因此研究垃圾填埋场这一人为源向大气排放汞的通量和形态、排放汞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必将为认识该释放源对大气汞的贡献以及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制定控制垃圾填埋场汞污染的相关措施提供指导,本文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10月份到2006年1月份,我们对贵阳市和武汉市的5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野外实地研究。这几个填埋场包括贵阳市的高雁、大转弯、仙人脚,以及武汉市的金口和岱山垃圾填埋场,它们采用不同的垃圾填埋方式(卫生填埋和简易填埋)并处于不同的运行阶段(封闭的和运行中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1)垃圾填埋场通过地表向大气释放汞的通量;(2)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形态。前者利用低汞空白的石英玻璃动力学通量箱法,结合高时间分辨率的大气自动测汞仪(Tekran 2537A),现场对填埋场内不同特征的地表区域(绿化区、覆土地表、裸露生活垃圾、工作面等)进行了测定;后者利用不同的捕集材料(金管、稀HCl溶液和CarbotrapTM捕集管),对排气筒垃圾填埋气中的不同形态汞(气态总汞、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进行预富集,并结合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等检测技术进行测定。根据同步测定的相关参数对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过程和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对垃圾填埋场向大气的排汞量进行了估算。另外对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介质中的汞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两年多的野外工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垃圾填埋场地表与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主要以向大气的释放为主,少数情况下(如降雨、大气汞浓度较高时)也会出现大气向地表的沉降。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过程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般在白天中午前后达到最高,夜间降至最低,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汞交换过程主要与光照等气象因子有关,通量强度白天高于夜间、晴天高于阴雨天。另外,通量还与基质中的汞含量密切相关,汞含量越高,排放强度越大,生活垃圾的汞含量一般高于覆盖土壤,因而裸露的生活垃圾或工作面区域汞释放强度明显高于有土壤覆盖的区域。绿化措施(植草和种树)有效的降低了汞的释放。垃圾填埋场地表汞的释放强度暖季节高出冷季节数倍。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特征显示,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主要来源为上层基质,而非填埋场内部,由于覆土隔离层的屏障作用使得填埋场内部的气态汞很难垂直向上迁移和释放。垃圾填埋场的汞释放强度与城市规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相关性。 (2)垃圾填埋场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强度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表区域以及不同时段内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封闭的垃圾填埋场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最高出现在汞污染的覆土区,其次为未污染的覆土区,最低为绿化区,三种区域平均的汞交换通量分别为112.8~559.1、50.7~53.6、19.7 ng Hg m-2 h-1。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地表/大气间的汞交换通量最高为裸露垃圾区和工作面,最高达5609.6 ng Hg m-2 h-1,平均为57.5~664.6 ng Hg m-2 h-1;其次为老的覆土区,平均为19.6~192.5 ng Hg m-2 h-1;新盖覆土区最低,平均为-1.4~27.8 ng Hg m-2 h-1。垃圾填埋场的工作面具有最大的汞释放潜力,但是因大气汞浓度较高以及波动较大等原因,动力学通量箱法无法真实测定该区域的汞释放强度,运用美国环保局提供的面状复合工业污染源模型(ISCST3)对工作面的汞释放强度估算显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平均释汞因子为0.93 mg Hg t-1垃圾。与全球以及区域背景土壤相比,垃圾填埋场向大气的单位面积释汞强度要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因而城市生活填埋场必将对大气汞环境,特别是局域大气汞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垃圾填埋场排气筒释放的垃圾填埋气中不同形态汞的浓度差别很大。高雁、金口和岱山垃圾填埋场排气筒的气态总汞浓度为2.0~1406.0 ng Hg m-3,3座填埋场平均分别为89.8、24.6和14.2 ng Hg m-3。气态总汞浓度主要与排气筒附近的垃圾汞含量有关,并表现出一定的日变化特征,晴天比较稳定,降雨过程中上升很快,降雨过后又恢复到降雨前的水平。这一有趣现象主要与降雨时雨水置换填埋场内的含汞气体、大气压下降、通过地表释放的通道受阻有关。高雁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气中的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平均浓度为1.93 ng Hg m-3和9.21 ng Hg m-3,分别占同期气态总汞的0.51%和1.79%。垃圾填埋气中的甲基形态汞浓度高出背景区域大气3个数量级以上,使得垃圾填埋场成为大气甲基汞已知不多的、重要的释放来源之一。 (4)结合垃圾填埋场不同特征地表的面积以及对应的汞交换通量强度、工作面的垃圾处理量以及汞的释放因子,估算本研究的5座垃圾填埋场每年通过地表向大气的释汞量为17~1111 g Hg yr-1,工作面贡献67%~91%,覆土区较少,绿化区最少。根据垃圾填埋气的产量以及其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估算高雁、金口和岱山垃圾填埋场每年通过排气筒向大气的排汞量在1~2 g Hg yr-1之间;高雁填埋场通过排气筒每年向大气释放的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为20和90 mg Hg yr-1。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通道主要为地表,而排气筒的贡献仅为0.2%左右(地表+排气筒)。对全国垃圾填埋场进行的初步估算显示,2004年我国这一人为源向大气的排汞量约为600 kg Hg yr-1,占我国大气人为汞释放源的1%以下。 (5)垃圾填埋场大气中的不同形态汞浓度明显高于全球背景值,但与区域大气相当或稍高一点,部分区域有轻微污染,总体而言属于“安全”浓度范围。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汞含量分布极不均匀,浓度为0.170~46.222 mg kg-1,几何均值0.574 mg kg-1,个别异常偏高的样品可能是被含汞的废弃产品污染了,大部分垃圾汞含量低于0.5 mg kg-1。不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壤的汞含量差异显著,反映了填埋场所在区域的土壤背景值以及垃圾填埋活动对覆盖土壤的污染程度,有时覆土的汞含量超过区域土壤背景值的2~23倍。填埋场生长的植物因生活习性的不同汞含量分布特征也不同。高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汞含量较低,为79.4 ng l-1,主要因为垃圾汞含量低、渗滤液呈碱性、难溶硫化物的形成以及有机/无机物对汞的吸附等。以高雁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的质量平衡计算显示,每年排向渗滤液和大气的汞分别占每年输入填埋场总量的0.004%和0.3%,其余超过99%的汞仍然保留在垃圾填埋场的固体废物中,这一特点使得垃圾填埋场向大气的排汞量远低于垃圾焚烧法,后者由于高温作用使得垃圾中的汞几乎全部挥发进入大气。 (6)减少垃圾填埋场汞污染的措施包括:从源头上杜绝含汞的进入,如减少含汞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对含汞废弃产品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垃圾填埋以后及时进行覆土和绿化,特别是在工作面,应争取做到每日覆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应收集和处理,将其进行焚烧(沼气发电)可以分解其中的甲基形态汞,降低其毒性。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1999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Caracteriza a erodibilidade potencial dos solos do município de Jaguariúna-SP, pelo processo indireto, utilizando-se técnicas de geoprocessamento (SIG´s) e sensoriamento remoto (SR).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O Município de Machadinho d´Oeste, em Rondônia foi escolhido para um estudo de longo prazo. Já são 10 anos de acompanhamento de mais de 450 pequenas propriedades rurais e cerca de 250 variáveis biofísicas, sócio-econômicas e ambientais. A duração deste projeto é de 100 anos. Os estudos pedológicos da área do "Projeto de Assentamento Machadinho" teve como objetivos identificar os solos das Glebas e implementar uma base de dados do meio físico em escala municipal, através do uso de técnicas de geoprocessamento (SIG´s); bem com o caracterizar e avaliar química, física e morfologicamente os perfis de solos representativos das principais unidades identificadas, a fim de promover o desenvolvimento agrícola da região e fornecer subsídios para estudos em áreas semelhantes na Amazô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