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resultados para Spores germination
Resumo: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其生存环境具备了各种适应对策。放牧影响下草原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忍耐或者适应放牧生境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研究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和草地利用方式,从而为防止草原退化和恢复退化草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研究植物对放牧的响应策略,对于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综合试验样地中的小叶锦鸡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放牧试验和唾液涂抹等模拟试验,从形态学、有性生殖、种子萌发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小叶锦鸡儿对放牧家畜(绵羊)采食的生物学响应。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通过小叶锦鸡儿形态和有性生殖的实验,可以看到放牧改变了该种植物的形态和生殖特性,不同放牧强度对其影响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在啃食压力下,小叶锦鸡儿的营养、生殖和防御之间存在消长关系。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小叶锦鸡儿对营养器官和有性生殖器官的投资均减少,而对防御器官的投资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小型化(植株高度、叶轴长度、小叶大小)和果荚数目及成熟种子数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物理性防御器官――刺,其密度和长度都明显的增加。同时,放牧也对植物花粉的品质产生了消极影响。 2. 放牧不仅影响了植物体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影响了子代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株产生的种子,其萌发速率明显不同。同时放牧强度和沙埋深度对小叶锦鸡儿的出苗率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沙埋深度增加,出苗率明显降低,0~2cm是其适宜出苗的沙埋深度;浅层沙埋处理下,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的出苗率差异显著。与轻度放牧相比,重牧条件下同一沙埋深度的种子出苗时间明显推迟;在相同放牧压力下,沙埋深度也影响了出苗时间。 3. 采食活动对植物本身的形态、生殖以及子代的萌发特性都产生了影响;通过AFLP实验证明了小叶锦鸡儿在长期的放牧历史活动中已经发生了遗传多样性的变化,重度放牧强度下的植株与轻度放牧条件下的植株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也就是说,小叶锦鸡儿种群的分化与放牧强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4. 三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灌木-小叶锦鸡儿、半灌木-冷蒿和草本-羊草)对绵羊唾液涂抹的响应不同,刈割和涂抹绵羊唾液能够增加植物的净地上生物量,并促进植株增加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投资。同时表明,简单的机械剪除不能够真正反应放牧家畜采食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Resumo:
肉质小半灌木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psicum)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是中国西北盐生荒漠中分布的重要优势种植物。本文对生长在新疆盐漠环境中的三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光照、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NaCl盐度对种子萌发和恢复、幼苗生长和恢复的影响;以及(3)低温层积处理对三种盐生植物种子休眠打破和耐盐性影响。 新成熟的盐节木、里海盐爪爪和盐爪爪种子都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它们分别需要经过4,4和8周的低温层积处理打破休眠。打破休眠的种子萌发的最适光温条件分别是25-30°C和光照(盐节木);15-30°C,光照或黑暗(里海盐爪爪);25°C和黑暗(盐爪爪)。 三种盐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NaCl盐度胁迫有相似的响应,即低浓度不抑制萌发,高于一定浓度后,种子萌发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直至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但是,开始抑制和完全抑制三种植物种子萌发的NaCl盐度是不同的。三种植物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的起始浓度和种子萌发完全被抑制的盐度分别是:0.4和2.0 M(盐节木),0.2和0.6 M(里海盐爪爪),0.2和1.0 M(盐爪爪)。将未萌发的种子转入用蒸馏水饱和的滤纸上继续萌发,三种盐生植物的种子均有可恢复萌发的能力,经4.0 M NaCl处理后的种子,萌发恢复率都高于80%。三种植物的种子在蒸馏水中的总萌发率(在初始盐溶液中萌发的种子数与在蒸馏水中恢复萌发的种子数之和占所有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高于各盐度条件下的种子总萌发率(在初始盐溶液中萌发的种子数与在蒸馏水中恢复萌发的种子数之和占所有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盐节木和里海盐爪爪的种子萌发出的幼苗的早期生长对NaCl盐度胁迫有相似的响应,即随着盐度的升高,胚根的伸长逐渐降低;但是低盐度(≤0.4 M)不影响、甚至促进盐节木胚根的伸长,而各个盐度的NaCl均抑制里海盐爪爪的胚根伸长。盐节木的胚根生长较慢,在蒸馏水中培养24 h 后的根长< 1mm。低盐(0.2 M)促进胚根的伸长,但随盐度的继续升高(≥ 0.6 M),胚根伸长逐渐受到抑制,当盐度 ≥ 2.0 M NaCl时,盐节木胚根伸长完全停止。里海盐爪爪的胚根伸长快速,在蒸馏水中培养12 h后的平均根长为5 cm。低盐并不促进里海盐爪爪胚根的伸长,随盐度升高,胚根伸长逐渐受抑制。当盐度 ≥ 1.0 M NaCl时,里海盐爪爪的胚根伸长完全停止。但当转入蒸馏水中时,两种植物的胚根都可以继续伸长,伸长的能力随预处理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经 ≥ 4.0 M NaCl 预处理的盐节木胚根完全丧失继续伸长的能力;经0.6 M NaCl 预处理的里海盐爪爪胚根无法继续伸长。 低温层积处理对三种盐生植物的种子在NaCl溶液中的萌发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低温层积后,种子萌发可以发生的盐度范围提高;相同浓度NaCl溶液中,低温层积后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显著高于未经低温层积处理的种子。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盐生植物在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阶段对盐生生境具有适应性。种子和幼苗早期在高盐分胁迫下保持的萌发恢复能力和胚根伸长生长的恢复能力是对盐生环境的特殊适应对策。这种适应对策有助于这三种植物在新疆的盐漠环境中得以成功的生存和繁衍。
Resumo: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30 ℃,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5℃,高温显著抑制其萌发,35 ℃恒温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于光的需求为中等,在黑暗中发芽率为17%。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pH 范围是5.0-7.0,最高发芽率是以蒸馏水为介质,其pH为5.7。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水势的加大而逐渐降低,在水势大于-0.7 MPa 条件下,即没有种子萌发。在盐分含量小于100 mM NaCl 条件下,其发芽率均大于65%;在盐分含量小于250 mM条件下,其发芽率仍大于10%,当盐分含量达到300 mM NaCl时,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在土壤表层其发芽率最高,当埋藏深度为1.5 cm时即没有种子萌发。根据我们所得的实验结果,对比其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我们预测紫茎泽兰未来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将局限在云贵高原,尽管在某些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仍有可能会形成零星分布区。 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在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高温、低温、干旱)七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种环境胁迫都对两种植物的生物膜系统造成了损伤,造成了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紫茎泽兰在这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DHAR活性都升高;SOD活性也都升高,但是在低温处理时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POD和GR活性在低温和干旱处理时升高,在高温处理时降低;CAT活性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升高;MDAR活性在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略微上升,但是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APX活性则在三种环境胁迫下表现各不相同。通过这些结果可以说明:DHAR对紫茎泽兰抵抗不良环境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而飞机草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为:SOD、APX和DHAR在三种环境胁迫下酶活性都升高;CAT在高温胁迫下升高,而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降低;POD和MDA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酶活性降低;G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保持不变。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SOD、APX和DHAR是飞机草抵御环境胁迫的关键酶。 通过比较两种植物在温度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不同响应,我们研究发现:两种植物之所以对温度的忍耐性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在温度胁迫时抗氧化酶系统所作出的不同响应,抗氧化酶系统很可能在两种植物抵抗温度胁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即通过有效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植物体内有害物质-活性氧自由基的积累,从而减少对植物细胞膜的损伤。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紫茎泽兰在低温胁迫时,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酶都增加,这就减轻了活性氧自由基在植物细胞中的积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植物。但是,在高温胁迫时CAT, POD, APX, GR和MDAR酶活性并没有随着SOD活性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很有可能造成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H2O2累积,其结果就造成了紫茎泽兰在高温胁迫下叶片细胞膜的过氧化程度较强。而飞机草的情况正相反,在低温胁迫下飞机草叶片细胞膜的过氧化程度较强,抗氧化酶的协调上升出现在飞机草遭受高温胁迫时,而当其处于低温胁迫时抗氧化酶间的变化趋势则出现了很大分歧,这说明飞机草在高温胁迫时较低温胁迫时能够较好地保护自身遭受活性氧自由基的伤害。
Resumo: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具有复杂的生存机制,以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植物在干旱的荒漠条件下的生存,与其特殊的种子萌发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机制能够确保植物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进行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对极端环境具有最大的忍耐力,而萌发的幼苗对环境胁迫的忍耐程度最小。在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往往具有特殊的萌发机制使萌发出的幼苗能够度过对外界的敏感期,对于植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该地区具有水分短缺,蒸发强烈,风沙剧烈和生境异质性高的特征。本文假设生长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的植物也发展出了“适时适地”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应对策。为了验证以上的假设,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生长的两种优势固沙禾草——流动沙丘上生长的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和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调查、温室控制实验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的方法,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对沙丘环境的适应对策,主要对比它们在种子休眠、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过程中对沙丘生境适应性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 (1)新成熟的沙鞭和赖草的种子为适应冬季低温而发展出生理性的内生休眠——非深度生理休眠。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分别需要经过4周和8周的低温层积处理(3-5ºC)来完全打破休眠。另外,划破种皮或者部分切除胚乳也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这进一步证明两种植物的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然而,切除胚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它们的幼苗生长。由非深度生理休眠、温度和损伤种皮/胚乳调节的部分萌发机制能够确保两种植物的种子即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只有部分种子萌发,从而分散植物生存的风险性。 (2)毛乌素沙地的小量降水(无法触发萌发)使种子经常遭受湿润-干燥的交替胁迫过程。种子先在湿润条件下吸涨1d或者2d,然后在室温下干燥0-8天。尽管在经历反复吸涨和自然干燥脱水后仍能够保持萌发能力,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和各自的对照相比,沙鞭种子萌发率相同而萌发速率降低;赖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降低,部分种子进入休眠状态。沙鞭和赖草萌发出的幼苗可能由于没有后续降雨或者因沙蚀而遭受干燥胁迫,但是其幼苗在生长早期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干燥,再次湿润后部分幼苗能够恢复生长。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干燥的“极限点”不同:当幼根长度为1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60d和30d;当幼根长度为4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14d和7d。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和生长早期的幼苗的耐干燥性特性可能是它们对降雨量和降雨时间都不可预测的沙地生境的生存策略之一。 (3)不同的沙埋深度影响沙鞭和赖草的种子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都需1-2 cm的浅层沙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逐渐降低,强迫休眠率逐渐升高;萌发率与出苗率和沙埋深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休眠率和沙埋深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沙鞭种子出苗的最大沙埋深度是8 cm,而赖草的则为4 cm。因强迫休眠而没有萌发的种子对维持一个长期的土壤种子库来说具有生态学优势,这些种子暴露在合适的萌发土壤深度时具有生长出幼苗的潜能。 (4)沙鞭和赖草的种子都具有大小的差异性,种子大小对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在不同沙埋深度的出苗具有不同的影响。沙鞭的三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4.489 ± 0.012 mg (4 – 4.9 mg);中,5.457 ± 0.012 mg (5 – 5.9 mg)和大,6.415 ± 0.011 mg (6 – 6.9 mg)。赖草的两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3.083 ± 0.026 mg (3 – 3.5 mg)和大3.955 ± 0.028 mg (3.6 – 4.0 mg)。在相同的沙埋深度下,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的出苗率都显著高于小种子。和小种子相比,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由于贮藏更多的能量,所以在相同深度的沙埋中具有出苗率更高的生态优势,而大量小种子在沙埋中不能萌发,可以作为种子库保存在沙层中,这样就分散了一次性大量萌发给植物带来的冒险性。 (5)沙鞭和赖草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沙埋,其幼苗忍耐沙埋的能力与沙埋的相对深度(沙埋比例)和幼苗年龄有关。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沙埋能力不同:沙鞭的2周龄幼苗可以忍耐达到株高100%的沙埋,而其1周龄幼苗只能忍耐75%的沙埋。赖草的1周龄和2周龄幼苗都只能忍耐75%的沙埋。沙埋之后,沙鞭和赖草幼苗的生物量,根/茎比以及根和茎的长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赖草幼苗不能忍耐完全沙埋可能是限制它在流动沙丘上分布的一个原因。 (6)降雨量和降雨频率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沙鞭和赖草在不同沙层的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需要的最小降雨量不同:在一次浇水相当于5 mm降雨量后,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率都超过50%;但是使沙鞭和赖草的出苗率能够达到50%的降雨量分别为10 mm和15 mm。沙埋中的沙鞭和赖草种子的出苗对降雨的响应具有以下特征:两种植物种子的出苗随降雨量或者降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沙鞭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和降雨频率的显著影响,但是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赖草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降雨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由非深度生理休眠,种子大小,干燥-湿润循环,沙埋和降雨调节的种子萌发和出苗机制确保了自然条件下沙鞭和赖草每次只有少量种子萌发和出苗,从而分散了两种植物在沙丘上的生存风险。 根据沙鞭和赖草在沙丘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本文为毛乌素沙地通过植物固沙恢复受损的沙地生态系统的种子飞播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Resumo:
巴山冷杉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是湖北神农架地区暗针叶林的建群种,构成了当地的优势群落,对神农架地区的植被景观具有决定意义。研究巴山冷杉的结实特性,种子雨时空格局,种子萌发能力和活力劣变过程,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分析这一物种的生活史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和更新动态。对这一重要物种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 在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选择巴山冷杉-箭竹、巴山冷杉-茵芋和巴山冷杉-陕甘花楸群落设置样地,通过布设种子收集器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巴山冷杉种子雨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待巴山冷杉球果成熟时,人工采集球果和种子,测量和比较巴山冷杉的结实特征,利用发芽实验研究巴山冷杉的萌发特性,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探讨巴山冷杉种子的劣变过程。 巴山冷杉种子雨始于10月初,持续超过2个月,不同类型的巴山冷杉种群表现出不同的种子雨时空格局。巴山冷杉-箭竹群落中巴山冷杉种子雨平均强度167.93±111.14粒/m2,有活力种子比例占22.31%,落种高峰期集中于10月27日到11月2日间,种子雨在种群中呈现聚集分布。巴山冷杉-茵芋群落种子雨强度在三个样地中最小,只有16.41±14.41粒/m2,有活力种子仅占3.05%。巴山冷杉-陕甘花楸群落,种子雨落种高峰为10月15日至10月21日,林冠内种子雨数量占到了收集总数的87.95%。扩散的种子数量与离开中心母树的距离间的关系近似正态分布。 对巴山冷杉的结实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球果近圆柱形,球果平均长5.37±0.75cm;平均宽3.01±0.32cm;重量介于5.9g~41.3g。巴山冷杉种子长1.08~8.68mm,种子宽1.16~6.42mm,种子厚0.66~3.48mm,种子千粒重7.30g。球果单果出种量在不同种群的频数分布格局不同,巴山冷杉球果和种子的各项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显著差异。球果大小、出种量及单粒种子的质量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种子生活力水平在母树间差异较大,不同母树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不等且随时间的萌发进程也不相同,相同种源的巴山冷杉种子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萌发能力不同,室温条件下具有最高的发芽率但在25℃,8h光照,恒温培养时的萌发最为整齐。 高温高湿条件能够加速巴山冷杉种子的老化进程,使巴山冷杉种子的含水量发生变化,种子的活力水平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0℃,100% 相对湿度处理6天后种子基本丧失活力。
Resumo:
外来种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对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的危害已长达50~60年之久,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能力将其限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随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于紫茎泽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以四川攀枝花受入侵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该地区植被、土壤种子库以及当地紫茎泽兰无性繁殖和种子萌发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受入侵生态系统的特征,结合紫茎泽兰种群补充特征,揭示紫茎泽兰入侵机制,探索管理受害生态系统的方法。 所选实验点为紫茎泽兰危害严重的地带,群落中紫茎泽兰为优势种,伴生种灌木18种,草本植物65种,草本层以紫茎泽兰最为昌盛,种群构成为1~4年生植株与其荫庇下大量的实生幼苗,Drude多度极大,频度达100%。紫茎泽兰与灌木重要值之间极显著负相关 (P<0.01) ,与其他草本重要值之间极显著负相关 (P<0.01) ,灌木与其他草本重要值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P>0.05) 。说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灌木或草本间存在微妙的此消彼长的关联,充分显示了紫茎泽兰与当地物种间的竞争事实。 紫茎泽兰种子雨前的种子库为所研究地区绝大部分物种的长久性土壤种子库,本地区种子库的组成物种共有13种,包括灌木和草本。紫茎泽兰占整个种子库储量的61.3%,在长久种子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种子库与植被间相似度为0.31,虽然种子库中物种均为植被的组成成分,但是植被中绝大多数物种种子未检测出,种子库中出现的物种与该物种本身的生理生态特性密切相关。种子雨是种子库的来源,紫茎泽兰种子雨前表层种子储量只占种子雨后的7.4%,中下层储量占33.8%,共占41.2%,即每年仅58.8%的种子在当年雨季萌发,剩余的在土壤中保持休眠状态。依 目前的研究结果,本地植被仅靠自然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紫茎泽兰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储藏1.5 a后的种子萌发率有所下降,25℃下萌发率由77%下降为66%;紫茎泽兰种子有良好的休眠机制,对生境的干扰可以促进紫茎泽兰长久土壤种子库的形成,为紫茎泽兰种群补充奠定了基础。稀疏的植被有利于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植,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则促进了紫茎泽兰实生苗的补充。因而保护原始生境、减少对原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减少和抑制紫茎泽兰种群补充的有效途径。 紫茎泽兰 (克隆) 离体无性繁殖的部位为根颈部分,其他离体部分没有无性繁殖能力或很弱;灌丛和路域生境下的离体部分在给予相同培养条件下,克隆繁殖效益有差别,灌丛生境萌芽较早,而主茎和叶生长速度较慢。拔除干扰对于紫茎泽兰萌生新枝具有刺激作用,对紫茎泽兰植株上部的割取类似于给它提供更新复壮的机会,因此在紫茎泽兰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其拔除干净,以防后患。
Resumo: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与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为毛乌素沙地的优势物种,广泛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恢复。油蒿与籽蒿种子萌发对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反应已有较为明确的研究结果,但关于这两种蒿属植物种子萌发对光照反应的研究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结论,对飞播技术的改善造成一定影响。 影响油蒿与籽蒿种子萌发对光照反应的因素较多。如种源地、结实部位、种子颜色、种子保存方式与时间、实验条件、温度等。考虑种源地、种子保存时间与方式、结实部位及温度,从多方面系统研究油蒿与籽蒿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反应。结果表明当温度较低时(10:20C),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在黑暗条件下显著高于在光照条件下。采自榆林地区的种子萌发状况相对较差,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显著低于其他两地;各种源地上下部种子萌发率有一定差异,大多数结实部位为上部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高于下部的种子;保存几周的种子萌发率变化不大,但在温度较高和较低时,随着种子保存时间的延长,萌发率下降较快,而在适宜温度下种子萌发率变化不明显;种子保存方式的不同造成种子萌发情况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黑暗条件下比近似黑暗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略低。上述因素对种子萌发均具有一定影响,但总体特征是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反应表现为强光抑制种子的萌发,黑暗促进种子萌发。当温度较高时(15:25C),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大,但黑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速率显著高于光照条件下;当其它条件相同时,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显著高于温度较低时(10:20C)。因而,适宜的温度和黑暗条件有利于油蒿与籽蒿种子的萌发。在飞播实践时应为种子创造一定的沙埋条件,创造有利于种子萌发的黑暗环境,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飞播工作的成效。
Resumo:
褪黑激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吲哚类活性分子。本文以野芥菜(Brassica juncea)为例,初步研究了外源褪黑激素对植物生长生殖的影响。我们选取了发芽2天和发芽4天的野芥菜幼苗,用不同浓度的褪黑激素对其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根的伸长量。结果表明,对于发芽2天的野芥菜,0.1 µM的外源褪黑激素能够显著提高野芥菜幼苗根的生长,而100 µM的外源褪黑激素处理则能够显著抑制根的生长;对于发芽4天的野芥菜,低浓度的外源褪黑激素处理对根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的褪黑激素处理(如100 µM)能够显著抑制根的伸长。结果表明发芽晚期的野芥菜幼苗的根可能对褪黑激素的处理不敏感。由于褪黑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类似于生长素的作用,因此选用了发芽2天的野芥菜幼苗为植物材料,用外源褪黑激素处理其根24小时后,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i-ELISA)的方法测定了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褪黑激素处理时,内源IAA的含量增高,而在高浓度的褪黑激素处理时,内源IAA含量的变化不大。 关于褪黑激素对野芥菜生殖的影响,我们在花蕾期用褪黑激素涂抹野芥菜的花蕾,并在开花授粉后用褪黑激素涂抹柱头,然后在结实时测量果荚长度,种子千粒重,平均每荚种子数,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在花蕾期用褪黑激素处理的植株来说,褪黑激素处理对其的果荚长度,千粒重,平均每荚种子数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开花后用褪黑激素处理授粉后的柱头,1 µM的褪黑激素处理过的主枝具有较长的果荚长度,而褪黑激素处理对千粒重,平均每荚种子数,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花粉萌发实验中,外源褪黑激素的处理浓度和时间均对花粉萌发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随时间的增加,花粉萌发数目增加,在4 h时,低浓度的褪黑激素处理(10 µM)下花粉的萌发较多。
Resumo:
薇甘菊主要入侵我国华南的广东、海南和云南三省,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强烈的化感作用被认为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而目前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的研究还较少,因而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另外,在对入侵植物入侵群落进行恢复时,由于入侵植物的凋落物以及生长过的土壤都还含有化感物质,常常导致恢复难以继续。因而选择抗化感能力强的物种来恢复薇甘菊的入侵地也成为该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以薇甘菊为实验材料来研究薇甘菊化感作用对植物种子活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筛选化感抗性强的物种以进行薇甘菊入侵地的恢复工作。其主要结论如下: 1、薇甘菊根和叶的提取液对植物种子活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强,这证明了薇甘菊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 2、一些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低、中浓度提取液以及高浓度提取液的短时间的处理下能被促进,不过在高浓度的提取液以及长时间的处理下都被抑制,这说明化感作用是抑制还是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提取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3、薇甘菊提取液(50 g L-1)对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种子处理50-100 h就能极大的影响到其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这说明薇甘菊在短时间(50-100 h)就能给植物产生极强的化感作用,也进一步证实薇甘菊很强的化感作用。 4、由于各物种进化历史的不同,而且各物种在对薇甘菊的化感抗性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各物种对薇甘菊提取液的化感反应也各不相同。 5、薇甘菊根提取液对刺槐和紫薇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要大于叶提取液对刺槐和紫薇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而对刺槐和紫薇种子萌发率、初始萌发时间、萌发速率以及幼苗株高的影响却是叶提取液的化感作用强。这支持了一个新的假设:由于物种间代谢的多样性,至少在根和叶对受试植物根的化感影响方面,对于一些物种来说根的化感作用可能强于叶的化感作用,对于另一些物种来说叶的化感作用可能强于根的化感作用。 6、薇甘菊叶提取液对西葫芦种子活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影响大,而对其后开花时间以及开花的数目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薇甘菊对西葫芦生活史前期的化感影响要大于对西葫芦生活史后期的化感影响。 7、薇甘菊叶的水提取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对非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要大于对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而对非豆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要小于对豆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对本地种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外来归化种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证实了薇甘菊强烈的化感作用,根提取液对受体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叶提取液对受体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这种化感作用可能极大的促进了薇甘菊的入侵。另外,在恢复薇甘菊入侵群落时,考虑到薇甘菊的化感作用,理应选择外来的已经归化了的非豆科植物的幼苗。
Resumo:
飞播是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飞播后成苗率较低等。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羊柴(Hedysarum laeve)、籽蒿(Arti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imisia ordosica)是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物种,也是飞播的主要物种。本文以飞播植被恢复技术为突破口,研究沙埋和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探讨幼苗出土和生长对沙生环境的适应对策。对采用合适的物种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工程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半干旱区植物对沙生环境适应机理的认识。 以上述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设定7个沙埋深度和9个水分梯度,研究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对沙埋和单次供水的响应。设定7个沙埋深度,选择3个沙丘部位,研究沙丘不同部位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设定6个沙埋深度、4个水分梯度,研究两种蒿属植物幼苗生长对不同沙埋和供水的响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大的柠条和羊柴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条件下,幼苗主要在0.5-2 cm埋藏深度之间出土,但在埋藏深度为5 cm时这两个物种仍有少部分幼苗能够出土;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轻的油蒿和籽蒿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时,幼苗主要在0.5 cm埋藏深度出土,油蒿和籽蒿幼苗在埋藏深度为1.5和2 cm时不能出苗。沙埋深度为0.5 cm时,4个物种出苗率较高、出苗时间较短、出苗速率较快。 (2) 实验期内(30天)在一次性供水量分别为5、7.5和7.5mm时,柠条、羊柴和油蒿出土幼苗全部死亡;在一次性供水量高于15-2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籽蒿在供水量高于1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随供水量的增加4个物种出土幼苗的死亡率降低。 (3) 结合毛乌素沙地降雨特点与本文实验结果,0.5 cm的沙埋及7.5 mm以上的单次降雨量是上述4种植物自然条件下出苗较高的重要条件。 (4) 在沙丘顶部,2-7 cm沙埋深度之内各个物种不同沙埋深度的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沙丘背风坡中部和底部,4个物种在沙埋深度为1 cm时的种子萌发率均显著高于5、7 cm时的萌发率。当沙埋深度为1-5 cm时,柠条和羊柴种子在坡面不同位置的萌发率均高于20%,且显著高于7 cm沙埋深度时的萌发率。在背风坡底部时,柠条、羊柴、油蒿和籽蒿的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2±3.27%、48.4±5.21%、20.8±4.63%和22.4±4.83%。4个物种的种子萌发率从沙丘顶部到背风坡中部到底部呈递增趋势,表明背风坡中部和底部的环境条件要比顶部更适合种子萌 发。 (5) 部分沙埋促进幼苗生长。2种蒿属植物幼苗在沙埋深度为0.25、0.5 H时比在0、0.75 H时具有更高的生物量、叶面积、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AR)。在75 mm/月供水量时,油蒿幼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叶面积,但当供水量达到100 mm/月时其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油蒿幼苗在遭遇较深(0.5、0.75 H)沙埋时的根冠比要显著高于未沙埋幼苗的根冠比;籽蒿幼苗根冠比在不同沙埋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籽蒿幼苗在50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油蒿幼苗在75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和NAR。
Resumo:
被子植物成熟的种子一般不合有叶绿素,但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胚芽却具有鲜明的绿色,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莲胚芽不同于一般被子植物叶组织的色素和光台系统组成,并通过对莲胚芽成熟发育过程中的叶绿素合成和光合系统发育进行分析,探讨了莲胚芽光合特性形成的原因,最后对莲胚芽在黑暗中萌发能发育并建成光合系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 1,莲胚芽不仅含有叶绿素和光合系统,而且其色素和光台系统组成均与莲叶以及其它被子植物的叶组织不同。莲胚芽的Chla/b值约为0.8左右,远远低于正常高等植物的Chla/b值(~3):莲胚芽的色素组成中不含有β-胡萝卜素;莲胚芽的光合系统没有电子传递活性,快速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莲胚芽只有较高的固定荧光F。没有可变荧光Fv;原位低温荧光光谱检测表明莲胚芽只在679nm处有一个荧光发射主峰,没有正常的PSII和PSI荧光发射峰(683nm、692nm和730nm);部分变性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莲胚芽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只存在LHCII 一种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其中单体和二聚体形式的LHCII均有发现);Western Blots检测结果表明莲胚芽的LHCII组成比较单一,同时确证了莲胚芽不含有PSI的核心和天线蛋白组分。莲胚芽LHCII和莲叶LHCII在SDS-PAGE图谱上迁移距离相同,但是光谱分析表明二者不仅在Chla、Chlb的相对含量上不同,而且在叶绿素分子与蛋白的结合状态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一部分Chla分子造成的,Chlb分子在二者中的结合状态则比较~致。 2,对莲胚芽成熟过程中的光合系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建成期(0-20天)、稳定期(20-30天)和降解期(30—40天)三个阶段。在建成期和稳定期内,莲胚芽外面的包被物可能不是完全遮光的,所以莲胚芽能感受到环境光信号,其叶绿素合成已经光合系统建成集中在此阶段内进行:在莲’胚芽成熟后期,莲胚芽外面的包被组织开始木质化,光信号无法再穿透它们,莲胚芽的光合系统发育进入降解期,叶绿素合成停止,己建成的光合系统开始降解,到莲胚芽成熟时,除LHCIl外,光合系统其余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都被降解了,所以莲胚芽具有不同于一般祓子植物叶组织的色素和光合系统组成。对莲胚芽的成熟发育过程进行遮光处理,结果发现遮光发育的莲胚芽发生明显黄化,这表明莲胚芽的叶绿素合成也离不开光照,在莲总基因组中检测不到编码DPOR的三个基因的同源序列,确证了莲胚芽不具有在黑暗中合成叶绿素的能力。 3,在黑暗中萌发生长的莲胚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叶绿素稳定,特别是Chla的含量在暗生长10天以内基本没有变化;原位低温荧光光谱检测表明暗萌发过程中莲苗有PSII和PSI的荧光发射峰形成,暗生长10天左右的莲苗具有比较明显的光合系统荧光发射峰,但是与自然光照下的发育过程相比,暗萌发莲苗的光合系统荧光发射峰出现较慢,而且PSI的荧光发射相对较弱;暗萌发莲苗在转绿以及冻融过程中的原位低温荧光光谱变化表明莲苗在黑暗中建成的光合系统不完善并且不稳定;对莲胚芽、暗萌发莲苗以及莲叶的叶绿体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暗萌发莲苗的叶绿体发育阶段介于莲胚芽和莲叶之间;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凝胶电泳分离,SDS-PAGE,Western Blots免疫检测、以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结果均确证暗萌发莲苗有光合系统的发育,特别是PSI的出现;对暗萌发莲苗的光化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暗中建成的PSII和PSI均具有电子传递活性:但是放氧复合物的发育不完全,对莲胚芽暗萌发过程光合系统建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测叶绿素可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光对于莲胚芽萌发过程中的光合系统发育来说可能并不是必需的。
Resumo:
本文以中国极危种大花黄牡丹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生物学、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变温层积和激素处理解除种子休眠,并通过生物抑制物测试、胚培养、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研究种子休眠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花黄牡丹迁地保护过程中种子繁殖的技术难题,并初步探讨了大花黄牡丹致濒因素与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1.大花黄牡丹种子饱实度高,活力强,种皮较坚硬,但不存在吸水障碍,干燥条件下易因失水而丧失活力。迁地保护冷室中盆播18个月方可出苗,出苗率约4%;变温层积实验表明该种具有典型的下胚轴休眠和上胚轴生长抑制。 2.胚组织培养表明:带胚乳和种皮的胚不能萌发,剥除种皮和胚乳后,胚根可萌发,胚芽不生长,GA3处理上胚轴可促进生长,说明种皮和胚乳是导致大花黄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关键因素,而上胚轴生长抑制与胚本身关系更密切。 3.抑制物质提取实验表明:大花黄牡丹种子胚乳、种皮、胚等各部位的浸提液均存在抑制小白菜种子萌发的物质,且抑制作用依次增强,说明胚乳和胚是其下胚轴休眠的主要原因。经过暖层积(15 ℃/90 d)种子(未解除上胚轴生长抑制)的胚根、子叶、胚轴浸提液对小白菜和已解除休眠的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依次减弱,说明种胚本身的抑制物质是导致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4.变温层积处理和外源激素实验表明:新鲜种子采收后15 ℃暖层积3个月生根率可达85%,下胚轴休眠解除对温度要求严格,高于或低于15 ℃及变温条件均不利于下胚轴萌发;暖层积90d、根长大于6 cm种子再经过60~80 d/ 5 ℃冷层积,即可有效解除大花黄牡丹种子上胚轴的生长抑制,出芽率达80%,最终出苗率68%。不同浓度GA3及不同处理时间促进上胚轴伸长实验结果显示,GA3 400 mg/L浸种根长大于1.5 cm的种子2 h,出芽率可达100%,可以完全解除上胚轴的生长抑制作用。 5.休眠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位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说明,初始状态脱落酸含量高是导致大花黄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上胚轴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上胚轴抑制与子叶、下胚轴和根的脱落酸含量密切相关;同时认为种子各部位初始生长素含量水平低是导致其休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变温层积过程中胚各部位脱落酸含量的急剧下降和生长素的迅速升高是解除休眠的关键;同时发现赤霉素在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外源GA3能够有效地打破上胚轴的深度休眠。玉米素核苷在休眠与萌发进程中变化趋势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相似,说明其对种子胚根和上胚轴的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Resumo: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地带,适应原产地赤道附近高地干燥冷凉的气候特点,不耐高温多湿,种子萌发期间对高温非常敏感。本研究以佳粉17番茄种子为材料,试图寻找诱导番茄种子萌发期间高温耐性的方法,并通过研究高温耐性被诱导前后种子内部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探索番茄种子萌发期间不耐高温以及高温耐性诱导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 25 ℃是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种子发芽率为97.5%。高温抑制种子的萌发,33 ℃和35 ℃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58.5%和8.5%。 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预处理可提高番茄种子萌发期间的高温耐性,而水杨酸处理则没有明显效果。种子经25 ℃预吸胀30 h、0 ℃预吸胀10 h、吸湿-回干预处理后在33 ℃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1.5%、78.0%、90%,在35 ℃下的萌发率分别达到33.5%、42%、48.5%。经以上处理后,种子萌发速率提高,萌发高峰期提前,幼苗生长健壮,根干重增加,活力指数变大。 番茄种子萌发期间遭受高温危害时,电解质渗漏增加,相对电导率升高;脂膜过氧化作用加剧,其产物MDA的含量增加。经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方法预处理后,高温伤害减轻,膜的完整性增强,电解质渗漏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因而相对电导率降低,MDA含量减少。 高温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种子内部SOD、APX、CAT、GR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经萌发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方法预处理以后,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清除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因而使过氧化伤害减弱, 适宜温度预吸胀、低温预吸胀、吸湿-回干等预处理方法在保护生物膜的同时,增强抗氧化作用,抑制过氧化伤害,从而提高了番茄种子萌发的高温耐性,这是番茄种子高温耐性提高的生理机制之一。
Resumo:
Immunolog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iagnosis of Myxobolus rotundus but their use has been limit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this serious parasitic pathogen. Phage display antibody libraries are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to molecules of interest and hav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hybridroma approaches. In the present study, four antigen fractions related to M. rotundus were prepared and a combined phage display 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 (ScFv)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against this parasite. Preliminar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 combined antibody library of about 2.08 X 10(5) individual clones and high diversity was generated. After four rounds of screening (bio-panning) against soluble spore protein prepared from lysed, intact, mature M rotundus spores, a strain monoclonal phage display ScFv, termed pCAN-6H9, with better affinity, was isolated. The pCAN-6H9 gene fragment was sequenced and analysed. The specificity of pCAN-6H9 was further demonstrated by dot-blot. In competi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both the original and enriched phage-displayed ScFv repertoire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mouse anti-M rotundus serum binding to coated antigen, while the inhibition rate of monoclonal pCAN-6H9 phage particles was only 11.83%.
Resumo: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of grouper Epinephelus akaara to a natural infection with Glugea epinephelusis was studied by ELISA utilizing intact mature spores as the coated antigen. Results showed that a specific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was elicited, but the intensity of infection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cysts) was not related to the antibody level in naturally infected hos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ntigenicity of intact mature spores and soluble spore proteins derived from cracked mature spore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imilar antigen epitopes existed between the 2 groups. Additionally, antigen component patter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ntigen with immunogeni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western blot and the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IFAT). The new parasitic microsporidium has specific polypeptide patterns comparable to the reported fish microsporidians. The main antigenic substance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surface of spores, and are mostly located on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end of the spore bodies. Most surface components of the G. epinephelusis spores are soluble, The potential role of the surface components in initiating infection was also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