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resultados para Acartia danae, c5
Resumo:
Several zeolite catalysts such as SAPO-11, ZSM-11, ZSM-12, etc. were selected to convert I-hexene to branched hexenes in this work. Pore size of the zeolite cataly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yiel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ranched isohexenes. And the zeolite catalysts with the pore size of 0.6nm are optimum to produce dimethylbutenes (DMB). SAPO-11 zeolite is a suitable skeletal isomerization catalyst,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on of methyl pentenes. Under 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WHSV=1.0 h(-1), H-2/hexene=8, T=250 degreesC, P=0.2 MPa, the yield of skeletal isohexenes remains above 80% at the prolonged time-on stream of 80 h, accompanying low C5-, C7+ products and low carbon deposition on the catalyst.
Resumo:
1.黑麂和费氏麂卫星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和染色体定位 麂属动物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快速的物种辐射,并且种间染色体数目存在巨大差异,是研究动物核型进化和物种起源的理想模型。近二十年来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上证实染色体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染色体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但研究提示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可能介导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因此,着丝粒卫星DNA的克隆、分析序列以及染色体定位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麂属染色体核型演化规律,还可能揭示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上述研究工作已经在赤麂、小麂和小麂台湾亚种开展过。但是,尚无有关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卫星 DNA 克隆、序列分析以及染色体定位研究的报道。 在本研究中,我成功地克隆了黑麂的卫星DNA I、II和IV,分别命名为BMC5、BM700和BM1.1k,并且从费氏麂中克隆了卫星DNA II,命名为FM700。对这些卫星DNA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并将这些克隆探针分别与黑麂、费氏麂、贡山麂和小麂的染色体杂交。研究结果表明: 1)黑麂的卫星DNA I(BMC5)与小麂卫星DNA I(C5)序列高度相似,并且在小麂、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染色体上的大部分串联融合位点处均有分布,因此卫星DNA I可能代表着染色体发生串联融合后保存下来,来源于麂属动物祖先染色体着丝粒的一种卫星DNA。卫星DNA I在这四种麂属动物染色体上的分布也表明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与赤麂的核型演化过程相似,很可能从一个2n = 70的共同祖先通过一系列的串联易位进化而来。 2) 将卫星DNA II(BM700和FM700)克隆探针分别杂交到黑麂和费氏麂的染色体上,只检测到几对间隔分布的信号。这提示在核型进化过程中不同卫星DNA间可能发生了广泛的重组,从而导致卫星DNA II大量丢失。大部分重组断裂位点可能位于卫星DNA I 与卫星DNA II之间,或者在卫星DNA II 区域内。 2.六带犰狳重复序列家族的克隆、序列分析和染色体定位 六带犰狳属于犰狳科、贫齿目,是六带犰狳属中唯一的一个代表物种。系统发育研究认为贫齿目与非洲兽总目是有胎盘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两个类群。C显带结果揭示六带犰狳30%的基因组是由组成性异染色质构成的,并且C带分布的位置也较复杂,提示在六带犰狳基因组中存在多种重复序列元件。 为了研究六带犰狳异染色质的组成,我从六带犰狳的基因组中克隆了七种位点特异性的重复序列。根据测序结果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将这些重复序列分为五个重复序列家族。其中AMD-EcoRI 837与AMD-BglII 811的序列相似,都是由大小约116 bp的单位组成,分布在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同时在一些染色体臂也有分布。AMD-EcoRI 832,AMD-EcoRI 836和AMD-EcoRI 934是特定染色体的重复序列,并且都分布于着丝粒区域。另外,AMD-BglII 634,AMD-EcoRI 731两个克隆都属于长散在分布重复序列(L1),倾向于分布在G带阳性、富含AT碱基的区域,并且这两种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与C带阳性的非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域很相似。本研究提供了六带犰狳异染色质区域的部分基因组信息,并且这些重复序列家族也可以用于研究六带犰狳及其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Resumo:
1. 反刍动物核型演化研究 反刍亚目是偶蹄目中最大的亚目,包括鼷鹿下目(鼷鹿科)和有角下目(叉角 羚羊科、长颈鹿科、麝科、牛科和鹿科)。许多物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如: 牛,羊,鹿和麝,等)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如麂类动物)。对反刍动物进行 细胞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为动物遗传育种和驯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合理 建议,也可以为生物演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和理论阐释。种间染色 体涂色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物种间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同源性,已经成为比较 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首选技术。通过构建物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图谱,分析保守的 同源染色体片段在不同物种、不同类群核型中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可以推导各 类群可能的祖先核型并重建伴随物种形成所发生的基因组结构变化(包括染色 体重排的类型、速率和核型演化的趋势等),为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细 胞遗传学证据。 本研究首次通过种间染色体涂色技术,利用小麂染色体特异探针,大规模 建立了小麂与牛科、鹿科及长颈鹿科代表物种间的染色体同源关系,阐明了其 核型演化中所发生的染色体重排,并以染色体重排为特征,构建了反刍动物各 类群的核型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1) 有角下目动物的共同祖先核型为2n=58, 牛科2n=60 的祖先核型和鹿科2n=70 的祖先核型都由共同祖先核型经过染色体 分离演化而来;2)与鹿科动物的核型相比,麝科动物与牛科动物的核型比较保 守,更接近共同祖先的核型,二者共有更多的核型特征;3)在有角下目的绝大 多数类群中,罗伯逊易位是导致核型多样化的主导染色体重排方式;鹿科的麂 亚科是个例外,染色体间不断地串联融合使其核型发生了迅速而极端的变化, 导致现生各种极大的核型差异;4)长颈鹿的核型演化较为复杂,除了广泛的罗 伯逊易位外,还涉及到其它类型的染色体重排,如,着丝粒位置变化、串联融 合及染色体内部倒位。现在,黄牛的基因组序列已拼接完毕,鹿、羊的基因组 测序正在进行,本论文中构建的反刍动物间的染色体同源图谱有助于将已有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向其它反刍动物转移。 2. 麂属动物染色体演化研究 鹿科的麂属动物以快速的物种辐射、迅速而极端的核型演化和不断的新种 发现成为染色体重排与物种形成研究的理想模型。已有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证明 麂属动物的祖先核型为2n=70,染色体间的串联融合是导致其核型迅速演化, 染色体数目急剧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关于麂属动物核型演化,还有很多问 题没有解决,如,黑麂、贡山麂、费氏麂核型演化中串联融合的类型没有确定, 导致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比较BAC 定位技术首次构建小麂-黑麂、小麂-贡山麂、小麂 -费氏麂、小麂-毛冠鹿染色体间的比较BAC 图谱,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串 联融合假说”的内容,对麂属动物的核型演化提出了新的阐释:1)在毛冠鹿、 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的核型演化中所发生的串联融合均为着丝粒-端粒型融 合;2)黑麂1p+4 染色体的演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主要涉及染色体易位和 臂间倒位;1p+4 的存在使雄性黑麂具有独特的X1X2Y1Y2Y3 性染色体系统, 1p+4 可以看作新的Y染色体(neo-Y),将是哺乳动物性染色体起源研究的理想模 型; 3)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各自有独特而稳定的基因组结构和核型特征, 支持它们各自为独立的种。此外,实验中筛选出的70 个麂类着丝粒特异的或 C5 样的重复序列克隆将有助于研究麂类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类型、组成、结构、 演化及导致串联融合频繁发生的分子机制.
Resumo:
Three low bandgap conjugated polymers, i.e., PDTPBT-C8, PDTPBT-C6 and PDTPBT-C5, which consist of alternating N-alkyl dithieno[3,2-b: 2',3'-d] pyrrole and 2,1,3-benzothiadiazole units and carry 1-octylnonyl, 1-hexylheptyl and 1-pentylhexyl as side chains, respectively, were synthesized. These polymers show strong absorption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600-900 nm with enhance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s the length of alkyl chain decreases. The film morphology of the polymers and 1-(3-methoxycarbonyl) propyl-1-phenyl-[6,6]-C-61 (PCBM) blends is also dependent on the alkyl chain length. As the length decreases, the film becomes more uniform and the domian size decreases from 400-900 nm for PDTPBT-C8 to similar to 50 nm for PDTPBT-C5.
Resumo:
The formation of fullerooxazoles from C61HPh3- has been examined in benzonitrile (PhCN), m-methoxybenzonitrile (m-OCH3PhCN), m-tolunitrile (m-CH3PhCN), and o-tolunitrile (o-CH3PhCN), where cis-1 bisadducts wit h Ph-, m-OCH3Ph-, m-CH3Ph-, and o-CH3Ph-substituted cyclic imidate next to the phenylmethano are formed its evidenc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s. Interestingly, only regioisomers 2a-d with the oxygen atom bonded to C4/C5 and the nitrogen atom bonded to C3/C6 are generated its demonstrated by 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herence (HMBC) NMR, while the alternative regioisomers 3a-d, which have the oxygen and nitrogen atoms at C3/C6 and C4/C5, respectively, are not formed from the reactions, even though the DF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have predicted that the energ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regioisomers are very small, with regioisomers 3a-d actually having lower energies than 2a-d The results are rationalized by the charge distributions Of C61HPh3-, where computational calc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negative charges on C4 and C5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n C3 and C6, indicating that the exhibited site selectivity of heteroatoms is a result of the charge-directed addition process
Resumo:
一种小晶粒含锆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百分重量组成为SiO2:Al2O3:NaO2:锆=70-95:1-4:1-2:0.05-3,平均晶粒度为0.2-0.5μm总酸量为0.8-1.1毫摩尔/克分子筛,其平均晶粒度为0.2-0.5μm。本发明具有由合成气经甲醇/二甲醚制汽油反应中,甲醇/二甲醚转化率100%,汽油馏分(C5↑[+])选择性高,且产物油品烯烃含量<10%,更具有环保性,且催化剂抗积碳性能强,单程寿命可达1000小时以上的。
Resumo:
制备了以超细 Zr O2 为载体的 WO3/ Zr O2 、 SO42 - / Zr O2 、 Mo O3/ Zr O2 固体强酸催化剂 ,并用 XRD、 DTA-TG、 H2 - TPR、 NH3- TPD等方法表征了其晶型结构、表面状态和酸性 .结果表明 ,超细 Zr O2 及其催化剂均主要以 T-晶相存在 ,与通常以 Zr(OH) 4为载体制备的同类催化剂相比 ,Zr O2 中的 T-晶相所占比例虽有所下降 ,但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酸强度和对金属氧化物的负载能力 ,且酸强度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强 ,表明其表面状态亦有较大变化 .研究了以超细 Zr O2 为载体的固体强酸催化剂上 ,异丁烷 -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与通常以 Zr(OH) 4为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相比 ,其具有更好的烯烃转化率 ,在烷基化产物中 ,C5 ~ C7裂解产物较多 ,使 C80的选择性有所下降
Resumo:
以环戊二烯与 1 2 钼硅杂多四丁基铵为原料 ,采用光化学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电荷转移盐 (Bu4N) 4(C5 H6 ) [HSiMoVI11MoVO40 ]。用元素分析、IR、CV、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ESR进行了表征。X 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a =1 4.347(3) ,b =1 4.42 3(3) ,c =2 7.1 5 8(5 ) ,α =96 .90 (3) ,β =1 0 4.1 8(3) ,γ =98.2 0 (3)° ,V =5 32 2 (2 ) 3,Z =2 ,Mr=2 85 5 .30 ,Dc=1 .782 g·cm-3,F(0 0 0 ) =2 86 0 ,R =0 .0 71 9,wR =0 .1 983。标题化合物由 1个环戊二烯、4个Bu4N+阳离子和 1个 [SiMoVI11MoVO40 ]4 -阴离子构成。
Resumo:
探讨了茂金属催化剂 Cpt2 MCl2 ( Cpt=t Bu C5 H4,M=Ti,Zr,Hf)的合成以及用于聚合丁烯 -1的研究 ,研究了几种不同的茂金属催化剂和不同聚合条件下的催化行为 ,并通过 IR、1 H NMR、EI-MS、DSC、粘度法测分子量和正庚烷抽提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叔丁基取代的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丁烯 -1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叔丁基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等规度和分子量
Resumo:
本文用~(13)C NMR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三价顺磁性稀土离子Ho~(3+)和Yb~(3+)与二肽甘氨酰替亮氨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稀土诱导位移中的接触位移和偶极位移进行了分离。实验表明,与羧基相连的碳核所受的接触作用很大,因此不能把镱诱导的位移直接用于肽的构象分析。在水溶液中,肽通过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在弱酸性条件下肽键和氨基均不参与配位。根据结构因子确定了肽在溶液中的构象,结果表明,分子片段C1-C2-C5-C6,C2-N-C3-C4和C2-C5-C6-C8为反式,而C2-C5-C6-C7和C1-C2-N-C3成旁式。
Resumo:
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s are a family of proteins characterized by the unique intrachain beta-cysteinyl-gamma-glutamyl thioester,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he cDNA of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 (designated as CfTEP) was cloned by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an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approaches. The full-length cDNA of CfTEP was of 4616 bp, consisting of a 5 '-terminal untranslated region (UTR) of 30 bp and a 3 ' UTR of 140 bp with a polyadenylation signal sequence AATAAA and a poly(A) tail. The CfTEP cDNA encoded a polypeptide of 1481 amino acids with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of 5.98 and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of 161.4 kDa.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fTEP contained the canonical thioester motif GCGEQ, nine potential N-glycosylation sites and a C-terminal distinctive cysteine signature. It also contained a presumed catalytic histidine and proteolytic cleavage sites that were similar to C3 molecules. The high similarity of CfTEP with the 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s in other organisms, such as the TEPs from insects, the complement component C3, C4, C5 and the protease inhibitor alpha(2)-macroglobulin indicated that CfTEP should be a member of TEP family.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fTEP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EPs from mollusc, nematodes and insects, and they formed a separate branch apart from the branches of complements factors and alpha(2)-macroglobulins. The spatial expression of CfTEP transcripts in healthy and bacterial challenged scallops was examin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CfTEP transcripts were mainly detected in the tissues of hepatopancreas and gonad, and remarkably up-regulated by Microbial challenge, which suggested that CfTEP was a constitutive and inducible acute-phase protein involved in immune defense. These results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CfTEP in scallop immune response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this important, 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ly diversified family of proteins. (c) 2007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Resumo:
本文研究了胶州湾内1988年5月至1989年5月,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Claus)]、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 (Giesbrecht)]、太平洋纺锤水蚤(A. pacifica steuer)和1982年5月至1983年4月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的种群结构和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化。双剌纺锤水蚤和太平纺锤水蚤在胶州湾是季节性出现的种类,它们能产生休眠卵,本文对其休眠卵数量的季节变化以及影响休眠卵产生和孵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还研究了体长的季节变化以及温度和食物条件对体长的影响。
Resumo:
浮游动物是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网中,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捕食者,对浮游植物有摄食压力,所以控制浮游植物数量的增长。同时,浮游动物还是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数量。长江口是各种经济鱼、虾和蟹的重要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场。长江口各个分汊的分流量的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分汊的水文环境明显不同,其中最为明显就是北港和北支水域。然而以往对浮游动物的研究仅限于某一水域,没有对整体水域进行研究,本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北港和北支水域,对两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生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本论文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水域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通过采用优势度和优势种贡献率等生态学指标,同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讨论了温、盐与浮游动物总丰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四季而言,浮游动物总丰度和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温度负相关。而就单个季节而言,除了5月和2月落潮,总丰度和盐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相关关系不显著。调查水域优势种主要为河口半咸水种或近海种。北港的盐度约为0-5, 表现为长江淡水特征;北支的盐度约为12-28,表现为长江径流和外海水团混合水团的特征。上述优势种的盐度适应和水团分布特征决定了长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的时空变化,即盐度较高的水域往往有较高的丰度,北支的总丰度和生物量均大于北港。此外,在长江口口内水域,水温较低的枯水期,浮游动物丰度高于水温较高的丰水期,温度的季节波动,以及主要优势种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是调查水域浮游动物总丰度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本论文通过物种多样性、累积优势度曲线等群落水平的指标和相似性检验分析(ANOSIM),对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的差异,以及主要生态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港主要由潮汐影响的淡水和低盐水组成,北支由中、高盐水组成。春季,北港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北支优势种种数较多,主要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夏季,北港和北支的多样性较接近,但是种类组成差别较大,北港以中华华哲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为主构成河口半咸水群落,北支以由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等构成河口低盐群落。秋季,北港的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两个水域的群落差异明显,北港主要由中华华哲水蚤构成,北支由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等近岸和外海种组成。冬季,两个水域种数和多样性均较低,群落差别达四季最小,中华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温度和盐度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温度是造成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由径流和外海水之间的消长引起的盐度变化是造成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区域变化的决定因素。
Resumo:
小型桡足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近岸生态系统中,小型桡足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小型桡足类种群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选取了国内沿岸海域常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及强额拟哲水蚤等四种小型桡足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种群动力学相关方面的变动机制。本文在2005年10月-2006年9月选取胶州湾为主要的研究海域,进行了一周年的小型桡足类的采样和培养实验研究。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变动呈现双峰型,在夏季(6月和8月)达数量高值,在冬季(1月)有一个小的高峰。种群数量在4月达全年最低值,在7月份数量也有一个明显的数量降低。从空间分布上来讲,该水蚤在冬季主要以CV期桡足幼体存在于湾南和湾外区域,湾北数量很少;从春末开始,各期幼体开始在各海区广泛分布。小拟哲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2月份除外),但较高的产卵率主要集中在春末到秋初,最大产卵率出现在5月,达27.9 eggs female-1d-1。总体来讲,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的产卵率与温度、叶绿素及体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从不同的区域来看,胶州湾湾北区域小拟哲水蚤产卵率较高,最高值出现在湾北6月份,产卵率达到了60.8 eggs female-1d-1。大于10 eggs female-1d-1的产卵率在湾北持续了6个月(4-9月),在湾口持续了5个月(4-8月),而在湾外只持续了3个月(5-7月)。小拟哲水蚤生物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6.15 mg C m-3),在4月达到全年最低值(0.028 mg C m-3)。次级生产的变动从4月到9月与生物量的变动趋势完全相似,但冬季生物量的高峰并没有伴随次级生产的高峰值,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冬季低的生长率所致。小拟哲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58.41 mg C.m-3yr -1。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在胶州湾只在夏末到秋季出现,最大数量出现在8月份。从强额拟哲水蚤的分布区域来看,从湾内到湾外有递减趋势。在2006年9月份,只有湾北有部分种群,其他区域几乎没有该种出现。该种最大产卵率出现在8月,达11.2 eggs female-1d-1。强额拟哲水蚤生物量的变动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最大值也都出现在8月份。该水蚤在胶州湾平均年次级生产仅为2.12 mg C m-3yr-1。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在胶州湾是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在5-6月份突发性增加达全年最高值(>8000 ind. m-3),之后又急剧下降。从该种的区域分布来看,5-6月份数量的高峰主要出现在湾北区域,7月份虽然各区域数量均下降,但大部分种群集中在湾外区域。双刺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1-2月除外),产卵率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达16.5 eggs female-1d-1。4月份雌体高的产卵率为5月份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提供了补充。双刺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一致,在5-6月份达到高值,在秋冬季次级生产较低。双刺纺锤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14.61 mg C m-3yr-1。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在胶州湾季节性出现,在冬春季节消失,从夏季开始出现。该种在5月零星出现,种群数量在6月份开始增多,到7月份达到最高值2356 ind. m-3,之后在8月数量锐减至196 ind. m-3。从区域分布来看,该水蚤在胶州湾只出现在湾北和湾南区域,湾外区域几乎没有,而且呈现湾北到湾南递减的趋势。6月份数量大部分出现在湾北区域,到7月份才有一部份在湾南出现。太平洋纺锤水蚤在其出现季节均产卵,最大产卵率出现在6月份,达37.17 eggs female-1 d-1,部分补充了7月份太平洋纺锤水蚤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在7月份达到了最高值,在11月达到最低值。太平洋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45.63 mg C m-3yr-1。胶州湾四种小型桡足类总的年次级生产为~320 mg C m-3 yr-1。
Resumo:
中华哲水蚤是黄、东海浮游动物关键种,连接初级生产与较高营养级,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依据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黄海9个航次、胶州湾11个航次现场调查数据以及大量室内实验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繁殖、种群补充以及油脂积累的季节变化,期望初步阐明中华哲水蚤在黄海的种群动态及驱动因素、并构建其生活史概念模型。 3、4月份,黄海与胶州湾中华哲水蚤的生殖腺普遍发育成熟、产卵率较高,中华哲水蚤种群进入繁殖、种群补充的活跃期,恰好可以利用此时较好的食物条件。5、6月份,中华哲水蚤在黄海近岸海区仍表现出较高的产卵率,而陆架海区的中华哲水蚤生殖腺成熟度、产卵率逐渐降低,种群逐渐表现出度夏特征—C5占优势、积累大量脂类。整个夏季,中华哲水蚤的繁殖率、种群补充率在整个黄海都较低,尤其在黄海冷水团区:中华哲水蚤生殖腺停滞于未成熟的GS1-GS2期,产卵率为零。10月,中华哲水蚤在冷水团边缘潮汐锋区的繁殖、种群补充活跃,或许可以解释秋、冬季近岸种群的恢复。11月之后,随着垂直混合的加强,黄海冷水团逐渐消失,此时陆架区的中华哲水蚤种群结束度夏过程,并以较低的繁殖率进行种群补充,直到次年3、4月份食物环境转好,中华哲水蚤种群出现新一轮繁殖、补充高峰。本文依据中华哲水蚤雌体密度、产卵率、孵化率等计算了中华哲水蚤的种群潜在补充率,我们发现,陆架区种群仅在3、4月份出现较强补充以及冬季的微弱补充,而近岸海区除夏季外,于各个季节均可进行比较活跃的种群补充,其中春季种群补充规模、强度最大;整体来看,春季是黄海中华哲水蚤种群补充的最重要时期。 本文详细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繁殖与各种环境、雌体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1、统计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与海区食物条件(浮游植物生物量、纤毛虫丰度)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与油囊体积无关;在饥饿培养条件下,中华哲水蚤只能维持3-6天的产卵,而添加食物2-7天内,即可逐渐恢复产卵;体内积累油脂在饥饿过程中有所消耗,不过仍然不能阻止产卵率的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繁殖的能量所需主要来自于近期摄食,而体内储存脂类可能主要用于代谢所需,是应对不利条件的一种能量缓冲。2、统计分析表明:产卵率与雌体前体长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可能由于体长较长的雌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怀卵量;产卵率与温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温度可能通过调节中华哲水蚤的代谢率、体长等间接影响到产卵率。3、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发现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与其生殖腺成熟度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统计关系,这为通过保存样品估算产卵率以及长期历史样品、数据间的比较提供了可能。 春季硅藻水华是黄海及其邻近海域的重要季节性特征。本文针对硅藻水华与中华哲水蚤繁殖的关系进行了多次现场研究,我们发现,硅藻水华因其发生海区、硅藻优势种类不同而对中华哲水蚤繁殖具有复杂多样的影响。2006年3月,胶州湾东部海区发生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水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显著增高,但其孵化率相对较低(50%左右);2007年2月,胶州湾东部发生环纹劳德藻(Landeria annulata)水华,中华哲水蚤卵的孵化率在各种处理下均接近100%;2006年4月,黄海东北部发生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水华,产卵率与孵化率均处于调查海区的中等水平;2007年4月,黄海中部海区发生中肋骨条藻水华,中华哲水蚤在此次调查海区平均产卵率高达27.8 卵/雌体/天,远远高于以往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孵化率、幼体存活率也普遍较高;此次硅藻水华对于黄海陆架区中华哲水蚤的种群补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硅藻水华对中华哲水蚤繁殖的影响表现出种类、海区特异性,其具体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了黄海中华哲水蚤C5期油脂积累的区域、季节变化,并探讨了油脂积累对中华哲水蚤的生理、生活史的可能作用。黄海近岸区的C5期油囊体积常年较小,而陆架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在陆架区,C5期是中华哲水蚤度夏种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油囊体积与度夏过程有密切联系:最大油囊体积(可占前体部体积的30%以上)出现于度夏准备期(5、6月),随着度夏过程的进行,油囊体积因代谢而不断消耗,至12月时,油囊体积降低到与近岸种群无异。次年4月以后,油脂积累可能随食物条件转好而再次开始积累。我们认为黄海中华哲水蚤所积累油脂除了可以为休眠提供能量以克服较长时期食物缺乏之外,还可能是休眠的诱导因素,对其生活史具有重要意义。 黄海近岸海区与陆架海区在水团特征、中华哲水蚤种群丰度与结构、繁殖特征、种群补充、油脂储存策略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分别讨论了这两个区域中华哲水蚤的生活史。黄海陆架海区中华哲水蚤在全年共有4-5个世代:11月末,中华哲水蚤结束度夏过程,种群中占优势的C5期个体开始蜕皮为成体、逐渐成熟、繁殖,由此产下的子代可称之为G0,此世代在食物条件较差的冬季发育成熟后可以产下G1;G1于3月初发育成熟,恰逢春季较好的食物条件,于是在3月初-5月中旬很可能发育G2、G3两个世代;假若陆架区食物环境适宜,5月中旬后很可能产生新的世代—G4;G3与G4两个世代的混合种群共同进入度夏过程,期间,一小部分C5蜕皮为成体,大部分C5保持滞育状态;至12月冷水团消退后,G3、G4世代C5蜕皮、成熟,开始新的生活周期。中华哲水蚤生殖腺成熟度、油囊体积的季节变化与上述概念模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另外,这两个参数简单易用、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尝试应用于气候变化与桡足类关系等长期研究中。 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黄海陆架区的中华哲水蚤种群,对近岸种群的关注较少,本文初步探讨了近岸种群的种群补充、世代情况。相对于陆架区,黄海近岸区中华哲水蚤的生活史更为复杂,区域差异较大。近岸海区中华哲水蚤产卵率、种群周转率较高;同时,近岸海区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该区域的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对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近岸海区中华哲水蚤种群的生态学、生活史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