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 resultados para HUMAN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Resumo:
采用6种萃取剂:pH=7的0.01mol/L CaCl2、pH=7.3的0.005mol/L DTPA+0.1mol/L TEA(三乙醇胺)+0.01mol/L CaCl2、0.1mol/L NaNO3、0.43mol/L HOAc、pH=7的0.05mol/L EDTA和pH=4.65的0.5mol/L NH4OAc+0.01mol/L EDTA浸取液,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Cu、Zn、Cd、Pb的进行了萃取,并比较了萃取剂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HOAc、EDTA以及NH4OAc-EDTA萃取各种重金属的能力远远大于其它几种萃取剂的萃取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萃取剂。
Resumo:
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化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很高,其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地质累积指数( Igeo ) 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 对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滥木厂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较强程度的污染,并具有较强程度的潜在生态危害。主要的污染元素为Tl 、As 和Cd ,而Cr 、Zn、Pb、Cu 基本上处于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的水平。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在上游河段较下游河段严重。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危害的排序为:矿山影响区Tl > Cd > As > Pb > Cr > Cu > Zn ;矿山未影响区Cd > Tl > Pb > Cr > As > Cu > Zn。
Resumo:
黔西北土法炼锌及铅锌选矿厂对河流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研究表明,同一采样点中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同一重金属在不同采样点中的形态分布均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沉积物组分的不同亲和力,不同河段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有机质、Fe-Mn氧化物含量的不同以及人为活动(生活污水、选矿剂、矿渣等)的加入等有关,而碳酸盐岩地质背景的河床本身可能也有较大影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表现出强生态风险性,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是Pb,其后依次是Cd、Cu和Zn。
Resumo: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片区之一,由于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之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该区的植被退化较为严重。文章选择该区的12 种主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000μg·g-1 的元素有N、P、K、Ca、Mg、S,100~1 000 μg·g-1 的元素有Fe、Mn、Al,10~100 μg·g-1 的元素有Zn、Sr,<10 μg·g-1的元素为Cu、Mo,其中Mo 含量最低,仅为0.17 μg·g-1。这些元素中,Ca、P、K 元素高于所报道的陆生植物的含量范围。元素含量特点是Ca>K>Mg 型。N、P、K、Mg 元素的频数分布为正态分布,Ca、Al、Fe、Mn、Cu、Zn、Sr、S 元素为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大于100%的元素有Al、Fe、Mn、Sr,变异系数小于60%的元素有N、P、K、Ca、Mg、S、Cu,其中Ca 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1.8%。不同生境下相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石灰土上植物的N、P、K、Ca、Mg、Al、Cu、Mo 元素含量要高于黄壤上植物的。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P 和K、P 和Cu、Al 和Fe、Al 和Zn、Fe 和Zn 元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N 和P、P 和Mg、K 和Al、K 和Cu、Ca 和Sr、S 和Mo 元素具有一般相关关系。
Resumo:
为了解矿山的开采、冶炼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对贵州省杉树林铅锌矿、榨子厂铅锌矿、赫章县后河土法炼锌区、万山汞矿周围水体的重金属(Cr、Mn、Fe、Cu、Zn、As、Se、Cd、Pb) 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流对矿区尾渣堆的冲刷可以导致河水中悬浮颗粒物迁移很远,溶解态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悬浮颗粒物释放的影响。颗粒物少的河水溶解态重金属含量低,如榨子厂和万山;颗粒物多的河水则溶解态重金属含量高,如杉树林和赫章后河。
Resumo:
本文从火山喷气、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的溶解及在蒸汽/卤水相的分配实验等方面概述了有关金属元素气相迁移及CO2在成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火山喷气的凝结物中高浓度的Cu、Zn、Pb、As、Ag和Au,以及斑岩型矿床中低密度流体包裹体(蒸汽相)中硫化物矿物的存在,预示着上述金属是以蒸汽相搬运的。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溶解实验研究表明,金属元素在蒸汽相中以[Me Xm·(H2O)n]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其溶解度随着H2O逸度和HCl逸度的增大而增加;熔体—流体体系分配实验研究揭示,NaCl—H2O体系中存在蒸汽—卤水相分离,在含S条件下Au、As等元素通常以HS-离子络合物的形式优先溶于蒸汽相,Fe、Zn、Pb、Mn、Cs等元素以Cl-离子络合物的形式优先富集于卤水相;Cu在富S热液中优先进入蒸汽相,在富Cl贫S热液中通常富集于卤水相,表明Cu在岩浆热液中是以HS-和Cl-两种络合物的形式迁移的。CO2在Au、Cu等金属元素迁移和沉淀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NaCl—H2O体系相分离,并且促使HS-络合物在蒸汽相富集以及调节成矿流体的酸碱度。斑岩型Cu—Au矿床的矿化过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高侵位的斑岩分异出的少量岩浆流体主要形成了青磐岩化带和部分钾硅化带,矿化通常不成规模;深部岩浆房早阶段去气作用分异出的岩浆流体主要在斑岩体早期钾化基础上叠加蚀变并形成广泛的浸染状矿化和石英—硫化物细脉,在斑岩体上部形成高级泥化带并形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化,此阶段为主矿化期;深部岩浆房晚阶段去气作用形成的岩浆流体可能主要使斑岩体和部分围岩形成绢英岩化,并伴随晚期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的沉淀。
Resumo:
随着表面热离子质谱(TIMS)和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广泛应用以及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近10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Cu、Zn、Fe、Se、Mo、Cr、Hg等)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由于Mo同位素的分馏明显受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使其在指示古环境及古气候的变化方面有独特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同时,Mo同位素在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和海洋Mo循环等方面也取得较大成果。因此,M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近期自己的工作,论述了M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详细介绍了Mo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提纯和质谱分析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Resumo:
测定了胜利油田惠民凹陷14件辉绿岩的过渡元素(Sc、Ti、Cr、Mn、Fe、Ni、Cu和Zn)含量。结果显示岩石中Cr和Ni含量具有很宽的范围(分别为76.9×10^-6~1049×10^-6和56.7×10^-6~495×10^-6),样品商745.2出现异常高的Cr和Ni含量,分别为8718×10^-6和4530×10^-6;Cu和Zn含量高且变化范围大,半数以上样品的Cu和Zn含量分别大于1000×10^-6(1082×10^-6~8111×10^-6)和500×10^-6(634×10^-6~2198×10^-6)。分析认为,本区辉绿岩Cr和Ni含量变化范围宽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有关,具异常高Cr和Ni含量样品可能为岩浆演化相对后期,有大量铬铁矿结晶的产物;岩石富集Cu和Zn可能与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地壳物质混染作用有关.
Resumo: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蔬菜等食物由农村向城市输送,因此促进了城郊结合部蔬菜基地的发展。然而,城市化发展却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和城郊土壤和大气污染,加上现代化生产中化肥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等,使得重金属在菜园土中大量积累,并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对重金属在土壤-蔬菜体系间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和防治蔬菜重金属污染、促进绿色作物生产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关键。 本文选择世界典型喀斯特地区的贵阳市市郊的菜园土-蔬菜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对土壤、主要蔬菜和大气沉降物质的元素分析以及铅同位素分析,对研究区域菜园土的主要理化性质、土壤(以及剖面)和蔬菜样品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含量变化、菜园土以及土壤剖面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并结合土壤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探讨了重金属在菜园土(石灰土和黄壤)和蔬菜体系间的赋存形态、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及其中的主要控制因素。 主要研究结果认为:贵阳市郊菜园土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母质显著相关,黄壤类型菜园土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石灰土类型菜园土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菜园土中重金属形态以残余态为主,其次为有机结合态,再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酸可提取态。土壤剖面中,菜园土表层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高于背景剖面,其余各层吻合度较高。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仍以残余态为主,菜园土剖面上各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态即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则均要高于背景剖面,Pb和Zn主要受到有机结合态的影响,而Cd则三种形态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剖面,种种迹象表明人为活动增加了菜园土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且以有机结合态的改变最为显著。 蔬菜中红薯可食部位的各项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大于其他蔬菜,最容易受到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在土壤-蔬菜体系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总体特征为菜园土>根>茎叶>果实,体系内元素的迁移在土壤/蔬菜根界面上最为关键,起着控制作用,此界面上各元素的迁移系数顺序为Cd>>Cu,Zn>Pb,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在黄壤类型的菜园土中的迁移系数要小于石灰土类型的;在土壤-红薯和土壤-辣椒体系中,Cd的迁移系数随土壤pH的增加而降低,而其余元素的迁移系数则随土壤pH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主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但BCR连续提取法得到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各生物可利用态的含量与蔬菜根部的含量相关性不大;覆膜种植方式使土壤pH由4.5降低到3.8,并改变了其它物化参数,从而影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在蔬菜体内的含量分布特征,极可能增加农业系统中重金属的环境风险;铅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铅主要来自于母岩的风化,蔬菜中放射成因铅明显略低于菜园土,菜园土和蔬菜中铅同位素组成在208Pb/206Pb对207Pb/206Pb的分布图上呈直线分布(在菜园土-蔬菜体系中,土壤样品、蔬菜不同部位的样品、以及雨水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布也形成了极好的直线),显示明显的两端元混合体系;根据各端元物质铅同位素组成计算,土壤铅对蔬菜根部、茎叶的贡献值由71.8%~77.7%降低到16.0%~45.4%之间,大气铅的贡献则沿根向茎叶和果实逐渐增加,研究结果显示大气污染对蔬菜重金属Pb的贡献不可忽视。
Resumo: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使得该区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非常脆弱,一旦生态系统,尤其是植被系统遭到破坏,其恢复难度将很大。虽然在90年代末期对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才受到普遍的重视,并且被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恢复治理,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喀斯特区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以及脱贫致富愿望的诉求,使得该区人-地矛盾突出,出现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政策指向落后的现象,并且在不同的人为干扰方式下,导致本已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针对上述特点,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方向着手,以同处一喀斯特小流域内的喀斯特背景区和非喀斯特背景区为研究背景,排除了一些环境上垫面的影响因素,以土壤、植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结合利用国际上流行的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技术指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方法,分别详细论述了不同背景区从非退化到退化过程中的土壤-植被系统的协变关系,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植物叶片δ13C值判别的影响效应,并且通过与非喀斯特背景区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喀斯特背景区,尤其是石漠化地区土壤-植被系统的生态恢复和更加科学营造该区植物局地水分利用模式以及植被恢复物种的选择配置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对此,本论文得出以下认识: 一、不同背景区植物叶片δ13C值 本论文所研究的植物叶片 δ13C值变化范围在-25.60‰~-32.68‰之间,属于典型的C3植物。其中,石漠化样地的小果蔷薇有着最高的WUE (δ13C =-25.60‰),而次生林土山样地的莎草则有最低的WUE(δ13C= -32.65‰)。喀斯特背景区从非退化到退化的过程中,其植物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在-28.52‰~-30.74‰、-25.60‰~-29.77‰之间,而非喀斯特背景区从非退化到退化的过程中,其植物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在-27.68‰~-32.68‰、-26.17‰~-30.11‰之间。在退化的石漠化和土山样地,植物叶片δ13C值显著比未退化的无石漠化和次生林土山样地要高,这也就表示植物的WUE具有随着从非退化到退化不断加强的趋势,并且石漠化与土山样地之间和无石漠化与次生林样地之间的植物WUE无显著性差异,喀斯特背景区植物的WUE总体上也要高于非喀斯特背景区的植物。 二、不同背景区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本论文研究表明,不管是在喀斯特背景区还是在非喀斯特背景区,从非退化到退化的过程中,土壤的物理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压缩状况,而从土壤粒级含量和分形维数变化的趋势上看,在两背景区均呈现随着向退化过程的发展,土壤中大粒径颗粒增加,小粒径颗粒减少的的现象,特别是细粉粒最为显著。而从喀斯特背景区内土壤各级团聚体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土壤退化至石漠化时,土壤大团聚体已遭到严重破坏,其抗蚀性能决定着地表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强烈退化。而在非喀斯特背景区,其大团聚体的百分比值远高于喀斯特背景区,土壤抵抗环境退化的承受力较强。 在不同背景区土壤化学性质方面,土壤均呈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发展,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喀斯特背景区土壤中易于移动的营养元素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而难于移动的元素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在非喀斯特背景区,由于非退化样地在其黄壤发育阶段经过了长期的、明显的脱硅富铝化过程,造成难移动的营养元素大量聚集的现象。因此土壤中移动性较高的营养元素随着退化程度的加深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而移动性相对较弱的营养元素含量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现象。而不同背景区土壤有效态营养元素除P、K普遍低于临界值水平外,其余营养元素的变化趋势大致与全量变化趋势相似,并且喀斯特背景区的上述营养元素含量普遍要高于非喀斯特背景区。 在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关系的研究中,尽管从非退化到退化过程中样方水平上来分析不同背景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相关关系时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宏观上比较喀斯特背景区与非喀斯特背景区,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呈现的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营养元素含量高的样地其植物WUE也随之增高。 三、不同背景区土壤-植被系统的退化协变关系 本论文重点对不同背景区退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间土壤各项理化性质和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喀斯特背景区退化的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与植物中P元素相关的要素是最多的,喀斯特背景区的P元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而在非喀斯特背景区退化的过程中,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植物叶片营养元素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并且在不同背景区退化的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都呈现的是不显著相关关系。 对不同背景区从非退化到退化的过程中植物叶片的生物吸收系数与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中表明,在喀斯特背景区退化的过程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系数受到植物和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双重影响。而在非喀斯特背景区退化的过程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系数受到的影响与植物自身营养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背景则对其吸收系数影响不大。 四、不同背景区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 在对不同背景区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中表明,不管是喀斯特背景区还是非喀斯特背景区,植物叶片营养元素N、K、Ca、Mg 、Fe的含量都较高,但P元素的含量却低于临界值,营养元素的含量特点属于Ca>K>Mg型,Ca含量都高于10000μg/g。在喀斯特背景区退化过程中,植物叶片的营养元素N、Na、Ca、Mg、Mn、Cu、Zn含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呈现正相关关系,而P、K、Fe营养元素的含量与δ13C值则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非喀斯特背景区退化过程中,营养元素N、K、Ca、Mg、Cu的含量与δ13C值呈现负相关关系,Mn、Na与δ13C值呈现正相关关系,且营养元素P、Fe、Zn与δ13C值相关关系不显著。另外,喀斯特背景区植物w(N)/w(P)比值与δ13C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非喀斯特背景区植物w(N)/w(P)比值与δ13C值则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背景区各样地之间小生境的条件和植物的种类差别有着一定的联系。 五、不同背景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 本论文选取了一场30mm降雨过后的7天,不同背景区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 δ13C值的相关关系表明,石漠化样地土壤在7天内的失水幅度是最快的,尤其是在与该样地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0-20cm厚度范围内。这说明由于受其样地生境条件限制,土壤的水分蒸发量较大,含水量也较低;无石漠化样地由于受土壤厚度条件限制,其土壤含水量低于次生林土山;土山样地的土壤含水量也存在较大变化,而且其上、中、下坡的水分含量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但无明显的显著性差异;次生林土山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其优越的生境条件对土壤水分保持是具有优势的。并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增大,植物叶片δ13C值与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大,植物的WUE就越小。 六、不同背景区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 本论文对不同背景区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的分析表明,不同背景区退化样地上的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中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最大导管直径和气孔密度均较未退化的样地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随着从未退化到退化过程的发展,解剖形态结构中除海绵组织厚度逐渐变薄外,其余指标则逐渐增厚,并且石漠化样地上的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它样地。而生长在喀斯特背景区和非喀斯特背景区的同种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差异性不显著。不同背景区退化过程中的上述主要植物叶片解剖形态结构指标均与植物叶片δ13C值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在本研究小流域内,由于光、热、水、气等外部影响因素的一致性,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其自身产生的形态结构响应具有一致的趋势。
Resumo:
在前人对热带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条件下云南个旧砂矿、老挝Xaymomboun特区Ban Nameung铜多金属矿和Champasak省Boloven高原玄武岩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典型表生矿床实证解剖思路,选择个旧白云岩风化剖面、锡铅砂矿、锰结核、砂矿重选流程、Ban Nameung硫化氧化矿和Boloven玄武岩风化壳等对象,通过岩矿鉴定、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人工重砂、化学物相和微区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这些矿床表生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工业可利用性等内容,并探索热带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条件下典型矿床表生成矿三个问题:(1)Sn、Pb、Mn、Ag、REE、Nb、Ta、Ga和Cd等元素表生富集成矿(矿化)规律;(2)上述元素成矿机理和工业利用可能性;(3)典型矿床其他20几种元素表生贫化与富集规律。研究获得如下主要认识: 1. 个旧地区燕山期以来持续抬升和亚热带季雨林的表生环境,使个旧地区大面积出露的碳酸盐岩风化形成强烈岩溶地貌,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CaO和MgO大量淋失,为砂矿提供了巨大容矿空间,同时碳酸盐地区碱性环境有利于原生硫化矿分解。含矿或不含矿白云岩、花岗岩、玄武岩、夕卡岩和原生硫化矿石等风化形成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释放出Sn、Pb、Mn、Ga、Cd、Ag、In、Cu和Zn等元素,难风化重矿物如锡石表生残留富集,而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对成矿元素吸附是砂矿表生成因机理之一。 2. 个旧地区岩溶型砂矿形成机理为:(1)原生重矿物残留富集成矿,如锡石、磁铁矿。(2)金属硫化物残留成矿,如砂矿中残存大量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是原生硫化物残留结果。(3)表生矿物富集成矿,如白铅矿、孔雀石、自然铅和自然铜等富集。(4)铁锰氧化物吸附和包裹成矿,如铁锰氧化物吸附Pb和Ga等元素,包裹含Pb和Zn微粒矿物。(5)锰结核吸附包裹成矿,锰结核吸附和包裹Sn、Pb和Cu等元素和微粒矿物。(6)类质同象成矿,如Ga和Al类质同象,Cd和Zn等类质同象成矿。(7)岩溶作用成矿,岩溶落水洞或溶洞内水流冲刷使锡石等重矿物富集成矿。元素表生成矿不仅是单一成矿作用结果,而是综合作用结果,如Pb有表生矿物富集成矿,也有铁锰氧化物吸附成矿。 3. 砂矿中锰结核是锰铁结核,主要成分为Fe2O3 、Al2O3、SiO2和MnO等,包裹了赤铁矿、方解石、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石、白云石、钾长石等和锡石、白铅矿等矿物。锰结核中Mn、Sn、Pb、Ag、Ga、Cd和In富集成矿,Cu和Zn富集矿化,锰结核比砂矿更富集Mn、Pb和REE,其成矿机理应是吸附和包裹成矿元素或矿物使其富集成矿。 4. 个旧表生砂矿共生伴生组分复杂,有用矿物有锡石、方铅矿、白铅矿、黄铜矿、自然铅、自然铜、孔雀石、软锰矿、白钨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模拟岩溶作用自然过程中砂矿矿物流向的源兴采选车间砂矿重选流程结果表明,锡铅精矿中Pb、Ga、Mo、Cd、In、Cu和Zn等金属总实收率仅为3.03%~6.44%,绝大部分金属留在了尾矿中。一段床和矿泥床分析中,Ag和Mn回收率低于0.66%~0.29%,Ag富集在硫化物态中,没有富集在铁锰氧化物态中;Mn富集在碳酸盐态中,没有铁锰氧化物态中。整个流程中Pb、Mn、Cu和Zn等富集在碳酸盐态矿物中,没有富集在硫化物态中。选矿流程没有利用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矿物如磁铁矿。重选流程解释了岩溶过程能富集Pb、Mn、Cu和Zn的碳酸盐矿物,不能富集这些元素的硫化矿物。 5. 老挝Ban Nameung硫化矿氧化初期,风化产物中Ag、Pb、Zn和Cu淋失,SiO2、K2O和CaO富集,风化后期Ag、Fe和Mn富集。硫化矿风化过程中,Au硫化物态部分变为有机态和铁锰氧化物态;Ag硫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态;Cu硫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和碳酸盐态;Pb硫化物态、吸附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态部分变为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Zn硫化物态变为部分铁锰氧化物态、有机态、碳酸盐态和吸附态矿物。随着风化作用加强,上述几种相态比例还会改变。 6. 老挝Boloven新生代亚碱性玄武岩富Nb、Ta和Ga等微量元素,风化壳中REE、Nb、Ta和Ga已富集成矿,∑REE最高775×10-6~1003×10-6,(Nb2O5+Ta2O5)最高642×10-6~656×10-6,Ga最高81.6 ×10-6。风化壳中达到边界品位的(Nb2O5+Ta2O5)厚度有2m以上。REE可能存在于含P和Ti矿物中,也可能形成REE独立矿物。Nb、Ta和Ga应赋存在Ti、U、Zr和Th矿物中,其成矿应是重矿物表生残留富集结果,与粘土矿物吸附和三水铝石关系不紧密。
Resumo:
喀斯特的面积分布很广,占全球总面积的10%。我国喀斯特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方。而贵州喀斯特山区位于西南喀斯特地貌最集中成片分布的中心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高原山区。和非喀斯特地区相比,贵州喀斯特山区由于碳酸盐岩的特殊理化特性,造成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岩石裸露率高、持水量低,适生树种少、群落结构单一、植被生长极其缓慢,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得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非常严重。因此,开展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的营养元素和碳、氮、硫同位素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区植被的营养元素状况、生理生态特性以及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好地为该区森林、植被的治理、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选择典型喀斯特山区作为研究点,并以非喀斯特山区为对照。研究喀斯特山区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水平、分布状态、变异特征以及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碳、氮、硫的同位素组成的种间差异、生境差异特征以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植物的N、P、K、Ca、Mg、S的平均含量大于1000 μg∙g-1; Fe、Mn、Al的平均含量在100 μg∙g¬-1~1000 μg∙g¬-1之间;Zn、Sr的平均含量为10 μg∙g¬-1~100 μg∙g¬-1之间;Cu和Mo的含量小于10 μg∙g¬-1,Mo最低(仅为0.17 μg∙g¬-1)。Ca、P、K、 Fe、Mn、S、Sr高于所报道的陆生植物元素的含量;Mg低于陆生植物的元素含量;其它元素在元素含量范围内。植物营养元素的特点为Ca>K>Mg型,和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喀斯特山区植被具有高钙的特征。 2、N、P、K、Mg为正态分布;Ca、Al、Fe、Mn、Cu、Zn、Sr、Mo、S为对数正态分布。Al、Fe、Mn、Sr的变异系数大于100%;N、P、K、Ca、Mg、S、Cu的变异系数小于60%。其中,Ca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8%)。P和K、P和Cu、Al和Fe、Al和Zn、Fe和Zn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N和P、P和Mg、K和Al、K和Cu、Ca和Sr、S和Mo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不同的生境下植物营养元素存在差异,差异在2倍范围内。其中,Mn、Al、Sr元素差异较大,分别达到2.1、1.5、1.4倍。 4、植物δ13C、δ15N、δ34S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6.98‰~-29.15‰、-4.08‰~-0.79‰、-8.69‰~-6.04‰;平均值分别为-28.14‰、-2.41‰、-7.53‰。δ13C除了高于我国热带雨林区植物外,均低于其它地区,且变化范围较窄;不同地区之间植物的δ15N、δ34S值存在较大差异。 5、不同植物种之间的δ13C、δ15N、δ34S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的δ13C、δ15N、δ34S值也存在差异。植物的δ13C值从生长初期到末期有降低的趋势;δ15N、δ34S则无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植物种的季节变化不同。植物的δ13C、δ34S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δ15N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Resumo:
矿山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水环境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由于可能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而备受关注。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其开采利用过程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Tl、As和Hg的污染备受关注。本研究选择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铊、砷、汞等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环境的生态危害,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滥木厂铊矿化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Tl、Hg、As和Cd的含量相对很高。其中,Tl、Hg和As在矿山影响区河流沉积物中平均含量分别为23.3 mg/kg、46.8 mg/kg 和97.3 mg/kg,比页岩平均含量高几十倍至上百倍,而矿山未影响区及对照区河流沉积物中含量都相对较低。Cd在矿渣以及清水河矿山影响区、矿山未影响区和对照区河流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都相对较高,分别为0.97 mg/kg、1.31 mg/kg、1.17 mg/kg和1.21 mg/kg,约为页岩平均含量的2~5倍,且变化不明显。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分析表明,Tl、Hg和As为同源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矿山硫化物的风化淋漓;Cd的高含量与矿山联系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地域上的Cd异常所致。Cu、Cr、Zn和Pb的含量都相对较低,只略高于页岩平均含量。 2. 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RI)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滥木厂清水河沉积物主要受到Hg、Tl、As以及Cd的污染。受矿山影响的河流沉积物中Hg和Tl的污染很严重,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As和Cd次之;Zn、Cu、Cr和Pb的污染不明显,潜在生态危害很小。 3. 沉积物中重金属各形态分级提取分析(BCR)表明,受矿山影响的滥木厂清水河沉积物及剖面沉积物中:不但总Tl含量很高,有效态Tl含量也高,平均分别为6.0 mg/kg 和5.9 mg/kg,对环境的生态危害很大;Hg虽然总含量非常高,但其酸可提取态含量都低于仪器的检测下限,可还原态含量也不高,平均分别只为0.46 mg/kg 和1.53 mg/kg,主要集中在不易释放的可氧化态和非常稳定的残余态,对环境的生态危害一般;As的总含量较高,但有效态平均含量只为6.51 mg/kg和1.58 mg/kg,对环境的生态危害较小;Cd的总含量也相对较高,有效态平均含量也分别达0.55 mg/kg和0.52 mg/kg,对环境的危害可能较大;Cr、Cu、Zn及Pb的总含量和有效态含量都较低,对环境的生态危害较小。 4. 滥木厂铊矿化区河流沉积物中Tl、Hg和Cd的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危害性主要表现为Tl、Hg和Cd对食物链的直接或间接污染。Tl和Cd易在农作物中富集,Hg甲基化后也可以在农作物中富集,其人体健康危害性较大。
Resumo: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或等于5.0的金属。随着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客观上需要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了解,以及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气沉降包括干沉降与湿沉降,大气的干、湿沉降是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重金属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把握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行为及归宿,对有效控制重金属的污染、保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将大量的重金属带人城市土壤中,造成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并通过大气、水体或食物链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 本研究以贵阳为例,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研究。系统研究了贵阳市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含量与形态、雨水重金属的含量与季节变化及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形态。主要结果如下: 1 贵阳市的干、湿沉降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随温度的升高,贵阳市TSP浓度下降;相对湿度与TSP呈负相关性;风速对贵阳市区的TSP浓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扩散和稀释作用,随风速的增加,贵阳TSP浓度降低;雨水对贵阳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随着风速的增加,贵阳市雨水中重金属含量降低;雨量与雨水中的Cd、Cr、Cu、Pb与Zn的含量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总体趋势为当降雨量较大的时候,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 2 贵阳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季节变化规律。Cd、Cr、Pb和Zn冬季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而春季和夏季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冬季的浓度是夏季的1.8-4.6倍。同样,贵阳市雨水中Cr、Cu、Zn的最高浓度都出现在冬季,这与贵阳市在冬季大量使用燃煤来取暖的时段相符合。 3与其它城市相比,贵阳市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同样,与地表水国家标准值相比较,贵阳市大部分样品Cd、Cu、Pb与Zn明显超过地表水国家标准,雨水中Cd、Cu、Pb与Zn的平均值分别国家标准的为2.7、2.2、6.0和1.3倍。贵阳市表层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表层土壤Cd的平均含量为0.66mg/kg,Co的平均含量为17.31mg/kg,Cr的平均含量为82.91mg/kg,Cu的平均含量为52.20mg/kg,Ni的平均含量38.76mg/kg,Pb的平均含量为71.03 mg/kg,Zn的平均含量为216.05mg/kg。土壤Cd、Co、Cr、Cu、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的6.8倍、1.36倍、1.36倍、2.31倍、1.44倍、2.73倍与2.98倍,其中以Cd和Zn 积累较明显。 4对贵阳市大气颗粒物、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Cd主要以环境可迁移态存在,占61.4%;Cr和Cu主要稳定态存在,二者对环境不会造成直接影响;Pb主要以环境可迁移态、碳酸盐和氧化物结合态存在;Zn主要以环境可迁移态存在。土壤中,除Cd以外,Co、Cr、Cu、Ni、Pb和Zn元素的酸可提取态在总的元素含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均小于总量的3.0%,而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为23.3%。相反,除Cd以外,其它6种金属元素的残渣态含量都比较高,Zn为96.8%,Cr为92.2%,Cu为83.4%,Co为69.2%,Ni为57.4%,Pb为41.9%。 5 贵阳市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比较混乱,没有规律性,底土层含量仍然很高。城市土壤受到人为因素等影响,已发生严重改变。土壤中有许多不同来源物质的混入,土壤剖面经常受到人为扰动,自然土壤发生层被破坏,导致许多土壤剖面上下土层没有发生学上的联系。
Resumo:
近年来铜、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作为新兴的同位素技术手段,铜锌同位素工具已普遍应用于地球化学、矿床学、古海洋学和生物学等多种领域,然而铜、锌同位素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湖泊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循环与转化一直是地球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但研究手段仅局限于含量与形态的测定。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湖泊生态系统中铜、锌同位素的研究,揭示影响铜、锌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为铜、锌同位素成为湖泊系统中新的重金属示踪工具奠定基础。 本论文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确定了用于MC-ICP-MS测定环境样品中铜、锌同位素时最佳的化学分离条件。随后选取红枫湖和阿哈湖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此实验流程对湖泊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的铜、锌同位素的季节及剖面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除此之外,对水体中重金属如Cu、Zn、Mn、Ni、Co、Cr、Cd和Pb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物质循环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环境样品中铜锌的最佳分离条件是,采用AG MP-1(100-200目)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以7 mol/L HCl + 0.001% H2O2,2 mol/L HCl+ 0.001% H2O2,0.5 mol/L HNO3作为淋洗液,并分别在适当的体积接收淋洗液,可以有效地分离沉积物、植物和悬浮物等样品中的铜和锌。化学分离过程中回收率接近100%,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均在误差范围以内。 2、红枫湖、阿哈湖水体及主要支流悬浮物和红枫湖生物样品中的δ65Cu分布范围为-2.64‰~1.11‰,可达到3.75‰的变化。红枫湖夏季水体悬浮物的δ65Cu变化为-0.08‰~0.25‰,入湖河流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0.13‰~ 1.11‰;阿哈湖夏季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0.62‰~0.37‰,入湖河流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1.08‰~0.60‰。两湖冬季水体悬浮物的δ65Cu值均较负。红枫湖生物样品中δ65Cu较负(-1.54‰~ 0.03‰)。 红枫湖水体悬浮物中δ65Cu的随水深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藻类吸收作用的控制,而阿哈湖δ65Cu的随水深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其物源的控制。说明在贫营养化湖泊中,铜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物源;而在富营养化湖泊中,铜同位素组成则可以示踪生物活动。同时水温的垂直变化也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3、红枫湖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水体悬浮物中的δ66Zn变化范围分别为-0.29‰~0.26‰和-0.04‰~0.48‰,阿哈湖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水体悬浮物中的δ66Zn变化范围分别为-0.18‰~0.27‰和-0.17‰~0.46‰,均表现出支流中的锌同位素组成较重的趋势。而生物样品中的δ66Zn变化范围较大,为-0.35‰~0.57‰。说明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端元的锌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红枫湖夏季δ66Zn随着湖水深度的变化,与Chla(叶绿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7)。说明锌同位素组成与藻类生物量有一定的响应关系,主要是藻类对锌的有机吸附或是吸收过程改变了锌同位素组成。阿哈湖的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到其源区的控制作用,从而可利用锌同位素示踪源区;此外,红枫湖和阿哈湖悬浮物中的锌同位素比值均表现出夏季小于冬季,说明大气的干湿沉降可能是一个较负的锌同位素源。生物样品中的δ66Zn变化范围较大,说明由于生物作用过程导致的锌同位素分馏大于非生物过程。 4、红枫湖重金属Mn、Ni、Co、Cr、Cd和Pb的含量在南湖高于北湖,主要是羊昌湖的输入所导致;重金属入湖通量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导致了重金属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沉积物-水界面在冬夏季节,由于“富氧”和“贫氧”状态的改变,导致了溶解态Mn、Ni和Cr的季节性变化;水粒相互作用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氧化铁胶体、氧化锰胶体和水生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了重金属不同结合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