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resultados para 321-U1338B
Resumo:
从广西大学农场陈旧稻草堆中分离出1株具有降解天然纤维素稻草粉、甘蔗渣粉活性的细菌GXN151,经形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和丙酸盐利用试验将其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通过连接经BamHI酶切的pBluescriptKS(+)和回收得到的经Sau3AI部分酶切的GXN151的3~10kbDNA在大肠杆菌JM109中构建了该菌的含7099个克隆的基因文库,文库克隆中插入片段最大的为11.0kb,最小的为3.1kb,平均大小为4.6kb,含GXN151基因组中任一基因的概率P为99.6%。筛选该文库获得8个表达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克隆,DNA测序和PCR分析表明,该8个克隆可归为3类不重叠的独立克隆,其中一个克隆pGXNL2的测序分析表明其上的cel5A基因为1626bp,可编码含542个氨基酸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el5A的N-末端的42个氨基酸具有信号肽特征,它的第66~321氨基酸为家族5糖基水解酶(glycosylhydrolase)功能域、第391~472氨基酸为家族3碳水化合物结合组件(carbohydrate-bind-ingmodule,CBM)。本工作首次报道地衣芽孢杆菌能降解结晶纤维素及从该种细菌中克隆到纤维素酶基因。
Resumo:
为了探讨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测算方式及精度,该文利用2001年8月沈阳市真彩航片和抽样调查,借助ARC/GIS,以“立体量推算立体量”的方法测算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以风景游憩林最高,为5.35 m3/m2,附属林4.93 m3/m2,道路林3.65 m3/m2,生态公益林3.62 m3/m2,生产经营林2.35m3/m2;城市森林分布区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为4.25 m3/m2;城区单位面积城市森林三维绿量为0.35 m3/m2.沈阳城市森林总体三维绿量为161 296 716.85 m3,其中附属林为60 116 966.36 m3,占37.27%,生态公益林43 321 771.43 m3,占26.86%,风景游憩林30 482 879.04 m3,占18.90%,道路林23 841 208.75 m3,占14.78%,生产经营林3 533 891.27 m3,占2.19%.经检验,该方法精度达到85.50%(α=0.05).
Resumo:
依据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基础数学知识研讨生物环境温热条件的连续型以及离散型的数学表达,阐述不同生态环境下温热条件的生物学意义,提出在霜期生态研究中低温限制指标的积温描述方法及其在林、果、温室等方面应用途径的建议.
Resumo:
KJ85-06项目是“八五”期间由中国科学院资助的最大的生态学研究计划.19个研究所、20个试验站、53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该项计划,5年总经费1000万元.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已发表论文450余篇、专著3部,尚有大量论文与多部专著将陆续出版.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主要研究进展,并就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研究和生态过程、人类活动影响联网研究提出了两点主张.
Resumo: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越来越重视全球问题与区域问题的结合,强调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应主要通过区域研究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下半叶,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叠加,使我国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自然过程与环境要素的变化包括: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带的明显摆动,降水南增北减使南方洪涝增加、北方干旱日趋严重,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天然水文过程的重大改变。在地理格局变化方面,工业化过程带来的产业与经济格局变化,改变了人口格局和城市格局以及自然资源供需格局
Resumo:
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简单概述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世纪后半叶起,我国的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科学的总结,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2)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3)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4)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对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5)
Resumo:
文章首先根据古文献学、考古学以及天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史前洪水可能发生的时代,然后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大禹治水”传说时期的气候背景,推测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发生于4200~4000aB·P.左右,即一次对世界许多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全球性气候异常时期;根据气候突变与东亚季风降水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洪水发生的可能性,探讨了大禹治水的历史真相;认为夏朝建立前夕的史前大洪水是真实发生过的,而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4000aB·P.以后的气候好转而并非人力之
Resumo:
根据近20年来由历史文献、冰心、孢粉、湖泊沉积等多种代用资料恢复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状况,对中国2kaBP前后的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影响以及驱动机制进行了综合推断,结果表明:2kaBP前后,中国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温度变化方面,新疆地区由寒冷转为温暖,其余地区由温暖转为寒冷;在降水变化上,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下降,干旱化趋势明显,南方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仍然比较丰富。此期,自然灾害增多,农业生产范围缩小,人口数量减少,政局不稳定,甚至出现政权更迭等社会不稳定事件。太阳活动、大气环流和火山活动可能是引起此次
Resumo:
全新世以来,气候和环境经历了多次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气候事件;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古代文明社会兴起与衰落阶段。本文主要以三个具体事例初步探讨了全新世气候事件对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古文化的影响
Resumo:
根据以历史物候等文献记载为基础重建的过去2000a中国东部地区温度变化序列,结合ECHO-G模式所模拟的中国东部过去1000a温度变化结果,对中国东部年代际和百年际时间尺度的温度变幅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温度百年至千年尺度的准周期波动特征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有:1)在年代和百年际尺度上,中国东部的冬半年温度变幅分别达2.0℃以上和0.5~1.0℃之间。其中重建结果显示,在年代和百年际尺度上,20世纪的增暖幅度与20世纪以前曾经出现的最大幅度一致;但模拟结果显示,20世纪的增暖幅度已经超出了20世
Resumo:
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方式及其程度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1951~2000年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料、1982~2000年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1951~2002年山桃始花的物候数据,分析了北京各气候参量与生态系统植被在年际和年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北京近20年增温12℃,增温态势显著;过去50年中,降水的年际变化小于生长季内的波动幅度。年NDVI最大值(VP)、平均值(VM)的年际变化曲线呈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表明植被的生长状况总体上在变好或生长季在延长。VP出现
Resumo:
对北京春季6种物候的计算得出其代表性指标—山桃始花期,并分析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根据气温变化态势,将历史时期气温和物候资料划分为4个时间段,并采用u检验论证时间段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和机制,得出: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增高与降低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在同等增、降温幅度下,因降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因增温而导致物候期提前幅度小;平均气温增高1℃,北京春季物候期提前2.8~3.6d。并估算了未来北京春季物候变化趋势。
Resumo:
根据近20年来基于孢粉、石笋、湖泊沉积、泥炭、冰芯、历史文献等代用证据重建的中国31个地点(区)的温度变化序列,利用集成方法重建了中国过去5000a来分辨率为100a的气温变化序列.结果显示:在千年尺度的变化上,3050-250BC为温暖时期,250BC-1950AD为寒冷时期,在这两个千年尺度的冷暖气候期中又明显存在次一级的冷暖波动阶段.5000a来中国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冷暖变化差异,特别是在东部季风区、青藏区和西北区之间,在2850BC,2350BC,1350BC,950-350BC,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