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 resultados para 226
Resumo:
对两种不同的蚂蚁窝进行甲醇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急性毒性、抗自由基,酚含量、还原能力和抗菌活性的检测。二苯基三硝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检测表明:两种蚂蚁窝甲醇提取物都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而且,在高浓度时(5~10mg·mL-1),它们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甚至显著地高于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l toluene,BHT)。酚的含量和还原能力分别用福林酚试剂和铁氰化钾还原反应来测定,统计分析显示两种蚂蚁窝的抗氧化能力和其酚含量、还原能力都存在着正相关。两种蚂蚁窝甲醇提取物都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但它们却对真菌没有作用。
Resumo:
血清白蛋白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人血清白蛋白是由58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分子量为67 kDa.成熟的人血清白蛋白是一个心形分子,由3个结构相似的α-螺旋结构域组成.不同来源的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空间结构非常保守,它具有结合和运输内源性与外源性物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等生理功能.最近研究发现,蟾蜍血清白蛋白可能与其皮肤呼吸有关.人血清白蛋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Resumo:
:昆虫体内形成了强大的免疫肪御系统,其被各种微生物攻击时能依靠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识别蛋白时 感染进行区分和激活体内信号通路诱导如抗茵肤之类的效应分子昆虫体内控雠先天性免疫的信号通路分 别是.T01l通路、IMD通路和JAS/sTAT通路,这3条通路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存在协作,井且,这些通路与脊椎 动物体内某些通路存在惊人相似、在免疫调控通路方面存在共同的进化起源.遣揭示了先天性免疫在动物体 内存在的普遍-胜和机体抵御病原感染的重要性.
Resumo:
以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为代表性物种,揭示了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丰富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目前在大蹼铃蟾已发现的分子包括3类不同的抗菌肽、缓激肽、缓激肽增强肽和缓激肽拮抗肽、缓激肽基因相关肽、富含脯氨酸铃蟾肽及其基因相关肽、神经调节素U、Bv8肽、三叶型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菌肽分子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缓激肽及其基因相关肽功能和表达模式的多样性都较好地揭示了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富含血红素辅基的白蛋白广泛分布在大蹼铃蟾皮肤外皮层细胞膜上和真皮海绵层内,表明它在皮肤的生理功能,如在呼吸、物质交换和渗透压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哺乳类同系物的存在,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天然药物开发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两栖类皮肤功能基因组具有多样性丰富、快速重组突变的特征,是探讨生物适应的基因基础、基因形成机制和进化特性等生物学基本问题的优秀模型.
Resumo:
经过分子筛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我们从竹叶青(n妇删l黜3蚴堍g矾)蛇毒中纯化得到了竹叶青蛇毒L 氨基酸氧化酶(聊.L旧)。实验表明,7IsV.LAO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由非共价连接的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 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一个亚基的表观分子量为58 kDa。俗v.LA0酶比活力为1100 U/IIlg,其分子脱掉糖基 化成分后不影响酶活力。聊.LA0在浓度为1.0隅/ⅡlL以上时可以诱导C8166细胞凋亡。7rsv.uLo对实验病原 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抗生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白色念珠菌(A-I℃c2002)、金黄色葡萄球菌(A,I℃c2592)和 短小芽孢杆菌(cMccBll207)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3,O.4和1.0∥nlL,即使在最高实验浓度10彬rIlL,’Isv- LA0对其它实验菌株也未显示抑菌作用。
Resumo:
以我国主要经济海产品中国对虾( Penus chinensis ) 为研究对象, 通过Sephadex G250 、RP2HPLC 等 技术分离纯化到PC2 Ⅲ系列中国对虾天然抗菌肽。经初步鉴定, 该系列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都 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抑菌活性, 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小白鼠离体回肠肌收缩, 但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用 MALDI2TOF 质谱对样品进行分析, 检测到分子量分别为1 071 Da 和1 311 Da 的两种抗菌肽。这些抗菌肽对对虾 抵御微生物的侵袭具有重要的作用
Resumo:
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阳离子交换层析, 从大蹼铃蟾皮肤中纯化到一个表观分子量为33 kDa 的单链蛋白。N - 末端序列比较分析显示, 该蛋白与来自非洲爪蟾、红色原鸡和人膜联蛋白Ⅱ的N - 末端序列 相同的氨基酸分别占70 %、64 %和56 %。该蛋白具有以钙依赖的方式抑制专一性血小板膜糖蛋白Ⅵ受体激动剂 ———Stejnulxin 诱导洗涤人血小板聚集的生物学功能, 最大抑制率达48 %。结合其N - 末端序列BLAST 搜索结 果及其活性的钙依赖性, 推测该蛋白是与膜联蛋白Ⅱ相关的一类蛋白质。
Resumo:
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及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 从非洲爪蟾( Xenopus laevis ) 的血清中获得了其68 kDa 的血清白蛋白。与大蹼铃蟾血清白蛋白相似, 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也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但其抑制活力 相对较低, 180 nmol/L 的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能抑制84 %的胰蛋白酶活性(30 nmol/L) 。经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获得了其与胰蛋白酶的结合动力学常数, 解离平衡常数KD = 1144 ×10 - 6 mol/L 。经Western blot 分析发现, 非洲 爪蟾的皮肤中也分布有血清白蛋白。推测两栖类动物血清白蛋白具有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可能是其抵御天敌捕 食的一种防御措施。
Resumo:
通过凝胶过滤和反相高压液相层析, 从200 只半饱吸血的中华硬蜱( Ixodide sinesis ) 唾液腺中分离 纯化得到一凝血酶抑制剂。用飞行质谱测定其分子量为61356 kDa , 与其他蜱类来源的凝血酶抑制剂分子量不 同, 提示为一新蛋白分子。该抑制剂对凝血酶有强烈的抑制活性, 对激活的第X 因子和胰蛋白酶有微弱的抑制 活性。其发现将为发展疫苗、生物控制中华硬蜱提供资料和目标抗原。
Resumo:
从广西产眼镜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毒腺中抽提总RNA , 经mRNA 纯化后构建眼镜王蛇毒腺 cDNA 文库。从所构建的cDNA 文库中, 随机筛选200 个克隆测序, 得到两个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 泛素融 合蛋白基因(GenBank 登录号为AF297036) 和核糖体蛋白L30 基因(GenBank 登录号是AF297033) 。前者cDNA 的开放阅读框为387 bp , 后者为348 bp 。前者编码12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泛素融合蛋白前体; 后者编码11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糖体蛋白L30 前体。由cDNA 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泛素融合蛋白前体包 括N - 末端的泛素结构域(76 个氨基酸残基) 和C - 末端的核糖体蛋白L40 结构域(52 个氨基酸残基) 。该蛋 白为一高碱性蛋白, C 末端含有一个“锌指”模式结构。与16 个物种比较的结果表明, 眼镜王蛇与脊椎动物的 泛素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 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Resumo:
目的研究蜱类抗血小板集聚的生物活性成分, 了解其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聚糖 Sephadex G-50 凝胶过滤及高效液相从半饱吸血的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唾液腺中分离纯化具有血小板集聚抑制活性 的蛋白质, 用飞行质谱测定该抑制剂的分子量, 并用兔富血小板血浆研究其血小板集聚抑制活性。结果通过液相分离, 从中华硬蜱唾液腺中得到了一种血小板集聚抑制剂, 用飞行质谱测定该抑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M r ) 为8 065。该抑制 剂对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集聚表现强烈的抑制活性, 在浓度为10 μg/mL 时, 可以抑制90% 以上的血小板集 聚。结论首次分离获得中华硬蜱唾液腺血小板集聚抑制剂, 该抑制剂对硬蜱顺利获取宿主血餐至关重要。
Resumo:
本文报道烙铁头(Trimeresurusmucrosquamatus)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TMVFg),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ohS1),竹叶青(Trimeresurusstejnegeri)蛇毒专一纤溶酶原激活剂(sv-pA)对5种小分子多肽底物的底物专一性,及这些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对各种凝血因子(第X因子、凝血酶原、纤溶酶原、蛋白C)的作用,并和其它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如矛头蝮(Bothropsatrox)蛇毒凝血酶样酶(Batroxobin)、铜头蝮(Agkistrodoncontortrixcontortrix)蛇毒蛋白C激活剂ACC-C、蝰蛇(Viperarusselli)毒第Ⅴ因子激活剂RVV-V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酶标偶联免疫反应研究了抗sv-PA抗体与各种丝氨酸蛋白酶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对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及相应功能的哺乳动物蛋白酶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从底物专一性多样性及已知序列结构分化上对这一类蛇毒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Resumo:
抗菌多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 用于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 在进化上是一类非常古老而 有效的天然防御物质。两栖动物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与哺乳动物相比极为脆弱, 它们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演 化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抵御微生物侵袭的防御系统, 这套系统主要就是其裸露皮肤表面的抗菌多肽(又称初 级免疫或者先天免疫系统) 。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的研究工作, 对两栖类皮肤抗菌多肽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作一简要综述。
Resumo: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抗菌肽22 (Maximin22) 对膀胱癌 细胞株HLA2DR 及HLA2ABC 表达的影响, 并与TNF2α、 IFN2α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流式细胞 仪检测各实验样品对膀胱癌细胞株T24 、BIU287 、SCaBER 的HLA2DR 及HLA2ABC 表达的影响。结果 Maximin22 对 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在小剂量下即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相 关性,各实验样品未见对各膀胱癌细胞株的HLA2DR 表达 有影响,Maximin22 、TNF2α对HLA2ABC 的表达均无影响; IFN2α则对HLA2ABC 的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 Maximin2 2 、TNF2α抗癌机制与提高肿瘤细胞HLA2DR、ABC 的表达无 关, IFN2α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HLA2ABC 的表达提高T 细 胞对膀胱肿瘤的识别杀伤能力。
Resumo:
目的 研究我国蝮亚科蝮属尖吻蝮、蝮蛇、雪山蝮3 种蝮蛇和烙铁头属竹叶青、烙铁头的染色体。 方法 给蛇体按1mgökg 蝮腔注射秋水仙素, 5~ 7h 后活体取肋骨、睾丸等组织样品进行细胞染色体检测。 结果 5 种蝮蛇的染色体为2 n = 36。结论 蝮亚科两个属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说明其进化上的保守 性, 可能它们的祖先是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