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resultados para 61.197
Resumo:
用14MeV中子轰击Pt,通过198Pt(n,2p)反应产生197Os。用高纯锗探测器观测197Os的衰变γ射线,获得了10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97Os的衰变,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8±0.6min。根据γ(X)-γ符合测量,建议一个197Os的部分衰变纲图。
Resumo:
利用14 MeV中子轰击天然铂靶,通过~(198)Pt(n,2p)~(197)Os反应产生锇的一种同位素~(197)Os,以γ(X)谱学方法鉴别了它,同时研究了它的衰变性质。观测到了能量为41.2、50.7、196.8、199.6、223.9、233.1、250.2、342.1、403.6和406.4keV的10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97)Os的衰变。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8±0.6 min。
Resumo:
利用大面积位置灵敏气体探测器对 35MeV u4 0Ar +197Au反应中形成的裂片进行了符合测量 ,由此得到了裂变复合核的速度分布 .在大质量转移假设下扣除前平衡发射粒子的影响 ,得到复合核的激发能 .另外利用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中出射的轻带电粒子也进行了符合测量 ,并由后角α ,p ,d ,t的能谱提取了复合核的温度 .温度与激发能的关系没有表现出理论预言的相变特征 .
Resumo:
在 3 3 .4MeV/u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 ,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 1 7个中子探测器 ( 4°— 83°)和 1 4个半导体望远镜 ( 2 .3°— 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 .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 =3— 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 .在参加者 -旁观者模型框架下 ,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Resumo:
描述了用于放射性核束 18N在 9Be、197Au靶上破裂反应研究的探测器系统构成、性能、特点及在线实验的初步结果。
Resumo:
许多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方法只适用于高能核反应过程 ,而约化d的产额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 .对于 3 5MeV/u40 Ar+ 197Au的核反应过程 ,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熵和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 .对于后角热核发射体系 ,实验提取的核温度为 ( 4.7± 1 .2 )MeV ,熵为S/A =2 .5± 0 .5,根据实验提取的熵和核温度可以确定其碎裂密度小于 0 .1 ρ0
Resumo:
根据量子统计模型 (QSM )的计算分析 ,找到了一个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新的可观测量 .核反应过程中约化d的产额d/ (d +t+3 He+4 He)和熵有单调的函数关系 ,并且和体系的碎裂密度 (ρ/ ρ0 )及体系的N/Z都无关 ,可以作为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一个观测量 .和目前已经有的其他方法相比 ,约化d产额这一提取熵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 ,并且数据处理分析简单 .对于 35MeV/u4 0 Ar +197Au的核反应过程所提取的熵和利用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 .结合后角类靶热核发射体系实验提取的同位素核温度为 4 7±1 2MeV及S/A =2 5± 0 5 ,根据熵和核温度的关联关系 ,可以确定其Breakup密度接近但小于 0 1(ρ/ ρ0 )
Resumo:
利用硅半导体+CsI(T1)闪烁体望远镜测量35MeV/u40Ar+197Au中发射的轻带电粒子,用能谱斜率方法和双同位素产额比方法提取了核温度参量.研究了热核发射过程中的统计发射规律.
Resumo:
用能量密度公式及小液滴模型给出的费米密度分布,并引入中子皮及中子分布弥散度随中子过剩自由度增加而增加这一因素,计算了重离子反应在相互作用势及熔合位垒。熔合位垒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很好,特别是在中重核区域,改善了以前的计算结果。详细研究了亲近势标度,发现用中子皮及中子分布弥散度的变化能较好地解释中子过剩自由度对新近势标度偏离的影响。本工作对奇异核结构与核反应性质的研究无疑是有用的。我们利用HIRFL提供的46.7MeV/u ~(12)C束轰击~(58)Ni、~(115)In、~(197)Au研究了反应中发射的α粒子角分布和能谱。从速度表象中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中明显看到发射α粒子的三个源。用这三个源的运动模型成功拟合了α粒子能谱,所提取的参数符合费米气体模型计算结果,并讨论了能谱及拟合参数对靶的依赖关系。认为快速源实质上来自弹核碎裂或类弹核碎裂
Resumo:
本论文的工作:利用两体裂变角关联技术,辅之以飞行时间测量,测定了47MeV/u的~(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中心碰撞对应的线性动量转移(LMT),得到了关联裂片出射的共面歧离分布,同时还发现了关联角很小且共面歧离很大的裂变事件,并得到了其相对速度分布。从测到的LMT分布中,得到中心碰撞对应的最可几线性动量转移约占入射动量的65%,相应于单核子线性动量转移约为192MeV/c.A,进而还估算出了所形成热核的激发能上限。在对关联裂片出射的共面歧离效应研究中,发现了共面歧离宽度是热核激发能的较好量度之一。并给出了共面歧离宽度跟热核单核子激发能的经验关系;还用简化的裂片级联蒸发模型估算了蒸发中子、质子和α粒子的平均多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