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 resultados para sandy beach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34-, 17-, 4-, 1.5-year old natural algal crusts were collected from Shapotou Scientific St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0-day old field and greenhouse artificial algal crusts were in situ developed in the same sandy soil and the same place (37degrees27'N, 104degrees57'E). Their different cohesions both against wind force and pressure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by a sandy wind-tunnel experiment and a penetrometer. On the basis of these algal crusts, the cementing mechanism was revealed from many subjects and different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indoor artificial crusts with the weakest cohesion bunchy algal filament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surface of the crusts, produced few extracellular polymers (EPS),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the crusts just accomplished by mechanical bundle of algal filaments. For field crusts, most filaments grew toward the deeper layers of algal crusts, secreted much more EPS, and when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as more than 2.4 times of chlorophyll a, overmuch organic matter (primarily is EPS) began to gather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crusts and formed an organic layer in the relatively lower micro-area, and this made the crust cohesion increase 2.5 times. When the organic layer adsorbed and intercepted amounts of dusts, soil particles and sand grains scattered down from wind, it changed gradually into an inorganic layer in which inorganic matter dominated, and this made the crusts cohesion further enhanced 2-6 times. For crust-building species Microcoleus vaginatus, 88.5% of EPS were the acidic components, 78% were the acidic proteglycan of 380 kD. The uronic acid content accounted for 8% of proteglycan, and their free carboxyls were important sites of binding with metal cations from surrounding matrix.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选用直径5 cm和10 cm的盘式吸渗仪,对杨凌土(粘土)和神木砂黄土(砂壤土)两种质地的土壤在1 cm、3 cm6、cm9、cm和12 cm水头5种负压下进行了室内盘式吸渗仪三维吸渗实验,选取Vandervaere公式作为参考模型,对Philip公式确定吸渗率的时间尺度选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两种质地的土壤,在相同盘径下,随着负压的降低,吸渗率随之减小;在相同负压下,盘径越小,吸渗率越大;质地较砂的砂黄土吸渗率明显大于质地较粘的土的吸渗率。从相对误差来看,两种质地土壤吸渗率均被高估;在同一盘径下,随着负压的减小,误差值逐渐降低;即在选取的时间范围内,负压越低,计算吸渗率的准确性越高。对土而言,5 cm盘径下-12 cm水头1、0 cm盘径下-9 cm水头和-12 cm水头时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分别为30~40 s和40~50 s;其余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均应小于30 s;对砂黄土而言,10 cm盘径下-9 cm水头和-12 cm水头时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分别为30~40 s和40~50 s,其余确定吸渗率的适宜时间也均应小于30 s。对于质地较砂的土壤推荐使用大盘径进行盘式吸渗仪实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探讨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的土壤环境效应,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4类土壤:褐土、黄绵土、风沙土和红壤,共11个土样中4种主要酶类(脲酶、转化酶、磷酸酶以及脱氢酶)活性与草甘膦间的关系,计算并得到了能够表征土壤轻度污染的生态剂量值ED10。结果表明:非缓冲液法较好地反映了土壤酶的实际情况;草甘膦总体上激活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大增幅分别为190%、1372%和42%;抑制磷酸酶活性,最大幅度为35%;磷酸酶与草甘膦间为完全抑制作用机理;激活脱氢酶活性揭示出草甘膦导致了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增强,从侧面反映出草甘膦是一种毒性较低的农药。计算获得4类供试土壤褐土、黄绵土、风沙土和红壤ED10值分别为168.3、438.5、35.1和141.4mg·kg-1;在一定程度上用土壤酶活性比生物来表征土壤污染程度更敏感。土壤性质对草甘膦的毒性有重要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坡地密植枣园土壤质地与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坡地枣园土壤肥力低,氮、磷严重缺乏,钾相对丰富,土壤属于砂壤土,通气性强,保肥、保水性差。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87~5.002 mg/kg;全氮为0.072~0.316 g/kg;硝酸盐为2.325~16.846 g/kg;铵态氮为1.187~2.146 g/kg,速效磷为0.270~2.480 mg/kg,速效钾为51.9~169.1 mg/kg,并且含量均随剖面向下减少。颗粒组成大部分为粉砂粒,含量一般在65.75%~68.98%;随有机质含量升高,0.25~0.05 mm微团聚体数量呈上升趋势,二者为正相关;<0.05 mm微团聚体含量则逐渐下降,二者呈负相关。黄土高原坡地密植枣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很低。除了速效钾为中等级外,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均为很低等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湿地生态理论中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毛乌素沙区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距退化湿地水面不同距离,具有不同地下水位埋深的研究区域代表湿地不同退化阶段,通过分析5个不同阶段退化湿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随水平距离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土壤养分对湿地退化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剖面均具有一个明显的富集层,既湿地退化前的泥炭沉积层。该沉积层在剖面中所处深度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加,且沉积层以上深度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趋于一致。土壤中全磷含量在剖面波动较大,分布特征无明显规律,不同水平距离全磷平均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说明湿地退化对全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流动沙丘入侵是导致毛乌素沙地湿地退化的首要原因,湿地退化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富集层深度逐渐下移,平均含量逐渐下降,而对全磷影响不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配制典型砂壤、中壤、黏壤,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用土柱积水入渗模拟了土壤容重对其入渗能力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促进天然降水转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容重对土壤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3种典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容重均呈对数负相关,砂壤120min累积入渗量与容重呈幂函数负相关,中壤、黏壤则呈线性负相关。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随容重增大递减,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则随容重增大递增,说明土壤初始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入渗能力衰减速度随容重增大递增。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生长在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上的人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调查2个树种的细根分布特征,通过2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初步分析沙地小叶杨和柠条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1)沙地小叶杨和柠条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表面积密度逐渐减小,0~100cm土层分别集中了整个剖面细根总量的63%和95%;2)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剖面土壤水分与细根垂直分布密切相关,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类似,可分为3个层次:0~50 cm土层为速变层,50~200 cm土层为缓变层,200cm以下土层为缓慢衰减层;3)2年观测期内,小叶杨和柠条林地总蒸散量接近,与同期降水量基本持平,而裸沙地土壤储水量增加;4)小叶杨和柠条细根趋于浅表化的分布特征是对沙地浅层土壤经常获得雨水补给适应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区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量砂黄土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径流、土壤侵蚀,以及NO3--N随径流流失和土壤深层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产流时刻的影响在相对含水量为49.4%和76.9%之间存在一个转折点,高初始含水量较低含水量产流提前大约15 min;土壤侵蚀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含水量为97.1%时,侵蚀泥沙量分别是相对含水量22.9%时的2.8倍,49.4%时的2.3倍,76.9%时的1.5倍。初始含水量高的处理径流初始NO3--N浓度高,随后各处理均衰减很快,10 min左右NO3--N含量趋于雨水本底值;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NO3--N被淋洗的程度越严重,土壤剖面中NO3--N的浓度峰越深。对于黄土高原坡地砂黄土NO3--N迁移特征来看,按照NO3--N迁移数量,随径流和泥沙流失量比向土壤深层迁移的数量小。说明在降雨条件下,NO3--N主要通过土壤深层淋溶损失,且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其损失越严重。针对黄土高原降水量小、分布集中的特点,采取措施增加入渗,蓄积水分,在一定含水量下施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NO3--N的淋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半干旱沙区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下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滴灌带埋设深度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的紫花苜蓿等生长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滴灌带不同埋设深度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在苗期,埋设深度为10 cm的处理,有利于苜蓿生长。从分枝期起,埋设深度为30 cm的处理优于其它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埋设深度对苜蓿生长特性影响的综合评判结果为:埋深30 cm>埋深20 cm>埋深10 cm>埋深40 cm。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分是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沙地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深入研究辽西北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掌握沙地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建立适宜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对沙地有限水资源的合理调控和高效利用以及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辽西北沙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丘间洼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沙地类型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沙地类型的主要治理与利用措施,分析了沙地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辽西北沙地流动沙丘0-60cm的土壤水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针对BP网络模型实际应用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不足,将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引进土壤水分预测领域,提高了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土壤水分的年内分布与降雨分布同型,可分为春季失水阶段、夏季补给阶段和秋季弱失水阶段;在深度上,可分为干沙层(一般为0~20cm)、水分变化活跃层(20~60cm)和水分稳定层(60cm以下)。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固定沙丘和丘间洼地,表明随着固沙植被的建立和演变,沙地土壤水分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分不足成了植被生长的主要阻碍。因此,要通过采取配置耗水性弱、耐旱性强的植物群落等治理措施,努力维持沙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同时,在分析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动沙丘0-60cm土壤水分预测BP模型和遗传BP模型,其绝对误差分别为0.35和0.18,相对误差分别为11.53%和5.65%,两模型用于土壤水分预测是可行的,而且遗传BP模型精度明显高于BP模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草原红花尔基一带,分布范围虽然相对狭窄,但其具有重要的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而且,该区沙地樟子松林的分布范围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在引种区(科尔沁沙地东南缘),20世纪70~80年代曾经引起国际关注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从90年代初以来,逐渐出现了以枯梢、生长下降,甚至死亡等为特征的衰退现象。与此同时,沙地樟子松人工造林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沙区大面积推广。面对如此具有重要防风固沙作用并在大范围推广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解释其为何衰退,其机理如何,回答现存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发展方向及培育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论文在对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区与引种区野外调查、气候差异性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引种区沙地樟子松幼苗、幼树及中龄林的水分生理生态过程实验,研究了沙地樟子松在引种区自然条件和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生态特征;重点分析了水势、气孔导度等生理因素和土壤含水量、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生态因素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较低、较长的低温和降雪覆盖有利于沙地樟子松更好的生长;运用De Martonne干燥度指数对气候类型进行划分,沙地樟子松引种区(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生态系统应为草地或疏林草地生态系统。 2)引种区近50 a来年平均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线性上升,平均每10 a增温0.185 ℃;该区年平均降水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是,在过去的50 a里,该区平均每15 a 左右出现1次大旱。 3)在引种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条件下,沙地樟子松幼苗80%以上的时间处于受胁迫的状态,17%的时间处于不受水分胁迫的状态,而仅有1%左右的时间处于不能利用土壤水分的状态;在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中,土壤可溶性盐总量都很低,对沙地樟子松林木生长不会造成盐分胁迫;由于地下水位的急速下降,目前,引种区大部分地方地下水不能被沙地樟子松所利用。 4)随着模拟年降水量的减少,沙地樟子松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针叶水势、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均有下降,各部分生物量积累明显降低;当模拟年降水量低于350 mm时就已经对沙地樟子松的生长产生了较大的限制。 5)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影响沙地樟子松生理生态特征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特别是在树高生长旺季以及生长末期,而在生长中期,主要是光照和水分共同影响沙地樟子松的生长;在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区(红花尔基),影响沙地樟子松生长季节中期生理生态特征的主要因素也是水分和光照条件,这与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生长中期观测到的结论一致。然而,与天然沙地樟子松相比,引种区沙地樟子松每天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为天然分布区的3~13倍,每天蒸腾耗水量为天然分布区的7~19倍。 综合以上对引种区的生态气候、水分条件以及沙地樟子松本身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结果得出,引种区与天然分布区水、热差异导致引种区沙地樟子松在年内的生长期延长(与天然沙地樟子松相比),以及在生长季节每天蒸腾耗水量的剧增及耗水时间的延长;同时,在引种区由于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冬季降雪覆盖少,导致4、5、9三个月份的水分极度亏缺,该季节引种区水分亏缺严重限制了沙地樟子松的生长。大面积营造纯林、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目前,引种区大部分林地的沙地樟子松已不能利用地下水)以及引种区每15 a左右一次的特殊干旱是导致沙地樟子松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从个体水平上来说,近50 a的引种驯化,沙地樟子松并没有完全表现出适应引种区生长环境的迹象。最后,基于以上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存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总体经营的方向及具体经营对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养分的持续供应是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尤其在土壤贫瘠地区。土壤磷素被认为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潜在限制性养分因子,但目前半干旱区土壤磷素的深入研究很少。针对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恢复方式、人工防护林可持续性经营等关键问题,本论文旨在弄清处于半干旱区的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沙地人工林土壤磷素转化的主导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从土壤磷素可持续供应的角度来评价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以处于无人为干扰下、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科尔沁沙地东南部的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原生植被榆树(Ulmus macrocarpa)疏林草地,退化草地,油松(Pinus tu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樟子松(Pinus sv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人工林。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土壤磷素状况及其季节变化,并深入探讨了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磷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林龄、密度、土壤冻融)。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区风沙土表层0~20 cm全磷(<0.2 g kg-1)和活性无机磷含量(<3 mg kg-1)都极低,有机磷占全磷的50%以上,是土壤磷的主要组分。凋落物分解、有机磷矿化和微生物周转是有效磷的主要来源,与这些过程有关的土壤的生物过程控制着土壤磷素转化。Ca-P(钙结合的磷酸盐)的溶解也是速效磷的次要来源,而Al-P(铝结合的磷酸盐)和Fe-P(铁结合的磷酸盐)是活性无机磷库。凋落物分解对有效磷供应起首要作用(尤其在人工林中),凋落物分解的年磷归还量是10 cm层矿质土壤有效磷供应量的1.7~3.4倍。 (2)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磷素供应的关键环境因子,而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磷和活性无机磷含量无显著影响。 (3)与各人工林相比,榆树疏林草地具有高效的养分循环和较强的土壤磷素保持能力,其退化大幅度降低了土壤持水能力和肥力。而在退化草地上营造以针叶树种为主的人工纯林及针阔混交林进一步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从土壤磷素可持续供应的角度来看,在干旱贫瘠地区不宜营造高密度的人工林。研究区的植被恢复,应该选取磷素利用效率高,而养分周转较快的植被类型。这样,不需要集中的人为管理,就能使生态系统达到一种自我维持的良性循环状态。 (4)樟子松的生长受到土壤磷素供应的限制,当年生叶片无机磷浓度比全磷浓度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土壤供磷水平的变化。为满足林分的需求,樟子松的根系活动能够增强根际微生物和磷酸酶活性以促进有机磷的矿化,同时能降低根际土壤pH值以促进Ca-P的溶解。随着林分的发展,活性无机磷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土壤磷库(主要是总有机磷)逐渐耗竭,有机磷的矿化潜力也逐渐降低。这表明,随着林分发展,磷素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限制性逐渐增强。 (5)为保证已有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间伐、保护地被物、施肥来调节养分需求与归还之间的平衡,维持地力,保证土壤养分的持续供应。其中保护林下凋落物尤为重要。为防止地力衰退,该地区樟子松林的最大密度(以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密度指标)应保持在24.1~26.6 m2 ha-1。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建立人工植被是科尔沁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灌木植物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小叶锦鸡儿生长发育特征、更新途径,以及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固沙作用,并从水量平衡角度探讨了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的土壤水分状况和蒸散量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1) 在生长季,小叶锦鸡儿的生物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且其生长发育速度与降水量相关;人工平茬和自然萌孽是小叶锦鸡儿主要且有效的更新途径。(2) 小叶锦鸡儿群落对近地表风速具有显著的阻滞作用,群落内总输沙量及各层输沙量均明显低于流动沙丘,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3) 6年生、11年生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中微沙(0.05~0.1 mm)和粘粒(<0.05 mm)含量增加,表层(0~10 cm)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和饱和含水率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表层增加幅度最大,并且灌丛对养分有明显的富集效应。(4) 与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含水量相比,人工小叶锦鸡儿群落内土壤含水量较低,且呈现出随植被生长发育年限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生长季,人工植被区绝大部分的降雨量都通过蒸散作用丧失,各试验样地蒸散量呈现单峰型曲线模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科尔沁沙地44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叶片厚度、面积、体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叶磷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叶钾含量(单位重量的和单位面积的)、单位重量叶氮再吸收效率、单位重量叶磷再吸收效率和单位重量叶钾在吸收效率16种叶性因子,分别从叶片光合作用,水分生理及养分再吸收方面探讨不同植物对生境的适应能力,为当地生态环境恢复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叶片形态性状和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光合作用、养分保存能力上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存在较大重叠。不同生长型植物在叶片功能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主要是通过减弱光合作用,减缓生长速度,延长养分从衰老叶片的转移时间来适应贫瘠生境;草本植物主要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加速叶片养分和干物质周转,提高对衰老叶片养分的再吸收速度来适应生境;灌木的生存策略介于乔木和草本之间。 豆科植物对土壤氮贫瘠的适应能力和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非豆科植物;而非豆科植物对氮的保持能力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显著强于豆科植物;禾本科草本植物的叶氮含量显著高于非禾本科草本植物;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对钾再吸收效率显著大于禾本科草本植物,说明非禾本科草本植物表现出对钾营养高度的保存能力,对钾胁迫的适应力强于禾本科草本植物。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型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对策。 对4种典型生境中主要植物的叶片性状比较发现,除农田外,其它3种生境中植物叶片性状均未出现显著的差异。而农田植物仅在叶片形态性状上显著高于其它生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相对其它叶片性状来说,植物叶片形态易受生境要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生境中物种种类较少。但从整体来看,土壤特征以及植被差异对叶片性状的影响不大。 植物对叶氮、磷和钾的再吸收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某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矛盾的,以后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验证。另外,植物对氮和磷的再吸收效率显著大于对钾的再吸收效率。这一方面说明了植物对氮、磷和钾的再吸收效率机制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土壤氮和磷营养缺乏,植物为了满足自身养分需求而采取的一种生存对策。根据植物对氮、磷和钾再吸收效率平均值大小顺序,可推测3种养分对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顺序是氮>磷>钾,氮可能是影响科尔沁沙地植物生长最强的营养元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试验以科尔沁改良和退化草场为对象,以网格20 m × 20 m(140 ×140 m2),深度为0-20 cm,分两次取样,每次采集128个土样,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改良草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平均含量均大于退化草场;而碱解氮、速效磷以及交换性钾、钠、钙、镁的平均含量低于退化草场;8月份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钾、钠、钙、镁的平均含量与4月份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向同性变异函数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存在空间相关性;最佳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除全磷和4月份交换性钾外,改良草场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变程均大于退化草场。各向异性变异函数分析表明,改良和退化草场土壤各养分指标在不同方向上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不同取样时间对养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最佳理论模型选择的影响比较小,而对变程的影响比较大,改良和退化草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交换性钾的变程8月份大于4月份。克里格插值制图直观地反映出改良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存在较大差异,退化草场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异质性高于改良草场,不同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钾、钠、钙、镁4月份的异质性强于8月份;结合克里格插值图取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由随机取样的盲目性所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