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 resultados para 35.72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田测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稻田需水规律 .试验采用淹灌、湿润灌和间歇灌 3种灌水处理 .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育期内由田测法测得的淹灌、湿润灌和间歇灌 3种处理的蒸散量分别为 889.1、6 35 .9和 775 .9mm ,蒸散速率分别为 6 .9、4 .9和 6 .0mm·d-1.与淹灌处理相比 ,湿润灌和间歇灌处理分别节水 2 8.5 %和 12 .7% .在充分供水的情况下 ,由Penman法计算的潜在蒸散值分别比田测法小 2 9.30 % .淹灌、湿润灌和间歇灌 3种处理的生物产量分别为 16 4 38.2 2、15 887.94和 15 75 7.88kg·hm-2 ,经济产量分别为 80 14 .0 1、782 8.91和 785 3.93kg·hm-2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3种处理间的产量差别不显著 .淹灌、湿润灌和间歇灌 3种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分别为 9.0 1、12 .31和 10 .12kg·hm-2 ·mm-1,淹灌的WUE分别比湿润灌和间歇灌减少 2 6 .8%和 11.0 %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湿润灌的节水效果最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草河口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综合地研究了14种元素的含量在土壤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它们在土壤中的相关系数大多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主因子分析,选出四个主因子,它们代表了14个元素测定信息的92%,以第一个主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横、纵轴将14个元素分成五类;并建立了大多数元素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元素的相关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也受元素来源与环境外部特征的影响。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1~2003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垂直植被带的典型群落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网袋埋藏法对群落内的6个主要优势乔木树种凋落物进行埋藏分解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分解模型,模拟预测凋落物的分解进展,为深入研究这6个树种的营养策略、群落养分循环等奠定基础,也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6个树种凋落物都表现出随时间进程失重率增大的现象,但失重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在分解的638d(1.75a)后,6种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明显升高。到分解实验结止时(699d),叶凋落物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白桦(24.56%)、紫椴(24.81%)、红松(38.48%)、鱼鳞云杉(41.15%)、岳桦(41.53%)和臭冷杉(42.62%)。枝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低于叶,枝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紫椴(44.98%)、臭冷杉(64.62%)、红松(72.07%)、鱼鳞云杉(73.51%)、白桦(77.37%)和岳桦(80.35%)。在同一海拔高度,阔叶树种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叶凋落物分解速率逐渐减慢。模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各垂直植被带的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分解95%需4.5~8.0a;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686)>白桦(0.624)>红松(0.441)>鱼鳞云杉(0.406)>臭冷杉(0.397)>岳桦(0.385);枝凋落物分解95%需7.8~29.3a,不同树种间的差异明显。枝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391)>臭冷杉(0.204)>红松(0.176)>鱼鳞云杉(0.157)>白桦(0.148)>岳桦(0.102)。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森林大样地的基础上,研究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组成,同时应用徐振邦等关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干、枝、叶生物量与其胸径的相关关系公式以及地上地下的生物量关系,直接推算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紫椴、蒙古栎、水曲柳、色木槭的生物量,进而得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51个种,59 158个活的个体.5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以紫椴最高,为101 039.489kg/hm2;红松次之,为81 012.335 kg/hm2.水曲柳为54 767.362 kg/hm2,蒙古栎为35 035.157 kg/hm2,色木槭最低,为22 921.594 kg/hm2.对比分析以往的生物量测定结果,除了水曲柳的生物量外,笔者的测定结果都远高于徐振邦等的测定结果,紫椴的生物量高了近2倍,红松和蒙古栎的生物量都高了1倍.测定结果的不同可能源于大的取样面积及精准的仪器应用提高了对单位面积植物组成及其数量测定的精度,加之20年的植物生长以及全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长白山地区 4种典型林分下土壤释放CO2 通量的研究表明 ,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 ,4种林型在CO2 释放通量上有显著的差别 ,各林型CO2 通量的释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其释放顺序为 :山杨白桦混交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白桦林 >山杨林 ,其中山杨白桦混交林对CO2 释放的贡献最大 ,而山杨林最小。 4种林分土壤CO2 通量的全日变化过程并不一致 ,除山杨白桦混交林和气温有较一致性的规律 ,呈较明显的单峰型外 ,其余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凋落物对林地CO2 释放通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有凋落物覆盖的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明显大于无凋落物覆盖的林地 ,其平均通量为 2 6 2 86~ 5 5 6 5 5mgC·m-2 ·h-1,而无凋落物覆盖林地土壤CO2 的平均通量为 2 0 5 85~ 395 6 9mg·m-2 ·h-1。凋落物排放CO2 量占林地总排放量的14 %~ 30 % ,并且改变了林地CO2 释放通量大小的排序。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白山站的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翟永华,赵士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Date-BaseManagementSysteminChangbaishanForestEcosystemResearchStation.¥ZhaiYonghua...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对梯田的蓄水拦沙效应、坡改梯水分小循环与河川径流大循环的关系、坡改梯对其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分析 ,指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的坡改梯增强了水分小循环 ,造成入河水沙量的削减 ,其中减水 ,有利于长江、黄河汛期的防洪减灾 ;减沙 ,缓减了长江、黄河河道及湖泊水库泥沙的淤积 ,为其流域治理与生态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在黄河上中流域 ,减水造成入黄径流量的减少 ,也促成了断流现象的发生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碳酸氢铵(下称普通碳铵)生产过程中,定量加入一种有机化合物DCD(下称氨稳定剂),形成共结晶型新肥种,称之为长效碳酸氢铵(下称长效碳铵)。其特点是:减缓直接挥发损失率47%;肥效期由35~45d延长到90~110d;氮素利用率提高5.9~10.2个百分点;在同等产量水平下可节肥20%~30%;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增产率为10%,常显示出有促进作物早熟功能。可作基肥1次施入,为免中耕、覆膜和节水农业提供了节约劳力而增产的肥料。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垃圾污染问题,以辽宁省盘山县为城乡代表,对城乡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行了探讨。根据县城、场、乡、镇、农村排放垃圾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模式,并对城乡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行了效益分析。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稠油为唯一碳源,对细菌B0501、B0505和B0510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对稠油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其中B0505对烷烃、B0510对芳香烃以及B0501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42.26%、35.30%和40.76%;混合菌协同作用强化了稠油组分的降解,3株菌株组合对烷烃、芳香烃以及胶质沥青质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4.23%、38.56%和62.12%;微生物对稠油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3株菌株组合对稠油降解的速率最快,半衰期(t1/2)为5.36 d。将微生物应用于稠油废水处理实践,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的投加强化了废水中COD的去除率;GC-MS图谱及降解前后有机成分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微生物对稠油废水中有机成分的降解能力。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添加稠油对土壤中土著微生物进行驯化,分离出33株能以稠油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从中筛选出2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XJ1和SJ4,9株高效稠油降解菌.XJ1和SJ4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72.4mN/m分别降到36.1mN/m和36.2mN/m;14d摇瓶油降解率分别为35.89%和31.59%,降解效率在各单菌中最高.同时研究了发酵液中XJ1和SJ4的生长量与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情况之间的关系,经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糖脂类化合物.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冻融和干湿交替过程对土壤大孔隙及由其导致的优先水流形成的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在水稻和大豆土壤中的优先迁移。结果表明,冻融和干湿交替均可使土壤产生大孔隙和优先水流,而且前者的作用比后者强,LAS在1.5m水稻土体和大豆土体的优先穿透时间均为23天,而优先穿透淋洗水量却相差甚大,前者为69mm,后者仅为9mm。优先迁移过程不受土壤吸附/解吸过程的制约。受土壤吸附/解吸过程制约的平衡穿透淋洗水量,水稻系统和大豆系统分别185mm和178mm,两者很为接近。在水稻和大豆土壤,LAS的优先穿透时间比平衡穿透时间分别提前了21天和35天。优先穿透峰浓度在大豆系统可达平衡穿透峰浓度的20%~30%,在水稻系统则高达30%~86%。在没有大孔隙的填充土柱中,观察不到这种优先迁移的现象。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揭示臭氧(O3)浓度升高对城市森林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沈阳城内油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O3浓度,约45 nmol/mol)相比,在O3浓度升高(80±8)nmol/mol条件下,油松针叶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8.36%~45.95%和11.35%~20.84%;羧化效率降低,降幅为7.50%~26.59%;叶绿体ATP酶活性受到抑制,但Ca2+-ATP酶活性与Mg2+-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同时O3浓度升高抑制了油松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说明O3浓度升高对油松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选取位于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试验以及林相图、卫片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的湿地格局变化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冻土活动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且分布趋于集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全面恢复,但调节能力分布不均;火烧区冻土活动层的厚度显著高于未火烧区。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下降的地区、地势较低的谷地,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冻土活动层增加的地区,湿地面积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