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resultados para 13-129
Resumo:
景观格局优化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眠江上游典型研究区-杂谷脑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该流域从1974年到2000年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对该流域生态安全存在威胁的主要因素;以空间模拟技术和线性规划为基础建模,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问题,以期为该区域的农林复合景观系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找出切实可行的格局优化模式;并提出生态敏感度概念,为景观管理优先级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l)杂谷脑流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森林资源输出地,从1974年到2000年景观变化得出,有林地面积减少13%;灌木林地面积增加37%;相应的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侵蚀量增加7.8%;(2)杂谷脑流域陡坡耕作严重,分布在20°-45°坡度上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8.2%;干旱河谷分布范围扩大,面积从1974年的217.99km2增加到2000年的237.38kmZ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3)产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重污染工业为主,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例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水平比较低,这些问题会对杂谷脑流域生态安全产生负向影响;(4)以减少土壤侵蚀为依据,通过空间建模和线性规划方法优化设计杂谷脑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结果显示土壤侵蚀量比2000年减少2.35*106吨/年,土壤保持能力与1974年相近,水源涵养能力增强;(5)景观管理对于区域安全必不可少,针对该流域现存问题,建议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教育水平为突破口。
Resumo:
本文利用改进的“氯仿薰蒸天菌法”比较了两种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微生物体C.N量及其季节变化,估算土壤生物量的周转速度和在土壤N素供给中的作用。循环处理土壤的基础呼吸较非循环处理高出14%。N矿化强度高出20%。土壤生物量平均增长11%。表明循环处理分解有机物料和供给养分的能力较非循环处理强。并且随着土壤有机肥料的循环回田。土壤生物量的周转速度加快。年矿化量增加。成为土壤供N中不可忽视的N源之一。同时耕层土壤微生物体生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呈春秋低,夏季高的变化趋势。据1988年偏低的估算,土壤生物量年变化幅度为±15%(非循环)和±17%(循环)。周转速度为37%(非循环)和48%(循环),年矿化量占土壤供N总量的10%(非循环)和13%(循环)。
Resumo:
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红皮云杉天然林中幼苗、幼树的高生长与光照的关系,以红皮云杉幼苗、幼树到四个象限最近上层林木的距离与各自个体树高的比值之和,定义为开敞度,从而定量地分析了开敞度与相对光强和幼苗、幼树近三年高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开敞度与相对光强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可用其作为林下幼苗、幼树光照条件的指标;年龄小于13龄的幼苗、幼树的近三年高生长与开敞度关系不显著,而13龄以上的幼苗、幼树的近三年高生长与开敞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要使小兴安岭天然林中的红皮云杉幼苗、幼树正常生长,必须使其开敞度保持在1.47以上,即要使红皮云杉幼苗、幼树与上层林木的平均距离大于这些上层林木平均树高的37%。本文在对红皮云杉树干解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红皮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力的早-晚期相关关系,发现天然林早期各龄阶与60年,人工林早期各龄阶与20年的生长力相关十分明显,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可作为旱期造反的指标,通过早期造反效率的计算,确定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可靠选择年龄”分别为15年和4年。
Resumo:
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中砷污染日趋严重。轻则农田受到污染,谷类含砷量超过卫生标准;重则造成数千人中毒伤亡。更令人担忧的是砷的慢性致癌作用[11-13]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对环境中砷污染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重视。近年来,我国对砷污染也十分重视。因此,研究土壤中砷的来源。分布、形态及行为。制定土壤砷的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土壤砷环境容量。对于保护环境。防止砷污染,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Resumo:
灌木阔叶红松林做为长白山地区的主要地域性顶极群落,其相对稳定程度一直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笔者通过其固定标准地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其中龄林阶段、近熟林阶段、以及从中龄林演替到近熟林过程中,该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规律。首先,在中龄林(建群种红松的优势木年龄约为170年)阶段的十年动态规律是:在林冠层中,立木总株数显著增多,其中槭树和椴树株数激增现象尤为明显。枯倒木树种有限(仅四种),且大、中、小径级枯倒木株数比为3:5:15,中、小径级枯倒木多为砸倒木。种群平均胸径除槭树、椴树和榆树出现负增长外,余者均有所增大。立木树冠相对高度变化不明显,红松立木大多仍处于被压冠状态。总生物量由305.40吨/公顷增343.04公顷,其中各种群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十年中,因枯倒木而使其总生物量损失了9.18吨/公顷。群落更新状况不良。十年中更新幼苗幼树的保存率极低,且总株数由4775株/公顷降至3700株/公顷。其中红松更新尤为恶化。群落中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物量,无论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均略有增大趋势。在其土壤层中,浅层的发生有机养分富积现象显著。其降水和气温变化状况为:降水和温度的林、内外年变化规律正相关性较强,且林内均低于林外。降水和气温的年代变化规律不明显。其次,在近熟林(建群种红松的优势木年龄约为260年阶段其林冠层九年动态规律为:活立木总株数增加稀少,红松、蒙古栎和榆树的株数均保持相对而言稳定。枯树木树种较多(仅蒙古栎未发生枯倒),且大、中、小径级枯倒木株数之比为8:4:8,其中风倒和病腐枯倒木所占比重较大。各种群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有所增大。红松树冠具有冲破上层阔叶树冠进入林冠层上层的趋势。总蓄积具增大趋势,种群蓄积除白桦外均有所增大。总生物量由342.64吨/公顷增至355.45吨/公顷,其中槭树、椴树和白桦的生物量受枯倒木的影响,出现负增长现象。最后,群落由中龄林演替至近熟林过程中的动态规律是:在林冠层,活立木总株数减少趋势显著,但种群按株数多少排序的结构变化不大。枯倒木的树种有增多趋势,且其平均胸径由25.13厘米升至31.69厘米。种群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有增大趋势。总蓄积量505.34立米米/公顷升至524.00立方米/公顷。总生物量由343.04吨/公顷增至355.45吨/公顷,其平均年增长量有明显的趋势。在演替层,立木种类和株数均有减少趋势,使得结构较简单的演替层更趋于简单化。在该层中,未发现建群种红松的存在。总生物量由2.64吨/公顷降至2.44吨/公顷。在更新层,更新状况由不良趋于恶化。幼苗树总株数由3846株/公顷降至2946株/公顷,其中红松更新株数所占比重趋于减少至零。在灌木层,灌木总株数由6125株/公顷降至5575株/公顷,其中大灌木株数增多,而小灌木株数减少。毛榛子于灌木层中株数所占比重最大,由33%升至42%。总生物量由2.85吨/公顷升至4.85吨/公顷。在草本层中,草本植被的种类,总株数和总盖度均有增多或增大的趋势。总生物量由0.77吨/公顷升至1.04吨/公顷。群落的总生物量由349.28吨/公顷升至363.78吨/公顷。在土壤层中,有机养分在浅层的发生层中富积现象较显著,且其浅层发生层的酸度有减弱至趋于中性的趋势。本文的动态分析不仅为该林型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同时对于其经营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Resumo:
用非线性相对论平均场对两对镜像核13N 13C和15N 15O进行了研究. 发现无论在基态还是激发态, 用两套参数所得的结合能都跟实验值很接近. 计算结果显示13N的第一激发态 (2s1 /2 )和第三激发态(1d5 /2 )各存在一个非束缚的质子晕, 而13C的第三激发态 (1d5 /2 )存在一个弱束缚的中子皮. 另外研究表明, 在另一对镜像核15N 15O的第二激发态 (2s1 /2 )和第一激发态 (2s1 /2 )分别存在一个中子晕和质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