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resultados para 40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硼的易溶性和硼化合物的广泛使用,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除硼的困难,最终导致地表地下水 体富集硼及有关污染物。海滨地下水受到海水入侵,硼含量及p(B)/p(C1)比值发生明显变化。混 合、吸附、水一岩等作用使得硼同位素发生分馏,显著区别于区域背景值。因此,结合其它同位素、水化 学等信息,硼及其同位素作为良好示踪剂为研究水圈中物质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 文中总结了部分天然水体的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组成特征,综述了近年来用硼同位素示踪水体的污染 物来源、程度和范围等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大气氮沉降的植物监测还未得到重视,尤其是氮同位素(δ^15N)示踪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基本还没有开展。大气中的氮能够被叶片吸收而成为植物生长的氮源使得叶片氮同位素可以用于指示大气氮沉降,但影响因素甚多其可靠性不确定。本文总结了大气氮沉降输入及其被叶片的吸收机制,进而探讨利用叶片氮同位素识别大气氮沉降存在的问题。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苔藓氮同位素是指示和评价大气氮沉降的可靠工具,还探讨了苔藓氮同位素指示大气氮沉降的可行性和优势,目的在于促进从氮同位素的角度认识地表植物对大气氮的吸收,为深入开展植物氮同位素指示大气氮沉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特提斯构造域是目前世界关注和研究的地学前沿科学问题之一。I.Metcalfe从构造演化角度将其划分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及新特提斯,代表了从古生代特斯洋三次打开与闭合的构造过程。从聚矿构造类型看,一些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不但与其构造域中的大陆边缘的张裂-伸展变形过程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其打开的同时,澳大利亚陆块内前泥盆纪大洋盆地的闭合及造山运动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测定矿田北部的δ^13CPDB为-7.6‰~-8.4‰,δ^18CSMOW为12.1‰~13.2‰,而矿田南部测波动范围较大δ^13CPDB则为-3.1‰~-8.5‰,δOSMOW为10.4‰~14.1‰。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一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混合作用主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混合作用发生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已有理论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合理解释岩脉的不混合特征。作为壳一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阐述了岩浆混合与底侵作用的关系,并介绍了常见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石成因模型。最后说明了岩浆混合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毒砂氧化溶解和释放的砷将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本文用混合流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毒砂在温度为15、15、35和45℃的FeCl3酸性地表水作用下的氧化溶解过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5~35℃内,毒砂的氧化随FeCl3溶液浓度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加速,而45℃时毒砂的反应速率反应降低;毒砂在与氧化剂FeCl3酸性溶液(浓度小于1×10^-4mol·kg^-1)反应时释放到溶液中的砷为As(Ⅲ),As(Ⅲ)在FeCl3酸性溶液中很快被氧化成As(V)。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是该区已知的最古老侵入体。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赫罗斯坦群(TTG岩系)中。获得最新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2426±46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度富K特征;∑REE为409.94×10^-6~787.76×10^-6,6Eu为0.48~0.73;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元素。综合分析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碰撞后拉张背景,是TTG岩系(赫罗斯坦群)重熔的结果。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瑶岗仙钨矿床位于湘东南后加里东隆起和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带的交接部位,是南岭地区最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之一。为了深入研究瑶岗仙钨矿的成矿机制,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氦、氩同位素以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成岩成矿的关系,并初步讨论了矿床的成因模式。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 (1)对瑶岗仙矿区不同硫化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系统测定表明,该矿床毒砂流体包裹体中3He/4He比值为0.58~2.60 Ra;黄铁矿和黄铜矿流体包裹体中3He/4He比值分别为0.41~1.26 Ra 和0.37~0.43 Ra,黑钨矿流体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相对变化较大,其3He/4He比值为0.05~0.49 Ra,这些He同位素组成均明显高于地壳相应值;毒砂流体包裹体中的40Ar/36Ar变化范围在309.94~454.39;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的40Ar/36Ar变化范围在409.12~1822.31;黄铜矿和黑钨矿流体包裹体中的40Ar/36Ar变化范围分别为673~886和325~903,明显高于饱和大气雨水的40Ar/36Ar值。上述氦、氩同位素组成揭示瑶岗仙钨矿床中的成矿流体具有壳、幔两端元混合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年代学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瑶岗仙钨矿床的成矿流体是瑶岗仙花岗岩浆分异出的含有地幔He的岩浆流体与大气成因地下水二端元混合的产物。 (2)层解石和方解石的C、O同位素显示,该矿方解石的13CPDB和18OSMOW的变化范围为-2.2‰~ -7.0‰(均值为-4.8‰)和5.6‰~14.4‰(均值为11.3‰);层解石的13CPDB和18OSMOW的变化范围为-5.5‰~ -6.3‰(均值为-5.8‰)和12.7‰~14.3‰(均值为13.8‰);该矿方解石、层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与赣南西华山钨矿床非常类似。这些C、O同位素指示,该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参与。 (3)对瑶岗仙矿区不同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硫化物δ34S值的变化范围很窄,为-2.0‰~1.5‰之间,且具有明显的塔式分布。这些特征暗示,该矿的硫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岩浆。 (4)瑶岗仙花岗岩过去被视为典型的S型花岗岩,但本文研究发现该花岗岩普遍含有地幔He。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原来被认为“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瑶岗仙S型花岗岩体,实际上也是一种岩石圈伸展背景条件下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幔物质和能量的参与在该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瑶岗仙钨矿床与矿区复式花岗岩体具有密切时空关系,而且该矿的主要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均来自矿区花岗岩,故两者亦应具成因联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Fe-B ultrafine amorphous alloy particles (UFAAP)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of Fe3+ with NaBHO4 and confirmed to be ultrafine amorphous particles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sample was measured by a high precision adiabatic calorimeter, and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was used for thermal stability analysis.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Fe-B atom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wo crystallization peaks and a melting peak observed at T=600, 868 and 1645 K, resp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