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resultados para 20-197
Resumo:
本文简单地介绍远离β-稳定线重质量丰中子核的合成和研究的科学意义。扼要叙述X-γ符合技术(元素指定方法)。指出X-γ符合方法在远离β-稳定线重丰中子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于X-γ方法先后研究了一些如~(175)Er、~(197)Os、~(229)Ra、~(238)Th和~(186m)Ta等重丰中子核。
Resumo:
报道了由兰州ECR源提供的低速高电荷离子40Ar16+入射到云母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离子入射角ψ有近似1/tanψ的关系.基于经典过垒模型,我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相当符合,这就间接说明势能电子发射是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作用于表面发射电子的一个主要途径.
Resumo:
利用14 MeV中子轰击天然铂靶,通过~(198)Pt(n,2p)~(197)Os反应产生锇的一种同位素~(197)Os,以γ(X)谱学方法鉴别了它,同时研究了它的衰变性质。观测到了能量为41.2、50.7、196.8、199.6、223.9、233.1、250.2、342.1、403.6和406.4keV的10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97)Os的衰变。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8±0.6 min。
Resumo:
利用大面积位置灵敏气体探测器对 35MeV u4 0Ar +197Au反应中形成的裂片进行了符合测量 ,由此得到了裂变复合核的速度分布 .在大质量转移假设下扣除前平衡发射粒子的影响 ,得到复合核的激发能 .另外利用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中出射的轻带电粒子也进行了符合测量 ,并由后角α ,p ,d ,t的能谱提取了复合核的温度 .温度与激发能的关系没有表现出理论预言的相变特征 .
Resumo:
在 3 3 .4MeV/u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 ,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 1 7个中子探测器 ( 4°— 83°)和 1 4个半导体望远镜 ( 2 .3°— 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 .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 =3— 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 .在参加者 -旁观者模型框架下 ,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Resumo:
介绍了用透射法测量中能区2 0 Ne打9Be靶碎裂产生的次级束与Si靶作用的核反应总截面的方法 ,以及实验的探测器布局、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并对理论上预言有奇异结构的核1 2 N ,1 7Ne和1 7F的实验结果与其相邻核进行了比较
Resumo:
讨论了目前16O(α ,γ) 2 0 Ne反应的实验研究工作 ,并对2 0 Na β+—→2 0 N →16O +α的β+ 缓发衰变α能谱的相对强度值同文献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低能激发能级、共振强度及其对共振截面的贡献、S因子的理论研究 .
Resumo:
许多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方法只适用于高能核反应过程 ,而约化d的产额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 .对于 3 5MeV/u40 Ar+ 197Au的核反应过程 ,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熵和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 .对于后角热核发射体系 ,实验提取的核温度为 ( 4.7± 1 .2 )MeV ,熵为S/A =2 .5± 0 .5,根据实验提取的熵和核温度可以确定其碎裂密度小于 0 .1 ρ0
Resumo: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 0 Na束流 ,通过2 0 Na β+2 0 Ne →16 O+α过程 ,测量了2 0 Na的衰变半衰期T1/2 及衰变α粒子能谱 .结果表明 ,除了Ed≥ 2 .688MeV的 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 ,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 为 0 .890和 1 .0 54MeV ,1 .991MeV ,2 .4 2 4和 2 .4 57MeV的2 0 Ne低激发能级的 3条α谱线 .
Resumo:
根据一个新型高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结构和设计 ,提出一种全新的控制用状态机模型 ,并予以实现 ,以低成本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简单、灵活和全面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