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 resultados para broadleaved plantation
Resumo:
密度制约是否为自然森林维持物种共存的普遍性机制,生态学家对此一直就有争议。目前密度制约的普遍性研究主要集中于热带森林,而针对亚热带森林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以浙江古田山24 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主要采用点格局分析的双变量函数g(r),研究了密度制约是否作用于样地内大部分木本植物,目的在于探讨密度制约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 检验密度制约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假定在种内竞争、种内个体之间的病虫害传播等条件下,种群的聚集程度是否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但是生境的异质性也可能导致种群聚集程度的下降。所以在密度制约的普遍性检验之前,首先分析了生境异质性是否影响树木的分布,然后分析种群分布格局,探讨除了生境异质性以外其它影响种群分布的驱动因子,同时为分析密度制约的发生做解释。结果发现生境异质性影响古田山树木的分布。用完全随机零模型不排除异质性,被检验的64个物种几乎在0-30m所有的尺度上都表现聚集。用异质性泊松分布零模型排除异质性,59个被检验物种中58个表现聚集。排不排除异质性,同种聚集都在整个样地中占主要地位,而且随着远离目标个体同种个体的密度逐渐下降,植株主要聚集在同种邻体的周围。结合下面的关联性分析,更新植株主要集中在成年个体周围,说明除了生境异质性效应促进树木聚集分布以外,以繁殖体为中心的局部扩散是大部分物种同种聚集的主要原因。 环境异质性影响树木分布,干扰密度制约的检验。然而,排除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也不能肯定密度制约是否是群落物种多样性普遍性的维持机制。用随机标签零模型案例-对照设计,小径级生长阶段的树木格局作为案例,成年树作为对照代表生境异质性的作用,通过小径级树木格局与成年树格局相比,排除生境异质性的干扰,64个被检验物种中50种(78.1%)表现了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制约稀疏机制调节了样地大部分物种,是古田山亚热带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同时,密度制约稀疏效应主要发生在局部尺度上,与同种短距离聚集结果一致。另外,密度制约稀疏效应更易于影响丰富种(24公顷样地内个体数>1000)的种群结构。 Janzen-Connell假说的距离制约模型认为繁殖体制约后代更新成功,导致成年树个体间距增大,并得到众多的野外观察证明。然而,在大尺度的森林样地研究中,没有发现这个效应广泛存在。本研究采用独立性零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活史阶段在空间上的关联性,特别是成年树和幼树、小树的关联性,反过来推演是否成年树对后代的距离制约驱动了种群分布的空间动态。综合分析古田山64个物种的不同径级阶段的空间关联性,同时参照Condit 等(1992,1994)的研究结果:成年树对后代的距离制约效应在小于5m的尺度上发生强烈。有20个物种(31.3%)的更新体聚集密度最高点在离成年树≥5m的距离上,加上21个物种的更新体与成年树的关联性成相互排斥和随机分布,64个被检验的物种中有41(64.1%)个物种表现了Janzen-Connell 假说的繁殖体对后代的距离制约效应。同时,54(84.4%)个物种的小树成为新的成年树,出现在成年体周围小于5m的距离内的比例最高。结果表明这个效应提高成年树的间距是有限的,然而,它仍然调节了样地内大部分物种的分布格局,促进了物种共存。 同种密度制约调节建成树木(胸径≥1cm)的空间结构得到很好的研究。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病菌不仅在同种个体之间传播,同时也在近缘物种之间传播。因此,只包括同种个体的密度制约模型可能大大低估了密度制约效应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古田山24 公顷内159 个物种。运用平均谱系多样性指数(APd) 和最近分类谱系多样性指数(NTPd)检验随着目标个体径级的增加系统发育结构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在15、20、30m 的尺度上,APd 指数都随着生长阶段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10、15、20、30m 的尺度上,NTPd 随着生长阶段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5m 的尺度上,谱系多样性与生长阶段不存在显著关联性,这些结果表明谱系多样性制约与取样尺度相关。在DBH >30 cm 生长阶段, APd 下降,NTPd 上升,说明谱系多样性制约加大老树之间的谱系距离,但是由于类似的生境偏好,又倾向于聚集在类似的生境。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同种和近缘种的密度制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群落水平上重要的维持机制,为Janzen-Connell 假说提供了支持;同时,生境异质性和局部扩散能在维持森林物种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Resumo:
The article presents a two-part guideline in mangrove reforestation. The first part is zonation, which i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what species ar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plant in a particular site. While,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 is the second part, it includes guid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selection of planting site, preparation of the planting sites, seed collection, handling and transporting of seeds, and planting.
Resumo:
A detailed sedimentalogical study concerning the depletion of mangrove in the Indus Delta due to the marked decrease in the supply of silt was undertaken. Thirty one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for sampling in a selected area of 12000 hectares between Korangi creek and Wad do Khuddi creek. Seventy one samples of soil were collected from 6cm and 1m depth, out of which fifty on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sedimentalogical studies. It was inferred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marine depositional processes are distinctly dominating over the fluvial processes, which is major cause in decreasing the growth of mangrove. It was also inferred that among the sampled stations the sites having clayey silt (with silt 60%-70% and clay 25%-30%) are most favourable for mangrove plantation.
Resumo: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平均为5711粒/m2,最大密度是9537粒/m2,最小密度是3563粒/m2。(2)土壤种子库的种子的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0—2.5cm,2.5—5cm和5—7.5cm这3个层次,占75.38%~79.32%,枯枝落叶层和7.5—10cm层分布较少,占20.68%~24.62%。(3)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主要为灌木和草本两个种类,无乔木植物,多年生草本在物种数和种子数上占据明显优势。
Resumo: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从1986年至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动态指数分别为:耕地3.21%,园地-36.11%,林地-4.05%,牧草地4.24%,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0.62%,交通运输用地-12.27%,未利用地1.85%;变化趋势是:耕地逐年向园地流转,园地变化烈度较大,其他各类用地变化不太显著。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社会、经济、技术以及政策因素。结合这一变化,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实际情况,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利用经营与管理方面,应重视土地产出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
Resumo: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月26日至5月31日,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安塞县对人工林刺槐展叶期树干液流及其气象、土壤水分等6个指标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展叶期可分为芽期、展叶初期、中期和全叶期。在芽期,刺槐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无明显昼夜波动;在展叶初期至全叶期日变化呈现出从微弱波动逐渐增大到趋于平稳的剧烈波动;在展叶中期以后液流速率表现为上升快、下降缓慢的单峰曲线;在全叶期平均峰值约为0.0027cm.s-1;树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相对湿度>风速,且可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线性表达式来估测;土壤水分在展叶期呈逐渐减少趋势,但对树干液流的胁迫不显著;在展叶期刺槐单株日蒸腾耗水量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胸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来估算展叶期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量。
Resumo:
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优势乔木树种之一。通过26年的定位监测,对子午岭辽东栎林种子质量消减、种子萌发与环境条件、实生苗时空分布动态以及对其森林更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在子午岭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3种类型中,平均完好种子占种子总数的26.65%;霉变种子占18.72%;动物取食虫蛀种子在阴坡远高于半阴坡和半阳坡,占到种子总数的26.32%;已发芽的种子占其总数的28.31%,且半阴坡>半阳坡>阴坡。每年均有大量种子生产,但在生境与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种子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多达73.35%的种子失去生命力,直接影响实生苗的形成;地表覆盖物虽能促进种子的快速发芽,但对成苗却是一个物理障碍,影响是负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表覆盖物的厚度和含水量;在辽东栎林下虽有一定的实生幼苗分布,但数量极少,平均密度仅为140~120株/hm2,且不同立地条件差异显著,严重影响森林的天然更新。
Resumo:
以生长在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上的人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调查2个树种的细根分布特征,通过2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初步分析沙地小叶杨和柠条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1)沙地小叶杨和柠条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表面积密度逐渐减小,0~100cm土层分别集中了整个剖面细根总量的63%和95%;2)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剖面土壤水分与细根垂直分布密切相关,小叶杨和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类似,可分为3个层次:0~50 cm土层为速变层,50~200 cm土层为缓变层,200cm以下土层为缓慢衰减层;3)2年观测期内,小叶杨和柠条林地总蒸散量接近,与同期降水量基本持平,而裸沙地土壤储水量增加;4)小叶杨和柠条细根趋于浅表化的分布特征是对沙地浅层土壤经常获得雨水补给适应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区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Resumo:
研究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防止土壤退化、增加土壤肥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集四川岷江流域上游的4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糙皮桦(Betula1 utilis)和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木凋落叶及林地土壤样品,通过对当年凋落叶进行240 d室内分解培养试验,探讨不同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云杉和云南松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降低,糙皮桦和连香树凋落叶分解使土壤pH值增加;4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以及4种土壤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增加。【结论】土壤有机质、全N、微生物量、酶活性增加的幅度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率有密切关系,凋落叶分解的越快,土壤状况改善的越明显。
Resumo:
在黄土高原神木六道沟流域选相邻退耕坡地和裸地,均匀布点采样结合室内分析,采用SPSS处理数据,研究30龄长芒草(Stipa bungeana)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芒草根系分布区土壤水分下降很快,并且形成干层,其中40~60 cm含水量均低于5.5%,最低达3.2%;同时,长芒草可使土壤养分在表层累积,而降低20~50cm土层处养分含量;全氮、全磷、有机质、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
Resumo:
土壤碳循环过程是目前全球碳源碳汇研究的核心,目前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杉木人工林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由于近几十年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大地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来源、分解和释放动态的区分量化,结合13C标记示踪试验,开展了杉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平衡影响的研究,为土壤碳平衡和转化机理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⑴估算了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的周转状况,研究发现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更新较慢。土壤碳年输入量、形成量、转化量、输出量和贮存量分别为2.79 t hm-2、1.58 t hm-2、2.04 t hm-2、4.57 t hm-2、113.21 t hm-2。其中在土壤碳年排放量中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凋落物层呼吸碳分别占土壤碳总排放量的50.6%、26.0%、23.1%。 ⑵计算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平衡的贡献。不同器官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矿化释放碳量和进入土壤碳库量均随着凋落物易分解性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各器官凋落物分解以CO2-C释放最多,以微生物量碳存在的量次之,以可溶性碳存在的量最少。年均温16.5 ℃条件下培养100天,分别来自于叶、枝、细根、粗根有机碳的13.81%、9.26%、5.74%、4.62%被矿化释放,占总CO2-C释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7%、37.2%、31.9%、29.0%。同时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3.05%、3.26%、2.24%、1.84%存在于土壤微生物碳库,占总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分别为12.9%、14.3%、10.5%、8.8%;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0.62%、0.62%、0.31%、0.24%存在于可溶性有机碳库,占总可溶性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99%、4.10%、2.13%、1.73%。 ⑶不同器官凋落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碳排放的激发效应不同,叶、枝、细根、粗根加入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依次为6.6%、7.0%、2.2%、2.8%。并且土壤风干-湿润过程影响了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土壤风干-湿润使起始矿化底物库增大,培养初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升,同时土壤原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凋落物碳的利用以及凋落物对可溶性有机碳的贡献下降。 ⑷凋落物碳在不同轻组密度组分中的分布不同,但各器官凋落物间无明显差异,均为中等密度自由轻组最多,其次为最小密度自由轻组,最少为闭蓄轻组。室外培养224天,结果表明叶、枝、细根、粗根凋落物在各密度组分中的分配情况为:<1.0 g cm-3自由轻组中16.5~19.1%,1.0~1.8 g cm-3自由轻组中56.8~65.2%,闭蓄轻组中残留5.7~6.9%,其余的9.9~21.0%被矿化损失。研究还表明,凋落物粉碎添加方式能改变其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倾向于向较重的密度组分中分布而被保护起来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Resumo:
木质物残体(WD)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参与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碳循环,促进群落更新演替及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对象,研究森林类型及采伐干扰如何影响林内WD相关特征,量化主要树种粗死木质物残体(CWD)分解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内WD的树种种类均由几个不同优势树种控制,其存在形式、径级分布和腐烂级分布均显著不同;(2)WD数量和贮量在森林采伐后表现出明显的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CWD变化明显;(3)随着森林演替的进程,轻度腐烂的WD(1级、2级)表现为采伐初期增加,随后逐渐减少,而深度腐烂的WD(4级、5级)表现为采伐后初期减少随后增加,中度腐烂的WD(3级)在整个演替的过程中变化不明显;(4)随着腐烂级别加深,各个树种WD的密度、C、N、P、K、Ca、Mg含量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C/N比值不断下降;(5)CWD分解释放CO2通量在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并与CWD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整个生长季节CWD分解释放CO2通量呈现比较一致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格局,其峰值均出现在7-8月,因树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别,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含水量的变化相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WD管理对策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森林经营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Resumo: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分布在北纬21°41′到33°41′,东经102°到122°的广大地区,杉木人工林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4,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毒和生产力下降程度日趋严重。 本论文以分离自与红树林、珍珠贝、海兔子、海绵、软珊瑚等与海洋动、植物共栖或共生存的106株海洋微生物(54株放线菌,52株细菌)为资源,以杉木连栽致害真菌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菌株SF2为靶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土壤原位定殖试验,筛选到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o)根际土壤的海洋细菌3728菌株;该菌对SF2具有很强抑菌活性,能够高密度在杉木根际土壤中定殖,对杉木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传统的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通过对抗菌谱的研究,发现海洋细菌3728除了对杉木连栽主要致害真菌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菌株SF2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外,对大豆连作致害菌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以及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室内模拟试验还表明,在土壤中接种海洋细菌3728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氨化细菌和氨化真菌的数量,能够增加土壤中功能性微生物——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增强了纤维素分解能力。再添加C/N比较低的白三叶草凋落物,土壤中氨化细菌、氨化真菌的数量继续增加,土壤纤维素分解能力更显著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对杉木连栽障碍的生物调控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sumo: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和稳定性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受到气候条件、植被组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动态变化过程和稳定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研究以亚热带典型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有机碳分析、酸水解和密度分组等方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周转速率不同的碳库,考查杉木人工林各土壤碳库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分析找出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损失的主要途径和恢复的可能性。为准确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溶解性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以夏季最高,杉木人工林最低值出现在秋季,常绿阔叶林和火力楠纯林则出现在冬季。土壤MBC均在秋季最高,冬季和夏季较低。从春季到秋季,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HWC)和碳水化合物(HWcC)含量持续降低;转入冬季以后,HWcC含量继续降低,而HWC含量只有常绿阔叶林继续降低,两种人工林略有升高。因此,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规律受到植被类型的影响。 (2) 总体而言,杉木人工林从幼林阶段至成熟林阶段是一个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过程。在杉木人工林发育的初期,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其对底物的利用效率均较低,各碳库的含量呈减少的趋势,但土壤有机碳自身的顽固性增强;随着杉木人工林发育成熟,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其对底物的利用效率均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自身的顽固性减弱,各碳库含量则有所增加或趋于稳定。但与幼林阶段相比,成熟阶段土壤有机碳自身的顽固性增强,物理保护程度减弱。 (3) 在杉木纯林取代常绿阔叶林及其连栽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二代与三代纯林之间趋于平稳;活性碳库I (LP I)、顽固性碳、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活性及其对底物的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生态系统不断退化。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顽固性指数显著高于杉木纯林。随着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有机碳顽固性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受到的物理保护作用逐渐增强。而且土壤中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而纤维素及其占总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逐渐增加,即生物有效性降低。 (4) 杉木人工林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C贮量下降的数量和幅度均降低,表明其土壤有机碳库趋于稳定。 (5) 杉阔混交和杉阔轮栽模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和比重,提高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效率,促使生态系统趋向成熟和稳定,有利于土壤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6) 在不同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条件下,热水浸提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HWC/SOC)是表征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周转的较好指标,可以用来指示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纤维素占总碳水化合物的比例(LP II/ (LP I + LP II))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为干扰对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可以作为森林土壤有机碳生化质量的指标。碳库管理指数(CMI)可以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效率,而碳库指数(CPI)则与活性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密切相关。
Resumo:
通过对抚顺市温道林场20、53和69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探讨了长白落叶松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养分生态学特征;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7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进行5年的施肥(NH4NO3,15 g•m-2•a-1),研究了施肥对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 (1)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生物量分别为33.14 kg•tree-1、311.42 kg•tree-1和408.46 k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为:树干>根>树枝>树皮>针叶。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50.16%~69.20%,随林龄的增长比例增大,而其他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则逐渐减小。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净生产力分别为3.04 kg•tree-1•a-1、9.68 kg•tree-1•a-1和10.21 k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针叶和树干的净生产力最大,分别占整株林木净生产力的40.07%~47.93%和27.32%~40.97%,并且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树枝、树皮和根的净生产力则表现出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 (2)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总贮量分别为308.14 g•tree-1、2021.01 g•tree-1和2485.24 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大小为:Ca>N>K>Mg>P。树干养分贮量的分配比例为19.74%~34.23%,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针叶、树枝和树皮的养分贮量占整株林木养分贮量的比例为35.16%~45.59%,建议在采伐木材时实施去皮、打枝等措施,留下针叶、树枝和树皮在林地中,让其自然分解以使营养元素重新归还利用,对于维持林地的养分平衡和长期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3)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年吸收养分量分别为35.31 g•tree-1•a-1、97.83 g•tree-1•a-1和100.08 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大小为:Ca>N>K>Mg>P。落叶松的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但生长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其养分利用效率逐渐趋于稳定。落叶松的最佳采伐年龄应为养分利用效率保持稳定时的年龄,此时采伐单位干材所带走的林地养分量较少。不同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不同,P的利用效率最高,Mg、K次之,N、Ca最低。不同器官的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树干的养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根、树枝、树皮,针叶最低。随着林龄的增长,树干和根的养分利用效率增大,而树枝和树皮的养分利用效率减小。 (4)落叶松叶片的N再吸收效率为50.76%~55.11%,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增大的趋势;P和K再吸收效率分别为64.38%~68.85%和87.85%~90.62%,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减小的趋势。从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综合判断,本研究区落叶松生长可能受土壤N、P、K供应的限制,3种营养元素的限制作用大小为:K>P>N。 (5)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的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51.94~78.35 kg•hm-2•a-1、17.77~29.43 kg•hm-2•a-1和34.18~48.92 kg•hm-2•a-1,均随林龄的增长而减少,这与林分密度逐渐减小有关。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存留量大小均为:Ca>N>K>Mg>P,年归还量大小为:Ca>N>Mg>K>P。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循环速率为0.624~0.658,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5种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以Mg、N最快,Ca、P次之,K最慢。K的循环速率较低,可能与研究区土壤K含量较低而表现出的K再吸收效率较高有关。 (6)施肥导致落叶松叶片N再吸收效率显著降低,而凋落叶片的N浓度显著增加,从而使凋落叶片的C/N比由80.29降低到60.29。施肥林地凋落叶片C/N比的降低使其分解速率加快,有利于其养分归还土壤,从而加快了系统的养分循环速率,提高了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因此,在人工林经营中,施肥不仅能提高林地生产力,而且对于维持林地养分循环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