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 resultados para 23-226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Sephadex G-75凝胶过滤,QAE-Sephadex A-50和CM_Sephadex C-25离子交换的步骤,我们从湖南产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纯化出两个出血毒素,分别称之为DaHT-1和DaHT-2。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均呈单一蛋白带,显示两个出血毒素皆为电泳纯。DaHT-1和DaHT-2的分子量相同,都为23,500道尔顿,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组成,其中酸性氨基酸(Asx和GLx)分别占23%和24%。经等电聚焦(IEF)测得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5.6和5.2。两个出血毒素具有较强的出血活性(MHD分别为0.5和0.8μg),都具蛋白水解酶活力,无精氨酸水解酶和PLA~2活性,但蛋白水解酶活性与出血活性并非正相关。DaHT-1,DaHT-2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 ℃,40 ℃;最适pH为6-9。对热不稳定,温度变高于60 ℃,活性完全丧失。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pH<3,出血活性丧失。EDTA完全抑制,半胱氨酸部分抑制它们的出血活性,表明两个出血毒素都是依赖金属离子的蛋白酶,且二硫键对其活性是必需的。金属离子的分析表明每摩尔毒蛋白大约含0.5摩尔的Zn,1摩尔的Ca,较多的Na,K。Mg,不含Co。两者是糖蛋白,含糖总量分别为11%和7%。用远紫外CD谱探讨DaHT-1和DaHT-2的溶液构象所得DaHT-1的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分别为36.9%,27.6%和31.4%;DaHT-2的α-螺旋,β-折迭和无规卷曲分别为23.4%,37.3%和45.3%。随着pH的增大或减少,DaHT-1和DaHT-2的峰位蓝移,在酸性条件下的变化比在碱性条件下大,计算表明:α-螺旋减少,无规卷曲增多,β-折迭基本未变。温度的影响和pH相似,50 ℃时峰位蓝移,α-螺旋减少,无规卷曲增多。EDTA对其影响很大,0.02M EDTA便导致两个出血毒素呈极度的无序状态。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精子从男性生殖道释放后必须经过获能和顶体反应,才能与卵子结合。获能和顶体反应后,精子细胞内和精子表面的许多大分子都会发生改变。利用这些变化,可探索新的避孕方法和男性不育诊断及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将正常人精子于体外在BWW-BSA培养基中获能,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人精子进行顶体反应,以三染和金霉素荧光染色两种方法检测这些精子的顶体反应率为50%左右,然后用这些经顶体反应处理的新鲜人精子(AR sperm)作为抗复,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半固体培养及普通的液体培养方法制备单抗。分别用未经任何处理的人精子(NT sperm)及上述顶体反应的人精子包被酶标板,用ELISA法检测所得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得到了近百株阳性杂交瘤,其中已克隆并得到腹水的有23株,并对这些单抗进行了以下鉴定:腹水滴度测定;抗体分类;与人白细胞系U937,Raji和Jurkat的交叉反应;在NT和AR人精子、树(左鼠右句)和小鼠精子上的荧光定位;单抗对人精子的凝集(SA)和制动(SI)试验;免疫印迹测定单抗相应抗原的分子量。主要结果如下:1.单抗与NT和AR精子反应的ELISA结果表明,有12个单抗主要与AR精子抗原发生反应(A组抗体),6个单抗主要与NT精子抗原反应(B组抗体),而另外5个则与这两种精子抗原都呈阳性反应(C组抗体)。2.在得到的23个单抗中,绝大多数(21个)为IgM,只有两个分别是IgC_1和IgG_(2a)。3.23个单抗与白细胞系的交叉反应强度不同。A组单抗的交叉反应有的较强,有的较弱,有的居中;B组单抗的交叉反应为弱阳性或阴性;C组单抗则呈现要么很强、要么很弱的交叉反应。4.所得单抗的荧光定位主要在赤道板和中段,未发现定位于顶体及顶体后的单抗,而国内外其他实验室已获得的单抗,主要定位在顶体。某些单抗在两种不同精子(NT sperm, AR sperm)上有不同的荧光定位。这些结果表明,AR精子的免疫原性是十分特殊的,它明显不同于NT精子。5.有9个单抗显示较强的精子凝集作用,另有9个单抗的凝集作用稍弱,未发现有精子制动效应的单抗。6.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有9个单抗的靶抗原是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量为16-146kDa,其余14个单抗的免疫印迹呈阴性反应。有关这些单抗及其抗原的鉴定仍在进行中。其中10个单抗已送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WHO的抗人精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计划。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依据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生物的演化必然在其生态学特性上表达出来,从进化的观点出发,以生态学作为一种手段,结合湖泊的地质变迁,借以阐明抚仙湖的鱼类区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全文分八部分。着重介绍区系的概貌、起源及鱼类演化的生物学表达。经鉴定,抚仙湖共有土著鱼类23种,根据属的分布中心可把它们分为四个分布型,即广泛分布型、云南弧分布型、南亚分布型和青藏高原分布型。它们从宏观上反映了抚仙湖鱼类区系起源的背景和演化的阶段性。研究结果表明,抚仙湖鱼类的演化是从时间(time)、空间(space)、形式(form)三个方面展开的。具体表现在鱼类物种和区系两个层次的生物学特点均源自对抚仙湖由浅变深的时、空演变过程的适应。随着湖泊由浅变深和贫营养化,抚仙湖的鱼类区系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鱼类区系的空间分布由古抚仙湖的广泛性浅水生活类型分化为目前的沿岸浅水区生活类型、敞水区中上层生活类型、深水区中下层生活类型;种间食性出现多种多样的分歧;生长的演化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体型趋向细长;繁殖期延长,而且每两个产卵批次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个体的繁殖力趋向降低,种群性比趋向悬殊,雌性增多。这些综合分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今天抚仙湖鱼类的多样性。它们各得其所,各就其位,保持一个相对稳定而复杂的网络关系。文中还记述了2新种和1新亚种,它们是抚仙高原鳅(Triplophysa fuxianensis)、后鳍云南鳅(Yunnanilus opisthopterus)和小鳔长身 (Acheilognathus elongatus elongatus)。这进一步反映了云南高原湖泊鱼类区域化较突出的特点。抚仙湖鱼类区是云南高原湖泊鱼类区系的典型代,而且是云南众多湖泊中唯一仍基本保持其自然而貌的湖泊,因此,发展抚仙湖渔业生产的方针应不同于其它湖泊,即有选择地增殖土著鱼类,首先是增殖鱇 白鱼和云南倒刺鲃;谨慎引入外来种。同时还要兼顾湖泊的多功能性加以综合利用,不可就某一功能就满打满算。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2002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98°20' ~ 98°59'E,28°48' ~ 29°40'N)对小昌都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98°35'00" ~ 98°40'00"E,29°14'24" ~ 29°16'42"N)(210 只左右)的生境及其利用形式、食 性、活动时间分配、过夜树及过夜地选择、雄-婴照料和繁殖季节作了重点研究, 并对保护区内的猴群分布、种群数量、保护状态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等作了一般 性的考查研究。 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存在3 个黑白仰鼻猴群,数量至少有300 只。从北到南 分别是执娜群、小昌都群和米拉卡群,其中执娜群(29°22',98°28'),是黑白仰 鼻猴最北分布群。猴群栖息范围中,人类的经济活动频繁。由于活动范围位于或 接近藏传佛教的神山,小昌都和执娜猴群保护最好,这两群之间存在生境走廊。 米拉卡猴群保护状态较差,主要是偷猎现象还没有杜绝。对过去20 年的农牧业 统计资料及藏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综合分析发现:在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尽 管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但猴群与人类和谐共存是可能的。 小昌都猴群全年白天用49%的时间取食,20%的时间移动,18%的时间休 息,13%的时间作其他的活动。在6-8 月,猴群日间表现出明显的三个取食高峰, 两个休息高峰。在11-1 月,猴群有两个取食高峰,一个休息高峰,或者休息高 峰根本不明显(12 月)。尽管环境温度和食物组成等也会影响时间预算,但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白天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小昌都猴群年家域为21.25 km2,且主要在3800 – 4250 米的针叶林中活动。 食物好的季节,猴群日移动距离长,日活动范围大;食物差的季节,则相反。秋 -冬季(10-12 月)由于取食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活动的海拔高 度高于其它季节;冬季(1-4 月)活动范围最低。猴群并不避免在人类间伐过的 次生针叶林中活动。小生境的使用强度与在此生境中过夜的次数有关。 小昌都猴群的食物以松萝为主。全年的食物组成: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松萝 82.1%,芽和叶12.1%,花、果实或种子占1.1%,无脊椎动物占0.6%,树皮、 树根、树胶,草等占4.2%;接近猴群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观察,松萝50.8%, 芽和叶28.5%,花、果实或种子占7.1%,无脊椎动物占6.5%,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7.1%。根据动物在不同林层分布百分比整合后得到接近真实的食物 构成:松萝75.4%,芽和叶15.7%,花、果实或种子占2.9%,无脊椎动物占2.4%, 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3.9%。猴群在夏季(6-8 月)会下地翻开小石块,取 食无脊椎动物。冬季(1-4 月)会取食至少6 种树皮和2-3 种干草。 基于避免捕食、安全、舒适、体温调节的考虑,小昌都猴群选择高大、底枝 高、底枝长以及层数多的树过夜,并在背风、阳坡和海拔低的过夜地过夜。在过 夜地的选择中,存在着阳坡和海拔高度的权衡决策。 小昌都猴群个体不同林层的分布:77.5%在树上,6.0%在灌丛,16.5%在地 上。成年雄猴和青年猴倾向于在地上活动。在地上活动时又倾向于移动,休息和 其他活动少。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避免被捕食是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 在小昌都猴群中,婴猴受到雄猴照料时间百分比(percent time of infant care, PTIC)为17.2±3.3,其中身体接触(BC)、接近(IP)和监护(G)照料的时 间百分比分别为0.6±0.5、5.8±1.2 和10.8±3.8。G 照料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 在8 月和3 月。雌猴总PTIC 为69.3±6.9,其中BC、IP 和G 的时间分别为42.0 ±8.6、21.6±5.3 和5.7±3.8。最低BC 和最高G 照料同时出现在3 月。对雄猴, (1)总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明显高于能量压力低的季节;(2)G 照料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也要比能量压力低的季节高;(3)BC 和IP 照料在两个季节 之间没有区别。对于雌猴,(1)总PTIC 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 低;(2)G 照料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高,而BC 照料在高能量 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低;(3)IP 照料在两个季节之间没有区别。这种 高强度的雄婴照料,特别是托儿所的照料方式,是由这种环境下过高的能量压力 所引起的。 小昌都群为严格季节性出生且出生季节在2 月初到3 月中旬之间,时间跨度 45 天,属脉冲型。这种格局是光周期、温度、食物等环境因子综合调控的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小昌都群的行为和生态特点,除具备疣猴一般特点 外,还具有地点特殊性,是自然环境如光照、温度、食物供给季节变化和生物环 境如捕食压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是能量摄入和损耗之间以 及它们和安全之间的权衡结果,体现了猴群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长期的吸血进化过程中,吸血节肢动物在唾液腺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助于适应吸 血生存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血管舒张分子、血小板聚集抑制分子、抗凝血分子 和其它相互作用的分子。此外,为了得到洁净的血液和防止在吸血过程中被病原微生 物感染,吸血节肢动物在其唾液腺中形成了许多防御物质以保护自身和宿主,这些物 质包括抗菌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因此,研究吸血节肢动物的唾液腺重要活性物质和 转录体组学有助于弄清其吸血机制。 姚虻(Tabancus yao Macquart)是我国特有的牛虻,其雌性在产卵前需要吸食大 型哺乳动物的血液以促使卵的发育。我们希望通过对姚虻唾液腺重要活性物质和转录 体组学的研究揭示姚虻成功从宿主获得血餐的分子机制,找到具有药用前景的活性物 质和为控制该虫及其传播的疾病的提供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对其唾液腺匀浆物活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姚虻唾液腺匀浆物具有 如下活性: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并且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枯草杆菌都有 效;能够抑制ADP 诱导的洗涤和富血浆血小板的聚集;能够凝集兔红细胞、能够抑制 丝氨酸蛋白酶对小肽底物的水解、具有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活性(金属蛋白酶)、具 有过敏原活性、能够促进肥大细胞脱粒和组氨释放;反复检测而没有发现的活性如下: 磷脂酶A2(PLA2)活性、溶血活性、血浆凝固活性、体外抗补体、血管生长促进与抑制 活性、对小鼠脾细胞因子分泌的促进和抑制活性、抗肿瘤细胞HepG2 的生长活性。 以来源姚虻唾液腺的mRNA为材料,我们成功构建了丰度为1x106的姚虻唾液腺 cDNA文库。通过对400个随机克隆的测序,我们得到了编码23种保守蛋白,44种分泌 蛋白和5种功能未知的蛋白。44种分泌蛋白中比较重要的分别是:20种抗原5相关蛋白、 2种α淀粉酶、2种麦芽糖酶、2种attactins抗菌蛋白以及血管舒张肽、过氧化物酶、 抗菌肽、透明质酸酶、mucin样蛋白和脯氨酸丰富蛋白。另外,一些不知道功能的分 泌肽也被发现,这其中包括四个与Hybomitra bimaculata的分泌肽相似性达47-82%的 多肽,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发现牛虻唾液腺活性物质和加快从知道部分氨基酸序列的 蛋白的鉴定速度,加快对姚虻从宿主获得血餐的分子机制的诠释速度。 通过分子筛、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了一个由55 个氨 基酸组成,分子量为6 kDa,含有3 对二硫键的Kunitz 型丝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TYTI。 该抑制剂与Anemonia sulcata 的蛋白酶抑制剂AsKC3 和SA5II 的成熟肽部分的同源 性达66%;并且该抑制剂,对热相对稳定;对凝乳酶、弹性蛋白酶、凝血酶、胰酶等 都有抑制作用,对胰酶的抑制常数为2.586x10-4M 。 通过分子筛、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了一分子量为7 kDa,由65 个氨基酸组成且含有3 对二硫键的防御素Taymin,它与长角血蜱的防御素的相 似性达43%,但它的第二个半胱氨酸比长角血蜱的半胱氨酸靠前一个氨基酸。该抗菌 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 160、80、140 和120μg/mL。 通过与分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相同的生化分离手段,从姚虻唾液腺中得到一种 红细胞凝集素样活性物质TYML1,其能凝集原始和经胰酶、链霉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 处理的A、B、O 和AB 血型的人、兔、绵羊、大鼠、小鼠、鹌鹑的红细胞, 对链霉蛋 白酶处理的鹌鹑红细胞的凝集效价比正常下降了8 倍;对热、酸、碱处理和蛋白酶降 解稳定;具有Ca2+依赖性,活性能为半乳糖胺和胎球蛋白所完全抑制。 通过分子筛、阴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分离得到 了一分子量为26 kDa,由234 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0 个半胱氨酸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Macquaritin-2,它与报道的所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均不具有同源性,但是与双翅目昆 虫唾液腺过敏原却有一定的同源性(25%-33%),对其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研究发现:其 能抑制胰酶、花生四烯酸、Stejnulxin、TMVA、ADP、U46619 等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 聚集;血小板膜结合试验表明:其能与血小板细胞膜结合,故该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能 通过作用血小板上的受体来阻止激动剂诱导血小板聚集。 通过分子筛、阳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等程序,我们从姚虻唾液腺中分离得到 分子量为24-30 kDa 的两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剂Macquaritin-3 和Macquaritin-1,它 们的N 端16 个氨基酸分别是V N Y C R L P C R G C D Y H V 和 V A V D Y L G L P G R G Y H V。通过PCR, Macquaritin-3 的核苷酸序列被得到,其推导蛋白的成熟区 和信号肽分别含有232 和23 个氨基酸。利用根据Macquaritin-1 的N 端氨基酸设计 的简并引物扩到含有V A V D Y L G L P 序列的两组核苷酸序列。它们与报道的所有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均不具有同源性,但是其与双翅目昆虫的唾液腺抗原5 相关蛋白却 有一定的同源性。将所有血小板抑制剂及其相关序列和通过cDNA 文库筛选得到的抗 原5 相关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它们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介于33.3%-93.0%间, 且大部分高于50%。另外,两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一个可能的血小板抑制剂分别处 于这些抗原5 相关蛋白进化树的三个簇中。因此,我们推测这些过抗原5 相关蛋白可 能都具有血小板抑制剂活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An improved butt coupling method is used to fabricate an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 (EAM)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with a distributed feedback (DFB) laser. The obtained electroabsorption-modulated laser (EML) chip with the traditional shallow ridge exhibits very low threshold current of 12 mA, output power of more than 8 mW, and static extinction ratio of -7 dB at the applied bias voltage from 0.5 to -2.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