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resultados para Skeletonema costatum
Resumo: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food for Penaeus monodon zoea out of mixed diatoms, Skeletonema costatum, Chaetoceros calcitrans and C. gracil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xed diatoms and C. gracilis are the better food. Addition of zooplankton, e.g.rotifers, is also recommended as early as Z3 since the larvae start to be omnivorous at this stage.
Resumo:
Freezing with added chemicals as flocculants and protectants was assessed as a means of preserving stock cultures of 4 algal species used for larval penaeid food Chaetoceros calcitrans, Skeletonema costatum, Tetraselmis chuii and Isochrysis galbana. The maximum storage effectability of the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for each species was also determined.
Resumo:
于2006年5—11月对东海泉州湾赤潮监控区设定4个采样站位,进行赤潮常规监测。结果表明,泉州湾藻类优势种由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及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等赤潮生物组成,虽然中肋骨条藻为最主要的优势
Resumo:
探讨了在正常空气条件下生长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碳酸酐酶(CA)在其光合固碳中的作用。在中肋骨条藻的胞内和胞外均有CA活性,但胞外CA活性很低。CA抑制剂AZ(乙酰唑磺胺)对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放氧速率没有明显影响,而CA抑制剂EZ(乙氧苯唑胺)对其光合放氧速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Z的抑制作用使细胞最大光合速率、饱和光强和无机碳亲和力下降,无机碳的补偿点和光呼吸提高,使强光下光抑制作用增强。这些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的胞外CA在其光合作用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而其胞内CA通过催化
Resumo:
为探讨低光照(30 μmol·m-2·s-1)和高光照(210 μmol·m-2·s-1)条件下海水CO2浓度变化对海产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理影响,对该藻生长及其光合CO2吸收和胞外碳酸酐酶(CAex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低光条件下,CO2浓度变化(4~31μmol/L CO2)对该藻的生长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比高光条件大.CAext在12和31μmol/L CO2时没有检测出活性;但在4 μmol/L CO2时则有明显活性,且其高光条件下的活性是低光条件
Resumo:
HETEROSIGMA-AKASHIWO RAPHIDOPHYCEAE; CENTRAL VENICE LAGOON; ALEXANDRIUM-TAMARENSE; RED-TIDE; COASTAL LAGOONS; PHYTOPLANKTON; GROWTH; BAY; DINOFLAGELLATE; COMPETITION
Resumo:
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 is a fragile, fish-killing alga.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prevent blooms due to this harmful species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n aquaculture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rapid and precis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so that adequate warning of a harmful algal bloom may be given. Here,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RNA and rDNA-targeted oligonucleotide probes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aid in the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H. akashiwo. The designed probes were species specific, showing no cross-reactivity with four common HAB causative species: 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 P. minimum (Pavillard) Schiller, Alexandrium tarmarense (Lebour) Balech,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 Cleve, or with four other microalgae, including Gymnodinium sp. Stein, Platy-monas cordiformis (Karter) Korsch, Skeletonema sp.1 Greville and Skeletonema sp.2. The rRNA-targeted probe hybridized to cytoplasmic rRNA, showing strong green fluorescence throughout the whole cell, while cells labeled by rDNA-targeted probe exhibited exclusively fluorescent nucleus. The detection protocols were optimized and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an hour. For rRNA and rDNA probes, about a corresponding 80% and 70% of targeted cells could b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circle, despite the inapparent variability in the average probe reactivity. The established FISH was proved promising for specific, rapid,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 akashiwo. (C) 2008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研究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与时空分布的特点,对于了解该湾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历史变化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2004年每月一次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查发现浮游植物共142种,分属于6门53属,其中硅藻门40属113种,占总物种数的79.6%;甲藻门10属24种,占总物种数的16.9%;其它为金藻门1属2种,裸藻1属1种,绿藻1属2种。浮游植物丰度周年波动范围为11.12-14602.39×104cells/m3,全年平均为1857.55×104cells/m3。全年丰度最高的藻为环纹劳德藻(Lauderia annulata),出现在2月份,而全年的丰度最高值也出现在2月份。在胶州湾中,硅藻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97.44%,最高为99.95%,最低为82.55%。浮游植物的丰度的周年变化: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2月份和10月份,是典型的温带海域双高峰的分布形式。 胶州湾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分析,采用Kikvidze等(2002)提出的确定优势种数量的计算方法,再依据各物种的优势度排序最终确定优势种。其中在多样性最低的6月和10月,优势种数目均为1种,分别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而在多样性指数较低的1月、2月,优势种数目分别为2和3;而在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5月、7月、11月,由于分布相对比较分散,所以优势种数量较多。这说明这个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分析时确定优势种的目标。优势种出现频率较多的种类为中肋骨条藻(1、3、4、5、8、10、11、12月)、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7、8、9、11、12月)、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2、3、5、7月)、加拉星杆藻(Asteronella kariana)(1、2、3、5月)、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5、11、12月)、扭鞘藻(Streptothece thamesis)(7、8、9月)、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cs)(4、5、7月)、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5、11、12月),对这些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 对2004年胶州湾的浮游植物数据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后,发现可以将胶州湾划分为三个海区:湾南与湾外海区、湾中西部海区、湾东海区。
Resumo:
在害赤潮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给海洋环境、水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研究赤潮的发生规律,探索新的、经济有效的赤潮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中国沿海常见赤潮生物种,研究了粘土矿物双赤潮生物基本生理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粘土矿物的控制赤潮机制;并针对粘土矿物去除效率不高的特点,制备出具有较高絮凝胶效率的改性粘土;此外,本文还首次将无机高分子絮凝效率的改性粘土;此外,本文还首次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MMH(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正电胶体)和PSMS(聚硅酸金属盐)用于赤潮治理研究中,并探索了上述赤潮防治剂的环境生态效应,主要成果与内容有:1、粘土矿物的筛选 采集国内外近30种粘土矿物,分别考察了它们对中国沿海常见赤潮生物种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絮凝能力有显著差别,实验筛选出去除效果较好的几种粘土,分别为来自美国的Chemically treated kaolin、WHOI土、江苏吴县高岭土及苏州特号土等。通过絮凝实验得到上述几种粘土矿物对两种赤潮生物的絮凝曲线,发现不同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最大去除率及达到最大去除率所需的粘土浓度有较大差别,同一粘土矿物对不同赤潮生物的去除效果也不相同。塔玛亚历山大藻较赤潮异变藻更易被粘土矿物去除。2、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生理效应 研究了高岭土对赤潮异弯藻和塔玛来历山大藻生长繁殖、叶绿素a含量、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对赤潮生物生长、叶绿素a含量及光合作用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随粘土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并认为这可能与粘土的加入导致光照效应降低及藻类生长的营养环境改变有关。实验同时发现高岭土对不同赤潮生物的抑制程度不同,塔玛亚历山大藻上述各项生理指标比赤潮异弯藻更易受粘土影响。3、无机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作用研究 主要考察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MMH及PSMS(聚硅酸金属盐),包括聚硅酸氯化铝(PSAC)和聚硅酸硫酸铝(PSAS)的合成及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在MMH的合成过程中,考察了镁铝摩尔比及制备温度对MMH絮凝赤潮异弯藻的影响,认为镁铝摩尔比为2的条件下制备的MMH具有较好的絮凝和沉降性能,其絮凝赤潮异弯藻的最佳用量为1.5mmolAl/L。在PSAS的合成中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得到PSA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SiO_2浓度 = 2%, Al~(3+)/SiO_2 = 1, pH = 4。絮凝实验结果表明,PSAS对赤潮生物的絮凝效果优于传统絮凝剂AS(硫酸铝),同时PSAS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絮凝效果也不同,认为这主要与不同赤潮生物的形态结构、运动性及胞外分泌物有关。4、粘土矿物表面改性及机理研究 为提高粘土矿物去除赤潮生物的效率,分别用插入法和表面吸附法制备改性粘土。实验得出插入法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制备温度70 ℃,镁离子浓度2mol/L;表面吸附法中粘土和MMH(混合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的适宜配比为:粘土/MMH=10。改性后粘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效率较改性前提高2-3倍。相关分析表明,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效率与改性后表面电位呈正相关,两种情况下R~2均大于0.8,说明表面电位是影响粘土矿物去除赤潮生物的一个重要因素。5、赤潮治理的现场模拟实验及环境生态效应 在1999年夏季胶州湾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的发生现场进行了改性粘土及PSAS对藻类去除率、悬浮物、DO、COD、pH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粘土及PSAS对现场中肋骨条藻有较高的去除率,1g/L的改性高岭土和改性蒙脱土对中肋骨条藻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7%和93%,1ml/L的PSAS去除率达90%以上。DO的含量轻微下降,不致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COD下降幅度较大,达50-80%。6、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 进行了粘土、次氯酸钙、氯化铝和氯化铁对中国对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g/L的高岭土对虾基本无毒性;次氯酸钙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毒性效应,安全使用浓度为0.5ml/L游离氯;氯化铝和氯化铁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其长期的毒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上述几种试剂均可用于粘土矿物的改性处理中,是比较安全的赤潮防治剂。
Resumo:
本文研究了海洋微藻在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暴发中的可能作用,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长期暴露对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生物标志物系统的影响(72 d)。 1.海洋微藻在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为了证实海洋微藻是否是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的传播途径,我们首先将六种海洋微藻:球定边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小球藻(Chlorella sp. )、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与人工注射感染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的成体日本囊对虾共同培养,用套氏PCR方法检测共培养的微藻能否携带白斑病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共培养后的海洋微藻是否能感染幼体日本囊对虾。研究结果表明,除了H. akashiwo,实验海洋微藻均可携带白斑病毒,但它们携带病毒的能力有明显差异,Chlorella sp.和S. trochoidea携带白斑病毒的能力较强;但是,与白斑病毒的其他携带者(如桡足类等)不同,携带病毒的海洋微藻10天后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共培养后小球藻组可感染幼体日本囊对虾,但幼体携带病毒的量只能通过二步PCR方法才能检测到。上述结果表明,海洋微藻在WSSV的水平传播途径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2.表面活性剂对紫贻贝生物标志物系统的影响研究 以青岛胶州湾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污染物、以近海底栖生物紫贻贝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长期暴露后紫贻贝生化指标(SOD, CAT, GSH, GPx, GST, iNOS, AKP)和遗传毒理指标(AFLP指纹图谱)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 经过72d不同浓度暴露后,SDBS实验组紫贻贝体内的SOD、CAT和iNOS活性均有显著下降(除CAT 0.1mg/L组外),GSH、GST和GPx在3.0mg /L SDS、SDBS组较各自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大于SDS。统计分析显示,SDBS暴露组下GST与GPx呈显著正相关关系,iNOS与SOD也表现出一定正相关,但GSH与CAT、GSH与SOD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SDS浓度与GST呈显著正相关,而SDBS浓度与CAT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实验结果发现后闭壳肌中iNOS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暴露生物标志物。AFLP标记结果统计显示,在实验给定的污染物浓度下,SDBS基因毒性要大于SDS;不同的DNA指纹图谱以及遗传距离图显示不同的污染物造成的DNA损伤是不同的。结果表明,在长期暴露条件(72 d)下,一定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对岗哨生物紫贻贝的SOD, CAT, GSH, GPx, GST, iNOS和AFLP指纹图谱一组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Resumo:
赤潮也称红潮,通常是指由于一些海洋浮游生物在水体中过度繁殖或聚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特别是有害赤潮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水产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赤潮,进而预防和控制赤潮,首先要对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进行准确鉴定并对自然水域的赤潮生物进行监控,并建立赤潮藻的快速鉴定与检测方法。本文分别对几株赤潮微藻进行了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并探讨了荧光原位杂交在赤潮检测中的应用。 分别对5株分离自中国沿海不同水域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 Cleve]类似种 (SK-BH、SK-FQ、 SK-HH、SK-DH和SK-XM) 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PCR扩增了转录内间隔区 (含5.8S rDNA)(ITS) 和核糖体大亚基 (D1-D2)区 (LSU),获得的序列与其它已报道的骨条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以探讨5株骨条藻与已报道的骨条藻之间的进化关系。5株骨条藻在形态上各不相同,其中,只有1株 (SK-XM)被鉴定为中肋骨条藻,而其余4株皆与已报道的骨条藻的形态学特征不符。ITS树和LSU树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并表明5株骨条藻至少分属3个不同的种。遗传距离分析提示了在地理距离上靠近的种,在进化上也可能靠近。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这5株藻之间的细微的形态学“进化”关系。所有结果表明了中国沿海骨条藻属种的多样性。 对1株分离自赤潮水域的裸甲藻 (Gymnodinium)类似种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并探讨了该藻与裸甲藻、凯伦藻(Karena)、旋沟藻(Gyrodinium)、下沟藻(Karlodinium)和共生甲藻(Symbiodinium)的进化关系。光镜观察表明该藻具有裸甲藻的一些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我们没能获得细胞形态保存完好的电镜样品;进化分析初步鉴定该藻为一种共生甲藻。 获得了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 Hada]的LSU和ITS序列,设计了以胞质rRNA和胞核rD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赤潮异湾藻的全细胞和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并考察了杂交信号和检测率在整个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探针能分别使整个细胞和细胞核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探针是特异性的,不与其它受试藻进行交叉反应。杂交信号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变化不明显,且检测率为70%–80%。整个检测过程不到1 h,能实现赤潮异湾藻的快速、准确、特异和半定量检测。 获得了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的LSU和ITS序列,设计了以胞质rR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海洋原甲藻的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对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探针能使整个细胞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探针不与其它受试藻种进行交叉反应,表明是特异性的。
Resumo: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海洋鱼类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发展。然而,许多养殖鱼类的品质如抗病力、口味等与野生种类相比大为降低。饵料对于鱼类品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浮游动物,特别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桡足类是野生鱼类的天然活饵料。哪些桡足类适于作养殖饵料,如何获得、从何处获得桡足类,人工培养是否可行,能否通过加入桡足类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是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工作。 开展有潜在开发价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培养的基础研究,进而开展大量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生态学参数。 本论文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之间,在胶州湾采集不同的桡足类种类,通过室内比较培养实验,选定双刺纺锤水蚤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研究培养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水体增殖培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对与其生活策略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筛选: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年不同季节共采集11 种桡足类,在室内自然温度、自然海水(盐度30-32)下长时间培养,粗略筛选出能够经受实验室人工养殖水体生活的种类有: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对上述种类的成体和子代幼体分别测定其对不同盐度、温度的耐受能力。培养结果表明:18℃室温下,强额拟哲水蚤幼体在盐度20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11天;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在培养温度低于20℃时,只能存活10天;25℃室温下,当盐度低于20时,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存活时间不超过9天,子代的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太平洋真宽水蚤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培养,幼体在不同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不适宜长期培养;双刺纺锤水蚤在全年8-24℃的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保持了24-85%的存活率,雌体和子代在盐度10-35的范围内都能存活,最终结果表明双刺纺锤水蚤是其中最适宜进行人工培养的种类。 繁殖: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培养条件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成体培养,亚心型扁藻对雌体存活有利,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亚心型扁藻在高温条件下的饵料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肋骨条藻,中肋骨条藻对产卵有利,二者混合优势互补;预饥饿处理的双刺纺锤水蚤恢复到最高产卵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一直保持较低的产卵率;该种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15-20℃;在10-25℃温度范围内的平均产卵率差异并不显著。 生长及发育:对双刺纺锤水蚤幼体培养条件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中,微绿球藻是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粒径小( 4 m)的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不能保证双刺纺锤水蚤后期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阶段,22℃以下采用微绿球藻 + 亚心型扁藻 + 中肋骨条藻的食物搭配,22℃以上需加入粒径在4m左右的等鞭金藻。 世代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实验,证明在相同饵料的情况下,温度对双刺纺锤水蚤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5-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在温度条件为15、18、20、22、25℃下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5.5, 18.5, 13, 11.5, 9.5天。 群体培养:研究了适宜的微藻饵料种类搭配比例以及总饵料浓度对种群日均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按含碳量2:1:1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达到最高增殖率的混合饵料浓度范围在1.0-4.0 μg C ml-1之间;25℃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等鞭金藻按含碳量2:1:1:2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日均增殖率在混合饵料总浓度为1.0 μg C ml-1 时最高,低于和高于此浓度都会降低日增值率。 度夏机制:针对野外大面调查发现双刺纺锤水蚤在高温季节的胶州湾内仍然存在的事实(传统观点认为该种在夏季从水体中消失,通过休眠卵度夏),本论文从基础生态学研究出发,根据胶州湾夏季的温度和叶绿素浓度资料,设计实验研究了高温和饵料浓度对成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发现,饵料浓度对高温下雌体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15g Chla l-1浓度下的雌体在28℃都可以保持产卵状态,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在50%以上;各处理中的卵都很快孵化,并保持了60%以上的孵化率;高浓度组15 g Chla l-1和10 g Chla l-1,无节幼体都能发育至成体,低浓度5 g Chla l-1处理组中,28℃下,不能发育至桡足阶段,而25℃下也只能发育至C4期。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双刺纺锤水蚤产生休眠卵。在胶州湾自然环境中发现该种全年存在。胶州湾中的双刺纺锤水蚤在夏季能够在不产生休眠卵的情况下安全度夏。
Resumo:
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作为我国最大河口的长江口,富营养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准确地评价富营养化程度,对预防和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以长江口海域2004年和2005年共8个季度的现场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该海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尝试寻找能反映环境营养条件的微藻的生理生化指标。 对长江口海域2004年和2005年的海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主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富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⑴长江口海域DIN的含量较高,为主要的污染物质,其它的指标较好; ⑵约有一半的调查站点呈现富营养化,长江口门及冲淡水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外海富营养化程度较低,富营养程度从外海向近岸增加; ⑶富营养化区域全年除少数站点外,大部分都分布于盐度小于20的一侧,明显的季节分布和区域分布,表明长江口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主要受到长江冲淡水的控制。 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进行了室内模拟培养,对微藻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环境营养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 ⑴环境营养条件影响藻的大多数生理生化指标,不同的氮磷起始浓度和氮磷比下的藻细胞的指标也有差异 ⑵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RNA/DNA比值对环境营养条件的反映较为明显,有作为指示富营养化水平指标的可能性,应进一步研究。
Resumo:
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s, HAB)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对我国近海养殖业危害尤为巨大,研究赤潮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控制赤潮的发生以及加强赤潮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组近年来对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海域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营养状况,结合该区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发生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两次硅藻赤潮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应用胶州现场海水进行了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有害赤潮生消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对1998和1999年赤潮多发季节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水域海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应用NQI指数对该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赤潮多发季节TIN、DIP和活性硅酸盐的含量均较高,远高于同期胶州湾大面观测站各营养盐的平均含量;该海域有机污染物含量相对营养盐含量不高。(2)该海域春季氮、磷营养盐含量充足,水域属富营养化平;夏季该海域具有较高的生物具,磷酸盐水平相对较低,海域多数时间属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平;但这种限制极易为外界补充所改变,如陆源输入、养殖废水的排放等。(3)该海域为典型增养殖区,养殖废水对海域营养盐的补充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加强对该海域养殖业的综合管理。对分别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在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发生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生消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发生赤潮生物量的升高常伴随海水pH值、溶解氧(DO)含量的升高以及各营养盐(氮、磷、硅)含量的降低;认为在该海域较高营养盐含量和较高生物量的情况下,赤潮发生前大规模的降雨过程及随后的气候条件为赤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无机磷和活性硅酸盐含量相对于无机氮显得较低,对该海域硅藻赤潮的生消过程起着控制作用。采集胶州湾现场海水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赤潮生消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现场海水进行模拟培养时,排除了潮流、风以及水团间交流混合等因素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影响,培养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都存在增高的现象;在氮、磷、硅等营养盐含量充足的条件下,浮游植物可快速进入指数增长期,并较快发展形成赤潮,高浓度的营养盐常导致培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较高的生长速率,浮游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受到环境中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初始环境下营养盐的限制可抑制浮游植物的进一步增殖,发生赤潮水体中某种营养盐的含量降低最终导致了赤潮的消亡。
Resumo:
本文通过胶州湾围隔实验、微藻培养实验研究了海洋微藻产生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并初步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对三维荧光光谱图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通过东海取样研究了东海荧光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荧光溶解有机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培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phan-like)荧光峰组成,主要位置为Exmax/Emmax=270nm/290~310nm,Exmax/Emmax= 270~290/320~350的荧光峰强度比较弱;在Exmax/Emmax=250~260/380~480nm(A峰)、Exmax/Emmax=310~320/380~420nm(C峰)和Exmax/Emmax=330~350/420~480nm(M峰)位置均出现零散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其中以A峰为主。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浮游植物量降低时,类酪氨酸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硅藻和甲藻产生的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来源相似, 并且甲藻与硅藻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同环境下类腐殖质混合物的组分比例不同,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低的A:C比值。 在实验室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mutum)、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及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实验结果表明,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出荧光溶解有机物,中肋骨条藻为代表的硅藻主要产生类腐殖质荧光物质,而甲藻在指数增长期主要产生类蛋白荧光物质。进入消亡期后类蛋白荧光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迅速增大,原因可能是衰老、死亡藻细胞的破碎释放出大量的荧光有机物质所致,此外还有细菌对非荧光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及海洋原甲藻的类蛋白荧光强度在消亡后期由于细菌降解或光降解等因素而降低。同属微藻产生的荧光物质相似,例如塔玛亚历山大藻与微小亚历山藻、东海原甲藻与海洋原甲藻,但具体荧光峰位置有所不同。利用经验正交函数能够对三维荧光光谱谱图进行主成份分析。 在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长江口海域台风前后不同站位荧光溶解有机物荧光特性及分布特征的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区主要的荧光溶解有机物荧光峰为T峰、S峰和A峰。风前和风后的类色氨酸分别来源于相似物质。风前,在表层浮游植物能够产生类蛋白荧光物质,而底层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受浮游植物的影响,长江冲淡水能够带来部分类蛋白荧光物质;表层的类腐殖质不受浮游植物的影响,而底层的浮游植物在降解过程中能够产生一部分类腐殖质,并且长江冲淡水对表层和底层的类腐殖质来源均有很大贡献。风后,表层的类色氨酸与叶绿素a浓度不呈相关性,而底层却呈正相关,另外表层和底层的类色氨酸均受到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表层和底层的类腐殖质与叶绿素a均没有相关性,但受陆源影响显著,长江冲淡水能带来类腐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