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 resultados para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以无融合生殖的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p.)作为无融合生殖基因的供体,试图通过体细胞杂交方法向水稻(Oryza sativa L)导入无融合生殖基因。结果如下:采用PEG融合法,诱导水稻原生质体与大黍原生质体融合,经过融合体筛选、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再生水稻植株。在融合前,水稻原生质体经过2.5 mM碘乙酰胺(IOA)在室温(22~25℃)条件下处理15分钟,大黍原生质体经过60Kr软x射线照射或不做任何处理。经双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移栽成活的25株再生植株;经水稻单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移栽成活再生植株3株。这两类融合再生植株(经双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的25株和经单亲处理选择系统的3株)在花器官形态、结构及生殖特性上与对照亲本水稻植株有显著的差异,出现多花药(一朵颖花具7至11枚,甚至13枚花药)、多胚珠(一个子房内2~3个胚珠)及多胚囊(一个胚珠中2个以上胚囊)等现象;雌、雄性育性显著降低或完全消失,仅有5株能够少量结实,I-KI溶液着色的花粉从0至68%不等;胚胎学检查表明不能结实的植株雌性均不育,即不能分化出正常的胚囊结构。进一步的检查正在进行中。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叶绿素突变泛指能导致叶绿素代谢失调的核基因或叶绿体基因突变。发生叶绿素突变的植物个体普遍表现为叶色的变化,目前已报道的多数叶绿素突变体为人工诱变产物。叶绿素缺失突变导致的叶结素代谢缺陷实际上反映了叶绿体发育过程的缺陷,研究叶绿素突变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阐明叶绿体发育过程。 本研究所用材料1103s是一类特殊的叶绿素突变体,为籼性光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8902s群体中发现的自发突变体。该突本所具有的失绿特性为特定温度条件下才表现出来的瞬时性状,在环境温度恢复后,失绿组织可复发。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由隐性核基因控制。本文不1103s所具有的温度敏感和失绿复绿特性,在亚细胞水平和生理化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叶绿素含量的检测表明,诱导后表现失绿的叶片组织内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a/b比值升高,原脱植基叶绿素含量低于绿色组织。失绿组织中的这种原脱植基叶绿素在失绿组织中含量的减少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原脱植基叶绿素合成之前的某一步过程反应受阻;其二是原脱植基叶绿素向叶绿素转化的过程是正常进行的。 对1103s叶绿体内部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1.控制叶绿素缺失性状的是一多效基因。该基因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表达时,不仅影响到叶绿体的发育,也对细胞质中的其他细胞器产生重要的影响,其结果是细胞质中的高度有序的内膜系统被大量形状不规则的泡状结构所取代。放大后发现,这类泡状结构由(1)线粒体(2)功能未知的泡状结构I,其内部含颗粒状物质泡结构被膜内还有数层不连续的膜残片(3)功能未知的泡状结构II,其内部含大颗粒状物质。2.该突变体表达失绿和复绿过程中,叶绿体内部膜结构的变化伴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也有退脂和恢复的过程,但与已报道的其他突体有两个明显的不同:首先,在退化细胞的叶绿体内未观察到前片层体的存在。前片层体是叶绿体发育过程中黄化体阶段常见的非常明显的特殊结构,在电镜下为有规律的晶格状结构。已有研究表明,前片层体的形成与原脱植基叶绿素的积累有密切关系。与组培白化苗中检测到的结果不同,失绿组织中原脱植基叶绿素的含量不但没有积累,反而少于绿色组织中的含量,而造成该突变体在失绿过程中质体内无前片层体形成。其次,1103s在叶绿体退化过程中类囊体膜的变化不同于其化温敏的转绿型叶绿素突变体,尤其是在失绿过程中,其类囊体膜不是以直接解体的方式减少而是以单类囊体膜紧靠为主要特征。 对野生型 8902s与1103s类囊体膜结构的冰冻蚀刻分析表明,1103s失绿叶片上的失绿组织和绿色组织中,EFs面的大颗粒结构均异常。其异常之处表现在每个颗粒明显解离成两个亚单位(上面观),而在野生型8902s中则无上述现象出现。亚单位的解离程度在失绿组织中更明显。有间接证据研究表明,EFs面上的大颗粒代表PS II。如果该推论正确,那么失绿叶片的失绿组织和绿色组织中,PS II都可能是异常的。 另外,通过对失绿组织和绿色组织全叶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的比较,得到了一个特异缺失的叶蛋白组分,该蛋白的分子量为51kd。此蛋白在失绿叶片上的失绿组织和绿色组织之间存在组织差异性。通过对该蛋白在不同温度处理和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该蛋白是一存在于许多水稻品系叶片中的高含量组分,此蛋白表达本身不受变温诱导过程的影响,而是受另一感温过程的调控。初步分析表明该蛋白为一失绿相关蛋白。 综上所述,1103s所具有的失绿和复绿特性是核基因多效表达的结果,有一感温过程调控下游蛋白表达的复杂过程。此外,该突变特性很可能与PS II的结构异常有关。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稻(Oryza sativa L.) 颖花开裂 (split rice spikelet,SRS) 突变体是从水稻品系 8902s 花药培养得到的双单倍体群体中筛选出的同源异型突变体。以窄叶青8号为母本,SRS突变体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其F2群体中正常植株和突变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说明颖花突变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决定的。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 SRS突变体花器官形态发生过程。其性状表现为内外稃变软变长,不抱合,在外稃基部又着生一朵花,两浆片基部融合,质地呈稃片状,雄蕊和雌蕊形态正常,且可育。该突变体的突变性状与拟南芥APETALA1的突变表现相似,说明两者在形态建成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由于 SRS 突变体第一轮和第二轮花器官发生了变化,根据 ABC 模型,srs-l因应属于同源异型 A 组基因。 采用BSA法在F2群体中建立DNA正常池和突变池,利用RAPD技术筛选与突变基因srs-l锁的分子标记。从5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引物S465能在两池间扩增出分子量为900 bp的差异片段,并证明其在F2群体中表现共分离。将此DNA片段克隆后作为RFLP探针pS465A,该探针与srs-l因紧密连锁,在DH群体的RFLP分子连锁图谱上成功地将它们定位于第三染色体上。 本研究是利用水稻同源异型突变体为材料,研究水稻花器官发育基因的首例报道。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报道了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光周期处理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及农垦58最新全展叶中光敏色素Ⅰ(PhyA)水平的影响PartI).在10个光周期处理的最后一个暗期结束前,收获每株水稻的最上部二叶。PhyA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 结果表明:0.5%(v/v)聚乙烯亚胺(PEI)可除去水稻叶片粗提液中干扰ELISA的物质;所用的ELISA专一性地检测水稻PhyA。和长日照(LD)处理相比,短日照(SU)处理导致农垦58S中PhyA的相对含量增加38.5%;而农垦58只增加18.5%。显然,在较长的暗期条件下(SD),农垦58S中PhyA的合成比农垦58快。SD处理下大量增加的PhyA可能和农垦58S的育性恢复有关。 上述结果也说明:在同一品种甚至不同品种的植株间,PhyA水平均易受光周期影响而剧烈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农垦58S中PhyA较快积累的推论,比较了农垦58s和农垦58幼苗(三叶期)在一延长暗期(24h)中PhyA的积累时程。和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相似,农垦58S幼苗中PhyA积累速度快于农垦58。在暗期开始6h后,这种差异更明显。这一结果证实了过去的假设:甲基化水平低的农垦58PhyA基因可能比农垦58PhyA基因更活跃地表达。 PhyA和PhyB同时存在于水稻叶片中。为了探讨PhyB是否参与农垦58S雄性不育的调节,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每日光期结束、暗期开始开始前进行短暂的FR照射实验(即end-of- dayFR irradiations)。EOD FR反应应由PhyB介导。和SD下的对照相比,经过10次EODFR处理(EOD FR+SD)的农垦58S植株抽穗和开花期都相应地推迟2天,而花粉败育率和种子结实率都没有变化。 EODFR处理抑制了农垦58的开花,但花粉育性几乎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可能是PhyA而不是PhyB参与调节农垦58S的雄性不育。 另外,本文采用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 or Western blotting)比较了农垦58S和农垦58黄化苗(3天龄)中PhyA的相对含量(PartⅡ)。 结果表明,RPA可以专一性地检测两品种中120KD多肽。该肽在照射R或FR后对内源蛋白酶水解的敏感性不同,照射FR后,该肽易降解产生116KD的片段;照射R后,相对较稳定。因此,上述120KD多肽是水稻PhyA。未观察到农垦58S和农垦58的PhyA在免疫原性、分子量及内源蛋白酶解水解带型有差异。定量分析表明农垦58s黄化苗中PhyA的相对含量比农垦58多40%。这一结果和上述光周期处理的结果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干种子、以及吸涨36h以前的水稻胚中均检测不PhyA的存在,因此两品种间PhyA含量的差异是PhyA蛋白重新合成的结果。 活体低温(80K)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农垦58黄化苗(3天龄)具有典型光敏色素(主要为PhyA)的荧光发射,其最大波长为683.8nm,而农垦58S以及由其转育来的培矮64s都缺少明显的光敏色素峰。显然,农垦58S和农垦58的PhyA荧光光谱特性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是否和雄性不育有关仍待深入研究。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农垦58S和农垦58黄化苗(6天龄)最初转到白光下(4h)合成叶绿素的情况。无论是短暂红光(R)处理或对照,农垦58幼苗合成叶绿素的量(在白光下4h)都多于农垦58S。由于R促进叶绿素合成的效果可被随后的远红光照射(FR)逆转,因此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合成是在光敏色素的控制下。FR逆转性在农垦58S中似乎更完全。连续FR(12h最有效)促进叶绿素合成的效果在农垦58S中更明显,但叶绿素合成的量(在白光下4h)仍是农垦58多。然而,对于自然光周期下生长的幼苗(2-4叶期),农垦58S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农垦58。文中讨论了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