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resultados para Global Change
Resumo:
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应模式研究”下子项目“对全球变化反应植物生态生理学的基础模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C02倍增下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叶面积、物候进程、高度、以及生物量的生态生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苜蓿进行了生态生理模型化的研究。 在倍增(694ppm)和对照(375ppm) C02浓度下,对紫花苜蓿的生态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以整个生育期计,倍增组的表观光合作用比对照组可提高18.7%:气孔导度略有下降(2%);蒸腾作用减少了2.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0.1%;叶面积增加了48.9%;每株植物白天的净光合总量可提高76.7%,另外,植株高度和整株生物量的测定也显示了C02增加对苜蓿的正效应。 本文还对生理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化的研究。对光合作用模型和气孔导度模型中参数的拟合结果表明,C02倍增下,苜蓿的光能转化效率(α),电子传递速率(Jmax)比对照组都有明显的提高,最大气孔开度(Gsmax)略有下降.
Resumo:
GCTE(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作为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其目的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改变之间相互作用的耦合机理关系,预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未来变化。其中,植物个体水平的生理生态学模型研究是GCTE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揭示植物在个体水平上对全球变化的动态响应机制,而且可通过揭示大尺度响应所隐含的微观生物学机理,为大尺度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理学参数和规律,在全球变化各尺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学模型开展了如下研究:在开顶式气室CO2倍增大豆生长实验基础上,建立描述植物主要生理过程的生理生态模型,分析植物个体的光合作用、气孔传导度、蒸腾作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全球场变化下的动态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统计性天气模型驱动的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敏感度分析探讨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特性,如光合、呼吸、绿色及非绿色生物量等,对全球变化,特别是对CO2增加,气温升高及降水改变共同作用的响应机制;针对固氮植物的特点,将前一模型发展成为基于共生固氮和同化过程相互作用机制的植物个体生理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CO2浓度、气候变化以及固氮与不固氮条件下植物个体生物量的动态响应,并分析CO2浓度、气候条件和是否具固氮能力在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相互作用;以中间锦鸡儿为研究材料进行水分控制实验,观测水分对植物同化物分配等过程的影响;将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应用到NECT样带的主要植物种,得出各植物种的描述其水分利用效率特性的参数,结合样带上各植被类型的结构特征,得到沿样带各植被类型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的水分利用效率参数;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带上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和所处生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CO2倍增情况下,净光合速率提高45%,其中光量子效率显著增加,而CO2传导系数略有下降;气孔传导度、蒸腾速率下降约30%;水分利用效率随CO2浓度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倍增后提高近一倍。(当气温,水分适宜,光合有效辐射为1000μmol photons m-2 s-1); 2)在北京地区仅CO2倍增而气候条件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可导致大豆总生物量峰值提高70%,绿色部分提高56%,其中,全生育期内总净光合量增加,而单位干重的暗呼吸速率下降;由于受同化物分配中物候因素的影响,绿色生物量比总生物量提前10日左右到达其峰值。 3)CO2浓度增加和具固氮能力在模拟范围内对植物生长均产生正效应;而在水分为植物生长限制因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增加对植物生长产生正效应,气温升高则具负效应; 4)随着C供给条件的好转,具固氮能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增强;反之随植物吸收N能力的提高,C供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加剧。 5)气温、降水在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方面,随着一方条件的好转,另一方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应增强; 6)具固氮能力对植物生长的正效应随气候条件的好转而增强,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植物具备了固氮能力而加剧; 7)气候条件越恶劣,如在此半干旱区变得更为干旱,CO2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正效应越加显著;且随CO2浓度的增加,气候因子的效应逐渐减弱。这主要是因CO2增加提高了植物个体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使得CO2的正效应在水分胁迫下更为明显;同时由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使得植物个体抵御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特别是由气温、降水改变导致的水分条件变化,的能力得到增强。 8)锦鸡儿水分生理生态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着植物的同化物分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同化物分配向根部集中,植物的根冠比增加。 9)沿样带水分递减梯度,植被类型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的反映水分利用效率特性的参数kv逐渐增加,从而显示出随着水分条件的不足,植被类型中耐旱品种,尤其是C4种增加;人为活动干扰,主要是对草场等的过度利用而导致的盐渍化、沙化,使得退化了的植被类型中k_v值显著提高,表明原有的植物种逐渐被耐旱、耐盐碱的品种,特别是C4植物所代替;在样带动上,这种由于人为活动干扰所引起的植被类型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反映水分利用效率特性的参数kv的变化明显大于因样带水分梯度改变而带来的变化。 10)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化学成分一方面与植物类群有关,受自身历史演化的决定,另一方面更受到所处生境条件的极度大影响和制约。其中,禾本科、豆科植物分别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特征;撂荒地群落与自然群落中植物、沙质与非沙质生境中植物化学成分差异较显著;因子分析中认为存在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两个公共因子,豆科与禾本科相比,豆科植物因其固氮能力,所含大量元素水平较高,而禾本科植物因细胞壁硅质化,含微量元素稍高;沙质生境因其养分贫瘠,植物的大量与微量元素均较非沙质生境中的低;特别是本区地带性土壤-栗钙土与特异性生境沙带中的疏林沙土相比,疏林沙土上植物大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栗钙土区植物明显偏低。
Resumo:
本文以全球变化对绿洲水文循环影响为主线,分析了地处干旱区的绿洲在全球变化下的演变趋势。以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绿洲为例,探讨了其水量平衡、非灌溉土壤积盐特性、隐域性盐化草甸植被NPP,以及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从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全球变化的两大驱动因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绿洲演化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未来30年绿洲土地覆被变化在上述两驱动因子的作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主要结论如下: 1、从生态学的角度,绿洲可定义为: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依赖于水源而生存的隐域性绿色景观.地质时期,绿洲的演化由气候等自然因子起决定作用;人类历史时期,在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对绿洲演变的作用越来越大;近百年来,绿洲的演变则主要受人为活动干扰。 2、在不改变绿洲现有土地利用格局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年平均气温升高2.5℃,无论降水增加200%或不增加,绿洲的水资源量都将出现负平衡,全球变化将使绿洲面临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3、绿洲自然土壤0-5 0cm土层积盐速率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程度依地下水埋深的大小而有所差异。地下水埋深较小,积盐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加较明显;地下水埋深较大时,积盐速率变化不明显。当地下水埋深>2m,地表积盐速率不再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埋深h=2m为渭干河绿洲非灌溉土壤地表积盐速率对全球变化响应的临界深度。 4、根据绿洲地下水埋深与植被NPP的相关关系,推导出了估算盐化草甸植被NPP的模型: NPP=-O. 991+0. 0005Eo (h-0. 25h^2+0. 021h^3) +5. 276EXP (-0. 651h) 并分别估算了当前及全球变化下的NPP值。盐化草甸植被NPP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全球变化下,地下水埋深较大时,NPP的增加较明显;地下水埋深较小时,NPP的增加不明显。 5、灵敏度分析表明:NPP对地下水埋深h的变化比对地下水矿化度变化为更敏感。h=3. 3m为渭干河绿洲盐化草甸植被的胁迫深度。 6、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表明,渭干河绿洲耕地面积的增减受水资源利用率和人口数量变化的制约。全球变化下,由于水文状况的改变,未来30年将导致绿洲耕地面积增幅下降4. 5-5.1%。绿洲水文状况和人口数量变化是决定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7、绿洲灌溉土地的优化模式为,耕地:林地:改良草地=70: 23:7;种植业(耕地)内部的比例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人工草地=46: 31: 23。
Resumo: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1)系统整理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草原群落碳循环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草地生态系统巾的碳素贮量和主要流量进行了全球估计;在CENTURY模型碳循环业模型的基础上,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分室模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土壤呼吸作用在草地碳循环中的作用,综述了草地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影响草地呼吸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世界范围内草地土壤呼吸量和土壤中的有机碳周转速度进行了初步估计;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 C02浓度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2)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一个固定样地内的羊草草原群落的碳循环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实测数据和CENTURY模型模拟相结合,对该群落中碳素的输入与输出量,碳素贮量和土壤中有机碳的周转口寸间进行了首次估计,得出了“未利用状态下羊草草原群落基本处于碳素平衡状态”的结论。 3)对世界范围内草地利用现状的资料分析表明,全世界7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退化草地总面积中,约有35%是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过度放牧是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退化的主要入为因素,40年来,过度放牧共导致了羊草草地O - 20cm土层中23%的土壤有机碳损失。结合CENTURY模型的预测结果,土地利用变化对羊草草原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将比气候变化和C02浓度增加的影响更加重大。
Resumo: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植被与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关系研究,虽然古老却又包含许多新的涵义,而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则是近年来发起于GCTE,并拓展到IGBP其它核心项目的研究热点.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工作有:将全球变化作为主线,以单个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o)为对象,研究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别利用气温和降水指标,拓展Kira指标形成生物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以及建立水热积指数,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结合生物群区和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的的我国生态地理区划;在熟悉IGBP陆地样带的科学计划并总结其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最后,粗略分析r生物性多样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问题。 1.植被一环境(气候)分类:指标、系统和模型 植被一气候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当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工作。从单一因子的或多因子简单组合的分类指标,如Koppen,Box指标等,到以可能蒸散为基础的综合分类指标,如Penman,Thornthwaite, Holdridge,Budyko,Kira指标等,科学家们发展了众多的植被一气候分类系统和模型,如Koppen.Thornthwaite,Holdridge. Kira. Box. Neilson.Woodward, Budyko, Prentice系统,以及Holdridge,Uvardy,Matthews. Olson. Bailey.Woodward.Prentice. Box模型,为现今植被一气候关系的研究以及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大气C02增加对潜在植被变化的响应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物种的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m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 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 1月均温(Tl)、’7月均温(T7)、极端最高气温(TMAX)、极端最低气温(TMIN).≥10℃积温(AT)和年降水量(PREC),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r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0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3.宏观尺度上的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1)用气温、降水指标研究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能够在气象台站直接、方便地测试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指标,与其它水热气候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用它们来研究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可行且有用的。利用全国68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记录,计算得出了中国各植被地带、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指标和温雨系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IS作出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并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散点图,均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总结可得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综合孢粉,古生物等资料信息,前人确定在全新世中期中国存在一个大暖期,其中稳定暖湿的鼎盛阶段在7.2—6,0 Ka.B.P.,其时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平均高于现在100 mm,通过数学处理,利用生态信息系统恢复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大陆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参考孢粉、古植物和他人研究资料及现代植被气候关系,恢复编制了大暖期鼎盛阶段中国大陆的植被区划图,与现代植被区划相比较,东部各个植被带在大暖期盛时表现出明显的北迁,温带植被的迁移幅度大于亚热带和热带植被;西部的植被带出现了经向西迁,西北部的草原范围扩张,荒漠缩小;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植被带仍有不同程度向北迁移的表现。这可为预测与阐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2)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并得出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以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试图利用大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可能蒸散和土壤水分平衡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水热积指数,并应用年平均气温.水分盈亏值和水热积指数三个气候变量来限定植物群落组合,构成一个圆形的生命-气候图式.根据全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8个植被地带和26个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水分盈亏和水热积指数,绘制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及散点图,较好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并得到了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等值线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热量梯度,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区分均较明显;土壤水分盈亏曲线的等值线则比较零乱;综合了热量和水分差异的水热积指数,其等值线与热量梯度和水分梯度均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植被类型的对应也较好。这是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的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待于增加机理性的内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Biome(生物群区)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此概念及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评述了9个重要的世界陆地生物群区分类系统,并根据中国的植被分类和区划,尝试划分了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所需要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5.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包括气候指标如与植物耐寒性有关的绝对最低温度(TMrN),最冷月平均气温(TJAN),最冷月日平均温度的最大值(MXT)和最小值(MIT);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AT);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包括最冷月降水(PJAN),最热月降水(PJUL),年降水量,年降水的统计标准差(PSD)和变异系数(年变率PCV);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VEGET)、,植被区划类型(VEGED)、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植物区系类型(FLORA)、动物区系类型(FA UNA).植物特有属的丰富度(EDGENUS)以及度量植物多样性的植物种丰富度(属数GENUS、种数SPECIES);土壤指标如土壤类型(SOILT),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酸碱度(SOILPH)、土壤表层阳离子交换量(SOILEXC)等;地形和地貌特征如经度(LONG)、纬度(LAT)和海拔高度(ALT),利用模糊聚类的手段,综合进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采用四级区划,即:生物大区(biodomain) -生物亚区(subbiodomain) -生物群区(biome) -生物区(bioregion).全国划分为5个生物大区,7个生物亚区和1 8个生物群区。 I北方森林大区 I A欧亚北方森林亚区 I Al南泰加山地寒温针叶林 IA2北亚针阔叶混交林 II北方草原荒漠大区 II B欧亚草原亚区 II Bl内亚温带高草草原 II B2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il C亚非荒漠亚区 II Cl中亚温带荒漠 ⅡC2蒙古/内亚温带荒漠 III东亚大区 III D东亚落叶阔叶林亚区 m DI东亚落叶阔叶林 III E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 III El东亚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III E2东亚常绿阔叶林 ⅡI E3东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E4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 IV旧热带大区 IV F印度一马来热带森林亚区 IV Fl北热带雨林、季雨林 IV F2热带海岛植被 V亚洲高原大区 vG青藏高原亚区V Gl青藏高寒灌丛草甸V G2青藏高寒草原V G3青藏高寒荒漠V G4青藏温性草原V Gs青藏温性荒漠IGBP陆地样带:科学计划与最新进展 作为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交叉项目(Interproject)的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已成为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发展和新研究方法之一。它以一系列综合性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为基础,是由沿着一个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强度等)的梯度上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所构成研究区域,并配合以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其地理范围为1000 km或更大的长度,数百公里的宽度,以涵盖大气环流模型(GCM)运作的最小单元。本节论述了IGBP陆地样带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样带的类型、一般设计和选择标准,国际上IGBP样带的初步设置,包括①经受土地利用变化的潮湿热带系统;②从北方森林到冻原的高纬度地区;③从干旱森林到灌丛的半干旱热带地区;④从森林或灌丛过渡到草地的中纬度半干旱地区,以及其它的一些样带和PAGES核心计划中的PEP样带,主要内容有样带设置的原因、研究内容和主要样带特点等,并总结了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6.中国东北样带(N ECT)的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0与130030’之间沿北纬43030’设置,长约l 600 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本文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大暖期)的植被分布格局。NECT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7.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和管理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最根本的途径,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而就地保护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定义和类型划分及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本身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Resumo: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条件与现状的基础上,诊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的限制因素及有利条件。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保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降水量以80%保证率的280mm计算为宜,则径流园林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65%;高效农牧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75%,最大不超过80%。同时表明在毛乌素沙地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 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点及诸气候要素建立了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27个省区农业生产力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模型较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 根据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综合模型、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计算了我国自然植被及农作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我国自然植被与农作物对全球变化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可能的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及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区。 根据叶面积指数、标准化差植被指数建立了中国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13组森林植被生产力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相符较好。通过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该模型在总体上优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表明基于NDVI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我国森林植被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快速监测与预测我国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Resumo:
中国东北样带(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是位于中纬度温带以降水量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的陆地样带。本文的工作以此作为研究平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c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EIS)以及Microsoft Excel 7.0软件包建立了样带的地理数据库和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包括气候数据库、植被数据库、遥感数据库和内蒙内C_4植物数据库以及样带内生态系统特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利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方法对NECT内的生物群区进行了划分。 主要是确定了生物群区间过渡带的位置与宽度,并预测了在全球变化三种模式下NECT内生物群区,尤其是过渡带的变化图景。湿度升高2 ℃后,过渡带的面积都呈扩大化的趋势。森林区对于降水量的变化反应很敏感。荒漠灌丛(即荒漠草原类型)由于其水热条件处于样带内较极端类型,因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反应也比较敏感。 2. 研究了NECT内的α、β多样性以及包括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地理成分等在内的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的梯度变化规律。 研究了样带内的多样性梯度,提出了在样带内存在的α多样性测度问题以及β多样性沿样带的变化规律:样带内由东到西,β多样性逐渐升高,群落内物种被替代的速率变慢;两种植被类型边界上的两个样地之间的相似程度由东到西呈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群落之间的物种周转率比不同类型群落间的物种周转率相对要低。同时将各个环境因子与α、β多样性作了回归分析,找出样带内决定α、β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指标。 样带内沿43.5°N一线附近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共有17类,水分生态型8类,区系地理成分包括17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特征沿样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生活型分布的历史地理原因。 3. 对样带气候-NDVI间的关系以及植被-NDVI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利用来自气象卫星的遥感数据一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数值化后的样带1:100万植被图进行叠加,找到NECT内每种植被类型对应的NDVI值。样带内共有植被类型147种,反映在NDVI变化上的植被类型有106类。其中,自然植被101种。 影响年均NDVI分布的因子主要有经度、辐射日照百分率及7月温度,与经度呈正相关,与辐射日照时数及7月温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如下: NDVI = -220.426 + 3.273Lon - 80.338Ratio - 1.962T_7 (R~2 = 0.9714, F = 521.52, p < 0.001) 4. 研究了NECT内的光合功能型。 主要包括内蒙古地区的C_4植物及其生态地理特性。揭标C_4植物的分类群特性、生活型、水分生态型与区系地理成分等生态学特性。C_4植物分布的科属极其集中。C_4光合型为维管植物某些分类群(科、属、种)的特性,为它们固有的遗传特性。推断C_4起源于草本的某些科属。C_4植物为喜热、耐旱的类群。世界种、泛热带种、泛地中海种C_4植物较集中。 样带内的C_3、C_4功能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样带内C_4和C_3光合型植物组成比例由东到西表现出两高两低的趋势。分布主要与年均温和降水量呈显著相关。 提出了一种新的C_3、C_4鉴别方法。即根据野外测定的光合数据建立了C_3、C_4的判别模型: f_1(x) = -1.5493 + 0.1427Pn + 0.1035Tr + 0.3768ΔT + 0.1000Gs f_2(x) = -15.6142 + 1.0542Pn - 0.2503Tr - 0.2957ΔT + 0.6491Gs 最后,综合7个GCMs模型(GFDL,GISS,LLNL,MPI,OSU,UKMOH,UKMOL)的输出结果,利用此结果和本文建立的回归模型,模拟了样带内生物多样性的窨分布格局,并预测了末来全球变化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Resumo:
本研究应用数字地球技术,基于1950年~1980年的全国958个气象站的基本气象数据(包括气象站的经纬度,海拔,月均温,月降水,年均温, 年降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风速等),比较了四个不同的根据水、热平衡原理设计的气候一植被关系模型(Penman模型、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和Kira方法Thomthwaite模型)在中国应用的一致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 Penman模型在温带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一致性指数超过50%,在青藏高原最出色,最有发展潜力。(2) Thornthwaite模型在热带雨林、季雨林区达到39. 72%,可以弥补Holdridg模型在热带地区分类精度的不足。(3) Holdridg生命地带系统在不同地带间适用性最广;只在热带地区,例如西部季雨林、雨林区域(52)、西部草原亚区域(63)和青藏高原温性荒漠地带(86)以及青藏高原温性草原地带(84)不理想。(4)吉良(Kira)方法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可与Holdridg模型相媲美;在低海拔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效果尚可,但在温带荒漠区与青藏高原区的模拟效果与实际相差较远。 这四个传统的分类方法在中国植被区划一级分类上是适用的,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KAPPA -致性指数达到0.57模拟效果优于其它三者,但在特定地区,如青藏高原,所有模型均需改进优化或启用新的模型因子才能很好地区分植被亚地带。本研究还指出,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气候一植被关系的研究,尤其在气候一植被指标(气候参数和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实时动态监测、气候一植被关系数据的海量信息高效、有序基础管理和功能型模型库支撑框架体系方面。
Resumo:
基于我国北方林一兴安落叶松林的实际观测资料对国际著名的CENTURY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模拟了我国北方林一兴安落叶松林的碳循环动态;结合全球变化的预测结果,模拟了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林生物量、生产力以及碳吸收能力的变化;并且预测了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干扰因子(林火)和人类活动(采伐、搂除枯枝落叶)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循环的影响。建立了综合反映兴安落叶松林生物学特性(年龄、蓄积量)及气候因素(年均温、年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兴安落叶松林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一材积驱动模型。评估了我国森林的生态系统公益价值,并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公益价值与其总生产力的回归关系。具体结果如下: (1) 我国北方林的植物总生物量为112. llt.hm-2,净第一性生产力为403. 07gC.m-2.a-l。 (2) 建立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气候生产力模型: NPP= (0.3318ln (V/A) +0.4747)×30 (l_e-0'0009695E) 为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气候资料估算森林生产力提供了方法。 (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净吸收碳2.65 t.hm-2,是一个重要的碳汇。 (4) 大气C02浓度倍增将使兴安落叶松林的净笫一性生产力增加9. 8%,并且提高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碳汇功能。 (5) 温度上升将增加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并且其碳汇功能也有所提高。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而不是水分。 (6) 林火使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量降低,但同时也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更新及幼树的生长,火烧后兴安落叶松林的生产力均有所增加。火烧的强度越大,烧死的森林生物量越多,火后的恢复期也越长。 (7) 一定强度的采伐有利于兴安落叶松林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从而既得到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保持一定的生态效益。 (8) 搂除枯枝落叶层在短时间内促进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生长,但长期下去,则将导致土壤越来越贫瘠,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9) 兴安落叶松林所创造的生态系统公益的总价值约为2409.96×106US$.a-,其生态效益的价值是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的2.52倍,反映了生态效益的显著性。 (10) 在对我国各类型森林的生态系统公益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建 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公益价值与其生产力的回归关系:Va=108.25×1 06×(Tp)0'93,简化了生态系统公益价值的评估计算工作。
Resumo: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地区,西北干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对其周边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一地区研究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并模拟预测其可能的潜在分布范围,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广泛收集了西北干旱区优势种和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资料,共选择128个植物种,利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计算各植物种的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PE)、降水量(P)及可能蒸散率(PER),分析植物种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并将所有植物种进行经验归纳分类。随后,对这砦植物种及其气候信息进行TWINSPAN定量分类,并与经验分类结果相比较,得出西北干旱区128种植物的生态气候分类,分属于以下几大类型:高寒草甸、森林一草原过渡带、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高寒荒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17个生态气候类型: 1)高寒草甸:异针茅。 2)森林一草原过渡带:牛尾蒿、鬼箭锦鸡儿、沙棘。 3)草原a:沙蒿。 4)草原b:长芒草、百里香(变种)、多叶隐子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 5)草原c:羊茅、小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线叶菊、华北岩黄芪、廿青针茅、碱蒿、内蒙古沙蒿、裂叶蒿、狭叶锦鸡儿、山竹岩黄芪、女蒿、小蓬、两伯利亚杏、沙地柏、角果碱篷、霸王、糙隐子草。 6)草原d:紫狐茅、紫花针茅。 7)草原一荒漠草原a:包括沙竹、琵琶柴、吉尔吉斯针茅。 8)草原一荒漠草原b:华北米蒿、差巴嘎蒿、星星草、长芒针茅、铁竿蒿、柠条锦鸡儿。 9)荒漠草原: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羊草、冷蒿、中亚紫菀木、刺旋花、老瓜头、木贼麻黄、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盐地碱蓬、冰草、蓍状亚菊、油蒿、木蓼、刺针枝蓼、长枝木蓼、中间锦鸡儿、尖叶盐爪爪、黄花琵琶柴、松叶猪毛菜、珍珠猪毛菜、东方针茅、囊果碱蓬、四合木、白滨藜、短脚锦鸡儿。 10)草原化荒漠,荒漠a:川青锦鸡儿、优若藜、苦艾蒿、无芒隐子草、沙冬青、籽蒿、地白蒿、菭草、齿叶白刺、绵刺、盐角草、多枝柽柳、盐生假木贼。 11)草原化荒漠.荒漠b:蒿叶猪毛菜、短花针茅、芨芨草、灌木亚菊、博乐蒿、小蒿、喀什蒿、南山短花菊、盐爪爪、木本猪毛菜、针茅、细枝盐爪爪。 12)草原化荒漠.荒漠c:白梭梭、白羊草、无叶假木贼。 13)干旱荒漠a:戈壁短花菊、荒漠细柄茅、刺蓬、沙生针茅、多花柽柳、细枝柽柳。 14)干旱荒漠b:梭梭柴、铃铛刺、天山猪毛菜、帕米尔麻黄、座花针茅、旱蒿、克氏狐茅、短叶假木贼、准格尔沙蒿、长穗柽柳、刚毛柽柳。 15)高寒荒漠植被:匍生优若藜。 16)干旱荒漠c:粉花蒿、白杆沙拐枣、膜果麻黄、花花柴、灌木紫菀木、裸果木、合头草、塔里木沙拐枣。 17)超干旱荒漠植被:沙拐枣、胡杨、盐穗木、灰杨、盐节木、圆叶盐爪爪。 综合分类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种的生态气候类型与实际生境相符,但也有少数植物种有明显偏差,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某些种的分布范围超出了西北干旱区,在东北、华北、甚至全国范围内分布,所计算的植物种的气候范围本身存在局限性;其次,西北干旱区的研究资料如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分布点的气象资料等有许多缺失:最后,由于文献中对某些植物种分布范围的描述比较笼统,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理分布界限,使得植物种所对应的分类结果与其真正所属的植 被类型有一些偏差。 本文还进一步在这128种植物中选取了10种分布明确、资料齐备的代表性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根据它们的降水和生物温度指标,模拟预测了它们的可能潜在分布区,包括其主要中心分布区和最大可能分布区,并与实际分布范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潜在分布区的分布范围与实际调查所得资料所处范围基本一致,特别是中心分布区的预测图,而最大可能分布区与实际有一定误差。
Resumo:
By how much does changing radiation from the Sun influence Earth's climate compared with other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is necessary for making policy regarding anthropogenic global change, which must be detected against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amplitudes and time scales of solar radiative output variability available from contemporary solar monitoring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s can help specify climate forcing by changing radiation over multiple time scales.
Resumo:
碳、氮不仅是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要的生态元素。大气中温室气体C02、N2O等浓度的增加使得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温室气体的减缓排放措施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纽带;它是陆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其在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含量与分布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规模,同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转化与迁移又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组成与含量。而土壤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转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对于正确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少全球变化不良影响,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平台。目前,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基于不同地区全球变化驱动因素的不同以及全球变化的潜在反馈作用强度的不同,在全球4个关键地区共启动了15条IG8P陆地样带。以水分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东北样带(NECT:Northeast China Transect)即为IGBP的陆地样带之一。 本文以中国东北样带为平台,基于2001年对中国东北样带科学考察所采土壤样品的实测结果和气候资料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梯度分布及其与土壤、气候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借助C02浓度升高和不同土壤湿度的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作物残体还田的长期定位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作物残体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氮转化的影响,讨论了农田生态系统通过作物残体还田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22.3土4.93 g.kg-1,下层土壤有机碳平均为8.9±1.20 g.kg-1。样带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3.52±0.881 g.kg-1,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13.1±0.78%;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1.14±0.250g.kg-l,占下层土壤有机碳的10.9±0.79%。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3,P<0.001)。 (2).不同生态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不同。中国东北样带东部(经度126°~131°)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植被种类极其丰富,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并且多为自然土壤,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较高。但由于采样区局部地理环境、植被结构及人类干扰程度的不同,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异较大,平均为61.9±13.84 g.kg-1和10. 88±2.236g. kg-1。样带中部(经度119°~126°)为松辽平原栎林草原、农田区和大兴安岭山地草甸草原区,属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气候。该区域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盐化或碱化草甸土及风沙土,土壤沙化、碱化严重,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平均为10.5±1.97 g.kg-l和1. 35±0.327 g.kg-1。样带中西部(经度113°~119°)为内蒙古高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域,具有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特征。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局部丘陵区分布黑钙土,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为14.6±1.65 g.kg-1和2.07±0.342g.kg-1。样带西部(经度111°~113°)为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区域,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土壤较为贫瘠,其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平均为7.99±1.51 g.kg-1和0.51±0.216 g.kg-1。从总的趋势看,样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梯度分布趋势一致,都呈现出随经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局部因土壤退化而出现波动。 (3).样带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全量氮、磷、硫、锌及有效氮、磷、钾、锰、锌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PH、容重、持水量及孔隙度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677(P<0.001)和r=0.712(P<0.001)。但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4).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经度之间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454,P=0.026; r=0.473,P=0.020)。样带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变异小于表层。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比率不同。总的来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大于土壤有机碳。 (5).短期培养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及干旱胁迫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不大,其变异系数为1.28%;相比较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其变异系数为29.67%。不同土壤湿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异的幅度因CO2浓度升高而降低。 (6).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r=0.695 (P<0.001)和0.636(P<0.001)。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基本一致:沿经度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局部由于土壤退化而出现低谷。样带除东部山区外,其它各部分土壤有效氮都很低,成为其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样带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低于表层,但样带不同部位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下降的幅度不同。总的来看,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和土壤有机碳相似,而土壤有效氮则有所不同。 (7).土壤全氮和有效氮是土壤生化环境中两个重要的因子。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和土壤有机碳、全磷、全硫、全锌、土壤活性碳、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锌、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度等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8).样带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682(P<0.001)和0.688(P<0.001)。而下层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的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1,P=0.256; r=0.366,P=0.079)。土壤有效氮占全氮的比例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90,p=0.044)。 (9).短期培养试验中,CO2浓度加倍和不同土壤湿度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整个试验中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是5.55%和3.84%),但仍能反映一定的变化趋势。 (10).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玉米残体施入土壤,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提高土壤氮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玉米残体还田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玉米残体还田可以降低土壤NO3--N的累 积,减少肥料氮的损失4.7~5.6%。 (ll).根据国内外文献和我们连续10年作物残体还田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及盆栽试验结果,从减缓CO2排放、增加土壤碳固存、提高土壤生产力入手,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作物残体还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了农田作物残体还田,增加土壤碳固存对于减缓CO2排放、提高土壤生产力的作用与意义。提倡作物残体因地制宜地归还土壤,但作物残体还田后土壤固存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