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resultados para 21-210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2002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98°20' ~ 98°59'E,28°48' ~ 29°40'N)对小昌都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98°35'00" ~ 98°40'00"E,29°14'24" ~ 29°16'42"N)(210 只左右)的生境及其利用形式、食 性、活动时间分配、过夜树及过夜地选择、雄-婴照料和繁殖季节作了重点研究, 并对保护区内的猴群分布、种群数量、保护状态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等作了一般 性的考查研究。 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存在3 个黑白仰鼻猴群,数量至少有300 只。从北到南 分别是执娜群、小昌都群和米拉卡群,其中执娜群(29°22',98°28'),是黑白仰 鼻猴最北分布群。猴群栖息范围中,人类的经济活动频繁。由于活动范围位于或 接近藏传佛教的神山,小昌都和执娜猴群保护最好,这两群之间存在生境走廊。 米拉卡猴群保护状态较差,主要是偷猎现象还没有杜绝。对过去20 年的农牧业 统计资料及藏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综合分析发现:在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尽 管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但猴群与人类和谐共存是可能的。 小昌都猴群全年白天用49%的时间取食,20%的时间移动,18%的时间休 息,13%的时间作其他的活动。在6-8 月,猴群日间表现出明显的三个取食高峰, 两个休息高峰。在11-1 月,猴群有两个取食高峰,一个休息高峰,或者休息高 峰根本不明显(12 月)。尽管环境温度和食物组成等也会影响时间预算,但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白天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小昌都猴群年家域为21.25 km2,且主要在3800 – 4250 米的针叶林中活动。 食物好的季节,猴群日移动距离长,日活动范围大;食物差的季节,则相反。秋 -冬季(10-12 月)由于取食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活动的海拔高 度高于其它季节;冬季(1-4 月)活动范围最低。猴群并不避免在人类间伐过的 次生针叶林中活动。小生境的使用强度与在此生境中过夜的次数有关。 小昌都猴群的食物以松萝为主。全年的食物组成: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松萝 82.1%,芽和叶12.1%,花、果实或种子占1.1%,无脊椎动物占0.6%,树皮、 树根、树胶,草等占4.2%;接近猴群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观察,松萝50.8%, 芽和叶28.5%,花、果实或种子占7.1%,无脊椎动物占6.5%,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7.1%。根据动物在不同林层分布百分比整合后得到接近真实的食物 构成:松萝75.4%,芽和叶15.7%,花、果实或种子占2.9%,无脊椎动物占2.4%, 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3.9%。猴群在夏季(6-8 月)会下地翻开小石块,取 食无脊椎动物。冬季(1-4 月)会取食至少6 种树皮和2-3 种干草。 基于避免捕食、安全、舒适、体温调节的考虑,小昌都猴群选择高大、底枝 高、底枝长以及层数多的树过夜,并在背风、阳坡和海拔低的过夜地过夜。在过 夜地的选择中,存在着阳坡和海拔高度的权衡决策。 小昌都猴群个体不同林层的分布:77.5%在树上,6.0%在灌丛,16.5%在地 上。成年雄猴和青年猴倾向于在地上活动。在地上活动时又倾向于移动,休息和 其他活动少。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避免被捕食是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 在小昌都猴群中,婴猴受到雄猴照料时间百分比(percent time of infant care, PTIC)为17.2±3.3,其中身体接触(BC)、接近(IP)和监护(G)照料的时 间百分比分别为0.6±0.5、5.8±1.2 和10.8±3.8。G 照料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 在8 月和3 月。雌猴总PTIC 为69.3±6.9,其中BC、IP 和G 的时间分别为42.0 ±8.6、21.6±5.3 和5.7±3.8。最低BC 和最高G 照料同时出现在3 月。对雄猴, (1)总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明显高于能量压力低的季节;(2)G 照料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也要比能量压力低的季节高;(3)BC 和IP 照料在两个季节 之间没有区别。对于雌猴,(1)总PTIC 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 低;(2)G 照料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高,而BC 照料在高能量 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低;(3)IP 照料在两个季节之间没有区别。这种 高强度的雄婴照料,特别是托儿所的照料方式,是由这种环境下过高的能量压力 所引起的。 小昌都群为严格季节性出生且出生季节在2 月初到3 月中旬之间,时间跨度 45 天,属脉冲型。这种格局是光周期、温度、食物等环境因子综合调控的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小昌都群的行为和生态特点,除具备疣猴一般特点 外,还具有地点特殊性,是自然环境如光照、温度、食物供给季节变化和生物环 境如捕食压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是能量摄入和损耗之间以 及它们和安全之间的权衡结果,体现了猴群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硅基发光材料和器件是实现光电子集成的关键。文章评述了目前取得较大进展的几种主要硅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包括掺饵硅,多孔硅,纳米硅以及Si/SiO_2等超晶格结构材料。展望了这些不同硅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器件和在光电集成中的发展前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克隆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pstⅠ-B、pstⅠ-C、pstⅠ-J三个片段,测序分析了pstⅠ-B、pstⅠ-C片段全序列及pstⅠ-J片段一端序列。ApNPV pstⅠ-C片段长6663 bp,包括9个完整ORF及2个不完整ORF;ApNPV pstⅠ-B片段长7406 bp,包括5个完整ORF及2个不完整ORF。ApNPV pstⅠ-J片段末端测定的954 bp序列包括lef-12完整序列及p47和gta部分序列。本研究共鉴定21个ApNPV ORF序列,其中20个属首次报道,占ApNPV已报道基因数的50%。编码ORF同源性分析及克隆片断ORF组成、基因排列顺序分析表明ApNPV与鳞翅目NPV第Ⅰ类群中的OpMNPV、CfMNPV、CfDefNPV、EppoNPV关系较近。 本研究克隆了ApNPV B-ORF6L、ptp-1、ptp-2及lef-12 四个基因,并对这四个基因在柞蚕蛹体内的表达进行了转录分析,结果表明:ApNPV ptp-1、lef-12是早期基因,B-ORF6L、ptp-2是晚期基因。本研究将ApNPV B-ORF6L、ptp-2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TP-2原核表达分子量与预测分子量相符,B-ORF6L融合表达分子量较预测的分子量偏大。以原核表达的B-ORF6L、PTP-2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作了B-ORF6L和PTP-2蛋白兔多克隆抗血清。ApNPV蛋白组分印迹分析表明:B-ORF6L参与包涵体膜及ODV结构组成,是ApNPV结构蛋白;PTP-2不参病毒结构组成。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杆状病毒分为4个大的类群,ApNPV属于鳞翅目NPV第Ⅰ类群,与OpMNPV、CfMNPV、CfDefNPV、EppoNPV关系较近,与AcMNPV、RoMNPV、BmNPV关系稍远。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维生素C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排放量大,是一种亟待处理的典型工业废水。本研究分别采用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的升流式厌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该制药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采用两种不依赖于纯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揭示了UASB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变化。此外,首次研究了零价铁(Fe0)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对反应器运行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絮状污泥和处理啤酒废水的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小试中温(35±1℃)UASB反应器在其运行的第65天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在进水COD浓度为9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容积负荷为13.6 kgCOD/m3.d条件下,其COD去除率稳定在85~90%之间,沼气产率达到4.5 m3/m3.d,沼气甲烷含量平均为72%。中试UASB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为厌氧消化污泥,其启动时间相对较长,为90天。在稳定运行期,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为8000~10000mg/L,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分别保持在12~16h和10.6~14.2 kgCOD/m3.d范围,该阶段反应器的平均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沼气产率平均为5.2m3/m3.d,沼气中甲烷含量为69%。上述结果表明中温UASB工艺用于维生素C生产废水处理是高效、可行的。 与对照反应器相比,添加Fe0的小试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和沼气产量分别提高了6.5%和10.2%。同时,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79%,比对照提高了64%,目前尚未见类似研究报道。在中试规模的UASB反应器中补充一定量的Fe0可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该结果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培养试验进一步表明,Fe0可以作为产甲烷菌还原CO2生成甲烷的电子供体。培养实验还表明,当系统中存在硝酸盐(0.40 mM)和硫酸盐(0.26 mM)时,Fe0促产甲烷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采用细菌通用引物968F/1401R和341F/907R获得的PCR-DGGE指纹图谱均表明UASB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细菌种群结构变化明显。小试和中试稳定期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各自初始接种污泥。产甲烷菌通用引物340F/519R的PCR-DGGE结果显示,虽然接种污泥中产甲烷菌的丰富度系数略低于稳定期,但总体而言,反应器运行期间产甲烷菌的种群组成相对稳定。 通过构建不同处理和不同运行阶段污泥样品的16S rRNA基因文库并对克隆基因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期两个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但与各自接种污泥差异明显。小试UASB反应器接种污泥中细菌的优势菌群分别为变形菌纲的δ亚纲(28.7%)和β亚纲(17.4%),至稳定运行期则演替为革兰氏阳性低GC菌群(21.9%)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4.0%)。中试反应器接种污泥Green non-sulfer bacteria(25.9%)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6.4%)类群占优势,而稳定期Green non-sulfer bacteria类群(17.9%)、革兰氏阳性低GC菌群(16.2%)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5.4%)为优势菌群。 产甲烷菌的优势克隆为SRJ 230、SRJ 26和SRJ 583,前两者分别与Methanosaeta concilii和未培养的Methanobacteria-like克隆Gran7M4的同源性达到97%和98%,后者与Methanomethylovorans. sp同源性为99%。接种污泥中上述类群占总克隆数量的比例较低。小试、中试接种污泥中产甲烷菌分别占7.8%和3.0%,但稳定运行期,该比例明显增加,分别达到21.9%和18.8%。上述结果表明启动期与稳定期污泥产甲烷菌种群组成相对稳定,但各类群数量明显增加。 添加Fe0的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期污泥中产甲烷菌比例(31.2%)高于对照反应器(24.2%), 革兰氏阳性低GC类群、变形菌纲的δ亚纲比例差异不明显,而变形菌纲β亚纲(6.0%)和Green non-sulfer bacteria(9.2%)的比例均分别低于对照反应器(13.1%和17.1%)。该结果表明,添加Fe0使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此外,在添加Fe0的UASB反应器中检测到特异性的克隆SRJ 341和SRJ 320,两者分别同磷酸盐去除和铁氧化有关的克隆子Orbal D41和Clone195的序列相似性达95%和96%。这两个类群可能分别与磷酸盐去除及铁促产甲烷作用密切相关。这一结果尚未见报道。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冶炼厂土壤和张士灌区土壤为研究目标,以污染土壤中镉、铅、锌、铜四种重金属离子为主要的修复目标,有针对性的筛选出柠檬酸和酒石酸作为淋洗剂,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考察了两种有机酸在振荡淋洗条件下和土柱淋洗条件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通过板栗内皮吸附的方法,成功实现淋洗废液的再生和回用。 振荡淋洗条件下,柠檬酸对冶炼厂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Cd89.1%、 Pb26.8%、Zn41.7%、Cu14.2%;对张士灌区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9%Cd,32.9%Pb,40.7%Cu,13.6%Zn;酒石酸对冶炼厂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7.9%Cd,15.7%Pb,40.6%Zn,13.9%Cu;对张士灌区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3.5%Cd,43.6%Pb,41.4%Cu,21%Zn。 土柱淋洗条件下,柠檬酸淋洗能去除冶炼厂土壤中91.3%Cd,11.1%Pb,39.2%Zn,11.1%Cu;酒石酸淋洗能去除88.0%Cd,9.5%Pb,35.6%Zn,10.9%Cu。 形态分级的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淋洗条件下,两种有机酸均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并能显著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不明显。 板栗内皮两次连续吸附能去除有机酸淋洗废液中90%以上的重金属离子,实现有机酸溶液的再生。再生后的有机酸溶液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与原有机酸溶液相似。 柠檬酸和酒石酸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有机酸,淋洗,重金属,形态,再生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文摘要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海洋神经毒素,具有戒毒、局麻、镇痛等多种功效,其国际市场的售价高达每克20万美元。本文对微生物源TTX进行了研究,期望为今后TTX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对我国渤海红鳍东方豚体内产毒细菌的微生态分布作了研究,共分离到了34株产毒细菌。对其中毒性较强的B3B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梭形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s)。通过小鼠试验、薄层层析试验及质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 为提高TTX的产量,我们采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对出发菌株B3B进行了诱变,获得了TTX稳定高产的突变菌株N14。应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获得较理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0.2%、酵母膏:0.3%、酪蛋白胨:0.5%、KH2PO4:0.6%。优化后摇瓶发酵试验TTX的产量为5.42MU/20mL, 较优化前提高了128.7%。 在摇瓶发酵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N14 突变株10L罐发酵试验, 结果表明当发酵48h时,TTX产量最高,为21.2MU/20mL,较摇瓶发酵提高了290%。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干旱和养分缺乏是制约植被生长和养分吸收的主要逆境因素。从单个植物种到植被群落,水分及养分的有效性控制着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本文以科尔沁半干旱沙质草地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水(80mm、40mm)、N肥(200 kg•ha-1)和P肥(P2O5)(100 kg•ha-1)添加试验,从植被的生产力、植被群落结构、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适应特性、植物N、P浓度等方面分析了沙质草地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初步研究了沙质草地水分以及N、P养分供应状况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N素是该地区植被生长的首要养分限制因子,从单个植物物种(主要指优势种白草和黄蒿)到植被群落均受到土壤中N素的限制作用。N添加下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白草和黄蒿地上单株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植被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植物N浓度、植物N:P比也显著增加,但是植物P浓度由于植物快速生长的稀释作用而减小。 对群落生产力来说,N添加下植被生物量提高了155%,白草和黄蒿地上单株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76%,291%。试验处理中200kg•ha-1的施N量并未达最佳施肥量的阈值;单独添加水和添加P在对整个生长季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白草和黄蒿地上单株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早期的水分处理促进植物茎的生长,使植物茎叶比增大,并使得早期植物N、P浓度相对较小,因而改变了非禾草类植物N、P浓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同时添加水和P肥可以促进非禾草类植物对P素的吸收和利用,而同时添加P肥和N肥与单独添加N肥结果相似。 对植被群落结构来说,水肥添加对群落的组成以及不同优势种所占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有处理中以黄蒿为主的非禾草类植物在群落中均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水添加、N添加以及P添加减小了以白草为主的禾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竞争优势,禾草类植物在植被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添加N处理下的影响尤为显著,与对照相比,N添加下禾草类植物所占的比例由40.75%下降到18.95%,下降了21.8%。 生长季内(6~10月),水肥添加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单株生物量以及植物N、P浓度、植株含水量、植株茎叶比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在所有植物中,非禾草类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决定了总植被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在N添加下呈递增趋势,而未添加N处理下则呈现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植被地上生物量N、P浓度随着时间具有相同的季节动态变化,禾草类植物N、P浓度随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而肥料添加下非禾草类植物N、P浓度也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添加水的作用,在水+肥处理下植物N、P浓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动态变化。植株N、P浓度以及植株相对含水量随着植株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而植株茎叶比则呈上升趋势。 研究区草地各处理下植被以及单个物种植物N:P比都很小,介于2~13之间,N添加下植物N:P比显著增加,应用临界N:P比可诊断土壤中氮素是植物的主要限制因子。随着环境中N、P有效性的波动,不同器官以及不同时间,植物N:P比均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但植物仍能够维持体内N、P浓度保持相对平衡,植物N、P浓度显著正相关。在植被水平上,除水+P添加外,其他各处理下禾草类植物以及非禾本可植物N、P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线形方程中的斜率a的倒数实际可以上表征植物生长季内的平均N:P比。在物种水平上,各处理下白草植株N、P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而黄蒿则没有这个特性,白草具有较强的体内N、P浓度平衡机制。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施不同剂量磷稻田土壤有效磷变化进程、淹水培养表面水全磷浓度的动态变化、强淋洗(每天100mm)对土壤中磷垂直迁移、损失的影响及不同土水比和施磷量下土壤中磷向水体释放规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Olsen-P浓度在施磷后下降迅速,60天后趋于稳定。随施磷量增加,淹水稻田土壤速效磷递增,土壤速效磷与施磷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y=21.49+0.086x,r=0.999 )。施磷后表面水中全磷迅速上升后又缓慢下降, 120天后,表面水中全磷浓度与施磷量呈的指数曲线关系(y=0.372e0.0022x,r=0.986),利用分段回归(split line)模型预测出导致表面水中磷激增的土壤Olsen-P浓度“突变点”是82.7mg kg-1,达到或超过该值,磷则容易进入表面水并导致流失。对水稻土施磷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淋洗,结果各种形态的磷淋溶到60cm以下的浓度不超过0.1mg kg-1,折合每公倾损失全磷仅为2.5~2.8 kg,对地下水影响很小。当施磷量高于800kg hm-2时,磷从上层向下移动现象明显。与split-line模型预测出上层土壤可能发生磷的移动和淋溶的土壤Olsen-P阈值为74.1mg kg-1的施磷量接近。土壤浸提液磷浓度受土壤施磷量和土水比共同影响;施磷量对土壤释放磷量影响起主要作用,随施磷量增加,溶液中磷浓度增加。总之,增大施磷量使土壤速效磷超过阈值,会使土壤可溶性磷、田面水全磷迅速增加,加速磷的垂直迁移。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城市扩展及其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区持续向外扩张,导致基本农田大量流失,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给沈阳市的城市增长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对1988-2004年间沈阳市的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细胞自动机(CA)的城市扩展模型-SLEUTH对历史时期(1988-2004年)的城市扩展格局进行模拟与重建,对未来(2005-2030年)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城市扩展进行模拟与环境影响评估,以期为城市增长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城市面积持续增加,城市扩展强度逐渐增强;2000-2004年城市扩展规模和强度都达到最大;沈阳市城市化进程正在显著加速。城市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个研究时段内,市区西南方向是城市扩展的主方向,中心城区周边(8~10km)及各级经济开发区是扩展的热点区域。 (2)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耕地向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面积转换。持续的城市扩展导致区域景观日益破碎化和复杂化。城市和其它建设用地的景观影响日益增强,耕地的优势地位减弱,且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日趋复杂。城市化空间梯度上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景观组成和空间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处在城市化前沿区域的城郊地区,景观格局表现出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加深和形状日趋复杂等特点。 (3) 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城市扩展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政策因素的激励与导向作用。空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发区建设与行政建制变化、道路与城镇分布、浑河和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4) ROC曲线统计、Kappa统计与多分辨率误差估算以及景观指数从城市扩展总体预测能力、增长数量、空间位置和空间格局上给予SLEUTH模型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总体上来说,SLEUTH模型具有可信精度,较好地表达了沈阳市1988-2004年间城市扩展的总体趋势,对城市扩展面积的拟合精度很高。但是,与其它城市扩展模型相似,在像元尺度上对城市扩展空间位置的预测和对城市空间格局的表达还有待于提高;随着分辨率的降低,模型对城市发展中空间邻域关系的表达效果趋于提高。SLEUTH模型对城市扩展的总体模拟精度要高于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但是对城市扩展位置的模拟准确性低于后者。 (5) 通过分析发现,影响SLEUTH模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模型结构、地方城市发展特征、模型应用的时空尺度和模型输入数据的获取与误差传递等。通过修改模型组分设置、开展模型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实行城市扩展一体化模拟可以提高SLEUTH模型的模拟效力,而具体实现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模型评估结果和效力提高的对策,对城市扩展演变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重建,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数据资料。 (6) 遵循沈阳市目前和未来的区域开发政策、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社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了五个城市发展预案,即目前趋势发展预案(CT)、区域开发政策与城市规划预案(PP)、生态可持续发展预案(ES)、紧凑式发展格局预案(CD)和特定增量发展预案(GA)。对不同预案条件下未来(2004-2030年)城市扩展面积和空间格局、城市扩展热点区域、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以及对其它类型土地资源的消耗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沈阳市城市规划、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增长管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本文在分析长白山、丰林、呼中三个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PnET-II模型,模拟东北主要森林的NPP过去43年来的动态,并结合动态GCM结果(CGCM2)预测未来一百年东北主要森林NPP的变化趋势。通过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对比,结合模型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验证和探讨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主要结论如下: (1)近43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表明,三个研究区的气温都有上升趋势。丰林和长白山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温明显,但降水减少,表现出暖干化趋势。呼中地区90年代后的降水减少趋势并不明显,表明东北的暖干化趋势存在地区差异。未来近10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测表明,三个研究区的日最低温和日最高温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日最低温的增幅大于日最高温。未来100年气温变化可分成两个阶段,21世纪前半叶温度增幅较小,而后半个世纪增速明显加快。与温度的增加趋势相反,21世纪光合有效辐射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三地的降水在21世纪都有增加,但具体年际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些与森林生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的变化,将会给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深刻的影响。 (2)模型估算三个地区主要森林NPP值,过去43年来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存在年代际间波动。未来一百年,随着气候变暖,三地所有森林的NPP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50年前NPP变动幅度较小,2050年后有较明显的减少趋势。 (3)模拟CO2浓度增加和气候变化对NPP的双重影响,丰林和长白山的红松林和硬阔林的NPP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而云冷杉林和落叶松的NPP都减少。气候变化对云冷杉和落叶松林的生产力影响较大。 (4)植被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植被参数对NPP的预测结果影响较大;对气候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森林NPP对温度的反应敏感。 (5)通过与实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PnET-II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东北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其它已有文献的比较其结果表现不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PnET-II模拟时未考虑氮碳循环过程导致。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碳循环过程是目前全球碳源碳汇研究的核心,目前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杉木人工林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由于近几十年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大地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来源、分解和释放动态的区分量化,结合13C标记示踪试验,开展了杉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平衡影响的研究,为土壤碳平衡和转化机理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⑴估算了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的周转状况,研究发现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更新较慢。土壤碳年输入量、形成量、转化量、输出量和贮存量分别为2.79 t hm-2、1.58 t hm-2、2.04 t hm-2、4.57 t hm-2、113.21 t hm-2。其中在土壤碳年排放量中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凋落物层呼吸碳分别占土壤碳总排放量的50.6%、26.0%、23.1%。 ⑵计算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平衡的贡献。不同器官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矿化释放碳量和进入土壤碳库量均随着凋落物易分解性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各器官凋落物分解以CO2-C释放最多,以微生物量碳存在的量次之,以可溶性碳存在的量最少。年均温16.5 ℃条件下培养100天,分别来自于叶、枝、细根、粗根有机碳的13.81%、9.26%、5.74%、4.62%被矿化释放,占总CO2-C释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7%、37.2%、31.9%、29.0%。同时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3.05%、3.26%、2.24%、1.84%存在于土壤微生物碳库,占总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分别为12.9%、14.3%、10.5%、8.8%;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0.62%、0.62%、0.31%、0.24%存在于可溶性有机碳库,占总可溶性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99%、4.10%、2.13%、1.73%。 ⑶不同器官凋落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碳排放的激发效应不同,叶、枝、细根、粗根加入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依次为6.6%、7.0%、2.2%、2.8%。并且土壤风干-湿润过程影响了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土壤风干-湿润使起始矿化底物库增大,培养初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升,同时土壤原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凋落物碳的利用以及凋落物对可溶性有机碳的贡献下降。 ⑷凋落物碳在不同轻组密度组分中的分布不同,但各器官凋落物间无明显差异,均为中等密度自由轻组最多,其次为最小密度自由轻组,最少为闭蓄轻组。室外培养224天,结果表明叶、枝、细根、粗根凋落物在各密度组分中的分配情况为:<1.0 g cm-3自由轻组中16.5~19.1%,1.0~1.8 g cm-3自由轻组中56.8~65.2%,闭蓄轻组中残留5.7~6.9%,其余的9.9~21.0%被矿化损失。研究还表明,凋落物粉碎添加方式能改变其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倾向于向较重的密度组分中分布而被保护起来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呼吸的主要组分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进行分离并量化,对于了解土壤碳释放规律、估算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年际通量以及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根系或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释放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挖壕法测定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和胡桃楸林的土壤表面CO2通量,并同步分析土壤水热因子及土壤有机质、N含量、根系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等。研究结果表明:(1)辽东山区次生林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29-18.15%,全氮含量为0.43-0.90%,pH值为5.67-6.19;次生林生长季细根生物量平均为152.61- 447.79 g/m2,粗根生物量平均为255.42-507.42 g/m2,根系总量平均为540.93-955.22 g/m2;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明显,且具垂直分布特征,蒙古栎林的土壤转化酶、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胡桃楸林最低,胡桃楸林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最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并与土壤温度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具显著相关性(P<0.05)。(2)次生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明显的日、季变化规律,生长季根呼吸贡献相对较低,胡桃楸林根呼吸贡献率为34.0-34.8%,蒙古栎林为17.9-28.4%,杂木林为14.7-35.3%;土壤微生物呼吸贡献率为66.0-85.3%,高于根呼吸贡献率,说明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决定土壤总呼吸的变化趋势。(3)土壤呼吸与地下5cm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总呼吸的Q10值为1.29-2.30,微生物呼吸的Q10值为1.28-2.09,根呼吸的Q10值为1.29-3.72;土壤总呼吸、微生物呼吸、根呼吸与土壤含水量均无明显相关关系;蒙古栎林根呼吸与细根生物量显著相关,杂木林根呼吸与粗根生物量及根系总生物量显著相关,胡桃楸林根呼吸与根系生物量总量显著相关(P<0.05);微生物呼吸与淀粉酶、转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均无显著相关性(除胡桃楸林与过氧化氢酶显著相关);微生物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5)。(4)蒙古栎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年际碳释放量分别为572.78、147.78和425.59 g C m-2a-1,杂木林分别为403.12、108.92、297.51 g C m-2a-1,胡桃楸林分别为519.47、173.75、345.72 g C m-2a-1;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过根呼吸释放的碳量均小于分解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呼吸释放的碳量,非生长季次生林土壤碳释放量为39.21-152.04 g C m-2a-1,占全年呼吸总量的10-29%,说明冬季土壤碳释放量不能忽略。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含油污泥已作为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其处理问题已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热洗技术是含油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而清洗药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含油污泥的处理指标与效率。目前,适合热洗处理的化学药剂很少,迫切需要开发专用药剂技术。针对含油污泥清洗效率的难题,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含油污泥清洗剂。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混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探索合成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命名为MBS)。分析讨论了MBS关键单体的选择、合成设计及方法,检测了MBS有关物理化学性能,考察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清洗条件对MBS脱油性能的影响,探讨了MBS对含油污泥中原油不同组分的去除效率,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MBS结构的官能团。 MBS在单体质量比为MAA:BA:St=21:62:17,引发剂AIBN为单体总量的1.2%时,含油污泥脱油率可达84%以上。MBS对于含油污泥中芳烃去除率最高,为93.0%;其次是烷烃,去除率为87.4%;沥青质、胶质最低,去除率为71.8%,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还针对目前国内尚无评价含油污泥清洗剂的标准方法,对清洗剂性能评价进行了初探,采用统一标准的模拟含油污泥进行清洗剂性能评价,并提出了制备方法,同时验证了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证明,模拟含油污泥能够真实体现清洗剂的脱油性能,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规范的含油污泥清洗剂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锦州湾海域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接纳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废水、废气及废渣的排放,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湾内五里河河口区域污染尤其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至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区域已成为无底栖生物区。因此对该区域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其迁移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五里河河口区域水体及沉积物中四种重金属(Cu、Pb、Zn、Cd)的总量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发现该区域沉积物四种重金属中Cd污染最重,在河口区域尤其是河口口外海滨潮滩具有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对河口口外海滨潮滩沉积物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研究发现Cd的形态分布为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基本处于活化状态。随后以河口口外海滨潮滩沉积物为基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研究沉积物中Cd的迁移规律及机制。 以盐度和温度作为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的静态模拟实验,结果显示:Cd污染沉积物在不同盐度与温度的水体中均能在24h左右达到最大释放量,使水体中Cd的浓度突然升高,造成水体Cd超标。室温条件下,不同盐度水体条件下沉积物中Cd的释放随盐度增加而增大,其中盐度为21.7‰和14.8‰的水体中出现两次释放高峰现象。恒温条件下在盐度相同的水体中,18℃和4℃的中、低温较29℃的高温更有利于沉积物Cd的释放,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则是21.7‰盐度的水体更利于沉积物Cd的释放,其次是海水盐度的水体。当外界条件相同时,温度恒定条件下Cd的释放大于室温条件。 从离子角度分析发现水体中的主要阴、阳离子可促进沉积物Cd的释放,其影响程度为Cl->Ca2+ > Mg2+> HCO3->SO42-≈Na+。 河口沉积物的环境质量、潜在生态风险及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分析均显示连山湾五里河河口区域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 关键词 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Cd释放,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