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resultados para 3-20
Resumo:
Os profissionais da área da saúde formam um dos grupos mais vulneráveis à infecção pel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Segundo estimativas da Organização Mundial de Saúde (OMS), 8,8 milhões de pessoas estavam infectadas pelo Mtb e ocorreram 1,4 milhão de óbitos por tuberculose (TB) em 2010. A identificação de pessoas com Infecção Latente Tuberculosa (ILTB) é considerada pela OMS como uma prioridade no controle da doença, especialmente em países em desenvolvimento em que a incidência da doença ativa tem apresentado redução. O objetivo do presente trabalho foi avaliar, no Brasil, o custo-efetividade dos testes Prova Tuberculínica (PT) e Quantiferon TB Gold-In-Tube (QTF-GIT) no diagnóstico e tratamento da ILTB em profissionais de saúde atuantes na atenção básica, sob a perspectiva do Sistema Único de Saúde (SUS), comparando cinco estratégias que incluem o QTF-GIT, distintos pontos de corte para a PT e uso sequencial dos dois testes; e analisar o impacto do tabagismo sobre o risco de ILTB entre os profissionais de saúde, destacando-se a categoria da Enfermagem. Foi realizada uma avaliação econômica completa do tipo custo-efetividade, conduzida considerando uma coorte hipotética de 10.000 profissionais de saúde atuantes na atenção básica, com horizonte temporal restrito a um ano. Um modelo analítico de decisão, caracterizado por uma árvore de probabilidades de eventos, foi desenvolvido utilizando o software TreeAge ProTM 2013 para simular os resultados clínicos e impactos econômicos em saúde da nova tecnologia diagnóstica (QTF-GIT) versus a PT tradicional. Esse modelo simulou cinco estratégias diagnósticas para detecção e tratamento da ILTB: (a) PT, usando ponto de corte de 5mm; (b) PT, usando ponto de corte de 10 mm; (c) teste QTF-GIT; (d) PT, com ponto de corte de 5mm, seguida de teste QTF-GIT quando PT positiva; (e) PT, com ponto de corte de 10mm, seguida de teste QTF-GIT quando PT positiva. Foi realizada análise de sensibilidade determinística univariada. Na determinação dos fatores associados à ILTB, foi elaborado um modelo de regressão logística múltipla com seleção hierarquizada, utilizando o software Stata. A estratégia mais custo-efetiva foi a PT no ponto de corte ≥10mm, considerando como medida de desfecho tanto o número de indivíduos corretamente classificados pelos testes assim como o número de casos de TB evitados. A utilização isolada do QTF-GIT revelou-se a estratégia de menor eficiência, com RCEI= R$ 343,24 por profissional corretamente classificado pelo teste. Encontrou-se risco à ILTB significantemente maior para sexo masculino [OR=1,89; IC 95%:1,11-3,20], idade ≥ 41 anos [OR=1,56; IC 95%: 1.09-2,22], contato próximo com familiar com TB [OR=1,55; IC 95%: 1.02-2,36], status do tabagismo fumante [OR=1,75; IC 95%: 1.03-2,98] e categoria profissional da Enfermagem [OR=1,44; IC 95%: 1.02-2,03]. Concluiu-se que a PT no ponto de corte de 10mm é a estratégia diagnóstica mais custo-efetiva para ILTB entre os profissionais de saúde na atenção básica e que a ILTB está associada ao hábito do tabagismo e à categoria profissional de Enfermagem.
Resumo:
After an unusually strong and persistent patter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the United State[s] in Fall 1985, it became quite changeable (although high amplitude anomalies still prevailed). Following a fall that was cold in the West and warm in the East with heavy precipitation, a high pressure ridge set in over the West during December, with generally light precipitation over most of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winter, the central North Pacific was very active, with large negative atmospheric pressure anomalies centered at about 45°N, l60°W. This activity may have been encouraged by an enhanced meridional eastern North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gradient, with positive SST anomalies in the subtropics and negative anomalies in midlatitudes. However, in January, the western high pressure ridge remained strong and temperatures were remarkably warm, increasing the threat of drought in California after the two previous dry winters. However, in February, storms from a greatly expanded and southerly displaced Aleutian Low broke into the West Coast. An unusual siege from February 11 to February 20 flooded central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with very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record to near-record runoff. Upwards of 50 percent of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fell on locations from the upper San Joaquin to the Feather River drainage basins, and the largest flow since observations began in the early 1900's was recorded on the Sacramento River at Sacramento. The atmospheric pattern that was responsible for this remarkable stormy spell developed when the western high pressure retrograded to the northwest into the Aleutians, accompanied by the strengthened and southerly extended storm tract that moved into California. Although exact details vary from case to case, this episode displaye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imilar to those in several other historical California winter flood events. These included a long duration of very strong westerly to southwesterly winds over a long subtropical fetch into California. Much of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is series of storms was orographically induced by the moisture laden flow rising over the Sierra ranges. Due to the warm air mass, snow levels were relatively high (about 7500 feet) during the heaviest precipitation, resulting in copious runoff.
Resumo:
黄精族隶属于广义的百合科,通过对其研究历史的回顾,指出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即(1)族的概念和范围不清、(2)属间的界限模糊、(3)族内各属的系统排列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形态、解剖、胚胎、孢粉和细胞方面对族内各类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一些实验工作,本此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工作,对黄精族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 一, 形态本文通过黄精族各属大量标本,尤其是国产类群标本的认真研究,并结合6个多月的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本族植物21个形态性状及其状态在属间和属内的分布,指出了一些性状的稳定性及其系统学价值, 二,解剖本文对黄精族5属17个种的茎、根状茎及子房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同时对7属41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镜观察,并对5属12种的叶表皮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1)七筋姑属花葶的维管柱缺乏纤维鞘,这和本族其它类群不同.(2)扭柄花属、黄精属、竹根七属和鹿药属植物子房中具草酸盐针晶,而七筋姑属和万寿草属未发现这种晶体.(3)本族植物的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但邻近细胞及其周壁的形状在不同类群中是不同的,据此我们将本族叶表皮划分为七个类型,并认为叶表皮邻近细胞呈多边形、周壁直是黄精族叶表皮最基本的形式. 三,胚胎本文对黄精族3属4种植物以及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进行了胚胎学研究,其中小玉竹(Polygonatum humile)和铃兰得到了完整的胚胎学资料,实验结果显示(1)黄精族植物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胞质分裂均为连续型,胚乳发育为核型;(2)小玉竹的胚囊发育方式为葱型,鹿药(Smilacina japonica)为英地百合型.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和长蕊万寿竹(D. bodinicri)为蓼型,铃兰为葱型或英地百合型;(3)周缘细胞的有或无在小玉竹,鹿药和铃兰中是不稳定的. 四,孢粉本文对6属42种植物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萌发孔的类型和数目在本族中不稳定,系统价值不大;(2)花粉外壁纹饰比较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性状.我们将黄精族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划分为9种类型.并认为孔穴型是一种原始类型,其它类型是由它演化而成, 五,细胞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性状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黄精族植物有五种原始染色体基数:七筋姑属x=7;万寿竹属和扭柄花属x=8;黄精属x=9:鹿药属和舞鹤草属x= 18;竹根七属x=20. 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工作,对黄精族的各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包括万寿竹属、扭柄花属、七筋姑属、黄精属、竹根七属、鹿药属和舞鹤草属的黄精族是一个单系类群. 2.本文赞同Dahlgren et al.(1985),Tahktajan (1987)对黄精族系统位置的处理,即它与铃兰族,蜘蛛抱蛋族和沿阶草族关系较近,且共同组成铃兰科.相比之下,黄精族是该科中比较原始的一个族. 3.本文在性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20个比较稳定、系统价值较大的性状,并指出了它们的演化趋势;同时总结出黄精族原始类群应具有如下特征:(1).具细线形根状茎;(2).地上茎具分枝;(3).叶茎生;(4).具腋生的圆锥或总状花序;(5).花为三基数,花被片离生;(6).花被片具多条开放型脉;(7) .胚珠多数;(8).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型;(9).厚珠心胚珠;(10) .花粉外壁具覆盖层. 4.本文认为黄精族植物可分为三支:一是以染色体基数x=9及其衍生的类群,包括黄精属,竹根七属、鹿药属和舞鹤草属;二是以x=8为基数的一支,它包括万寿竹属和扭柄花属;三是七筋姑属单独形成的一支,它的染色体基数x=7.同时认为万寿竹属是本族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 5.本文认为东亚北方是黄精族植物起源地. 6.本文赞同汤彦承(1978.见汪发缵、唐进1978)对卵叶扭柄花(Streptopus ovalis (Ohwi) Wang et Y.C.Tang)的分类学处理,而不赞同汪发缵、唐进(1983)把金佛山鹿药(Smilacina jinfoshanica Wang et Tang)从鹿药属转隶至黄精属的观点. 7.本文认为鹿药属和舞鹤草属亲缘关系较近,但区别特征明显,从而不赞同LaFrankie (1986),李恒(1990)将二者合并的观点。
Resumo:
晚第三纪是云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段,本论文以晚第三纪晚中新世(吕合)、晚上新世(羊邑和龙陵)地层中的孢粉为研究对象,结合同层位大化石植物证据,参照现代植被,恢复了云南三个化石出产地区的古植被垂直分布景观,并定性地描述了古气候;同时运用共存分析方法(The Co-existence Approach)定量化地重建了三个地区的古气候参数值;初步推测了沉积地可能的古海拔。 吕合晚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含52个孢粉类型,隶属38科,其中25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73.1%,裸子植物占11.5%,蕨类植物占15.4%。 吕合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反映该地区在沉积时期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特征,沉积地附近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包括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石栎属和漆树科等植物,以及多种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成分;林中混生少量针叶树(如松属和杉科等);林内蕨类植物较少;距沉积地较远的海拔较高的地区分布由铁杉属、冷杉属、雪松属和云杉属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 吕合地区晚中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13.3-20.9℃,最热月均温:22.5-27.5℃,最冷月均温:2.5-12.6℃,年较差:12.1-24.8℃,年降雨量:803.6-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9.4-281.9mm,最小月降雨量:10.2-18.5mm。 羊邑晚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含52个孢粉类型,隶属32科,其中36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61.5%,裸子植物占9.6%,蕨类植物占25.0%,藻类植物占3.9%。 羊邑孢粉植物群的组成反映在沉积时期该地区的植被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特征。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沉积地附近,以壳斗科的石栎属、青冈属和栲属为主,混生漆树科、桃金娘科、蓼科、大戟科和金缕梅科的枫香属等植物,林内蕨类植物丰富;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距沉积地较远海拔较高的山地,主要包括松属,铁杉属,罗汉松属和一些阔叶植物类群;云杉林、冷杉林和铁杉林分布在更高海拔的地区。 根据植物群的组成推测羊邑沉积地的古海拔不高于2000m。 羊邑地区晚上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13.3-20.9℃,最热月均温:22.5-27.5℃,最冷月均温:1.9-12.6℃,年较差:12.3-25.8℃,年降雨量:797.5-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2.4-249.6mm,最小月降雨量:7.2-12.7mm。 龙陵晚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含86个孢粉类型,隶属61科,其中45个类型鉴定到属级。植物群中被子植物占69.0%,裸子植物占4.6%,蕨类植物占24.1%,藻类植物占2.3%。 龙陵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沉积地区的植被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特征。沉积地附近分布有湿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主,混生杜鹃花科、藤黄科、漆树科和无患子科等植物,林内蕨类植物丰富;在距沉积地较远的高海拔的山地上分布有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铁杉属植物为主。 龙陵地区晚上新世的气候参数:年均温 18.6-22.1℃,最热月均温:22.8-27.5℃,最冷月均温:9.7-15.1℃,年较差:12.3-18.1℃,年降雨量:815.8-1254.7mm,最大月降雨量:172.4-249.6mm,最小月降雨量:9.8-11.3mm。 综合吕合、羊邑和龙陵孢粉植物群新研究资料和云南地区已有的第三纪孢粉学资料,云南地区晚第三纪时期孢粉植物群组成相对稳定,均已经反映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垂直分布的植被景观,具有湿润的山地亚热带气候特点。与我国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相比,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上,云南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变化不如北方显著;与我国南方其它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相比,虽然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均表现出不明显,但云南地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更为丰富。
Resumo:
An overview of the physic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nd and flames is presented. The flame dynamic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 and computer modelling. The complementary rôles of wave analysis, low-order models for unsteady combus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experiment are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of oscillations in gas turbine combustors and in generic premixed ducted flames. The potential for 'antisound' and passive acoustic absorbers to eliminate the instability is also discussed.
Resumo:
分子系统学建立在实验和计算的基础之上。DNA快速测序技术的普及为分子系统学家提供了大量数据,而序列分析技术则是探索数据发现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基因组时代,随着大量模式生物完整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分子系统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生命之树计划有助于确定新的模式生物和开展相应的基因组计划;另一方面,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计划有助于阐明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基因组的进化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分子系统学序列分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探索与整合基因组数据的强有力工具,从而在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的相互渗透正在形成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为了奠定分子系统学研究中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工作的坚实基础,我们建立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平台。该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数据库服务和数据分析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网络资源。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平台包括了3个专业数据库。第一个是DNA凭证标本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记录包括了7项字段:英文科名、中文科名、物种拉丁名、采集人、采集号、采集地和采集时间。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单个或多个字段的取值进行检索。截止2004年6月1日,该数据库共包括3491条标本记录。第二个是引物数据库。PCR引物是分子系统学实验的重要条件之一。该数据库中的记录包括3项字段:引物名称、序列内容和退火温度。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单个或多个字段的取值进行检索。截止2004年6月1日,该数据库共包括170条用于扩增植物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引物记录。第三个是生物计算数据库。该数据库为研究人员提供传输和保存序列分析数据和结果文件的服务。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我们开发了数据库的接口和检索工具,以及系统管理员和用户资格认证程序。通过前者,使用者可以进行数据的上传、下载、管理和检索等操作。而后者则是对不同使用者身份和权限进行设定。管理员的权限高于用户,主要负责本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及对新增管理员和用户进行资格认证。 分析技术支持旨在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常用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从复杂的统计学算法和计算机程序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于计算结果的生物学解释。在该部分中,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并且针对分子系统学中的不同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包括:系统发育重建、替代速率和分歧时间的估计、祖先分布区的重建、性状进化假说的检验、以及密码子水平适应性进化的检测。我们特别强调了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推测作为方法论上的重要进展在分子系统学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本部分还包括大量常用的分子系统学程序或软件包及其快速使用说明和命令模块。下载安装之后,用户即可按照说明使用命令模块进行数据分析。 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网络资源地址,如生物信息中心、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实验室、专业期刊和相关数据库等。 最后还给出了4个应用实例,即针对特定分子系统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初步的分析结果。 第一个例子说明系统发育重建方法的应用。为了确定杨梅科的系统学位置,对6种DNA序列和叶绿体trnL-F区内的间隔性状进行了分析。单个分析表明这6种序列之间在系统学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合并分析强烈支持杨梅科和(木麻黄科,(桦木科,核果桦科))的姐妹群关系,而间隔性状的存在能够充分提高其分辨率和支持率。 第二个例子说明如何推测历史生物地理学过程。我们对壳斗目8科25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trnL-F、matK、rbcL和atpB的合并序列进行了最大简约分析,得到唯一的最大简约树。基于该系统树和25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扩散-替代分析方法重建了系统树每个节点上的祖先分布区,推测了壳斗目的分布历史。结果表明,壳斗目的历史生物地理学过程由3次替代事件和20次扩散事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替代事件是由于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分离所导致的南青冈科及其姐妹群之间的分化。另外,在壳斗科和核心高等金缕梅类中多次发生从欧亚大陆到北美洲、甚至南美洲的平行扩散事件。 第三个例子说明如何估计分歧时间。我们仍然使用扩散-替代分析中所用的最大简约树作为分析的依据,并根据等级制似然比检验确定的最优替代模型对该系统树的支长进行了最大似然优化。似然比检验表明,该系统树不服从分子钟假说。我们以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分离的地质事件和5个属的最早化石记录作为标定点,采用罚分似然法在没有分子钟的条件下估计了壳斗目的科间分歧时间。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科间分歧事件都发生在白垩纪。 第四个例子说明如何检测密码子水平的适应性进化。分支间可变选择压力模型的似然比检验表明SARS冠状病毒的S基因在跨种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正选择。
Resumo:
树木年轮生态学是利用树木年轮来评价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学科,其基本依据是系列年轮宽度和结构特征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半干旱草原的环境条件不适宜树木的生长,但在我国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草原沙地上,存留着一片天然白扦林,它们被认为是第四纪早期的残遗植被。鉴于锡林河流域半干旱的环境条件已接近白扦的生存界限,此片残遗白扦林可认为是进行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本文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的方法,结合木材解剖、气候资料、历史文献记录等,研究了这片残遗白扦林中白扦的生长与环境、年龄结构与环境干扰事件、白扦年轮宽度与羊草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以及全球变暖可能对该白扦林的影响等。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依据国际树木年轮库的标准,建立了65年的白扦标准年轮年表。年表的平均序列相关系数为0.47,信噪比为14.44,平均敏感度为0.18。白扦的年轮宽度年表与上年9月、当年2、5月份的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通过对白扦年轮结构的观察确认,1966、1968、1972年存在高频率的窄年轮,这些年轮通常仅有两至三层晚材细胞,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类特殊的树木年轮一浅轮。 3)白扦的年轮分析结果显示,锡林河流域的小片白扦林可能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白扦年表( XLPI)与大青山(HHT)油松、准格尔旗(JGB)油松以及白云敖包(BYAB)红杆云杉年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HHT、JGB和BYAB年表都同时出现明显的生长下降现象。 4)根据相关函数的分析,羊草的生长对当年5月份、7-8月份的降雨量较为敏感,与白扦的年轮宽度之间也存在两组显著的生长关系。基于这两种生长关系和白扦年轮宽度序列,本文重建了1955-1994年的羊草地上生物量动态。 5)当地气象资料显示,近40年来锡林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和各季节平均温度都呈增加的趋势,但只有夏季平均温度与白扦的年轮宽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也发现白扦的生长与5月份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以及5、6月份的极端最高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白扦标准年轮年表的统计特征表明,锡林河流域残遗白扦年轮序列包含丰富的环境信息,适合于树木年轮生态学的研究。白扦5月份开始生长,此时的降雨是最显著的生长限制因子,从而造成了白扦年轮年表与5月份降雨量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8-10月份,锡林河流域的降雨为全年降雨量的1/3,由于沙地土壤可以减少地面径流和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所以此阶段内的降雨能存留在沙地内,以供笠年白扦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这种降雨分布和沙地基质的特征可能是白扦在年蒸发量为降雨量4-5倍的锡林河流域仍能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 1966、1968和1972年浅轮的出现与前年和当年的特殊气候有关。气候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三年的上年生长季末至当年生长季都干旱少雨,并且生长季后期伴随着异常高温天气,这种干旱伴随高温的气候特点是造成白扦浅轮的主要因素。因此,白扦浅轮与亚北极区针叶树浅轮的发生机理是完全不同的,为迸一步研究浅轮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白扦年表与HHT、JGB和BYAB年表之间的年轮宽度变化的同步性显示,这些年表能间接地反映30年代以前造成白扦林较小年龄结构的环境干扰事件,降雨是华北半干旱区树木最突出的生长限制因子,在20世纪20年代,HHT、JGB和BYAB年表同时出现的生长下降,反映了该时期华北地区可能发生了大范围的旱灾,这一结论也为历史资料所证明。20年代白扦林的消失以及30年代后这片天然白扦林的重新出现表明了,20年代的旱灾可能是影响白扦年龄结构的主要干扰事件,它还有可能是造成白扦成片死亡的直接原因。 在锡林河流域,7-8月份是降雨最充沛的时期。相关分析表明,建群种羊草能充分利用这一水热配比最佳的时期快速生长,但白扦对当年7-8月份的降雨反应却不敏感,而与上年8-10月份的降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都证明白扦和羊草对半干旱草原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方式。羊草地上生物量与白扦年轮宽度之间的两组显著的关系可归结于两种季节降雨分配模式,它为利用白扦年轮宽度重建羊草的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奠定了基础。羊草产量的重建不仅延长了锡林河流域草产量的记录,而且还开拓了用年轮宽度重建草产量的方法。 白扦年表与温度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季节温度的升高对白扦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夏季温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白扦的生长。白扦年表与5月份温度资料之间的相关分析还揭示,用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来替代月平均温度更能说明温度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5、6月份是锡林河流域白扦形成层活动较旺盛的时期,因此,这期间极端高温严重影响白扦的生长。近40年来,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白扦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旱胁迫影响。如果大气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将有可能导致这片残遗白扦林从锡林河流域消失
Resumo:
本文对松嫩平原羊草地的群落结构及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本文第一部分是对碱化草地植物群落分布的空间、环境因子分离。决定碱化草地植物物种在空间分布的因素可以大致分解成4个部分:(1)通过物种的生态位起作用的环境因子;(2)决定物种、群落间竞争激烈程度的空间距离因子;(3)环境和空间因子的交叉或耦合作用;(4)其它未知因子(如生物和随机因子)。本研究在1996年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运用DCA消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群落主要变化趋势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DCCA消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影响松嫩平原碱化草地群落结构季节动态的空间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解。结果表明:
在影响群落分布的各因子中,环境因子独立约占40%,而环境一空间耦合因子占35%,空间因子独立约占3%,其它因子约占20%。在诸多因子中,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在整个生长季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作用因季节而变化。在干旱季节,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子表现为土壤碱化度和土壤水份,而土壤氮素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但在降雨较多、土壤湿润度较大的季节,土壤氮素的影响明显增强,成为仅次于土经度的决定性因素。
2、第二部分对东北松嫩平原碱化草地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分形性质进行了分析,分别用边长-面积指数和Korcak指数估计了斑块边界复杂性和斑块面积分布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
随放牧强度增加,占优势的羊草斑块的相对斑块化加剧,而斑块的边界在中度放牧时最不规则:
在水淹地,占优势的羊草斑块和次优势的碱茅斑块、獐茅斑块的斑块边界复杂性和斑块化程度比未水淹地都低,说明水降低了群落复合体内的异质性:
水淹地优势植物斑块的边长-面积指数和Korcak指数均低于次优势种,但在重度放牧地结果好相反,说明两种样地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
斑块边界复杂性符合同一尺度规律,在现有的面积范围以内没有尺度转换,而斑块面积分布则存在尺度转换点。对重牧地和水淹地的尺度分析表明,较小尺度上, 群落空间格局的相对斑块化程度较低,说明较小尺度上的空间格局要相对稳定一些,而较大尺度上则相反。可能原因是放牧干扰对大尺度的斑块影响更大。
3、对1989年开始围栏封育的样地10年来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恢复演替过程中各个主要斑块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动态,以及整个样地总体格局在演替系列中的变化。得出如下结果:
羊草是该区植被的优势种,其格局动态为:1989-1993年,羊草斑块总面积增加,斑块数目减少,相对斑块化指数降低,1994年后羊草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
羊草的斑块面积分布曲线在20平方米左右发生转折,即空间格局在此尺度发生尺度转换。不同尺度上斑块的相对斑块化指数及其在恢复演替中的变化趋势不同:小斑块的相对斑块化指数低,在1989-1993年期间增加,而后降低;大斑块的情况正好相反。说明羊草空间格局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中等大小斑块的合并和数目减少,羊草斑块生长对格局的影响比斑块合并的影响要小。
獐茅斑块的格局动态为:1989-1994,斑块总面积、斑块数目、最大斑块面积增大,1995年开始降低。相对斑块化程度则先降后增。碱蓬斑块在1989-1993年间的格局动态与羊草正好相反:总面积减少,斑块数目增加,斑块面积大小的变化范围变窄,说明1993年之前,控制碱蓬斑块的主要生态学过程是其他物种的侵入,隔离原来较大的斑块,同时占据某些小斑块。1994年之后,碱蓬斑块的变化比较随机,其格局变化受到其他物种如杂草对策种虎尾草等的影响很大。
样地总体格局的变化为:1991年前,斑块种类和总斑块数目增加,斑块化程度随着增大;1993年后,斑块种类基本稳定下来;1991-1995,斑块化指数降低。在此期间,斑块数目增加,所以斑块化程度降低意味着斑块大小频率分布趋于均匀,大斑块被分裂,小斑块在长大,群落总体空间格局逐渐稳定。总体格局在三个尺度上有不同的自相似规律,这三个尺度分别为:La(a)<=1; 1
Resumo:
本文从种群、群落、景观等水平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状况,发现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运用“以地养地”模式,建立自然保护地,能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同时能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恢复潜力和可行性的分析,发现将“以地养地”模式推广到全旗,可实现全旗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自然保护区设计理论,对拟建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设计,并对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以下主要内容: 1)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种群在人为干扰下处于衰退期。本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榆树疏林种群是一个数量处于下降的种群。中老龄龄级榆树较多,而年幼龄级榆树较少。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幼苗库严重不足,种群进入中老龄期后,外界干扰(例如直接砍伐等)导致了个体较高的死亡量。按照一次平均推移法预测各龄级在未来20年、40年、60年及100年后的株数,老龄龄级株数将有所增加,而中幼年株数则下降。目前蓝旗榆种群中老年个体仍保持着比较旺盛生殖能力,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采取适度放牧、严禁超载过牧、严禁滥砍滥伐等措施,促进天然更新。 2)浑善达克沙地沙丘植物群落退化严重。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典型固定沙丘调查表明,阴坡植物群落种类复杂,主要为耐阴乔木半乔木+灌木+柳灌丛类,群落较为稳定。阳坡主要以褐沙蒿、雾冰藜和虫实为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沙脊为沙蒿+半旱生杂草类,腰地形成木岩黄芪+半灌木半旱生杂草类。落沙地形成虫实+狗尾草优势群落,风蚀坑形成狗尾草+虫实+褐沙蒿优势群落。顶部则形成虫实单优势群落。固定沙丘退化严重,有活化的可能,需要加强保护,控制放牧强度。 3)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化严重。研究发现榆树疏林斑块在全旗分布不均匀,斑块集中分布于北部苏木。其中有20个嘎查所含疏林斑块面积较多,占该旗疏林斑块总面积的86%,是主要分布区。榆树疏林斑块密度较低,斑块边界割裂严重,斑块之间分离度高,大斑块较少,小斑块数量多。 4)建立保护区可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运用以地养地模式,将大部分退化沙地围封保护,进行自然恢复;在小面积土地上建立了高产高效饲料基地,以向上一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结果表明,牲畜的压力逐步向小范围的土地集中,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借助自然力逐步恢复。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显著增加。植被组成方面,优质牧草比例提高。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在实验示范以后,年人均收入提高了32%。在全旗自然保护区建成后,大量居民将从保护区内迁移到城镇中去,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对于当前逐渐发展的二、三产业有促进作用;同时,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有利于城市人口增长,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消费食物来源、水源保障、环境保障。 5)拟建自然保护区设计。按照景观规划理论、Diamond自然保护区设计原则,选择榆树疏林斑块集中分布区,作为潜在核心区,运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设计不同的宽度。同时调查斑块外不同距离样方与疏林斑块的群落相似度。由此而初步确定的核心区分布在正蓝旗23个嘎查,面积1 531 km2,约占全旗总面积的15%。根据核心区边界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以及保护核心区所需要的最小宽度、当地土地利用所能规划的最大宽度,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缓冲区宽度。由此而确定的缓冲区面积为114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其他地区均设置为过渡区,面积为751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8%。 6)浑善达克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浑善达克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各个苏木、镇、牧场、示范区,按照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可以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正蓝旗划分为四个区域、两条畜产品产业带,简称“四区两带”战略:北部景观保护区、西部生态功能恢复区,以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中部社会经济服务区,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集中建设好三个小城镇,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生态旅游产业;南部低山丘陵农业区,以及沿国道、省道的畜产品产业带。
Resumo:
放牧是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草地植物被家畜采食而部分或全部去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干旱半干旱草原,长期以来,过度放牧使草地的植被、土壤状况不断趋于恶化。由于过度放牧,草地植物正常的生理生态特性受到影响,光合作用能力、生长能力和繁殖更新能力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文从动物-植物-土壤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过度放牧和刈割对内蒙古草原的一种典型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evel.)形态、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以及羊草对放牧和刈割的生理生态响应,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过度放牧使土壤表层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显著下降;羊草的叶量减少,比叶面积增大,节间缩短,分蘖减少;羊草的生物量根部分配比例增大,生殖器官则分配很少;羊草种群高度、盖度、密度和相对生物量均比对照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说明,过度放牧从短期可以影响到羊草种群和部分形态特征,长期则影响羊草的生物量分配模式,最终还使羊草的生境趋于恶化,不利于羊草的生长。同时,羊草对放牧也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例如,比叶面积增大,增加了更多的光合叶面积;节间缩短可以躲避家畜啃食;生物量向根部集中,增大了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等。 2.过度放牧使羊草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光合作用补偿点增大,光合作用饱和点却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下降,暗呼吸速率增大;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实际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粹灭值均显著低于围封样地;瞬时和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过度放牧强烈制约了羊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物质生产的基础,羊草光合能力的降低必然导致其生物产量的降低,从而也改变了羊草种群在整个生物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3.羊草在轻度(地上20%)和中度(地上40%)刈割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地上累积生物量,表现为超补偿生长,并且地下生物量降低较少,相对生长速率较高,分蘖较多。而重度(地上80%)刈割可收获的地上累积生物量远少于对照,表现为欠补偿生长,且地下生物量大量减少,分蘖较少。在轻度或中度刈割条件下,施氮肥可以起到稳定维持植物生物产量的作用,但是重度刈割条件下,即使施加再多的氮肥也不能补偿植物生物量的损失。施磷肥对羊草的补偿性生长特性没有明显影响。而干旱加刈割处理的羊草不管是哪个刈割水平,均为欠补偿生长,地下生物量低,相对生长速率较低。 4.轻度刈割后羊草剩余叶片经过3天左右的生理恢复期后,表现出了明显的补偿性光合作用。中度和重度刈割羊草的生理恢复时间较长,没有表现出补偿性光合作用。刈割和施氮处理羊草剩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和仅刈割处理(对照)基本上相同。刈割和干旱处理羊草剩余叶片的光合速率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各刈割水平均没有表现出补偿性光合作用,主要是干旱导致气孔关闭,限制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刈割后叶片气孔导度的增加可能是补偿性光合作用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叶片受到强烈伤害后,气孔导度虽然增加,其呼吸作用也增大,所以净光合速率还是较低。重度刈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升高可以增加其光合作用潜力,为恢复正常生长作了生理上的准备,这可能是植物对刈割或放牧的一种生理适应性。 研究放牧条件下植物对动物采食的反应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生态学意义,而且对提高植物的净生长量,维持草地持续的生产能力,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草地主要植物对牲畜采食的补偿性生长效应及其条件,对合理利用草地可再生资源,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利用植物的超补偿效应,适时放牧,控制放牧强度,实现草地植物可食部分的超补偿生长,实现草地的最优化利用和生产力的最大化。
Resumo:
Twenty three small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SIS) in the size range of 3-18 cm were analyzed for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minerals (Ca and P) content to evaluate their nutritive valu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different species ranged between 71.00 and 81.94%. In general, small sized fishes showed higher moisture content. The muscle protein content among the species varied widely (16.16-22.28%). In general, the muscle protein content of fishes showed higher value than the whole carcass protein content. The carcass lipid content varied between 1.87 and 9.55% and showe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isture content. The gross energy content ranged from 19.51-27.30 KJ/g on dry matter basi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ranged between 0.85-3.20% and 1.01-3.29% respectively. Th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ratio (Ca/P) varied between 0.44 and 2.00. From the nutritional point of view, it shows that the SIS are good source of protein and minerals especially calcium and phosph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