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resultados para Stipa krylovii steppe
Resumo:
草地在世界各种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类型区均有分布,约占陆地面积的24%。尽管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通过各种措施,使氮素由大气圈进入生物圈的量已经翻了一翻,但是,草地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氮素补充,其生产力至少是季节性地受到氮素的制约。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氮素匮乏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尽管一些研究者的工作已经涉及到氮素循环的一些方面,但是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过程的系统研究迄今尚未开展。地下器官中贮藏养分的积累是多年生牧草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物质保障,碳水化合物是我国典型草原植物重要的贮藏营养物质。但是关于我国草原生态系统贮藏养分的研究还相当匮乏。值得一提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的损失,甚至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羊草样地设计了氮素添加试验,采用15N稀释法对典型草原羊草群落的氮素吸收利用、氮素平衡进行了研究,并就氮素添加条件下,植物氮素利用与植物竞争的关系、氮素吸收分配与牧草生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羊草群落植物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进行了测定。 15N稀释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我国典型草原羊草群落吸收的氮素平均16.41%来源于肥料,83.59%来源于土壤。氮素添加不仅显著促进了羊草群落地上器官对肥料氮索和土壤氮素的吸收量,而且促进了地下器官对肥料氮素和土壤氮素的吸收量。生物量达到最大时,羊草群落吸收的氮素分配到地下器官中的比例平均为74.85%,分配到地上器官中的比例平均为25.15%。植物吸收的肥料氮素在地上和地下器官之间的分配比例约各占50%。 在我国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植物对肥料氮素的回收率仅为31.61%,氮素添加显著影响羊草群落植物对肥料氮素的回收,随着氮素添加量的提高,地上和地下植物器官对肥料氮素的回收量均显著提高。凋落物的肥料氮素回收率为2.92%,地下凋落物的回收率显著高于地上凋落物。肥料氮素的土壤存留率为36.16%,主要分布在地表至40cm的土层范围内(>95%)。各土层存留的标记肥料氮素量均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肥料氮素的当季损失率为21.77%-43.38%。风险:收益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25gN/m2与28gN/m2的处理风险大于收益,添加17.5g/m2的处理风险最低,收益最高,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可以参考。 为了了解羊草群落植物的竞争能力是否对羊草群落植物的相对多度有影响,我们对不同盖度的10个物种的15N吸收速率、15N分配、植物组织氮素含量、单株生物量、根/冠比、氮素生产力等反映植物竞争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向根系的氮素分配比例、根/冠比、和氮素生产力与植物的相对盖度显著正相关,向地上器官的氮素分配比例、氮素吸收速率与相对盖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植物组织氮素含量、和单株生物量与植物相对盖度无关。 试验前,我们认为氮素吸收速率应该与植物的相对多度显著正相关,但是本试验发现却是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并不能代表较高的竞争能力,而是稀少植物能够与优势植物共存的一种生理机制。 氮素的吸收与分配显著地影响牧草的生物产量和品质。氮素添加提高了羊草生物量,促进了生物量向地上器官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向根系的分配比例,使根/冠比显著降低。氮素添加促进了羊草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向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向根系的分配比例,提高了羊草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和地上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对根系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氮素添加水平为17.5gN/m2时,羊草根、茎、叶生物产量均最高。与17.5gN/m2的处理相比较,添加28gN/m2的处理,羊草的生物产量以及牧草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本实验条件下,17. 5gN/m2是较为适宜的氮素添加量。 地下器官中贮藏养分的积累是多年生牧草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物质保障,碳水化合物是我国典型草原植物重要的贮藏营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羊草群落地下器官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地下贮藏碳水化合物种类主要包括甘露糖醇、果聚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甘露糖醇是最主要贮藏碳水化合物,约占60%;其次是果聚糖,约占30%。氮素添加量对羊草群落地下贮藏碳水化合物有显著影响。在0~50 g NH4N03. m-2.yr-1范围内,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总糖、果聚糖、甘露糖醇的含量均逐渐升高。氮素添加时期对羊草群落地下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亦有显著影响。7月初(雨季)添加氮素比4月份(牧草开始返青)更有利于牧草地下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对羊草根茎中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结果表明,羊草根茎中的贮藏碳水化合物组分主要包括果聚糖、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果聚糖是最主要贮藏碳水化合物,约占60%:其次是甘露糖醇,约占20%。氮素添加量对羊草根茎中的贮藏碳水化合物有显著影响。在0~17.5 g N/m2范围内,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总糖、果聚糖、甘露糖醇的含量均逐渐升高。氮素添加时期对羊草根茎中的贮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亦有显著影响。在7月初添加氮素比4月份添加氮素更有利于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Resumo:
近二十年来,碳同位素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碳一水”关系的研究中。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是叶片组织合成过程中光合活动的整合,它反映了植物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位于我国温带典型草原的核心区域,水分是制约本区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的限制因素。因此关于本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状况的研究,对探讨植物对生境干旱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沿土壤水分梯度在锡林河流域选取了沼泽化草甸、盐化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退化草地和疏林沙地等8个代表性植物群落,研究主要植物种、功能群和群落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等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从植物种、功能群和群落三个层次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及其对不同水分生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1)在所调查的8个植物群落中,C3植物占绝对优势;C3植物的δ13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越大,其在整个流域中的分布频度越高,生物量也越大;与生长在湿润生境中的植物相比,生长在较干旱生境中的植物能积累更高水平的脯氨酸。以上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的植物可能通过两种机制适应当地的干旱生境:一是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止是通过积累高水平的脯氨酸增强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并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分含量。 2)依照生活型将锡林河流域主要植物种划分成6个植物功能群: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植物。在较湿润生境,多年生杂类草更加丰富并构成了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绝大部分;而在较干旱生境下,多年生禾草在群落中起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土壤含水量下降,灌木和半灌木逐渐增多,且在退化草地和沙地中其相对生物量迅速增加;多年生禾草别3c值显著高于其它功能群;随着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多年生禾草和杂类草的别3c值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灌木/半灌木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典型草原区以生活型为基础划分的植物功能群可以用来进行较大尺度植物一水分关系的研究。 3)依照植物的水分生态类群,将锡林河流域主要植物种划分为六个植物功能群:旱生植物、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中生植物、湿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在较湿润生境中(沼泽化草甸和盐化草甸),湿中生和湿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并构成地上生物量的主体;在干旱生境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退化草地),旱生和中早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并构成群落生物量的90%以上;随着不同水分生态类群所适应的生境从干旱到湿润逐渐转变,植物的δ13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旱生植物叶片脯氨酸含耸最高,湿中生和湿生植物脯氨酸含量最低,不同水分生态类群脯氨酸含量与其δ13C值和地上生物星.显著正相关关系。 4)不同群落类型的平均δ13C值有显著不同,表现为: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沙地>退化恢复草地>草甸草原之盐化草甸>沼泽化草甸。C4植物的出现、不同物种δ13C值的差异和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δ13C值的变化是影响群落平均δ13C值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土壤水分状况和干扰历史(特别是放牧)密切相关。 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氮素添加对羊草和大针茅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土壤含氮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羊草叶片光合能力和叭JE,而对大针茅的影响不大。作为锡林河流域两种优势植物,羊草和大针茅通过不同的生理机制来维持较高的WUE适应干旱生境:羊草为高光合、高蒸腾,而大针茅为低光合、低蒸腾。羊草较高的WUE是以降低氮利用效率 (NuE)为代价的;而大针茅在维持较高WUE的同时仍能维持较高的NUE,这一特征使大针茅可以广泛分布于更加干旱和贫瘩的地区。 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植物与水分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证实了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可以有效地指示不同群落类型中主要植物种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对其它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可以更好地探讨植物对水分限制的适应策略。我们的研究结果从植物种、功能群和群落三个层次进一步揭示了植物对干旱生境的适应机制,并初步阐明了人类干扰特别是过度放牧对草原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的生态替代或/和灌丛入侵的影响。这些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结合其它稳定性同位素(如2H,18O和15N)技术,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蒙古高原植物对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适应与响应机制。
Resumo: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C02浓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已经由280μmol mol-1升高到了360μmol mol-l。据预测,到下个世纪中/末期,C02浓度将为目前的二倍。C02浓度升高及其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必将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有关C02浓度升高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早期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考察C02浓度升高对植物个体水平生长发育的影响。然而,高C02对植物的效应严重依赖于具体物种和具体环境条件,使得基于由短期盆栽实验获得的研究结果不能够有效地预测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因此,长期、原位处理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原位研究的难度较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有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生境条件和种间关系方面的巨大差异,自然生态系统对C02浓度升高的反应迥异。 草原生态系统由于C02浓度控制上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其物质循环相对较快,因而一直是C02富集实验研究最多的一类植被,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更是如此。然而涉及的区域和草原类型并不多,不足以进行可靠预测。目前,关于C02升高效应,研究比较系统的草原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美国Kansas的高草草原、美国California的一年生草原、瑞士西北部的石灰质草原、美国Colorado的矮草草原和一些牧场。我国总土地面积的40%为草地,类型丰富,然而相关研究不多,尤其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原位研究几乎为空白。 为揭示C02浓度升高对羊草草原生产力和碳平衡的效应,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永久羊草样地开展了两年的C02倍增实验(2001,2002)。在羊草样地选择相对均匀地段设置12个开顶式气室(直径1.8m),每个气室内分成4个小样方(0.5m×0.5m),其中6个气室在生长季给予加倍C02处理(约600μmol mol-l),另6个气室不补充C02(约300μmol moI-l)。地上部分用收割法取样,分种记录数量、高度和重量等指标,地下部分取样用环刀法。用Li-cor6400光合系统测定群落光合和呼吸速率。野外实验结束后,统一分析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的C、N等元素含量。另外,在内蒙古草原站院内设置了两组桶培实验,一组是取自羊草样地的带苗原状土,一组是取自羊草样地的混匀土,种上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的种子。2组桶培实验分别用两个水分梯度和两个C02梯度处理。水分处理分别为:浇水处理——每4天浇lOOOml水,相当于平均降雨量的160%;干旱处理——持续干旱,适时补水以保持植物不萎蔫,共浇水4000ml水。C02处理和取样方法与样地原位实验相同。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两年的C02加倍处理没有使羊草草原的生物量、植物种和功能型组成发生显著改变,桶培实验中,浇水处理显著促进了植物生长,原状土植物、种子苗实验的冰草和无芒雀麦对C02加倍处理同样不敏感,而种子苗实验的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在C02加倍处理下生物量显著提高。以上结果显示,由于水分和养分(特别是N)的限制,以及优势植物对C02的相对不敏感,C02浓度升高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结构的效应相对不大。 2)羊草草原的根垂直分布在加倍C02条件下发生显著改变,但根生物量对C02加倍处 理相对不敏感。在4次取样中只有一次对C02加倍处理表现出显著变化,根长的变化与根生物量的变化不完全一致,根的比根长在加倍C02条件下增加。根垂直分布的变化趋势与降雨的时间分布相适应,干旱少雨时期C02使下层根量增加,多雨时期C02则使上层根量增加。以上结果显示,根的空间分布比根生物量对C02加倍处理更敏感。水分是根空间分布变化的驱动因子,加倍C02条件下,根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倾向于优化对水分的充分利用。 3)加倍C02处理使羊草草原的群落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群落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因而使群落碳净输入量增加。土壤碳贮量占羊草草原碳总贮量的70%以上,碳总贮量及其组分(包括地上碳贮量、根碳贮量、土壤碳贮量)在两个C02浓度处理之问均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加倍C02处理使羊草草原群落及其优势植物羊草的c:N比增加。以上结果显示,在加倍C02条件下羊草草原的碳净输入量增加,这意味着在未来高 C02条件F,羊草草原将作为碳汇对大气C02起反馈调节作用。其碳贮量对加倍C02 处理的不敏感与许多以前的研究结果相似,一般认为是由于土壤碳贮量本底太大, 掩盖了C02效应,这还有待于更长期原位实验的证实。羊草草原群落c:N比在高C02 浓度下的变化将影响凋落物降解、N素循环和动植物营养关系等,进而对生态系统 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Resumo:
元素化学计量学指从化学计量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生命物质不同结构层次(分子、细胞、器官、机体、种群、群落等)或生态系统中元素的相对比值,来研究各层次相互之间以及生态学过程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可以把生态实体的各个层次存元素水平上统一起来,足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生态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中。C,N,P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环境问题都与它们有关,由此这三种元素的化学计量学受到生态学家们的普遍关注。C:N:P化学计量学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研究较为深入,目前已发展到染色体水平,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较为匮乏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三种元素的循环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C:N:P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球生命存在基础的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已有数亿年的演化历史,研究陆地植物的元素化学计量学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存在于地球上的内在机制,而且可以为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建立中国不同地区植物氮磷含量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一般规律,并进一步揭示植物不同进化阶段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内蒙古羊草草原设立不同施肥样地来模拟自然界不同氮磷环境,从试验水平上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及施肥梯度下生态系统中氮、磷、有机质的变化规律,并从化学计量学角度研究其内在机制。 利州新建成的中国维管植物数据库(包含1603种植物)研究了不同进化水平以及不同功能群(生活型)间植物N:P比的变化规律,并沿胡焕庸线(胡线)把中团分为为东西两部分,从总体水平上对比了东、西部间叫植物氮磷含量以及N:P的异同。结果表明:l)从演化水平来看,尽管氮磷含量表现出极大的差异,除豆科植物外,植物N:P基本保持稳定水平;2)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N:P比差异.显著,木本植物之间(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N:P不具有显著差异;3)中国东西部植物养分含量和N:P比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东部的养分含量低于西部,而N:P显著高于西部。 在内蒙古羊草草原两块永久实验样地(样地A:1980年围封样地和样地B:1999年田封样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N素和P素添加试验。氮素添加梯度为0,5,15,30,50,80 g NHN03.m.2.yr-1。P素添加梯度为0,2,4,8,16,and 32 g P2Osm-2 yr-1(仪分析了羊草器官的结果)。分别从植物器官、物种、功能群水平研究了N素添加对N:P化学计量学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土壤和凋落物C:N:P化学计量学对N素添加的响应。结合生物量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元素化学计量学对养分状况的指示作用。 1.羊草器官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添加N素可以显著提高羊草器官中的含N量,p素可以显著提高器官中的含P量:除2001年样地A中的根茎外,根茎中的含P量基本不受N素添加的影响;茎中的含P量同样表现出不受N素添加影响的趋势(2000年B区茎除外):N素添加可以显著增大羊草叶片中的含P量(B区2000年叶片除外)。P素添加对羊草器官的含N量没有影响;羊草器官中的氮磷含量施肥处理下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素添加下B区叶片除外)。N素添加对羊草器官的N:P比没有显著影响(A区茎2000年和B区叶片2000年除外):P素添加显著降低了羊草器官中的N:P比。 2.四种优势植物(羊草、羽茅、针茅和苔草)地上生物量和N:P化学计量学对氮肥的响应研究发现,四个物种的氮磷含量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样地A中的羽茅生物量,降低苔草的生物量,而使样地B中的羊草生物量增大;两块样地中,四个物种的氮磷含量及N:P比均随N素水平的增高而增大(样地A中的羽茅N:P比除外)。 3.基于生活型划分的功能群(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豆科植物,多年生杂类草,一二年生植物,灌木和半灌木)对N素添加的响应研究表明:施N可以提高样地A中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的生物量,而使样地B中的多年生根苇禾草增加;多年生杂类草的相对多度在两个样地中均随施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 降低:在样地B中,施氮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功能群的氮磷含量;在样地A中,功能群N、P含量对施肥的响应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添加N素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功能群的含N量(豆科植物除外),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P含量有显著增大的趋势(P < 0.005),而其它功能群(豆科植物、灌木和小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和~二年生杂类草)的P含量基本恒定(P>0.05);在样地A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一二年生植物,灌木和半灌木的N:P比随施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多年生根茎禾草和豆科植物的N:P比基本不变;在样地B中,多年生丛生禾草的N:P比随施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二年生杂类草不受施氨水平的影响。 4.添加N素对根实验结果表明:两块样地中,上层根(0-10 cm)的生物量仅在施N后第一年显著增加,而下层根(10-20 cm)的地下生物量在两年的施N处理下均不受施肥梯度的影响i在样地A中,施肥后第一年对根的N、P含量影响不显著,施肥后第二年可以显著增大上层根的N、P含量;在样地B中,添加N素后第一年可以显著增大根的含P量; 在两个样地中,两年的N肥处理对根的N:P比没有显著影响:在施氨处理中,根的N、P含量及N:P比在施肥第一年的响应要高于第二年。 5.所有处理中,上层土壤(O-lO cm)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均高于下层土壤(10-20 cm);在样地A中,氮素添加对r十壤有机碳没有显著性作用,在施肥第一年可以显著增加上层土壤的N、P含量,而在施肥后第二年对土壤N、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样地B中,添加N素对两年的土壤养分均没有显著影响:养分添加两个样地土壤中的元素比值(C:N比,C:P比,N:P比)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对施N一年后的响应要高于第二年。 6.养分添加对凋落物化学特征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不受施肥的影响;2001年凋落物现存量与2000年和2001年的地上生物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添加N素可以显著提高凋落物的N含量,而对有机碳含量和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凋落物C:N比随施肥梯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N:P比显著增高,而C:P比没有明显变化。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功能群的N:P比存在差异,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自然植被中的植物N:P比;但植物的N:P比不受植物进化的影响(豆科植物除外);由于植物已有数亿年的演化历史,同时N与P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办存在耦合作用。因此植物N:P比值恒定可能是一普适性规律。 N素添加试验表明,在植物根、地上器官、物种和功能群水平上N与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映了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具有协同作用。共存种对N肥的响应不同,表明物种受不同元素的制约。因此除非把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对施肥的响应刻画清楚,笼统的认定生态系统缺乏某种元素是不适当的。 施肥试验表明,两种围封时间样地的主要限制性元素不同。极度退化(样地B)植物生长主要缺N,而在保护较好样地(样地A),P也逐步成为一种限制因素。反映了随着保护时间的增加,植物生长逐渐由N限制型向N、P共同限制型过渡。添加的养分要么被植物吸收,挥发到大气中,或以凋落物的形式返还到土壤表层。但是对养分的预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对N素添加有…个滞后效应,而植物响应较为迅速。功能群N:P比在施肥实验中不能保持恒定,可能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的缘故;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表明羊草草原分解凋落物的微生物受P素的制约,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具有高的P素再转运机制。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氮肥降低了凋落物的C:N比,因此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可能将要发生改变。这需要进一步开展C循环的研究。
Resumo:
锡林郭勒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本区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目前,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根据不同的退化强度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类型进行定量模拟将其分为正常草地和退化草地,根据退化等级标准划分,将其分为严重退化、中度退化和轻度退化,以锡林郭勒草原有机物生产为基础,分别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等,估算其主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本研究选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功能指标包括食物和原材料生产、旅游和娱乐、有机物质生产、气体调节价值、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价值、以及生物控制及其生物多样性等8类功能进行了评价,基于服务功能机制对其价值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8类服务功能的年生态经济价值分别为元,3.4×108元、6.7×108元、15.8×108元、122.24×108元、3.9×108元107.64×108元、16×108元、36.01×108元,8类功能的总价值为311.69×108。 研究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价值外.还具有巨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对人类的贡献与提供产品本身同样重要。在各种服务功能中,水土保持价值最为重要;因此,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环境建设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今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注重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研究。
Resumo:
有很多因子调控植物群落中哪些物种存在或是哪些缺失,评价这些因子中某些因子的重要性因为因子间潜在的交互作用而变得十分复杂。已经有很多人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这个系统的植物群落易受多种相互交互的因子影响,其中包括干旱、动物粪尿斑、放牧家畜的采食以及物理干扰等。一些研究认为在大气条件一致的区域内,牧压对群落施加的影响可以超越不同地段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成为控制群落特征的主导因子。因而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的演替主要是由在一定放牧压力维持下不同植物种群的消长来实现的。但是对于在多个因子相互作用下的内蒙古草原的演替机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采食伴随着土壤养分的变化交互到一起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动态和组成。本论文采用野外和室内可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物种冷蒿(小半灌木、直根系、C3植物,在重度放牧区占统治地位)和糙隐子草(小丛生禾草、须根系、C4植物,中度放牧区的下层优势钟)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草原放牧演替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内蒙古草原退化的机理,并对内蒙古草原潜在的恢复措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本文提出三个假设:第一,退化草原土壤养分亏缺,因此养分利用率高的物种将占优势,并成为优势物种;第二,在轻度刈割或是不刈割条件下,糙隐子草的竞争能力将加强,施肥也将有利于增加糙隐子草的竞争能力;第三,冷蒿高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放牧忍耐力决定冷蒿在过度放牧样地占统治地位。 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 通过三年的恢复,在原过牧区并没有发现很低的氮素养分,恰恰相反,土壤的微生物态氮和土壤无机氮含量较高。冷蒿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低(以每形成100g碳所需的养分量计算),但在退化草原却是优势物种。因此否定了第一个假设。恢复四年后,糙隐子草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恢复过程中糙隐子草并没有成为优势种。同样的,温室内模拟放牧试验的结果与野外数据结果相符。即:同冷蒿相比,糙隐子草在各氮水平和各刈割强度下始终是一个弱的竞争者。在分析竞争能力时,施氮和刈割之间有交互作用。刈割对两物种竞争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在所有刈割强度下,冷蒿对糙隐子草的相对竞争力下降。因此部分支持第二个假设。冷蒿高的种间竞争能力(高的生物量、高的氮产量、高的氮素吸收速率以及高的氮素回收率)决定其在退化草原成为优势种。此外,冷蒿能够成为重牧地段的优势物种可能也归因于其很强的空间拓殖能力、避食机制、干旱的忍耐能力、根系的生态位分异、高的种子生产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它感作用。而糙隐子草能够较经济的利用养分和具有较好的放牧抗性是它能与冷蒿在一定的放牧压力下共存的原因。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第三个假设。
Resumo:
选取内蒙古草原三种主要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小针茅群落,应用样线法沿水分梯度研究放牧对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功能群组成、多样性、生产力以及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和放牧对土壤种子库组成、大小以及多样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 放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荒漠草原的放牧演替规律为小针茅群落→猪毛菜 + 小针茅群落→猪毛菜群落;典型草原为羊草或大针茅群落→糙隐子草 + 大针茅群落或克氏针茅群落→星毛委陵菜 + 糙隐子草群落;草甸草原为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 + 贝加尔针茅群落,这是不同物种对牧压的不同适应结果造成的。 放牧使4种草原群落生活型功能群组分间发生强烈的生态替代作用,但不同的群落生态替代模式不同:放牧使小针茅群落多年生丛生禾草作用减弱,一二年生草本作用增强;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多年生丛生禾草、多年生根茎禾草作用减弱,多年生杂类草作用增强;羊草杂类草群落多年生根茎禾草作用减弱,多年生丛生禾草作用增强。放牧使非旱生和C3植物作用减弱,而旱生、C4植物作用增强。 放牧对4种群落物种和功能群多样性的影响随不同的群落而表现不同: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 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除羊草杂类草群落外随放牧强度的加大而降低,但适度放牧增加了羊草杂类草群落的上述多样性指标。 群落地上现存量一般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小针茅群落反之,主要与一年生植物猪毛菜的生物量迅速增加有关。除羊草群落外,0~10 cm 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变化不显著;除大针茅群落外,放牧显著降低0~30 cm 地下生物量。 放牧影响下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生物量随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的升高而升高,其回归方程为:Y = 809 + 774x (R2=0.84, P<0.001),其中Y代表群落地上现存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x代表群落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 2 放牧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小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羊草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土壤种子库组成中均以多年生杂类草为主,分别占各自群落种子库总物种数的40%、52%、54%和67%。 生活型功能群种子库密度除羊草杂类草群落外,均以一二年生草本占优势。中度放牧升高了除小针茅群落外多年生禾草种子库密度;放牧增大了小针茅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一二年生草本种子库密度;除羊草杂类草群落外,放牧对多年生杂类草种子库密度影响不大;总种子库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种子库密度不大,不随取样时间和牧压而变化。 中度放牧种子库总密度最大,小针茅群落在重度放牧最大,主要是由于猪毛菜种子库密度在重度放牧突增所致。总体上,内蒙古草原4种群落在不同取样时间不同牧压下种子库总密度波动在20.8~3819.2粒/m2。 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0月份,除羊草杂类草群落外,不放牧群落较放牧群落为高,中度放牧使羊草杂类草群落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增加。中度放牧增加了小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7月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各取样时间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 3 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 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在特定时间特定放牧强度下与地上现有植被优势种一致,但一致率仅为三次取样时间不同放牧强度下总体的23.3%。 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受不同取样时间的影响,一般的10月取样最大。不同放牧强度对二者间的相似性亦有影响,中度放牧提高了小针茅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各取样时间和大针茅群落、羊草群落4月份的相似性指数。隔年二次萌发法提高了二者间的相似性水平。总体上相似性指数变动在0.1~0.75之间。 地上植被现存量、总密度与各取样时间土壤种子库总密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4 对于估计土壤种子库密度、物种组成和确定种子库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隔年二次萌发法对于弥补直接萌发法本身所具有的不足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Resumo:
基于静态箱式法,在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围栏与自由放牧样地对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子进行连续两年野外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围栏内外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季动态差异不大,日动态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一般出现在午间11:0014: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1:003:00。从整个生长季节来看,土壤呼吸作用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底,随后逐渐降低。整个观测期间围栏与放牧样地土壤呼吸作用平均值分别是219.18 mg CO2•m-2•h-1和111.27 mg CO2•m-2•h-1,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明显高于放牧样地,可能与土壤含水量改善和生物量增加有关。对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因子分析表明,放牧使土壤含水量和相对湿度明显降低,而对气温、大气CO2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并不大,且放牧使羊草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明显增加,而对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温、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其中土壤含水量和气温是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净光合速率是主要的生物因子。尽管放牧改变了土壤呼吸速率,但土壤呼吸作用各影响因子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没有改变,只是发生了量的变化。选择目前常用的土壤呼吸作用水热因子模型,在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分别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土壤呼吸作用主要受温度调控,然而,随着温度升高和水分增加,温度单因子模型不能模拟水分对土壤呼吸作用的激发作用。在干旱半干旱的典型草原区,土壤呼吸作用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而如果把温度的调控作用考虑进去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围栏样地,水热双因子线性模型的相关系数高于其它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作用82%以上的变化情况,而对于放牧样地来说,指数模型、指数-乘幂模型和指数-Arrhenius方程的相关系数(R2=0.87-0.88)高于线性模型(R2=0.73-0.79)。 在温室实验中,通过模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种羊草不同密度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采用根系生物量梯度外推法对羊草种群根呼吸作用与微生物呼吸作用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羊草根系呼吸速率在生长初期最大, 达到33.5 mg CO2•gDW-1•h-1, 随着植物生长逐渐降低而趋于稳定, 在1.1~2.0 mg CO2•gDW-1•h-1之间变动。整个生长季节根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总量比例从9.7%逐渐上升到52.9%,平均值为36.8%。尽管随着生长根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但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却使根呼吸作用所占比例不断升高。
Resumo: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其生存环境具备了各种适应对策。放牧影响下草原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忍耐或者适应放牧生境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研究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和草地利用方式,从而为防止草原退化和恢复退化草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研究植物对放牧的响应策略,对于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综合试验样地中的小叶锦鸡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放牧试验和唾液涂抹等模拟试验,从形态学、有性生殖、种子萌发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小叶锦鸡儿对放牧家畜(绵羊)采食的生物学响应。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通过小叶锦鸡儿形态和有性生殖的实验,可以看到放牧改变了该种植物的形态和生殖特性,不同放牧强度对其影响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在啃食压力下,小叶锦鸡儿的营养、生殖和防御之间存在消长关系。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小叶锦鸡儿对营养器官和有性生殖器官的投资均减少,而对防御器官的投资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小型化(植株高度、叶轴长度、小叶大小)和果荚数目及成熟种子数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物理性防御器官――刺,其密度和长度都明显的增加。同时,放牧也对植物花粉的品质产生了消极影响。 2. 放牧不仅影响了植物体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影响了子代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株产生的种子,其萌发速率明显不同。同时放牧强度和沙埋深度对小叶锦鸡儿的出苗率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沙埋深度增加,出苗率明显降低,0~2cm是其适宜出苗的沙埋深度;浅层沙埋处理下,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的出苗率差异显著。与轻度放牧相比,重牧条件下同一沙埋深度的种子出苗时间明显推迟;在相同放牧压力下,沙埋深度也影响了出苗时间。 3. 采食活动对植物本身的形态、生殖以及子代的萌发特性都产生了影响;通过AFLP实验证明了小叶锦鸡儿在长期的放牧历史活动中已经发生了遗传多样性的变化,重度放牧强度下的植株与轻度放牧条件下的植株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也就是说,小叶锦鸡儿种群的分化与放牧强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4. 三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灌木-小叶锦鸡儿、半灌木-冷蒿和草本-羊草)对绵羊唾液涂抹的响应不同,刈割和涂抹绵羊唾液能够增加植物的净地上生物量,并促进植株增加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投资。同时表明,简单的机械剪除不能够真正反应放牧家畜采食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Resumo:
氮素是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性氮沉降增加,使大多数生态系统氮素的可获得性增强。从而降低或消除了氮素对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加速了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由于成土母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组成等的差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氮素增加的响应也不尽相同。欧洲和北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性氮沉降增加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于分布广泛的欧亚大陆草原研究相对不足。 本文研究选择对于欧亚大陆草原较具代表性的成熟羊草草原群落及该群落的退化类型为研究对象,从1999年开始,在这两类群落中选取地形相对平缓均一,植被组成一致的地段设置了施肥小区并进行持续氮素添加实验。本文研究了成熟和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物种功能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对氮素添加响应。 羊草群落中6种主要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种群密度、比叶面积、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对于氮素添加响应以及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比叶面积、基于质量的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等叶片水平上物种功能特性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决定了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羊草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种群密度及个体生物量等多重调节功能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西伯利亚羽茅主要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单位质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以及株丛生物量,使其在群落占据优势。大针茅和冰草在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调节能力相对较低,种群密度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黄囊苔草只能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逐渐降低,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也显著降低。糙隐子草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但由于糙隐子草具有较高的SLA,且对叶绿素、叶片含氮量的调节能力较强,氮素添加处理没有对其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上述结果支持Tilman的光资源竞争假说和Knops等的物种替代假说。 成熟和退化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pH以及凋落物碳、氮、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成熟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退化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沿氮素梯度表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均与土壤pH呈显著的正相关。(2)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将;而对照的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年度间降水量差异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具有较大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成熟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生长不受氮素限制,但退化群落不同;氮素添加导致的土壤酸化作用可能是两类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可能还受到其它因子(如生长季降水量)的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缘故。
Resumo:
植被与大气间CO2通量的长期观测能够使人们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科学地位的理解。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涡度相关技术是评价植被/大气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内蒙古羊草草原通量站为试验平台,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羊草草原围封样地2003~2005年开路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在建立生态系统尺度CO2通量观测基本方法论的前提下,集中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呼吸作用以及碳吸收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控制机制,初步建立了内蒙古羊草草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估算的基本方法,可为生态系统过程模拟与模型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率谱和协谱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对高频湍流信号的响应能力可以满足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实际观测要求。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系统对比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在CO2通量长期观测中仪器性能稳定,可以满足CO2通量长期观测的客观需要。坐标旋转校正是复杂地形条件下CO2通量测定理想的倾斜校正途径。能量平衡闭合的测试仅可以作为数据质量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不能作为CO2通量数据质量评价的绝对标准并用于数据校正。 2. 按照CO2通量吸收的高峰特征划分,正常降水年,内蒙古羊草草原CO2通量同时具有一个吸收高峰和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而极端干旱年蒙古羊草草原的CO2通量具有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2005年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净生态系统交换下降主要是降雨量减少的影响。 3.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CO2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小时尺度上,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交换主要由光合有效辐射控制,而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降雨量和物候相的变化是调节生态系统碳通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最大的生物量和LAI出现的时间和最大的NEE出现的时间相吻合,但是降雨量的变化可以改变这种关系。 4. 在内蒙古羊草草原区>3mm的降雨被认为是对生态系统有效的。土壤含水量(0~20cm)在一次有效降雨事件发生后,约1~2天后才会发生响应, 2003年和2004年,NEE在 >3mm的降雨事件发生后,NEE开始增加,4~6天后达到高峰。随着降雨的结束,NEE在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10天后达到初始值的60~70%。 5.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的季节动态是控制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变化模式的重要环境要素,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水分条件也可能成为生态系统呼吸的主导因素,生态系统呼吸在干旱条件降低。
Resumo:
克隆植物,尤其是丛生禾草(如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丝颖针茅(S. capillacea Keng))和根茎苔草(如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 ex Boott)、窄叶苔草(C. montis-everestii Kük.)),在环境条件非常特殊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作为建群种或优势种而存在。本文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不同构型克隆植物对资源供应的表型反应。 源于典型草地和灌木地的窄叶苔草和丝颖针茅对养分添加和光照处理产生广泛的表型反应。植物生长型影响分株数、比叶面积和叶鞘长度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源生境改变分株数、植株生物量和根茎总长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各性状对养分水平的可塑性反应均不受生长型和源生境的影响。游击型克隆植物窄叶苔草对高度异质性的灌木生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密集型克隆植物丝颖针茅的生长受生境的影响较小。 青藏苔草和紫花针茅对养分供应表现出了高度的表型可塑性。种群类型对少数性状有显著影响;除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征外,其它许多性状在基因型间有显著分化;除根茎生物量分配外,没有检测出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表型性状间有着广泛的表型整合及可塑性整合,并且整合格局随养分添加范围而变化,在种间也存在整合格局的差异。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上强烈、稳定而持续的选择压力,以及一些与适合度相关的性状间的表型整合和可塑性整合可能对表型可塑性的进化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反应规范分析显示,高寒生境的克隆植物可能具有既能利用高养分环境,又能在低养分环境下维持生长的能力,这是植物适应养分环境变化的重要对策。 青藏苔草和紫花针茅的表型反应主要受养分供应量的影响,对由等量养分不同供应频次组成的实验处理的反应并不显著。青藏苔草的分株均重、叶片长度、比根长、根茎生物量分配和紫花针茅的比根长等性状在基因型间存在遗传分化;青藏苔草的分株数和总干重,以及紫花针茅的总干重和总根长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比根长、根茎生物量分配等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和可塑性的遗传变异对于不同基因型适应不同养分供应格局可能具有适应意义。 总之,青藏高原克隆植物对资源供应表现出了高度的表型可塑性,多数表型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相对有限。克隆植物可能通过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适应异质性资源分布环境。表型可塑性及其遗传变异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便深入理解其适应性进化。
Resumo:
本文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两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垦和放牧)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垦后30年后,与天然草原相比,在休闲年份0~20 cm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没有显著下降,但开垦导致土壤易分解碳下降了24%。土壤易氧化碳受季节性水热因子的驱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动态。因此,土壤易分解碳的较土壤碳库的其他组分对开垦更敏感,是表征土壤管理措施引起有机质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草原开垦后,土壤-植物系统氧化大气甲烷的能力明显提高,农田和天然草原CH4平均吸收通量分别是48.9 和 29.0 μg C m-2 h-1,开垦后增加了1.7倍。开垦没有改变CH4吸收通量 “夏季高秋季低” 的季节变化规律(由降水决定);开垦使N2O的平均释放通量增加了47%,农田和天然草原N2O平均吸收通量分别是56.6 和 38.6 ugN m-2 h-1;开垦同时也增大了通量的变异幅度;但没有改变N2O季节变化规律,只是出现高峰的时间较天然草原推后约10天左右。 2.开垦后的农田土壤在模拟添加厩肥后,刺激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使CO2的释放量增加了5-7倍。试验期间总体排放的CO2中,约60%来源于羊粪,40% 来源于土壤。两种土壤即羊草顶级草原土壤(高碳高氮)和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土壤(低碳低氮),在CO2的释放总量和释放比例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添加厩肥均造成两种土壤碳库的净碳损失,并且退化草原土壤(7.0%)的土壤净碳损失要大于羊草草原(2.6%)。说明与开垦后的高C土壤相比,在已经退化草原的低C土壤上施厩肥将趋向于土壤更大的净碳损失。 3.自由放牧22年后,羊草草原0~10 cm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分解碳分别下降了14.1%、27.9%和22.0%;大针茅草原0~5 cm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27.6%和38.2%。两类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季节变化受水热因子的驱动,大针茅草原季节波动出现高峰的时间较羊草草原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表征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碳素的动态变化时,要敏感于土壤总有机碳。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各碳素组分影响不明显。在表征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的影响指示上,MB-C/ Org-C和Lab-C/ Org-C要比MB-C和Lab-C更加敏感。这说明在研究放牧对草原土壤碳库影响时,不同的草原类型应使用不同的指标来表征其变化。 内蒙古羊草草原是大气CH4的汇,自由放牧增加土壤对CH4的吸收。CH4平均吸收通量增加了27%,但CH4吸收的季节变化形式没有改变;放牧使。自由放牧还增大了N2O的排放通量,将原来N2O源、汇的双重功能改变为单一的源功能;放牧使N2O平均释放通量增加了1倍;放牧显著增加了羊草草原向大气排放CO2的量(p<0.05),并且年度排放量范围也有所增大。 4.草原羊尿斑土壤的pH和NH4+浓度在施后显著升高,但土壤微生物C和N没有明显变化,尿斑N素会发生大量的流失。粪斑和厩肥斑中各有46%和27%的N素分解后转移到植物中。羊草种群斑块上粪尿斑引起CO2和N2O通量的变化,要大于星毛委陵菜种群斑块。与植被类型的影响相比,羊粪尿斑尤其是尿斑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更大。尿斑既降低了土壤对CH4的吸收,又增加了CO2和N2O的释放,使粪尿斑上相当于CO2的净排放量比对照土壤增加了15%。 在内蒙古草原中等放牧条件下,家畜粪尿斑在放牧草地上的覆盖面积约只有2%,与未被家畜排泄物覆盖的草原土壤 相比,粪尿斑对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总体收支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内蒙古草原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重点,应放在家畜的食性食量对温室气体的影响以及厩肥的科学利用上。但随放牧强度的加大,家畜排泄物覆盖草地的面积将大大增加,加之放牧生态系统中家畜瘤胃代谢产生的的大量温室气体,其对草原温室气体的核算将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Resumo:
涡度相关技术是唯一能直接测定大气与植被间CO2通量的标准方法。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类活动干扰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本研究选择位于内蒙古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多伦县的典型克氏针茅草地和被开垦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结合各环境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探讨了控制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可能的生理机制。利用一年多净生态系统CO2气体交换(NEE)通量的观测,量化了这个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备量,并进一步阐明了开垦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的影响。我们还利用Keeling同位素曲线与微气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把生态系统夜间呼吸区分为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同时利用同化箱式法,把草地生态系统白天群落呼吸进行了区分,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生态过程对净碳通量的贡献。 结果表明,控制该地区生态系统碳通量主要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VWC)和温度。两个生态系统的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和生物量在非干旱季都要高于干旱季,因而两个生态系统在非干旱季不同环境因子的不同梯度下的NEEmax都比干旱季的要高。两个生态系统NEE的最大日变幅和日最大值在非旱季与旱季十分接近,说明即使土壤水分有所改善,但由于这个地区贫瘠的土壤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量而使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依旧不高。无论是旱季还是非旱季,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这除了水分的促进作用外,另外就是生长旺季根生物量的增加。而在两个生长季里农田生态系统的Q10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不是很规则,这主要是因为农作改变了植被类型和土壤的物理结构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微环境、微生物活性以及根生物量的改变,结果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 在连续两个生长季里,两个生态系统碳通量随季节的变化都有明显的日变化,7月份的日变化最大,而且农田生态系统的NEE日变幅大于草地生态系统NEE的日变幅。两个生态系统每个月NEE的日最大值都出现在上午8~9点左右,而生态系统的呼吸(RE)的日最大值都发生在下午14~16点左右。冬季两个生态系统各组分碳通量的日进程几乎都没有差异,系统基本处于碳平衡状态。进入春季,幼小的植被限制了生态系统的碳同化。期间的耕作促进了土壤CO2的大量释放,同时较频繁的降雨不仅影响植被吸收光以进行光合固定碳,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农田CO2的释放,结果农田生态系统释放的CO2比草地生态系统多。夏季,两个生态系统都是吸收碳的库,农田生态系统因较高的LAI和较低的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使其NEP远高于草地生态系统的NEP,是一个较强的碳库。秋末,草地生态系统几乎处于碳平衡的状态。农作物的收割,使得大量含不溶性物质较低枯叶和秸秆残留在地里,农田生态系统呼吸释放的碳量显著高于同期草地释放的碳量。通过2005~2006年对两个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一整年的观测,发现两个生态系统年净固碳量相当,草地净固定71.3 g C m-2,农田净固定64.4 g C m-2。但秋季的收获使农田生态系统近70%的生物量被收走,降低了该系统的固碳能力。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生态过程对净碳通量的贡献量,我们利用浓度梯度-同位素法与微气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将生态系统呼吸区分为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草地生态系统在生长旺季自养呼吸占总呼吸80%以上,而农田生态系统在生长季阶段异养呼吸所占整个生态呼吸的比例从60%上升至作物成熟时的80%以上。降雨不仅显著增加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释放量,而且主要是显著增加了异养呼吸的释放量。此外,我们还利用同化箱式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群落呼吸进行区分,结果显示群落总呼吸(R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在生长季中期。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质呼吸、根呼吸和地上植被呼吸在整个生长季平均分别占总生态系统呼吸的19.4%、37.8%、9.8%和32.9%。构建各组分呼吸通量与温度的指数关系,结果显示根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最大,土壤有机质的温度敏感性最低。降雨后首先促进了异养呼吸,随后植物的呼吸也开始变大,群落呼吸释放的最高峰出现在雨后第二天。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控制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主要因子,量化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备量,并进一步阐述了开垦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同时尝试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了区分,得出了一些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控制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可能。
Resumo:
为了研究高原植物对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选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优势物种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作为研究物种,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及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对环境因子和这些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找出这两种植物是如何适应严酷的环境以及这两种具有不同克隆生长方式的植物是否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 2004年8月,我们沿青藏公路设置一条从西大滩到羊八井的样带,并进行取样。样带的生态特征从南到北变化较大:海拔从4586m上升到4901m,生长季降水量从384.0cm下降到202.2cm,生长季月均温从5.1℃下降到1.4℃,生长季月均相对湿度从65%,下降到54%,生长季蒸发量从1242cm下降到798cm,生长季月均风速从2.4m/s增大到4.0m/s。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材料制成石蜡切片,采用番红固绿对染,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同时研究了青藏苔草的根茎特征。数据分析中运用了变异系数比较,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被用来分析结构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叶片结构特征在不同环境中的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青藏苔草的保护组织、光合组织以及综合指标变异系数明显大于紫花针茅的,仅输导组织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紫花针茅的。这些结果表明,在叶片结构水平上青藏苔草比紫花针茅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意味着青藏苔草对生态因子变化的潜在适应能力可能较紫花针茅强。 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的大部分叶片结构特征与其生存环境的生态因子间存在着线性回归关系:紫花针茅叶肉细胞大小随土壤有效K含量增高而减小;下表皮厚度和韧皮部面积随生长季云盖度增高而增大;单一导管半径和导管平均面积随生长季月均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青藏苔草上表皮细胞厚度随生长季月均最低温的降低而增厚;泡状细胞厚度随大陆度的增强而增加;上表皮细胞大小随土壤pH的增大而增大;导管总数和韧皮部面积随土壤速效P含量的增高而增加;气腔总面积随土壤有效K含量增高而增大。 青藏苔草分枝方式为典型的合轴分枝。分株间由埋藏在地下的匍匐根状茎连接,其扩展方式不呈直线形。青藏苔草喜沙质土,其根茎一般分布在沙土中10cm以下,在部分通气性能良好的风成沙丘或沙地,深度可超过50cm,间隔子长度依生境的不同而变化很大,短的仅约3cm,而长的可达2m多。 青藏苔草的间隔子长度和节间长度随有效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根茎每间隔子节间数随降水的增加而减少,在较低有效温度下和较低水分供给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分布的克隆分株数量较少,在较高有效温度下和较高水分供给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克隆分株数量分布较多。这种变化趋势有助于青藏苔草有效迅速地占领条件适合的生境,充分利用生境内的各种资源,扩大种群;在不利条件下,青藏苔草则减少单位面积内克隆分株的分布,以适应不良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