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resultados para Tissue culture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A novel electroactive silsesquioxane precursor, N-(4-aminophenyl)-M-(4'-(3-triethoxysilyl-propyl-ureido) phenyl-1,4-quinonenediimine) (ATQD),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the emeraldine form of amino-capped aniline trimers via a one-step coupling reaction and subsequent purification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TQD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as well as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UV-vis spectroscopy. Analysis by cyclic voltammetry confirmed that the intrinsic electroactivity of ATQD was maintained upon protonic acid doping, exhibiting two distinct reversible oxidative states, similar to polyaniline. The aromatic amine terminals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 of ATQD on glass substrates were covalently modified with an adhesive oligopeptide, cyclic Arg-Gly-Asp (RGD) (ATQD-RGD). The mean height of the monolayer coating on the surfaces was similar to 3 nm, as measur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novel electroactive substrates was evaluated using PC12 pheochromocytoma cells, an established cell line of neural origin. The bioactive, derivatized electroactive scaffold material, ATQD-RGD, supported PC12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similar to control tissue-culture-treated polystyrene surfaces.
Resumo: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composite scaffolds composed of synthetic and natural materials wit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Fibrous scaffolds were co-electrospun from a blend of a synthetic biodegradable polymer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10% solution) and two natural proteins, gelatin (denatured collagen, 8% solution) and (x-elastin (20% solution) at ratios of 3:1:2 and 2:2:2 (v/v/v). The resulting PLGA-gelatin-elastin (PGE) fibers were homogeneous in appearanc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380 80 mn, which was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fibers made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from the starting materials (PLGA, 780 +/- 200 nm; gelatin, 447 +/- 1.23 nm; elastin, 1060 170 nm). Upon hydration, PGE fibers swelled to an average fiber diameter of 963 +/- 132 nm, but did not disintegrate. Importantly, PGE scaffolds were stable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without crosslinking, and were more elastic than those made of pure elastin fibers. To investigate the cytocompatibility of PGE, we cultured H9c2 rat cardiac myoblasts and 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 on fibrous PGE scaffolds. We found that myoblasts grew equally as well or slightly better on the scaffolds than on tissue-culture plastic. Microscopic evaluation confirmed that myoblasts reached confluence on the scaffold surfaces while simultaneously growing into the scaffolds.
Resumo:
本文叙述了两个玉米基因型(小八趟×水白和白17)原生质体培养的植株再生;用基因型(小八趟×水白)为材料研究影响玉米原生质体培养的各种因素,并此基因型的原生质体经超低温保存后获得植株再生;以及用多种基因型玉米幼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 影响玉米原生质体游离、分裂与植株再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酶液组合0.2% Onozuka RS + 1% Hemicellulase + 0.1% Pectolyase,利用继代8-16天的愈伤组织,所获原生质体的数量与质量最佳。在原生质体植板率方面,结果表明:N6作为基本培养基是理想的;氮源中,NO3-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NH4+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机氮源是不能缺少的,所使用的四种有机氮源中L-脯氨酸效果最明显。2,4-D浓度以1.0 mg/l最佳。原生质体培养后的渗透压浓度降低的时间以培养四星期后为宜。利用三步诱导,成功地获得胚胎发生的植株再生,并且还指出原生质体起始材料的保存年限大大影响原生质体所再生愈伤组织的分化。 采用上述筛选出的最佳游离、培养以及植株再生的方法,成功地培养了基因型(白17)的原生质体,并获得植株再生。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培养4-5天后开始一次分裂;培养15天后,植板率为3-4%。一个月后,原生质体所再生的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分步转至分化培养基。最后,愈伤组织通过胚胎发生获得植株再生,频率约10%。 玉米原生质体,利用5%DMSO与0.55 M葡萄糖作为混合保护剂,经慢速(1 ℃/分钟)降至-40 ℃,停留二小时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保存3天后,原生质体在40 ℃的温水浴中快速化冻,成活率高达30-40%。成活原生质体培养后生长正常,植板率高达8-10%。培养5-6星期后,再生愈伤组织转至分化培养基;最后获得植株再生,频率为5-10%。 本文最后叙述了玉米七种基因型的幼胚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频率可达70-80%。 上述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对玉米的遗传操作和细胞抗寒性研究、生理代谢的研究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Resumo:
多效唑(MET)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文以多杆多穗青饲玉米为材料详细地研究了它征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和生物学效应,并对它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1)适宜浓度的MET能够提高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2)2~4 mg/lMET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绿苗形成率、根的形成率和正常苗/异常苗的比值;(3)壮苗培养,MEP能使再生苗形态结构和生理等方面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使其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裁入土后成活率提高,达80%以上;(4)在再生苗的长期保存中,MET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效应;(5)在继代培养中,MET处理后,愈伤组织的生长值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加, 内源乙烯的释放量上升;外源GA3可逆转MET的作用效应,IAA、kt、ABA没有逆转效应,相反,ABA与MET对抑制愈防组织的生长具有加成效应.MET的作用机班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来控制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MET在玉米组培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作用效应表明:对于解决植物组织培养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用MET处理可能会变成一种有效的方法。展示出MET在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sumo:
本实验通过对菘蓝(Tsatis Japanica)的六种外植体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研究了不同的外植体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器官分化的不同状况并以分化周期最短、分化频率最高的根外植物为实验材料,通过改变外源激素的配比和浓度,以及其池培养条件的变化来控制外植体定向分化.对培养根段中不定芽的发生途径,做了完整的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不定芽做了人工种子的包埋,初步进行j,菘蓝人工种子的研究。
Resumo:
诱导风信子(Hyacnthus orientalis L.)同一花被外植体上不同部位细胞分化花芽,从外源激素的作用和内探激素的变化探讨细胞脱分化启动的原因,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的组合下同一花被不同部位花芽分化的诱导频率:测定了花被上、中,下三部位切块离体培养前后的内源IAA和Z+ZR的含量;在此之前研究了GC-MS.MIM内标法测定微量植物材料内源IAA含量的可行性. GC-MS.MIM内标法是测定微量(0.5-1g)植物材料内源IAA含量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所需材料量一般为0.58.这一方法的材料前处理采用粗提液用C18Sep-pak柱初步分离纯化.HPLC进一步纯化,能获得纯度高的样品,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风信子同一花被不同部位细胞均能分化花芽.当培养基中附加2.0mg/l Zeatin或2.0mg/16-BAP时,随着外探IAA浓度从0升高到10.0mg/l.捆胞分化花芽的部位从花被下部向上部移动。 离体培养前后同一花被上、中、下三部位内源IAA和Z+ZR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风信子同一花被内源IAA含量是上部最高,下部次之,中部最低,而内源Z+ZR含量从上向下依次增加;在附加不同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3天后,同一花被上,中、下三部位内源IAA和Z+ZR含量部有一定的变化。
Resumo:
猕猴桃是重要的栽培果树,但目前栽培品种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由于猕猴桃的雌雄异株特性、种间杂交亲合性差、遗传上高度杂合以及育种周期长等特点,常规杂交育种困难很大。现代生物技术,如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和软枣猕猴桃(A.arguta)是猕猴桃属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两个种。毛花猕猴桃果实大小在猕猴桃属中次于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列第三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1014 mg/l00 g FW。软枣猕猴桃极耐寒,在-40℃下可安全越冬,其果实表面光滑无毛。这两个种是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作为生物技术基础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系统,在毛花猕猴桃上尚未见报道。软枣猕猴桃的组织培养仅有一例报道,且芽分化率和分化系数都很低。这两个种的原生质体培养及与美味猕猴桃的原生质体融合也未见报道。针对这种情况,本试验对毛花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的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其与美味猕猴桃品种“Hayward”的原生质体融合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较理想的毛花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系统;首次从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得到再生植株和从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通过改进融合方法,建立了毛花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的原生质体融合体系,并将异核体培养分裂得到细胞团。这些结果有利于今后毛花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以毛花猕猴桃试管实生苗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一定浓度Zea或CPPU的MS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不经转代就可分化芽。试管苗茎段在附加0.0025 mg/L CPPU和0.1 mg/LIA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产生、芽分化和苗生长都较理想;试管苗叶片则以附加0.025 mg/L CPPU和0.l mg/LIAA或0.5 mg/L Zea和0.1 mg/LIAA的MS培养基较好。当苗生长至1.0 cm时经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在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种类、诱导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诱导分化时细胞分裂素种类都有重要影响。无菌苗茎段容易愈伤组织化,但分化困难;叶片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较难,但分化容易。在含Zea的MS培养基上,两种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不经转代即能分化芽。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ea能有效地诱导芽分化,其中以2.0 mg/L Zea芽的分化最好,而Kin和BAP在0.5- 2.0 mg/L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不分化。 以毛花猕猴桃或软枣猕猴桃试管苗叶片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试管苗的培养条件对原生质体分离效果及其培养反应有显著影响。弱光培养条件对两个种试管苗的原生质体分离及其培养都有好处,试管苗培养基也有重要影响。毛花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试管苗合适培养基分别为MS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和MS+0.00025 mg/L CPPU+ 0.1 mg/LIAA。在此条件下培养的两个种的试管苗叶片,经酶解后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0.7-1.8×l06和3.0-3.5×l06/1 g FW,其原生质体在合适培养基上能够分裂。 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在MS培养基(去除NH4N03)附加l.0mg/L2,4-D液体培养基中,约10天时发生第一次分裂,分裂能持续下去并在培养3个月时形成约2mm大小愈伤组织。直接将其转入固体培养基中使其增殖和分化。在附加Zea 0.5 mg/L+ O.l mg/L IAA的MS培养基上继代2次,愈伤组织开始分化芽。芽伸长后切下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基中,MS培养基附加2,4-D配合Zea或Kin对启动分裂是必须的,其中以MS+2,4-D 0.5 mg/L+ Zea 0.5 mg/L最好,在此培养基上原生质体第一次分裂发生在4-6天时,培养12-14天时见到第三次分裂,培养三周的分裂频率为23%。培养45天后形成许多小愈伤组织块。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从液体培养基转入固体培养基后未见进一步分裂。 对18株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作了观察,其中12株为整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各六株;另外六株为混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变化在59-203之间。还发现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存在多核现象,有多核细胞的共10株,细胞内多核数目以双核和三核较常见,最多的有七个核。原生质体供体植株为2n=2x=58,未发现多核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体细胞多核现象未见报道。 利用毛花猕猴桃或软枣猕猴桃叶片原生质体分别与愈伤组织来源的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融合方法为高Ca++高pH值PEG法。对Kao等(1975)报道的融合步骤作了修改。影响融合效率的因素主要有PEG种类、融合作用时间和融合液中DMSO浓度。最佳的融合条件为40%PEG (Sigma,MW3350)+10%DMSO,作用40 min。毛花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的融合频率分别可达14.5%和13.6%。异核体经培养可分裂并形成细胞团。
Resumo:
1.以MS无机盐+B 5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KT,ZT等激素,以农艺性状良好,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冀492”为材料,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 2.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促进因子,效果明显好于其它生长素类物质,但是随着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状态也会变差,褐化严重,而且,附加O.lppm 2,4-D,O.lppm K T的培养基是较为合适的培养基.IAA,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十分理想,此外,愈伤组织的产生还同外植体,基因型和一些物理条件有关, 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需不断调节培养基中激素浓度,逐步降低2,4 -D浓度,并添加低浓度ZT,胚状体要在去除2,4-D的培养基上才能产生.虽然,2,4-D对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必须的,但是却抑制胚状体的发育. 3.培养基中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激素浓度和种类,活性炭的添加,对于胚状体的萌发和成熟有重要影响,硝酸钾加倍,硝酸铵减半,并附加低浓度ABA和活性炭是胚状体诱导和成苗(去除ABA)的适宜培养基,而附加0.2ppm N A A,0.2ppm ZT和活性炭的M S2培养基是胚状体成熟的适宜培养基.通过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干燥处理,培养基中低浓度ABA和活性炭的添加,比较有效地抑制了畸形胚的产生,大大地提高了正常胚的比例. 4.对陆地棉“冀4 9 2”的下胚轴和子叶利用含Bt抗虫基因的根农杆菌(AgrobacterIIm tumefrens)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在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生长旺盛的阳性愈伤组织,葡糖酸苷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愈伤组织均有G us基因的表达. 5.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进行了将含有Bt抗虫基因DNA的大肠杆菌质粒导入陆地棉“冀492”的实验,并收获了近1 0,000粒种子,为从大量种子中筛选出抗性种质材料,建立了卡那霉素田间初步筛选法. 6.利用活体压片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和胚状体起源进行了观察,发现胚状体发生主要是通过类合子途径进行的,胚状体可能起源于单细胞. 7.通过对相同培养基上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状体的可溶性蛋白SDS - PAGE电泳分析,发现16KD和50K D蛋白特异性地存在于胚性愈伤和各期胚状体中,该蛋白可作为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标记.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IE F/SD S-PA G E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愈伤组织同工酶酶谱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分化前期的胚性愈伤组织酶的活性强,种类多,并且有新的蛋白斑点的出现,这些都可能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
Resumo:
组织培养能够诱导染色体断裂和重接进而产生染色体易位的观点已被广泛认识。大量的研究注意到了组织培养产生的核型不稳定性,其中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栽培作物及其属间或种间杂种幼胚和幼穗再生植株。借助于减数分裂分析、染色体分带和其它检测技术,在再生植株中发现了包括易位在内的许多染色体变异。可以相信,除了传统的同源和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自发易位和辐射诱变等方法以外,远缘杂种组织培养有可能作为产生染色体易位的又一种选择。尽管如此,至今还没有取得培养细胞中染色体易位的直接证据。本研究以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为材料,研究了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细胞的染色体变异,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证实组织培养诱导小麦染色体与簇毛麦染色体发生易位。同时,研究了小麦×黑麦杂种培养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异和黑麦B-染色体的变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小麦-黑麦和小麦-长穗偃麦草代换系和附加系。 1 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TH_1和TH_1W杂交,所选的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TH_1和TH_1W配制的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46.7%,共计获得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 2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愈伤组织发生了比较大范围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在检查的中国春×TH_1W、TH_1W×84加7911515、TH_1×84加7911515、TH_1W×91E27、鲁资357×TH_1W等5个杂种组合的1730个愈伤组织细胞中,平均有19.1%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同杂交组合变化在12.7%(中国春×TH_1W)至30.7%(TH_1×84加7911515),其中,以染色体数目减少的变异为主,数目增加的变异比较少。杂种愈伤组织平均有6.3%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断裂,产生染色体断片、环状染色体、端着丝点染色体和缺失染色体。断裂的染色体可能重新融合在一起,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 3 培养时间影响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和普通小麦×黑麦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在一定时间里,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未发生核型变异的细胞逐渐减少,发生变异的细胞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细胞增多,而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细胞有减少的趋势。在长时间培养(190日龄)的愈伤组织中染色体加倍的细胞消失了,表明长时间培养对高倍性的细胞具有不利的选择,使这类细胞难以在长期继代培养中生存下去。愈伤组织在第一次继代培养时就发现有核型变异,说明染色体变异在愈伤组织培养初期就可以发生。 4 以簇毛麦总基因组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发现小麦染色体与簇毛麦染色体发性易位,这一结果是组织培养诱导培养细胞中属间染色体易位的第一个直观的证据。易位的染色体既有臂间易位,也有小片段易位。易位的染色体不仅可以在愈伤组织细胞中存在,也能够在再生植株中表达。在64株中国春×TH_1W和NPFP×TH_1再生植株中,观察到了3个易位株,其中1个易位株是一个小麦染色体与一个簇毛麦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易位的簇毛麦染色体片段比较小,大约为簇毛麦染色体臂的1/2,而易位的小麦染色体大约是臂长的1/3,另外2个易位株染色体断点位于或靠近着丝点。本研究的结果再次证实了利用组织培养能够创造小麦与外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 5 ~(60)Co γ-射线辐射处理对于普通小麦中国春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TH_1W杂种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变异有很大的影响。表现在未发生变异的细胞大大减少,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急剧增加,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减少的变异提高了21.3%,相反染色体增加的变异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有所减少。经过辐射处理的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也有大幅度增加,变异频率提高,变异类型增加。发生染色体断裂和重接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的细胞频率达到22.3%,比对照提高13.9%。辐射诱变对培养细胞中簇毛麦染色体变异发生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簇毛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易位频率比对照提高了近2倍。观察结果还表明愈伤组织辐射处理比延长培养时间诱导染色体变异的效果更好。 6 尽管愈伤组织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在再生植株中多有发现,但是,只有比较小范围染色体变异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再生能力形成再生植株,那些发生剧烈变异的细胞通常不具有再生能力,因而不能在再生植株中得到表达。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大多数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与供体杂种保持一致,只有少数植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显然,发生较大染色体变异的愈伤组织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逐渐被淘汰。 7 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与黑麦杂种愈伤组织中,观察到相当高频率的染色体加倍细胞,为利用组织培养创造双二倍体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加倍的细胞只是培养初期的愈伤组织中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种细胞大多消失了。而且,大多数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未发生加倍,其中并没有出现期望的双二倍体植株。表明加倍了的细胞在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大范围变异的细胞一样受到不利的选择,再生能力比较差。因此,利用组织培养创造双二倍体需要更大的努力。 8 一些黑麦品种含有数目不等的B-染色体。B-染色体的多少对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交结实率有比较大的影响,数目越多,杂交结实率越低。在培养初期的愈伤组织细胞中,B-染色体的频率很高,例如69%的中国春×芬7416杂种的40日龄愈伤组织细胞中含有数目不等的B-染色体。常染色体的倍性影响B-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双二倍体细胞中含多数B-染色体的细胞频率大大高于单倍体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绝大多数B-染色体都不存在了,只有极少数细胞含有1个B-染色体。可能的原因是离体培养过程对B-染色体产生了不利的选择。 9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黑麦杂种幼胚再生植株自交后代中选育出2个异代换系,从4D缺体小麦×八倍体小黑麦再生植株回交后代中选育出1个附加系。荧光原位杂交、C-分带和种子贮藏蛋白分析证明这两个代换系1D/1R代换,附加的也是1R染色体。从4D缺体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种再生植株自交和回交后代中选育出5个代换系和2个附加系。染色体配对和RAPD分析证实了长穗偃麦草染色质的存在。其中一些小麦-长穗偃麦草代换系和附加系对叶锈病免疫或高抗,对条锈病的一些生理小种和白粉病具有比较高的抗性。而且,附加系924和代换系807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9.32%和18.83%。 10 当普通小麦鲁资357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时,无论是实生苗还是再生植株都发生杂种致死现象。细胞学观察没有发现植株染色体发生变异,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簇毛麦染色也没有发生可见的变异。推测这种杂种致死现象是由于鲁资357和硬粒小麦81086A(TH_1和TH_1W的硬粒小麦亲本)中可能分别带有互补的杂种致死基因所致。
Resumo: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栽培品种新陆早4号、系550、冀资492、衡无89-30、邯93-2、冀资123等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一套陆地棉体细胞植株再生速成体系。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比例以及改善培养条件,降低了畸形胚发生频率(从80%降为41%),并可将畸形苗转化为正常苗(转化率约为78%);通过水培和嫁接,结合试管扦插、扩繁技术,解决了棉花生根及移栽难题,为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奠定了基础。 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pBGb1m(含Bt和gfp二价基因)、pBGbf(含Bt-gfp融合基因)和pBGbfg(含Bt-gfp融合基因和gna基因)等三种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转基因再生植株经过荧光、虫试、PCR、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等检测,表明三种植物表达载体能够在转基因植物中有效表达,同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表现出了简便、经济、快速、可靠等优点,为大量棉花转基因苗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细胞间隙定位信号肽的Bt基因的pBin438-S1m质粒导入棉花品种冀资492,经过田间卡那霉素筛选、虫试、PCR、PCR-Southern blot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Bt基因已整合至棉花基因组中,而且可能是以单拷贝形式插入。 同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三种植物表达载体(pBGb1m、pBGbf和pBGbfg)转化陆地棉栽培品种新陆早4号、冀资492、衡无89-30和邯93-2等材料,获得了大量转化再生棉株。经过PCR和PCR-Southern blot检测,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为再生植株总数的89.45%。目前,虫试、Sou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正在进行之中。
Resumo:
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是菊科蒲公英属的模式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在我国新疆也有少量分布。与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我国中药市场的主流种和主要自然分布种)相比,药蒲公英的生物量更大,作为营养保健蔬菜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药蒲公英的组织培养工作是开展基础研究的有力工具,本工作中,药蒲公英叶片外植体在含0.2mg/L IAA和1.0mg/L TDZ的MS培养基中培养2周后便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在含有0.5mg/L 2,4-D和2mg/L6-BA的MS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块在含1.0mg/L 6-BA的MS培养基中成功再生。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我们将继代6次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盐培养基,得到了能够耐受1.0%NaCl的细胞系。耐盐细胞系在含盐培养基中的相对生长率和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非耐盐细胞系接种于含盐培养基),由耐盐细胞系在含盐培养基中获得再生植株的工作正在进行。 直接不定芽再生途径对遗传物质具有高度保真性,是遗传转化的理想体系。我们利用此再生系统,将来源于耐盐植物山菠菜(Atriplex hortensis L.)BADH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导入药蒲公英,获得了PCR检测成阳性的转基因植株5株,从而建立了药蒲公英的转化体系。转基因植株的其他分子检测和耐盐性鉴定工作正在进行。
Resumo: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属藜科盐角草属(Salicornia),是迄今已报道过的最为耐盐的真盐生植物之一。跟与其同属的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vi Torr.)相比, 它的分布更为广泛。它的种子含油丰富,因此具有发展为油料作物的潜力。此外,它也可以作为蔬菜和饲料。盐角草的组织培养工作为未来的转化研究和胁迫相关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工作中,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盐角草的体外再生体系。以完整的成熟种子为起始培养材料,在添TDZ 0.1 mg/L与NAA 1 mg/L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三周后在下胚轴处形成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的平均频率为99%。愈伤组织在含TDZ 0.1 mg/L与NAA 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3-4周后分化出芽,分化频率约26.7%。采用2,4-D短时处理法结合添加NaCl,经过6-8周的培养获得了丛生芽,提高了再生频率。分化芽3周后转入含IBA 0.5 mg/L、KN 0.1 mg/L与0.05%活性炭的1/2 MS培养基,3周后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同时,本研究也进行了从直接不定芽途径建立盐角草再生体系的试验,但未获成功。 此外,本工作借鉴拟南芥的floral-dip转化法,对建立盐角草floral-dip转化系统进行了尝试。
Resumo:
以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叶片外植体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以NaCl作为选择因子,从愈伤组织直接筛选。在选择培养基上,大部分愈伤组织褐化死亡,在一些褐化死亡的愈伤组织周围有少量新的细胞团生长,挑选生长存活状况好的细胞团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每3周继代一次,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细胞团。以普通愈伤为对照,发现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耐盐愈伤的相对生长率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而普通愈伤对照几乎停止生长,说明耐盐愈伤具有相对稳定的耐盐性。在蛋白水平上,耐盐愈伤与对照愈伤差异明显,SDS-PAGE分析显示:耐盐愈伤比对照多出一条34 KD大小的蛋白带,且30 KD,18 KD左右的蛋白带明显上调。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盐愈伤脯氨酸的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愈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对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 NaCl处理前后,耐盐愈伤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结果说明耐盐愈伤一方面通过积累蛋白和其他小分子有机溶质的方式调节其渗透平衡,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盐分造成的次级伤害。 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芽,之后将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经4个月得到了12株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耐盐植株叶片宽大、叶柄粗短、叶表面覆盖白色细毛,根粗壮较短,花茎中部具有2 cm左右的苞叶。RAPD和SDS-PAGE检测表明,耐盐植株与对照植株在DNA及蛋白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1.5% NaCl处理后,与普通再生植株相比,耐盐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为显著,而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耐盐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为耐1.5% NaCl药蒲公英变异体,这些耐盐变异体有望成为抗盐耐海水蔬菜家族的新成员。同时,这些耐盐变异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具有更高的医用商业价值。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变异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