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resultados para Sunflower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向日葵原产自北美,通过人工培育,形成了具有不同遗传多态性的品种,是一种集观赏、药用、食用、油用于一体,经济价值很高的资源植物。前人已经利用传统育种、辐射育种以及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向日葵种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也加速了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随着离子注入等新型辐射方式的出现,离子注入对向日葵的诱变育种研究逐渐成为向日葵新品种选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另外,作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种子老化问题一直存在于向日葵种质资源保存过程。向日葵种子作为向日葵的主要物质储存库,除了含有丰富的油、脂肪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资源。提高向日葵种子维生素E含量可以延长向日葵种子保存时间,也可以提高向日葵的经济价值。本文以向日葵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和生理方法对N+注入后向日葵种子、人工衰老向日葵种子以及向日葵种子成熟过程中维生素E代谢进行了初步分析。 对N+注入后向日葵种子蛋白质组变异研究发现,对照种子蛋白中的No.29特异蛋白与MADS盒转录因子HAM59有23.48%的匹配率;处理种子中的No.279特异蛋白与亮氨酸拉链蛋白的同源蛋白HAHB-4有23.20%的匹配率。说明离子注入能引起向日葵种胚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变异,以期对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探讨离子注入对于DNA及蛋白质的是否存在诱变热点提供一些初步的证据。 种子在高温和高含水量情况下曝露数天诱发的加速衰老比一般衰老引起更多的生化分解;另一方面,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低温贮存环境和种子低含水量可能使种子处于玻璃态。种子胞质的极高粘度和低分子运动能够阻止或抑制很多有害过程。尽管种子衰老的生理机制已有大量研究,但衰老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和相互作用仍未完全清楚。本文报道向日葵种子在较宽范围的含水量和温度条件下的脂过氧化、非酶蛋白糖基化对种子衰老的影响;同时,对种子玻璃态在长期贮存中对生化分解的阻滞作用并由此延长种子存活力也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我们借用蛋白质组学手段对加速老化的向日葵种子进行蛋白质组变异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出现部分蛋白含量随之增加,同时老化速率随之下降。通过质谱鉴定发现其中两个蛋白分别与resistance gene analog NBS4和 NBS5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因此我们推测,在加速老化过程中,亦可出现一些延缓老化的蛋白质,同时这些蛋白的出现是否标志着加速老化过程中也存在“玻璃态”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另外,我们以20份向日葵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通过对维生素E含量、含油率、皮壳率以及百粒重的测定及统计分析,试图了解向日葵种质资源中维生素E含量变异及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在20份向日葵种质资源中,油葵的维生素E含量和含油率明显高于食葵;含油率与维生素E含量在0.01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百粒重在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皮壳率在0.01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初步评价,发现3份富含天然维生素E的向日葵种质。为了提高向日葵种子中维生素E含量,我们对向日葵胚胎发育过程中维生素E的积累以及短时高温对维生素E代谢的影响做了分析。我们发现,生育酚含量在开花后12到33天期间呈线性增长,并于33天后基本达到最大值,直至种子成熟。在上述生育酚增长期,我们将以每7天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对向日葵种胚发育过程进行高温处理。我们发现,高温对维生素E积累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以干重为基础)。但是由于在开花后12到19天之内高温处理会极大的影响干重的增加,因此当温度超过35℃时,生育酚总量还是大大下降的。然而,35℃的高温在向日葵开花后12到19天内并没有影响种胚的干重,而大大提高了单粒种子中的生育酚含量。因此,这些结果说明,我们可以调整播种时间提高向日葵中生育酚的含量,从而提高向日葵油的品质和向日葵种质的价值。
Resumo:
中国资源植物丰富,蕴藏着优异的基因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优异资源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选择两种资源植物一羊草(Leymuschinensis (Trin.)Tzvel)和向日葵(llelia thus annuus L.),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和研究,以期为资源利用提供依据。由于两种植物本身的差别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各异,故分别论述。 羊草,隶属禾本科赖草属,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重要建群种之一。羊草是牧草之王,是我国比较有优势的战略性生物资源,对我国北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育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过度放牧等不利影响,加之羊草本身固有的“三低”问题(即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已对羊草生物多样性维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限制了我国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改良及沙化治理的步伐。因此,如何通过形态调查结合生物技术手段评价羊草遗传多样性为建立核心种质及改良羊草、快速评价和创造新的种质、如何加快育种进程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如下结果: 1. 对羊草的形态调查和AFLP分析,表明羊草是一种形态变异较大但是遗传变 异较小的物种。两种生态型的表现显著差异,其中灰绿生态型羊草比黄绿生 态型差异大。羊草遗传多样性与包括长期的栽培驯化、地理分布有很大的相 关性,地理来源相同的几乎全部聚到了一组。 2.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简化了羊草31个性状分析的复杂性,了解到 羊草无性繁殖受好的营养生长促进。 3.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分析羊草遗传多样性方面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对于羊 草这样多态性不高的物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在分析AFLP数据时 采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兼顾了亲缘关系较近的种质之 间的关系调查也兼顾了亲缘关系较远的种质之间的关系调查。 4.羊草AFLP反应,不同引物所获得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差别明显。羊草基因 组对3’端有选择性碱基TN的所有EcoRJ选择性引物扩增效果很差,前人 的有关赖草属的遗传研究也支持这一结果。 向日葵(n=17),属于菊科( Compositae)向日葵属(Helia thus),向日葵的研究重要领域是向日葵杂种生产,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使用是杂种优势育种的核心。全世界90%以上的向日葵杂交种生产仍然在使用同一个细胞质类型PETI,玉米遗传单一给生产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仍然令研究者和生产者记忆犹新,因此寻找更多的细胞质类型仍然是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围绕一个新的不育源(G20023)的发现及鉴定,通过使用不育的G20023的保持系、恢复系、恢复的Fi代、回交一代之间比较以及与属于PETI细胞质类型的不育系的相应材料进行比较,找出与这一新的细胞质类型不育表型有关的可能差异序列,来探讨其不育机制,得到如下结果: 1、 通过田间杂交试验,证明G20023的保持系有很多(已证实有24份), 目前找到的恢复系只有一个,H.maximiliani。G20023不育源作为一 种新的细胞质类型可以成为将来杂交育种的候选资源。同时,我们找 到一些表型证据,除了无花粉之外,G20023与PETI表型的典型不同 之处还在于前者的花药上下均为分离状态,而后者花药的基部联合, 顶部分离。显然,不同的细胞质类型在解剖结构上可能表现不尽相同。 2、 与线粒体基因组特异基因的核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G20023线粒体 基因组上没有orfH522序列,与PETI表现出差异;此外,在基因atp6 位点也与PETI不同,而且在该位点也与同属向日葵ANTI不相同。同 时由于orf873并没有出现在ANTI中而出现在G20023中,因此我们可 以认为G20023这一个新的不育系是与ANTI和PETI不同的细胞质类 型。 3、 在参考常规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做了很多改进,建立 了自己的向日葵线粒体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更快更简单,提取的线 粒体DNA完全可以用于酶切和杂交。 4、 G20023不育源由于其稳定的不育性状,可以作为培育无花粉彩色向日 葵杂交种的亲本材料,我们通过此不育源选育适当花色的无花粉观赏 向日葵生产杂交种。
Resumo:
观赏向日葵作为一种新型花卉,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而花色作为向日葵的重要观赏性状之一,对其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从向日葵花色多样性、花色遗传规律、花色与虫媒传粉的关系及其对向日葵花色遗传的影响做了分析和讨论,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仪对向日葵的花色做了归类总结,并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向日葵的花青苷成分做了分析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向日葵色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黄色系和红色系,其中红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小;而黄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大,可以再细分为橙黄色和柠檬黄色两个亚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9份向日葵舌状花瓣中的花青苷大概有9种(A、B、C、D、E、F、G、H、I),这9种花青苷并不是在所有39份样品中都出现,且红色系向日葵中花青苷的种类较多。花青苷G在红色系和黄色系向日葵中均被检出。对红色向日葵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苷元,其糖苷类型主要是和葡萄糖、鼠李糖和/或阿拉伯糖结合;而在纯黄色的向日葵中通过多级质谱分析未检测到这些花青苷,说明矢车菊类花青苷是红色向日葵舌状花红色形成的化学基础。
Resumo:
通过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生长代谢水平对向日葵Cd积累的影响、硫(S)对向日葵幼苗Cd积累的调控,并对相关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对Cd的吸收显著增加;根中积累的Cd明显高于叶和茎,各浓度处理根部的Cd含量分别为叶和茎的37.8 - 63.0倍和29.4 - 41.0倍。Cd胁迫显著抑制向日葵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当Cd浓度达1.0 mg•L-1 时,整株植物生物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5.9%和52.6%。Cd胁迫下向日葵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1.0 mg•L-1 Cd浓度时,根中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0、5.8倍。向日葵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05 mg•L-1 Cd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叶、茎、根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0.1、0.1和0.05 mg•L-1 Cd浓度时达到最大值。 2)向日葵幼叶中的Cd含量远远高于成熟叶片,最高可达成熟叶片Cd含量的5.8倍;幼苗地上部Cd积累与生长量呈线性正相关(R2=0.9858),证明Cd积累主要发生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停止生长的组织或器官积累镉的速率显著降低(甚至停止)。 3)营养液缺S处理显著降低向日葵幼苗对Cd的积累,叶、茎、根Cd含量分别减少对照的30.5%、53.6%、31.4%,说明S是影响向日葵Cd积累的关键因素,而且不同器官对缺S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茎>根>叶。叶面喷施雾化谷胱甘肽(GSH)使向日葵地上部分Cd含量显著增加,为对照的1.4倍;但单独喷施半胱氨酸(Cys)或GSH的前体氨基酸(Cys、谷氨酸、甘氨酸)并没有增加向日葵Cd积累,说明GSH合成与向日葵的Cd积累密切相关。 4)通过对植物相关代谢产物分析发现,有机酸和非蛋白巯基(NPT)在向日葵幼苗中的含量分布不同,其中草酸和植物螯合肽(PC)分别占到总有机酸和NPT的90%、85%以上。有机酸和PC合成的前体物质(Cys、γ-谷氨酰半胱氨酸、GSH)含量的高低对向日葵幼苗Cd积累没有影响;但幼苗叶和茎中的PC含量和Cd积累呈线性正相关(R叶2=0.958,R茎2=0.9994),而且各器官PC含量为:根≥茎、叶,说明PC是向日葵Cd积累的关键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