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resultados para SDS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A new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high-quality three-dimensional macro-porous copper films. A highly-ordered macroporous copper film is successfully produced on a polystyrene sphere (PS) template that has been modified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It is shown that this procedure can change a hydrophobic surface of PS template into a hydrophilic surface. The present study is devo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transport o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in the nanochannels of the PS templ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emical electrodeposition of high-quality macroporous copper film. The permeability is drastically enhanced in our experiment through the surface modi. cation of the PS templates. The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homogeneously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nucleations on a substrate, which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he high-quality macroporous copper film.
Resumo:
无根萍属(Wolffia )隶属于浮萍科天南星目,是世界上最小的被子植物。该属植物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结构简单,只具有一个雄蕊和一个雌蕊;自然状态下通常为克隆繁殖,遗传结构高度一致,具备特定研究目的模式植物的特点,正在或已经成为一些实验室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反应器、毒理学、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等的重要模式生物材料;同时还被作为建造航天生活仓和地外生命支撑系统的首选植物。该属植物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分平衡,营养价值可与大豆相媲美。但该属植物一直是分类学界的疑难类群,不同的学者对该属的分类处理比较混乱;其次,对该属的生物地理研究也很不够,尤其是对国产类群的研究;另外,W. globosa 作为该属中国分布的物种,其生理学特性和形态结构发育还缺乏研究。为此,本文通过mat K 基因测序、RAPD 标记等手段,结合野外和室内的长期观测,对其分类和中国的地理分布以及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浮萍科植物作为水生植物,其对重金属和芳香烃衍生物的耐受逆境能力大小,和对淡水水体环境生态的指示作用。本文研究了W. globosa 具解毒功能的谷胱甘肽转硫酶的活性;最后,探索了从黄鳝(Monpterus albus Zuiew )中分离纯化GSTs 的技术与方法并对maGST 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Wolffia 系统分类学研究 前人认为,Wolffia 柱头的颜色是重要的分组、分种检索性状。我们对其长期、活体、原位、实时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柱头颜色是Wolffia 个体发育上的变化过程,不是一个稳定性状,用作Wolffia subgroup 内组的划分特征和种的鉴别特征是不适合的。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修定了该属的分种检索表。利用形态分类学性状——气孔、长/宽、高/宽以及最大宽度在水面上还是水面下等性状,认为中国分布的类群应是W. globosa,但亦有W. neglecta 存在的证据。mat K 基因片段结果支持形态学的结论。通过广泛的野外采集,在我国北京、河北和吉林发现Wolffia 的新分布。 2. 中国Wolffia 居群遗传学研究 以RAPD 分子标记对广泛分布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无根萍属植物主要以无性繁殖方式繁育,居群主要由单一克隆后代组成,如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居群;但一些居群亦兼有性繁殖方式,并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如武汉、海南居群。利用MVSP, Popgene 和Ntsys 等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产Wolffia 居群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间关系。 3. W. globosa 的生理学研究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W. globosa 的无菌培养和保存体系。W. globosa 在逆境中,会形成休眠体;同时,发现不同居群甚至不同克隆系之间其抗逆性和生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差异最大的如海南文昌居群的生长速率,是长春居群的4.19 倍;不同的时间统计生长周期存在着不同结果,生长节律每天有两个生长高峰呈双“S”型;W. globosa 的耐受温度范围和pH 范围广;低浓度的IAA,GA,6-BA, EDDHA-Fe 以及EDTA 等物质具有促进W. globosa 生长的特性;但是,所有这些处理均没能促使W. globosa 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4. W. globosa 的解剖学研究 W. globosa 通常是进行克隆繁殖,通过组织切片发现无性分枝子体还未伸出母株之前就已经完成分化,与此同时分枝子体中又分化出新的子体,分枝呈聚伞状,子体生长方向彼此相对;另外,生殖生长结构的分化也是在母体中完成的;生殖生长点与营养生长点不是同一生长点。 5. 浮萍科植物的毒理学研究 以重金属Cr3+和芳香烃衍生物CDNB 溶液处理Wolffia,Spirodela 和Lemna, 三种水生生物,结果表明Wolffia 比Spirodela, Lemna 对重金属和芳香烃衍生物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如在同等条件下对于Cr3+Wolffia 的半致死剂量800GB(≈ 80mg/L),而Spirodela 和Lemna 则分别为10mg/L;20mg/L;表明W. globosa 是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修复植物。与此同时,研究了W. globosa 中具有解毒功能的GSTs 粗酶液活力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和Cd2+)以及芳香烃衍生物(CDNB 和NBD-Cl)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 6. 从水生生物黄鳝Monpterus albus Zuiew 中分离纯化GSTs 的研究GSTs 活性的变化是环境监测的一个Biomarker,为此研究从M. albus 中分离 纯化GSTs 的技术与方法。经GSH 亲和层析纯化的酶活力为粗酶液的207 倍,进而鉴定了maGST 的部分特性。SDS-PAGE 电泳和MALDI-TOF/MS 表明MaGST 为同源二聚体,分子量约为52kDa,单亚基分子量约为26 kDa。maGST 酶动力学表明对CDNB 为13.07 ± 0.37 微摩尔每分钟每毫克蛋白;对NBD-Cl 为5.54 ± 微摩尔每分钟每毫克蛋白;对ECA、4-NPA 几乎没有活性。在GSH 底物饱和,CDNB 的Km 值和Vmax 分别为0.32 mM 和16.19 微摩尔每分钟每毫克蛋白;CDNB 底物饱和,GSH 的Km 值和Vmax 分别为0.44 mM 和28.83 微摩尔每分钟每毫克蛋白。maGST 的酶活性pH 值较宽,温度范围广:在pH7.0-7.5 具有最大速度,在pH6.5 和pH8.5 时分别具有65%和72%的酶活力;在45℃时具有最大活性,30℃和55℃时为最大活力的80%,60℃几乎完全丧失酶活力。
Resumo:
本实验以冬小麦“农大139”(T. aestivum L. cv. Nongda 139)为材料对春化作用诱导开花的分子机制作了一些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 应用SDS-PAGE及高分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冬小麦给予春化、脱春化及超期春化处理后的电泳图谱,并结合对春小麦对照样品的分析,结果发现有一些蛋白质和春化作用紧密相关,它们随春化而出现、随脱春化而消失,并在不经低温处理即可以开花的春小麦对照中存在。也就是说,这些开花特异的蛋白质(FSPs)的存在或在诱导下的合成和小麦抽穗开花能力的获得存在一种正相关,因此推测它们在冬小麦由营养生长状态向生殖生长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 从不同处理的及对照样品中提取mRNA进行体外翻译的结果表明:春化作用过程中低温诱导了mRNA组分的变化,其中一些新产生的mRNA种类与春化诱导的开花能力的获得呈高度相关,即它们是开花特异的(Flower Specific),它们中有的只在春化的特定时期存在并起作用。 3.比较体内分析及体外翻译的结果发现,一些开花特异蛋白质(FSPs)可以同时在体内提取物及体外翻译产物中检测到,因此,春化作用中开花特异蛋白质诱导合成的调节很可能发生在转录水平上。 4.基于以上结果的分析可以推测春化诱导开花是低温导致了开花特异基因表达的结果,超期春化的效应不能被脱春化所逆转则系编码这些开花特异蛋白质的基因在长期低温条件下转变成了组成性表达所致。 有关低温诱导产生的开花特异蛋白质的性质与功能及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Resumo:
植物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生化特性及基因克隆的研究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从胡萝卜愈伤组织的细胞壁中获得0.2M氯气钙可溶性蛋白质组分, 经10% TCA沉淀及羧甲基纤维素层析,分离得到一个伸展蛋白,并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氨基酸组成分析,分子电镜观察对所得的伸展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只存在一种伸展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考马斯蓝染色和PAS反应均为阳性,表明伸展蛋白除蛋白质组分还含有糖基;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羟脯氨酸的克分子含量约占全部氨基酸的40%,丝氨酸的克分子含量约为羟脯氨酸的四分之一,含有大量的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而只含有非常少量的酸性氨基酸,并且这些氨基酸克分子百分数也接近于胡萝卜富含羟脯氨酸糖蚤白基因推测出的克分子百分数。这些结果表明已经得到了一个电泳纯的伸展蛋白。伸展蛋白分子电镜观察证明它是一个棒状分子,长度为87纳米。 第二部分,用得到的伸展蛋白免疫家兔和大鼠,得到的抗体的免疫双扩散效价分别为1:2和1:1,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的兔抗体效价为1:12,800,同时还建立了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伸展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0.00001微克。利用得到的抗体对大豆下胚轴伸展蛋白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免疫荧光定位表明,大豆下胚轴表皮细胞及表皮下几层薄壁细胞有大量的荧光标记,并且这些荧光标记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质内。大豆下胚轴O.lM Tris-HCl pH7.4和0.2M氯化钙的提取物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0.2M氯化钙提取物有与胡萝卜伸展蛋白电流性质相似的组分,并且这个组分在真菌诱导物处理的大豆下胚轴中的积累明显高于受伤处理的下胚轴。受伤和真菌诱导物处理大豆下胚轴中伸展蛋白积累的变化已经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来观察,发现真菌诱导物处理的对灰斑病抗性的大豆下胚轴能够较快地积累伸展蛋白(24 - 48小时),而敏感品系的大豆下胚轴则合成伸展蛋白较晚(43-72小时)。在观察大豆下胚轴免疫荧光定位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对伸展蛋白基因的转录活性的初步研究认为抗性品系的大豆下胚轴同源mRNA转录可能早于24小时,而敏感品系大豆下胚轴同源mRNA转录可能在24小时后。以上结果认为大豆下胚轴含同源的mRNA和蛋白质组分,因此推测大豆基因组DNA有伸展蛋白基因。 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得到的结果,用已经得到的编码胡萝卜伸展蛋白的基因(克隆于pUC8质粒载体中)作探针,与大豆基因组DNA的EcoRI部分酶解片段杂交寻找大豆伸展蛋白基因,已经发现四个片段与探针DNA有同源性。它们的分子量分别约为23kb,8kb,5kb和2.8kb,并且23kb片段可能有更高的同源性。将23kb片段插入pUC9质粒载体上进行可隆,并用菌落原位杂交筛选获得5个克隆,对其中两个克隆用ECoRI酶解并进行分子杂交分析,重组质粒被EcoRI切成四个片段。2.8kb片段为pUC9栽体,2kb片段为与pDC5AI质粒伸展蛋白同源性较好的片段。对于23kb片段的重组质粒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Resumo:
以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材料,从胚、胚乳、多年生主根等外植体诱导筛选得到多种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经用附加1.0ppm 2,4-D的MS培养基继代保持三年后仍具旺盛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以胚性愈伤组织建立的液体培养系统可得到大量游离的胚状体,将胚状体包埋制成的人工种子能在附加0.1ppm NAA和1.0ppm GA_3的B_s培养基上萌发形成根、茎、叶健全的再生植株,并且移栽成活。松软型根愈伤组织以过长期继代培养后,也得到了胚状体发生。比较了多种培养因素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愈伤组织的影响,其中外植体来源、基本培养基的无机盐组成以及生长素是决定愈伤组织形态结构类型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主要因素。胚乳愈伤组织、质密型根愈伤组织以及来源于胚的松软型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多种诱导条件下均未能发生胚状体。 从松软型的胚或根愈伤组织均容易游离大量原生质体,用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的得率更高,从早期胚状体也可酶解得到可用于培养量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体积均很小,培养中的行为也相似,有些形成细胞壁,细胞变形,个别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少数细胞团,但未形成愈伤组织;有些原生质体仍保持球形,体积剧裂膨大几十倍,小液泡汇聚成大液泡,有些液泡中积累紫红色素。 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各种愈伤组织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皮或表皮下层细胞,有单个发生和成丛发生两种发生方式,不同愈伤组织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各具特色。胚乳愈伤组织、松软型根愈作组织以及胚状体的细胞虽然都具有某些胚性细胞结构特征,例如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等,但它们并不具有现实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发生胚状体的细胞含大量多核糖体和内质网片段,小液泡数量少且形成多泡复合体,细胞壁也由于在组织中所外的位置不同而有厚薄两种类型之分,细胞常形成胚性细胞复合体,位于愈伤组织的外围,边缘可分化为许多小细胞团。胚性细胞复合体的表面质密平整,有许多丝状物和颗粒,细胞轮廓不清,但有显著突出的小细胞,细胞表面具沟脊;而其它各型愈伤组织的表面均为球形或半球形的大型细胞,表面仅具细小的纹理、凸起或颗粒。 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的总蛋白组成与来源相同,但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非胚性愈作组织的总蛋白组成差异显著,后者与形态结构特征相似的根本源公软型愈伤组织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电泳带型,但多一条33KD的蛋白带;培养基中去掉2,4-D后,松软型根愈伤组织的蛋白质组成发生轻微变化。等电聚焦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揭示出在单向电泳扫描上呈现最高峰的17KD蛋白质在胚性愈伤组织中随等电点的不同而分离,在其它三种构软型愈伤组织中则仅集中在等电点为5.9处,为一个大而染色深的点。 同样培养基上培养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愈伤组织所含元素的量不同,说明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可积累不同的元素。培养基中的元素组成情况在愈伤组织中也有一定反映,在含钠、钾元素较多的B_5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中这两种元素的含量也较高,培养基的离子胁迫作用和细胞对离子一定程度的被动吸收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方式,从而导致细胞类型的分化,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类型的转变及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可能正是通过影响细胞的离子吸收、代谢平衡而实现。
Resumo:
植物远缘杂交是作物育种实践及其相关的基础遗传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几乎涉及到所有与栽培作物有关的科属内相对近缘的植物种类。除核型稳定的种间杂交可得到杂种外,还可以利用核型不稳定的种间杂交过程中父本染色体全部被消除的现象,通过胚培养和加倍处理获得大量的双单倍体(DH)杂交后代。然而,这种从小麦与玉米杂交获得的小麦DH后代与其理论上应完全同质的遗传表现却不相符,总有2-5%的DH植株发生了形态学变异,虽然没有明显的来自玉米的性状特征,而且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它们是配子无性系变异,但是,不论是理论上还是一些间接的细胞学和生化证据都表明,有玉米的染色体DNA通过受精过程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缺乏DNA水平上的直接证据。 本文在对来自小麦 * 玉米的谱通小麦DH系进行生化分析取得初步证据的基础上,构建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玉米的重复DNA序列作探针分别对普通小麦和波斯小麦的DH群体进行了系统的RFLP分析,并用有关的玉米重复列克隆对一些禾本科种和不同的玉米生物型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八种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MDH、ADH、GDH、SKDH4种脱氢酶和GOT在后代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变异,但21株普通小麦的DH后代群体中有7株在PER同工酶的慢区出现了增加一条酶带的变异,这条带在亲本小麦和玉米中均没有,它们与通常报道的无性系变异十分类似。其中有一株(第4号株)在迁移率为0.22的位置上出现了一条小麦所不具有的酶活性较强的EST带,在玉米同迁移率的位置上也有一条带,但活性十分微弱。此外,大部分小麦DH后代的AMY同工酶恬性有十分明显的增强。 2、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在小麦的DH后代中,有几株的变异很明显,其中第4、7、19号株(图2)在分子量为43000道尔顿的位置上出现了和玉米同迁移率而小麦不具有的蛋白质带,这强烈地暗示了玉米DNA的确通过受精作用导入小麦。 3、构建了玉米的随机基因组文库,依据菌落原位杂交结果,从中挑出了500个重组克隆。用其中的100个强信号的重复DNA克隆为探针对亲本小麦和玉米进行了RFLP筛选,其中80多个为玉米基因组特异的,9个与小麦有部分同源性,随后用它们探针分别对两个小麦DH群体进行RFLP分析。 4、用上文筛选的玉米特异的重复DNA克隆作探针进行RFLP分析,只有玉米的MR64克隆同时导入到两个小麦群体的各一株后代中,即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和波斯小麦DH系的15号株检测到强杂交信号;另外一个克隆MR72只在4株波斯小麦DH后代中有杂交信号,这个结果首次从DNA水平上证明,的确有某些玉米特异的DNA序列通过受精作用以很低的频率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 5、与小麦有部分同源性的玉米克隆MR13和MR50在一些普通小麦DH后代中检测到了缺失变异。特别是用MR13在普通小麦DH系的18号株(即导入了玉米特异的MR64的DNA的那一株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检测到了大幅度的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变化,即原来的4.3kb的强信号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增加40kb、15kb、2.5kb和2.0kb四条杂交带,这要么与小麦基因组DNA较大的重俳事件有关,要么是由外源的玉米DNA插入造成的,但从增加的片段长度如此之大以及杂交信号变弱来看,它很可能就是玉米DNA插入到这个较强信号的小麦单拷贝序列中的结果。用小麦的DNA克隆pTa71也检测到了明显的变异。 6、测序分析发现,克隆MP64的插入片段长度为695bp,A+T含量为58%,经在GENEBANK中检索证实它是一个新克隆的DNA序列。序列中分别含有两对正向和反向重 序列及三个回文序列,对多种酶切的玉米基因组的RFLP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带1-3个主串联重复单位的散布重复序列,在序列中的CCGG的第二个C高度甲基化,拷贝数约为5600左右。染色体原位杂交表明,MR64在玉米的每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拷贝数不同,这暗示它可能与玉米基因组的演化历程有密切的关系。 7、比较分析发现,MR64是玉米基因组特异的;而MR72在高粱、珍株粟、糜子和狼尾草等四个和玉米较近缘的种的基因组中有部分同源序列,这个比较结果更加肯定了小麦DH系所新增的DNA序列的确是异源的玉米DNA通过受精过程导入的。 8、初步分析发现,玉米的卫星DNA克隆MR4和其它卫星DNA一样也有严谨的重复等级结构,而且在主要禾本科种基因组中有较低的同源性。经在GENEBANK检索,串联重复DNA克隆MR68是一个新克隆的DNA序列,它在不同的玉米生物型基因组中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可用它作进一步的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9、本文对染色体消除过程度中异源小片段DNA导入的可能机制和散布重复序列在远缘杂交的异源DNA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染色体消除型远缘杂交所获得的DH后代的变异来源。
Resumo:
1.以MS无机盐+B 5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KT,ZT等激素,以农艺性状良好,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冀492”为材料,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 2.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促进因子,效果明显好于其它生长素类物质,但是随着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状态也会变差,褐化严重,而且,附加O.lppm 2,4-D,O.lppm K T的培养基是较为合适的培养基.IAA,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十分理想,此外,愈伤组织的产生还同外植体,基因型和一些物理条件有关, 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需不断调节培养基中激素浓度,逐步降低2,4 -D浓度,并添加低浓度ZT,胚状体要在去除2,4-D的培养基上才能产生.虽然,2,4-D对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必须的,但是却抑制胚状体的发育. 3.培养基中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激素浓度和种类,活性炭的添加,对于胚状体的萌发和成熟有重要影响,硝酸钾加倍,硝酸铵减半,并附加低浓度ABA和活性炭是胚状体诱导和成苗(去除ABA)的适宜培养基,而附加0.2ppm N A A,0.2ppm ZT和活性炭的M S2培养基是胚状体成熟的适宜培养基.通过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干燥处理,培养基中低浓度ABA和活性炭的添加,比较有效地抑制了畸形胚的产生,大大地提高了正常胚的比例. 4.对陆地棉“冀4 9 2”的下胚轴和子叶利用含Bt抗虫基因的根农杆菌(AgrobacterIIm tumefrens)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在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生长旺盛的阳性愈伤组织,葡糖酸苷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愈伤组织均有G us基因的表达. 5.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进行了将含有Bt抗虫基因DNA的大肠杆菌质粒导入陆地棉“冀492”的实验,并收获了近1 0,000粒种子,为从大量种子中筛选出抗性种质材料,建立了卡那霉素田间初步筛选法. 6.利用活体压片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和胚状体起源进行了观察,发现胚状体发生主要是通过类合子途径进行的,胚状体可能起源于单细胞. 7.通过对相同培养基上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状体的可溶性蛋白SDS - PAGE电泳分析,发现16KD和50K D蛋白特异性地存在于胚性愈伤和各期胚状体中,该蛋白可作为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标记.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IE F/SD S-PA G E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愈伤组织同工酶酶谱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分化前期的胚性愈伤组织酶的活性强,种类多,并且有新的蛋白斑点的出现,这些都可能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
Resumo:
本文研究了毛乌素沙地6个不同生态环境的柠条群体和1个锡盟草原站的小叶锦鸡儿群体的同工酶和种子蛋白的遗传变异。利用Brown等(/975)同工酶遗传分析方法对同工酶和种子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运用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分析测定了锦鸡儿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l) Brown同工酶遗传分析的方法适合于柠条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2用LAP酶对柠条群体进行了精细的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的异交性。GST=D.134,即大部分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部,小部分的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柠条群体的繁育系统与水分胁迫有关。随着生境变旱,繁育系统有向近交变化的趋势。 (3) Brown同工酶遗传分析方法也可以运用于种子蛋白遗传分析,柠条种子蛋白各亚基的遗传是孟德尔方式。 (4)由种子蛋白变异所统计测定的柠条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l81(Nei指数)或0.179(Shannon指数,Kongkiatngam改进)。群体变异水平按表型多样性依次为人工毛条群体>锡盟群体>滩地群体>硬梁群体>软梁群体>丘下群体>丘上群体。按遗传多样性依次为人工毛条群体>软梁群体>锡盟群体>滩地群体和硬梁群体>丘上群体>丘下群体。群体间基因流水平Nm>/,遗传距离D<0.1。 还试验对玉兰、合欢、紫藤、绿豆几种植物种子蛋白变异的遗传分析。最后对同工酶,种子蛋白遗传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
Resumo:
甘薯[Ipomoea batatm L.]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分化,受遗传背景、外植体来源、激素配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徐薯l8叶片为外植体,在Ms附加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筛选出三种类型的愈伤组织(I型、Ⅱ型、IV型),虽然其来源和培养条件相同,但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分化途径、分化能力、同工酶酶谱、可溶性蛋白质组成以及DNA分子结构方面,都有显著差异。I型愈伤组织在Ms无激素培养基上分化出体细胞胚,其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与Ⅱ型愈伤组织和lV型愈伤组织相比,酶带的数目、深浅不同,而与胚状体相类似,可以作为不回类型愈伤组织及其分化途径的生理指标。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三种愈伤组织的总蛋白组成也有显著差异。I型愈伤组织与Ⅱ型愈伤组织相比,无论是酶带的数目,还是酶带的扫描高度,都占绝对优势,表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合成代谢水平。RAPD分析表明,三种类型愈伤组织的遗传基础具有一定差异。在所用的10个随机引物中,引物G3(GAGCCCTCCA)扩增出了显著的多态性,在I型愈伤组织与胚状体中发现两个特异片段,有可能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特异相关。 以I型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建立了具有再生能力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并对其鲜重、干重、PCV体积、PH值等生长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在悬浮培养条件下,2.4-D浓度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在MS附加Img/12.4-D的培养基中,细胞呈园球型,细胞质浓厚,细胞核显著,分裂旺盛,转入不含2.4-D的分化培养基中,即可得到大量的游离胚状体:浓度过高(4-8mg/l)或过低(0.5mg/l),都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胞外同工酶研究发现:胞外过氧化物酶水平,随着2.4-D浓度升高、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速度的减缓而降低,随着体胚分化的开始而升高。这种变化趋势表明:2.4-D浓度、过氧化物酶及细胞的生长、分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蛋白质分析发现,2.4-D的浓度与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及含量也密切相关: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的培养物,其蛋白质电泳图谱与在含有不同浓度2.4-D的培养基中的培养物相比,无论是谱带的数目还是谱带的峰值,都有深刻差异,表明在体胚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内进行着旺盛的蛋白质合成代谢。 以胚性悬浮细胞为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培养。通过对游离条件的比较研究,发现采用PH值为6.0的E3酶液酶解2小时,可以得到大量具有旺盛活力的原生质体。采用液体浅层一固体平板双层培养方式进行培养,原生质体分裂旺盛,20天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微型愈伤组织,在附加0.5mg/1 2.4-D的继代培养基中,出现根的分化,转入附加0.5mg/12.4-D和Img/16-BA的分化培养基中,有少量不定芽发生,并形成小苗,但无胚状体产生。 以来源于胚性悬浮细胞的原生质体为受体,通过与农杆菌共培养,将苏云金杆菌毒蛋白(Bt)基因导入甘薯细胞,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并有根的分化。经过PCR检测,证明了Bt基因在甘薯细胞染色体组中的整合。
Resumo:
直到九十年代,以利用拟南芥菜和金鱼草突变体克隆到花器官发育基因为重要标志的植物发育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开花决定过程分子控制机理研究进展却较为缓慢。以mRNA人手利用差异筛选技术获得春化相关基因克隆(verc203,verc17),Northem blot初步证明这些克隆对春化处理的特异性。根据反义RNA理论和技术对克隆化verc203基因功能进行研究。另外,从纯化蛋白人手,在金针菇中克隆到新的溶血性毒蛋白编码基因,并在细菌中得到表达,这一实验为利用此途径来克隆发育调控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了有益的技术路线探索。本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 1. 春化相关基因(verc203)对冬小麦花发育调控 根据反义RNA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证明verc203在冬小麦开花启动和花发育过程中的可能控制作用。将verc203 DNA序列插入带有CaMV35S启动子和GUS基因的pBI221表达载体, 使之能在植物中高效表达反义RNA,并以转正义基因植株作为对照。通过花粉管途径转基因方法,得到326粒反义质粒冬小麦转化种子和1 98粒正义质粒冬小麦转化种子.所有转化处理种子和正常小麦种子萌发后,经春化处理,与未春化冬小麦植株一起培养直到对照植株达到成熟期。实验观察发现,转反义基因植株的抽穗受到明显的阻抑,开花过程大大推迟。其中表达较强的6株转基因植株甚至晚花五十多天。还发现一些表达较弱的植株尽管晚花20到30天,但花器官发育却受到影响,如,雄蕊缺失,穗发育异常等。Southemblot和PCR实验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 Northrenblot以及报告基因(GUS)活性等实验证明反义基因在转反义基因植株RNA水平上得到高效表达。同时,GUS基因在蛋白质水平上得到表达。基于上述实验,有理由认为ver203基因可能是控制冬小麦春化诱导的成花启动和花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基因之一。 2. 金针菇毒蛋白flammutoxin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细菌中的表达 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及SDS.PAGE电泳技术从金针菇(Flammuleina velutips)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为31 kDa、对人血红细胞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flammutoxin),通过蛋白质序列微量分析技术测得其N-端3 1个氨基酸顺序。利用氨基酸序列推测其编码基因序列信息,通过RT - PCR克隆到一个由973个核苷酸组成的编码基因,5’端93个核苷酸编码肽链序列与测得flammutoxin N-端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在GenBank (USA),EMBL Database (Europe)和DDBJ (Japan)基因序列数据库中未找到与之同源的基因序列。这个基因与载体p-半乳糖苷酶部分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在E coli细胞中有效地得到表达。表达产物的SDS-PAGE,Western blot和溶血活性实验表明它是flammutoxin蛋白原编码基因。并对融合蛋白的溶血活性降低原因作了讨论。
Resumo:
一、 △nifZ MoFe蛋白的纯化、特性及晶体生长 从缺失nifZ的棕色因氮菌突变种DJ194中,经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提纯得到△nifZ MoFe蛋白,其纯度可达SDS凝胶电泳纯。它的Fe、Mo含量分别为野生型OP MoFe蛋白的56.6%和75.0%左右;C_2H_2、H~+还原活性和△H_2均只有OP MoFe蛋白的14.6%、21.7%和21.7%;其可见吸收光谱、CD及AR谱都与OP MoFe蛋白有较大差异,其中,可以反应P-cluster氧还状态和含量的ε_(450nm)、ε_(700nm)及△ε_(450nm)均要比OP MoFe蛋白低;由紫外CD谱反映的△nifZ MoFe蛋白的构象也与OP MoFe蛋白有所不同。由此我们推测,nifZ可能与固氮酶MoFe蛋白中P-cluster的合成或组装有关。为进一步阐明△nifZ MoF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我们对△nifZ MoFe蛋白的晶体生长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沉淀剂浓度、缓冲体系和pH、蛋白浓度以及温度等条件的不断优化组合,目前我们已获得棕色短斜四棱柱形△nifZ MoFe蛋白的最大晶体为0.15 * 0.09mm。 二、 MoFe(C,O)与含Mo、Mn和Cr重组液重组的比较研究 MoFe(R)经O_2和o-phen共同处理后,成为部分缺失FeMoco和P-cluster的不全蛋白(MoFe(C,O)),其C_2H_2还原活性降至MoFe(R)的40%左右,将其分别与含Mo、Cr和Mn的重组液进行保温重组,其C_2H_2还原活性及光谱学特征都得到明显恢复。通过对不同重组液及与MoFe(C,O)形成的重组蛋白的比较,我们认为:1)MoFe(R)中的Fe和Mo原子可能是逐步被鳌合除去的,且不同蛋白中的Fe和Mo原子的缺失程度不同,因而MoFe(C,O)会以多种状态存在;2)在重组液配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颜色变化及沉淀反应与其是否具有重组激活能力具有相关性,重组液中可能已合成一些简单的含M(M=Mo或Cr或Mn或V)的铁硫化物,但不可能形成完整的金属原子簇;3)含M(M=Mo或Cr或Mn)的重组液均能使MoFe(C,O)中遭到破坏的FeMoco和P-cluster及其连接部分得以重新组装和修复,进而恢复其底物还原活性和光谱学特征。 三、 含锰固氮酶的初步探索 棕色固氮菌突变种UW_3(nifH~-)不能在含钼的培养中固氮生长,但能在含MnSO_4的无氮培养基中固氮生长。用含MnSO_4的无钼无氮培养基培养该突变种从中纯化得到的固氮酶组分1蛋白,其C_2H_2及H~+还原活性约相当于MoFe(R)的20%左右,Mn元素含量测定表明,其中已经含有Mn元素,Fe/Mn比值比OP MoFe蛋白中的Fe/Mo低。这些结果表明:UW_3突变种在该种条件下可能已表达了不同于已发现的三种固氮酶的新的固氮酶组分1蛋白,并且其中含有Mn元素。
Resumo: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干旱荒漠风沙前治地区唯一分布的乔木树种,具有极强的抗逆性,突出地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由于胡杨在繁殖上存在问题,种子采后极易丧失生活力和无性扦插繁殖难以生根,加之人们对胡杨耐盐抗逆机制缺乏了解,应而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珍贵抗逆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的保存也受到严重危胁。试验首先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开展了胡杨体细胞再生植株的系统研究,并在分子水平上就愈伤组织的培养和器官发生过程中表达的特异蛋白开展了深入工作。其次,对胡杨耐盐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胡杨细胞盐胁迫响应蛋白,开展了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对离子吸收和分配特性以及与耐盐有关的形态结构的研究。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有效地保存、开发和利用胡杨种质资源,对于荒漠化治理,以及深入认识胡杨耐盐性、丰富和发展木本植物耐盐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较好地解决了胡杨试管培养中黄萎和退化等难以克服的问题,通过全面和系统的比较研究和对培养条件的优化,首次获得了高频率的和成熟的胡杨体细胞再生植株体系。胡杨愈伤组织、离体叶片和离体茎段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可达82.9%、100%和83%,试管苗生根为86.2%。 2.提出了以愈伤组织表达蛋白状况作为判定其器官发生能力的观点,确定了三类愈伤组织和器官发生中三个不同分化阶段的蛋白分子标记。利用SDS-PAGE和IEF-SDS-PAGE对胡杨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过程的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愈伤组织中表达的蛋白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光下和BA/NAA为1诱导产生的具有较强器官发生能力的茎基愈伤组织,其蛋白组分明显地少于其它类型的愈伤组织,表明其分化程度较低。经过黑暗和BA/NAA为0.5的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产生了特异的24。5KD和58.6KD的标记蛋白,并且也表达了其器官发生时表达的19KD和31KD蛋白。说明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其器官发生能力下降是与细胞分化程度增加相关的。茎基愈伤组织在光下和BA/NAA为5的条件下进行器官发生诱导,随着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细胞团块和不定芽原基明显地表达了20KD和55KD蛋白带,并且20KD蛋白中包含有特异的pI为5。5-6.5的蛋白。43KD和pI为6.5-7.5的蛋白为器官发生前期蛋白。本文不愈伤组织表达蛋白状况与器官发生能力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3.分离和鉴定了胡杨细胞盐胁迫响应蛋白,从蛋白表达上证实盐胁迫对胡杨细胞产生的影响明显地分为渗透胁迫和离子伤害胁迫两种效应。对悬浮培养的胡杨细胞进行NaCL和PEG(6000)胁迫处理,SDS-PAGE分析表明:NaCL和PEG胁迫处理的细胞均明显地表达了28KD和59KD蛋白带,表明28KD和59DK蛋白是与渗透胁迫有关的。66KD和60KD蛋白带仅在高水平盐胁迫细胞中显著表达,应而是与盐胁迫中离子伤害有关的蛋白。进一步证实胡杨细胞中28KD和66KD蛋白带表达受ABA诱导。通过IEF-SDS-PAGE证实,28KD蛋白包含有pI为8.0-9.0的蛋白,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相关的分离和鉴定为通过蛋白途径克隆与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相关基因,为深入认识胡杨耐盐机制奠定了基础。 4.通过X-射线细胞微区分析以及与毛白杨细胞比较发现,胡杨细胞对培养介质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具有较强的拒吸作用和一定的忍耐性。胡杨细胞中液泡不具有积聚离子的功能,细胞分室性渗调节作用不明显。胡杨细胞膜对离子进入具有选择功能,表现在培养介质中Na和CL离子进入细胞和由细胞质进入液泡不以等摩尔数形式进行,进入的CL离子比Na离子约高50%,说明了二者通过质膜是由不同机制控制的,是分开进行的,也说明胡杨细胞拒Na离子强于拒CL离子。另外胡杨细胞受到盐胁迫时还表现出比较强的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的功能。正是由于上述特性,才赋予了胡杨细胞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5.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中相差和微分干涉等技术,对胡杨细胞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毛白杨细胞相比,胡杨细胞中具有较丰富的线粒体和质体,盐胁迫和渗透胁迫均明显地提高了细胞质中线粒体数和质体数,并使质体中内含体增多,细胞质中和液泡内缘出现明显的嗜饿物质。研究还发现,胡杨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呈齿状结合,说明了膜与壁之间结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解释了胡杨细胞在胁迫中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胡杨细胞在受到盐或渗透胁迫时,细胞内出现明显的丝状结晚,细胞核变大,核仁明显。在器官和组织结构方面,胡杨根系具有发达的根冠和根内皮层,根毛较多,叶片输导组织不发达等。这些结构的存在与胡杨的抗逆性是密切相关的。文中从形态结构上阐述了胡杨的耐盐碱特性。
Resumo: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理论和育种实践上都很值得研究。应用这种变异进行筛选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生产上有广泛意义的细胞突变体。但对于无性系变异发生的机理,人们虽然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一直未能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有些解释仍然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些解释中,利用转座子活化进行解释是最使人感兴趣的一种,也是较有说服力的一种。我们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无性系变异发生与转座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烟草黑胫病细胞突变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转座因子的转活性进行分析,通常采用标记基因的表型检测。本实验用农杆菌双元载体pSLJ721(Ac∷GUS)转化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 然后对转基因烟草的愈伤组织进行GUS酶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通过GUS活性变化来分析转座活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增强转座子的活性。间接证明转座子活化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原因之. 本论文实验方面的另一部分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烟草抗黑茎病研究上的应用。烟草黑茎病是由烟草致病疫霉引起的一种烟草主要病害。首先从云南地区黑胫病病区分离、纯化黑胫病(Phytophythora parasitica via. Nicotina)病原菌,同时利用红花大金元为实验对象,以组织培养中自然发生的元性系变异为基础,以50%以及80%的黑胫病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黑胫病毒素的烟草株系,用离体叶片法和茎部接种法进一步鉴定其对黑胫病病菌的抗性。最后进行田间检测以期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抗黑胫病细胞突变体。另外我们还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技术,对选择到的九个抗病株系和六株对照的DNA进行分析。在使用的70种随机引物中,共有57个引物产生可检测扩增产物,产生306条搁增带,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数为51条,突变体的平均RAPD条带变异率为1.85%,其中有两个RAPD条带(CYA-17-100和Sangon03-350)为突变体所特有,可初步判断为抗黑胫病的RAPD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植株叶片水溶性蛋白SDS电泳观察到一些条带的变异,但没有找到突变体特异的共同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