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resultados para QoS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如何利用已有的服务构件组装成新的服务成为当前此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文以构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统Liquid为背景,给出了一种基于QoS的服务构件组合方法,在满足组合服务的功能需求同时,满足其QoS需求.文章详细给出了所涉及的服务模型、QoS模型以及构件选择基本算法.为使此服务构件组合方法适应于动态变化的系统环境,该文进一步对构件选择基本算法进行优化,给出了构件选择的启发和协商算法.最后通过实验,比较和分析三种算法的性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需要一种策略基于服务的多种QoS属性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服务。以XML描述服务的QoS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Pareto最优的服务选择策略,选择出那些不在所有的QoS属性上劣于其它服务的服务。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和偏好导向的选择策略相比,Pareto最优策略有独特的效果。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性能变化不确定的系统内,不同的应用处于竞争和共享有限的系统资源、并受其变化影响的环境中·在系统运行时,对于需要QoS保证的应用,为保证其QoS属性,应能适应于这种环境·考虑到系统资源的全局管理特性,仅从应用中增加适应机制是不够的,还需在系统层中增加QoS管理机制·为此,给出了一种面向构件系统的QoS管理模型———QuCOM(qualitycomponent)及其集成到系统构件框架的方法,使基于QuCOM开发的构件应用能够适应于变化的系统环境,并为了验证QuCOM的有效性,以一个视频流应用为例,给出了相关实验数据分析·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网络分布计算环境下应用系统的需求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增长,要求位于中间件层次的Web应用服务器(web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WAS)从原来的尽力而为服务模型转变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保障模型,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应用分别提供适宜的服务质量保障.目前的WAS系统在此方面仍然比较薄弱.OnceAS/Q是一个面向QoS的WAS系统,它以QoS规约为基础,为不同应用提供不同的QoS保障能力.OnceAS/Q实现了一个应用QoS保障框架,提供了一组QoS服务组件支持具有QoS需求的应用开发和运行.介绍了OnceAS/Q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组件,详细阐述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QoS规约的定义及其映射,另一个是面向QoS的服务组件和资源的动态重配.OnceAS/Q原型在Ecperf测试基准下,对其QoS保障能力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在较大规模的应用环境下,OnceAS/Q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并且开销是可接受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Web应用服务器目前普遍采用的先到先得式(FCFS)的调度框架在过载时难以保障应用的服务质量(QoS)需求.QoS获益驱动(QBD)的调度框架是一种针对这些不足而提出的请求调度解决方案.QoS获益根据应用的QoS需求得到,用于评价QoS保障对应用需求的满足情况.QBD调度框架包含了多个用于保障应用QoS需求的组件,实现了基于QoS获益的资源规划算法,能够提高服务器对应用QoS需求的保障能力.在OnceAS平台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QBD调度框架的有效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Web 服务技术作为面向服务计算范型的主要实现技术,有效提高了异构环境下分布式应 用的开发效率,降低了其开发成本。服务发现与选择作为Web 服务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 提高了软件复用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间应用集成和大规模资源共享。一方面随着服 务计算技术的发展,Web 服务的数目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企业业务敏捷性需求日益提高, 如何在大量候选服务中为用户选择出合适的候选服务,保证服务有效复用,相容组合成为服 务计算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的Web 服务选择技术缺乏对非功能属性的有效支持, 服务选择的精度不佳。针对该问题,论文使用一种基于主动监控反馈的QoS 感知的服务选 择机制,在对服务质量状态可信监控、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QoS 感知的服务选 择算法,从而有效改进了服务选择的精度。 论文首先研究了Web 服务质量(QoS)建模问题,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服务元数据模 型,用于描述Web 服务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有序数据结构的QoS 约束匹配算法和综合考虑功能属性匹配程度、QoS 保障能力、过往信誉以及用户偏好的服务 排名算法。在提高服务查准率与查全率的基础上,简化了服务选择过程中用户的负担,有利 于服务选择过程自动化完成。 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客户端监控反馈方案,通过对服务历史状态的可信监控和有效预测, 为服务选择提供更加准确的QoS 数据。论文分别使用一种基于AOP 的可信监控方案,基于 低通滤波器和基于自适应最小二乘法的两个预测算法,有效保证监控的实时,可信,非侵入 和QoS 预测的准确性。在减少用户参与、提高服务选择自动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服务选 择的精度。 最后论文探讨了网驰服务选择系统OnceSC 的设计与实现,并将前面提到的研究成果引 入其中。通过实验对系统的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OnceSC 具有QoS 感知,服务查准率、查全率高,无需用户参与等特点。 关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针对基于 Internet机器人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 Internet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 ,借助 IP Qo 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集成业务体系结构的网络机器人遥操作系统 .通过分析 IP Qo S技术和机器人遥操作技术相互结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表明该系统能够克服目前在 Internet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可在未来支持 IP Qo S技术的 Internet中发挥作用 .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型及实现方法 .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提供了进行网络控制系统(NCS和多媒体通信等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良好平台和契机。服务质量(QoS)的概念起源于多媒体和远程通信领域,大量的文献表明,将NCS和QOS结合起来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本文分析、研究了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作为NCS, Internet上的多媒体应用和实时系统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所具有的特点,对该系统同步和协调问题及具有QOS意识的网络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就现有的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存在的缺乏对网络可用带宽的适应、缺乏多数据流协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端到端QOS自适应体系结构AeQTA o在Internet QoS整体工程尚未完全启动的情况下,AeQTA的目的是将QOS的方法和策略尽量移植到端系统上,在端系统上提供QOS配置接口,实施QOS驱动的控制和管理策略,实现最大的网络效率、最可能好的应用性能和合理的业务流间资源分配的和谐统一。从时钟同步、速率控制、拥塞控制、多传感器信息同步和端到端的调度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协调和同步问题。针对NC S系统的同步容限的量化问题,提出了NCS多传感器反馈中的同步距离的概念和定义。然后,根据基于公式的、TCP-友好的速率控制的基本思路,结合使用应用需求QOS和网络QOS两种尺度调节的基于主媒体流的表象同步方法,将多传感器信息同步和速率控制统一起来,提出了一种速率控制方法TTFRC,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TCP-友好性。为了给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研究提供一个真实的实验环境,为相关的策略和算法提供验证平台,我们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可移植的、可裁减的且成本低的MOMR原型系统。目前,该原型系统已经为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积累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己于2402年1月通过Internet实现了沈阳—香港—密西根三地的MONM远程协作。力求控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等多学科的结合是本论文工作的努力方向。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Java媒体框架(JMF)开发的视频点播系统具有开发简单、跨平台、提供QoS保证和交互性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JMF应用编程接口的特点和结构,阐述了基于JMF开发的跨平台的视频点播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基于RTP的实时媒体传输、基于RTCP的拥塞控制、完整VCR操作和穿越NAT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