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ultado para Pujol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全球变冷对植物类群现在的分布式样有着重要的影响。植物特有现象出现的地区或中心一般都和一些适宜植物生存的避难所相联系,在这些避难所,众多植物类群得以保存、同时不断多样化形成新的类群。尽管中国区系中包括了丰富的特有类群,对特有类群丰富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但迄今我们对中国特有地区的数量、具体位置及其地理式样的了解仍然有限,对特有现象形成的原因更是所知甚少。为此,本研究通过选择555种中国特有植物类群(包括种、亚种和变种)为代表,对中国维管植物的特有中心及其地理式样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国的冰期避难所。我们首先将这些特有类群的分布描绘在1 1纬度/经度的方格里,计算了特有现象的两个基本参数:总特有和加权特有,将那些特有参数值在前5%的单元确定为特有中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特有中心主要是植物的保存地(“植物博物馆”)还是植物新类群发生和物种形成(“植物摇篮”)的场所,或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又根据化石证据、分子和形态系统树,以及生物地理等一系列数据,把555个特有类群分为古特有和新特有两个级别,探讨了这两个特有级别各自的分布式样。结果显示,具有特有现象的地区有20个,这些地区位于华中和华南,大致对应于这些地区的山系。特有中心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横断山和大雪山)、云贵高原、华中山脉、南岭山脉和东南山脉;海南和台湾也具有很多特有种。通过特有种所在的地区界定冰期避难所与第四纪植被重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一致,后者显示在这些地区在冰期有泛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出现。因此,山脉地区可能通过复杂的地形和更新世极端气候条件的局域缓冲为这些特有类群提供稳定生存的生境;这既保存了这些孑遗类群(“植物博物馆”),又使得新的类群得以不断出现(“植物摇篮”)。 中国特有中心既包含孑遗的类群(古特有)也包含近期新形成的类群(新特有)。然而,它们的分布和密度却非常不同,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质分化和构造历史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化前沿”,这可能与晚第三纪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有关。相反,在第三纪多数时候,华中和华南(除了海南和台湾)在地质构造上的相对稳定,使得孑遗植物谱系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两种特有级别在全国水平上的比例(古特有为39.1%,新特有为60.9%)说明,尽管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华中和华南既是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全球变冷后植物得以保存的避难所,也是植物分化和新类群形成的重要中心。 这些研究结果对特有植物、尤其对具有不同保护要求的孑遗类群和新类群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针对富有古特有的地区以及有更多新类群产生的“植物摇篮”制定不同的保护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