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ultados para Pisum-sativum-l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能是整个光合作用反应的驱动力,因此光能的捕获和传递过程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光合作用表现。在高等植物中,光系统II(PSII)的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b)作为最主要的、含量最多的光能捕获和传递器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认为LHCIIb主要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捕获和传递光能、光保护和过剩能量耗散、调节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中分配和维持类囊体膜的结构。同时对其空间结构也在2.72Å的水平上进行了解析,发现每个单体含有14个叶绿素分子(Chl),其中8个叶绿素 a(Chl a)和6个叶绿素 b(Chl b),2个黄体素(Lut),一个新黄质(Neo)和一个紫黄质(Vio),3个跨膜α-螺旋和2个双亲α-螺旋。尽管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和基本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以往研究均是对LHCIIb的三个色素蛋白复合体(Lhcb1、Lhcb2和Lhcb3)的混合研究,而关于Lhcb1、Lhcb2和Lhcb3各自的氨基酸组成、色素组成、各种光谱性质和稳定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Lhcb1、Lhcb2和Lhcb3各自的特性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LHCIIb的结构和功能。 本论文首先利用RT-PCR技术从豌豆(Pisum sativum L.)中提取了编码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三个脱辅基蛋白基因,分析了它们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系统地研究了三个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三个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然后在体外进行了成功的表达和与色素重组,进而对重组LHCIIb的色素组成及光谱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hcb1和Lhcb3的保守性高于Lhcb2,且Lhcb3最高,Lhcb1和Lhcb2的蛋白序列相似程度高于Lhcb3;Lhcb1同质三聚体的Neo含量和α-螺旋含量高于Lhcb1单体,Lhcb2单体和Lhcb3单体的α-螺旋含量高于Lhcb1单体;与Lhcb1单体和Lhcb2单体相比,Lhcb1同质三聚体和Lhcb3单体的荧光发射光谱明显红移,与核心复合物的光谱特征更加接近,这一区别可能更加有利于能量向核心传递;吸收光谱中表明,Lhcb1和Lhcb2存在两个Chl a吸收峰,根据分析超快吸收得到的模型(Amerongen & Grondelle,2001),这两个吸收峰可能代表Chl a的两个吸收中心。 在对LHCIIb各种基本特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论文使用三氟乙酸(TFA)、离液剂尿素、离子性去污剂SDS、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 X-100对Lhcb1单体进行了处理,使用不同温度对Lhcb1单体和同质三聚体、Lhcb2单体和Lhcb3单体进行处理。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 1) 低浓度的尿素不能使Lhcb1变性,但可以影响色素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和相互作用。尽管SDS可以使Lhcb1解体,但解体后的蛋白仍旧保留了部分α-螺旋结构。TFA和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 X-100可以使Lhcb1完全解体,并且可以完全破坏蛋白α-螺旋结构,TFA主要是通过影响色素结构和增加蛋白内部的分子间排斥力来破坏Lhcb1,而Triton X-100主要是通过破坏疏水作用力来破坏Lhcb1。高温可以使LHCIIb解体,但不能使蛋白二级结构完全消失。 2) 尿素、温度和Triton X-100均不引起色素本身的破坏,SDS和三氟乙酸使氢置换叶绿素卟啉环所螯合的镁离子,产生去镁叶绿素,造成色素本身结构的严重破坏。 3) 随着温度的升高,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会遭到破坏。在Lhcb1和Lhcb2中首先被破坏的是长波长吸收的Chl a。 4) .就功能而言,Lhcb1同质三聚体最为稳定,其次为:Lhcb1单体 > Lhcb3单体 > Lhcb2单体;.就结构而言,Lhcb1单体和Lhcb1同质三聚体相似,稍微较Lhcb2和Lhcb3稳定。 5) 不同处理方式均发现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变性过程依次为:以Chl a为主的相互作用消失,其后依次为以Chl b为主的相互作用消失,以类胡萝卜素为主的相互作用,最后消失的是蛋白的二级结构。在结构受到破坏的同时,能量传递最先受到影响。 6) 解体过程并不是折叠过程的逆过程。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日益加剧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危害到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植物中的重金属抗性机制并应用于环境修复和绿色农业是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以及农业科学的交叉点和新的生长点。为了了解植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机制,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从重金属抗性植物材料大蒜(Allium sativumL.)和绊根草(Cynodon dactylon)中分离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并研究它们在重金属抗性机制中的功能。 在高等植物中有迹象表明,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类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s Like,MTs Like)和一类具有Y-(Glu-Cys) n-Gly特殊结构的多肽一植物络合素(Phytochelatins,PCs)在重金属抗性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人们对于同一种植物中这两种重金属结合肽作用的相互关系还缺乏了解,同时对于MT Like基因以及PCs合酶基因在同一种植物中的表达模式如金属离子专一性、时空表达特点等,还投有文献报道,因此本文将首先以这两个基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本研究采用RACE的方法,从大蒜中分离得到了类金属硫蛋白(MT-Like)的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AY050510),PCR和SoutheLrn Blot分析表明,大蒜基因组中不仅存在类金属硫蛋白基因,而且可能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对获得的MT Like cDNA进行的序列分析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大蒜MT Like cDNA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73个氨基酸,其中12个为半胱氨酸,占氨基酸总数的1 6.4%,并与其他植物如水稻、小麦、紫羊茅草中的类金属硫蛋白基因同源性较高,其中最高达89%。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在N-端、c-端结构域中分别含有3个典型的金属硫蛋白的结构模式Cys-Xaa-Cys,属于典型的Type-1类金属硫蛋白。这些Cys-Xaa-Cys特征结构表明大蒜MT Like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结合二价金属离子。重金属胁迫下大蒜根中MT Like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检测表明,MT Like基因的表达受重金属离子Cu2+、Cd2+的诱导,暗示MT Like基因在大蒜对重金属的抗性中有重要作用。此外,用能谱电镜技术研究大蒜中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以及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分析MT Like基因的表达定位与重金属的积累、转运的关系已在进行之中。 植物络合素也是富含巯基的多肽化合物,在重金属抗性中起重要作用。由植物络合素结构中存在的Y一酰胺键或β-Ala可知PCs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而是以GSH为前体的酶促反应产物。目前已知y一谷氨酰半胱氨酸二肽转肽酶(简称为PCs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是PCs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编码这一关键酶的基因目前已在小麦、拟南芥菜和裂殖酵母中克隆。由于这一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较低,其克隆较困难。本研究通过设计植物络合素台酶基因简并引物,从大蒜中扩增得到了345bp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此序列的翻译产物与已知的植物络合素合酶同源性最高,此cDNA序列应为大蒜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AF384110)。目前大蒜植物络台素合酶基因的全长序列的扩增,以及这两种与重金属抗性有关的基因(MT Like,PCS)的表达模式仍在研究中。 本文还尝试了利用酵母重金属敏感突变株M379/8功能互补的方法从重金属抗性植物绊根革中分离新的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构建了用于转化的酵母质粒表达文库,探索了酵母转化体系建立的条件。曾尝试多种转化方法,并对其中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改进。下一步的工作将集中在合适的酵母突变体的筛选或穿梭表达载体的选择标记基因替换上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重金属治理方法花费较高并且过程非常繁琐。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经济并且有效的利用植物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植物络合素是一类植物体内络合重金属离子的多肽,它已经发现于多种植物与微生物中。植物络合素合酶是催化GSH合成 植物络合素的关键酶。因此揭示植物络合素合酶的分子机理对于了解植物对重金属抗性的机制又很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关于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非重金属的植物中:拟南芥与小麦。许多关于该基因结构与功能的问题依然很不清楚。大蒜是一种能够抗很高浓度重金属的植物。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大蒜这种重金属抗性植物对以下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测量了大蒜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理表现,并得出大蒜是一种具有重金属抗性的植物; 2. 我们从大蒜中克隆出一个新的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该基因全长1868bp,包含一个 506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并编码一个55.8KD的蛋白。该基因转译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十二种物种的植物络合素合酶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3. 酵母功能互补试验证明表达AsPCS的酵母可以比对照耐受更高浓度的镉与砷。这表明AsPCS的转译产物在酵母与植物的重金属的耐受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4. RT-PCR的结果表明,经过重金属Cd2+的胁迫,AsPCS在根中与茎中的表达量都有提高,这说明AsPCS的调控是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的。另外通过比较该基因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根中与茎中的表达量,我们发现AsPCS在根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茎中; 5. 原位杂交显示AsPCS主要表达于根的表皮、顶端分生组织、韧皮部,并且当重金属压力提高后,表皮的表达量明显提高。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Lect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was miniaturized into a microfluidic format, which results in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 lectin affinity monolith column was prepared in the microchannel of a microfluidic chip. The porous monolith was fabricated by UV-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dimethacrylate (EDMA) and glycidyl methacrylate (GMA) in the presence of porogeneities, followed by immobilization of pisum sativum agglutinin (PSA) on the monolith matrix. Using electroosmosis as the driven force, lect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ies of three kinds of glycoprotein, turkey ovalbumin (TO), chicken ovalbumin (CO), and ovomucoid (OM),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microfluidic system. All the glycoproteins were successfully separated into several fractions with different affinities toward the immobilized PSA. The integrated system reduce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lect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reaction to similar to3%, thus, the overall analysis time from 4 h to 400 s. Only 300 pg of glycoprotein is required for the whole separation process. Moreover, troublesome operations for lect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re simplified.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改进的离体连续快速称重法对7~9月燕麦(Aven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枝和叶片的蒸腾速率、蒸腾量及土面蒸发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豌豆的枝蒸腾速率和叶片蒸腾速率均最高,其次为紫花苜蓿和燕麦,无芒雀麦最低。在7~9月中,8月4种作物整株和叶片的平均日蒸腾量均最高,9月次之,7月最低。4种作物群落土面蒸发量的日变化无明显规律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adsorption Of DL-homocysteine (Hcy) and L-homocysteine thiolactone (HTL) on Au(1 1 1)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in 0.1 M HClO4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Hcy and HTL molecules formed highly ordered adlayers on Au(1 1 1) surface. High-resolution STM images revealed the orientation and packing arrangement in the ordered adlayers. Hcy molecules formed (2root3 x 3root3)R30degrees adlayer structure and H-bonds between carboxyl groups were assum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rigin of tail-to-tail or head-to-head molecular arrangement, while HTL molecules formed (4 x 6) adlayer structure, and two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appearances in the ordered adlayer were found. Structural models were proposed for the two adla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