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ultados para Piptadenia moniliformis Benth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石荠苎属(Mosla (Benth.) Buch.-Hamilt. ex Maxim.)是唇形科的一个小属,仅分布于东亚,该属复杂的变异式样一直困扰着系统学家.本论文是对该属进行三年物种生物学研究的结果.本研究从居群生物学出发,在广泛的野外调查后选取了47个居群进行取样和观察,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条件下,测量了31个居群53个形态性状并分析了其变异规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含外类群在内的6属38个居群的花粉和小坚果表面微形态:对27个居群做了细胞学研究:对22个居群15个酶系统做了等位酶分析,获得了28个位点的资料;进行了35个组合的796次人工杂交.综合上述各方面资料的分析结果,对石荠苎属的形态变异与进化、居群分化、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类群划分,以及起源和扩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形态特征的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叶片大小和形状、苞片形态、花序(果序)和花萼(果期花萼)的复杂变异式样是造成分类混乱的主要原因.叶片大小和形状在小鱼仙草(M. dianthera)中呈现幅度很宽的连续变异,极端情况常分别被描述为不同的种,如M.remottllora和M.grosseserrata.少数突变体以及种间偶尔产生的杂交个体在苞片和花序形态上表现异常,都曾引起分类的混乱.本研究已经澄清M. bracteata和M. tamdaoensis是突变体,而M. exfoliata和M. longispica则是种间杂种.M.fomosana花萼上唇裂片长度的变异是导致分类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小鱼仙草花萼上唇中裂片变异的极端类型。 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石荠苎属中苞片形状、花序结构、花朵大小、花萼形态、小坚果和花粉粒表面纹饰以及染色体的变异和演化趋势,苞片由发达的叶状类型向披针形方向演化;花序由花朵疏离的松散状向紧缩的头状类型演化;花萼由近辐射对称,五个裂片近等长向二唇形演化;花冠由发达、鲜艳向退化方向演化:小坚果由具旋涡状深雕纹向具网纹类型演化;花粉粒由无明显突起向有明显条文或块状突起的类型演化;核型由不对称性小向不对称性增强发展;繁育系统由以异交为主向以自交为主演化,并且带动一系列花部形态的相关变异. 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石荠苎属种内的进化以遗传变异的积累和繁育系统的转变造成的居群间分化为主要特征.杭州石荠苎各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6,聚类分析结果发现7个居群明显分化为两支,居群3704,4704和3712为一支,其他居群为一支,等位酶资料获得的结果也得到形态和生殖特征的支持.3704、4704和3712在毛被、花朵大小、小坚果大小和颜色在均与其他居群有差异,繁育系统上,这三个居群表现出更明显的异交特性.小鱼仙草居群之间遗传分化甚至大于少数亲缘种之间的遗传分化,平均遗传距离达到0.034,但杂交实验发现,居群之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的居群之间在叶片大小、叶形、苞片长短和花萼上唇中裂片的长短也有所不同.杭州石荠苎和小鱼仙草种内居群之间的形态和等位酶分化说明居群之问正处于分化和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生殖隔离还没有建立。 突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积累和繁育系统的转变是石荠苎属物种形成的基础,苏州石荠苎和石荠苎的分化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积累,具体表现在核型不对称性上的差异,造成生殖隔离.另一些比较明显的物种形成机制为:染色体多倍化,形成M.pauciflora;染色体结构变异,如随体染色体的臂间易位,产生M.cavaleriei;繁育系统由异交转变为自交产生M.chinensis.另外,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花期和生态位分化等促进了生殖隔离的完善. 石荠苎属形态上界限清楚,而且存在生殖隔离的种有八个,它们是小花荠苎(M.cavaleriei Levl.);石香薷 (M. chinensis Maxim.);小鱼仙草 (M. dianthera (Buch.-Hamilt. ex Roxb.) Maxim.);杭州石荠苎(M.hangchouensis Matsuda);日本石荠苎(M. japonica (Benth.) Maxim.);疏花荠苎(M. pauciflora (C. Y. Wu) C. Y. Wu et H. W. Li);石荠苎(M. punctulata (J.F. Gmelin) Nakai)和苏州石荠苎(M. soochouensis Matsuda). 石荠苎属的近缘属是香薷属(Elsholtzia)、香简草属(Keiskea)和紫苏属(Perilla)。石荠苎属与近缘属的分化大约在260万年之前,因为那时石荠苎属的祖先就发生了分化,形成以杭州石荠苎一一石香薷的祖先和以小花荠苎一一小鱼仙草的祖先为代表的两条进化主线,从香薷属和香简草属的现代分布式样-以及石荠苎属的分布特点推断,华东地区可能是石荠苎属的起源和演化的舞台,华东地区具有最大的种类多样性、变异性、特有性和多度.
Resumo:
土圞儿属(含8种)和旋花豆属(含2种)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刺桐亚族。土圞儿属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旋花豆属分布于喜玛拉雅地区。传统上,这两个属被认为系统关系非常近。目前对于土圞儿属中种的划分和分类问题缺乏世界范围内的深入研究,因此该属应予以修订。另外,土圞儿属内种间和土圞儿属与旋花豆属间的系统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这两个属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分类学修订。同时,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对土圞儿属内部和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形态学 在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查的基础上,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植物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发现块茎的形态、小叶的大小和形态、花序的类型和花冠的形态等特征在种内稳定,是比较可靠的分类学性状。通过对花序的研究,认为花序的类型可能反映了土圞儿属内各种之间的演化关系,推测肉色土圞儿可能是土圞儿属中较为进化的种类,而云南土圞儿和纤细土圞儿则可能较为原始。 2. 叶表皮特征 首次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全部8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两个属叶表皮的性状,特别是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式样和蜡质纹饰的特征,对于理解土圞儿属内和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叶表皮的特征支持以下结论:纤细土圞儿是一个独立的种,而不是云南土圞儿之下的一个变种;对于土圞儿属进行亚属的划分是不合理的。 3. 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7种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这两个属的花粉均为三孔沟,三角球形或球形。土圞儿属的花粉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肉色土圞儿的花粉外壁为典型的网状纹饰;其他的种花粉外壁较光滑,具颗粒状或短条纹状纹饰。肉色土圞儿花粉外壁纹饰的类型可能反映了其在Apios属中较进化的位置。旋花豆属的花粉特征和肉色土圞儿相似,这也许说明了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4. 分子系统学 通过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6种植物的两个DNA片段ITS和H3D进行简约性分析,构建了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关系树。结果如下: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是亲缘关系较近的姐妹群;土圞儿属自身组成一个单系群,是一个自然的类群;北美的土圞儿聚成一支,隐藏在东亚的种里。分子证据和花序类型、花粉形态等重要的形态学证据相吻合。基于上述证据,我们对土圞儿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格局及其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5. 分类修订 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考证了关于这两个属曾发表过的所有的名称。确认了土圞儿属应包含6种,旋花豆属有2种。排除了5个不包括在土圞儿属内的种名。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这两个属各个种的地理分布图、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插图。
Resumo:
本论文对葛属(Pueraria DC.)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及植物地理学研究,重点分析了小叶、托叶、花序及花的形态变异规律。首次发现葛属生长习性和种皮纹饰特征在组的划分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支持前人运用托叶着生方式、花序类型及每节簇生花的数目等特征划分组的观点。首次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葛属植物14种1变种叶表皮性状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观察,发现葛属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式样以及气孔大小有一定分类学意义,为葛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了新资料。首次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葛属10种1变种和2个外类群广西土黄芪Nogra guangxiensis C. F. Wei和琼豆Teyleria koordersii (Backer ex Koord.-Schum.) Backer的种皮纹饰特征,发现葛属的种皮纹饰有网纹型、断棱型、复网纹型和锐棱型等4种类型,他们与托叶的着生方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托叶背着的类群为网纹型,其中采自中国和越南不同居群的山野葛Pueraria montana (Lour.) Merr.种皮次级纹饰有差别,这显示山野葛分化比较活跃。托叶基着的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大花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 var. javanica (Benth.) Baker、苦葛P. peduncularis (Graham ex Benth.) Benth.以及云南野葛P. yunnanensis Franch.的种皮纹饰为断棱形,小花野葛P. stricta Kurz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喜玛拉雅葛藤P. wallichii DC.种皮纹饰为锐棱型。依据种皮纹饰推断,喜玛拉雅葛藤最原始,黄毛葛藤P. calycina Franch.最进化,与形态学特征演化方向相吻合。广西土黄芪种皮纹饰为网纹型,琼豆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表明它们与葛属亲缘关系较近。这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相吻合。本文首次运用广义线形模型(GL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葛属现有地理分布、潜在分布及50年后潜在分布进行了分析。所预测的潜在分布范围与观察到的地理分布范围一致,说明对特化的气候忍耐性是限制葛属物种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降水和海拔高度对葛属地理分布限制作用比较大。未来潜在分布预测显示葛属有向南、北扩散的趋势。 作者在研究了四千余份腊叶标本及野外形态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叶表皮及种皮纹饰资料,确认葛属分为3组,共19种3变种。其中,对Sect. Breviramulae Maesen ex Z. F. Le & X. Y. Zhu进行了合格发表,运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种皮纹饰资料恢复了云南野葛种的地位,并为其指定了后选模式,P. pulcherrima (Koord.-Schum.) Merr. ex Koord.-Schum.正确的学名为P. sericans Schum.,对4个名称进行了归并。本文还给出了组和种的检索表、葛属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及模式标本照片。
Resumo:
山黑豆属Dumasia DC.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大豆亚族,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其中大多数种在我国均有分布。该属形态变异复杂,命名混乱,缺乏世界性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开展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及孢粉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对该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修订,对属内种间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如下: 1、形态学 在研究了大量腊叶标本和进行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山黑豆属植物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该属植物的根系形态较为多样,可以作为划分种的辅助形状,分为有主根类型 (2个种,心叶山黑豆D.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和柔毛山黑豆D. villosa DC.) 和无主根类型 (5个种,云南山黑豆D. yunnanensis Y. T. Wei & S. K. Lee、小鸡藤D. forrestii Diels、硬毛山黑豆D. hirsuta Craib、山黑豆D. truncata Siebold & Zucc.和长圆叶山黑豆D. henryi (Hemsl.) B. Pan & X. Y. Zhu);该属几乎全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只有柔毛山黑豆为半灌木,因此可能是该属中较原始的种类;该属植物的萼筒管状、筒口斜截形及花柱细长且弯曲处膨大等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区别该属其它近缘属的重要性状;花序和复叶的长度及荚果内种子数目变异幅度极大,缺乏稳定性,并非好的分类性状。 2、解剖学 应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山黑豆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均呈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和云南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深波状;小鸡藤、长圆叶山黑豆、山黑豆和硬毛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在一定程度上,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的形态反映了山黑豆属种间的近缘关系。 3、细胞学 首次报道了山黑豆属3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的染 色体数目,它们均为2n=20。在已报道染色体的植物种类中 (共计6种),仅心叶山黑豆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余5种 (柔毛山黑豆、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与大豆亚族大多数属染色体数目为2n=22相比较,心叶山黑豆可能是该属中较为原始的种。 4、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该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为三角形6孔花粉,极轴短,每个角的萌发孔由一对小孔组成;外壁具网纹,网脊粗,网眼不规则。柔毛山黑豆和小鸡藤极面的网脊几乎不断裂;心叶山黑豆、云南山黑豆、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极面的网脊断裂较多。外壁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属植物的近缘关系。 5、地理分布格局 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只有柔毛山黑豆分布到非洲和大洋洲。研究结果表明,具主根的2个种 (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其分布区域相互重叠;而无主根的5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由中国西南部向东到日本、韩国都有分布,分布区域几乎不重叠。本研究认为:有主根的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可能代表了该属的原始类群;有主根类群衍生出其余无主根类型的各种,并由中国西南扩散到其他地区。 综合以上资料,本研究对山黑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该属含8种、1亚种及2变种,其中建立新组合1个,归并6个类群,并指定了4个后选模式。另外,本研究同时提供了该属植物的检索表、种的形态描述和插图以及地理分布图等信息。
Resumo:
本研究对假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的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以及体外抑菌实验。实验表明假朝天罐的叶对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假朝天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β-谷甾醇、熊果酸、胡萝卜甙、槲皮素-3-鼠李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甙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从化学成分与体外抑菌活性对应的角度,同时参考同属植物抗氧化成分研究的过程,对假朝天罐的继续深入研究以确定其体外抑菌活性机理提出了展望。
Resumo:
本论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综述,概述了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和第三章为实验论文,分别报道了唇形科药用植物绵参和蔷薇科药用植物地榆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章概述了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结构类型及药理活性等方面。 第二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报道了藏药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各种分离方法,从中共分离出7个化合物,有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为β-谷甾醇(1),夏至草苦素(marrubiin,2),乌苏酸(3),cimigoside(4),5-deoxyantirrhinoside(5),8-表马钱子酸葡萄糖苷(8-epiloganic acid,6)和apigenin 7-(6''-p-coumaroyl)glucoside(7)。第二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绵参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标准品对照紫、外光谱分析以及多级质谱分析与文献对照鉴定了8个成分,分别是:8-epiloganic acid(Ⅰ),quercitrin 3-glucoside-7-(6''-p-coumaroyl)glucoside(Ⅱ),ajugoside(I) (Ⅲ),chrysoeriol 7-O-E-p-coumaroyl-3-O-b-D-glucoside(Ⅳ),helichrysoside(Ⅴ),生物碱(Ⅵ),apigenin 2,3-dihydrogen-7-(6''-p-coumaroyl) glucoside(Ⅶ),apigenin 7-(6''-p-coumaroyl) glucoside(Ⅷ)。 第三章报道了中药地榆根部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的化学成分,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各种分离方法,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3,4¢- O-二甲基逆没食子酸(8),3,3¢,4¢-O-三甲基逆没食子酸(9)和3,4¢-O-二甲基逆没食子酸-4-O-b-D-木糖苷(10),19a-羟基-3-O-(a-L-阿拉伯糖)乌苏酸-28-O-b-D-葡萄糖苷(11), 3b-[(a-L-arabinopyranosyl)oxy]-urs-11,13(18)-dien-28-oic acid b-D- glucopyranosyl ester(13),3-O-a-L-arabinopyranosyl-urs-12,18(19)-dien-28-oic acid b-D-glucopyranosyl ester(14),儿茶素(15),还有一种可能是皂苷11的工作产物(12)。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laborated the progress of iridoids occurring in plants. The later two chapters respectively elaborat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 and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The first chapter i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ridoids occurring in plants, which includes their structure and pharmac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consist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ethanol extraction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mong them, the compounds of marrubiin, ursolic acid, cimigoside, 5-deoxyantirrhinoside, 8-epiloganic acid,apigenin 7-(6''-p-coumaroyl)glucoside were firstly reported in this plant. A HPLC-MS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compounds of Eriophyton wallichii. A total of 8 peaks in the chromatograms were unequivocally determined (peaks 1, 8) or tentatively identified (peaks 2-7) based on the detailed UV and tandem mass spectra analysis. Seven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s 8-epiloganic acid(Ⅰ),Quercitrin 3-glucoside-7-(6''-p-coumaroyl)glucoside(Ⅱ),ajugoside(I)(Ⅲ),Chrysoeriol 7-O-E-p-coumaroyl-3-O-b-D-glucoside(Ⅳ),helichrysoside(Ⅴ),apigenin 2,3-dihydrogen-7-(6''-p-coumaroyl) glucoside(Ⅵ),apigenin 7-(6''-p-coumaroyl) glucoside(Ⅶ)。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ethanol extraction from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by repeat column chromatography over silica gel.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3,4′-O-dimethylellagic acid, 3,3′,4′-O-trimethylellagic acid, 3,4′-O-dimethylellagic acid-4-O-b-D-xyloside, 3b-O-a-L-arabinopyranosyl-19a- hydroxyl-urs-12-en-28-oic acid 28-b-D-glucopyranoside, 3b-[(a-L-arabinopyranosyl)oxy]-urs-11,13(18)-dien- 28-oic acid b-D-glucopyranosyl ester,3-O-a-L–arabinopyranosyl-urs-12,18(19) -dien-28-oic acid b-D-glucopyranosyl ester, cate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