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resultados para Notoseris henryi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A new guaianolide, notoserolide E, along with nine known compounds was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endemic plant of Notoseris henryi ( Dunn) Shih and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evidence.
Resumo:
传统的低等金缕梅类包含7个科,即领春木科(Eupteleaceae)、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折扇叶科(Myrothamnaceae)、悬铃木科(Platanaceae)和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这些科之间的谱系关系以及金缕梅科内部的谱系关系是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和进化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的和本研究中产生的分子和发育学资料的分析来对这些谱系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使我们对这些类群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本研究测定了包括连香树科、领春木科、悬铃木科、水青树科和金缕梅科内所有亚科代表共计14个种的rbcL基因,matK基因和18S-26S核核糖体(n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并结合原有资料对所有低等金缕梅类(除非洲分布的折扇叶科)及其相近类群进行了分支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传统低等金缕梅类是一个复系类群;金缕梅科也是一个复系类群;ITS序列分析支持将连香树科包含在金缕梅科内,但是,rbcL资料和matK资料不支持将连香树科包含在金缕梅科内。本研究支持金缕梅科内6个亚科的分类系统,即将其分为阿丁枫亚科(Altingioideae)、红花荷亚科(Rhodoleioideae)、马蹄荷亚科(Exbucklandioideae)、壳菜果亚科(Mytilarioideae)、双花木亚科(Disanthoideae)和金缕梅亚科(Hamamelidoideae),但壳菜果亚科的山桐柴属(Chunia)应置于马蹄荷亚科内。 本研究首次描述和报道了金缕梅科5个亚科6个种的花的形态发生。通过对本研究发现的新证据和文献中记载的资料分析表明金缕梅科的花发育的特征无明显的共同式样。从本研究提供的花发育资料得出的值得注意的结论是红花荷属在金缕梅科中的亚科地位得到支持。对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的花发育研究表明其花性分化在发育晚期才出现。 本文首次对显脉红荷(Rhodoleia henryi Tong)的胚胎学进行了研究。尽管红花荷属是金缕梅科内适应鸟传粉的特化类群,但其胚胎学的特征与金缕梅科其它植物并无明显区别。因此,本研究不支持红花荷属独立成科而支持其在金缕梅科内的亚科地位。
Resumo:
堇菜科堇菜属全世界约有525–600种,分布于除南极洲之外的广大地区,大部分种类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我国是堇菜属的主要物种多样性中心之一,《中国植物志》(51卷)记载了111种,另外有58个基于中国产的模式标本描述的学名在该著作中没有处理。由于本属形态变异复杂,分类相当困难,我国该属植物同物异名、名实不符的问题相当常见,《中国植物志》遗漏种类过多,因此需要全面修订。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和部分种类的移栽实验,本文对中国堇菜属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描述新种和新变种9个(Viola dimorphophylla、 V. muliensis、 V. bulbosa var. oblonga、 V. gongshanensis、 V. guangxiensis、 V. hui、V. magnifica var. qianshanensis、 V. miaolingensis和V. nitida;其中V. dimorphophylla为全世界堇菜属中发现的唯一具轮生叶的种类),做出新组合6个(V. biflora var. rockiana、 V. dissecta var. incisa、 V. prionantha var. taishanensis、 V. philippica var. stenocentra、V. kosanensis subsp. pendulicarpa、V. kosanensis subsp. serrula),补充记载11个以前发表而后来未再在我国有 关分类学著作中提及的种(V. belophylla、V. yunnanfuensis、V. tienschiensis、 V. duclouxii、 V. fargesii、 V. hondoensis、V. kosanensis、V. japonica、 V. striatella、 V. kwangtungensis 和 V. perpusilla), 确认我国没有V. yezoensis和V. faurieana的分布,发现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和变种各1个(V. violacea和V. tokubuchiana var. takedana),将85个学名降为异名,另外对58个《中国植物志》(51卷)中没有处理的学名全部进行了分类处理。我们的修订结果承认中国有堇菜属植物101种、3亚种和13变种,1种因未见模式标本暂存疑。本文对所有种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标本引证,对大多数种进行了分类学评论和绘出了地理分布图以及形态图解。此外, 本文指定了33个名称的后选模式。 根据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细胞学证据,本文将匍匐堇菜组和蔓茎堇菜组予以归并;根据形态特征,在合生托叶组内建立了两个新系,即圆叶堇菜系和鳞茎堇菜系;我们认为前人在二裂花柱组内单纯强调距的长短而完全忽略其他性状划分的两个亚组——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不合理,故结合根状茎、根、地下匍匐茎和花冠的有关性状对本组重新进行了亚组划分,合并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建立一个新的亚组,即灰叶堇菜亚组。此外, 本文对3种(V. magnifica、V. henryi和V. pendulicarpa)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调整。 本文对我国堇菜属34种共42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记数,其中20种的数目为首次报道。我们发现合生托叶组的染色体基数应该为x=6,而不是先前认为的x=12, 合生托叶组的大部分种类为多倍体,其中具有种内多倍性的种类具有很强的杂草习性。蔓茎堇菜组的多数种类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 与合生托叶组很相似,另外这两个组具有相似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我们认为蔓茎堇菜组与合生托叶组的亲缘关系较紧密。
Resumo: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单个物种上,很少对两个以上的物种同时进行研究。但后一类研究对于理解一个地区或一个代表类群的传粉适应是大有裨益和非常必要的,毕竟单一种植物与其传粉者在一个居群或是一年中的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是兰科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全世界约有50种;中国是杓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30多种。但是,有关该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集中在欧、美的种类,中国绝大部分物种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8种杓兰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探讨了该属植物的传粉机制、适应进化及生殖隔离等问题。 1. 杓兰属植物的繁育系统 虽然所研究的8种杓兰人工自交授粉均可以成功结实,但在自然条件下都必须依赖于昆虫才能结实成功,表明杓兰属植物的繁殖系统以异交授粉为主。 2. 杓兰属植物的传粉系统以及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 杓兰属植物一向被认为是典型的蜂类传粉物种,本文所包括的西藏杓兰C. tibeticum King ex Rolfe、离萼杓兰C. plectrochilum Franch.、绿花杓兰C. henryi Rolfe与褐花杓兰C. smithii Schltr.的传粉生物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研究发现最进化的“无苞组”的3种杓兰,即无苞杓兰C. bardolphianum W. W. Smith et Farrer、小花杓兰C. micranthum Franch.与四川杓兰C. sichuanense Perner都是由蝇类传粉的,而黄花杓兰C. flavum P. F. Hunt et Summerh.则可由蜂类和蝇类共同传粉。结合杓兰的种间系统关系,本文认为杓兰属中存在从蜂类传粉系统向蝇类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 3.杓兰属植物传粉系统的特化机制 传粉观察表明8种杓兰均有多种多样的访花昆虫,但只有1种或1类具有相同功能的昆虫能成为其传粉者。这说明杓兰属植物是具备特化传粉系统的种类。以离萼杓兰为例进行的花色、花香及花结构的分析表明,杓兰拥有特化的传粉者几乎完全是由于受到花结构的限制,特别是雄蕊到唇瓣底高度(AL)、柱头到唇瓣底高度(SL)、唇瓣入口直径(DL)与唇瓣出口宽度(EL)的大小。这些因素决定了昆虫是否能进入唇瓣,是否能碰触到柱头和花粉,是否能从出口挤出来。因此,杓兰的唇瓣的主要功能不仅是象原来所认为的作为“陷阱”来诱捕昆虫,而且同样作为一种促进产生“特化传粉”的机制而存在。 4. 杓兰属植物吸引昆虫的机制 杓兰属植物具有复杂的吸引昆虫的机制。离萼杓兰、黄花杓兰主要以泛化的食源性欺骗机制来吸引昆虫,绿花杓兰能通过其唇瓣和退化雄蕊的光滑特性诱使其传粉昆虫被动进入唇瓣中,西藏杓兰可以通过“筑巢式欺骗”来吸引昆虫,无苞杓兰则可通过模拟成熟果实来吸引其特化的传粉者—果蝇Drosophila spp.。 5. 杓兰属植物的花部特征与传粉系统的适应 在整个杓兰属内,不同种类植物的花色与花香和传粉者种类间没有统一的规律。但是,杓兰属植物的唇瓣大小与其传粉者大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适应关系。体积最大的西藏杓兰、褐花杓兰与黄花杓兰由体型最大的熊蜂Bombus spp.传粉,体积中等的离萼杓兰、绿花杓兰、四川杓兰由中等大小的蜂或蝇传粉,而体积最小的无苞杓兰与小花杓兰由体型很小的果蝇传粉。 在杓兰属中,大部分种类的花粉只是粘性的团状,只有一部分能在一次访问中被昆虫带出,如黄花杓兰、西藏杓兰、离萼杓兰及绿花杓兰的花粉团。与此不同,在2个“无苞组”的杓兰,即无苞杓兰、小花杓兰中,它们的花粉凝聚成块状,而且它们的传粉昆虫(果蝇)的一次访问可带出一侧雄蕊的全部花粉。它们的花粉成块可能是对果蝇这类小昆虫传粉的一种适应。 6. 杓兰属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 本文的研究表明,杓兰属植物之间人工杂交授粉可以成功结实,它们主要是通过受精前隔离机制保持物种界限的。它们的受精前隔离机制多种多样。具有相同传粉者—果蝇的无苞杓兰与小花杓兰通过地理隔离机制保持物种界限; 同域的西藏杓兰与黄花杓兰通过利用不同大小的熊蜂作为传粉者来保持生殖隔离;同域的离萼杓兰与绿花杓兰可能通过花香成分的不同特化吸引同一属中不同种的传粉昆虫;而同域的西藏杓兰与褐花杓兰之间并不具备完善的生殖隔离机制。
Resumo: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木兰亚纲八角目(Illiciales),为攀缘藤本,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包括八角目在内的所谓ANITA类群(Amborellaceae – Nymphaeales – Illiciales – Trimeniaceae - Austrobaileyaceae)代表了被子植物最基部的类群。这使得五味子科成为解决原始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问题的重要类群之一,而倍受关注。作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其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和种子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被子植物起源和基部各大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而五味子科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本研究选取几种代表不同雄蕊群类型的五味子科植物,对其进行传粉生物学和种子散播方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科植物和早期被子植物的传粉机制和种子散播机制。 1.翼梗五味子的传粉生物学 翼梗五味子是严格的雌雄异株。雄花在颜色、形状和大小上都与雌花非常相似,但是数量明显多于雌花。在开放后,雌雄花的花被片都不完全张开,把雄蕊群和雌蕊群包在其中,花被片和雄蕊群或雌蕊群之间的空隙非常狭小。翼梗五味子的花不能产热,不能散发出花香,也不分泌花蜜。翼梗五味子的传粉者只有Megommata sp.(瘿蚊科)的雌性成虫,花粉是对传粉者的唯一回报。Megommata sp.访问翼梗五味子的雄花摄取花粉作为其卵巢发育或产卵所需的额外营养,而雌花则是通过模拟雄花的形态来吸引昆虫的。绿叶五味子的传粉机制与翼梗五味子相似,也是雌花模拟雄花的形态欺骗昆虫访花。这种欺骗性传粉在基部被子植物是普遍存在的。 2.南五味子的传粉生物学 南五味子是雌雄同株。雌雄花的花被片都是黄色,子房绿色,雄蕊有黄色和红色两种颜色,开黄色雄花的和开红色雄花的植株在所研究的14个居群中都是随机分布的。南五味子的雌雄花都是在晚上开放,并能散发出强烈的花香,红色雄花、黄色雄花和雌花的花香成分非常相似,主要成分都是丁酸甲酯 (methyl butyrate)。南五味子的雌雄花还可以产生热量。南五味子的传粉者只有一种昆虫-- Megommata sp.(瘿蚊科),它们的访花时间与花香的散发时间以及花热产生的时间基本吻合,都集中在花开后的4-5小时内。在南五味子中,花香在吸引传粉者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花热可以增强花香的散发,而花色则不起作用。花粉是南五味子对Megommata sp.的唯一的回报,雌花利用与雄花相同的诱物(花香和花热)来吸引传粉者,因此南五味子的传粉系统也是一种欺骗性传粉。 3.五味子科植物的传粉系统 五味子科植物的花一般比较小,花器官多而不定,螺旋状排列。五味子科不存在风媒传粉,传粉昆虫主要是双翅目昆虫和甲虫类。翼梗五味子、南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只是由瘿蚊科Megommata属的一种昆虫来传粉的,表现出一种专化地传粉系统。而Schisandra glabra则有多种昆虫参与传粉,表现出泛化的传粉系统。以瘿蚊为媒介的传粉系统中,只有雄花能为昆虫提供报酬,而雌花则是通过模拟雄花来欺骗昆虫访花的。在这个欺骗性传粉系统中,味觉和视觉线索对瘿蚊都是很重要的,五味子的雌花可以通过模拟雄花的形态或者通过散发出与雄花相同的花香气味来吸引传粉者的。在泛化传粉的系统中,花粉、柱头和花被片都可作为昆虫的食物,并且S.glabra花还可以为昆虫提供栖息或交配场所。 五味子科植物的传粉模式符合“菌蚊类昆虫传粉综合征”。这个传粉综合征的特点是:植物一般具有较小的两性花或单性花、能散发强烈的花香、能够产生花热;传粉昆虫是菌蚊科、瘿蚊科和其他长角亚目的昆虫;欺骗性传粉;具有自交不亲和现象。Austrobaileyales 分支中的各类群和睡莲科植物都适合这个传粉综合征。 4.五味子科植物的种子散播 五味子的果实都是由小浆果组成的聚合果,五味子属的果实是长穗状,南五味子属的呈球形。成熟小浆果的颜色从红色到紫红色;具有中等大小的种子。翼梗五味子的果实是以小浆果为单位脱落的,整个脱落过程仅持续13天,种子是由鸟类和哺乳类散播的。异形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聚合果虽然都是球形的,但是异形南五味子的果实和种子比南五味子大得多;它们的果实脱落和种子散播方式有很大差异,异形南五味子是整个聚合果脱落,脱落时间集中在20天内,而南五味子是以小浆果为单位脱落,脱落时间可长达4个月之久。异形南五味子的种子很可能是通过鸟类来散播的,而南五味子则没有发现有效的种子散播者。在五味子科内,果实形态总的进化趋势是由短到长,南五味子属所具有的球形聚合果很可能代表了五味子科果实的祖先性状。五味子科植物果实形状的进化可能最少要经历两个过程。在白垩纪和第三纪的交界期前后,由于气候和植被的变化,一些五味子类群的果实和种子变大;而后在第三纪,随着特化的果实散播者如鸟类和鼠类的出现,五味子科一些种类的花托在果期明显变长,球形聚合果进化成长穗状聚合果。
Resumo:
山黑豆属Dumasia DC.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大豆亚族,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其中大多数种在我国均有分布。该属形态变异复杂,命名混乱,缺乏世界性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开展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及孢粉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对该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修订,对属内种间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如下: 1、形态学 在研究了大量腊叶标本和进行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山黑豆属植物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该属植物的根系形态较为多样,可以作为划分种的辅助形状,分为有主根类型 (2个种,心叶山黑豆D.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和柔毛山黑豆D. villosa DC.) 和无主根类型 (5个种,云南山黑豆D. yunnanensis Y. T. Wei & S. K. Lee、小鸡藤D. forrestii Diels、硬毛山黑豆D. hirsuta Craib、山黑豆D. truncata Siebold & Zucc.和长圆叶山黑豆D. henryi (Hemsl.) B. Pan & X. Y. Zhu);该属几乎全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只有柔毛山黑豆为半灌木,因此可能是该属中较原始的种类;该属植物的萼筒管状、筒口斜截形及花柱细长且弯曲处膨大等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区别该属其它近缘属的重要性状;花序和复叶的长度及荚果内种子数目变异幅度极大,缺乏稳定性,并非好的分类性状。 2、解剖学 应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山黑豆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均呈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和云南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深波状;小鸡藤、长圆叶山黑豆、山黑豆和硬毛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在一定程度上,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的形态反映了山黑豆属种间的近缘关系。 3、细胞学 首次报道了山黑豆属3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的染 色体数目,它们均为2n=20。在已报道染色体的植物种类中 (共计6种),仅心叶山黑豆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余5种 (柔毛山黑豆、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与大豆亚族大多数属染色体数目为2n=22相比较,心叶山黑豆可能是该属中较为原始的种。 4、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该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为三角形6孔花粉,极轴短,每个角的萌发孔由一对小孔组成;外壁具网纹,网脊粗,网眼不规则。柔毛山黑豆和小鸡藤极面的网脊几乎不断裂;心叶山黑豆、云南山黑豆、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极面的网脊断裂较多。外壁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属植物的近缘关系。 5、地理分布格局 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只有柔毛山黑豆分布到非洲和大洋洲。研究结果表明,具主根的2个种 (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其分布区域相互重叠;而无主根的5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由中国西南部向东到日本、韩国都有分布,分布区域几乎不重叠。本研究认为:有主根的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可能代表了该属的原始类群;有主根类群衍生出其余无主根类型的各种,并由中国西南扩散到其他地区。 综合以上资料,本研究对山黑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该属含8种、1亚种及2变种,其中建立新组合1个,归并6个类群,并指定了4个后选模式。另外,本研究同时提供了该属植物的检索表、种的形态描述和插图以及地理分布图等信息。
Resumo:
When Oryzopsis is confined to the type species, Chinese species are placed in Achnatherum and Piptatherum. This necessitates the following new combinations: Piptatherum grandispiculum, Piptatherum aequiglume var. ligulatum, Piptatherum tibeticum var. psilolepis.. Piptatherum. munroi var. parviflorum, Achnatherum henryi. and Achnatherum henryi var. acutum. Achnatherum henryi is lectotypified. The new name Piptatherum kuoi replaces the illegitimate name Piptatherum obtusum, and this species is lectotypified. Hierochloe potaninii is transferred to Anthoxanthum as A. potaninii, as Hierochloe is regarded as a synonym of Anthoxanthum. All the grass taxa (Poaceae) listed are endemic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