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ultado para Microsoft Excel (Programa para computadora)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中国东北样带(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是位于中纬度温带以降水量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的陆地样带。本文的工作以此作为研究平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c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EIS)以及Microsoft Excel 7.0软件包建立了样带的地理数据库和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包括气候数据库、植被数据库、遥感数据库和内蒙内C_4植物数据库以及样带内生态系统特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利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方法对NECT内的生物群区进行了划分。 主要是确定了生物群区间过渡带的位置与宽度,并预测了在全球变化三种模式下NECT内生物群区,尤其是过渡带的变化图景。湿度升高2 ℃后,过渡带的面积都呈扩大化的趋势。森林区对于降水量的变化反应很敏感。荒漠灌丛(即荒漠草原类型)由于其水热条件处于样带内较极端类型,因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反应也比较敏感。 2. 研究了NECT内的α、β多样性以及包括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地理成分等在内的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的梯度变化规律。 研究了样带内的多样性梯度,提出了在样带内存在的α多样性测度问题以及β多样性沿样带的变化规律:样带内由东到西,β多样性逐渐升高,群落内物种被替代的速率变慢;两种植被类型边界上的两个样地之间的相似程度由东到西呈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群落之间的物种周转率比不同类型群落间的物种周转率相对要低。同时将各个环境因子与α、β多样性作了回归分析,找出样带内决定α、β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指标。 样带内沿43.5°N一线附近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共有17类,水分生态型8类,区系地理成分包括17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特征沿样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生活型分布的历史地理原因。 3. 对样带气候-NDVI间的关系以及植被-NDVI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利用来自气象卫星的遥感数据一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数值化后的样带1:100万植被图进行叠加,找到NECT内每种植被类型对应的NDVI值。样带内共有植被类型147种,反映在NDVI变化上的植被类型有106类。其中,自然植被101种。 影响年均NDVI分布的因子主要有经度、辐射日照百分率及7月温度,与经度呈正相关,与辐射日照时数及7月温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如下: NDVI = -220.426 + 3.273Lon - 80.338Ratio - 1.962T_7 (R~2 = 0.9714, F = 521.52, p < 0.001) 4. 研究了NECT内的光合功能型。 主要包括内蒙古地区的C_4植物及其生态地理特性。揭标C_4植物的分类群特性、生活型、水分生态型与区系地理成分等生态学特性。C_4植物分布的科属极其集中。C_4光合型为维管植物某些分类群(科、属、种)的特性,为它们固有的遗传特性。推断C_4起源于草本的某些科属。C_4植物为喜热、耐旱的类群。世界种、泛热带种、泛地中海种C_4植物较集中。 样带内的C_3、C_4功能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样带内C_4和C_3光合型植物组成比例由东到西表现出两高两低的趋势。分布主要与年均温和降水量呈显著相关。 提出了一种新的C_3、C_4鉴别方法。即根据野外测定的光合数据建立了C_3、C_4的判别模型: f_1(x) = -1.5493 + 0.1427Pn + 0.1035Tr + 0.3768ΔT + 0.1000Gs f_2(x) = -15.6142 + 1.0542Pn - 0.2503Tr - 0.2957ΔT + 0.6491Gs 最后,综合7个GCMs模型(GFDL,GISS,LLNL,MPI,OSU,UKMOH,UKMOL)的输出结果,利用此结果和本文建立的回归模型,模拟了样带内生物多样性的窨分布格局,并预测了末来全球变化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