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resultados para Marilhat, Prosper, 1811-1847.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eel test methods are assessed through being applied to a peeling analysis of the ductile film/ceramic substrate system. Through computing the fracture work of the system using the either beam bend model (BB model) or the general plane analysis model (GPA model), surprisingly,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model results is found. Although the BB model can capture the plastic dissipation phenomenon for the ductile film case as the GPA model can, it is much sensitive to the choice of the peeling criterion parameters, and it overestimates the plastic bending effect unable to capture crack tip constraint plasticity.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of measuring interfacial toughness using peel test method when film is the ductile material, a new test method, split test, is recommend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GPA model. The prediction is applied to a wedge-loaded experiment for Al-alloy double-cantilever beam in literature.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is paper explores an on-lin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highlight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damage development in composit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ultrasonic inspection. A loading device, which can work together with an ultrasonic inspec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the interlaminar shear damage of a double-sided grooved specimen of composite was examined on-line with the system. A full view of the progressive internal interlaminar damage, seen only with difficulty by common inspection methods,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0922118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重点分析了黄华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并结合微形态、植物地理及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对全世界黄华属植物首次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承认全世界黄华属植物共5组、21种、6变种。对Czefranova (1954,1958,1970,1976)的分类系统/2亚属、4组、38种,及其他学者描述的种进行了修正。对7个种进行了归并处理:确认了3个种的分类学地位;新组合了两个变种;建立了1个新组。 考证了属的正确模式及一些种的合法学名。长期被误用的本属模式 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 (1811)实际上是根据Sophora lupinoides L.(1973)同 模式(轮生花)建立的一个多余名,这个命名法上的异名应当被废弃而代之以T. lupinoides (L.) Link (1821)。而长期被误用的东北亚互生花黄华的正确名称应当是T. fabacea (Pall.) DC. (1825). 本文首次较全面的研究了黄华属植物的地理学。黄华属基本上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东亚地区是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及分化中心。伊朗-土兰地区及落基山地区是次生分布和次生演化中心,该属的多倍性现象也出现在这二地区,而且自此二地区曾经描述了许多新分类群,同时也被归并了很多,然而,最近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又揭示,在这些地区曾被归并的一些分类群应是不同的实体,这似乎也在提醒分类学家,对这些物种分化较活跃的区域进行分类处理时,无论是描述新分类群,抑还归并或新组合旧分类群都应持谨慎态度。 据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形态演化趋势、现有的化石及地质历史资料推测,黄华属植物在中新世之前早已存在,并且很可能在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起源于劳亚古陆上一个含羽扇豆生物碱的古槐成员。两大陆分离后,在不同的促进种化因子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演化格局。根据黄华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原始类群的分布式样及特有现象分析,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亚区和北美的阿把拉契亚省可能是可能是本属现存植物的原始类型保存中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松科植物的核基因组十分庞大,基因常形成复杂的基因家族,核rDNA ITS 区在基因组内和基因组间存在广泛的长度和序列变异,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却高度保守,几乎均为二倍体(2n=24),与被子植物频繁的多倍化和高度均一的ITS区形成鲜明对比;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分别为父系、母系及双亲遗传,这种独特的遗传体系组合为系统发育重建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松科植物不仅是阐明基因树/物种树这一理论问题的理想试材,而且是基因和基因组进化及核rDNA致同进化机制研究的好材料。此外,松科植物的进化历史悠久,很多类群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并呈各种间断分布格局,其生物地理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落叶松属所有物种(L. lyallii除外)和大部分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trnT-trnF区、低拷贝核4CL基因家族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及多拷贝核rDNA ITS区进行了序列分析,重建了该属的系统发育并揭示了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同时基于克隆和基因谱系分析,探讨了核4CL和rDNA ITS这两个基因家族的进化式样及规律。   1. 叶绿体trnT-trnF区和核rDNA ITS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属的种间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北美的种类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并为欧亚种类的姐妹群。短苞鳞的欧亚落叶松组和长苞鳞的欧亚红杉组之间的分化较早,接近欧亚和北美种类间的分化时间。换句话说,苞鳞长短的分化在落叶松属中至少发生过两次,其中一次在落叶松属分化的初期,另一次在北美的种类中。结合化石、地史及气候资料,我们推测:落叶松属的共同祖先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并形成欧亚和北美两支,然后在不同的板块上独立进化。落叶松组的泛北极分布是冰期后的回迁形成的,而红杉组的物种在第三纪全球气温降低时向南迁移,进而形成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特别是欧亚红杉组的祖先曾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发生辐射分化。   2. 在落叶松属4CL基因家族的研究中共获得44个差异的克隆,除华北落叶松外,其它种类均含2-4个成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4CL基因频繁发生重复/丢失,并导致谱系拣选。该基因在落叶松属的共同祖先中发生一次重复,形成4clA和4clB,4clA再次发生基因重复形成4clA1和4clA2。重复产生的这两对并系基因拷贝在进化速率上呈显著差异,其中一个拷贝的进化速率明显加快,可能与进化制约的减弱或功能分化有关。结合其它核基因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频繁的基因重复/丢失可能是形成和维持松科植物庞大核基因组的重要机制之一。   3. 对落叶松属101个nrDNA ITS克隆进行了序列及分子进化分析,发现极少数克隆存在较大的长度及(或)序列变异,并可能为假基因或重组体,其它克隆间的序列分化水平较低。因而,落叶松属核rDNA的致同进化速率比松科中两个古老的属(松属和云杉属)快。该致同进化速率的加快可能与落叶松属年轻的进化历史及染色体上较少的rDNA位点数目有关。由于一些特异克隆含嵌合序列及极高的序列变异,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物种进化过程中染色体重排形成的小位点(minor loci)或为孤独基因(orphons)。此外,我们发现nrDNA ITS克隆的分布式样与落叶松属的分化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欧亚红杉组中,克隆常按分类群(物种或变种)形成单系分支,表明这些类群的分化曾伴随着强烈的nrDNA ITS奠基者效应;相反,在欧亚落叶松组中,所有物种的克隆均混杂在一起,说明这些物种的分化时间较晚或在冰期后回迁的过程中曾发生频繁的种间基因交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兰科植物精巧的花部结构及其独特的传粉机制为自然选择理论和异花受粉优势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开展兰科植物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对进一步探讨植物进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生殖隔离、物种形成、适应和繁育系统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独花兰 (Changnienia amoena) 和扇脉杓兰 (Cypripedium japonicum) 两种兰科植物进行植物与传粉者之间关系、种内形态变异、花粉散布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适应进化方式、传粉系统的进化趋势,同时为开发适用的分子标记,在独花兰中初步摸索和探讨了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濒危植物独花兰的传粉生态学 在神农架2个地点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独花兰是一种自交亲和、需要昆虫传粉的欺骗性植物。在2个地点独花兰的传粉者种类不同,在龙门河三条熊蜂 (Bombus (Diversobombus) trifasciatus) 是主要传粉者,在关门山仿熊蜂 (B. (Tricornibombus) imitator) 是唯一的传粉者。尽管它们出现的丰度和觅食行为不同,但其传粉行为和携粉部位非常相同,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从种群水平上看,开花个体的分布式样不是显著的偏斜曲线图,传粉者的有效访问主要集中在开花的前、中期。由于没有花蜜,传粉者在花内停留的时间很短,花粉块输出和传粉发生在熊蜂劳而无获的访问、退出花时。自然条件下,独花兰的结实率很低,只有6%-12%,并呈现明显的年份和地点变化。传粉者限制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与同亚族近缘种布袋兰相比,分布于中国中部的独花兰受冰期的影响很小,其传粉环境相对稳定,在进化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粉系统。本研究结果纠正了前人对独花兰繁殖方式的错误认识,并为其保护策略的制订提供了重要资料。 2. 独花兰种群大小、传粉者访问和花粉流 为了检验独花兰种群大小、空间格局与传粉者访问之间的关系,连续2年对10个独花兰种群的花粉块输出和输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花粉块进行标记研究其散布式样。结果显示,花粉块输出比例与种群大小之间关系在2003年呈显著负相关,但在2004年这种负相关关系不显著。尽管独花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种群不同,但传粉者的访问除了在有蜂巢的种群为聚集式访问外,其余种群内均为随机访问式样。花粉块的散布式样呈尖峰态分布,多数花粉块散布很短的距离,少数散布较远。花粉块的平均散布距离在龙门河为7.3 m,在关门山为10.6 m。由于各种群之间相隔很远,种群之间花粉块交流受到限制,很少有种群外的花粉块输入。花粉块传递只在种群内近缘个体中进行,有可能导致种内遗传或形态分化。 3. 独花兰种内形态变异及其适应意义 对庐山、新宁和神农架3个地点15个独花兰自然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形态多样性水平和地理变异式样及其可能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独花兰形态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个地区间多个形态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这3个地区分别形成明显不同的分支,说明3个地区种群植物形态已经出现分化。在神农架地区,龙门河和关门山两个地点间出现明显的形态分化,而这两个地点的传粉者在形体大小表现出显著差异。适合度与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独花兰种内形态分化是以传粉者为媒介的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移栽实验显示,本地传粉者对本地和移栽种群花的访问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4. 扇脉杓兰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与独花兰同域分布、花期不遇的扇脉杓兰是杓兰属的一个特殊类群,具有典型“Japonicum”型唇瓣类型。对神农架6个种群连续两年野外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扇脉杓兰是一种自交亲和、需要昆虫传粉的欺骗性植物。在种群水平上开花个体的分布式样呈显著的偏斜曲线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盛花期。扇脉杓兰的传粉者是三种熊蜂,其访问频次很低,访问时间很短,有效访问主要集中在开花的前、中期。自然结实率只有4.3%-8.5%,人工授粉实验证明,传粉者限制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且传粉者限制程度在花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地点存在差异。对欺骗性植物聚集生长、开花有利于吸引传粉者这一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克隆群丛大小与传粉者有效访问(花粉块输出比例)呈弱负相关关系。聚集生长的结实率与分散生长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繁殖成功与开花个体的密度无关。扇脉杓兰的花粉集结为未蜡质化的花粉块,是杓兰属中粘质花粉和蜡质花粉块的中间进化类型。传粉生态学和形态学证据显示C. acaule和扇脉杓兰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姐妹种对。 5. 独花兰微卫星位点的分离 为了深入研究独花兰种群的基因流和交配系统,用Dynabeads和选择性杂交法分离微卫星位点、筛选引物。首先将基因组DNA用合适的内切酶消化为400-1000 bp大小的片段,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寡核苷酸序列做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用抗生链霉素蛋白包裹的磁珠吸附,经过一系列洗脱、沉淀,得到富含重复片段的DNA,然后在进行克隆、测序,利用SSR两侧翼区设计引物,经过多态性分析可得到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35个克隆序列中18个(51.4%)含有重复片段(SSRs),说明用Dynabeads富集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到目前为止所得引物共4对。这一实验方法的探索为以后分离杓兰属等兰科植物微卫星位点、进而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欧亚大陆草原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土壤氮素作为陆地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了解其矿化和可利用性对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草地退化机理,维持草场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草地恢复、重建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多年围封退化样地,分别实施了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作用的人为干扰处理,利用原状土野外培养的方法,在两年时间中,研究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火烧显著影响草原的氮循环过程,季节和年际的气候变化参与调节氮循环对火烧处理的响应。多年围封后的初次人工火烧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一个生长季(2006 年生长季)和其后冬季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但是,火烧处理仅在冬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降低作用;2007 年生长季,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没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个别月份,不同的火烧频率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2006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3.07±0.26 g N m-2 和2.18±0.21 g N m-2;冬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18±0.25 g N m-2 和0.51±0.08 g N m-2;2007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BC)、每年火烧样地(B1)和两年一烧样地(B2)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0.54±0.30 g N m-2 和 0.77±0.24 g N m-2。较为湿润的2006 年生长季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显著高于较为干旱的2007 年生长季,冬季也存在相当丰富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我们推论,长时间围封后的单次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短效的,但是年际间气候变化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影响显著。 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并且与施肥梯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具有累加效应,第一次施肥和第二次施肥后的首次取样,+N5.25 、+N17.5 、+N28.0 三个施肥梯度的样地土壤无机氮含量比未施肥样地分别高出56%、219%、1054%和514%、891%、1811%。施肥处理在2006 年和2007 年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仅在2007 年的个别月份有一定效果。以上结果说明,无机氮肥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但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可能还要受其它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制约。 刈割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作用,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仅在个别月份表现显著效果。2007 年生长季,未刈割样地和刈割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 和1.08±0.35 g N m-2,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推论,长期围封后的单次刈割处理在短期内对生长季的土壤氮动态仅有微弱影响,并且这种效果还可能受水分因素的制约。 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在2007 年生长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作用,但是,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效果,然而,在不同的取样时间,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和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制约,尤其是在水分相对缺乏的半干旱内蒙古草原,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可能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的氮平衡。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长期围封后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人为干扰和环境气候变化对土壤可利用性氮的调节作用,为科学地进行禁牧、割草、人工养份添加等草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一种金环蛇抗菌肽cathelicidin-BF及其基因和应用,属生物医学领域。 Cathelicidin-BF是一种直链多肽,含有三十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3637.54Da,等电点11.79。cathelicidin-BF全序列为:赖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精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赖氨酸 -脯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 -脯氨酸-苯丙氨酸。编码cathelicidin-BF的基因由750个核苷酸组成,其中编码成熟肽部分的为第484-573位核苷酸。Cathelicidin-BF分子量小、杀菌作用强、作用时间迅速、对多种临床耐药菌有非常强的杀灭作用。此外还具有广谱抗菌和非盐依赖等有益特点。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In addition to its medical importance as parasitic pathogen, Entamoeba has aroused people's interest in its evolutionary status for a long time. Lacking mitochondrion and other intracellular organelles common to typical eukaryotes, Entamoeba and several other amitochondrial protozoan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ncient pre-mitochondriate eukaryotes and named "archezoa", the most primitive extant eukaryot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y might be living fossils that remained in a primitive stage of evolution before acquisition of organelles, lying close to the transition between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revealed that Entamoeba contained an organelle, "crypton" or "mitosome", which was regarded as specialized or reductive mitochondrion. Relativ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es also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r the probable existence of mitochondrion in Entamoeba. Our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DNA topoisomerase II strongly suggested its divergence after some mitchondriate eukaryotes. Here, all these recent researches are reviewed and the evolutionary status of Entamoeba is discuss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采自于中国洞庭湖和汉阳墨水湖氧化沟的5种吸管虫做了形态学报道,均为国内新纪录:靴状盘吸管虫Discophryacothurnata(Weisse,1847-1848)Lachmann,1859;粗壮盘吸管虫DiscophryarobustaNozawa,1938;长柄球吸管虫Metacinetamacrocaulis(Stokes,1887)Matthes,1954;圆形放射吸管虫Heliophryarotunda(Hentschel,1916)Matthes,1954和孟加拉锤吸管虫Tokophr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