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resultados para INVERSIONES EXTRANJERAS - CHILE - 2004-2006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志的编研是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植物志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的重要"信息库"。《中国植物志》编研以大规模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为基础,以丰富的信息记载为核心,系统研究这些信息并编撰成科学志书,是一项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工程。《中国植物志》历经四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研,由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通力协作完成(其中科学院院士10位),并于2004年全部出版(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的索引于2006年出版)。在编研过程中,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及新属名称243个,发表新种及新种名称14312个,提出了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对属、种划分和系统排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已出版的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植物志书,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80幅图版,详细总结、记录、澄清了中国所有已知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系统位置、物种生境、物候期和经济用途等。《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查明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状况,对科学家深入认识植物世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中国植物学科研和教学队伍也因此得到了壮大,出现了一批享誉国际的优秀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志》是植物学研究领域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它的完成促进了中国植物学的健康发展,也带动了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进步,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志的编研是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植物志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的重要"信息库"。《中国植物志》编研以大规模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为基础,以丰富的信息记载为核心,系统研究这些信息并编撰成科学志书,是一项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工程。《中国植物志》历经四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研,由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通力协作完成(其中科学院院士10位),并于2004年全部出版(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的索引于2006年出版)。在编研过程中,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及新属名称243个,发表新种及新种名称14312个,提出了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对属、种划分和系统排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已出版的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植物志书,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80幅图版,详细总结、记录、澄清了中国所有已知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系统位置、物种生境、物候期和经济用途等。《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查明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状况,对科学家深入认识植物世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中国植物学科研和教学队伍也因此得到了壮大,出现了一批享誉国际的优秀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志》是植物学研究领域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它的完成促进了中国植物学的健康发展,也带动了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进步,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水热碳交换是物质、能量循环的关键过程,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们所关注。进入20 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逐步认识,气候变化对水热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更加备受关注。本研究以2004~2006 年近三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数据为依托,分析了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玉米农田水热通量(WHF) 呈显著的单峰型日变化, 日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WHF 变化同步。潜热通量(LE)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日变化相似,冬季小夏季大,年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 月和1 月。显热通量(Hs)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但年最大值出现在5 月,这主要与降水以及作物生长有关。半小时尺度上,WHF 主要受辐射控制,而日峰值受辐射峰值以及植被生长的双重影响;日尺度上,只要有降水过程,Hs 就会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减小,降水停止后逐渐恢复。而降水对LE 的影响受到可用能量(AE)的干扰,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降水持续时间越长AE 越少,对LE 的抑制越大;季节尺度上,WHF 受热量与水分的双重制约。Hs 随着天气回暖后第一次较大降水过程的出现呈现明显下降,而LE 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雨季到来和作物的生长,Hs 在7 月出现低谷,而LE 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年际间WHF 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但因气象条件等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差异造成年际间WHF 略有不同。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分因子的影响作用有显著差异,且WHF 对热量与水分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欠水年,水分因子的作用更显著,是制约WHF 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WHF 对水分的变化更敏感;而丰水年,水分因子的影响减弱,热量的盈亏决定着WHF 变化的主要方向。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热碳通量对水热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为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净碳(C)吸收期,玉米农田净碳交换(NEE)呈显著的日变化,在日出以后由CO2 释放转变为CO2 吸收,12:30 左右达到一天中的吸收峰值,日落前出现相反的转换。而净C 释放期内,NEE 均为正值且无明显日变化。NEE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在7 月下旬或8 月上旬达到年最大吸收率。根据NEE 的正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两个C 排放期与一个C 吸收期。一般C 吸收期从6月开始到9 月结束,此前此后均为C 排放期。在半小时、日时间尺度上,光通量密度(PPFD)与NEE 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是控制NEE 的主要因子;在日、季节尺度上,叶面积指数(LAI)和气孔导度(gs)是影响NEE 的主要生物因子,且gs 的影响程度随着发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同年份间LAI 对NEE 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几乎在所有时间步长上,土壤温度(Ts)均为生态系统呼吸(Re)的主要控制因子,时间尺度愈短,二者的相关性愈好。总的来说,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高PPFD 与夏季低温将会促进C 的吸收,有利于C 累积。 玉米农田日最大净C 吸收速率(NEEmax, daily)以及吸收释放转换点(NEE=0)均受PPFD 控制。NEEmax, daily 出现时间与PPFDmax, daily 出现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当PPFD 达到1 日内极大值时,净C 吸收也相应达到了日最大值。但NEEmax, daily的量值还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当水分条件充足时,还将受到LAI、gs 等生物因子的控制。NEE 由正转为负的转换点也是由PPFD 决定。当PPFD 稳定大于PPFD*( PPFD*=100 μmol•m-2s -1)时,净C 吸收开始;当PPFD 稳定小于PPFD*时,净C 吸收由此结束。1 日内,PPFD 稳定通过PPFD*之间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日净C 吸收的时间长度。日净C 吸收的时间越长,吸收量也越大,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 月最长9 月最短。 按照热量水分状况将三年分组,分为I 组(水分状况相似,热量条件不同)与II 组(热量条件相似,水分状况不同)。 I 组年际间PPFD 波动是造成C 交换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而II 组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是由降水量及其不同分布引起的土壤含水量(SWC)变化是造成。SWC 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97%,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可以解释30.7%;温度因子通过影响C 收支中的呼吸项,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NEE,它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73.9%,也是造成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的原因之一;另外,PPFD 和发育期早晚以及净C吸收期长度等也同样影响着C 交换格局的变化。综合两组情况来看,由水分条件年际变化引起的NEE 的波动大于能量年际变化引起的波动。总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NEE 对SWC 变化比其对PPFD 变化更敏感,说明在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条件仍然是决定C 交换格局的主导因子。 NEE 与LE 呈线性相关,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温度和NEE 的控制,温度越高,二者的相关性越弱,而NEE 越大二者相关性越好。同时,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也是影响NEE 与LE 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蒸腾作用所占的比例越大,二者的线性关系越显著,而土壤蒸发比例越大,二者的相关性越弱。总的来说,NEE 与LE 之间的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好于非生长季,夏天好于冬天。 总之,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既具有其它农田生态系统共有的动态特征,也具有其特有特征。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经济鱼类。作者利用2004~2006年在雅鲁藏布江水系收集的293尾样本,以背鳍条磨片作为主要鉴定年龄的材料,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巨须裂腹鱼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巨须裂腹鱼的雅鲁藏布江种群由2~14龄和16龄共14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4~6龄(占74.85%)。群体总性比为(♀∶♂)=1∶0.881。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分别为:W♀=0.023L2.904(♀),W♂=0.018L2.962(♂),属于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4~2006年,对武汉东湖的底栖藻类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研究。在对底栖硅藻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中心纲种类为中国新记录,它具有一些海洋角盘藻科种类的特征,如眼纹斑(Ocellus)等。经鉴定为光滑侧链藻Pleurosira laevis(Ehrenberg) Compere。参考Compere 1982年的研究,我们同意他的看法,即以前在我国台湾发现的台湾多变筒藻Proteucylindrus taiwanensis Li et Chiang和广东发现的Cerataulus laevis var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后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四川省缺乏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全域性的、具有连续时间序列的LUCC和驱动力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这对我们从全局上把握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极为不利。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全川八大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全省1996年到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和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尺度的驱动因素,对全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1996年-2006年10年来整个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 (1)1996年-2006年全省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1996年,全省是一个以农用地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林地和牧草地属于优势覆盖类型(合占69.1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合占只有3%左右。 2000年的LUCC格局较为明显的特点是耕地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水域和未利用土地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牧草地保持不变,其余地类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与2000年相比,2004年林草地的优势格局进一步得到强化(合占比重达到70.23%)。耕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比重下降0.83个百分点,略有下降的有未利用土地、水域和牧草地。值得关注的是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背景下,牧草地占幅员面积的比重下降0.04个百分点。 到2006年,仍为林草地为主导优势的格局,二者合占上升0.15%。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的城市用地和建制镇用地占比重超过15%,农村居民点占比重降至76%。交通用地中农村道路占比重降至57.8%,公路用地占比重升至37.5%。五个地貌区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全省的变化基本一致。值得关注的是盆西平原区的交通用地上升幅度和盆地丘陵区的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力度明显大于其它地貌区。 (2)1996-2006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 1996-2000年4年间,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三个地类下降,年均减少0.75、0.19和0.32个百分点。其中耕地年均减少49229.0公顷,约一半流向林地,13.77%流向园地,约20%流向建设用地。另外5个地类面积增长,增长绝对量最大的是林地,年均增长40063.7公顷,交通用地增幅最大,4年年均增长达1.95%。 2001-2004年是西部大开发逐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全面展开和土地整理深入实施的关键期,LUCC更为深刻。耕地、未利用地、水域和牧草地四个地类面积下降,其余地类按增长幅度依次是园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林地。耕地加速下降,年均降幅达到1.59%,其减少去向主要是林地(占66.75%)和园地(占19.84%),其增加来源主要是未利用地、园地和水域。交通用地的增幅最大,为3.96%,其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未利用土地和林地,分别占49.96%、16.63%和13.0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幅度为3.12%。 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耕地、未利用地、水域和牧草地下降幅度分别为10.36%、3.61%、1.34%和0.26%。园地增幅达23.61%。绝对面积增长最大的则是林地,达630733.3公顷。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幅也较大,分别为15.00%和9.31%。 10年间年均总变化量为310326.6公顷,2000年-2004年之间变化最大(为356865.8公顷),高于平均变化量,而1996-2000年间和2004-2006年间都小于平均变化量。 (3)10年间不同地貌区的LUCC变化 盆西平原区的特点是园地大幅上升达7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也大幅上升,耕地、未利用地下降幅度大,该区耕地、水域、未利用地的减少强度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上升强度均居五区第一;盆地丘陵区的特点是牧草地下降幅度大,为-36.89%,交通用地、园地和林地上升幅度较大,该区耕地减少、未利用地减少、林地增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增加的变化强度均居五区相应地类增减的第二位;盆周山地区的特点是耕地减少较多,交通用地和园地增长较大,该区林地变化强度居各区第一位,牧草地和水域变化强度居各区第二位,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居各区第三位;川西南山地区的特点是园地、耕地、交通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大,另外四个地类变化较小。该区减少的牧草地占全省牧草地减少的97.91%,变化强度居各个地貌区的第一位,园地相对变化强度居五区的第二位;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特点是耕地大幅下降、园地大幅上升,交通用地升幅也较大,其余地类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该区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与全省该地类的变化相反。其余地类的相对变化强度均是五个地貌区中最小的。 用变化强度分值考量变化强度,盆西平原区的变化强度最大,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的变化强度相当,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变化强度则要小得多。 (4)1996年及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全省是以自然景观占优势(占约70%)、农业景观为补充、建设用地景观居于从属地位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不高。到2006年,全省总的景观格局并无大的改变。总体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加强,区内景观优势度上升、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小。但斑块数减少,斑块面积和斑块孔隙度有所增大。斑块的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均有所下降,表明受人为干扰有加剧的趋势。反映景观格局结构的破碎度指数有轻微下降。景观指数的变化表明全省土地利用有缓慢集中、规模聚集的趋势。 (5)三大生态建设工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1996-2006年间LUCC与三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的耦合分析,发现退耕工程对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地类覆盖变化的影响最大,天保工程次之,长防工程最小。 2.四川省LUCC驱动力分析 (1)总体分析: 从整体上分析,人为因素对区域整体LUCC的影响从1996年的63.32%增加到2006年的66.99%,变得日益强烈。同时人为因素影响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地势平缓、经济区位条件好的区域其人为影响强度明显较高。 政策体制转变下的经济高速增长、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和生态建设是四川省LUCC宏观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的LUCC主要受到了由内向外(从城市到乡村)和由外向内(从山顶向平地)两种作用力的共同推动。局部尺度上,如距离交通线、水利线、中心城市的远近,地形凸起、大型独立项目落址、重污染项目的阻隔等,甚至一些乡规民俗等因素也会成为LUCC的驱动影响因素。在较小的尺度上,人类个体行为选择对LUCC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根据驱动因子的特性作者将其划分为驱变、阻变、良性、惰性因子等类型。 (2)分地貌区的驱动因子分析 各地貌区都存在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工程实施、自然灾害等驱动因子,但主次不一。对于盆西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城市化、工业化是前两位的因子,而对另外三个地貌区,生态工程实施和产业结构调整则成为第第一、二位的驱动因子。 (3)分地类的驱动因子分析(以坡耕地为例) 分坡度的耕地变化分析发现,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2°以下的平地、15°-25°和25°以上三个坡度级,是其它坡度级耕地减幅的三倍左右。这表明耕地减少受城市化进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驱动影响尤为巨大。 3.土地利用格局优化、集约利用评价和可持续利用及对策研究 (1)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战略选择及调整预测 土地利用格局调整的战略是农业生产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及其他用地占幅员的比重分别稳定在13%、7%和80%左右,重点是三大类别内部二级和三级地类的合理调整。 (2)全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全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为0.46,总体上集约度不高,处于较适度利用阶段。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为0.38,处于较适度利用阶段。集约利用提升空间较大。 农用地的潜力主要在于加强土地保育、完善利用制度、提高单产。城市建设用地的包括存量潜力、强度潜力、结构潜力,空间很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可以逐步挖掘。 (3)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统筹安排 据测算,到2020年,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在463850-492360hm2之间,城镇各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361276.79hm2,占用耕地200565.94 hm2。2004-2020年间四川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33.86万hm2。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需求量为70.57万公顷。 (4)土地集约利用措施与坡耕地可持续利用战略 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在对坡耕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坡耕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与生态恢复战略,并从技术和政策层面提出了坡耕地合理利用和生态退耕的措施和建议。 LUCC is one of the key questions of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fter the opening and reform of China,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of Sichuan Province developed very fast ,the land-use/cover changed very strong droved by many factors .But nowadays we have no constant spatial-temporal study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about the whole province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it is lack of l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tudy based on correlative study. So we choose all the land resource in Sichuan, combine RS and G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ake statistic-mathematic means and system analysis, to study the LUCC patterns and different scale driving force of different physiognomy regions, land cover types and period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of land resource intensive utilization, and gave out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We found that forest and grassland are the dominant cover types of Sichuan provincial land –use/cover pattern, a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tronger from 1996 to 2006,the natural landscape is the metric and occupy 70%,the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ex are not high; the totally change quantity from 2000 to 2004 is the biggest; cultivated land especially steep cultivated land ,garden plot, forestry land ,settlement and industry land and traffic land changed relative stronger; among five physiognomy regions ,the changing intensity of PEN XI PING YUAN QU is the biggest, CHUAN XI BEI GAO SHAN GAO QU is smalle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licy system changing, the fast developing of economy, fast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logy construction are the macro-scale driving force of Sichuan provincial LUCC; to compare the impacts of “TUI GENG GONG CHENG” on LUCC especially to cultivated land ,forestry land and grassland is strongest, “TIAN BAO GONG CHENG ” is stronger,“ HANG FANG GONG CHENG” is smallest;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level of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of whole province is relative moderation, there is huge potential to excavate and fulfill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construction land;we must take synthetic measurements to accelera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economical ,tech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olicie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的今天,渔业资源管理正经历着由单种和多种资源管理向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的转变。开展在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下鱼类群落演替方向的研究是引入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策略的必要环节,本文以东海北部海域鱼类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几年来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今后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捕捞是引起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首先就捕捞对鱼类群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归纳。在研究捕捞对鱼类群落的影响时,所选用的群落参数指标应符合预期性、可测性、敏感性和排他性标准,业已利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为生物多样性、聚合特征指标、群落功能性指标、多元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模型五大类。各研究方法单独使用均无法全面反映群落的结构变化状况,建议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以期全面掌握捕捞活动影响下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状况,更好地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文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北部冬季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各同功能种团内的物种数发生了明显变化,物种多样性与同功能种团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曲线斜率由0.547增加到0.627,群落的生态冗余性有所降低。相似性分析检验表明,两时段群落间的物种和同功能种团结构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带鱼、龙头鱼、小黄鱼、黄鲫、灰鲳等物种和软骨鱼类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相对量的变化是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鱼类群落结构已显现出向以浮游动物食性和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鱼种为主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最后本研究对实施伏季休渔以后近十年来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实施伏休以后部分物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另些物种在伏休结束后强大的捕捞压力下仍然不断衰退,群落的物种生物量组成正朝一定的方向进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给鱼类群落带来稳定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好转,群落仍处于中度干扰状态,物种多样性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群落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营养传递效率没有恢复的迹象。每年伏休结束后强大的捕捞压力使伏季休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更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恢复东海北部生态系统,建议继续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降低该海域的捕捞强度。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大量的海底工程设施应运而生,而对其依托的海底底床稳定性的研究就成为海洋地质和海洋工程学者当务之急的工作重点之一。不同的地质单元受控的海洋环境差异很大,海底底床的稳定性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此,针对不同的地质单元就需要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本文选取以海底沙坝与海槽为主要地貌单元的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以及沙脊和沙波广泛发育的南海北部湾西南海域浅海陆架两个典型海域作为研究区域。对于潮流和波浪碎裂流控制的海水浴场,通过采集表层样,借助流速仪、全站仪、激光粒度仪、DGPS定位,利用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Gao S,1996),结合地形测量数据和潮流数据,分析了海水浴场的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物类型、冲淤变化及输运方向;而对波浪潮流联合作用的北部湾西南浅海陆架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DGPS定位等仪器测量手段,利用图像对比方法结合泥沙输运模型SEDTRANS(Michael Li, 2001),分析浅海陆架海底底床的地貌特点、地质单元类型、沙波底床的输运速率和方向、冲淤变化及底床稳定性对海底管线安全的影响。 采集并分析了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149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结合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模型结果和水动力观测资料得出高潮线到沙坝沉积物输运方向为SE向,沙坝向海一翼沉积物输运方向为NW向;地形测量数据显示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3月份沙坝脊线附近,而3月份槽线附近为主要的堆积区。 对比分析北部湾西南部海区2004~2006连续3年的多波束海底地貌扫描数据,得出研究区域海底沙波的波长为5.8~91.8m,波高0.1~4.3m,陡峭度0.013~0.12,对称指数0.32~6.52。沙波的移动速率最大达48.8m/a,移动方向在研究区域西部为SE向,中部呈往复迁移,东部为NW向;沙波不同部位的迁移速率不同,一般的沙波尾翼迁移速率较大;同一组沙波存在反向扭转迁移的现象,反向扭转迁移的轴线位于研究区域沙脊的脊线附近,这种反向迁移不仅与底层流作用有关,还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04~06年西部海底底床处于侵蚀状态,局部的最大侵蚀量可达1.3m,东部处于堆积状态,最大堆积量达2.8m。 对于发育沙坝-海槽型潮上带和潮间带,粒径趋势分析模型结合地形测量以及水动力测量,分析底床冲淤变化及泥沙搬运方向,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同时很好的弥补了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冲淤量的预测无能为力这一缺陷;对于沙脊沙波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架,通过对比多年的沙波地貌图计算沙波的迁移速率和方向,避开了通过潮流场模型预测沙波活动,因考虑底床稳定性的控制因素不足而带来的误差,为评价沙脊沙波型底床的稳定性提供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提要近年来,荧光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物理化学特性。为了理解高原湖泊中DOM的组成、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在湖泊水体中的垂直分布情况,作者利用荧光发射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云贵高原湖泊红枫湖和百花湖中的DOM。结果显示,高原湖泊DOM主要表现为类富里酸荧光,包括可见区和紫外区两种类型的荧光峰,各种天然水体中都有报道的类蛋白荧光在红枫湖DOM中并不明显,而在百花湖DOM中则有较强的类蛋白荧光。溶解有机质所含三种类型荧光峰(PeakA: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B: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C:类蛋白荧光峰)的荧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