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resultados para IND-CCA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文中研究由密文的完整性检查而导致的数据保密性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安全概念——加密方案在密文验证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IND-CVA:indistinguishability ofencryption scheme under ciphertext verification attacks)来刻画加密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的保密安全性。IND-CVA允许敌手访问加密oracle和密文验证oracle。与IND-CPA和IND-CCA相比,IND-CVA比IND-CPA稍微强些,但要比IND-CCA弱得多。IND-CVA能使多数常用的加密方案(如:OTP,CBC,及CTR)得以满足。并且,这个IND-CVA可以恰当地刻画安全信道的保密安全性。将认证方案和加密方案结合起来是保证通信安全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在IND-CVA模型下,当利用认证方案来加强保密安全性的时候,却有可能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保密安全性。IND-CVA揭示了完整性对保密性的影响,准确刻画了安全信道的保密性要求,为协议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Resumo:
排序是用来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是对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这三种排序方法进行总结,讨论它们在中国草地植被群落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得出除趋势对应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使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用来揭示群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比较多,而典范对应分析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在揭示种与环境关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比较少。可见这几种排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应用,更加深入的研究草地植被群落,以期对草地生态学及草地植被群落生态关系的研究工作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Resumo:
The branched copolymers prepared from ethylene and alpha-olefins using rac-Et(Ind)(2)ZrCl2/MMAO catalyst system were studied. Both the absolute molecular weight ((M) over bar (W)) and the molecular size (radius of glyration, R-g) of the polymers eluting from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columns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via a high temperature GPC coupled with a two-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TALLS) detector. The branched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copolymers display approximat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sizes were investigated.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16-carbon side branch could co-crystallize effectively with backbone chain at low alpha-olefin incorporation. The melt behaviors of the copolymers were studied by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Both branch length and comonomer content affect considerably the loss modulus, storage modulus and complex viscosity of the copolym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comonomer content of the copolymers was also examined by dynamic-mechanical experiments.
Resumo:
A large-eddy simulation with transitional structure function(TSF) subgrid model we previously proposed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turbulent flow with thermal influence over an inhomogeneous canopy, which was represented as alternative large and small roughness elements. The aero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effects of the presence of a layer of large roughness elements were modelled by adding a drag term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a heat source/sink term to the scalar equation, respectively. The layer of small roughness elements was simply treated using the method as described in paper (Moeng 1984, J. Atmos Sci. 41, 2052-2062) for homogeneous rough surface. The horizontally averaged statistics such as mean vertical profiles of wind velocity, air temperature, et al.,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Gao et al.(1989, Boundary layer meteorol. 47, 349-377) field observation (homogeneous canopy). Not surprisingly, the calculated instantaneous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show that the roughness elements considerably changed the turbulent structure within the canopy. The adjustment of the mean vertical profiles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which was found qualitatively comparable with Belcher et al. (2003, J Fluid Mech. 488, 369-398)'s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was investigated imposing heat source in the region of large roughness elements. An elevated inversion layer, a phenomenon often observed in the urban area (Sang et al., J Wind Eng. Ind. Aesodyn. 87, 243-258)'s was successfully simulated above the canopy. The cool island(CI) was also investigated imposing heat sink to simply model the evaporation of plant canopy. An inversion layer was found very stable and robust within the canopy.
Resumo: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method by which the object is captured by a coded cameras array (CCA) and computationally reconstructed as a series of longitudinal layered surface images of the object. The distribution of cameras in array, named code pattern, is crucial for reconstructed images fidelity when the correlation decoding is used. We use DIRECT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design the code patterns that possess proper imaging property. We have conducted primary experiments to verify and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a simple discontinuous object and a small-scale CCA including nine cameras. After certain procedures such as capturing, photograph integrating, computational reconstructing and filtering, etc., we obtain reconstructed longitudinal layered surface images of the object with higher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It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be used in fields such as remote sensing, machine vision, etc. (c) 2006 Elsevier GmbH.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生态过渡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生态特点,因此也就具有复杂多样的植物与环境关系。本文从群落和景观两个尺度水平上研究鄂尔多斯高原植物或植被与环境关系及景观空间格局。利用鄂尔多斯高原野外植物群落样方调坦数据、微生境环境数据、气候数据,以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的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并对秋类环境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解;利用1:500 000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类型等专题地图在GIS支持下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并利用上述专题图数据加上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数据库分析了土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和气候等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 在分析方法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把植物分布的空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分离的方法发展为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作用的定量分离,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实现方法。 2 影响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微生境环境要素是基质类型、地下水位、覆沙厚度等,而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气候要素中,降水和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和热量指标的作用。 3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以植物对微生境环境要素的反应为根据,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4个大类群:梁地植物、沙地植物、草甸植物和耐盐植物。根据它们对气候要素的反应,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典型草原植物、荒漠草原植物和草原化荒漠植物3大类。进一步,根据鄂尔多劳动保护高原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了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功能型划分的尝试,得到了鄂尔多斯高原的12种主要植被功能型。 4 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环境因素的贡献作了定量地分解。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中有27.02%可由已知环境变量得到解释,其中21.56%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7.51%与气候要素的作用有关,而气候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的份额为2.05%。根据植物生长是否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存在两大类型生态特点差异明显的生境类型:中性立地和隐域生境,对两大类型生境上影响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要素的作用也进行了定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物生长不直接受地下水影响的中性立地,已知环境要素的作用可以解释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总信息的29.36%,稍大于对总体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解释,其中9.23%与气候要素相关,22.08%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而两种类型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则占1.95%。对于植物生长直接受到地下水影响的隐域生境,所有已知环境要素对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72.28%,其中气候要素的作用为30.31%,微生境环境要素的作用为49.08%,两类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为7.11%。 5 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多种多样,这些能数在描述特定区域的景观空间格局时是有信息冗余的。本文对利用FRAGSTATS所获得的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分量的20个景观指数实施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把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景观指数归并为以下8类: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形维数、空间配置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通过因子分析,还得到了这些景观指数对描述鄂尔多斯景观格局的共性特征:在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时,作用最大的是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形维数,其次是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平均分维指数、平均形状指数和斑块面积指数,而空间配置指数(扩散与毗连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6 对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因子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景观指数的分析分别得到了5-6个主要因子,可以表达原有20个景观指数所表达信息的91.1-96.0%,即可以反应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大部分信息。本文所进行的因子分析对因子进行了方差最大化(Varimax)正交旋转的处理,因子分析得到的每一个主要因子都有一个或几个与之相关性非常高的景观指数与之对应,因此,就可以用与因子分析所得主要因子相关性最高的景观指数代替该主要因子来表达鄂尔多斯高原的景观空间格局。另外还因为有些景观指数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所以对因子分析所得到的景观指数可以进一步精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成功地把原有20个景观指数减少到了11个。最后被选来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有下列11个:MSIEI(修正的Simpson均匀度指数)、AWM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维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NP(斑块数目)、PR(斑块类型丰富度)、MSI(平均形状指数)、MPFD(平均斑块分形维数)、MPS(平均斑块面积)、PSCV(斑块面积变异系数)、DLFD(双对数分形维数)和IJI(扩散与毗连指数)。 7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在景观组成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差异极大,少数类型占有极大比重,而其余面积则很小。产生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有关,表现在地带性的植被与土壤面积所占的比重不高,沙地、沙生植被与风沙土则占有很大比重。 8 以地带性植被和滩地隐域性植被表示的鄂尔多斯高原的原生植被仅占高原面积的不足30%,而以地带性土壤和滩地隐域性土壤表示的原生性土壤占鄂尔多斯高原总面积的近40%,说明土壤退化不如植被退化严重,或滞后于植被退化。 9 鄂尔多斯高原各景观指数的空间变化曲线,植被与土壤很相近,具有非常相似的格局;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特征与植被、土壤等明显不同;土地沙漠化的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曲线介植被曲线、土壤曲线与土地利用曲线之间,说明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过程,而且与自然过程密切相关。 10 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空间梯度变化表现出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梯度,但总体上以东西向的变化比较明显。 11 通过鄂尔多斯高原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要素、气候、空间要素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CCA分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组成数据的总方差解释的百分率为标准,土壤对鄂尔多斯植被分布的空间格局的作用最大,其方差贡献率可达44.28%,其次是土地利用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的关系也很密切,土地利用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方差贡献率为22.45%,空间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率为17.51%,土地沙漠化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为15.65%,排在第四位;气候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11.95%,居第五位。 12 在气候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中,降水与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与热量指标的作用。这一点与利用野外调查样方的群落数据植物与气候关系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CCA分析还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东西向变化大于南北向分异。 13 在群落和景观水平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气候因子的作用明显地小于地质、土壤、水文等微生境环境要素(群落水平)或土壤(景观水平)的作用,并在这两个尺度上气候要素对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定量解释份额上也是非常相近的,都仅有10%左右。气候因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这种弱的解释能力,从侧面说明了人为活动等非自然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强烈作用。 14 在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系统管理上,应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鄂尔多斯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对于本区生态和经济对非常重要的滩地,应协调好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应把调整人地关系与自然生态背景与条件相结合,如使用“三圈”模式等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
Resumo:
时间、空间格局的保持和发展及其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是生态学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课题。围绕这个中心议题作者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各个层次上开展了研究。
1)研究了克隆植物构型及其对资源异质性的响应,给出了描述该连续体的一个指数v:In1/ln刀.(士
Resumo:
本文从物种和景观两个组织水平上研究了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基于锡林河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各环境因子的专题数据,利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锡林河流域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锡林河流域野外调查数据,运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重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mc Correspondence Analvsis,CCA)方法分析了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锡林河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各环境因子的专题数据,研究了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植被类型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样地的样方调查数据.采用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放牧压力对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基于多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建模和对比等方法,研究了定居放牧方式下植被状况空间变化规律及植被状况时空变化与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锡林河流域各个环境因子都具有自己的空间特征尺度,共同形成多尺度等级体系,按特征尺度的大小可以分为如下3个组: ·小尺度组(15km左右):有机暖、全N的较小的特征尺度 ·中尺度组(30~50km):T1,碳酸钙含量.PER、全N和海拔高度的较小的特征尺度 ·大尺度组(100km左右):ANNR,PER、全N和海拔高度的较大的特征尺度多尺度等级的生态学意义是它反映生态变量异质斑块的镶嵌和包含特征,环境因子多尺度等级体系反映共性,具有普遍性:反映生态关系,具有生态学意义。 2、对物种空间异质性的Mantel检验和半方差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产即羊草、糙隐子草和星毛萎菱菜在锡林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呈现随机特征,而大针茅和冷蒿则表现为十分显著的格局特征。按分布格局的显著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冷蒿>大针茅>星毛萎菱菜>糙隐子草>羊草。理论半方差图显示大针茅和冷蒿的空间自相关域分别为30.447公里和30公里。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是受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它们自身的生理生态特征综合决定的,物种自身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机制,而自然与人类活动这两种因素在空间的交错配置决定了物种适应性反应的方向和程度,从而综合导致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 3、对锡林河流域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CCA分析和交叉半方差方法分析显示:1)气候因子(11个指标)、土壤性状因子(3个指标)和地形因子(3个指标)对物种分布的贡献率分别为11.2%、9.5%和11%,三者总和为31.7%。2)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空间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几乎都在135。和157.5。两个方向上具有相对明显的相关性,从锡林河流域来看,这两个方向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地形从东南往西北的变化梯度方向。 4、对锡林河流域14个植被景观指数进行的PCA分析表明,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空间分布的物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斑块的数目和大小方面,其次是在斑块的多样性方面,并可将它们分为4个组,分别反映锡林河流域植被斑块的不同特征: ·第一组:NP、PRD、LPI、MPS、PSSD和TE,主要反映景观斑块在数量和大小方面的特征; ·第二组:SHDI、SIDI、SHEI和SIEI,主要反映景观斑块的多样性特征; ·第三组:PSCV和[J].主要反映景观斑块之间的相互邻接程度; ·第四组:MSI和AWMSI,主要反映景观斑块的形状特征。 MPS和PSSD两个指数与环境因子无论是在相关系数的性质还是显著程度上都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它们与纬度(LAT)及可能蒸散率(PER)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经度(LNG)、海拔高度(ALT)、年平均降水量(ANNR)及土壤有机质含量(0RG)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平均形状指数(MSI)只与LA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和扩散毗连指数与任何一个环境因子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5、锡林河流域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CCA排序方法分析表明,气候因子(11个指标)、土壤性状因子(3个指标)和地形因子(3个指标)对植被分布的贡献率分别为19.8%、11.1%和14.5%,三者总和为45.4%。环境因子在植被和物种两个水平上的贡献率表现了相似的特点,自然环境因子不能完全解释植被的空间分布,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 6、放牧压力对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 ·牧压对温带典型草原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牧云的增大,属于原生群落物种的羊草与大针茅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减小,空间自相关尺度逐渐增大;而对于退化过程中的入侵物种冷蒿和星毛萎菱菜,其空间分布的随机性逐渐增大.空间自相关尺度也呈增大趋势。在牧压胁迫超过一定水平时,冷蒿空间分布的自相关尺度开始下降,而星毛萎菱菜的空间分布格局则表现出强烈的随机性。 ·物种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反映群落演替过程较为稳定的特征,适用于不同放牧条件下 群落之间的比较。 7、利用遥感数据对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表明: ·定居放牧方式下,NDVI随定居点距离的变化格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草场处于原生阶段,NDVI不随距离变化;第二阶段,定居点附近开始局部退化,NDVI随距离增加而增大:第三阶段,退化区域扩大,NDVI不随距离变化。 ·在草场局部退化阶段,NDVI随距离的变化呈对数函数规律,定居点的放牧区具有放牧半径、原生NDVI值、NDVI变化率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NDVI对数规律以及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可以推测定居点的总载畜量。 ·锡林河流域从87年到85年NDVI值降低最大的区域为流域的中部和南部,这与这一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Resumo:
物种共存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解释物种共存的假说很多,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生态位分化假说和群落中性理论。这两种理论对群落内物种共存的相对重要性是目前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热带森林大样地内,而针对亚热带森林大样地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少见。本文以浙江古田山24公顷常绿阔叶林永久固定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样地内木本植物与生境关联和与地形因子梯度相关,目的在于探讨物种生境生态位分化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也为了解决当前物种生境关联相关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本研究首先采用Torus转换检验分析古田山样地内90种常见木本植物与5类生境关联,结果表明有75种(83.3%)至少与一类生境类型显著相关,说明大部分亚热带森林群落内物种具有生境特化的特性。与CTFS全球大样地类似研究结果相比,古田山样地内生境特化的物种比例更高,这与古田山样地复杂的地形条件密切相关。通过本研究,证明地形条件越复杂,物种特化比例越高的趋势确实存在。在古田山样地,虽然83.3%的物种有生境特化的特性,但生境特化没有排他性,即并不完全排斥其他生境,在非最适生境也能稳定与其他物种共存。根据本研究与生境负相关的平均物种数与被检测的物种比例估算,古田山样地内生境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维持的贡献率约为19.6%,说明物种生境特化对于物种共存有一定的作用,但贡献并不大,除了生境异质性,仍有其他因素决定物种共存。 目前有关物种生境关联的研究都假设同一物种的个体对于生境偏好一致,不管胸径大小是否相同,很少有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生境偏好的变化。本研究利用Torus转换检验比较样地内60种常见木本植物在3个生活史阶段(幼苗阶段、小树阶段和成熟阶段)与5类生境关联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在其幼苗和小树阶段的生境偏好比较一致,但成熟阶段与前两个阶段差别比较大,说明物种在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生境偏好可能发生改变。 由于生境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用不同的方法划分生境类型和数量,主观性很大,造成不同研究地点、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研究结果可比性差。本研究尝试利用直接梯度分析方法重新分析物种空间分布与地形梯度相关,用以代替生境关联分析。利用CCA分析检验样地内90种常见木本植物与4种地形因子梯度(海拔、凹凸度、坡度和坡向)的相关情况,发现有76个(84%)物种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梯度相关,说明大部分物种具有沿地形因子梯度分布的特性。4种地形因子梯度变化对90个物种空间分布的解释量约为20%,说明地形异质性对于物种共存有一定作用,但贡献并不大。对生境关联分析和直接梯度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一致,得到的结论也一致。直接梯度分析方法可以避免生境划分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今后类似研究中值得采纳的方法。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地形异质性引起的生态位分化在古田山样地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但贡献不大,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中性过程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以更全面地探讨生态位分化假说和中性理论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物种共存的相对重要性。
Resumo:
茉莉酸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诱导植物次生代谢,抵抗外来侵害,提高植物抗逆防御性等重要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包括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及其异亮氨酸衍生物等。茉莉酸的化学合成已报道有十几种之多,但都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满足农业需求。 本文以α-羧基肉桂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氢还原、AlCl3-NaCl离子液体中的分子内F-C酰基化反应,HATU催化下与异亮氨酸结合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茉莉酸类似物吲哚异亮氨酸甲酯结合物(Ind-IleMe),总收率约70 %。 用合成的Ind-IleMe、coronalon及MeJA对银杏叶进行诱导,银杏叶经盐酸甲醇溶液加热水解提取黄酮苷元,HPLC检测发现,经诱导后的银杏叶与对照相比银杏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最高可诱导银杏叶黄酮含量增长15%—20%,最高诱导浓度coronalon 最低,为1 μmol/L,Ind-IleMe是10 μmol/L,MeJA的诱导浓度最高,大于等于100 μmol/L。 对MeJA诱导后银杏叶的生理生化中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经诱导后SOD、MDA、PAL、蛋白活性或含量相对升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相对降低,这与MeJA诱导提高银杏叶的逆境防御及次生代谢有关。 在植物的次生代谢中,挥发性气体(VOCs)具有防御草食动物及实现同种及不同种植物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自组装的炭阱吸附装置和固相微萃取(SPME)来收集诱导后的银杏叶、利马豆及三种酒中的挥发物,GC-MS检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诱导后的银杏叶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石竹烯等一些参与植物防御机制的倍半萜类,通过对比炭阱吸附和SPME在挥发物的收集上,发现炭阱吸附具有吸附效率更高、样品可短期保存、重复进样分析、可定量等优越性,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Resumo:
用B am H É、B g lÉ、B g lÊ、D raÉ、E coR É、E coR Í、H indË、Kp nÉ、 P stÉ、P vuÊ、S acÉ、S a lÉ、Sm aÉ、S tuÉ、X hoÉ 15 种识别6 碱基的限制性内 切酶对黔东南小香羊和贵州原有3 个地方山羊品种的93 只个体的m tDNA 进行分 析表明, B am H É、H indË 和S a lÉ 3 种酶表现多态性; 共检出18 种限制性多态型, 归纳得到3 种单倍型, 以单倍型É 和Ê 为基本单倍型。根据此2 种基本单倍型在所 比较各品种中的不同分布比例, 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和品种间的聚类关系, 表明黔东 南小香羊的群体遗传构成与贵州省原有其它3 个山羊品种不同, 从而为进一步确认 其为一独立的品种提供了必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Resumo:
目的 探讨Lentivirus介导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3 (NT - 3)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作用和机制。 方法 将28只Wistar大鼠在T10水平制成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4只;用携带NT - 3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Lentivirus对大鼠行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内转基因表达,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法(BBB评分) 检测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损伤脊髓内有较多的持续表达转基因的细胞; BBB评分结果显示,从伤后第4周开始,实验组大鼠后肢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恢复( P < 0. 01) ,至第10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BBB分差增大,达3. 3分。 结论 Lentivirus是一种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由Lentivirus介导分泌NT - 3的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Resumo:
为了观察克洛曲在慢性癌痛病人中的疗效,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 比较了克洛曲片、曲马多胶囊和安慰剂对108 例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克洛曲片的总有效率为 88. 0 % ,明显高于曲马多胶囊的72. 2 %( P < 0. 01) 和安慰剂的35. 2 %( P < 0. 001) ; 克洛曲片的缓解时间明 显延长( P < 0. 01) ; 克洛曲片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曲马多胶囊相似, 但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 多胶囊( P < 0. 05) 。克洛曲片对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大。文章还对镇痛药临床研究的策 略方法及安慰剂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Resumo:
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大清河3个样点的浮游藻类组成及密度、浮游叶绿素a浓度等指标进行逐月监测。共观察到浮游藻类65个分类单元,计53个属。所有样点的平均藻类密度是1.23×108 ind.L-1,最高密度为1.39×109 ind.L-1,最低密度为3.21×105 ind.L-1。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绝对优势种,监测期间其平均相对丰度为92.23%。随着离湖距离的增加,浮游藻类总密度、铜绿微囊藻的百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农-威纳(Shannon-W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