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ultados para Garcinia brasiliensis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1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m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ethylbut-2-enyl)-2H,6H-pyrano-[3,2-b]-xanthen-6-one(4),以及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和一个双苄类化合物egonol(6).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5进行抗HIV-1 RT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5在浓度200 μg/ml的条件下,其对HIV-1 RT抑制率分别为41.97%和47.72%;同一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和4没有抑制HIV-1 RT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应用揭膜方法(Peeling Method)对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滇东黔西一带晚二叠世地层中的保存有解剖构造的莲座蕨目化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3 种茎和一种生殖器官。3 种茎中有二种为本文首次研究,均归入辉木属Psaronius Cotta,建立了二个新种:盘县辉木P. panxianensis 和老屋基辉木P. laowujiensis;另外一个种-田氏辉木P. tianii Li(MS)为前人所建立,但未正式发表,本文做了重新研究,新发现了一些特征,并对一些已有特征做了修订。讨论了这3 个种一些重要特征的分类和系统演化意义,这些特征包括:叶迹最后分出时的维管构型、维管束鞘和边缘茎维管束内侧的厚壁组织束。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辉木属已有种的特征分析,对辉木属属下分类做了尝试,根据维管束是否结成环状、叶迹维管构型、是否具维管束鞘、边缘茎维管束内侧的厚壁组织束的发育与否、边缘茎维管束是否分叉等特征将辉木属已有种(包括本文所研究的3 个种)分为5 个组:1. Blicklei 组,代表种为Psaronius blicklei Morgan,包括欧美植物区目前已知各种,可能还包括华夏植物区的一些种。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不具维管束鞘;边缘茎维管束内侧的厚壁组织束不发育。2.Panxianensis 组,代表种为盘县辉木Psaronius panxianensis He,Wang,Hilton,Tian et Zhou,包括王氏辉木、老屋基辉木、江苏辉木,可能还有八角辉木和六角辉木。最主要特征是:具维管束鞘,简单,仅由薄壁细胞构成;边缘茎维管束内侧具树枝状和伞状或锚状厚壁组织束;叶迹由3 根维管束构成。该组目前仅发现于华南地区二叠系。3. Tianii 组,以田氏辉木Psaronius tianii Li(MS)为代表,目前只有这一个种。该组的主要特征:具维管束鞘,复杂,可分为两层;边缘茎维管束内侧具菊花状厚壁组织束,且每两环维管束之间具两条厚壁组织束,其中一条连续,另一条不连续;叶迹呈歪斜的弓形或M 形;叶迹维管束与茎维管束等粗;边缘茎维管束可分叉。该组目前仅发现于华南地区二叠系。4. Brasiliensis 组,以巴西辉木Psaronius brasiliensis Brongniart 为代表,除巴西辉木外,可能还包括P. sp. Herbst。该组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维管束的一端内卷并与主体部分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构造;茎中央的维管束小,形态多变,而且排列十分不规则。该组目前仅发现于南美地区二叠系。5. Sinuosus 组,以P. sinuosus Herbst 为代表,目前也只有此一个种。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叶迹具多个维管束,且排列无规则;茎维管束非常长,呈盘绕状。该组目前仅发现于南美地区二叠系。生殖器官归入虫囊蕨属Scolecopteris(Zenker)Millay,建立一新种:贵州虫囊蕨。该种仅保存有聚合囊和分散的孢子囊,生殖小羽片不明。孢子囊面向外的壁较厚,但分化,自内向外可分为三部分;孢子具三缝,较大,直径55-60μm。由于该种同时拥有Millay 认为的原始特征(大的孢子)和进化特征(即分化的孢子囊面向外的壁)。很可能Millay 的观点仅仅反映了欧美植物区虫囊蕨属的演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