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resultados para Bruguiera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分布在北纬21°41′到33°41′,东经102°到122°的广大地区,杉木人工林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4,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毒和生产力下降程度日趋严重。 本论文以分离自与红树林、珍珠贝、海兔子、海绵、软珊瑚等与海洋动、植物共栖或共生存的106株海洋微生物(54株放线菌,52株细菌)为资源,以杉木连栽致害真菌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菌株SF2为靶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土壤原位定殖试验,筛选到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o)根际土壤的海洋细菌3728菌株;该菌对SF2具有很强抑菌活性,能够高密度在杉木根际土壤中定殖,对杉木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传统的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通过对抗菌谱的研究,发现海洋细菌3728除了对杉木连栽主要致害真菌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菌株SF2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外,对大豆连作致害菌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以及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室内模拟试验还表明,在土壤中接种海洋细菌3728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氨化细菌和氨化真菌的数量,能够增加土壤中功能性微生物——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增强了纤维素分解能力。再添加C/N比较低的白三叶草凋落物,土壤中氨化细菌、氨化真菌的数量继续增加,土壤纤维素分解能力更显著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对杉木连栽障碍的生物调控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南海红树林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o)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拮抗杉木致害菌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SF2(Fusariumoxysporum f.sp.vasinfectum)活性的海洋细菌3728菌株,对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细菌3728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100%,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J276351)处于同一分支上,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对民间药用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分离自似瘤凹顶藻(Laurencia similis Namet Saito)的内生真菌EN21(Exophiala oligosperm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 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 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重结晶等手段,从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从EN21(Exophiala oligosperma)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利用一维、二维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等各种现代波谱技术及化学反应方法,确定了木榄中20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黄酮单体化合物5个,三萜类化合物11个,甾体化合物2个,长链烷烃2个,其中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木榄中报道的黄酮;确定了EN-21中2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脑苷脂1个,甾体化合物7个,芳环化合物3个,三萜类化合物2个,包括1个新天然产物。本文系首次报道Exophiala oligosperma 的化学成分。 对从木榄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筛选, 发现黄酮类化合物BRG-1、BRG-2、BRG-3 、BRG-4显示了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而三萜类化合物则未表现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抗菌筛选实验中所有测试样品未显示出活性。 研究结果充实了红树林植物和海藻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内容,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木榄(Bruguiera gymnorriz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为对象,以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主线,建立了从叶片水平到群体冠层水平上的光合产量模型,探讨了从器官、个体到群体的光合产量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定量关系。 将Farquhar提出的单叶片光合作用生理生化模型与气孔导度B-B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耦合模型。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温度为25.0℃,光合有效辐射为1000μmol•m-2s-1 的条件下,当外部CO2浓度倍增到720μmol•mol-1时,白骨壤、木榄、桐花树、秋茄、海漆的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2.56%,17.13%,18.43%,18.63%和18.41%。在大气CO2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对温度的响应呈单峰型曲线,即有一个最适温度,5种红树植物的最适温度值均为26.5℃左右。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固定不变(分别为350μmol•mol-1和25.0 ℃)时,光合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反应曲线,模型在PAR<1800μmol•m-2s-1时模拟精度较高(P<0.01)。 在典型晴天条件下,5种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出现两个极大值(分别在11时和15时左右),中午前后光合速率较低,模型模拟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实测数值日变化趋势一致。本模型能较好地模拟5种红树植物光合产量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拟预测精度较高(P<0.01)。 以Ross和Nilson叶倾角分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在冠层内传输的子模型。冠层内的消光系数均有明显的日变化,且上午8时之前和下午16时之后随时间变化较大。在典型晴天条件下,单位土地面积日合成干物质总量(折合为CH2O)白骨壤为15.840g•m-2d-1,对于木榄、桐花树、秋茄、海漆其相应的值分别为 22.254 g•m-2d-1, 23.610 g•m-2d-1,24.525 g•m-2d-1和25.996 g•m-2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