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resultados para BON-9-B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90.00% 9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中国鲿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1138bp全序列.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分布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鲿科2属9种鱼类同一基因序列排序,并选用鲇形目鲇科的大口鲇、钝头鮠科的鳗尾缺和伦氏(鱼央)以及脂鲤目的断线脂鲤作外类群.分析了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计算了Kimura双因子遗传距离和鲿科鱼类线粒体DNA的进化速率,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了鲿科鱼类分子系统树,得出如下结论:(1)线粒体DNA序列分析显示所测定的鲇形目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存在3bp的缺失;(2)系统发育分析显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工作对莲胚芽叶在照光萌发后其叶绿体光合膜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在萌发前的干莲胚芽叶叶绿体中就已存在有巨型基粒结构。经照光萌发后,巨型基粒逐渐松散,类囊体膜之间距离变大。巨型基粒解体。而后重新形成比原来巨型基粒片层少,片层间距较紧密的基粒。它的基质片层是在基粒片层形成基本完成之后开始发育的,即萌发八天之后,莲幼苗叶绿体才形成和其它高等植物成熟叶绿体类似的结构,具有基粒和基质片层的类囊体膜系统。 (2)对萌发后不同时期莲幼苗叶绿体膜多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表明,组成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两个多肽,分子量分别为30 KD和27 KD的多肽含量变化很大。30 KD常会随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减弱。而27 KD条带则逐渐增强。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干莲胚芽叶叶绿体中以前体的形式存在,经照光萌发一段时间后,该复合体经过多肽含量的变化,叶绿素a、b相对含量的变化等过程,最后发育成熟的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3)萌发前及萌发后不同时期对莲叶绿体的低温荧光发射光谱测定结果表明,未经萌发和照光萌发两天的莲叶绿体仅在681mm处有发射峰,而缺少732 nm处的发射峰。萌发到第四天时F732开始出现,并且随发育时间增长逐渐增强。F732/F683值逐渐上升,这说明PSI捕光色素系统的发育较PSⅡ是延后的,而且它的发育必须有可见光照射条件下才能进行。 (4)叶绿素a/b值和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莲胚芽叶在萌发后的发育过程中,其叶绿体叶绿素a/b值由干莲胚芽叶叶绿体的0.9逐渐上升,到萌发十天时接近正常成熟叶绿体的水平,其叶绿体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叶绿素b相对于叶绿素a逐渐减弱。 (5)干莲胚芽叶萌发过程中,其叶绿体的活体室温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萌发四天后,Fv开始出现,Fv/Fo值随照光萌发时间增长而逐渐提高。从H2O → DCIP的电子传递速率的测定结果也证明PSⅡ光化学活性的出现和增强过程。 我们的结果表明,干莲胚芽叶叶绿体在萌发后经历了一条和其它高等植物差异很大的发育途径,我们的结果也证实了LHCP与基粒形成有密切联系。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实验对三种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黑水藤(Biondia insignis Tsiang)和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中的C21甾体化合物进行了研究。从通光散藤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两类八个C21甾类甙元。经光谱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顺芷酰通光藤甙元乙(1),11α-O-乙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甙元乙(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甙元乙(3), 11α-O-苯甲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甙元乙(4), 11α-O-顺芷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甙元乙(5)11α-O-顺芷酰基-12β-O-顺芷酰基通光藤甙元乙(6),12β-O-乙酰基通光藤甙元甲(7)和12β-O-顺芷酰基通光藤甙元甲(8)。其中,化合物2和8为新化合物。从黑水藤乙醇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C21甾体化合物。经1D、2D NMR技术鉴定,分别为(3β,14β,15β,17β)-3, 14-二羟基-15,16-裂-孕甾-5-烯-15-醛-16-半缩醛-20-酮(1)和白前甙元C(2)。其中1为15,16-裂环的新骨架类型的C21甾体化合物,命名为黑水藤甙元甲。从采购于昆明、浙江、湖南三地药材市场的徐长卿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其中昆明徐长卿6个,浙江徐长卿9个,湖南徐长卿3个)。经光谱数据分析,这些化合物被鉴定为:cynapanoside-C (1), cynapanoside-A (2), 白前甙元B 3-O-β-D-磁嘛吡喃糖甙(3),白前甙元C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α-L-2-脱氧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吡喃糖甙(4),白前甙元C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α-D-夹竹桃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桃吡喃糖甙(5),白前甙元C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α-D-夹竹桃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桃吡喃糖甙(6),cynatratoside-B (7),cynatratoside-C (8);glaucoside A(9),新白薇甙元B 3-O-β-L-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洋黄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桃吡喃糖甙(10),白前甙元 A 3-O-α-L-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1),白前甙元 B 3-O-α-L-磁糖基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2),白前甙元D 3-O-α-L-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3),白前甙元 C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α-L-2-脱氧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桃吡喃糖甙(14),白前甙元 C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β-D-葡萄吡喃糖基-(1 → 4)-α-L-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夹竹桃吡喃糖甙(15),白前甙元 B 3-O-α-D-夹竹桃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6),白前甙元 D 3-O-α-D-夹竹桃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7),白前甙元月B 3-O-α-L-磁嘛吡喃糖基-(1 → 4)-β-D-洋地黄吡喃糖基-(1 → 4)-β-D-磁嘛吡喃糖甙(18)。其中,化合物3-6,10-18为新化合物,10的甙元为一个新甙元,命名为新白薇甙无B。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10 头原种婆罗门牛mtDNA D2loop 全序列912 bp 测序, 婆罗门牛遗传多样性丰富, 检测到的9 种单 倍型兼有瘤牛( B . indicus) 与普通牛( B . taurus) 的遗传背景, 核苷酸变异率为6125 % , 单倍型多态度为01978 ± 01054 , 核苷酸多态度为01014 30 ±01008 68。所有单倍型聚为明显的两大分支, 婆罗门牛的大部分单倍型为普通 牛单倍型类群, 并占绝对优势(90 %) , 仅Brah26 与亚洲瘤牛聚在一起, 属于亚洲瘤牛线粒体单倍型, 表明婆罗门 牛的确是集亚洲瘤牛、欧洲普通牛等优良特性于一身(易产犊、产肉性能好、耐热与体表寄生虫等) 的瘤牛品种之 一。育种学家引种瘤牛的目的是改善当地牛的生产力与适应性, 现代普通牛表现出明显又普遍的瘤牛渐渗现象。 对现代的瘤牛品种而言, 除亚洲瘤牛品种外, 普通牛对其他瘤牛品种育成的贡献同样高。支持瘤牛( B . indicus ) 为独立驯化、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假说。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贾第虫一度被认为是迄今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细胞, 但近来争议日盛。利用PCR 和测序等技术, 对 蓝氏贾第虫( Giardia lamblia) 的核纤层蛋白(lamin) 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蓝氏贾第虫基因组中存在 一个编码具有明显lamin 特征的基因序列。如该基因序列的3′- 端具有编码与核内膜亲和的特征性模体(motif ) CaaX 的序列; 具有B 型lamin 基因所特有的高度保守的27 bp 片段, 该片段编码高度保守的位于α螺旋杆状区 的9 氨基酸片段等。同时, 这些序列特征又与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存在一定差异。这些事实说明在贾第虫中已经 进化产生了典型真核细胞的B 型lamin (基因) 或至少是类似B 型的lamin (基因) , 该生物的进化地位可能并 非过去所认为的那么原始。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斑纹薄鳅(Leptobotia zebra)最初是由Wu(1939)描述的一个新种,当时定名为斑纹沙鳅(Botia zebra),后来Chen(1980)根据眼下刺不分叉将其改归为薄鳅属的物种。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和薄鳅属(除斑纹薄鳅)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7,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Sinibotia pulcher)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57。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并未和薄鳅属的物种聚在一起,而是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B(a)P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 ,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群体及单一菌对B(a)P的降解试验 ,结果表明 ,鲜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力 >风干土的微生物降解力。土壤微生物群体比单一微生物降解B(a)P效果好。真菌的降解能力强于细菌。 2 2 0 9号镰刀菌降解B(a)P的速率最快 ,为高效降解菌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WAXD方法测定了Nylon-1010为三斜晶系结晶结构;α=4.9(?),b=5.4(?),c=27.8(?),α=49°,β=77°,γ=63.5°,每个聚合物单胞含有一个重复单元,空间群为P(?)。模压试样用Ruland方法分析结晶度为60%。以上。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法分析了SAXS现象,求得了Nylon-1010结晶片层厚度、过渡层厚度、长周期、比内表面及电子密度差。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工业废弃物硫铁矿烧渣,结晶氯化铝,工业用水玻璃,工业盐酸为原材料配制聚硅氯化铝铁FSAFC,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pH值为8-9,碱化度B为1,印染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90%以上。

Relevância:

80.00% 8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些年来,利用海洋生物碳酸盐硼同位素重建古海水pH,计算当时大气CO2含量,进而推测古气候的变化已成为国际同位素地球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被称为δ11B-pH技术。古海水的δ11Bsw是否恒定、B(OH)4−和B(OH)3间理论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4/3是多少以及碳酸盐的δ11Bcarb是否等于海水B(OH)4−的δ11B4值是该技术成功的三个关键。但到目前为止以上三项问题还没得到完全证实。 为确定方解石的硼同位素组成与海水pH的依赖关系,已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他们的结果与预期的假设一致,支持了B(OH)4-是掺入方解石结构主要形式的假设。但近期 Pagani(2005)指出B(OH)4-也许不是掺入方解石结构的主要形式,B(OH)3也可能同时掺入进碳酸盐。肖应凯等(2006)的无机碳酸盐沉积实验发现碳酸盐沉积和母液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大于1的异常现象,认为碳酸钙中镁或其它微量元素的存在是重要原因,推断这是在高pH生成Mg(OH)2沉积后11B优先掺入的缘故,推断有B(OH)3掺入碳酸盐的可能。 以前进行的沉积实验,只考虑到碳酸钙本身,确实证明了硼只以或主要以B(OH)4-参与进生物碳酸钙。但天然的海洋生物碳酸盐含有镁、锶、铁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的存在可能会改变硼的参与行为,从而对硼同位素分馏产生影响。现代珊瑚礁中水镁石普遍存在,这是否会影响珊瑚的硼同位素组成而导致δ11B-pH技术的误差还值得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对硼掺入进Mg(OH)2的形式及分馏机理,现代珊瑚中镁、锶等微量元素与硼浓度及硼同位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生物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对陆相产出有孔虫的沉积环境进行判别。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在Mg(OH)2从pH9.5~13的含硼合成海水中沉积时,Mg(OH)2沉积11B的变化范围为-1.20‰~28.26‰,高于合成海水的11B (-7.00±0.07‰),沉积和海水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固/液变化范围为1.0177~1.0569,平均值为1.0329,这是H3BO3优先掺入的结果,造成11B在Mg(OH)2沉积中富集。 2. Mg(OH)2沉积的硼浓度和硼在Mg(OH)2沉积与滤液间的分配系数K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8.61 g/g~937.79 g/g和9.31~494.20。高pH值时硼掺入Mg(OH)2的过程中吸附作用占有重要位置。 3. Mg(OH)2吸附实验表明,硼掺入Mg(OH)2非常迅速,4 h能达到平衡。平衡后Mg(OH)2中硼浓度[B]固和固相与溶液相间的分配系数Kd随pH设定的升高和固液比的降低而降低。而且最高的[B]固和Kd均远高于硼被金属氧化物或粘土矿物吸附时的对应值,表硼具有很强的掺入Mg(OH)2的能力。 4. 吸附平衡时溶液相的11B液f (-19.2‰~-17.8‰)均低于原始溶液的11B液i (-7.00±0.07‰),计算的Mg(OH)2与平衡溶液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固-液变化范围为1.0186~1.0220,平均值为1.0203。这充分表明,硼掺入Mg(OH)2时11B优先进入固相,这是B(OH)3优先掺入的结果。 5. 硼以B(OH)3和B(OH)4-两种形式同时掺入Mg(OH)2,并以B(OH)3优先掺入为主,pH设定越低掺入的B(OH)3比例越高。 6. 硼将通过吸附和与Mg(OH)2的沉淀反应而掺入Mg(OH)2,两者共同决定了Mg(OH)2中硼同位素分馏特征。 7. Ca、Sr、B和Na在珊瑚中均得到富集,而Mg在珊瑚中却是贫化的。珊瑚的B浓度主要不是由这几种元素决定的。 8. 珊瑚δ11Bcarb的变化范围为22.8‰~27.9‰,平均为25.2‰。除与B浓度相关性明显外,珊瑚δ11Bcarb与其它四种元素的相关性不强。北海涠洲岛、灯楼角和三亚三地珊瑚与海水间的分馏系数carb-sw分别为0.9839、0.9847和0.9850。珊瑚与海水B(OH)3间的分馏系数carb-3的变化范围为0.9772~0.9800,平均值为0.9788,随pH升高carb-3减小。珊瑚的平均δ11Bcarb基本位于采用=0.9772时理论计算的δ11B4曲线之上,而且都低于原始合成海水的δ11Bcarb,表明硼是以B(OH)3和B(OH)4-两种形式同时掺入进珊瑚中的,并以B(OH)4-优先掺入为主。 9. 由于B(OH)4- 和B(OH)3同时进入到珊瑚中,d11Bcarb=d11B4的假设不能成立,由所测定生物碳酸盐的δ11Bcarb值计算的海水pH值会产生误差,使δ11B-pH技术变得更为复杂。 10. 实验模拟与自然的真实情况是有差距的,不能完全用实验模拟来代替自然的真实情况。 11.杨户庄剖面的第四纪早期有孔虫的生存环境是非海相环境,不是“海侵”或“海泛”的结果;同时也表明有孔虫并非是特有的海洋生物,它完全可以在陆相环境中存在。

Relevância:

40.00% 40.00%

Publicador:

Resumo:

In the title compound, C9H8N2O2, two crystallographically independent molecules form a dimer structure, in which two N-H center dot center dot center dot N hydrogen bonds generate an intermolecular R-2(2)( 8) ring.

Relevância:

30.00% 3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水分始终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最主要限制性因子之一,植物在其生长期经常遭受水分胁迫。不仅如此,随着大气同温层中臭氧浓度的减少,过量的有害紫外辐射(主要是UV-B,280nm-320nm)将穿透大气层达到地球表面。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这些地区的植物将不可避免地受UV-B和水分胁迫的共同作用。 本实验是在北京东灵山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选择常见灌丛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建立UV-B控制实验。连续三个生长季每天增补9.4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臭氧衰减17%时近地表面UV-B辐射的增强。本实验的目的是观测在野外环境下,长时间人工增强UV-B辐射对土庄绣线菊水分生理、氮素利用以及形态特征的影响。具体对以下指标进行测定:叶片的气孔导度、碳同位素比率(δ13 C)、叶含水量、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WUE)、叶全氮含量、叶氮素再吸收率。 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显著减少了土庄绣线菊的叶面积(50.1%),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102%),处理植株的氮素再吸收率比对照植株高出50.9%。同时,UV-B辐射还在一定程度上(尽管统计显示不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16.1%)、胞间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之比(Ci/Ca) (4.0%)、提高了碳同位素比率(δ13 C)(20.5‰)、叶含水量(3.1%)及比叶重(SLW)(5.2%),从而导致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增加(4.1%),植物的抗旱能力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深层土壤(30-40cm)含水量变化会影响气孔导度、δ13 C、WUE对紫外辐射的响应程度:在土壤干旱的季节(6月和9月),气孔导度、δ13 C、WUE这些指标处理和对照的差异很小,但是当土壤水分充足时(7月和8月),处理和对照的差异就较为显著。另外,随着实验处理时间的延长UV-B的效应变得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UV-B辐射降低了土壤含水量(30-40cm)与土庄绣线菊叶含水量、δ13 C、Ci/Ca、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增强了WUE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这也许是由于UV-B辐射增强了WUE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UV-B辐射对土庄绣线菊的形态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主要水分生理指标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