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ultados para B9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植物激素在农作物上应用及其生理作用的研究,是广东省的任务,目的在于应用植物激素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研究对象以粮、油、棉为主。花生是广东地区的重要油料作物,花生的开花扎针期是高温多雨,往往造成茎、叶徒长,植株倒伏,荚果饱满率差,影响产量。施用各种激素后发现,应用B9在花生下针后进行页面喷施1-2次,可抑制地上部分茎叶的徒长,防止倒伏,且叶色浓绿。生理分析发现有增加叶绿素含量,茎直立矮壮,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转,且荚果代谢旺盛,籽粒中贮藏物质的合成积累快,因此,喷施B9后,花生地下部结荚率提高,且果荚饱满,明显的提高了花生的经济产量,且施用方法简便,成本低,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该项研究1976-1978年在顺德设点试验,后又到电白等花生主产区进行推广示范。
Resumo:
用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和水花(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草本植物作对比,通过叶片离体实验、温室盆栽实验、田间小区实验和大田推广实验,并结合室内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的抗热、抗冻和抗盐特性和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此外,还探讨了矮化香根草和促进香根草分蘖的可能性;提出了香根草生态工程的思想,阐述了香根草生态工程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效果;通过对国内野生香根草资源的调查和标本鉴定,指出了过去对这个种的错误描述,提出了保护野生香根草资源和香根草湿地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离体叶片电解质渗漏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高温、冻害、干旱的抵抗力依次为香根草 > 百喜草 > 水花生,特别是在胁迫程度高、幅度大或胁迫时间长时,香根草所表现出的强抗逆性更加明显。香根草有比百喜草和水花生更强的适应能力。2.叶片电导率的实验结果显示,香根草、水花生和百喜草对盐胁迫的反应相差不明显,但盆栽实验则显示出较大差异,抗盐能力明显表现为香根草 > 水花生 > 百喜草。导致3种植物生物量下降10%的EC_(se)值分别为6.4、5.1和4.3 dS m~(-1);导致生物量下降50%的EC_(se)分别为20.9、16.2和11.5 dS m~(-1)。在抗盐等级划分上,香根草和水花生属抗盐植物种类,百喜草属中度抗盐种类。总的来说,3种植物都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抗盐特性。以上结果还表明考察植物的抗盐性时必须用整株做为实验材料,离体叶片或组织培养所得到的结果不能作为植物抗盐能力的标准。3.植物体内Na~+和Cl~-含量随土壤盐度水平升高而升高,而茎叶中的Na~+和Cl~-又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物量、叶面积、株高等。这表明盐度对3种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当明显,且植物体的Na~+和Cl~-很可能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然而,叶片光合色素受Na~+或Cl~-的影响不甚明显,而且在Na~+和Cl~-的浓度不高时色素含量还随茎叶中Na~+和Cl~-的浓度升高而显现增加趋势,即使Na~+和Cl~-的浓度较高时,光合色素下降的幅度也远不及生物量的大。这可能由于光合作用是被“反馈抑制”,而不是直接被Na~+或Cl~-抑制。4.3种植物表现出完全不同抗盐机理。香根草表现出拒盐特性,而且将所吸收的盐分的大部分(尤其是Na~+)滞留在根系内:水花生表现为稀盐特性,即当植株体内含盐量增加时,其水分含量亦增加,并趋向肉质化;百喜草有较强的吸盐能力,并可能通过盐腺泌出体内高浓度的盐分且通过加速老叶死亡来排除过多的盐。5.广州市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经过人工净化后仍未 达到排放标准,对植物产生毒害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须作进一步净化,并建议开展生物净化来辅助物理和化学净化。6.在被观测的4种植物中,风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在高浓度和低浓度2种污水中均被毒害致死;百喜草在高浓度的渗滤液中不能存活,在低浓度中受严重伤害;水花生在高浓度污水中受较重伤害,但在低浓度形成庞大生物体,这可能是污水的“富营养化”所致;香根草在这2种污水中亦受伤害,但受害程度为4种植物中最轻。总的来说,它们的抗污能力和去污效果表现为香根草 > 水花生 > 百喜草 > 风眼莲。7.在污水中表现相对较好的2种植物中,水花生对低浓度污水的净化效果总体上好于香根草,尤其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香根草,但香根草对高浓度污水中的7种“污物”的净化效果均优于水花生,且对低浓度污水中的磷与COD的净化亦优于水花生。在被观测的7种水质指标中,植物对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净化率在77%~91%之间。此外,香根草对磷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净化能力,净化率高达70%以上。香根草和水花生可分别作为高、低2种浓度垃圾污水的净化植物来辅助净化污水。8.香根草虽不是水生植物,但能在水中生长。用香根草作为污水的净化植物时须用支撑物将其固定;香根草和水花生都生长迅速,生物体高大,因此用它们净化被污染的环境时,还应适时对其地上部分进行剪割以保证新生的植株体能不断地吸收水中“污物”,使它们都能成为“超级生物累积器”。但是,任何单一植物对污水或污物的净化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对垃圾污水产生好的净化效果,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将香根草、水花生等多种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种植在污水中。9.植物通过吸收来去除“污物”的能力是很有限的。香根草和水花生对污水中N、P、Cl~-的吸收量只占净化量的一部分,和原液中N、P、Cl~-的含量相比,吸收量所占的比例更低。植物净化系统中的去污方式除根系的吸收作用外,还有根系的吸附、元素的沉降、固结和挥发、水体中微小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等,即是通过根系微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来达到净化目的。10.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的株高生长、分蘖速度和抽穗开花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但不同的药剂种类和浓度所产生的影响相差甚远。低浓度的延缓剂不仅不抑制香根草的株高生长,而且还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高浓度虽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也只是短期的,一般不超过2个月。延缓剂对分蘖的形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持续3个月左右。3种延缓剂中,以低浓度的B9促进分蘖的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出50%。不同的延缓剂对香根草抽穗扬花的影响表现不同,PP333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CCC和B9-尤其是B9-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总的来说,B9对香根草矮化、促进分蘖和抑制开花方面产生的效果要好于CCC和PP333。11.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的作用效果与对一般作物的作用效果相差较远,这可能是香根草的抗性较强,延缓剂对它的影响不明显所致。总的来说,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香根草株高生长的抑制效果不理想。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12.公路滑坡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阻塞,而且危及到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常规治理公路滑坡的手段是采取砌石墙的工程措施,这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缺乏生态效益,也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应用香根草生态工程(The Vetiver Eco-engineering)对滑坡路段进行综合治理,能产生良好护坡固土效果,而且所需成本仅为机械工程的12%~18%。香根草生态工程是指以香根草为主要或核心草种,同时与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一进行有机搭配,并在需要时辅以一定的工程措施,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的植物生态工程措施。13.为了使香根草生态工程尽快生效,应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香根草应等高密植,注意施肥,前期不要被遮光;所搭配的植物应该是抗逆性强,乔、灌、草、藤结合起来,并注意在香根草带中间适当种植一些生长迅速、抗瘠能力强、覆盖效果好的草本植物,这不仅能使坡面更稳固,而且能变得更美观。总之,香根草生态工程在公路护坡方面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相当明显的,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4.一般认为,香根草原产印度,然而,中国亦有天然的香根草群落分布。早在70多年前就在海南发现野生的香根草种,1957年又在广东吴川发现一片面积达6000多hm~2的湿生性的天然香根草群落。40年来,这片珍贵的热带湿地遭到严重破坏,香根草的面积和密度都大幅度下降。对此,笔者建议尽快在当地划一块自然保护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香根草资源,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为研究热带湿地和草原提供理想基地,并为研究香根草的起源、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理想素材。15.过去的文献一直把广东吴川这片湿地中的野生香根草种认为是V. nigritana,但本文的标本鉴定认为它并不是V. nigritana或其它种,而是V. zizanioides。不过,引种栽培观测和RAPD技术研究都表明,这一野生种和普通的栽培种属于同一个种的不同生态型或基因型,而导致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野生种生长在长年渍水或干湿交替的环境所致。16.目前对香根草的起源和系统演化知之甚少,香根草属的系统分类还很不完善,有 关香根草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抗性机理等诸多方面都还不太清楚或很不清楚。因此,对 香根草这一神奇植物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总之,香根草这一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对盐、碱、酸、瘦、冷、热、早、涝都表现出了较强抗性,在水土流失防治、退化生境恢复、污染环境净化、贫瘠土壤改良、农田小气候改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好效果。香根草无愧是一种神奇之草。然而,要真正将香根草生态工程在我国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开来,还需要做较多的工作,这包括更深一步的科学研究、更广泛的宣传、培训与示范、更充分的资源利用与经济创收等。
Resumo:
盛花期对银杏雌株叶面喷施多效唑、B9、GA3、GA3+6- BA。结果表明 ,多效唑和 B9能够明显提高坐果率 ,有效增加来年成花数量。GA3和 GA3+6- BA对提高坐果无影响 ,但能增加种子重量 ,促进纵、横径增加 ,GA3还能够促进翌年成花数量。多效唑处理提高产量的原因 ,一是抑制树体营养生长 ,二是减少落花落果 ,增加植株翌年成花量
Resumo:
本论文在解析了南黄海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首次研究揭示了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年际变化及生态反馈机制,获得了东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及对海域源/汇格局的影响程度;同时,用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胁迫下海水无机碳体系和源汇格局的变化过程,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1. 南黄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海域光照、流系和水团变化、海水磷的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海区碳源/汇的性质。2005年秋季浮游植物日固碳量达9.5万吨,1983-2005年间,南黄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有降低的趋势,与海水关键营养盐-磷的限制有关。东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年总固碳量约为2.2亿吨,约占全球近海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的2.0%。 在综合分析秋季南黄海水文、化学、生物背景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海域浮游植物固碳体系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2005年秋季南黄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即初级生产力变化在 97−701 mgC m-2 d-1之间,平均为307 mg C m-2 d-1;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海水透明度、盐度、pH、氨氮 (NH4-N)、磷酸盐 (PO4-P) 以及Chl a。在这些因素中,PO4-P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最大,显然11月份南黄海的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次之的影响因素是Chl a和NH4-N。 对南黄海源汇格局的研究发现,如果除去涌升流较为活跃的站位(A9、B7、B8、B9、C8、C9、 D9和A1),2005年秋季表层海水pCO2与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明显负相关(r=-0.8,n=23, p<0.001)。在南黄海东部浮游植物固碳强度较高,pCO2值较低;而在西部海区浮游植物固碳强度较低的区域,其pCO2值较高。碳源/汇转折点浮游植物固碳强度为230 mgC m-2 d-1,即小于此值,海区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反之为汇,并且CO2汇区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平均值约是CO2源区的2倍多;浮游植物固碳作用,在某一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基本决定了海区的源汇格局。估算结果显示,东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固碳量约为222×106t a-1,约为东中国近海通过海-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每年1369万吨的16.2倍,仅就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而言,东中国近海约占全球近海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的2.0%。 研究揭示了近年来南黄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具有区域与年际变化明显这一显著特点。一般,近岸区(由黄海沿岸水和表层水控制)内,光照是浮游植物固碳的主要限制因子;从2001年后的大多数年份中,中央区(黄海冷水团控制)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均与磷酸盐浓度显著正相关,但与氮浓度的相关性不大,说明南黄海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磷限制而非氮限制;混合区终年受黄、东海混合水控制,受到光照条件和营养盐浓度同时影响。根据本次观测所获数据,结合以前研究者的调查资料,我们发现从1983年到2005年,南黄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由Bacillariophyta变为Pyrrophyt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Chl a明显下降,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几乎下降了二分之一 (由569.50 mgC m-2 d-1下降至306.83 mgC m-2 d-1),说明南黄海在世界边缘海固碳过程中的作用在降低。经过相关水质参数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以上现象是对关键营养盐磷的限制以及光限制响应的缘故。此外,研究还发现,由于南黄海初级生产者产量下降所引起的一些生态反馈信息,如浮游动物固碳量的下降和鱼类产量的锐减。 2. 室内模拟实验显示,重金属(铅、铜、镉和锌)及有机污染物(乙醇、丙酮、尿素和多灭磷)对水体生物固碳体系有重要影响,较低浓度时可提高水体的固碳能力,相应水体中的DIC、HCO3-和 Pco2 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下降 (P<0.01);当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水体生物的固碳能力明显下降,其有机碳可降解转化为无机碳。当污染物小于转折浓度水体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反之为源。 水体固碳体系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污染物质所表现的受胁迫情况不同,低浓度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添加组中(对于重金属为0.1和1µmol•L-1,醇和酮分别为<0.5 mol L-1和<0.75 mol L-1),藻干重及固碳量均要大于初始值,说明适量的外源污染可能会促进藻类生长,提高水体的固碳能力,相应水体中的DIC、HCO3- 和PCO2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下降 (P<0.01)。当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其毒害作用,使得水体内生物的固碳能力下降,甚至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碳,从会引起DIC、HCO3- 和PCO2含量的升高,其含量上升幅度会因固碳体系对不同种类污染物耐受程度的差异而不同。对于尿素和多灭磷,二者浓度分别达到80和20mgL-1时,水体中二氧化碳各参数仍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大型藻类(如石莼)仍可利用添加物中的氮和磷,将其做为氮源或磷源,促进水体总固碳量的增加。 污染物胁迫对水体碳源汇能力及格局可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与污染物的浓度密切相关,污染物存在着一转折浓度,分别为5µmol L-1(铜)、20µmol L-1(镉) 0.75mol L-1(酮),当污染物添加小于转折浓度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时,水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汇,并且适量的增加污染物浓度会使海洋碳汇能力有所增强;而当污染物超出转折浓度时,水体成为CO2的源,其CO2的释放量是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与研究中其他种类的污染物,在实验室设计范围内,水体始终表现为大气CO2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