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resultados para ArcGIS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研究了新疆阜康地区森林植被资源与环境的特征和其30年来的变化,利用Arc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资源、DEM模型、景观指数、环境价值和新疆降水量的地统计学规律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1、新疆阜康地区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它们空问分析的基础。利用多期的遥感图象和该区的地形图,建立森林分类图形和属性库(包括森林和环境自变量集)一体化的GIS空间数据库。为了提高TM遥感图象的分类精度,利用ERDAS图象处理软件,对它进行包括主成分、降噪、去条带和自然色彩变换等增强处理,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采用R2V、ERDAS、Arcview、Arcinfo等软件的集成,使得小班面层与某些线层的无缝联接。成功地形成一套适于西部GIS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路径。此外,对新疆阜康北部地区森林资源动态进行初步分析。 2、新疆阜康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粗差检测分析为了提高生态建模的精度,模拟和提取该区的地面特征至关重要。在已建立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Arcinfo和ERDAS,建立了新疆阜康地区的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提取地形的海拔、坡度、坡向特征因子,分析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通过对DEM的粗差检测分析,分析阜康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 3、新疆阜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在1977年、1987年、1999年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景观分析软件编制三个时段的新疆阜康地区植被景观类型图,并分析了近30年来新疆阜康地区景观动态与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①在此期间整个研究区的斑块数减少,斑块平均面积扩大,景观中面积在不同景观要素类型之间的分配更加不均衡,景观面积向少数几种类型聚集。说明了在这期间阜康地区的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②农耕地分布呈破碎化的趋势,斑块平均面积变小,斑块间离散程度也更高:这些变化说明人为的经济活动在阜康地区的加剧,③天然林面积减少较多,水域的面积却呈现上升的趋势,冰川及永久积雪的面积呈下降趋势, 4、新疆阜康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初步分析从广义森林生态效益定义出发,针对12种森林生态效益因变量不完全独立、且各自的自变量集不完全相同,引入具有多对多特征且整体上相容的似乎不相关广义线性模型。通过构造12种森林生态效益的“有效面积系数”和“市场逼近系数”,在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对新疆阜康地区两期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的计量。结果表明:新疆阜康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1987年是90673.8万元,1999年是84134.4万元,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5、利用新疆气象站资料研究年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ArcGIS地统计学模块,在2000年新疆气候信息空间数据库和新疆DEM模型的支持下,做出了新疆地区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根据新疆气候资料建立趋势而分析模型、模拟了新疆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趋势值。采用3种算法(距离权重法、普通Kriging法、协同Kriging方法)计算并比较分析了研究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利用模拟产生的精度最优的栅格降水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多年平均降水资源信息系统,可快速计算研究区内任一地域单元中降水的总量及其空间变化,可以生成高精度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图。
Resumo:
本文从种群、群落、景观等水平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状况,发现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运用“以地养地”模式,建立自然保护地,能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同时能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恢复潜力和可行性的分析,发现将“以地养地”模式推广到全旗,可实现全旗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自然保护区设计理论,对拟建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设计,并对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以下主要内容: 1)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种群在人为干扰下处于衰退期。本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榆树疏林种群是一个数量处于下降的种群。中老龄龄级榆树较多,而年幼龄级榆树较少。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幼苗库严重不足,种群进入中老龄期后,外界干扰(例如直接砍伐等)导致了个体较高的死亡量。按照一次平均推移法预测各龄级在未来20年、40年、60年及100年后的株数,老龄龄级株数将有所增加,而中幼年株数则下降。目前蓝旗榆种群中老年个体仍保持着比较旺盛生殖能力,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采取适度放牧、严禁超载过牧、严禁滥砍滥伐等措施,促进天然更新。 2)浑善达克沙地沙丘植物群落退化严重。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典型固定沙丘调查表明,阴坡植物群落种类复杂,主要为耐阴乔木半乔木+灌木+柳灌丛类,群落较为稳定。阳坡主要以褐沙蒿、雾冰藜和虫实为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沙脊为沙蒿+半旱生杂草类,腰地形成木岩黄芪+半灌木半旱生杂草类。落沙地形成虫实+狗尾草优势群落,风蚀坑形成狗尾草+虫实+褐沙蒿优势群落。顶部则形成虫实单优势群落。固定沙丘退化严重,有活化的可能,需要加强保护,控制放牧强度。 3)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化严重。研究发现榆树疏林斑块在全旗分布不均匀,斑块集中分布于北部苏木。其中有20个嘎查所含疏林斑块面积较多,占该旗疏林斑块总面积的86%,是主要分布区。榆树疏林斑块密度较低,斑块边界割裂严重,斑块之间分离度高,大斑块较少,小斑块数量多。 4)建立保护区可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运用以地养地模式,将大部分退化沙地围封保护,进行自然恢复;在小面积土地上建立了高产高效饲料基地,以向上一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结果表明,牲畜的压力逐步向小范围的土地集中,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借助自然力逐步恢复。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显著增加。植被组成方面,优质牧草比例提高。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在实验示范以后,年人均收入提高了32%。在全旗自然保护区建成后,大量居民将从保护区内迁移到城镇中去,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对于当前逐渐发展的二、三产业有促进作用;同时,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有利于城市人口增长,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消费食物来源、水源保障、环境保障。 5)拟建自然保护区设计。按照景观规划理论、Diamond自然保护区设计原则,选择榆树疏林斑块集中分布区,作为潜在核心区,运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设计不同的宽度。同时调查斑块外不同距离样方与疏林斑块的群落相似度。由此而初步确定的核心区分布在正蓝旗23个嘎查,面积1 531 km2,约占全旗总面积的15%。根据核心区边界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以及保护核心区所需要的最小宽度、当地土地利用所能规划的最大宽度,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缓冲区宽度。由此而确定的缓冲区面积为114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其他地区均设置为过渡区,面积为751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8%。 6)浑善达克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浑善达克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各个苏木、镇、牧场、示范区,按照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可以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正蓝旗划分为四个区域、两条畜产品产业带,简称“四区两带”战略:北部景观保护区、西部生态功能恢复区,以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中部社会经济服务区,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集中建设好三个小城镇,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生态旅游产业;南部低山丘陵农业区,以及沿国道、省道的畜产品产业带。
Resumo:
在我国,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和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主要分布于北方温带地区,是造林、固沙、饲用及观赏的重要灌木,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i)、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和戈壁针茅(Stipa gobica)是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具有重要饲用价值和水土保持功效的多年生密丛禾草。这5种锦鸡儿灌木和7种针茅草本植物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关于它们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可以为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首先全面收集这12个物种在中国北方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全部地理分布资料,利用ArcGIS 9.0软件绘制现状分布图。通过分析其现实分布格局,发现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到西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继续向西南方向则分布有藏锦鸡儿,向西北方向分布有狭叶锦鸡儿。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戈壁针茅也在空间上呈现出自东向西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克氏针茅向南被本氏针茅替代,短花针茅和沙生针茅没有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现象。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的分布范围分别又都有一定的重叠。 整理12个物种分布区内的气象台站长期记录,选择计算16个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水热指标值;进而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控制这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地理分布的主导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控制小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是水分因子,特别是湿度;水分因子同样是控制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特别是生长季及年降水量;控制柠条锦鸡儿和藏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是夏季高温,控制柠条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地理分布差异的是冬季低温。控制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戈壁针茅间替代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控制克氏针茅和本氏针茅间替代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温暖指数。 运用耦合BIOCLIM模型的软件包“DIVA-GIS”模拟预测这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的现状潜在分布区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潜在分布区与实际分布区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在CO2浓度加倍的未来气候情景下,这些植物都会向北大幅度迁移,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均缩小,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用ROC曲线和Kappa统计值法验证模型表明,BIOCLIM的模拟精度较高。利用BIOCLIM模型绘制了这12个物种的生物气候分室图,并根据生物气候分室确定了物种的最适气候范围。 为了研究锦鸡儿和针茅分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本文在现实气象数据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不同降水与温度变化情景下(保持年降水量不变,年均温分别增加1℃、2℃、3℃和4℃;保持年均温不变,年降水量分别增加和减少10%)的物种分布范围,发现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全部锦鸡儿和针茅都会向高纬度地区缓慢迁移,而当降水量减少时,它们将向低纬度地区迁移。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物种分布范围迁移幅度表明,5种锦鸡儿中狭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脆弱性相对较大,7种针茅中克氏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脆弱性相对较大。气温的单独变化控制这些物种分布区的未来迁移。 最后,本文探索了锦鸡儿和针茅的气候变化影响的阈值。就核心分布区而言,小叶锦鸡儿、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沙生针茅的气候变化影响阈值是气温升高4℃,降水减少10%;中间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是气温升高4℃,降水增加10%;柠条锦鸡儿和本氏针茅是气温升高4℃,降水不变;藏锦鸡儿是气温升高2℃,降水增加10%;克氏针茅和短花针茅是气温升高3℃,降水不变;戈壁针茅是气温升高1℃,降水不变。
Resumo:
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74个气象站1952-2001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各站年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利用ArcGIS地统计模块普通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土高原地区1952-2001年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分析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时空分布特征与10年尺度降水量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1952-2001年平均年降水量(426.69±67.85)mm,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线性趋势存在显著时空分异;年降水量由西向东线性增加,从南到北二次曲线递减,总体上东南西北方向递减;10年尺度平均年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递减率-10.019 mm/10 a,期间累计减少1227.33 mm;200,400,600 mm降水线南移,干旱半干旱区面积不显著扩大,湿润半湿润区显著缩小,气候呈干旱化趋势;年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从-4.10 mm/a到4.46 mm/a,平均-0.98 mm/a,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地区面积16.36万km2,呈减少趋势地区面积46.27万km2,分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26.12%和73.88%。
Resumo:
通过对陕西省土壤侵蚀的定量评估,探索省域尺度上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制图方法,以期为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普查提供技术支撑。利用陕西省日降雨数据、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DEM、植被覆盖图,选择CSLE模型,在ArcGIS平台上计算研究区2006年土壤侵蚀量,并与水利部标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坡度坡长变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能较好的反映气候、土壤及水保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比水利部标准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实际侵蚀。坡度坡长变换后对土壤侵蚀有明显影响。在GIS支持下,通过土壤侵蚀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可高效、客观反映土壤侵蚀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区域治理和有关决策有极其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准确真实的反映土壤侵蚀程度,必须进行坡度坡长变换。
Resumo:
通过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流失治理和环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利用延河流域日降雨、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和植被覆盖图,运用RUSLE模型,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计算流域1997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量,并分别模拟了退耕还林(草)和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由于降雨的变化,研究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值由1997年的775.32MJ·mm·hm-2·h-1·a-1增加到了2000年的1292.07MJ·mm·hm-2·h-1·a-1,降雨大大加剧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坡耕地面积大大减少,林草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值显著减少,由退耕还林(草)前的0.1714下降到了退耕还林(草)后0.1592,减小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的实施、气候变化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变化共同影响,单位面积平均土壤侵蚀量由退耕还林(草)前的3012t·km-2·a-1增加到了退耕还林(草)后4671t·km-2·a-1,年土壤侵蚀总量2314×104t增加到了3589×104t。【结论】降雨变化使得...
Resumo:
针对水土流失评价中地形因子的尺度效应问题,引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滤波分析方法,对5 m分辨率DEM进行了滤波处理,并通过地形综合特征分析,坡度、曲率制图统计分析,派生等高线与河流提取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滤波处理的综合效果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利用滤波方法可以实现对高分辨率DEM的综合,利用比例尺因子为5或者10的处理,其结果与10 m分辨率DEM或1∶5万地形图在反映地形起伏方面相似。
Resumo: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曾经广泛分 布于海南岛的低海拔地区,但现已濒临灭绝;生境变化被认为是它的主要致危因 素之一。为了探讨过去十多年中它们的生境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并在整个海南 岛内寻找它们的潜在生境,为制订保护计划提供帮助,我们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 系统技术对海南长臂猿的生境状况进行了分析。海南长臂猿的高质量生境是成熟 的山地雨林和沟谷雨林,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的识别能力,我们把成熟林定义为海 南长臂猿的适宜生境,通过对1991 年和2001 年拍摄的Landsat 卫星影像的解译, 我们分析比较了海南岛林地在这十年内的变化情况;通过这两个时期成熟林不同 大小斑块数量与面积的比较,以及成熟林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斑块之间的 最近距离平均值、最大斑块所占面积等四个破碎化参数的计算,分析了海南长臂 猿高质量生境十年来的生境破碎化趋势;还对不同海拔带的人工林、天然林以及 成熟林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进而通过海南岛林地变化与社会和经济因素相关 性分析对海南长臂猿生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海南岛的成熟林面积由1991 年的157,927 hm2 减少到2001 年的 107,597 hm2,降低了32%;大小分别为10 hm2、25 hm2、50 hm2、100 hm2、200 hm2 的成熟林斑块的面积和数量都有所下降,并且自然保护区外的下降程度比自 然保护区内严重,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下降程度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严重。海南 岛现存最大的成熟林斑块位于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这十年中,成熟林破碎 化程度加重,具体表现为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斑块密度增加、斑块之间最近距离 平均值减小、最大斑块所占面积减少。在0-800 m 海拔带上,成熟林的下降比率 达到了36%,在这个海拔带上的人工林面积已远远大于天然林,在800-1400 m 海拔带上,成熟林的下降比率为23%,天然林的面积大于人工林。统计分析显 示当地的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与成熟林的面积呈显著负相关(R =-0.534 P< 0.01;R =-0.512 P<0.01),同时农业人口与人工林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 =0.611 P<0.05;R =0.759, P<0.05),这说明成熟林下降与人口增长带来的耕地 扩张以及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大量种植人工林密切相关。而海南长臂猿曾经广泛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这一带上大面积的生境丧失使它们的种群在短期内濒临灭 绝。 为了对未来海南长臂猿的生境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帮助,我们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Arcgis 软件分析了海南长臂猿2001 年的生境空间分布格局,以成熟林的面 积和距离为指标预测了海南长臂猿的潜在适宜生境。结果显示,至2001 年,海 南岛除了白马岭、南高岭、抱龙、俄贤岭四个地方外,长臂猿的适宜生境多半分 布于自然保护区内;海南长臂猿目前唯一的分布地位于昌江县和白沙县交界的坝 王岭自然保护区,并且只活动于核心区内的一小块地区,此处有两段公路在使用 中,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不利。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海南长臂猿潜在适宜生 境分布地的人口增长,切实执行天然林保护法,并设法恢复低海拔地带的天然植 被。建议在白马岭、南高岭、抱龙、俄贤岭建立四个新的自然保护区,把鹦哥岭 自然保护区从省级提升到国家级。在坝王岭自然保护区的低海拔地带种植本土速 生树种,将海南长臂猿活动区周围的小斑块与大斑块连接到一起,并设法消除该 保护区内两段公路对海南长臂猿的较大负面影响,提高海南长臂猿的生境质量并 扩大其活动范围。同时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努力使当 地人可以从生态系统保护中受益。
Resumo:
景观可视化是近30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复杂的自然系统进行模拟和可视化成为可能。并且,在环境决策中,公众的参与越来越普遍,积极的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管理和21世纪议程发起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景观可视化已成为了公众交流和参与环境教育、气候变化、景观规划、林业管理、开发和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林业部门一直采用数字林相图对森林进行表述,但1)数字林相图的平面特性,虽然使用者可以通过等高线来理解森林所在的地形,但必须通过思维的分析转换过程;2) 数字林相图中树种用抽象的符号表示,阅读者要看懂图必须先将树种符号记住或一一对比,不直观;3)数字林相图中在同一小班内难以表现树种空间分布等信息。为了解决数字林相图的这些问题,本论文探索简便快捷的森林景观可视化的方法与应用。 采用三种数据源,即遥感影像数据、地形图数据、林相图数据,将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与VRML(虚拟现实模型语言)相结合,选用集成开发模式,基于.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开发包,用vb.net语言进行开发,利用景观可视化技术构建并实现了森林景观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较直观地再现了该流域的主要景观类型,为流域的景观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为直观的管理工具。该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景观格局及其时间动态,可以对未来景观评价、生态规划提供各种预案,供社会和专家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最后讨论了景观可视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Resumo:
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多年以来由于不合理的森林经营导致了森林质量明显下降,生态功能显著退化。因此,分析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经营方案,对该区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露水河林业局为研究对象,以1987,1995和2003三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利用ARCGIS、ARCVIEW和FRAGSTATS等软件为技术手段,分析该局资源变化、景观特征及格局变化及其与人为干扰的关系;同时以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景观空间直观模型LANDIS,设定5种不同的采伐预案:对照(无采伐)、方案I(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每十年分别采伐总面积的5%和10%+天然更新)、方案II(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每十年分别采伐总面积的10%和15%+天然更新)、方案Ⅲ(采伐同方案I+人工更新)和方案Ⅳ(采伐同方案II+人工更新),模拟未来300年森林景观变化,以揭示在不同的经营方案下森林资源的长期演替动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森林资源的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16年间该区森林覆盖率增加了6.9%,但是森林蓄积量下降了60.58万m3;成、过熟林面积持续增加,中龄林面积急剧减少;1987年到1995年该区森林蓄积减少了110万m3,而1995年到2003年间森林蓄积增加了49.7万m3,这些表明1995年到2003年森林经营措施更有利于森林恢复。但中、幼龄林在16年间面积、蓄积持续减少,近年来采伐的主要是中龄林,说明成、过熟林面积的增加是以牺牲中龄林为代价的。 2.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过去的16年间景观异质性程度加大,景观斑块内部的连通性增强。而景观类型的斑块数、边界密度、蔓延度逐渐增加,散布并列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指数在逐渐的降低。1987年到2003年斑块数增加了979块,同时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逐渐下降,1987年为28.7%,2003年减少到12.7%;由于经营方式变为采阔保针,大量采伐阔叶树种补植针叶树种,景观基质由1987年的阔叶混交林,转变为1995年后的混合景观基质;在斑块水平上阔叶混交林的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最多,边界分割程度最高,这表明天然次生林类型受人类干扰最大;从景观指数变化趋势看景观破碎化在1995年到2003年的变化趋势较1987年到1995年的变化趋势有所减缓。 3.LANDIS模型对5种不同的森林管理预案模拟结果表明:无采伐和低强度择伐+人工造林方案到模拟后期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成、过熟林面积,更有利于增加森林质量和维护森林景观的完整性。人工造林与不造林相比,造林方案显著增加了造林树种的分布面积;造林方案下造林树种的分布面积、成、过熟林面积较其它预案要高,因此,用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的关键种造林,有利于森林结构的优化及向阔叶混交林景观的转化,促进森林质量的提高和景观的恢复。
Resumo: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极其广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机制和分布格局也一直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作为生物总体中的重要组分,其种类组成、各个种的历史和现时分布及数量等历来是分析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以中国长白山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植物多样性数据、地理及地形因子、能量因子、水分因子以及采集量和采集频度等其他因子资料,利用ArcGIS 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SPSS等统计学软件,将长白山区按照行政区划分为74个小区,搜集各小区的环境因子数据,统计了各小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数量,包括种子植物科、属、种,蕨类植物种丰富度状况及采集状况,对长白山区维管束植物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SPSS软件等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研究了中国长白山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的分布格局与年均温、年均降水、1月平均温度和温暖指数(W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经度、纬度和寒冷指数(CI)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影响植物分布格局的最主要的两个因子是年均降水量和1月温度(P<0.01, t测验),地理地形因子、热量因子和水分因子与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相关性非常显著。长白山区是人们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基本完成了维管束植物普遍采集调查的区域,植物本底资料积累很好,有大量植物信息储存于植物标本之中。植物标本本身和标本为载体所记载的标本采集时间、地点、生境、该植物种在当地的丰富度等相关资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丰富的原始数据源。 长白山区维管束植物包括150科729属1747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100种,裸子植物5科11属33种,被子植物123科674属1614种。在此基础上,分析长白山区域植物标本采集状况,结果显示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有安图、桓仁、本溪县、凤城、抚松、鞍山市、清原、丹东市、尚志等,而丰富度较低的区域有双鸭山市、延寿、宾县、七台河、双阳、图们、木兰、通河等。长白山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但各个区域的物种采集状况多寡不均,采集工作比较好的多集中在植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较好的山区和自然保护区内。
Resumo:
本文根据1992年和2006年Landsat TM影像,利用Erdas和ArcGIS软件,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居民地、交通道路及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居民地分布格局: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在斑块数量上主要以小型斑块为主,沈阳等几个大型城市在斑块面积上占主要地位。 (2)依据居民地面积的空间比重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划分为东部地区、沈阳地区和西部地区3个特征区域,其中沈阳地区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斑块密度最大,居民地最为密集;东部地区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密度均最小,居民地发育程度最低。 (3)尽管居民地在3个区域内都呈随机分布,但其指示参数——最邻近点指数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区划差异。 (4)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显著,各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不同,大小依次为沈阳>鞍山>铁岭>营口>辽阳>本溪>抚顺。 交通道路: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地区二级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一级路最小,影响的居民地斑块数目则为二级路>一级路>高速路。总体上二级公路的修建对居民地斑块数目和面积的变化贡献率最大。而对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七个城市来说不同等级的公路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贡献率。 (2)通过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居民地和不同类型道路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其中,在简单相关系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最为相关,二级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最为相关;在偏相关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高速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都最为相关,且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 人口分布: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从1992-2006年来呈现递增趋势,人口继续向不均衡发展,东部人口聚集相对较少,西部人口则较为密集。 (2)从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来看,变化最显著的是人口密度为150-200人/km2的地区,沈阳作为中心城市,是人口增长的热点。人口密度在200人/ km2以上的地区逐渐缩小,而面积渐次扩大,表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更加趋近于聚集性。 (3)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 且仅在沈阳地区内变动,重心移动路径大约3.77km,表明十四年来人口分布变化较小。 本文还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做了些探讨,设计了以GIS确定量化影响因子、以居民地信息和交通道路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人口数据格网分布表面,并用面插值方法进行平滑。其优势为:①建立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的人口分布。②通过面插值平滑方法可以使整个区域的人口数量保持一致。③所建立的模型数学形式简单,更容易设计和改进。
Resumo: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灾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图4表5参41。
Resumo: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 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
Resumo: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火灾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森林景观恢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与森林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郁闭度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以ArcView、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研究平台,采用1987年和2000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郁闭度、火烧强度、抚育类型和地形因子等进行分级,利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相似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森林郁闭度格局的恢复状况以及火烧强度、更新类型、地形因子对郁闭度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郁闭度等级构成与1987年火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无林地以及高郁闭度等级比重明显下降,较低郁闭度等级比重显著上升;火烧强度对火后恢复的影响最为关键,火烧强度与郁闭度等级呈负相关;更新措施短期内对郁闭度恢复影响不显著,但可以缩短森林演替的周期,对未来针叶林群落生产力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地形因子中坡度对郁闭度恢复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坡位,坡向影响最弱.